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篇 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国家与超国家政治)【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二篇政治系统的硬件:国家与政府设置第三章国家与超国家政治一、关键术语1.民族国家答:民族国家是指当民族与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即国家内只有单一的民族,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而且文化与政治已经逐渐融合,民族国家具有领土、人口和主权三个关键要素,其发源地是西欧,17、18世纪以后,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形式逐渐扩散到全世界。
2.立宪君主制答:立宪君主制是指西方国家进入宪政国家时期的一种政体形式,君主是国家元首,其权力受到宪法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实行妥协的结果。
立宪君主制可以分为:①二元君主政体,即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②议会君主制,即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约束、君主为虚位元首的国家。
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
3.共和制答: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曾出现过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
在资本主义共和制国家,根据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委员会共和制。
另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共和制。
4.联邦制答:联邦制是指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联邦制的共同点是联邦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主权,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由宪法明确划定,两级政府在宪法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权力,其中任何一方不能随意干预另一方的权力。
联邦制的特点有:①联邦设有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统一的宪法、法律,在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②国家权利的一部分归地方,联邦各成员单位设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③在对外关系上,只有联邦作为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联邦各成员单位不是独立主权国家,没有军队;④联邦的居民具有共同和统一的国籍;⑤联邦制国家内成员单位的联盟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允许自由退出,只有少数例外。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政治发展 权利与治理)【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五篇历史视野中的政治过程第十四章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一、关键术语1.政治发展答: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朝着一定目标变化的过程,其中的“目标”是人们在社会历史环境约束下的价值选择,是人们(包括政治体系中的行为者和体系外的研究者)在不同群体层次经由政治沟通而达成的共识。
2.三代人权答:三代人权是指法国法学家瓦萨克对人权的内容的分类,他讲人权分为三代,即第一代人权要求的是自由,是公民和政治权利;第二代人权要求的是平等,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第三代人权是博爱,是团结权利。
这三代人权相互支持,也相互冲突,构成一个人权体系的整体。
3.公民权利答:公民权利是指为公民所拥有、为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合法权利。
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国家对公民所承诺和维护的权利,是一种社会所认可的赋予公民个体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包括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具有以下特征:①主体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正因为享有相应的权利而成其为公民;②社会性,即公民权利乃至权利之为权利,是由社会所认可的,而不是个人的任意主张。
权利是被明文写在宪法和法律中,并由国家权力强制性维护着;③形式性,即社会和国家只承诺公民个体有相应的可做和可不做的自由,但并不保证公民个体实际地能够做什么乃至于做成什么。
4.身份认同答:身份认同是指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它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
身份认同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具有三种倾向:①传统的固定认同,来自西方哲学主体论;②受相对主义影响,出现一种时髦的后现代认同,反对单一僵硬,提倡变动多样;③另有一种折衷认同,秉承现代性批判理念,倡导一种相对本质主义。
5.差异政治答:差异政治是指具有身份差异的公民群体对一种“群体权利”的要求,即为寻求身份差异被公共生活所承认而斗争。
具体包括:①特殊代表权(针对不利群体);②多元文化权(针对移民与宗教群体);③自治权(针对少数民族)。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政治发展 权利与治理)【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四章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研)答: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即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政治发展是社会诸方面的变革和调整,但其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特定经济社会关系基础上体现的是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运动,政治发展的主导者是代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
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采取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即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政治革命是政治关系的质变方式,而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的量变方式。
2.政治革命答: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3.政治改革答: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4.治理答:治理指的是公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直接行使其部分权力,政府受公民委托从旁予以协助来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新型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无论是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还是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治理”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成熟的多元管理主体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二是民主、协作和妥协的精神。
chapter1—政治学原理
第1编 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的研究
第1章 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相关问题
从特定的角度
解析不同的政
政治的
治观,并探究
核心问题
在分歧中背国后可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组编
能存在的共因 齐明山主编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理解政治的三个维度及其发展趋势
本
公域与私域二分法的古典形式和修正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1 如何理解政治
1.1.1 政治的分析单位
马克思主义的 阶级分析方法
第一,哪个阶级占据
第二,自由主义的政
统治地位?这个问题
治学强调的是妥协和
被称为“国体”;与
共识(compromise
之 组相织应形,式政被中权认的为国具是人体“民大学行政管a治理n被d学c认o系n为s是e组n解s编u决s)冲,突政
