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关于“活而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研讨会汇报材料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汇报材料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才能上好一节高效课。
体会到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思想,有底蕴的。
具体过程如下:4月27 日下午听了三节公开观摩课,首先是张庭银老师的,《中外交往与冲突》,他利用热点导入,创设情境,然后出示学案,落实课标,学生能够通过这次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收获很大。
深刻认识到进行合作探究,想象完成郑和下西洋的经历,各学习小组的组长主持检查小组填写情况,推选小组最佳问题,将最佳问题展示给大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实现三维目标,体现了35x教学策略。
理念先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问题。
回答问题,效果很好,真是一堂高效生动的历史课..其次是刘扬老师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这是一节复习课,他这节课理念新颖,设计合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整节课线索清晰,知识连贯,注重时效性。
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复习效率高,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
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自学时间太长,题目太多,形式单一,体现不出多样化。
4月28日上午,听取了几个老师的典型发言。
韩吉祥老师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他校构建“自主互动感悟创新”型历史课堂模式的构建,引导学生学习有生命的历史,从而形成高品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邱晓梅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情趣相融,互动有序”高效历史课堂的探索与构建,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手段,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充分体现。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保持,达到乐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的效果,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心得
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心得本人很荣幸能够参加中国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巧,也深感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认为本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实践和互动。
与其说是老师的讲授,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师生互动的课堂。
主讲教师讲解概念和理论,然后给我们以案例或课堂操作的方式带领我们深入理论,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指导我们的思考与行动。
这种方式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也让我从“知道”到“会做”。
其次,研讨会更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深化理解。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深化理解」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本次研讨会,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了解到,知识框架是指对于学生而言,对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要点进行提炼和整合后形成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建立知识框架并非是为了灌输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控制知识。
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要单纯地记忆知识点,而是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理解各种历史事件是如何相互影响,从而达成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脑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而不是只限于单纯记忆。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以及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法。
然后,本次研讨会还教会了我们一些全新的课堂技巧和方法。
如何使得课堂更加高效、有趣,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研讨会让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动手实践法、游戏法、讨论法、PPT演示法、课堂布置法等,都能够非常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历史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有爱国心、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自觉性。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教师要做到严谨掌握历史知识、弘扬历史文化、树立教育目标等,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育者。
总的来说,此次研讨会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收获经验。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关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关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一、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课堂而言的,它要求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一般意义上的有效,还必须努力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随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常说的无效课堂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老师的课都是有积极效果的。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各学科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0XX年12月,全市教学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以后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又在多次教学会议上要求加大“高效课堂”构建的力度。
一年多来,全市各县区、各学科积极响应“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把教学规律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策略或模式。
目前,我们初中历史学科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例如,临沂第十中学的“互动体验式个性化”历史课堂、临沂第二十二中学的“活动式三步历史教学策略”、莒南实验中学的“自主、互动、感悟、创新”型历史课堂、费县费城中学的“情趣相融,互动有序”高效历史课堂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些学校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有新的突破,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名称。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名称。
这个名称就是领导所说的“教研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的教研活动就是“主题教研”。
仅取得一点儿教学成绩而没有一个科学的名称,说明我们的教学研究缺乏主题,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不够、提升不够,对教学规律与教学实际结合得不到位,也会导致我们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经验,只能零零散散地谈些教学体会。
从长远看,没有一个科学的名称,是不能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应该有个名称,而且这个名称要有较高的科学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历史是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充满乐趣、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讨论,以便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
历史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它涉及到丰富多样的事件、人物和文化。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的故事、案例和图片等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历史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其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历史不仅仅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影响和相关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展示历史照片、视频和地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第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个人研究报告、小组项目和历史展览等方式,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考试和测验虽然可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历史这个学科来说,仅仅依靠这种形式的评价可能会忽略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笔记、作业、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以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教研交流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教研的思考和心得。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初中历史教研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1. 丰富知识储备。
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学习。
2. 注重教学研究。
历史教师应关注教学研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阅读教学专著、观摩优秀课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培养学科素养。
历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史料解读能力、历史观等。
