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实验箱实验指导书整合版解析

合集下载

RFID教学实验箱实验内容初稿(实验一添加实验步骤说明)(精)

RFID教学实验箱实验内容初稿(实验一添加实验步骤说明)(精)

13.56MHZ HF多协议读写器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二、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_Request、Anticoll、Select、Halt、Authentication 操作实验三、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协议的M1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四、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Request、Halt、Deselect操作实验五、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AT88RF020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六、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SR176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七、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协议的Verayo卡的256/512位读卡器认证标签、读写块、internal、获取随机数、写口令到标签等双向认证操作实验八、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verayo卡带认证的读写标签数据操作实验九、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Inventory16、Inventory、Stay_Quiet、Select指令操作实验十、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Reset_To_Ready、Read、Write、Lock、Write_AFI、Lock_AFI、Write_DSFID、Lock_DSFID、Get_System_Information、Get_Multiple_Block_Security指令操作实验十一、基于符合ISO/IEC 7816 标准协议的CPU卡RATS指令操作实验十二、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1):选择文件、取响应数、取随机数、外部认证实验十三、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2):擦除DF、建立文件、增加或修改密钥实验十四、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3):内部认证、读二进制文件、写二进制文件、写记录文件实验十五、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消费指令操作(1):验证PIN、初初化交易、读余额、圈存实验十六、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消费指令操作(2):消费/取现/圈提、取交易认证、重装/修改PIN2、综合性实验(1)实验项目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二、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_Request、Anticoll、Select、Halt、Authentication操作实验三、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协议的M1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四、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Request、Halt、Deselect 操作实验五、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AT88RF020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六、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SR176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七、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协议的Verayo卡的256/512位读卡器认证标签、读写块、internal、获取随机数、写口令到标签等双向认证操作实验八、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verayo卡带认证的读写标签数据操作实验九、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Inventory16、Inventory、Stay_Quiet、Select指令操作实验十、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Reset_To_Ready、Read、Write、Lock、Write_AFI、Lock_AFI、Write_DSFID、Lock_DSFID、Get_System_Information、Get_Multiple_Block_Security指令操作(2)实验方案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13.56MHZ 非接触IC技术。

RFID实验1,2报告12页word文档

RFID实验1,2报告12页word文档

RFID实验报告实验一智能识别技术与系统实验实验时间:2019年6月21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智能识别技术概念、特点、原理和优势。

2.掌握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的各自优缺点、技术特征和应用优势。

3.了解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和RFID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了解指纹、视频、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二、实验原理1、条码技术实验(1)一维条码识别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电路。

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

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2)二维条码识别原理矩阵式二维码(又称棋盘式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

在矩阵元素位置上,出现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点表示二进制“1”,不出现点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码所代表的意义。

行排式二维码(又称:堆积式二维码或层排式二维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

两者的识别原理,通过图像的采集设备,得到含有条码的图像,此后经过条码定位、分割和解码三步骤实现条码的识别。

2、RFID技术实验RFID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受电磁场激励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改变电子标签天线的反射面积,将信息发送出去;读写器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微波合成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即可将电子标签储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读取出来,送到RFID 信息处理机进行相关处理。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何宁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2014年12月前言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也叫IC智能卡,它是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标准尺寸大小卡的形式而得名。

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IC卡产品问世,它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品,主要用于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

IC卡芯片具有写入数据和存储数据的能力,卡中存储器的内容可根据需要有条件地供外部读取,或供内部信息处理和判定使用。

根据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不同IC卡可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 卡三种。

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形式不同,IC卡可划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IC卡具有以下特点:(1)高稳定性:数据在IC芯片中保存时间可达几十年以上。

(2)高可靠性:数据读写次数可达10万次以上。

(3)高安全性:卡中信息不易被读出和改写。

(4)低功耗:工作电压在5V以下,瞬间工作电流为毫安级。

(5)数据读写速度快:卡与读写设备的数据交换时间小于1秒。

实验一接触式IC卡读写及控制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接触式IC卡的结构和读写方式;2、学习和掌握接触式IC卡的基本读写操作功能及识别控制原理;3、理解接触式IC卡双向数据的通信过程。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进行卡中信息的查询、修改等读写操作。