章
权力三面性的不同侧重点
题
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组编
齐明山主编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1 如何理解政治
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指政治理论 的构建单位,或立论 的前提和出发点。
三种分析单位:个 人、团体、阶级
以个人为 分析单位 的政治观
古典自由主 义政治观
举中取胜的政党从 自己的支持者中遴
齐明山主编
选官员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2 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 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 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 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三篇 政治系统的软件:价值与文化【圣才出品】
第三篇政治系统的软件:价值与文化第八章意识形态:性质与功能一、关键术语1.意识形态答:意识形态是指一套多少能够自治的观念体系,这套观念,不管它们是倾向于保存、修改还是推翻现有的权力体系,总之为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提供了基础。
因此,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有以下特点:①对现存的秩序提供了一种解释,通常是以世界观的形式;②对于值得期待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模式;③勾勒了政治变迁怎样才能够发生。
2.文化霸权(葛兰西)答:文化霸权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是指资产阶级具有的用他们自己的观念替代敌对的观念,并且实际上使自己的观念成为社会和时代共识的能力,它笼罩着社会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包括文学、教育体系、大众媒体、日常语言和流行文化。
文化霸权也是意识形态霸权。
资产阶级掌握了文化霸权,使得市民社会不可能反对其统治。
葛兰西认为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原则和理论之上的无产阶级霸权在市民社会中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的统治才会动摇。
3.曼海姆悖论答:曼海姆悖论是指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的论断遭到其反对者的批评。
曼海姆将意识形态界定为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并且代表统治群体利益的思想体系,而乌托邦代表一种对激进社会变革的期待,代表着被压迫者的利益。
曼海姆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做出区分:一种是具体意识形态,另一种是整体意识形态。
只有整体意识形态,才能揭示出一个时代或一定团体的思维结构、一个社会的主体的认识态度是怎样形成的。
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体系,包括乌托邦,都是歪曲的思想观念,它们只是从自我利益的角度反映社会真实,只有他所说的公共知识分子才能破除偏见,真正揭示客观真理,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经济利益。
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人(比如他本人)可以不带意识形态偏见地分析意识形态吗?这个问题被其批评者称为曼海姆悖论。
4.意识形态词法(弗里登)答:“意识形态词法”是指比较各种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并运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找出这些结构中的各种子概念,确定其在各自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从而达到对意识形态的细致了解的研究方法。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三篇政治系统的软件:价值与文化第九章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一、关键术语1.古典自由主义答:古典自由主义是指信奉消极自由,强调个人应该享有不被强迫和干涉的自由,更少的限制意味着更大的自由的政治哲学。
在国家观念上,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它时时都可能侵犯个人的自由,而社会则是自由的领域,因此应该限制国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洛克、边沁、詹姆斯•密尔、杰斐逊、潘恩、亚当•斯密、斯宾塞。
2.现代自由主义答:现代自由主义是指重视平等,信奉积极自由,强调自由是个人发展和实现其潜能的自由,是获得技能、知识和自我实现的自由的政治哲学。
在国家观念上,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在个人没有获得平等的机会以实现其潜能的发展时,国家有责任采取集体行动来帮助个人实现其潜能(也就是自由),因而现代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信奉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心脏”,因为他的思想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架起了一座桥梁。
3.有机社会论答:有机社会论是指将国家或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人的简单集合,它有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有其真实的存在的理论。
有机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优先于个人而存在,是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团结起来,因此是义务而不是个人权利优先;社会的生存和正常运转有赖于每一部分的功能协调与和谐发展,任何一部分的功能突然遭到损害都会导致社会的重大灾难;社会的缓慢变迁可以使它保持活力,这种变化是符合自然的,激进的社会变革、机械工程式的社会工程同样将使得社会崩溃。
4.民族认同答:民族认同是指通过为人们提供共同的认同或身份,使其产生同样的民族意识,使其认为自己和他人属于同一群体的过程。
民族这种共同身份的塑造既可以建立在共同的种族特征上,也可以建立在共同的宗教和文化上,还可以建立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上、共同语言、共同的心理想象基础之上,民族共同体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政治学 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一篇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第二章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一、关键术语1.传统制度主义答:传统制度主义是指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大批对政治制度进行描述的形式法律研究。
制度研究取向以特定的方式回答了这些问题:政治制度(主要是中央政府的结构)是政治学研究的“天然”对象,是政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依据;那时的人们相信,一旦“描述了在一个政治制度中决定着权力分配的那些法律,我们就算获得了关于政治机构如何运转的准确理解”。
2.行为主义答:行为主义是指在个人和聚合的层次上解释人们的政治行为(集中在选举和投票)。
行为主义强调人们的实际政治行为,而不是制度的理想运作。
行为主义研究强调区分事实与价值,主张从事实的研究中发展理论。
3.价值中立答:价值中立是指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批判的另一个火力点。
后行为主义的立场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可能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而处于价值真空状态。
对价值的正面拥抱,促使政治学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社会现实,并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一起,共同致力于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
4.研究范式答:研究范式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成立和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它为处在同一学科中的人们提供了关于世界的信念、研究规范、基本假设和运思方向,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
政治学中比较重要或影响比较大的研究范式有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5.新制度主义答:新制度主义是指强调制度(规则、规范)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制约作用。
