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市场监管是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市场监管所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参差不齐的基层市场监管能力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体系中,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能力参差不齐。

一些地区的市场监管所设备陈旧,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滞后。

这导致了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监管效果不佳。

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应对庞大的市场基础工作和复杂的案件处理。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使其能够紧跟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步伐。

2. 增加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人员配置,确保人手充足,能够有效履行监管职责。

3. 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提高基层市场监管所的监管手段和管理水平。

二、执法不公和滥用职权问题在一些地区,基层市场监管所的执法存在不公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一些监管人员可能出于种种原因,对某些企业或个人采取偏袒或打压的执法方式,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管人员的考核制度,确保执法过程公正透明。

2. 建立举报投诉机制,鼓励市民对监管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并保护举报人的权益。

3. 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三、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缺位问题在基层市场监管中,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缺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企业可能对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了解不足,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监管,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另监管部门在市场监测和执法上的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导致监管行动滞后,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信息畅通的监管网络。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打造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监管工作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

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一、存在的问题1.监管部门人手不足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监管人员更是稀缺。

这导致了监管范围有限,监管力度不够,容易造成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出现疏漏。

2.监管手段和技术滞后由于技术水平和监管手段滞后,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抽检方式,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用新技术,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精准度。

3.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在一些地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存在问题,导致监管工作的信息互通及资源共享不够,监管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4.农民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在一些农民中,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和意识,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行为,比如使用农药超标、激素滥用等等,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不力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被恶意夹杂、串换货物,严重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二、解决对策1.加大人力投入对于人力不足的问题,应当加大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力投入,引导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个领域,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可以通过招聘志愿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员队伍等方式来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

2.借助科技手段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加强对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3.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协作,确保监管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将政府信息公开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场监管部门因承担守护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以及市场主体发展等重要任务,在履职过程中推进信息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职能职责,就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在现有条件下拓宽公开渠道和载体存在困难。

在现阶段下,国务院和国家总局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标对表上一级部门制定了《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目录》、完善了各级子网站发布栏目和信息内容。

但是,要实现公开渠道和载体不断拓宽、公开范围不断扩大仍有难度,主要掣肘在于公开方式和技术保障相对落后,体现在政府网站与办公专网的动态数据交换尚未实现、发布时自动纠错等必要功能尚未实现、“两微一端”等发布渠道尚未开拓等问题,离“应公开、尽公开”的标准仍有差距。

(二)主动公开内容充分性、及时性有待提高。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和载体不够完备的因素,进而带来了主动公开内容不充分、不及时的问题。

《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条,列举了应当或者倡导主动公开的情形,但是目前主动公开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区级层面制定了25个试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其他领域的政务公开标准目录还有待完善。

要全面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全覆盖,让公开成为自觉、透明成为常态,还需要多方努力。

(三)职业打假人滥用申请权情况时有发生。

职业打假人以牟取利益为主要目的、以“全面撒网、重点捕捞”为主要方式,频频通过购买商品再索赔等方式开展活动。

行政机关处置后,职业打假人若未获得预期收益,还会采取申请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获取相关政府信息、主张赔偿损失。

职业打假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通常会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行政执法案卷信息,甚至会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恶意干扰行政执法活动。

应对此类政府信息公开,更是消耗行政执法精力、浪费行政管理资源。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采取“三合一”的模式,成立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主体——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在精简机构的背景下,这种综合设置目前还只能是一种探索,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

尽管一些地方新的综合性市场监督管理主体在市场监管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给企业带来便利,在为政府减负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步显现。

一、机构综合改革后面临的几个难题(一)简单的机构合难以实现1+1>2的问题当前的机构合并有多种模式,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将部门之间的外部协调为一个部门的内部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协调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实际上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大融合体制的设置,还仅仅是几个部门简单的拼凑在一起、对内设机构进行的“物理性”删减或合并。

具体到市场监管部门内部,由于实现了多部门的职能融合,业务流程的树立需要按照新的思路和内在逻辑进行再造,这需要一个理顺的过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