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播放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述唐朝时期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唐朝的兴衰原因,从而了解历史规律。
3.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可以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4. 互动式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 文学、艺术与历史。
通过阅读历史文学作品、欣赏历史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地理、政治与历史。
结合地理、政治知识,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历史事件,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而有效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而有效——我校历史组创建活而有效课堂的几点做法新的课程改革带着鲜活的新理念向我们走来,为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008年我区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创建“活而有效”课堂的活动,明确了市“三五X”教学策略在整个初中学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改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逐步使全区初中课堂达到两个层面的特征要求,即教师的教基本做到“精备、投入、有法、有效”,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兴奋、专注、活跃、满意”的基本状态,从根本上改变河东初中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沉闷和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的现状。
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提出了“三字六环节”的理念,三字指课堂落实“活”、“和”、“合”三字方针,“活”即活泼、活跃、活力;“和”即平和,和善、和谐;“合”即合度、合作、合力。
六环节指的是课堂结构环节:复习旧知\检查预习——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检测巩固\拓展迁移。
通过对师生的要求,规范课堂过程来创建活而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我校历史组结合市区校的要求和有关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在学习的问题上,具有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它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三种学习习惯。
1、听的习惯。
在课堂上,学生要静得下,专心致志地听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并能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用年轻化、趣味性的语言和丰富的体态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说的习惯。
让学生敢于说,提出疑问,发表看法,并能说好,思路清晰,声音响亮。
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有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3、问的习惯。
让学生勤思,思考知识是怎样获得的,让学生敢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疑难处提出质疑。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初中历史教研交流材料(3篇)
第1篇一、前言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特举办此次初中历史教研交流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交流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目的1. 加强初中历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3. 促进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历史教育专家,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与方法(3)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观摩课涉及不同年级、不同教材内容,旨在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教学评价、历史教学资源开发等,进行分组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教学论文交流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优秀论文将在教研活动上进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交流活动,教师们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以下是部分活动成果:(1)教师们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明确了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教师们掌握了多种历史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们对历史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为优化教学评价提供了思路。
2. 活动不足(1)部分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2)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实践与探索。
(3)活动时间有限,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五、后续工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方法研讨(最新完整版)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方法研讨(最新完整版)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方法研讨针对初中历史的教与学,以下是一些高效教学方法的研讨:1.营造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愉快平稳的心态学习,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前提。
2.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3.教会学生理解:利用联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对比,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4.引导学生阅读: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5.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抽象的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引发学生惊奇、疑问、惊讶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课文。
6.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基本知识的教学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作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能力。
7.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掌握学法,犹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8.培养学生能力:要善于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9.强化训练,发展思维: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训练;坚持精讲巧练,讲练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点表现的机会。
希望以上关于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导入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初中历史导入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引入课程。
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讲述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故事。
2.问题导入:通过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引入课程。
例如,在讲解世界近现代史时,可以提出一些关于二战或冷战的问题。
3.图片导入:通过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来引入课程。
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展示一些古代的绘画或文物图片。
4.活动导入:通过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来引入课程。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交流材料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及整改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交流材料: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及整改随着教导处新学期课改的推行,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摆在了我们历史教师的面前,任务明确、形势紧迫,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下面仅就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谈几点认识与整改措施。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对历史高效课堂的再认识)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
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通过前阶段课改的实践与反思,我们历史组教师一致认为,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目标:(1)教师的需要;(2)学生的需要。
上面的三个“标准”、三个“量”、三“动”和两个“目标”,揭示了高效课堂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判断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有专家提出“八看”标准:一看教学目标是不是落实了“三维”要求,二看教学程序是不是实现了“先学后教”,三看课堂上是不是由“教教材”变成了“用教材”,四看教师的角色是不是由“主演”变成了“导演”,五看学生的角色是不是由“观众”真正变成了“主角”,六看教学手段是不是实现了现代化,七看教学过程是不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八看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是实现了“堂堂清”。
这“八看”的标准,从不同层面细化了高效课堂,对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作了清楚的阐释和要求,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像已经在课堂改革方面走得很远的郭思乐的升本教育、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不论他们的模式怎样,个性如何,无不是在课堂“高效”上下功夫,终究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主要是靠课堂来实现的。
初中历史教师研讨交流材料