2、进行身份识别、交易及并口输出控制外设操作。

3、进行读写卡波形测试和芯片存储器代码测试。

三、实验原理接触式IC卡读写控制系统由读写器、计算机和数据输出显示电路三大部分构成。

图1 接触式IC卡读写控制系统实验用读卡器为USB接口,存储芯片为西门子的SLE4442,芯片触点为6个引脚,有电源端、地端、串行时钟端、串行数据端(双向)、复位端和1个空脚,它是串行的EEPROM。

当卡片加电工作时,用户可通过给定的权限对卡中信息进行读写操作,并可通过并行口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rfid实验报告 (2)

rfid实验报告 (2)

RFID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级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名称RFID原理与应用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王超梁2017年月日实验一RFID通信系统编解码与调制解调仿真一、实验目得射频识别技术就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破实现物体识别得无线电技术,一个完整得射频识别系统由射频识别阅读器,射频识别标签与射频识别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工作频段得不同,RFID系统编解码方式、调制解调方式不同,不同得编解码与调制解调方式可以提高RF ID系统得通信效率,分析与设计RFID系统中不同编解码算法与调制解调方式具有很强得实用性。

分析RFID系统不同编解码算法与调制解调方式,并进行仿真,比较不同编解码算法与调制方式对波形得影响,同时对现有算法进行优化与改进,从而提高RFID系统得效率。

二、实验内容1、RFID实验箱各模块得划分与作用;2。

RFID电子标签各种编解码算法得仿真;3、RFID电子标签调制解调得仿真;4。

记录并截图电子标签各编解码算法与调制解调得波形。

三、预备知识了解RFID得通信模型与原理;了解调制解调与编解码算法及波形;了解RFI实验箱各模块得功能;了解RFID系统得组成与各部分得作用。

四、实验设备1、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实验设备:韩柏电子RFID实验箱一套;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ProfessionalService Pack 1;RFID开发环境:A VR Studio,Miniscope。

五、实验分析1.采用Manchester编码方式,对编码数据与解码数据波形得对比。

2.采用AM调制方式(AM/FM/PM),对数据ASK调制与解调波形得对比、六、遇到得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RFID技术使用ASKFSK PSK数字调制方法,其她得数字调制方法为什么不适用方法:1、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主要有ASK、FSK、PSK与QAM几大类、2。

RFID实验报告解析

RFID实验报告解析

学生学号: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目录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实验二 13.56MHZ ISO14443与900MHZ实验实验三 RFID应用实验传感器部分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二差动变压器实验三温度传感器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1.实验目的1.1125KHz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编码方式,掌握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256取1、4取1数据编码模式。

2.了解系统载波信号的产生部分原理、实现方法。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通信信号调制部分,掌握本标准的ASK调制技术。

4.熟悉和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RF末级输出调制载波信号。

5.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下的HF RF信号功率放大技术。

6.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信号的解调技术。

1.2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

2.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号。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的信号。

2.实验基本原理或实验内容2.1基本原理1.基于高频模拟信号产生基本原理2.基于分离器件的RF功率放大的基本原理。

3.基于ISO15693标准的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4.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2.2实验内容1.ISO156931.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2.ISO15693射频载波测量实验3.ISO15693射频调制测量实验4.ISO15693射频功率放大测量实验5.ISO15693射频末级输出调制载波测量实验6.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7.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2.125K1.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2.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3.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3.实验器材实验箱,PC机,示波器4.实验具体步骤及结果4.1实验步骤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 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探头,探头选用×10倍,地接到J20测试架,探针接到J21测试架。

RFID实验指导书4

RFID实验指导书4

实验一 低频通信协议实验1.Get Revision Information1.1实验原理获取当前软件版本信息(This command will return the current revision of the softw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on the kit.)Command Format:Parameter Values CommentsOp Code CM 2 charsCommand REV 3 charsBits in Payload Don’t Care 4 charsPayload N/AResponse Format:Parameter Values CommentsAck Code OK 2 charsBytes in Payload calculated 4 charsPayload SW vX.X + “compile date”1.2实验步骤每个模块都有两种连接操作方式:1、直连模式2、网关模式(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使用)设备信息:检测低频(LF)模块,反馈设备信息。

