2019-2020-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介绍-范文word版 (3页)
CSSCI 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word版

CSSCI 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共 568 种,分学科按刊名音序排列)序号学科名称期刊名称主办单位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论论国外理论动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论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论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思想教育研究18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理论教育会、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论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员会管理科学部会等34管理学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中国38管理学科学决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 710 研究所、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天津41管理学科学与社会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42管理学科研管理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哲学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究所100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北京大学1.中国文学明清小说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2.中国文学南方文坛广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中国文学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4.中国文学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中国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6.中国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艺术研究院7.中国文学文艺争鸣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8.中国文学现代中文学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文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9.中国文学小说评论陕西省作家协会10.中国文学新文学史料人民文学出版社11.中国文学扬子江评论江苏省作家协会12.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13.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14.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15.艺术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16.艺术学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17.艺术学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18.艺术学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家协会19.艺术学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20.艺术学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21.艺术学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2.艺术学民族艺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23.艺术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南京艺术学院24.艺术学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25.艺术学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6.艺术学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戏剧学院27.艺术学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28.艺术学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9.艺术学艺术百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30.艺术学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31.艺术学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32.艺术学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33.艺术学中国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34.艺术学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35.艺术学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36.艺术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37.艺术学装饰清华大学146历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研究室、中国农业博物馆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84经济学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究所会基金会224经济学劳动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国农业科229经济学农业经济问题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会所246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274政治学南亚研究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南亚学会所社298法学法学评论武汉大学302法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究所妇女研究会社会学社会上海大学所经济研究所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科学版)[MISSING IMAGE: , ][MISSING IMAGE: ,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版)任公司公司、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献学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献学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献学大学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情报理论与实践 36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情报学报 器集团二一〇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献学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献学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图书馆献学献学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3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与情报甘肃省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省科技现代情报[MISSING IMAGE: , ][MISSING IMAGE: , ]37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武汉大学协会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报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教师教育研究388教育学教育发展研究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范学院[MISSING IMAGE: , ][MISSING IMAGE: , ]公司[MISSING IMAGE: , ]446综合社科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48综合社科开放时代广州市社会科学院484 人文经济地理 城市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MISSING IMAGE: , ][MISSING IMAGE: , ][MISSING IMAGE: , ] 486 人文经济地理 地理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所境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境测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科学 498自然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学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 科学与自然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版)北京联合大学科学版)版)版)高校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520高校学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版)南京大学会科学)高校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学版)。
CSSCI 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 目录word版

