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英文名称:Political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a课程号:422010162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春总学时:32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无)学分:2先修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面向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课院/部(室/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研究所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完整历史脉络,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2、在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现状,结合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现状的分析,提供一个立体性的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视角,为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问题观察能力提供有效促动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治国兴政的理论。
本课程的教学将大大加强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了解与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相关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政治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基础性规律,了解政治制度概念的内涵及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发育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为形成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理论教学:32学时知识单元1: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参考学时:3学时学习内容:1.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初创。
2.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学习目标:1.了解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共和国政治制度的曲折发展和“左”倾错误泛滥及其对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危害。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教学计划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教学计划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教学计划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为学生提供关于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全面、深入的教育课程。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形成、特点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
一、课程设置1.中国政治制度概论:该课程为入门级课程,介绍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演变历程以及主要的政治制度组织结构。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整体认知。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本课程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党的组织体系、党的领导原则以及党的领导下的政府机构运行机制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体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国家机构与政治决策: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国家机构设置和政治决策过程。
学生将了解到中国的行政体制、立法机构、司法体系等,并了解到政府决策的程序与原则,以及不同利益群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4.选举与民主制度:该课程重点介绍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和民主制度。
学生将了解到中国的选举程序和选举制度的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
此外,学生还将探讨中国现行的基层民主制度,如村委会选举制度等。
5.政党制度与政治参与: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多党制度和政治参与机制。
学生将了解到中国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非党派人士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此外,本课程还涉及到中国政领导人的选拔与任用制度。
二、教学方法1.传授知识:教师将通过讲授、演讲和问答等方式,传授相关的政治制度知识。
2.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分析政治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案例,教学生理解政治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读现实问题。
3.小组讨论: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并交流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看法,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4.实地考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制度相关的实地考察,例如参观政府机构、党的组织等,以加深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与前景
要点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要点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前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民群众直接参与 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推动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发展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未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更 好地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同时,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更 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 益。
权利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以及担 任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权利等。
义务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 安全、荣誉和利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0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hapter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范围与原则
中国政治制度能够集中全国资源 ,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
民主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政治参 与的需求增加,政治制度需要进 一步民主化改革。
社会公平与正义
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公平 与正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政治 制度加以解决。
01 02 03 04
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国政治制度面 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加强反腐工 作。
人大会议的召开与议事规则
人大会议的召开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定期举行,主要审议和决定 国家重大事项,选举产生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第一课
3.政治体制是指国家制定的国家政治机构行为方 式的规范体系与国家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形式的规 范体系的总和。如谢翔:《论政治体制的内涵和 结构》,《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5期。 4.政治体制是指政治机构的设置及权限。其论据 是:“体制”就是指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如肖 扬:《当代司法制度》,《中共中央党校报告 选》,1999年第17期。 5.政治体制是比政治制度更为广泛的范畴。如赵 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中 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第四章 国家行政制度(上)
★第五章 国家行政制度(下)
★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八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第十章 政治协商制度
首 页
第三节 制度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深入阐析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政治 制度。 二、将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政治制度与 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研究。
把政治体制界定为具体政治制度,其 合理性、科学性在于: (1)根本政治制度和具体的政治体制是一 种互动关系。
(2)有利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三)政治体制的 主要特征
4.借 鉴 性
1.多 样 性
政治体制的 主要特征
3.可 变 性
2.继 承 性
首 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第三章 选举制度
完
绪
论