对外看似责任“无缝担责”,对内还是“各干各的”,造成大多数机构合并实际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合并后体制的优越性根本无法显现。

这种片面的追求减机构、减编制的改革方式对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可能会陷入“方向正确、操作有误、步子太急、反反复复”的困境。

这方面体现比较明显的就是技术层面监管的流程再造。

例如食品药品监管问题,原本就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于行政干预的系统性体系,根据“四个谁”的监管原则,工作职能并未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有交叉,如果硬性实现融合势必出现职能“偏重”、“谁吞并谁”的问题,进而产生重此失彼的现象,最终削弱其他职能职责的履行。

同时,上下改革步调的不一致,造成了“一个媳妇多个婆婆的现象”。

多数单位实现“N合一”后,由于一个部门接受N个上级部门指导的局面,在工作衔接、职能转变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上级部门的频繁文件、各类专项治理、不同监管模式、多项中心工作和协调配合,会议、培训频繁等各种问题在改革后出现,从基层执法人员的反映看,已对此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问题概述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职责,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监管部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既体现在法律法规缺失以及执法执行不力方面,也表现在部门运作机制有待优化等方面。

二、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1)立法滞后:当前社会变革快速发展,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但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步伐。

这导致了一些违规行为无明确可处罚依据,并给纠纷处理带来困难。

(2)执法资源分配不均:由于资源有限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部分地区市场监管人员数量偏少或资金投入较低。

这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应对大量违规情况。

(3)效能低下:某些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工作压力大,在对案件审理时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等情况频繁发生。

此外,与其他政府机构协同合作薄弱,执法效率低下。

三、部门运作机制亟待优化(1)信息共享不畅: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执法行动冗余且重复,浪费了宝贵的执法资源。

同时也使得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形成整体合力来应对跨地区、跨行业的问题。

(2)缺乏科技支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在市场监管中应用先进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但目前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方面还相对滞后。

(3)内外部联动薄弱:虽然我国有相关政府机构协调和管理市场秩序,但长期以来内外交叉执法不够密切,在解决问题和推进改革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需要深入研究网络社会构建版权保护联通道路建设Pontine区块链结算平台通过智能“岗”实现税收支付自贸港加快发展高校垃圾分类培训哈尔滨 - 黑龙江在线——创造中国最具价值谷物---永州小米 | 2018-06。

四、加强市场监管的对策(1)建设全面法治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问题。

同时深化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并完善整个执法流程,提高执法公正性和专业性。

(2)优化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增加市场监管部门的资源投入,特别是在人力和财力方面。

有关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商事登记改革制度全面施行以来,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手续,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这对现行监管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制度施行两年来,基层市场监管一些问题不断涌现,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亟须积极探索应对。

本文就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常见问题提出粗浅的见解。

一、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遇到的问题(一)立法的进程与市场监管的形势发展需要存在差距。

前置许可改为后置许可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遵循的是“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广东地区还修订了《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各许可部门在许可证核发、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但是,上位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并还没有作出相应调整修改,因此固有的履职惯性仍然对各部门切实履行部门职责构成羁绊,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突破部门利益藩篱仍然存在很大阻力,工商部门与各许可部门的监管界限难以厘清,许可部门往往将一些管理事项推给工商部门,发生有照无证问责时,习惯性地以工商部门作为主要责任部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二)基层工商干部在市场监管中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一些基层工商部门监管方式仍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水平上,当出现影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时不能科学有效应对。

一些监管人员法制观念缺失,疏于知识技能更新,过份依赖主观经验,且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手法不细致,没有按照要求做好巡查监管记录和网上业务系统的录人工作,抱着“走过场”的心态进行应付式监管,不注重成效,更不提炼总结经验,监管存在随意性;一些监管人员思想懈怠,责任意识淡薄,对涉及多部门监管的重热点行业,不愿积极协调配合,采取能推则推的态度。