新制度主义是分析政治的一种方式,其核心问题有三个:①哪一种政治制度最适宜于产生“好”的政府和社会关系?②怎样解释政治制度安排的多样性?③政治制度的差异对政治行为、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结果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他问题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归入这三个核心问题中。
6.“精英—大众”二分法答:“精英—大众”二分法是精英理论的前提和基石,形成于19世纪的古典精英理论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否定性回应,精英主义者认为民主不可能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在他们看来,有史以来的人类社会都区分为少数居于统治地位的精英和众多被统治的民众。
《政治学原理》笔记(景跃进 张小劲 主编)
《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主编第1编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作为导论,本编试图回答初学者可能遇到的两个元始问题:“如何理解政治”以及“如何研究政治”。
第1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本章重点问题●理解政治的三个维度及其发展趋势●权力三面性的不同侧重点●公域/私域二分法的古典形式和修正形式●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1.1.1 政治的分析单位1. 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该政治观的典范: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第一, 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 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二,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三,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 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表1-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2)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参见Marvin E. Olsen and Marvin N. Marger eds., Power in Modern Society, Boulder,Westview Press, pp84-95,pp149-150。
3. 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1)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2)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
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政治学 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二章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一、名词解释1.阶级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答:阶级分析方法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实际是其经济分析方法在社会群体划分和社会力量意义上的延伸,政治研究中的阶级分析,就是要运用阶级学说说明政治现象,就是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力量的构成状况、各阶级的基本特性、政治要求和主张等的基础上,把握社会政治的走向和规律。
2.政治学(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表明: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④政治学与法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新制度主义答: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政治学流派。
作为对制度主义的回归,新制度主义重新强调了传统政治科学研究的制度主义研究途径,在制度的动态运动中去探求制度对政治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制度与行动和制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具体而言,新制度主义所包含的两个核心假设是:政治制度创造着秩序和政治行动的可预期性的基本要素;能够被特定人群所理解的例行性的行为过程,一方面将制度结构转化为政治行动,另一方面又将行动汇集为制度性的稳定与变迁。
以这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目前在西方有着较大影响的新制度主义流派主要有三个: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②历史制度主义。
③社会学制度主义。
4.行为主义革命答: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如何理解政治1.政治的分析单位(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①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a.价值维度的崇高地位。
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
因此,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个人是最为重要的,个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b.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也只有个人最了解自身的偏好),而且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②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a.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出于恐惧或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会通过“社会契约”来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建立政府。
b.个人与社会本位观通过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社会契约的论证,古典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人先于社会,以及社会先于国家的命题。
个人是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归宿。
c.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在这一思辨模式中,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这种让渡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其统治基于人民的同意。
d.消极政治观由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政治家的人性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宁可张扬政府可能作恶的这一方面。
e.对权力的约束古典自由者相信,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f.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如果说权力制衡的目的是牵制政府的行动,那么,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则旨在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在此之外政府均不能干涉。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是针对中世纪晚期西欧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抨击君权至上观点的同时,为资产阶级革命作理论辩护。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①多元主义是这一分析模型的代表。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政党与政党制度)【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政党与政党制度)【圣才出品】第⼗⼆章政党与政党制度⼀、关键术语1.政党答:政党是指社会群体的⼀部分为了获取政权、执掌政权以实现⾃⼰的政治理念⽽组成的政治性组织,政党是政治⽣活的主体,政党居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中介位置,它们成为国家机器与市民社会之间沟通和联结的纽带。
2.政党功能答:政党功能是指政党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政治⽣活中所起的作⽤,亦即政党的体系功能。
按照政治学功能主义学者阿尔蒙德的理论框架,政党在政治体制内的功能⼤体包括⽬标制定、利益聚集和利益表达、社会化与政治动员、政治精英的形成与推选。
