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适应新时代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讲义:适应新时代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第一章适应新时代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中共枞阳县委党校教员:陶芳杰(QQ:251108363)学习要点:1、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2、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持续升级的压力,惟有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才是保持竞争优势、取得持续成功的主导策略;3、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生活观和能力观;4、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导语]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谈自己对《学习能力建设》的学习体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里要强调,不是上课,而是谈学习体会,因为在我看来,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员,只不过我在这里作一个主题发言而已。
有句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呢?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本人不一定非常重视,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关心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更有用的人才呢?听听我的看法吧!我们继续教育读本,所讨论的,是关于《学习能力建设》。
这本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1、为什么要学?2、怎样学(指个体)?3、都来学(指群体)。
我把它总结成三“W”(Why、how and wide)。
这节课,我们讨论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学?即:为什么要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我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社会发展的定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前人的词中的话,来形容读书的三个境界:其中就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的“西风”,指西方世界我全世界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提出:近30年来,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对未来经济走向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称之为“后工业社会”。
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表《第三次浪潮》,明确地提出人类已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82年约翰·奈斯比特发表的《大趋势》一书,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新教师如何树立终身学习观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做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而是要求越来越高。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是21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的终身学习观。
终身学习是新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良好的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不等于水平,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水平持续增长,素质持续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前尖锐地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
所以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
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
”魏书生也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太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
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所以做为个体的人必须要实行终身学习,做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学习看作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持续持续的过程。
“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理念,补充新的技能,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点。
一、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所谓的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合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持续自我更新的人;不但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
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具有终身学习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水平的教师群体。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
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合新环境的水平,才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教师终身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掌握教改动态,提高课堂效率,增长自己的见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决定做到以下几点:一、理论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
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
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
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二、业务方面: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
为此我准备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安排学习时间1、每天利用早中晚各半小时为学习时间,早上6:00—6:30阅课外各种有利书籍,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2、午餐后12:00—12:45阅览报刊杂志,了解当前国家大事及国内外新闻,增长见识。
3、睡前半小时,晚上10:00—10:30学习教育教学专著,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
二、适当选择阅读书籍1、择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特别是名作家的。
2、借阅有关名家专著如魏书生、窦桂梅、贾志敏等名家专著学习。
3、订阅报刊杂志选择学习。
4、常阅读有关教育的报纸。
5、阅读一些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
三、读思结合及时运用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
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代的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如果课上得太平淡,学生就会昏昏欲睡;如果上得有起有伏,有鲜明的节奏,学生就会精神振作。
上课形式要多样化。
有的时候让学生自由讨论探究,有的时候以练代讲,可以举行诗文朗诵,也可以进行课本剧表演等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三、适当的鼓励方法。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
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四、改变评价学生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取得成绩或进步时给予肯定和喝彩,会使他们的自信得到满足,从而唤起自我实现和超越的需要。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正面性,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评出动力,评出积极性。
(完整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新时代终身学习型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新时代终身学习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就够了吗?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点. 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现在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呢?简而言之,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
清晨,我与另外两位同事正在值班室闲聊,只见一位身穿灰色衣服、头戴草帽的老人停放好自行车后,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我一边招呼老人坐下,一边想:“老人家来做什么?找领导解决困难?”待老人坐稳后,才从老人的口中得知其来意:想借阅一下近期的报纸,写份材料。
从老人走路的姿势、脸上遍布的老年斑以及说话时大拇指不停地抖动来看,老人岁数一定很大,老人是做什么的?写什么材料?为谁而写?一连串的问号在心头涌起。
我忍不住问老人:“大爷,你要写份什么材料?”老人一字一顿的说:“市里组织老年干部运动会,我替咱们镇上写份材料。
”说完这几句话,感觉老人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我想许是刚才骑车累的。
小坐一会儿,老人起身要走,我随口问道:“大爷,您多大了?”“八十一了。
”“啊!您这么大岁数,还写材料?”“不管是身体还是大脑,都需要多运动,这样对自己有好处。
今年春天我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专门学习国画,在老年大学里属我的年龄最大呢!”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
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八十一高龄还这样好学,实在难得,老人的这种行为不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吗?是的,只有经历饥饿才能体会温饱是幸福,只有经历分离才能体会团聚是幸福,只有经历物质匮乏的年代才能体会生活富裕的幸福,可现在的我们感到幸福了吗?看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在原地伫立了很久。
一位八十一高龄的老人在这炎炎夏日,骑着自行车,从几里开外的村里而来,只为写一份材料,这种不辞辛苦的精神、执着的态度几人能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尚且知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懂得“教到老,活到老”的意义所在。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终身学习就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其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和技能,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和任何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学的需要。