这些监管不规范的背后,均潜藏着巨大的失职渎职的责任风险。

(三)监管手段缺乏,监管工作缺乏活力和生机。

一些基层工商人员在市场监管中巡查制的思维根深蒂固,因此在商事登记改革后,还是倾向于遵循惯例。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构建了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互动互促的新格局。

但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制约着信息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去注意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单打独斗”现象突出。

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宣传的现象。

信息工作人员多是办公室或者市场监管所负责内勤的工作人员,“单打独斗”现象比较突出。

从事业务工作的干部责任心不强,认为信息工作只是“业余工作”,手中掌握大量素材却没有及时归纳总结,至使许多重要信息源流失。

只为完成任务而写信息,没有营造出政务信息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信息队伍稳定性差。

基层岗位随时轮换,导致基层信息工作人员相对调动频繁,信息队伍稳定性较差。

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信息员,随着其精力、体力的减弱,不愿再从事繁重的信息工作,主动提出换岗到其他部门,严重影响了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一方面,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员队伍中除了少部分专职信息员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兼职信息员。

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信息员身兼数职,除了撰写信息,还要负责市场监管、档案整理、统计报表、区域监管、执法办案等工作,所以采写政务信息的时间较少,信息报送量不均,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专职信息员虽然有充足的写作时间,但基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长时间的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和业务方面的动态和情况了解较少,找不到信息热点,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四是信息内容存在“四多四少”。

即:动态信息多,综合分析少;一般信息多,新颖信息少;就事论事多,深入调研少;报喜的多、报忧的少。

部分基层市场监管所报送的信息不是深入实际、精雕细琢,而是闭门造车忙下载、粗制滥造凑任务;有的信息没有深究根源、反映问题,而是轻描淡写看问题、空洞无物谈建议。

二、原因分析一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有部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认为政务信息是务虚的,或者认为信息工作仅是办公室分内之事,相对业务工作而言微不足道,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务信息对于服务领导决策、推动中心工作、展示市场监管形象的重要作用,没有树立起信息工作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业务工作必有信息”的正确理念。

市场监管网络违法查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场监管网络违法查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场监管网络违法查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推进“互联网+监管”,在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实现综合治理等方面作出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面对网络市场违法行为覆盖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技术性强等特征,传统网络市场监管执法模式、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建立网络市场综合治理体系的需求。

一、网络案件查办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网络巡查能力不匹配,网络案件线索发现难通过网络巡查发现网络违法行为线索,是网络案件查办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但市场监管部门网络巡查能力与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履职要求存在不匹配,尤其是案源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相对缺失。

绝大部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获取网络案件案源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偏于传统,尤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不正当竞争、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案件主要来源于“12315”投诉举报平台、职业打假人的举报、其他部门移送或移转以及现场检查等,案源信息获取处于被动获取状态,尚未实现案源信息获取的自动化、主动化。

此外,不少网络案件举报线索内容模糊,执法人员无法进一步调查核实;不少消费者维权意识还不够强,发生网络侵权后经常选择沉默,导致网络违法行为线索被人为切断。

(二)网络技术能力不匹配,网络案件证据获取难。

网络案件查办关键在证据获取,网络案件查办和常规线下案件办理的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电子数据的取证、固证,传统案件证据获取主要靠人、靠经验,而网络案件证据获取具有较强的技术依赖性,需要使用专门的技术工具对电子证据加以固定。

由于大多网络违法案件是行为人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实施的远程、非接触性违法行为,因此对网络违法案件的查办主要依赖于对违法行为使用电子证物的提取、勘验检查。

电子数据具有高速流转、虚拟性、可修改性、不稳定性等特性,要求执法人员在获取相关案件信息后,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一旦错过取证时机,后续的案件查办将会很难再取得突破,或者在证据合法性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概述市场监管所是负责监督和管理本地区市场经济活动的机构,其职责包括对商品、服务、价格等进行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市场监管所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二、问题分析1.人员短缺由于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职能比较单一,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招聘和留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加之部分工作需要专业技能支持,导致人员短缺成为了困扰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一个重要问题。

2.执法力度不足基层市场监管所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人员短缺,难以覆盖到每个角落;另一方面是由于执法标准不够严格,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