3.政党类型答:政党类型是指从不同的⾓度来考察,根据政党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道路的维度,可以把政党分为内源性政党和外源性政党。
根据政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维度,可以分为结构严密与结构松散两类。
根据政党⾏动策略与政治⾏为偏好的维度,可以分为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
4.政党制度答:政党制度是指在既定的政治制度下政党之间以及政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复杂互动关系及其样式的总和。
因此,政党制度研究所关注的,是政党组织与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的结构性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状况,是政党因历史发展道路、社会⽂化条件和选举制度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形成的特定的连带关系。
5.政党结盟答:政党结盟是指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或群体往往会对某⼀特定政党采取亲近或接近的态度,会在重⼤政策问题上赞同这⼀政党的主张,在选举等政治活动中⽀持这⼀政党,因⽽使⾃⼰同这个政党“结盟”在⼀起。
这也就是使⾃⼰“认同”于某⼀政党。
6.政党⾮结盟化答:政党⾮结盟化是指投票选择对象的主要动因是政党认同、当时当地的政治争端、候选者与投票者的政治个性及独⽴于投票⼈所属社会结构的其他⼀些因素。
因此,社会结构对选举的影响正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渐削弱,建⽴在新的争端或价值冲突之上的分化类型正⽇益明显。
7.政党再结盟化答:政党再结盟化是指在长时段的多次选举中,⼀国的政党竞争格局会出现⼀种似乎“⾃然的”政党平衡,这种平衡可能会在⼀次⼜⼀次的选举后重新产⽣。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章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一、名词解释1.政治文化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2.政治文化结构答: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3.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4.政治心理答: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5.政治动机答: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第1~3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概念题1.阶级答:阶级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一定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特定过程。
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阶级区别的基础,也是阶级划分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些历史上存在过的基本阶级,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的。
阶级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也将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而不可避免地归于消灭。
2.合法化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②诉诸意识形态;③诉诸社会政策,寻求有效性。
3.政治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包含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题1.合法性的基本类型是什么?答:马科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三种合法性类型:(1)传统型在传统型合法性中,风俗习惯、传统惯例代表着最高权威,只要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传统之中,他就得无条件恪守。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篇 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篇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名词解释1.合法化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2.权力答: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
权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的特征,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
权力具有三个特征:①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②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支配的地位;③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3.合法性答:“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符合政治共同体普遍约定的一种“正当性”,它的意义比“合法”要远为广泛和深远。
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建立了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支持体系,以制衡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支配体系。
对于合法性的类型,最经典的认识莫过于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三种合法性类型。
三种合法性类型各有其特点,而且这三种合法性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也不一样。
4.政治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包含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一篇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关键术语1.政治的分析单位答:政治的分析单位是指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这种理论可以是实证性理论,也可以是规范性理论。
由于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或角度进行观察,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人为事物等都可以成为分析单位,因而对分析单位的澄清是十分必要的。
在政治学理论中,政治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团体金额阶级三种分析单位。
2.政府政治观答:政府政治观是指一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持这一立场的人认为,政治活动在空间上仅限于政府机器,如内阁、国会、政府部门等,在人员上则限于政治家、文官以及游说者。
因此,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或者更广泛地说,是研究政府权威的行使。
政府政治观意味着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因为政治只与管理国家的人有关。
3.非政府政治观答:非政府政治观是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在政治活动中的研究。
尽管政党和利益集团本身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活动指向是政府——政党的目标是通过定期的竞争性选举获得政权,利益集团的目标是通过游说等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非政府政治观的产生在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和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使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而且其干预的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张;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公民权的发展,使传统的干部型政党转化为致力于政治动员的大众性政党。
4.公域与私域答:(1)公域是指公共选择所形成的权力层级机关和权力行使空间,在这一领域,由于存在权力层级分布,所以必然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命令与服从关系。
公域必须建立和维护权威,但在法治社会,这种权威是制度化而非人格化的,并且受到严格限制。
公域主要涉及公共权力、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公共财政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