若用户执行Get Revision Information指令,需执行以下步骤:1、连接通过透传线连接PC机的串口线与试验箱网关(debug串口在调试网关时使用,在此不使用)、给试验箱上电。

通过电源线给LF模块上电,使串口线与PC机相连,获取数据(模块独立使用时)。

2、运行程序双击打开低频(LF)模块对应的PC机应用程序LF.exe具体步骤:1、打开应用程序2、在右上部连接选项中选择连接模式,点击连接3、在左边命令选项的"Command"栏选择"Get Revision Information"项4、点击中上部执行选项的"Execute"按钮5、在中部的区域CommandFormat会显示出当前操作的命令。

若命令正确执行,在区域RespondFormat会显示对该命令的回复,否则区域RespondFormat内容为空。

RFID教学实验箱实验内容初稿(实验一添加实验步骤说明)(精)

RFID教学实验箱实验内容初稿(实验一添加实验步骤说明)(精)

13.56MHZ HF多协议读写器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二、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_Request、Anticoll、Select、Halt、Authentication 操作实验三、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协议的M1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四、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Request、Halt、Deselect操作实验五、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AT88RF020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六、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SR176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七、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协议的Verayo卡的256/512位读卡器认证标签、读写块、internal、获取随机数、写口令到标签等双向认证操作实验八、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verayo卡带认证的读写标签数据操作实验九、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Inventory16、Inventory、Stay_Quiet、Select指令操作实验十、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Reset_To_Ready、Read、Write、Lock、Write_AFI、Lock_AFI、Write_DSFID、Lock_DSFID、Get_System_Information、Get_Multiple_Block_Security指令操作实验十一、基于符合ISO/IEC 7816 标准协议的CPU卡RATS指令操作实验十二、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1):选择文件、取响应数、取随机数、外部认证实验十三、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2):擦除DF、建立文件、增加或修改密钥实验十四、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发卡指令操作(3):内部认证、读二进制文件、写二进制文件、写记录文件实验十五、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消费指令操作(1):验证PIN、初初化交易、读余额、圈存实验十六、CPU卡操作系统FMCOS的消费指令操作(2):消费/取现/圈提、取交易认证、重装/修改PIN2、综合性实验(1)实验项目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二、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_Request、Anticoll、Select、Halt、Authentication操作实验三、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协议的M1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四、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Request、Halt、Deselect 操作实验五、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AT88RF020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六、基于符合ISO/IEC 14443B 标准协议的SR176卡认证及读写数据操作实验七、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协议的Verayo卡的256/512位读卡器认证标签、读写块、internal、获取随机数、写口令到标签等双向认证操作实验八、基于符合ISO/IEC 14443A 标准协议的verayo卡带认证的读写标签数据操作实验九、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Inventory16、Inventory、Stay_Quiet、Select指令操作实验十、基于符合ISO 15693 标准协议的Reset_To_Ready、Read、Write、Lock、Write_AFI、Lock_AFI、Write_DSFID、Lock_DSFID、Get_System_Information、Get_Multiple_Block_Security指令操作(2)实验方案实验一、基于符合ISO/IEC 14443 A、B及 ISO/IEC 15693 标准协议的寻卡(查询)及读取UID号操作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13.56MHZ 非接触IC技术。

RFID实验解析

RFID实验解析

+12V L1 200μ H T1 2N2655 C7 0.1μ F C10 12P L2 3.2μ H 6cm 4T
C9 5~30P
RP2 100Ω R3 75Ω
C8 0.1μ F μ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C4 0.01 R2 1MΩ 1 U1A 2
C3 100μ F U L1 200μ H
2.1 振荡器 振荡器是用于产生周期性振荡信号的电路。 对于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应该由以下指标来衡量: 一是频率,即频率的准确度与稳定度;二是振幅, 即振幅的大小与稳定性;三是波形及波形的失真; 四是输出功率,要求该振荡器能带动一定的负载。 按照选频网络性质分为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