3.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大多数基层市场监管所还处于手工操作时代,在信息采集、处理和呈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这使得基层市场监管所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4.管理体制不完善基层市场监管所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责不清、权责不分等。

这些问题导致基层市场监管所在工作中存在协调不畅、决策滞后等情况。

三、解决方案1.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为了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

通过提高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来解决技术性问题。

2.加强执法力度为了解决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执法标准,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加强执法力度,如增加巡查频次、设立举报电话等。

3.提高信息化程度为了提高信息化程度,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等方式来收集和处理市场信息,并将其呈现给相关部门参考。

这将有助于基层市场监管所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工作效率。

4.完善管理体制为了解决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同时,还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机构改革后,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面临的六大问题及八项对策

机构改革后,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面临的六大问题及八项对策

机构改革后,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面临的六大问题及八项对策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慈溪市为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14年宁波市启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在市、区县(市)两级同步整合原工商、食药部门职能,划入质监部门食品生产监管职能,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改为属地管理。

2015年,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在“二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质监局合并实行“三合一”,机构名称统一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机构改革后,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做到了一支队伍管市场、一次检查多领域,打通了部门隔阂,提高了执法效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力度明显加强,改革成效显著。

但是,毋庸讳言,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已明确要求建立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已于2018年4月10日挂牌运行的背景下,亟待上级部门在下一轮改革中统筹解决。

一、当前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法规不完善,基层市场监管执法难度大1、实体规定落后交叉竞合并存。

基层市场监管“三合一”后,工商、食药、质监职责交叉,一个案件可能涉及多部法律法规或规章,执法人员在定性处罚时难以把握,主要表现在:一是法规落后于时代,比如《产品质量法》已25年未大修,新《计量法》也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则在2014年7月废止后就没了下文;二是法律交叉竞合,如企业在未登记相关经营范围且未备案的情况下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可以适用《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可以适用《医疗器械监管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是执法解释不一,如违法所得,原工商部门和原质监部门认为获利属于违法所得,原食药部门则认为是全部货值。

2、程序规定内容不统一。

原工商、食药、质监部门各自都有处罚程序规定、案审规定、听证规定等涉及行政处罚的部门规章,这些规章规定不一,执法实践中容易出错。

对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监管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

在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工作在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经济建设中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

担负着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的双重职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建设,现就做好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一)监管理念与市场变化不相适应。

当前,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监管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现行传统监管模式与思路已不能满足当前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监管能力跟不上市场变化节奏,监管手段单一导致发现和解决问题滞后,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例如网络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链条长,涉及领域广,不仅涉及买卖、售后服务等线上环节,还涉及快递物流等线下环节,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易跨地域性等特点,市场运营模式表现为数字化、电子化,亟需构建新监管理念。

(二)监管执法与服务发展不好衔接。

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服务。

简化审批、一网办理、审慎监管等一系列举措为恢复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巨大助力。

但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既要承担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监管职责,也要思考如何服务于企业,助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由监管到服务的转变,衔接好“严监管”与“服好务”之间的平衡,成为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三)监管职能和监管力量不相匹配。

机构改革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到了一支队伍管市场、一次检查多领域,打通了部门隔阂,提高了执法效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力度明显加强,改革成效显著。

但是,改革后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众多,如“大杂烩”般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监管职能和监管力量不匹配的问题,例如人员结构老龄化、断层严重、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等不适应当前市场监管的要求;由垂管下放到地方后,中青年干部转岗、调出增多,新入职的年轻公务员业务技能还需时间磨练,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困局尤为明显突出,亟需上级部门高度重视和统筹解决。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在基层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由于地域、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监管力量不足在基层地区,由于地域广阔、资源匮乏,农产品质量监管力量较为薄弱。

一方面,监管部门在人员和物质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监管难度较大;监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监管效果不佳。

2.监管手段不足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依靠人工抽检和抽样化验,监管手段单一,不够科学和有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不足,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测和监管,造成了盲点和漏洞。