(2)私域是指平等的、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个体生活和私人关系的自治空间。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名词解释1.合法化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2.权力答: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
权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的特征,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
权力具有三个特征:①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②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支配的地位;③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3.合法性答:“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符合政治共同体普遍约定的一种“正当性”,它的意义比“合法”要远为广泛和深远。
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建立了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支持体系,以制衡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支配体系。
对于合法性的类型,最经典的认识莫过于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三种合法性类型。
三种合法性类型各有其特点,而且这三种合法性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也不一样。
4.政治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包含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政治民主答: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政治民主具有如下特征:①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②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③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④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⑤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⑥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
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有: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政治参与答:民族国家是一种政治团体,占有确定的领土,政治上在一个政府,特别是有主权的或不受外来统治的政府之下而组织的任何人民的团体。
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①领土,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明确的区域;②人口,每一个国家都有以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为特征而居住其上的人群;③主权,国家应该是有主权的,没有主权的政治体是一个属地,而不是一个国家;④政府,国家的运转需要有面对其人口的有组织的力量即政府。
4.议行合一答:“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相对,是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
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间工作关系上的体现。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如何理解政治1.政治的分析单位(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①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a.价值维度的崇高地位。
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
因此,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个人是最为重要的,个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b.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也只有个人最了解自身的偏好),而且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②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a.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出于恐惧或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会通过“社会契约”来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建立政府。
b.个人与社会本位观通过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社会契约的论证,古典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人先于社会,以及社会先于国家的命题。
个人是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归宿。
c.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在这一思辨模式中,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这种让渡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其统治基于人民的同意。
d.消极政治观由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政治家的人性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宁可张扬政府可能作恶的这一方面。
e.对权力的约束古典自由者相信,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f.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如果说权力制衡的目的是牵制政府的行动,那么,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则旨在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在此之外政府均不能干涉。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是针对中世纪晚期西欧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抨击君权至上观点的同时,为资产阶级革命作理论辩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一、关键术语
1.政治的分析单位
答:政治的分析单位是指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这种理论可以是实证性理论,也可以是规范性理论。
由于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或角度进行观察,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人为事物等都可以成为分析单位,因而对分析单位的澄清是十分必要的。
在政治学理论中,政治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团体金额阶级三种分析单位。
2.政府政治观
答:政府政治观是指一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持这一立场的人认为,政治活动在空间上仅限于政府机器,如内阁、国会、政府部门等,在人员上则限于政治家、文官以及游说者。
因此,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或者更广泛地说,是研究政府权威的行使。
政府政治观意味着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因为政治只与管理国家的人有关。
3.非政府政治观
答:非政府政治观是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在政治活动中的研究。
尽管政党和利益集团本
身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活动指向是政府——政党的目标是通过定期的竞争性选举获得政权,利益集团的目标是通过游说等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非政府政治观的产生在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和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使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而且其干预的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张;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公民权的发展,使传统的干部型政党转化为致力于政治动员的大众性政党。