CSSCI 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 年-2020 年)目录(共 214 种,分学科按刊名音序排列)序号学科名称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前线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理论战线(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当代经济管理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工业工程与管理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学行政管理改革国家行政学院•管理学宏观经济管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管理学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科技管理研究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管理学系统工程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管理学运筹与管理中国运筹学会•管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管理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哲学系统科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宗教学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科学与无神论中国无神论学会•宗教学五台山研究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中国穆斯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宗教学中国宗教国家宗教事务局•语言学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1.语言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语言学日语学习与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语言学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北京外国语大学4.语言学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5.语言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6.语言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7.语言学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8.语言学语言与翻译《语言与翻译》杂志社9.语言学中国俄语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36中国文学红楼梦学刊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评论家协会52历史学经济社会史评论天津师范大学胞纪念馆、南京55历史学盐业史研究出版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盐业协会56历史学中国典籍与文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务杂志社74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MISSING IMAGE: , ]研究院心、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文献学会文献学会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天津146图书馆、情报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文献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148教育学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教研究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150 教育学 教育学术月刊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 学会版)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远程教156 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育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 技大学会心科联182综合社科中国图书评论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2.自然资源与环境中国环境管理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3.自然资源与环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4.高校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5.高校学报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6.高校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7.高校学报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8.高校学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9.高校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10.高校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11.高校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12.高校学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侨大学13.高校学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济南大学14.高校学报江汉学术江汉大学15.高校学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16.高校学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
2019-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评价-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评价篇一:科研能力评价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评语大全篇一: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我是xx大学xx系研究生,如今面临毕业之际,回首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现做自我鉴定如下: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
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
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
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研究生阶段使我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
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篇二: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自我鉴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从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体育人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位类别和教育模式的逐渐优化,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安排和培养模式方面都各有侧重,而科研能力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发展(来自:WwW. :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评价 )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9-语文阅读:《数学家陈景润》(含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阅读:《数学家陈景润》(含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数学家陈景润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
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
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
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
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
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
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
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
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
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
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
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
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
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
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
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
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
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2019年科研素质,学习能力,自我介绍-word范文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科研素质,学习能力,自我介绍篇一:科研团队自我评价科研工作自我鉴定<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科研工作自我鉴定(一):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
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
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
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研究生阶段使我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
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科研工作自我鉴定(二):时光匆匆而过,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组的老师在这个学期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各项任务,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鉴定如下: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推荐】数学手抄报资料之数学名人故事-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数学手抄报资料之数学名人故事篇一:数学手抄报资料之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江苏金坛人,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著名数学家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卓越的价值。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一。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
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
”丘成桐:“……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
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
2019-联络函格式-范文word版 (3页)

2019-联络函格式-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联络函格式
联络函是怎样的?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联络函格式,内容仅供参考。
联络函格式1
致:各供应商;
为确保我公司物流程序正常运行,现对各厂商送货做如下要求:
1、厂商送货必须按采购所下的采购数量送货,不得超额送货。
保证有单有货,有货有单,否则系统将无法正常进行入库处理;
2、厂商必须在送货单上注明该批物料正确的采购单号;
