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7、菩萨兵〈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菩萨兵》这篇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与作者;2.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对此进行理解;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情感变化;3.培养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难点1.通过故事情节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2.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并进行分析与思考;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课文;2.教案、教学PPT;3.板书工具、师生活动交流卡;4.其他辅助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给学生出示图片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菩萨兵的图片,并向他们解释这个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下菩萨兵是什么样的人物。

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菩萨兵》,并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昨天,我们从故事中领略到了一个识人的螳螂和一只强大的蝉的故事,今天呢?大家猜想一下作者可能会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呢?”第二步:阅读课文与分析故事情节1、听故事老师让学生听《菩萨兵》故事,并在故事结束后,向学生讲解故事情节。

2、重点解析老师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解析:•故事中阿狸对醉汉的态度是怎样的?•阿狸一开始对哥哥的笑话并不感兴趣,随后却被醉汉的言语所吸引,为什么?•为什么主人公阿狸不想加入菩萨兵,又为什么他在失去朋友之后却又决定加入了菩萨兵呢?3、探究菩萨兵的意义通过故事情节,探究菩萨兵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和正义的关系以及友情是如何影响人生选择的。

第三步:分析人物情感变化1、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主人公阿狸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并交换意见探讨一下不同的看法。

2、故事重点解析老师引导学生从角色特征入手、对话、事件转折等方面,分析阿狸的情感变化。

第四步:思辨探究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阿狸在加入菩萨兵之前,对于揭露丑恶行为的态度是怎么样的?•那么在加入之后呢?•菩萨兵的行为是对还是错?2、类比描写教师用一些类比场景,就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体会道德与道德内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2.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图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形象的情感渗透。

3.学习思考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学会感受小说中的道义,思考个人积累、自立、改过自新等问题,并以此为启示,做出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理解课文,理解小说中所蕴含的道理。

•运用图画、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的情感理解难度较大,在课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感同身受,体会人品的重要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提高体验的同时,要求学生各就各位,主动互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启发引入•以各种可爱的方式展示网上的菩萨兵《改过自新》动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介绍菩萨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热身活动• 1.边看边写《改过自新》。

学生看动画,感受菩萨兵的精神,然后把感受记录下来。

• 2.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大家的改变、敬畏、尊重和乐观确信的重要性。

3.演练实践• 1.读、记、学《菩萨兵》。

老师带领学生们读课文《菩萨兵》。

学生第一遍听,第二遍跟读。

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解释下自己为什么喜欢。

• 2.写精彩段落。

老师提供几位孩子的段落,学生写下自己所喜欢的一句话,然后再试着练习填写在页末。

• 3.探讨《菩萨兵》的主题。

老师提供的问题包括《菩萨兵》找到了方法解决困难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菩萨兵的故事?等等。

4.活动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主要知识、技能,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和应变能力。

四、师生互动老师在引导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让学生在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按照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神秘的菩萨故事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神秘的菩萨故事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精选教案二:神秘的菩萨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菩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祇,其形象也十分威严、庄重。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将有机会认识这位神秘的菩萨,探索他的故事以及他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进入《菩萨兵》故事中,掌握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一、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当时岛上发生了一场战争,各大势力争斗不休。

正当人们绝望之时,一个出世人出现了,他叫做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了苏门答腊岛上,拯救了人们,让他们重拾希望和信心。

二、故事情节南无阿弥陀佛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但岛上的各大势力还在不停地争斗着。

为了结束这场战争,南无阿弥陀佛变成了一个军官,率领一支军队,与各大势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但南无阿弥陀佛并没有使用武器,而是使用了非常特殊的方式:他和他的士兵们,口中不停地念叨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凭借着信仰的力量,击败了敌人,带来了和平。

三、故事意义1. 南无阿弥陀佛的出现,拯救了苏门答腊岛上的人们。

这个情节告诉人们,人们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只要我们相信,勇敢面对,一切都可以克服。

2.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不使用武器,而是用念佛来达到胜利的目的。

这说明,当我们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并不是打打杀杀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动。

3.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率领士兵们共同战斗,这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够取得胜利。