一、终身学习的客观必然性(一)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有了迅速增长。
20世纪前50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了19世纪。
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也愈来愈短。
从电能的发现到建立第一座发电站用了282年,而激光的发明到应用只用了2年时间。
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因此,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那种结束学校教育、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为历史。
教师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客观需要。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
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里,人们自少年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思维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现实强迫人们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尽快获得认识和适应时代的能力,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代的平衡。
2、终身学习是面对知识爆炸性增长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知识呈现出爆发性增长。
教师 终身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师。
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在知识周期在迅速缩短,教师不及时更新观念,必然要“落伍”。
只有大家都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
”也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领学生走向成功。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
而不重复自己,不断挑战自我,其前提仍是学习。
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什么不要说创新超越了。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耕耘,到知识的海洋畅游,才会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圣洁、思想变得高尚、知识变得丰富,心胸变得开阔,生活和工作也会更顺利,这样的人生也才有意义。
才会提高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当初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现在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长流水。
”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从我们。
提升个人素质对学生发展的极为重要,但提升个人素质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为途径,因此,教师要走向成功,必须终身学习。
篇二:终生学习体会教师要终生学习体会小学数学师资问题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要跃上一个台阶,教师是关键。
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全面素质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师生持续发展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覃方美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世界形势发展迅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趋激烈,为此,国与国之间为取得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抢抓人才资源,注重教育的发展,因此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如: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知识革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新文盲。
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不能与人很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会成为一个情感缺失的人。
因此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就是为了使人更好地与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个人的尊严,掌握起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的技能。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也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在增强国力方面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终身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终身受益财富,甚至决定一身的命运。
从上述意义上来说,接受终身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到来,世界各国为跟上时代步伐,特别重视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基础基础教育的改革。
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也已经进入了大刀阔斧的课改时代,课程改革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创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人都要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作为蚌埠学院的教师,我们要坚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所谓的终身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跨越单纯学校教育的时段,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习从单纯的求知谋生手段,发展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使“活到老、学到老”真正成为每个人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信念,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良好风气。
作为当代大学教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身处知识寿命缩短的当今社会,要成功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不断学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注入新的血液。
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增强教师更新知识结构的紧迫感。
今天,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人类知识总量也在迅速翻番。
越是社会发展走到了高级阶段,人们对学习的意识也就需要越清晰,并且对学习的认识也需要越明朗。
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分分秒秒,认真学习耕耘,到知识的海洋吸吮甘泉,就会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圣洁、思想变得高尚、知识便会变得丰富,心胸便会变得开阔,生活和工作也会更顺利,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当代大学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思想上不能排斥新知识。
《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知识无止境,技术无顶端。
在当今这个知识奔流,信息密集,各种新科技、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知识的大潮滚滚涌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新技能,将成为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旗帜!谁都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知识更新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知识更新之快则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果在一夜之间已经显得老化或者落后,都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新时代学习型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新时代学习型教师为顺应新时代学习型的理念。
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当不忘师心、牢记师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把教育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新时代学习型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索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其中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
因此,作为新时代学习型教师,应具有丰高的知识素养,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做到德才兼备。
因为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方面又要像海绵-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教师的基本功是每位教师应必备的素质,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中课堂教学能力是数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观念、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教学基本功的集中体现,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核心作用。
新时代学习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观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所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发挥,是人的个性的塑造,是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差异性和个别性,即个人特长的发挥,是学生的和谐发展。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因此,确立现代教育观是新时代学习型教师必备的素质。
没有现代教育观念,教师就会“穿新鞋,走老路”,以旧观念教新课程,容易把新课程的方向搞偏了。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更新和改革。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新时代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而在新时代,学生需要更多的是综合素质。