初中历史教师研讨交流材料初中历史教师研讨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与各位一起参加本次初中历史教师研讨交流会议。
我们今天的目的是分享我们的教学经验、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互相交流,我们可以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我对于本次研讨的准备材料。
一、互相分享教学经验1. 我的教学经验在教授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往往不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
因此,我尝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使用影像资料、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让学生更加融入在历史中。
2. 各位老师的经验分享请各位老师分享一下你们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
二、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1. 学生的学习压力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历史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一项重负。
有时候,他们对于考试的要求更感兴趣,而非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故事。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解决方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用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历史博物馆、电子资料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并引导他们思考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年轻的学生对于历史往往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喜欢互联网和游戏。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是我们教师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解决方法:-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历史场景;- 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来寻找历史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课外读物和影视作品来拓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共同提高教学水平1. 师资培训和学习小组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师资培训和学习小组,让我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教学资源共享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其他老师,以促进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4页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如何将历史课堂变成和谐的高效课堂?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来扬弃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呢?要抓好历史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打磨好课堂环节,发挥教师指导调控作用以及不断优化评价机制。
一、历史学科小组的建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表现欲望、自控能力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小组内设置大组长(统管全组,直管两小组长)、小组长(分管2~3名同学)、学科先生(把关各学科小组学习)、纪律委员、生活委员等等,原则就是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为主导,大组长参与,学科先生为责任人,其他组长委员、学科优等生等参与管理。
作为任课教师要根据班级管理特点,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进行有效有序的调控。
二、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环节的把握第一,提解目标。
要求学生听、记、懂目标是什么,学生有课后自查是否达标的意识。
教师的方式可灵活,用多媒体、双色笔记等。
第二,读学环节。
要求学生积极完成学案、在书中用双色笔做笔记、做出录疑标记并提出疑问。
教师需要做到:学案“导”、“查”、“评”和读学前任务要求或指导。
第三,小组交流。
要求学生展疑交流反馈,在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要注意听、记、争论。
教师要明确要求、交流分层或分组,提高交流的有效度。
其所涉及的问题要使学生认为值得讨论,所采纳的形式不应脱离学生实际。
第四,备展环节。
要求学生注意科学分工、参与度、时间利用率、版面书写等。
如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积极讨论。
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
版面书写进行板演。
教师应根据训练重点明确评价标准、任务分层(如:本组展点、思考点、记忆点、展示要求)。
第五,聚焦展示。
应该依课堂需要选择方式,高效是目标。
小聚焦:座位上转身,展示时间短,可看清板面为前提。
大聚焦:按规定路线、座位聚焦到板前,班内大展示前需用大聚焦。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倾情打造高效课堂的天地》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倾情打造高效课堂的天地》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每一位教师在课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都收获了许多。
在这里我想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给自己一个转变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多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
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都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准备再充分,也不会十全十美。
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不确切等。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3)、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
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二、对课堂进行重建《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搞好课下预习,及时反馈。
课下预习主要依托《同步学习与探究》进行,使用学情了解卡,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备课上集体探究解决,而不是课上面面俱到。
本着学生会了的不讲,小组合作能解决的不讲的原则,重点突破本课知识的纵横联系、试题的着眼点等等。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深化课改,打造“活而有效”的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深化课改,打造“活而有效”的历史课堂》新一轮课改“三五X”教学策略正如火如荼,“三五X”教学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死板的课堂上活、上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爱上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快乐的获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出一堂堂轻松高效的课,上出一堂堂备受学生欢迎的课,这与课堂教学中的“活”紧密相连。
怎样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的确需要很好的斟酌。
长期以来,对“活”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下面,我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活而有效”的课堂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从初一开学第一天,我就在思考:怎样让刚刚跨入初中的学生不轻视历史?怎样让学生面对纷烦的历史事件、单纯的历史结论而不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烦腻情绪?思来想去,我们觉得还是柏拉图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于是开学初我们就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活力张扬课堂”。
换言之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挖掘有趣的知识点,精心设计,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情境导入定向导航------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导语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也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
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我们从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寻秦记》引入对秦始皇的介绍,从中得知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天下虽然统一了,而天下人却并不死心,秦始皇的统治还面临很多威胁。
我举了三个例子说明:陈胜虽然穷但很有骨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做了皇帝的刘邦,在咸阳服役,碰巧看到始皇帝出巡的壮观景象,遂忍不住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曾经做过西楚霸王的项羽,他看到秦始皇在浩荡人马护卫下那种极其尊贵的样子,竟然脱口而道:“彼可取而代之!”那么多人对皇帝的宝座虎视眈眈,秦始皇不得不考虑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他苦心经营做了很多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知肩负着传承历史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经验。
一、深入挖掘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我始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
为了使历史课堂生动有趣,我会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古代历史时,我会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1.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我会讲述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民族精神。
2.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进步。