4.公域与私域
答:(1)公域是指公共选择所形成的权力层级机关和权力行使空间,在这一领域,由于存在权力层级分布,所以必然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命令与服从关系。
公域必须建立和维护权威,但在法治社会,这种权威是制度化而非人格化的,并且受到严格限制。
公域主要涉及公共权力、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公共财政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
(2)私域是指平等的、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个体生活和私人关系的自治空间。
它包括公民权利、私人利益、个人和家庭生活、私人关系、市场活动、私有财产和私人财务活动等元素。
(3)公域与私域的存在相互关联,没有各自的独立就没有对方的存在。
私域是人的充分自由空间,排斥公共权力的不当干预,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具有人格尊严和选择自由的主体。
公域是人作为公共生活一员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为维护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私人利益的公共利益而进行商谈,为社会生活立法,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意见,公域的秩序是私域自由存在的保障。
5.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答: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指将政治从政府行政的日常工作中排除出去,只保留在政治官
员的范围内。
这一区分在政府管理领域确立了基于专业化的功绩制原则。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及其相应的实践是民主原则与效率(专业)原则之间关系协调的一次有益尝试。
政务官的安排经由选举及政治任命,以尊重民意的选择而有助于政策的有效推行,这可以说是贯彻了民主的原则;通过事务官的建制及公务员在政治上的中立,保证在政治变动的情况下,文官队伍不受影响,这一安排体现了行政效率的原则。
6.政党分肥制
答:政党分肥制是指基于平民民主的理想,在官职领域推行“民主”的做法,由在选举中取胜的政党从自己的支持者中遴选官员。
从理论上说,政党分肥制为了符合民意使获胜党的党员充当官员,有利于确定其政治责任以及有效完成任务,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果却令人失望。
竞选中的捐款导致变相的卖官鬻爵以及间接的贪赃纳贿;选择官吏主要看政党背景,而不是真才实学;官员的高度流动性不利于行政经验的积累,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政治竞争过程中的政党倾轧与派别组织导致国家公务成为党务。
7.权力
答:权力由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的支配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上的“权力”指涉及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因此权力不是可储藏在保险箱里等待升值的珍宝,而是在动态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
8.经典权力观
答:经典权力观是指韦伯提出的对权力的一种界定,经典权力观认为,权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之上的可能性”。
其具有三个特点:①将权力视为制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②权力具有强制性;③垄断掌握这种权力的是行政官员。
从这种意义上说,经典权力观具有精英主义的气质。
9.激进权力观
答:激进权力观是指认为权力的施加不是迫使他人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影响、塑形甚或决定他人的欲望。
激进权力观的核心在于,在欲望和需求、在主观利益与客观利益之间做出区分,认为人们并不总是知道自己的真实利益之所在。
在此基础上,揭示符号和观念对人们的偏好形成所发挥的作用。
即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
10.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答: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指只有真正自下而上授予的权力,只有表达人民意志的权力,只有以某种得以表达地基本共识为基础的权力,才是正当的权力。
从历史的进程看,人民主权是君主主权的对立面,作为一种反抗的语言,它不能诉诸传统,只能诉诸理性,诉诸人人平等拥有的天赋权利。
11.分权学说
答:分权学说是指国家机构内部的职能进行划分、权力配置进行分散的学说。
分权学说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借以建立的理论依据。
当代宪政国家政府内部分权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议会至上和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掌握的制度。
三个部门的宪法地位是平
行的,行政特别是司法可以制约立法机关的行为。
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典型代表。
12.制约与平衡
答:制约与平衡是指对权力分配以及职能界限的区分必须保证政府不同部门的相对自主或独立的权力范围,三种权力中的任何一种权力都不应由其他两种权力中任何一种控制,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形(例如立法机关控制了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分权的意义则丧失殆尽。
在这一意义上,各权力机关的相对独立性是权力制约的一个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这三种权力之间又必须发生制约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在功能上完全分开,那么其他的政府部门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制约。
因此,分权必须采取需要制约与平衡。
二、复习思考题
1.如何看待政治概念界定中的多元纷争?
答:政治概念界定中的多元纷争具有以下意义:
(1)对于政治概念界定中的纷争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政治理解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理解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演变性。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理解政治的复杂性而言,还可以依据其它维度维持下去。
(2)对政治现象的复杂性理解,有助于我们时刻提醒当下认识的局限性。
借用盲人摸象的比喻,不同角度看到的政治犹如盲人摸到的大象的不同部位。
因此,多元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比较优势,可以拓展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对政治的想象力。
(3)我们也应认识到,对政治的理解不只是一个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语言问题,对它的界定渗透着不同意识形态,折射出不同的价值理念。
对政治的理解必须放在更大的时代和理论脉络中来进行,其理盖源于此。
2.你赞成哪种权力观?为什么?
答:(1)关于权力的不同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古典自由主义权力观
在政治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谓权力主体主要是指政府官员,他们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制定并实施政策)。
由于法律和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以及由于政府合法地垄断了国家暴力,因此对权力概念的阐释往往与强制力联系在一起。
在某种意义上,经典权力观具有精英主义的气质(少数人掌权,多数人无权)。
②多元主义权力观
古典多元主义者通过对公共政策实际制定过程的考察,试图改变人们对权力的传统看法,它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众多利益集团彼此竞争的过程,政府的决策是对这一竞争结果的一个认可。
③权力的三面性
权力不但与政策内容如何决定有关,而且与政治议题如何设置相关。
如果说,权力的第一面强调的是在政治过程中团体的积极参与,那么新观念则强调政治组织在阻止某些团体的政治参与利益表达方面的重要性。
后来人们将通过影响政治议程而排除某些决策出台的权力,即所谓的“议题设置”或“不决策”视为“权力的第二面”。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的心灵是完全独立的。
所有的观念、意见以及偏好都是由社会经验制约和型塑的,在一些学者看来,型塑观念的力量也是权力的一种特定方式。
激进权力观的核心在于,在欲望和需求、在主观利益与客观利益之间作出区分,认为人们并不总是知道自己的真实利益之所在。
在此基础上,揭示符号和观念对人们的偏好形成所发挥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