4.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通过口中不停地念佛的方式,展现了佛教的中心思想:放下心中的杂念,专注于当下,依靠佛法信仰和智慧,可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四、教学设计1. 故事朗读教师可以通过录制的方式,朗读这个故事,或者在课堂上朗读。

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表现出南无阿弥陀佛的神秘形象,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境和蕴含的意义。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3
(其中,对“尽心尽力”一词,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造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 对“热火朝天”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是一种什么景象。)
5.指导理解句子。 (1)课件出示: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2)这句话表面上是指什么?(春耕)但又不仅仅指春耕,还指什么?(红军通过行动让藏 民知道红军是关心他们的,是爱护他们的,使他们消除误会,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 (3)小结:红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藏民心里播下了信任和支持的种子,更在藏民 心里树立起了菩萨兵的好形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里先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使他们自觉关注课 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在交流时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并结合朗读,真正感受到词句的“温 度”,从而体会到课文中关键词句传递的情意。 四、自主交流,再识“菩萨兵” 1.过渡: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遮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驱散了。 2.齐读第八、九自然段。 3.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 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想象此时藏民们的内心想法,进行说话交流。 5.过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课件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藏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课堂刚开始时我们已经初步交流过了,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藏民们说这句话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爱 护他们,这是他们对红军最高的评价。) (2)指导学生读出激动之情。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想象、交流,不但深入体会藏民们对红军的感激之情,也使菩萨兵 在学生心里的形象更丰满了。 五、总结延伸,指导复述 1.菩萨兵,是藏族人民对红军的称赞,也从中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其实,我们现在 人民解放军也是菩萨兵,不信,你看—— (课件出示:汶川、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也是菩萨兵。) 2.指导复述。让学生交流准备如何复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材分析《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全文讲述了一个叫“学徒”的男孩拯救村庄的故事。

本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什么是正义,怎样才能行善,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菩萨兵》课文,捕捉文中表达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关键词语的理解、课文段落的把握、阅读策略的运用等。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表达清晰、语言得体、文笔流畅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1.预习与复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菩萨兵》课文的大意,所以要对该文章进行一些预习和复习。

1.让学生自主复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2.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一起讨论已掌握的知识。

2.阅读与理解在阅读《菩萨兵》课文时,引导学生注重文中关键字的理解,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1.角色形象。

包括“学徒”、“老师”、“村民”等人物形象,学生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和外貌等方面尽可能地描绘出这些角色。

2.故事情节。

包括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关键事件和故事结局。

学生需要能够通过描述这些情节,有效地概括出文章的整体脉络,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3.文化背景。

包括文章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等,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生活和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发现其中的价值。

3.交流与思考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实践中运用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的方法包括:1.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可以对某些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讨论和解答。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和人物形象。

3.利用图表和答题卡等形式搜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辅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该课的掌握情况。

4.写作与表达通过自主写作、作文互评、齐读齐评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教学方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二

教学方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二

精选教学方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菩萨兵》故事的主要情节。

2. 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1. 用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菩萨兵》中的一些情节,让学生简单了解故事内容。

2. 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你们还记得上次学习的故事是什么吗?故事讲述了什么?主人公是谁?”二、讲解1. 大声朗读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到语言和情感。

2. 回顾上一节课教授的手法,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

三、分析1. 导入社会、历史或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内容。

2. 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物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道德选择。

3. 让学生思考主人公的身份和职责。

四、实践1. 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介绍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小组的回答。

五、总结1. 引导学生听故事,让他们回想故事的意义和氛围。

2. 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的掌握程度。

六、评估1. 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供不同的评估方法,从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

教学重点:1. 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回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内容。

2.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认识到人物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道德选择。

教学提高:1. 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呈现故事,加深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7菩萨兵第二课时教案