这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教育理念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追求分数和排名。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新时代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育理念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设立创新课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理念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心社会的发展进步,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进行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时代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日益频繁。
教育理念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风俗、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新时代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意识。
论大学生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论大学生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它既是未来事业的准备,也是未来事业的开端。
大学期间,学校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主要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方法?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关学习理念的问题。
一、新的学习理念概述理念(德文:Idee)是一个外来词,从词源上探究,它源于古希腊文(eidos),意为看到的东西,即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首先在哲学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
柏拉图的理念最核心的意义是理想或典范,是指事物空间形式的存在,在他那里理念与形式同义。
黑格尔认为:理念(即理性处理过的概念系统是概念的自我完成系统,是一个理性处理的过程。
近些年来,“理念”这一原本属于哲学大师们的专有名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13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诸如学习理念、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办学理念、企业理念、服务理念等等概念。
只不过这时人们所说的理念,已经扬弃了它原初的哲学含义,而只取其理性认识的一面,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固有的信念、思想和观念。
理念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正如人们所说: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教育的深刻变革,正在引导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向学习化社会方向发展。
与此相适应,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培育必备的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理念,就是人们关于学习的理性认识以及人们对学习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执着信念。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就是要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习负担”为“学习乐趣”,变“阶段学习”为“终身学习”,变“拥有文凭”为“拥有能力”,变“个人学习”为“组织学习”。
总体来讲,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学会学习。
学习不只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 — 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门门功课都很优秀,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习题与答案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2. 教育理念:指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观念和信念。
3. 教学设计: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整个过程。
4. 课堂管理: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5. 评价与反馈: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过程。
二、填空题1.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提高______、增强______、提升______和终身学习四个方面。
答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养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需积极掌握并运用______技术辅助教学,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答案:信息技术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______,坚持______,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
答案: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4. 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______、______及______进行深入思考与改进的过程。
答案: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效果5. 校本研修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强调以______为基础,解决______的实际问题。
答案:学校;教育教学三、单项选择题1.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A.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B.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C.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D.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答案:A2. 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
A. 教育评价B. 教育手段C. 教育工具D. 教育形式答案:A3.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A1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6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

专题讲座第六讲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08 规范第六条终身学习中,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是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一、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1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崇尚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和推崇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认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教师从事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必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要遵循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教师崇尚科学精神,就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办事。
教师具有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理解知识所负载的价值及意义。
知识既有事实层面,又有价值层面。
近代以来,我们较多地强调事实层面的知识,或者过多地强调知识本身的事实及原理。
一位有科学精神的教师会十分执著地追求科学知识所蕴涵的价值及意义,尊崇科学精神,并善于将这种科学精神传递给学生,以激起学生对真理的热爱。
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
教师具有科学精神,还反映在教师严谨治学的品格以及务实认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等人格特质也会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老师,不懂得科学遵循规律的老师,毫无疑问,他的工作一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教师崇尚科学精神,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理念,是1965 年时任联合国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的,自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浅谈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浅谈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浅谈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的当今,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接受,“人心向,企业旺”,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支善于学习、勤于经营、敢于管理、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做到:第一,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知识的挑战。
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学习当做一辈子的事,不能一劳永逸、固步自封,要认识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大多数具有滞后性,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更新。
学习知识一方面是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强烈的学习责任感。
应培养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要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权利,更是一种个人的责任。
终身学习依赖的是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能够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学习。
同时,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素质,获得一个好的工作岗位,还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要胸坏大志,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成为博学之士和国家的有用之材,才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立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企业的兴旺出力。
第三,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的动力,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以致用。