3.监管信息不畅在基层地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众多,监管信息不够畅通,监管难度较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不够顺畅。

4.监管执法不严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保护主义思想,监管执法不严格,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无法有效消除。

5.监管责任不落实在基层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导致一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够重视,懈怠和漠视监管责任。

二、解决对策1.加强监管力量建设加大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的投入,增加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形成合理的人员结构和工作队伍,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提升监管手段科技化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推动监管手段的科技化、自动化。

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升监管手段的科学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互联互通。

基层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探究

基层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探究

基层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探究基层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探究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是市场监管部门由下而上、先行先试的重大改革,盘锦市双台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了原食药、工商、质监的市场监管职责。

三个执法主体合而为一,组建了新体制下区级综合市场监管执法体糸。

组建成立后,食品安全监管将由原先的各部门“分段”管理调整为“集中”管理,产(商)品质量监管、特种设备监管、标准计量等监管纳入综合市场监管执法,统一的市场综合执法体系逐步形成,市场监管工作由区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由于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和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在综合执法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一、双台子区市场监管总体情况(一)总体情况2014年三局合并成现在的双台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当时全局公务员在编人数是112人。

自权力下放到区里后,公务员编制87名(其中包括长期病假2人,3人即将退休),事业编制31名,机关工勤3人,合同制3人。

(二)基层分局人员、机构设置基本情况1、从领导岗位设置看,我局设置局长1人,副局长4人。

每一名班子成员都有其负责的股室和市场监管所,并按照网格划片,每一片区都有专职领导负责监管。

2、机构设置:(1)内设机构。

成立双台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时设置16个内设机构。

目前,行政审批股整体移交给行政审批局,还有15个内设机构,核定行政编制41人(含班子5人,3名工勤)。

(2)直属机构。

我局设置1个直属机构市场监督稽查大队,其主要职责:承担食品药品、工商、质监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

是“三局合一”之后的统一的执法机构,依法承担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查处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违法直销和传销及其他经济违法案件;承担监督管理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工作;承担协调相关方面开展打击传销联合行动工作;负责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和特种设备的监察稽查工作,指导监督稽查和案件查处等相关业务工作;监督抽查化妆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组织协调相关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协调跨地区重大案件的查处;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

基层反映: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反映: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反映: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禄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张文清近年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构建了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互动互促的新格局。

但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制约着信息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去注意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单打独斗”现象突出。

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宣传的现象。

信息工作人员多是办公室或者市场监管所负责内勤的工作人员,“单打独斗”现象比较突出。

从事业务工作的干部责任心不强,认为信息工作只是“业余工作”,手中掌握大量素材却没有及时归纳总结,至使许多重要信息源流失。

只为完成任务而写信息,没有营造出政务信息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信息队伍稳定性差。

基层岗位随时轮换,导致基层信息工作人员相对调动频繁,信息队伍稳定性较差。

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信息员,随着其精力、体力的减弱,不愿再从事繁重的信息工作,主动提出换岗到其他部门,严重影响了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一方面,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员队伍中除了少部分专职信息员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兼职信息员。

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信息员身兼数职,除了撰写信息,还要负责市场监管、档案整理、统计报表、区域监管、执法办案等工作,所以采写政务信息的时间较少,信息报送量不均,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专职信息员虽然有充足的写作时间,但基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长时间的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和业务方面的动态和情况了解较少,找不到信息热点,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四是信息内容存在“四多四少”。

即:动态信息多,综合分析少;一般信息多,新颖信息少;就事论事多,深入调研少;报喜的多、报忧的少。

XX县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XX县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XX县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1.信息发布低效。

XX县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发布方面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务信息发布不及时,很多重要信息通常延迟发布,给社会公众和企业带来不便。

2.信息内容不准确。

部分政务信息发布存在内容不准确的情况。

有时信息中的数据错误,给用户带来困惑。

部分信息发布缺乏明确的来源和验证机制。

3.信息透明度不高。

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发布中缺乏透明度,不够开放和公开。

很多重要信息发布前未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导致信息发布的一些决策被外界质疑。

对策建议:1.提高信息发布效率。

加强信息发布流程的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发布。

加大信息发布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信息准确度。

加强对政务信息的审核和验证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建立信息发布的来源和验证机制,让用户能够明确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3.增强信息透明度。