7菩萨兵第二课时教案
自学了本课以上内容,你觉得有哪些困惑?
课堂
一、交流释疑
谁称谁为菩萨兵呢?板书:(藏胞 红军)
尝试根据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中所写的故事。:
藏胞对待红军的态度前后一样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自学。组内交流。汇报。
小组讨论,你觉得朱总司令的话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二、精讲点拨
为什么藏胞对红军的态度前后不一样呢?
引读:“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要让红军播放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D、红军播下的种子,还指什么?(播放歌曲帮助理解,还指红军的形象以及精神。)
E、指导朗读。
F、藏胞回来之后看到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引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想一想,本文是按( )顺序写的,( )、( )、( )这几个词表示了事情发展的具体时间。
2、复述课文
组内练习。交流
四、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7、菩萨兵
↓藏胞 红军↘一源自人↙教后笔记:教具准备:PPT
前课堂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6-8自然段,思考:从朱总司令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2、《菩萨兵》全文按照( )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具体体现在哪几个词语?
三、评价生成
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看出来的?
1、小组合作完成。
2、交流: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段话,课件依次出示。

完美诠释: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

完美诠释: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精选语文教案二,是一堂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的背景、研究人物形象和情节及课文中的感情色彩等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情境演练“菩萨兵”作为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均颇为引人入胜。

在本节课中,老师使用情境演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各个方面。

通过情景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受到人物的感情和想法,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文学的世界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渗透课文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自身的表演和体验来深入理解课文。

扮演主角菩萨兵的学生要深入理解菩萨兵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体会菩萨兵从最初的如鱼得水,到后来的茫然和无奈,再到的决定放弃自己的心愿、年轻儿童,救世间众生的变化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文学鉴赏在本节课的老师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和意义进行文学鉴赏,深入探索课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魅力。

在课文中,菩萨兵放下那只红色鱼,并把自己身上的青鳞掰下,投入到水中。

这一行为暗示了怀抱爱心、关爱他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内心渴求和个人利益,去为他人着想。

通过对课文的鉴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社会中互相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灵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这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精选语文教案二,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

通过情境演练、角色扮演和文学鉴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综合素养,是一堂十分精彩的课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教学目标:1.知道二字成语“菩萨兵”的意思。

2.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

3.理解文章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点:1.学习二字成语“菩萨兵”。

2.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课话题“菩萨兵”二字成语。

2.学生读一读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3.询问学生古诗的意思。

(教师可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诗兴趣)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菩萨兵”二字成语图片。

2.讲解“菩萨兵”的意思,即指在战场上具备菩萨般慈悲心肠、扫除钱财利欲等贪念的士兵。

3.讲解“菩萨兵”二字成语的来源,即来自清代乾隆年间,广东人陈白沙做了梦,梦到观音菩萨派出一队兵,宣传和平和爱国主义。

陈白沙便将梦境写成了报告,并取了“菩萨兵”的名字。

后来这个名字就在民间传播开来,慢慢发展为“菩萨兵”二字成语。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瑰宝?为何“菩萨兵”二字成语是文化瑰宝?5.出示《菩萨兵》课文,让学生认读。

三、朗读(1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声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理解(20分钟)1.学生自行阅读,《菩萨兵》。

2.提问学生:(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陈大爷为什么要去当“菩萨兵”?(3)陈大爷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4)故事最后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组分角色复述故事。

五、训练(15分钟)1.结合自身体验,想象自己作为“菩萨兵”应该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5分钟)1.阅读《聪明的一休》一个故事,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再给另外一个人讲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表达得更为清晰明了?2.预习下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注意点。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7菩萨兵 (2)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7菩萨兵 (2)
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想一想: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
2.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映?
⑴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学生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 指名读,强调“吃尽了”。
教学过程预设
复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藏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害怕红军躲进了深山,朱德很着急。)
2、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躲、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
三、精读重点,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二次备课
⑴什么是“尽心尽力”呢?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⑵请你再读读这段话,看看有没有别的收获?
(3)朗读课文: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4)理解“热火朝天”,你会想到什么场面?能用上这个词描述一下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民间传说《菩萨兵》的内容以及其蕴含的道理;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成语以及词语搭配,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写作中;3.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当具备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词语搭配,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写作中。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热身1.教师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如《葫芦娃》(或其他具有勇气、团结、互助等元素的视频),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本课教学内容,简单介绍本次教学的文章《菩萨兵》,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过或阅读过相关的故事,鼓励学生多讲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1.教师将《菩萨兵》的内容进行逐段解释,并对生词、成语、词语搭配进行注释,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思。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将文中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并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