本实验系统采用的石英晶体与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该电路接通电源后无 需外触发信号就能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值的矩形脉冲和方 波。由于多谐振荡器的在工作过程中不存在稳定状态, 故又称为无稳态电路。与非门作为一个开关倒向器件, 可用于构成各种脉冲波形的的产生电路。电路的基本工 作原理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当输入电压达到与非门的 阀值电压VT时,门的输出状态即发生变化。因此,电 路输出的脉冲波形参数直接取决于电路中阻容元件的数 值。
1A 1 1Y 2 2A 3 2Y 4 14 VCC 13 6A 12 6Y 11 5A 10 5Y 9 4A 8 4Y
3A 5
3Y 6 GND 7
不带负载时振荡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峰值可达4~10V, 在不添加任何中间电路的情况下很容易驱动末级功放。 如果电路没有振荡,可以在C5上并联一个可调电容,调 节可调电容使其振荡,用示波器可以看到稳定的方波信 号。波形虽然不是标准的正弦波,但经过末级功放的选 频网络可将波形还原成正弦波。

RFID实验报告 (3)

RFID实验报告 (3)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RFID射频识别实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 15级物联网4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明琴2017年 11 月 12 日实验一125K H z R F I D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125kHz只读卡、125kHz读写卡的基本原理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125kHz读写卡协议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注意事项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RFID 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2、环境部署⑴准备125K 低频RFID 模块,参考1.4.2 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参考1.4.3 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 电源;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⑶运行RFID 实训系统.exe 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 模块;3、打开串口操作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4、寻卡操作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ID 并显示在ListView 控件中,16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6 进制标签ID,10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0 进制标签ID,实验结果如下图;思考题1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答:多张卡在一起时,无法正确识别卡号,因为125kHz的读卡器没有采用防冲撞算法2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当卡和阅读器的距离超过5cm后,读卡结果并不理想,几乎读不到数据。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教学实验平台——实验指导书目录第一章简介 (3)1.1射频识别技术(RFID)基础知识 (3)1.1.1RFID简介 (3)1.1.2RFID系统组成 (4)1.1.3RFID相关标准 (7)1.1.4RFID发展前景 (8)1.2RFID实验平台 (10)1.2.1实验平台功能与特点 (10)1.2.2实验平台实物图与相关说明 (11)第二章实验平台使用说明 (12)2.1平台使用环境 (12)2.2PC机软件安装 (12)2.2.1RFID实验平台安装 (12)2.2.2CP2102驱动程序安装 (15)2.3主控程序的下载 (18)2.4使用说明 (19)2.4.1软件界面介绍 (19)2.4.2操作说明 (19)2.4.3错误处理 (20)第三章实验模块——ID (23)3.1预备知识 (23)3.1.1低频RFID系统与ID卡 (23)3.1.2ISO18000-2标准 (23)3.1.3低频RFID系统读卡器 (24)3.1.4应用领域 (26)3.2实验目的 (27)3.3实验内容 (27)3.4实验步骤 (27)3.5课堂作业 (28)第四章实验模块——非接触式IC卡 (30)4.1预备知识 (30)4.1.1高频RFID系统 (30)4.1.2非接触式IC卡 (31)4.1.3ISO14443协议标准简介 (34)4.1.4高频RFID系统读写器 (36)4.1.5应用领域 (38)4.2实验目的 (39)4.3实验内容 (39)4.4实验步骤 (39)4.5课堂作业 (45)第五章实验模块——UHF (46)5.1预备知识 (46)5.1.1超高频RFID系统 (46)5.1.2电子标签存储结构 (46)5.1.3UHF读写器协议标准 (48)5.1.4UHF读写器 (51)5.1.5应用领域 (52)5.2实验目的 (53)5.3实验内容 (53)5.4实验步骤 (53)5.5课堂作业 (60)第六章实验模块——有源(2.4G) (61)6.1预备知识 (61)6.1.1有源RFID系统 (61)6.1.2有源RFID协议标准 (63)6.1.3标签识别过程 (63)6.1.4应用领域 (65)6.2实验目的 (66)6.3实验内容 (66)6.4实验步骤 (66)6.5课堂作业 (68)第一章简介1.1射频识别技术(RFID)基础知识1.1.1RFID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使学生了解RFID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二、实验器材1. RFID读写器:型号XYZ-1232. RFID标签:型号ABC-4563. 电脑:配置Windows 10操作系统三、实验步骤1. 连接RFID读写器和电脑:a. 将RFID读写器的USB接口插入电脑的USB接口。