目 录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 政治体制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 治制度课程 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制度研究与 经验研究相 结合的方法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一、政治制度 制度:是指社会生活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规 则。 (一)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政治制度的涵义和内容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 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 法国——迪韦尔热 美国——G.A.阿尔蒙德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制定法律法规,监督政府工作,保障人民权益。
总结词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合作与共识。
详细描述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政治力量的参与,就国家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词
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它促进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合作。
详细描述
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化解了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促进了政治稳定和团结。它加强了各政治力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协同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它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02
总结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它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总结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国家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广泛的人民参与,实现了人民民主的实践,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它加强了人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政治制度与时俱进。例如,加强法治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协商民主等。这些改革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
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
二、先修课要求前续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等。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
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
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
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
(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
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3)实践课。
作为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
(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知道的内容,多为资料性内容,一般考核涉及较少,占分数比例不大;“掌握”即要清楚理解掌握的内容,多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涉及的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地理解和把的内容,多为重点原理、重点概念等,要求能够清楚记忆并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
h
10
第三节 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一、酋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含义 首长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是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美 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 委员会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是由二人以上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所执掌 的组织体制,瑞士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 混合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另一部分由首长个人 决定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优缺点
第五节 以其它标准分类 一、以行政层次为标准分类 以行政层次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 的管理范围涉及全国,它负责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地方 行政机关的管理范围只涉及本辖区内,它负责执行中央和上一级的行政机关的决策,对地 区性的工作作出决策并执行。 二、以行政机关设置的久暂为标准分类 以行政机关设置的久暂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可分为常设机关和临时机关。临时机关 只负责临时性的任务,任务完成,机关即自行撤销。
(一)组织障碍,(二)心理障碍,(三)知觉感官上的障碍,(四)语义上的障碍
(五)地理位置上的障碍(六)个性心理障碍(七)性别障碍(八)文化障碍(九)
年龄障碍
h
9
第六章 行政组织激励 一、行政组织激励的含义 二、行政组织激励的基础 三、行政组织激励的类型 四、行政组织激励的特征 五、行政组织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 六、行政组织激励理论
三、咨询机关 咨询机关是指为决策机关提供信息和决策方案供其选择的机关。 四、信息机关
信息机关是指专门负责收集、加工、储存与传递社会各个方面信息的机关,以便为决 策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服务,如统计局等。
五、监察机关
监察机关是指负责对整个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遵 守国家法律、执行上级政策、决定与命令的情况进行监察的机关,如监察部、审计署、工 商管理局等。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教学计划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中国当代政治制度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框架、运作机制和实践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政治制度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其核心要素,理解其优势与局限,并能够分析现实中的政治现象和问题。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 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
4. 提升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2.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3. 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
4. 中国政治制度与全球治理的互动。
5. 中国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成果。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构、政治会议等,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
5.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和报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分析和写作任务,以检验其学习成果。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4. 学习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报告,以提升其独立分析能力。
六、教学计划表第一周:导论(中国政治制度概述)第二周: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古代至现代)第三周: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第四周: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立法、行政、司法等)第五周:中国政治制度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第六周:中国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民主化、法治化等)第七周:案例研究(具体案例分析)第八周:小组讨论与实地考察(政府机构、政治会议等)第九周:期末考试(笔试和面试)第十周:学习报告提交与总结(学习报告提交与课堂总结)。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PPT(浦兴祖)2013-09-29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往年试卷2013-01-3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精品课程各章案例学习材料2012-11-24
2012下学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讲ppt 2012-02-27
公共行政学教学课件(全)2011-06-22
公务员制度的教学课件!2011-04-10
开学第一堂课课件2011-03-02
公务员制度若干现象分析2010-12-02
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我来上一课”学生小组PPT 2010-12-02
2010-04-02 中国公务员制度(周帆老师教学课件)2010-04-07
特别行政区制度(香港政制周帆老师教学课件)2010-04-07
地方政府制度PPT(陈晓原教授) 2010-04-07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教学参考资料2010-04-0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导学2010-04-02
学习党的十七大2010-04-02
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学生制作)