加强与相关利益方的沟通和协商,征求他们对信息发布的意见和建议。

在信息发布前进行公开对外说明,接受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监督。

4.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的政务信息交流平台,方便与社会公众和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互动。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让用户能够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信息。

5.建立信息监管机制。

加强对政务信息发布的监管,建立信息发布的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对违规发布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以提高信息发布的规范性和质量。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XX县市场监管局在政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信息发布效率和准确性将得到提升,信息的透明度也会有所提高,同时也会加强与社会公众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进一步推动政务信息工作的发展。

在政务信息工作中,XX县市场监管局存在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下面将继续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内容。

首先,信息发布低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当前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采取“三合一”的模式,成立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主体--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在精简机构的背景下,这种综合设置目前还只能是一种探索,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

尽管一些地方新的综合性市场监督管理主体在市场监管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给企业带来便利,在为政府减负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步显现。

一、机构综合改革后面临的几个难题(一)简单的机构合难以实现1+1>2的问题当前的机构合并有多种模式,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将部门之间的外部协调为一个部门的内部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协调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实际上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大融合体制的设置,还仅仅是几个部门简单的拼凑在一起、对内设机构进行的“物理性”删减或合并。

具体到市场监管部门内部,由于实现了多部门的职能融合,业务流程的树立需要按照新的思路和内在逻辑进行再造,这需要一个理顺的过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

对外看似责任“无缝担责”,对内还是“各干各的”,造成大多数机构合并实际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合并后体制的优越性根本无法显现。

这种片面的追求减机构、减编制的改革方式对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可能会陷入“方向正确、操作有误、步子太急、反反复复”的困境。

这方面体现比较明显的就是技术层面监管的流程再造.例如食品药品监管问题,原本就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于行政干预的系统性体系,根据“四个谁"的监管原则,工作职能并未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有交叉,如果硬性实现融合势必出现职能“偏重”、“谁吞并谁”的问题,进而产生重此失彼的现象,最终削弱其他职能职责的履行.同时,上下改革步调的不一致,造成了“一个媳妇多个婆婆的现象”。

多数单位实现“N合一”后,由于一个部门接受N个上级部门指导的局面,在工作衔接、职能转变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上级部门的频繁文件、各类专项治理、不同监管模式、多项中心工作和协调配合,会议、培训频繁等各种问题在改革后出现,从基层执法人员的反映看,已对此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层央行征信机构是指在金融系统中处于基层的征信机构,主要负责为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服务,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基层央行征信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是指通过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征信机构进行监管。

在实际运行中,基层央行征信机构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监管手段不够灵活基层央行征信机构的非现场监管主要通过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来实现,但这种监管手段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时显得不够灵活。

监管机构需要更多地关注实际操作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手段。

2.监管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目前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的监管覆盖范围较有限,部分辖区较大、人员少的征信机构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这就使得一些机构存在监管真空,容易出现违规情况。

3.监管数据不够及时准确监管机构获取的数据主要依赖于基层征信机构提供的数据,但有些基层征信机构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不够完善,导致数据不够及时准确。

这就使得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盲点和滞后性。

4.监管手段缺乏创新性监管手段的创新性不够,基层征信机构对监管手段的应对措施较为容易,存在“灰色地带”,监管效果有限。

二、解决对策1.加强监管手段的灵活性监管机构应当加强与基层征信机构的沟通,了解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手段。

监管机构可以运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对基层征信机构的更精准、更灵活的监管。

3.提高监管数据的及时准确性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以获取更全面、及时、准确的监管数据。

同时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对基层征信机构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的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结语基层央行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为了提高监管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监管部门和基层征信机构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征信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机构改革后,随着职能调整和人员合并,职能转变服务升级对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监管部门现行的行政执法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法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完善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市场监管执法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执法人员数量与监管职能不匹配。