b. 确保电脑已正确安装RFID读写器驱动程序。

2. 准备RFID标签:a. 将RFID标签靠近RFID读写器的天线。

b. 确认RFID读写器已成功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

3. 编写RFID读写程序:a. 打开电脑上的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b.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

c. 导入RFID读写器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d. 编写程序代码,实现读取RFID标签的功能。

e. 调试程序,确保读取RFID标签的功能正常运行。

4. 实验验证:a. 将准备好的RFID标签放置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b. 运行编写的RFID读写程序,观察是否成功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

c. 尝试将RFID标签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再次运行程序,观察是否能持续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

5. 实验总结:a. 总结RFID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

b. 分析RFID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c. 提出对RFID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以下数据并进行分析:1. RFID标签的ID号码2. RFID标签的位置3. 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的成功率4. 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的时间延迟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分析RFID技术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优化RFID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RFID读写器时,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到读写器的天线部分,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人身伤害。

RFID实验箱物联网实训方案

RFID实验箱物联网实训方案
读写器实验目录实验箱安装与连接说明驱动安装说明uhf超高频实验实验一超高频读写器的基本认识实验二gen2协议下标签数据读取实验实验三gen2协议下标签数据写入实验实验四gen2协议下标签密匙及数据读保护实验五gen2协议下设置读保护eas掩膜销毁隐私操作实验六180006b标签操作实验七读写器功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实验实验八读写器频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实验实验九标签角度对标签读取效果的影响探究实验实验十标签的频点分析实验实验十一读写器三种工作模式实验主动模式应答模式触发模式hf高频实验实验一高频读写器的基本认知实验二is014443a协议下标签数据读写实验实验三is014443a协议下密匙操作实验实验四iso144443a协议下标签加值减值实验实验五iso144443b协议下标签读写实验实验六标签角度对标签读取效果的影响实验实验七is015693协议下标签数据读写实验实验八is015693协议标签afidsfid的读写和块锁定实验lf低频实验实验一低频读写器实验实验二低频标签的穿透性实验有源实验实验一有源标签的读写操作实验二有源标签低频激励定位实验rfid实训箱相关课程物联网实验室可为以下专业和课程提供科研教学及实践功能
上海营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RFID 实验箱
RFID 实验箱宗旨
综合技术:物联网并不涉及太多的新技术。它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及网络大多是现有技术的 综合应用; 无线为根:物联网绝大多数是物与物之间的快速准确识别,因此 RFID 读写器是构 建物联网的基础;应用为先:物联网是来源于应用并服务于应用的,脱离实际应用需求的物联网 技术研究没有意义;跨越学科:物联网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对于使用者和研究者来说必须熟悉和 掌握多种现有技术并能综合运用。
上海营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RFID 实验箱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王超梁、尤晓蕾主编周鹏审校郑州航院电子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实验中心2014年9月目录前言RFID基础知识 (3)实验一UHF超高频实验............... .. (5)实验二HF高频实验 ........................................... .. (19)实验三LF低频实验 (30)实验四有源标签实验 (32)实验五IC卡点台灯 (34)实验六IC卡门禁系统 (40)实验七校园卡消费、充值 (46)前言物联网定位技术实验主要用于引导学生对GPS全球移动定位系统的入门及应用,了解GPS移动定位的原理及过程。

加强对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的认识及理解运用。

最后进行物联网定位技术综合运用实验从而实现GPS/GSM移动车载防盗反劫、定位追踪、调度管理等等综合智能型控制系统的理解认识。

1、RFID基础知识1.1R FID简介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Hz,5.8GHz。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

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

1.2R FID工作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原理的六个实验报告

rfid原理的六个实验报告

rfid原理的六个实验报告RFID 原理的六个实验报告一、实验一:RFID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探究(一)实验目的了解 RFID 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RFID 读写器、不同类型的电子标签(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天线、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观察读写器、天线和电子标签的外观结构。

2、将电子标签放置在读写器的有效读取范围内。

3、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读写器发送指令,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成功读取了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中的信息,包括产品编码、生产日期等。