3.教师针对学生的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解释,并强调文章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词语搭配学习1.教师讲解并归纳出文中所包含的词语搭配,如“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等,并让学生在课后合理运用这些词语搭配,加深记忆。

2.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搭配的理解以及案例,制作图表进行集体展示,并相互评价。

(四)道德教育1.教师对文章中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从理解故事内涵的角度去体验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2.导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积极锻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

(五)作业布置1.布置词语搭配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2.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团结互助的小短文,并体现出所学的词语搭配。

教案分享:《菩萨兵》小学三年级语文二

教案分享:《菩萨兵》小学三年级语文二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优秀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菩萨兵》。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会发扬传统美德,为今后的成长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

一、教学目标1、知道《菩萨兵》的故事内容及背景知识。

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词语及相关习惯用语。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悲精神,并能体会该精神的重要性。

4、发扬传统美德,学会爱心与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处理故事情节中的心理变化。

2、理解悲愤交加的情感表达与词语运用。

3、能够运用本文故事中的习惯用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齐读、分组讨论、互动问答。

四、课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1、通过幻灯片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预先感受到该故事的氛围和场景。

2、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的好奇心。

3、通过大家集思广益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了解菩萨兵的背景知识。

第二课时:故事渐进1、通过阅读一篇小短文,使学生们都了解故事情节。

2、齐读课文,帮助学生们加深词语记忆和理解。

3、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讨论彼此所理解的故事情节。

第三课时:情感交流1、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中不同的情感表达。

2、通过角色扮演,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感性交流中。

3、帮助学生们掌握故事中最经典的词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四课时:反思启发1、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梳理自己的感觉和思考。

2、通过反思、相互分享,进一步加深对慈悲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3、引导学生们向身边的朋友、家人分享学习收获,发扬传统美德,爱心与关爱自然应该成为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五、教学实践1、通过教师播放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情景,提高课堂互动性。

2、引导学生多方面探究与练习,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3、鼓励学生培养思考能力与发掘潜能,提高学习成效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参与积极,表现优异。

学太多了,但是大家能够沉浸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头,感悟到慈悲之心,发扬传统美德。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27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270)

7 .菩萨兵(第二课时一、学情调查理解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合作探究(一)学习导引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中谁称谁是“菩萨兵”?2、为什么藏胞称红军是“菩萨兵”呢?我们好好学习课文。

(二)展示交流1、出示句子: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感露面。

(1)指名读,思考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藏胞害怕反动军队)(2)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3)师相机圈点“吃尽了”“躲进了”“谁也不敢”等。

(4)师点拨:藏胞们为什么如此害怕呢?(5)引导学生说说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内容。

师补充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2、藏胞们听说有军队过来,会怎么想?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导引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二至五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朱总司令说的话。

(四)展示交流1、出示句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1)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师板书:怎么受得了(3)指导朗读:前一句读出为藏胞着想的急切之情,后一句读出他要把藏胞找回来的坚定决心。

(抓住“?”和“!”多种形式练读)2、朱总司令非常希望藏胞早日回来,于是,翻译带着几个战士进了山,当藏胞看见他们时,反映如何?3、假如你是藏胞,当你看见身着军装的士兵时,你会怎么想?士兵们会怎样劝说?4、出示句子: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1)自由读,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

(3)指导朗读:前一句读出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后一句读出他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4)指读,评价,齐读。

5、出示句子: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两句话表现了朱德对藏胞的拳拳之情,真挚之心。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菩萨勇士》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菩萨勇士》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菩萨勇士》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故事《菩萨勇士》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 研究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 通过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猜测和兴趣。

步骤二:课文阅读
-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 学生自主读、齐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

步骤三:词语研究
-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研究。

-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生字词。

步骤四:角色扮演
- 将课文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特点。

步骤五:阅读理解
- 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 可设计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对学生完成的阅读理解题进行评分和讲评。

课后延伸
-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道理。

- 可以设计写作练或讨论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
- 《菩萨勇士》故事课文
- 教学PPT
-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服饰等)
注意事项
- 确保教学活动的流畅性和秩序性。

- 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三篇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菩萨兵〈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
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
事。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
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
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
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
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

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

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

他是怎么说的?
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
指导朗读
5、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
6、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
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四、教学6~7自然段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