也就是说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要动用于实践,学会做事。
要做成事、好做事,就要在学习中注意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获得各种资格证书。
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只有在具体的需求中,才会知道哪些知识、能力是有用的,哪些知识、能力是自己所缺乏的。
才会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
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培训课件

经费支持
认证机制
政府建立终身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对 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和评估, 为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认可提供 依据。
政府设立终身学习专项经费,用于支 持终身学习资源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
社会环境营造
学习氛围
社会积极营造“人人皆学、处处 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氛围, 鼓励个人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
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化 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提取。
知识关联分析
发现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促 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知识创新应用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提出 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意识培养
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善于发现 问题并提出问题。
创新思维训练
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逆向思 维等,激发创新灵感。
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培训课 件
汇报人:
2024-01-02
CONTENTS
• 终身学习理念概述 •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 终身学习实践方法 • 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建设 • 终身学习挑战与对策 • 终身学习未来展望
01
终身学习理念概述
定义与内涵
终身学习定义
指个体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和更新 ,以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人发展的 需要。
实践创新能力
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勇于尝试新 方法、新思路,实现创新成果。
03
终身学习实践方法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个人兴趣、职业需求或学术 追求,明确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
标。
规划学习时间
合理安排每日、每周或每月的学习 时间,确保学习计划的可行性。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职业教育终身一体
职业继续教育。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 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教育, 建立制度化的岗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依法自主开展职业培训和承接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 劳动者终身学习。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 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 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 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 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 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 有用之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 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 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 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 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 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 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 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工作职业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水闸干部职工队伍摘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水闸干部职工队伍,应着重注意抓好以下八大问题:一是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二是提高认识,提升素质;三、深入实际,不做“老爷”;四、提炼特色,树立品牌;五、依靠职工,不当“老板”;六是艰苦奋斗,不吃“老本”;七是团结协作,不搞内耗;八是政令畅通,不唱反调;九是稳定大局,不出乱子。
关键词:干部职工;政治;技术;作风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学会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二是要树立新理念。
有了新的理念,才会有新的打算,新的做法;三是要敢于并善于创新。
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灵魂。
敢于创新,就是要有敢想、敢干和敢试的精神。
善于创新,就是要有新思路、新点子和新办法。
二、提高认识,提升素质根据行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在组织保障的基础上,将提升认识的政治学习和提高技能的业务培训相结合,将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和富含激励的表彰活动相结合,文武并进,内外兼修。
单位上下全面形成“一个明显转变和四个明显提高”的核心理念,即:水闸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社会认可度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以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行业规章、遵守所纪所规为主要内容的“四个遵守”也成为员工长期自觉践行的工作准则。
三、深入实际,不做“老爷”不做“老爷”,首先就是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了解和掌握水情、雨情和汛情等天气变化以及水闸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等第一手资料,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为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材料;其次,要树立服务的思想,即所机关各科室为水闸服务,水闸为社会、为群众、为船民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适应新时代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中共枞阳县委党校教员:陶芳杰(QQ:251108363)学习要点:1、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2、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持续升级的压力,惟有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才是保持竞争优势、取得持续成功的主导策略;3、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生活观和能力观;4、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导语]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谈自己对《学习能力建设》的学习体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里要强调,不是上课,而是谈学习体会,因为在我看来,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员,只不过我在这里作一个主题发言而已。
有句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呢?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本人不一定非常重视,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关心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更有用的人才呢?听听我的看法吧!我们继续教育读本,所讨论的,是关于《学习能力建设》。
这本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1、为什么要学?2、怎样学(指个体)?3、都来学(指群体)。
我把它总结成三“W”(Why、how and wide)。
这节课,我们讨论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学?即:为什么要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我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社会发展的定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前人的词中的话,来形容读书的三个境界:其中就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的“西风”,指西方世界我全世界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提出:近30年来,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对未来经济走向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称之为“后工业社会”。
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表《第三次浪潮》,明确地提出人类已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82年约翰·奈斯比特发表的《大趋势》一书,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其明确定义: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也就是说,在信息社会之前,是什么社会。
首先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非常成熟了。
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大约五十年前,我们人类开始使用电脑,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从那时刻开始,我们就慢慢地进入了信息社会,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1、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应用的经济。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分配方式的变化:例:被称为世界首富的电脑天才比尔·盖茨初建微软公司时没有什么资本,仅以他的知识作为资本投入公司,并取得了30%的股份。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所拥有的知识的作用,迅速致富,连续三年居世界富豪的榜首。