2、分析得出无源标签依靠读写器发射的电磁场获取能量进行工作,而有源标签自身带有电源,工作距离更远。

(五)结论RFID 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组成,通过电磁场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二、实验二:RFID 频率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的 RFID 系统在性能上的差异。

(二)实验设备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的 RFID 读写器及配套标签,测试障碍物。

(三)实验步骤1、分别在空旷场地和有障碍物的环境中,使用不同频段的读写器读取标签。

2、记录不同频段在不同环境下的读取距离、读取速度和准确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低频系统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表现相对稳定,但读取距离较短、速度较慢。

2、高频系统读取速度和准确率有所提高,对金属环境的抗干扰能力较强。

3、超高频和微波频段在空旷场地读取距离远、速度快,但易受障碍物和环境干扰。

(五)结论不同频率的 RFID 系统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频段。

三、实验三:RFID 电子标签编码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比较不同的 RFID 电子标签编码方式。

(二)实验设备支持不同编码方式的读写器、相应编码的电子标签。

(三)实验步骤1、将采用不同编码方式(如曼彻斯特编码、脉冲位置编码等)的电子标签置于读写器读取范围内。

中南大学RFID实验报告讲解

中南大学RFID实验报告讲解

中南大学物联网工程RFID实验报告学生姓名代巍指导教师高建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信安1201班学号 0909121615 完成时间 2014年12月2日UHF超高频实验实验一超高频读写器的基本认知一、实验目的了解超高频读写器的基本设置,熟悉超高频读写器的设置与使用。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超高频读写器和标签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二、实验器材1.RFID实验箱2.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了解和设置读写器参数;四、实验步骤1.打开RFID实验箱,使用读写器试验箱上的USB连接线连接实验箱和电脑,启动电源。

2.在电脑上安装USB转串口驱动程序、读写器控制软件。

安装方法见实验箱软件安装文档。

3.在电脑上打开读写器控制软件,进入主界面,点击主菜单“control”,选择下拉菜单中“Add UHF Reader”。

如图1-1示:4.选择串口(弹出的显示值即对应串口),如图1-2示,点击ok,进入超高频读写器选择界面,如图1-3示:5.主界面上显示读写器基本信息,鼠标选中该读写器,鼠标右击、选中“Reader Settings and Diagnostics”,进入读写器参数设置界面。

如图1-4示:6.读写器参数的了解和设置1)Inventory Delay 参数,用于设置读写器读取标签的频率,例如:其值设置10ms表示读写器每间隔10ms读取一次标签信息。

读写器读取标签的次数在主界面上实时动态显示2)Tag Model参数,选择协议类型,具体有Gen2(ISO16000C)、Gen2+RSSI、ISO 6B(ISO16000B)。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标签都遵守Gen2协议。

Gen2+RSSI表示主界面上将同时动态显示读写器读取标签的次数和返回的射频信号强度3)Output level 参数和 Sensitivity参数,两者分别用于调节读写器读取功率和灵敏度。

功率设置值越大,读写器读取标签的有效距离越长;灵敏度设置值越小,读写器读取标签的灵敏度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FID实验箱实验指导书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意:以*号开头实验为选作实验,如课时紧张,可跳过该实验它对综合实验的开展不会产生影响。

STM32F103VE单片机实验 (3)实验一开发环境的搭建及硬件测试实验 (4)实验二STM32工程建立 (8)实验三串口通讯实验 (28)实验四时钟中断 (33)实验五外部中断 (41)*实验六ADC采集 (45)*实验七SPI-Flash读写 (52)实验八LCD显示 (59)实验九触摸屏 (68)实验十UC/OSII LED 闪烁 (74)实验十一 UC/OSII任务挂起、恢复、删除 (81)实验十二 UCGUI 演示 (86)实验十三基于UCGUI的LED闪烁 (94)实验十四数码管 (99)RFID实验 (103)实验一 LF低频RFID实验 (103)实验二 HF高频RFID通信协议 (113)实验三 UHF特高频RFID实验 (126)实验四 2.4G有源RFID低功耗实验 (144)实验五 HF高频RFID应用 (153)实验六 2.4G 人员定位实验 (159)实验七Wi-Fi模块的使用 (163)STM32F103VE单片机实验写在最前面-为什么要学习STM32单片机?当老师和学生拿到该实验指导书的时候,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实验箱是RFID实验箱,我应该学习RFID的知识才对,为什么学习STM32单片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从该款实验箱的设计初衷说起。