何俊志老师教学课件2010-04-02 权力腐败问题讨论(刘晔老师) 2010-04-02 第一讲总论(刘晔老师) 2010-04-02 第二章 ppt修改2010-04-01 中国政府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行政制度的分析)2010-04-01 政党制度国际比较(学生小组讨论整理的课件)2010-04-0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分析纬度与视角2010-04-0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件(扶) 2008-10-01 第三方裁决的权威性——十七大有关的感想.ppt 2008-04-20 教育公平ppt 2008-04-2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PPT(浦) 2007-12-1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我来上一课”,模拟教学,专家讲座,实践调查二、授课安排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二、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三、人大制度的孕育☆☆四、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三节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四节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一、专门委员会☆☆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6课时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二、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三、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四、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机构☆☆第二节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一、建立及其意义☆☆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会议☆☆四、所属机构☆☆第三节乡级人大主席团和主席一、主席团☆☆二、主席、副主席☆☆第四节人大代表一、角色定位☆☆☆二、权利☆☆三、义务☆☆第五节继续完善人大制度一、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二、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四、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第三章选举制度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选举与选举制度☆☆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三、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第二节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原则☆☆☆第三节主持选举的机构与选举程序一、主持选举的机构☆☆☆二、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三、提出、确定与介绍候选人☆☆四、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五、间接选举的程序☆☆第四节港澳台地区及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一、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二、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代表的协商选举办法☆☆三、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第五节继续完善选举制度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四、关于直接选举的范围☆☆☆五、深化对选举的认识☆☆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二、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行政组织体制一、设置原则☆☆☆二、结构模式☆☆第三节行政领导体制一、首长负责制☆☆☆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三、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第四节行政监督体制一、地位☆☆二、外部监督☆☆三、内部监督☆☆☆第五节国务院一、性质与地位☆☆二、组成与任期☆☆三、职权☆☆☆第六节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一、沿革☆☆二、类别☆☆第七节国务院及其部、委的行政立法一、制定行政法规☆☆☆二、制定行政规章☆☆☆第五章国家行政制度(下)6课时第一节省级人民政府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制的沿革☆☆二、地方为、组成与任期☆☆三、职权☆☆四、行政机构☆☆五、派出机关☆☆第二节地级市人民政府一、中国的城市政府体系☆☆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四、地级市领导县的体制☆五、省直管县体制探索☆☆☆第三节县级人民政府一、地位、组成与职权☆☆二、行政机构☆☆三、撤县建市与县级市领导乡、镇的体制☆☆四、派出机关☆☆第四节乡(镇)级人民政府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第五节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权模式☆☆☆四、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五、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第六章中国公务员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三、《公务员法》的出台与实施☆☆☆第二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一、公务员分类☆☆二、权利与义务☆☆三、公务员聘任☆☆第三节中国公务员的管理一、录用、任免与培训☆☆☆二、考核、奖励与惩处☆☆☆三、升降、交流与回避☆☆☆四、工资、保险与福利☆☆☆五、辞职、辞退与退休☆☆☆六、公务员管理争议的处置☆☆☆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一、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二、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三、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依据☆☆二、历史发展☆☆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民族自治地方一、设置原则☆☆二、类型与名称☆☆三、内部各民族关系☆☆第三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自治权☆☆☆三、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第四节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二、切实推进扶持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理论依据☆☆☆二、基本涵义☆☆☆第二节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逐步推行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二、澳门个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三、台湾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三节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第四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运作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立法会的运作☆☆二、立法会的选举☆☆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8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发展☆☆二、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领导的内容和方式☆☆☆三、党的组织体系☆☆☆第三节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一、基本情况☆☆二、组织结构☆☆三、参政方式☆☆☆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二、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内容☆☆☆三、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参政渠道☆☆☆四、多党合作的法制建设☆☆☆第十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特点☆☆二、创立☆☆三、发展☆☆第二节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一、性质与任务☆☆二、主要职能☆☆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一、组成☆☆二、政协全国委员会☆☆三、政协地方委员会☆☆第四节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一、突出团结与民主两个主题☆☆☆二、加强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两种职能☆☆☆(教学实践中往往突出讲授与研讨若干重点,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小组讨论和展示20%+期中作业1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闭卷40%)+实践报告(20%)=总评成绩四、参考资料(一)阅读书目1.[英]J.S.密尔著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1997.2.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7.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政治中的人性》格雷厄姆沃拉斯商务印书馆19958.《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西耶斯商务印书馆 19979.《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A. J.M.米尔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人和公民的义务》普芬道夫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迈克尔欧克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美国政治与选举政治》张立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共和、社群与公民》许纪霖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4.洛克. 政府论[M].(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曼斯菲尔德. 驯化君主[M].译林出版社,2005.1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胡书东.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1.约翰 F. 沃克. 美国大政府的兴起[M].重庆出版社,2001.22.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2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5.《中国历史地理概论》26.《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27.《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8.