3、所有供应商送货必须先接受确认,不得直接送货,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以上几点请各厂商严格执行,不安以上程序办理所有的损失由供应商承担。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联络函格式2
**大学:
近年来,我所与你校双方在一些科学研究项目上互相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基础。
为了巩固成果,建议我们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在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等方面建立全面的交流协作关系,特提出
如下意见:
一、定期举行所、校之间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
(略)
二、根据所、校各自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特点,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协作。
(略)
三、根据所、校各自人员配备情况,校方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所方研究生、科研
人员的培训予以帮助。
(略)。
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文献分析报告

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文献分析报告邵伟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冯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摘要:中科院“创新2020”方案中包括了筹建数学科学交叉应用研究中心这一重要内容,该中心将涉及到“数学与生物信息”这一重要交叉领域,为了对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从现有文献入手,拟对这方面的SCI收录文献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整理,试图从国际范围内探索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现有文献的状况,包括论文产出的增长趋势、论文被引用情况和增长趋势、论文产出的国家和地区以及科研机构、论文产出涉及到的交叉学科、论文登载的期刊情况,详细列出了这些项目的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的名单,另外也分析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小结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论文产出数量和增长趋势从ISI数据库检索到国际上“生物信息科学”领域中被SCI收录的相关文献22454篇,其中与“数学”学科具有交叉的文献3008篇,占这一领域文献量的13.40%,这些文献与数学中各二级类别的交叉分布状况见表一:使用ISI分析工具,统计分析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领域被SCI收录的3008篇论文的发表年代,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领域的论文的产出趋势:从1979至1997年,该领域的文献非常稀少,只是零星的有一些探索,自1998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呈现线性增长趋势,这一阶段到2006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三年的跳跃式增长,目前仍然在快速增长中(图一)。
图一、数学与生物信息科学交叉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和趋势该领域的3008篇文献至今已经被引用25553次,篇均被引8.5次,单篇最高被引685次,引文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图二),该领域的文献价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说明这一交叉领域得到了科研人员较大的关注。
另外表二列出了该领域被引Top25文献,中国学者有两篇论文进入top25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介绍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文
任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为首任所长(1952-1982)。
继任所长是陆启铿院
士(常务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1979-1982)、王元院士(1983-1986)、杨
乐院士(1987-1994)、龙瑞麟研究员(1995-1996)、李炳仁研究员(代所长,1997-1998)、王跃飞研究员(1999-201X)。
现任所长是周向宇研究员
(201X-)。
数学研究所在成立之初,确立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协同发展的方针。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数学研究所先后分支出若干独立的研究机构,
数学所自身也几次调整学科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数学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它方向。
50多年来,数学所在科
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
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数学方面全
部六项奖中有三项出自数学所;华罗庚先生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1956获奖)开辟了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吴文俊先生的“示性类与示嵌类的
研究”(1956获奖)是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与王元、潘承洞一起于1982年获奖)至今仍然保持
国际领先水平;曾经在数学所工作和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0余人当选为中国科
学院院士;多人次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及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多人已经成为国际知名数学家,其中有5人曾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受邀做45分钟演讲。
50多年来,在华罗庚先生以及其他一批造诣精深、潜心致学、爱所如家的数
学家言传身教的带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数学所形成了自己良好的文化传统:自由民主、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尊重科学、唯才是举的道德风尚。
维护和保持上述优良传统是能够得以不断吸引优秀数学
人才、持续稳定地保持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攀登数学高峰的基本条件,是建设一流数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保证,是数学所创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四个数学类研究所(数
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经过整合组建成立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学所杨乐院士任研究院首
任院长。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数学所在研究院的领导下,进一步凝练学科
目标,明确主攻方向,逐步成为一个以基础数学为主,兼顾应用数学、计算数
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单纯学术机构。
经过几年的发展,数学所在分析数学、数论、
代数、几何和拓扑、数学物理、数理逻辑、理论计算机科学以及基础数学的各
交叉学科方向都拥有很多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瞄准国际数学前沿,在各自
的研究领域已颇有建树。
数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49人,其中研究员43人,副研究员6人,研究队伍
实力雄厚。
43名研究员中有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中科
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0人,45岁以下的研究员23人,博士生导师32人;另外
还有中科院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入选者5人和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对。
在201X年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数学所有3人受邀做45分钟演讲。
数学研究所现设有基础数学研究室,非线性分析研究室,几何分析青年研究中心,动力系统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研究室,以及晨兴数学中心;另外还组建
了一个核心数学挑战性问题国际研究团队。
国际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国家杰
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以及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入选者,瞄
准核心数学国际前沿问题,潜心研究,努力攻关。
长期以来数学所形成了浓郁、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数学所有许多定期
的各类专题讨论班。
全所周五综合通俗报告会是数学所科研学术活动的重要组
成部分,大体上隔周一次,通常周五下午举行,之前半小时为茶时,让大家有
彼此交谈学术的机会。
数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数学研究机构之一。
数学所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是数学所科研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曾到访数学所,并成为数学所名誉教授。
数学所与不少
国际一流数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
数学所研究人员也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出国(出境)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为学术主任,杨乐院士为常务副主任的晨兴数学中心
常年组织学术活动,举办专题学术讨论班,邀请国际知名数学家讲学。
晨兴中
心的学术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年轻数学家和博士后来我所访问学习。
晨兴
数学中心作为数学所乃至研究院一个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
数学研究所于1999年设立了华罗庚数学讲座。
华罗庚数学讲座于每年的11月
份举办,邀请两位在数学领域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做演讲。
在华罗庚讲座上做过
演讲的有王元院士、陆启铿院士、吴文俊院士、龚升教授、杨乐院士、万哲先
院士、谷超豪院士和周毓麟院士。
201X年的华罗庚数学讲座拟邀请丁夏畦院士
和姜伯驹院士做演讲。
数学研究所是国家最早批准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
国家批准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
拥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与
理论博士点。
已毕业的研究生和出站的博士后中有很多在国内外大学、研究机
构和其它部门的重要岗位任职。
目前在读硕士生30名,在读博士生52名,在
站博士后18名。
从201X年起,基础数学专业只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不再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硕博连读生的学制为五年。
硕博连读生
入学后的前两年学习学位课程,第三年开始从事专题研究,准备博士论文。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