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IOT-L02-03型RFID实验箱的设计初衷和教学重点是放在RFID技术的应用而非工作原理上。

STM32单片机做为实验箱的核心MCU,通过UART接口同时与四种RFID模块相连(当然了,同一时间内只会和一个模块形成通路,具体和哪个模块形成通路则是通过由三个二位选择开关来控制的),与此同时,STM32通过GPIO接口连接了丰富的外围设备如LED流水灯、数码管、液晶显示屏、蜂鸣器等。

有了STM32单片机和这些丰富的外围硬件,我们就可以模拟出来丰富的RFID具体应用了,比如说使用高频RFID模块、数码管、矩阵键盘,我们可以模拟出公交车收费系统,使用特高频RFID模块和液晶屏,我们可以模拟出超市里面使用的电子价签系统,使用2.4G有源RFID模块和蜂鸣器,我们可以实现基于2.4G人员定位系统等等。

但是在完成这些综合应用设计之前,还是要打好基础,学会基本功,也就是要学会STM32单片机是如何控制这些外围硬件以及如何和各个RFID模块通信的了,这些就是接下来实验指导书中将介绍到的各个实验内容了。

至于RFID原理部分,该款实验箱并不涉及。

笔者认为,这就好比学习C语言的时候,并不需要去学习GCC(或其他)编译器的原理是一个道理。

RFID原理部分更适合于射频和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而对于物联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有限的课时和精力放在了解和学习不同RFID模块的功能和特点,控制和通信方式以及应用设计上,从而在工作时,可以根据根据具体的项目需要,选择和设计出来最佳的RFID应用方案。

以上所有仅代表该实验指导书笔者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现有的设备学习到最多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实验一开发环境的搭建及硬件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1Keil开发环境的安装1.2掌握Keil开发环境的使用1.3掌握STM32单片机固件的烧写方式二、实验设备硬件:RFID实验箱套件,电脑等。

软件:Keil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箱使用基于Cortex-M3体系的STM32F103VET6单片机作为主控CPU,运行相应的程序,它通过GPIO可以控制实验箱上的其它组件(数码管,矩阵键盘,LED流水灯、LCD液晶屏等)。

STM32F103VET6单片机有两路UART通信接口,其中UART1经由MAX232电平转换芯片与实验箱上的UART-STM32 DB9串口相连负责和上位机进行通信。

而UART2与实验箱上的SWICH链路选择芯片组相连,通过PD12和PD13两个管脚进行链路选择,并最终和相对应的RFID模块进行通信。

更详细的原理图请参考配套光盘\附件\实验箱原理图目录下的文档。

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和学习Keil开发环境,下载相应的程序到STM32F103VET6上,并对实验箱上的硬件进行检测。

在之后的实验中,将会详细的讲解STM32F103VET6单片机是如何控制各个组件并且如何和不同的RFID模块进行通信的。

四、实验步骤4.1 安装\光盘\应用程序\JLINK 驱动安装下的JLink驱动。

安装完成后,使用实验箱内的Jlink仿真器将PC机的USB接口和RFID实验箱上液晶屏下方的20pin JTAG接口相连,如果PC能够检测到JLink则驱动安装成功(在设备管理器中可以看到JLINK的提示如图1.0所示)否则请重新安装驱动。

图1.04.2 安装\光盘\应用程序\STM32芯片开发环境下的MDK414.exe软件(即KeilVersion4)。

4.3 打开keiluVision4开发环境(注:请在网上搜索破解方法),界面如图1.1。

图1.1 开发环境界面4.4 打开测试工程,路径为\光盘\源代码\测试程序\ APP下的.uvproj工程文件。

如图 1.2 及1.3。

图 1.2 打开工程图1.3 打开工程4.5 编译源文件,生成hex文件,如图 1.4。

图 1.4 编译工程4.6 烧写可执行文件,如图1.5。

图 1.5 烧写可执行文件。

图1.6程序烧写成功烧写完成后可观察实验箱。

4.7 本次程序使用了实验箱硬件测试程序,请根据\光盘\RFID实验箱整机测试及推广演示指导书.doc来测试RFID实验箱的各个硬件是否正常工作。

实验二STM32工程建立一、实验目的1.1熟悉Keil4开发环境的使用1.2掌握STM32工程建立1.3了解STM32官方库1.4了解STM32 通用I/O端口的使用二、实验设备硬件:RFID实验箱,电脑等。