四、注重情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挖掘历史中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我会强调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家校沟通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我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工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历史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历史教研组内交流(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0日地点:学校历史教研室参会人员:初中历史教研组全体成员会议主题: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一、会议开场会议开始,教研组长张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议程。
二、教学经验分享1. 老师A:张老师分享了她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她提到,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她在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并结合历史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2. 老师B:李老师针对《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老师C:王老师分享了她在《近现代史》教学中的经验。
她强调,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要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三、教学策略探讨1. 老师D:刘老师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她认为,通过比较历史与现实,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
2. 老师E:陈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她提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 老师F:赵老师提出,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她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研究1. 老师G:孙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经验。
她认为,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可以减轻课堂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2. 老师H:吴老师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历史素养。
3. 老师I:杨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五、总结与展望会议最后,张老师对本次交流进行了总结。
初中历史构建高效课堂的尝试与实践
初中历史构建高效课堂的尝试与实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贯彻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
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实效、高效便摆在了我们面前。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热爱到热爱。
反观当下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线教学人员我们应该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必须树立高效课堂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的策略,深刻领悟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一、兴趣激发,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新课改倡导要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在素质教育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师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教育家赞科夫这样指导我们: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情感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性的作用。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我们只有点燃学生的这种兴趣的火花,才能在他的学习历程中燃起熊熊烈火。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
课前导入是个关键的环节,一节课的精彩导入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极其振奋的感觉。
简短诙谐的幽默故事,一曲动听的歌曲,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词,一句启人心智的箴言,一条通俗的谜语以及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语言都是吸引学生的直接有效的事物。
课堂上要主动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积极挖掘历史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兴趣内容,抓住学生愉快学习的多种因素,保持愉悦的历史课堂环境,努力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
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介绍张之洞时,我用和他见面时的一副对联作为课堂导入:“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关于“活而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育心语:
1.新课改中的教师,就要做一名在学校里让领导省心、在社会上让家长放心、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心的教师。
2.有一种态度是认真,有一种责任是负责,有一个过程是落实。
3.不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去努力。
成功需要理由,失败无需借口。
4.永远15岁。
二、对“活而高效”的理解与感悟:
1. “活”应该是学生思维的“活”。
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导学思考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达到学习过程的一个个高峰点,使学生的探究、交流、讨论与展示评价等变成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自发的行为。
当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形式自然也就活泼了。
因此,课改中,教师追求的应该是学生思维的“活”,而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活”。
2.学期初,校长对我的一席话,使我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活而有效”与“活而高效”的理念时时印在脑海中,新形式下、新课改中的教师确实需要在课堂的“高效”上去做文章。
真正地给学生减负,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成绩,需要教师下大力气去钻研,真正地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把髙耗低效的担子自己承担起来,把活而高效的轻担子交给学生。
三、探索与实践:
1.教会学生学会读书。
这里的“会读书”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能够认字、读下来就行了,而是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课文的关键句,能够划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达到对课文的真正理解,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划关键句、标关键词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在学生精细的学习过程的落实中需要教师要有耐心地坚持下去,这对于“活而高效”课堂策略的实施,特别是在减轻学生负担、消除差生等方面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就是由一开始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耐心的有意识的训练,达到学生学会以后的无意识的应用,也就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通过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能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解答问题时却答非所问,因此在训练时,把找关键句、标关键词的做法深入到学生学习的下一个环节——练习中去。
通过关键句的寻找,让学生找到教材与练习的结合点,打开解题的突破口;通过关键词的标出,让学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开始时,学生对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不透彻,划的数量不一样,有些学生甚至不敢在课本和练习题上划,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多鼓励、多指导,把划关键句和标关键词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觉的行为。
2.给学生补预习。
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观念,当学生的学习差了以后,首先想到的是给学生补课,而且是学生什么差就补什么,特别是给学生补大量的题,结果越补越差,最后补的学生连玩的兴趣都没有了,这种治标而不治本的办法在“活而高效”的策略中是行不通的。
我在平时的课改中,尝试着给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补预习,让学生从学习的第一环节入手,给他们补学习的自信心,给他们补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尝试,学生从预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认识了自己的价值,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产生了自觉学习的动力。
通过补预习,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对自己、家庭、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确,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的落实的过程。
3.永远15岁。
开家长会和家长交流时,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都说,现在的孩子很难管理。
试想一下,拿我们14、15岁时的思想来教育当今社会的孩子,学生能接受吗,不产生代沟才怪呢。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实施靠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
我们说站在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应该指的是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们说应该蹲下身子,这个蹲下来指的是应该去考虑学生,一切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去着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年龄在增长,但我们教学的心态应该永远年轻,应该和学生的心理保持一致,应该始终保持在和时代共同发展的15岁。
四、其他:
1.“活而高效”的鲜花不应只是几朵,而应是鲜花满园,“活而高效”的课堂中,学生的思想好把握,最难的是老师们特别是代一个班的老师们的教学思想的统一。
2.消除差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每一节课对学生加强教育,不要求每一节
课消灭一个差生,但每一节课得帮助一个差生,你做、我做、大家做,形成了合力,差生的转化才能
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学生课堂纪律性是课改的重要保障。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