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G 莫斯卡《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31.[意] G.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2.斯蒂芬 L 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33.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二)文献资料1.《宪法》2.《选举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5. 《毛泽东文选》(1-5),《邓小平文选》(1-3),《林伯渠文选》6.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7. 党的七大\八大报告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全会报告(三)网络资源:1.www.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行政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以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当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全面阐释了这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制度的由来、现状、运行机制、改革与发展方向。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从而自觉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由来、现状、运行机制、改革与发展方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法,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本课程主要包含十章内容。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上)『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大制度的探索过程、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组成、任期、会议;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国政体、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关键知识』1、政体;君主制共和制;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任期、职权和会议。
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组成、任期、职权和会议。
4、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重点』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难点』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国政体、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说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专科起点)的必修课。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像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理论和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导论和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审判和检察制度、军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干部——公务员制度、选举制度、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十五章内容,以阐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状况为起点,以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的内容为终结。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科学基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既要给学生以理论指导,又要辅之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提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员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某些问题有所了解,提高行政管理的实际能力。
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我们采用多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根据课程不同内容,运用不同媒体诠释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
二.教材情况1.文字主教材主教材是由杨凤春主编的《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一书,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系统地体现了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是组织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教材为主教材与辅助教材合一型,在每章节结尾处设思考与练习题,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可作为本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到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
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
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三、教学内容导论教学要求掌握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掌握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二、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三、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初步形成和确立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发展第三节中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创新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执政方式创新二、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五、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第一章宪法制度教学要求掌握宪法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宪法的分类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掌握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掌握宪法规定的国家的基本制度了解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第一节宪法与宪政一、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宪法的分类形式上的分类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实质上的分类三、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四、宪法与宪政宪政的概念宪法与宪政的关系第二节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一、宪法的创制制度宪法制定宪法修改1、宪法修改的原因2、宪法修改的方式3、宪法修改的程序4、我国宪法修改的模式宪法解释1、宪法解释的原因2、宪法解释体制3、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二、宪法的实施制度宪法实施的含义1、宪法的遵守2、宪法的适用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三、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机关宪法监督的内容宪法监督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第三节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和国家基本制度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国家的基本制度1、国家性质2、国家形式3、国家机构4、国家象征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3、群众路线的原则4、精简和效率的原则5、责任制原则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2、公民的人身自和信仰自3、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4、特定人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教学要求1、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以及此决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
一、中国政治体制及改革
1、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本课程着重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以及它的实施机制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社会主义法治、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
2、党的领导和国家机构的构成
本课程讲授解析中央和地方党和国家机构体系的特点,了解中国政府机构各级职能、作用、联系和它们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的关系。
3、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流程
讨论政府助理机制、政治体系与社会经济变迁之间的关联,研究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国家政府与当代中国日益深入的政治市场之间的关系。
4、政治制度的改革
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基础和目标,了解政治改革的改革战略和变革方案,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社会变动和社会后果,为国家的持久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有效和系统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
1
2
3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和完善,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机制和全球公共事务管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倡导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