机构改革前,原质监局、盐务局、价监、知识产权等部门在基层没有派出机构,目前大部分市场监管所是将原工商、食药监监管所整合后成立,承担的职能包括办证办照等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原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等全口径监管,还包括各类市场巡查、专项整顿、消费投诉、执法检查、统计报表等工作。

工商监管原本就具有监管对象量大面广的特点,“三合一” 体制调整后,随着质监和食药监职能的并入,大市场监管的对象在体量、覆盖面和复杂性方面都大幅度扩展,但职能扩展的同时,执法人员并未得到相应补充。

全市共有6个市场监管局,87个监管所,行政执法人员997人,且很多监管所只有2至4人,工作应接不暇。

如港南区东津市场监管所在岗人员仅2人,执法人员外出执法,导致被群众投诉无人在岗办照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基层部门要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

二是执法人员专业与监管领域不匹配。

各级监管部门普遍缺乏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标准计量等领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人员。

如港南区目前共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11家,医疗器械、药品使用单位约627家,分布在城区和9个乡镇,但港南区市场监管局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一线中只有5人属于药学专业人员。

执法人员无相应专业的学历背景,业务知识体系单一,在日益专业化、规范化的监管工作中捉襟见肘,严重制约和影响执法办案效果。

三是执法人员年龄与监管手段不匹配。

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年龄普遍老化,难以胜任当前执法全过程记录的音像记录、电脑操作记录等基础工作需要,难以适应“大市场”背景下新型监管模式的需要。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信息不畅通以及监管责任不清晰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厘清监管责任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解决对策、监管力度、监管制度、监管信息、监管责任、加强、完善、信息共享、厘清责任。

1. 引言1.1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监管力度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财力不足,导致监管行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监管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规范,容易导致监管漏洞和不规范操作。

监管信息不畅通是造成监管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监管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利用。

监管责任不清晰也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之一。

监管责任不明确,责任推诿现象较为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增加监管投入,提高基层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效率。

应当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管规范和操作流程,防止监管漏洞和失误发生。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传递。

需要厘清监管责任,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监管责任,避免责任推诿和监管漏洞。

2. 正文2.1 问题一:监管力度不足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资源和人力的限制,基层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全面监管所有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导致监管盲区和漏洞的存在。

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对所有农产品进行有效监测和抽检。

许多基层农产品市场存在着采购渠道不明、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问题等情况,但监管部门却缺乏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手段去全面监管。

基层智慧监管实施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基层智慧监管实施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2020-2理洽探丸基层智慧血管实施的价值、困境与对策高洪方摘要:智慧监管是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实施智慧监管,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适应一线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综合配置监管资源,实现效能最大化,需要正确面对基层监管困境,深入探索,统筹推进。

关键词:市场监管智慧监管信息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监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监管的领域、主体和交易行为的变化应运而生。

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监管繁重的监管任务,如何破解基层市场监管困局,实现监管最大效应,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管模式,推动监管能力现代化,正成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思考和探索实践的现实课题。

一、实施智慧监管的必要性分析市场监管是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智慧监管正日益成为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智慧监管是在经济社会网络化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市场监管机制和监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方式和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监管模式而言,具有应变快、效能高、标准严以及智能化、流程化、规范化等特点和优势,是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智慧监管是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大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解决转型期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主要目的就是在社会各个领域探索完善治理结构,构建流程规范、运行有效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把我国体制和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随着机构整合和当前经济领域发展的重大变化,市场监管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直接面对社会和市场,最先感应到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市场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完善与否,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秩序的有效运转和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议
近年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构建了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互动互促的新格局。

但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制约着信息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去注意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单打独斗”现象突出。

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宣传的现象。

信息工作人员多是办公室或者市场监管所负责内勤的工作人员,“单打独斗”现象比较突出。

从事业务工作的干部责任心不强,认为信息工作只是“业余工作”,手中掌握大量素材却没有及时归纳总结,至使许多重要信息源流失。

只为完成任务而写信息,没有营造出政务信息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信息队伍稳定性差。