软件:Keil4三、实验原理3.1GIPO功能描述每个GPI/O 端口有两个32 位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两个32 位数据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一个32 位置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SRR),一个16 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RR)和一个32 位锁定寄存器(GPIOx_LCKR)。

GPIO端口的每个位可以有软件分别配置成多种模式。

●输入浮空●输入上拉●输入下拉●模拟输入●开漏输出●推挽输出●推挽复用●开漏服用每个端口位可以自由编程。

具体的寄存器的配置及使用请查看文件:STM32中文参考手册_v10.pdf3.2LED灯硬件原理图图1.1 LED原理图使用MC74HC573ADWR2芯片,相关参数请查阅相关文件。

LE需要拉高使能芯片工作。

LED1~8 分别对应了PE5~PE2,与PC3~PC0,将相应的引脚拉高点亮LED灯。

3.3STM32库TM32F10x标准外设库是一个固件函数包,它由程序、数据结构和宏组成,包括了微控制器所有外设的性能特征。

该函数库还包括每一个外设的驱动描述和应用实例。

每一个外设驱动都由一组函数组成,这组函数覆盖了该外设所有功能。

每个器件开发都由一个通用API驱动,API对该驱动程序的结构,函数和参数名称都进行了标准化。

所有的驱动源码都符合ANSI-C。

ST公司已经把驱动源代码文档化。

此后的例程中我们将会频繁的使用到STM32库中的API进行开发。

3.4SM32 引脚初始化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GPIOE| RCC_APB2Periph_GPIOC , ENABLE); 初始化端口的时钟频率。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设置为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设置速率GPIO_Init(GPIOE,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端口具体请参考例程源码。

四、实验步骤4.1打开KEIL4开发环境并新建工程,如图1.2所示。

首先需要在电脑的某个路径下创建工程的根文件夹(如E:\源代码\LED),笔者创建了LED文件夹用于工程的根目录。

打开KEIL4环境,点击Project -> New uVision project,如图1.2示。

图 1.2点击后弹出如图1.3所示的提示框。

图1.3在这里选择之前创建的工程的根文件夹,笔者这里是/源代码/LED 文件夹。

输入工程的名称(自定),点击保存后弹出如图1.4所示的内容。

图1.4在这里就需要选择单片机的类型,本实验箱的单片机是STM32F103VE单片机。

首选选择STMicroelectronics后会打开设备的列表。

接下来找到STM32F103VE并选择,点击OK。

图 1.5图1.6这里会提示是否需要添加启动源文件,选择否。

到这里工程已经初步建好。

工程的构造如图1.7所示,是最初始的状态,之后我们需要添加一些目录及源文件。

图1.74.2构造工程目录及源文件点击图1.8中标记的按钮,进入工程目录构造的对话框。

图1.8这里笔者将初始的Source Group 删除了,并且构建了5个目录。

user目录内可以放置主函数等源文件。

startup放置STM32库中提供的个启动文件,他是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FWLIB放置STM32库中的外设的驱动文件。

HARDWARE内可以放置一些硬件的驱动程序如LED灯或LCD屏幕驱动等。

CMSIS放置STM32提供的系统API源文件。

(注:这样的目录结构不是固定的,只是一个例子,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建立工程目录)。

图1.9构建完成后如图1.10所示。

图1.10在KEIL4中构建的目录并不会在实际的工程目录下创建文件夹,它只是为了在编写代码时阅读方便而创建的。

那么我们需要在实际的路径下创建目录,名称最好与工程中一致,以免发生混淆如图1.11所示。

图1.114.3拷贝STM32库文件1)首先解压库文件,路径/光盘/附件/STM32库/ STM32 官方库3.5版本.rar2)将\stm32f10x_stdperiph_lib35\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 viceSupport\ST\STM32F10x\startup\arm\startup_stm32f10x_hd.s 文件拷贝到工程目录下的startup文件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