地方政府
04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政策与法律
VS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性法律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补充。
宪法
国家安全法
国防法
规定国家的军事制度、军事设施保护、兵役制度等,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结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代表组成,下设多个专门委员会。
职能
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等。
03
02
01
国务院是中国的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决议和政策。
行政机关
组织结构
包括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法
相关政策
是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包括社区建设政策、村民自治政策等,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
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
二、先修课要求前续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等。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
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
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
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
(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
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3)实践课。
作为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
(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知道的内容,多为资料性内容,一般考核涉及较少,占分数比例不大;“掌握”即要清楚理解掌握的内容,多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涉及的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地理解和把的内容,多为重点原理、重点概念等,要求能够清楚记忆并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行政沟通出现扩大的趋势,重要性增强
(二)行政沟通形式多样化,横向联系增多
(三)高新技术手段在行政沟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四)信息反馈成为行政沟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非正式沟通的普遍性、重要性逐渐显现
三、行政组织沟通的作用
四、行政组织沟通的类型
(一)按照沟通渠道划分:正式沟通与非只是沟通
(二)按照信息流向划分:上行沟通、平行沟通、斜行沟通与下行沟通
第一章 绪论 1、政治制度的含义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3、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区别
4、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h
1
第二章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1、国家制度的概念
2、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h
3
7、国家机构的概念
8、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议行合一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h
4
第四章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1、选举与选举制度 2、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 (2)选举的平等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3、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主持选举的机构 (2)选区划分 (3)选民登记 (4)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5)投票选举和当选 4、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主持选举的机构 (2)全国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名额及分配 (3)全国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5、人民代表的地位、职权及保障 (1)各级人代会开会期间人民代表的职权 (2)各级人代会闭会期间人民代表的职权 (3)人民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 6、对人民代表的监督、罢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
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1)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
(2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结构
1、国家形式的含义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划分
h
5
第五章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一)召开全国人大会议的基本程序 (二)会议议程 (三)审议议案程序 (四)选举程序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和专门委员会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 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工作程序 八、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程序及专门委员会 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的主要区别
三、行政组织内部环境的含义及构成 含义:构成: 分类: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群环境 (一)物质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二)制度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三)人群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h
7
七、有效的行政组织沟通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八、行政组织有效沟通的对策
h
8
第五章 行政组织沟通
一、行政组织沟通的含义
二、当代行政组织沟通呈现出的新特点与趋势
(1)君主制 (2)共和制
3、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4、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的特征
5、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及分类 (1)国家结构形式概念 (2)国家结构形式分类:单一制、复合制
6、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首长制的优点是:事权集中,指挥统一,责任明确,权责统一,易于保密。其缺点是 :易形成个人专制,易营私舞弊;对重要问题的考虑难以周详。委员会制的优缺点与首长 制相反。混合制如运用得当,可同时兼有首长制与委员制的优点:若运用不当,则可同时 兼有首长制与委员制之弊端。
三、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正确运用 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各有利弊,并无绝对的优劣,应视情况,灵活运用。一般来说,
(一)组织障碍,(二)心理障碍,(三)知觉感官上的障碍,(四)语义上的障碍
(五)地理位置上的障碍(六)个性心理障碍(七)性别障碍(八)文化障碍(九)
年龄障碍
h
9
第六章 行政组织激励 一、行政组织激励的含义 二、行政组织激励的基础 三、行政组织激励的类型 四、行政组织激励的特征 五、行政组织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 六、行政组织激励理论
h
10
第三节 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一、酋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含义 首长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是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美 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 委员会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是由二人以上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所执掌 的组织体制,瑞士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 混合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另一部分由首长个人 决定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优缺点
首长制适用于行政、执行、技术等性质的工作。而委员会制则适用于顾问、决策、立法等 性质的事务。
第四节 完整制与分离制 一、完整制与分离制的含义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次各个行政机关均受同一行政组织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凡采取 分权制的国家,多采用完整制。 分离制是指同一层次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于两个以上的行政组织领导的组织体制 ,我国基本上采用分离制。
h
6
(1)人们对行政组织的期望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2)关于行政组织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3)关于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4 )关于行政组织运行方式的观念的行政组织的影响 (5)关于行政组织与人民大众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6)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三)按照沟通的结构模式进行划分:链式沟通、环式沟通、螺旋式沟通、轮式沟通
Y式沟通、倒Y式沟通与全通道式沟通
(四)按照沟通的线路划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五)按照沟通媒介划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体态沟通与多媒体沟通
五、行政组织沟通的过程
信息源——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
六、行政组织沟通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