基层岗位随时轮换,导致基层信息工作人员相对调动频繁,信息队伍稳定性较差。

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信息员,随着其精力、体力的减弱,不愿再从事繁重的信息工作,主动提出换岗到其他部门,严重影响了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一方面,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员
队伍中除了少部分专职信息员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兼职信息员。

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信息员身兼数职,除了撰写信息,还要负责市场监管、档案整理、统计报表、区域监管、执法办案等工作,所以采写政务信息的时间较少,信息报送量不均,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专职信息员虽然有充足的写作时间,但基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长时间的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和业务方面的动态和情况了解较少,找不到信息热点,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四是信息内容存在“四多四少”。

即:动态信息多,综合分析少;一般信息多,新颖信息少;就事论事多,深入调研少;报喜的多、报忧的少。

部分基层市场监管所报送的信息不是深入实际、精雕细琢,而是闭门造车忙下载、粗制滥造凑任务;有的信息没有深究根源、反映问题,而是轻描淡写看问题、空洞无物谈建议。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有部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认为政务信息是务虚的,或者认为信息工作仅是办公室分内之事,相对业务工作而言微不足道,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务信息对于服务领导决策、推动中心工作、展示市场监管形象的重要作用,没有树立起信息工作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业务工作必
有信息”的正确理念。

二是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基层普遍缺乏规范统一的信息员选拔、管理、使用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部分具备培养潜力的优秀人才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埋没在日常工作岗位上,客观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是基础保障不充分。

一是时间无保障。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兼职信息员忙于繁琐的日常事务,用于信息工作的时间无法充分保障;二是设备无保障。

基层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所用电脑大多为台式机,兼职信息员未配置笔记本电脑,客观上不利于信息工作的开展;三是经济待遇无保障。

规范津补贴实行“阳光工资”后,信息员没有加班补助、绩效奖励等经济待遇,仅有凭借信息员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来推动工作的开展,长时间以来严重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考核模式标准单一。

信息考核模式和标准普遍是以采用量为主,通常给每个股室和市场监管所制定一定的上报数量和采用数量。

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很难被省级或者国家级信息刊物采用,任务往往完不成。

考核制度的单一,大大打击了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信息员缺乏客观分析与深刻思考的主动性,信息质量也随之下降。

同时,对数量的规定,又使得大量不真实的信息出现,抄袭现象有所抬头,对信息员的成长和信息水
平的提高都非常不利。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要高度关注信息工作,建立完善信息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特别是市场监管所的领导干部要为信息员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一些重要会议和公务活动要求信息员一起参加,便于信息员及时了解工作动态、把握工作中心,多报送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要关心支持指导信息工作,定期听取信息工作汇报,帮助确定工作思路和采写重点,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工作中发现的新典型、好做法、新问题,应及时给信息员出点子、提要求,指导信息员优质高效地采编信息。

二是注重培养专职信息员。

专职信息员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强,对信息的采写经验较多,而且能够保证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发现写作能力较高的人员,重点对其进行培养锻炼。

同时,注重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通过组织参加培训、专人指导、跟班学习等方式,锻炼新录用公务员的写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帮助其成长为合格的政务信息员。

在提高稿件质量和数量的同时,提升个人能力。

三是强化保障措施。

将信息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以组建兼职信息队伍为重点,将信息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落实到具
体岗位和人员。

同时,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对信息完成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供追加工作经费、评先选优、外出学习考察、上派锻炼等优厚待遇,让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部门和个人有奔头、有想头,以此激发全系统信息工作活力。

四是实行计分考核制。

按照所采用信息的等级,计算成相应的分数,年终考核以分数高低评优惩劣。

计分制更加注重信息质量,好的信息如果被省局、国家局采用,只需几篇即能取得高分数,信息员也能够获得一定的鼓励。

计分制可以客观上鼓励信息员踏踏实实写作,认真找准信息热点和焦点,做到写真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调动了信息员对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