2、知识经济的特征:①、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
即:世界经济一体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贸易的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市场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资本流通多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组织日益健全:贸易文化、人才的世界性。
②、社会财富精神化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社会生活所有领域都产生着巨大影响。
财富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是精神活动的物化。
当今世界经济变化的实质在于,人的需求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
一方面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继续驱使着物质经济加快扩张,另一方面是人类需求等级的提升导致了社会有效需求偏移。
人类经济和社会财富正在日益精神化。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来说,物质财富的拥有并非最重要的要素,人才(智慧、创新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随着中国小康目标的实现,非物质消费逐步成为主导性的消费,物质产品将逐步成为精神消费的载体。
精神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观。
③、知识更新加速化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的时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也有越来越短的总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成为人的终身需要。
析: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技知识,9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
也有权威人士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
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
④、知识传播网络化现代社会中,知识已经转化为大量各式各样的信息,能不能接收、选择好信息,是能不能获得知识的关键。
说明: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发明,在信息传递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知识传播,在现代社会日益表现为信息的传播。
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通信手段的日益先进及其速度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网络化,整个世界经由网络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活动非物质化,世界经济正转向非物质化时代。
⑤、工作过程学习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迅速把新知识应用于企业发展,已成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
“一个成功的人干不在于昨天的成功,而在于不断学习以取得明天的成功”。
学习型组织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学习型社会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
创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目标体系的建立,必然导致工作过程学习化的趋势。
学习将成为每个人工作的一部分。
⑥、人格魅力知识化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美籍华人经济学家高希均先生说过:一个有魅力的人必须要有科技脑、人文心、爱国情。
即一个人如果不拥有一个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科技脑,并集科技脑、人文心、爱国情于一身,就不可能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是竞争制胜的主导策略学习为生存之道,哲人说过:“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
作为个人来说,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
作为企业来说,智力资源的多寡、开发和利用程度,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态势的优劣。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力变移》中明确指出了: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掌握比别人多的知识。
因为在农业社会,地位权力可以用土地面积来显示,工业社会,地位和权力可以用物质和货币、资产的规模来显示,在知识经济社会,权力和地位可以用脑袋中的数字化知识来获得和巩固。
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啃书,叫学习吗?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信息时代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这个问题。
应当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习是所有人的事情,有13亿公民,就有一个13亿的学习主体,学习者的问题,每一个学习者,学习主体都存在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
那么学习也是人类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学习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提如何学习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就是因为我们在信息社会,学习出现了新问题。
以前我们有一套很成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但这一套方法和理念,在今天不一定合适,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来讨论在信息时代,在21世纪我们怎么样学习的问题。
第二节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制胜的主导策略一、竞争持续升级的压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己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经济制度的差异,经济部门和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持续升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
激烈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竞争上,惟有获得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
二、未来竞争忧势取决于知识知识己逐渐演化成了公共利益。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资本的兴起,知识己成为社会财富生产、分配的一个重要砝码。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正代替权力与资本,成为世界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
知识资本己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成为社会的主流。
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掌握比别人多的知识。
三、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这个时代最合适的定义应该是“终身学习时代”,即“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每7年左右要翻一番。
对于一个人来说,终身学习将消除一次性教育带给人们的失败与苦恼,每个人都将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美自我,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宗旨。
人类己经进人了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时代,不断学习己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四、不断学习与持续成功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价值,同时应采取实际行动来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才有可能走向不断成功的道路。
第三节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学习需要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迈进。
我们正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即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和观念也发展到新的阶段。
一、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生活观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生活观主要有: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目标;现代生活观念的开放性、多元性;人类生活交往的网络化。
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能力观考察一个人的能力最权威的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应该具有如下素质和能力: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开放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社会交往的能力;知识经济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作为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知识经济社会是充满生机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能力;知识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
或者可归纳为“六力”:学习力、创新力、改变力、领导力、策划力、创富力。
三、终身学习的需要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有句古谚:“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朴素的终身学习思想。
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欧洲20世纪70年代即有人提出,但当时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由于近年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才引起各国的重视。
现有的传统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应该创建新型的“学习型组织”,使得全民的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工作生活化。
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的一生将无法区分成“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行为将实现终身化。
[结束语]目前,我们对学习的概念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是认为“工作太忙,很难挤出时间学习”。
其实,学习和工作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关系。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知识,不仅不会耽误和影响工作,还会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