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抒情方式

合集下载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一、直抒胸臆。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心里有啥想法,直接就喊出来了。

比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老哥那可是相当霸气,对权贵的不屑一顾就这么赤裸裸地表达出来了。

他可不想低三下四地去讨好那些权贵,这种情感就像火山喷发一样,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读者一读就知道,哟,李白这是个有骨气、不愿受拘束的主儿啊。

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呢,特别能让读者快速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那种冲击力一下子就传递过来了。

二、借景抒情。

诗人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把自己的情感悄悄地藏在景色里。

比如说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你看啊,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特别凄凉的画面,什么枯藤啊、老树啊、昏鸦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把那种孤寂、落寞的感觉给罩住了。

然后他再告诉我们,有个断肠人在天涯呢。

其实他就是通过这些景色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景色就像是一个情感的掩护部队,诗人躲在后面悄悄地把自己的情感发射出去,让读者在感受景色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被诗人的情感给感染了。

就好像我们看到一幅特别美的画,然后突然发现画里藏着画家的小秘密一样,这种感觉很微妙。

三、托物言志。

这就像是诗人给一个东西赋予了超能力,让这个东西代表自己去说话。

像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表面上是在说石灰呢,说石灰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被烈火焚烧也不害怕,最后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间。

但实际上呢,他是在说自己啊,他自己就像石灰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考验,都要坚守自己的清白和操守。

这个石灰就像是于谦的代言人,代替他说出了那些心里的话。

这种方式很有趣,就像给一个物品穿上了诗人的衣服,让它替诗人去表达志向和情感,读者要透过这个物品的表象去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才能看到最里面的东西。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古诗词中抒情方式(一)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吴、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

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

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

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

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

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哀景写哀情)与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这两种手法来写。

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小结:
以景结情: • 1、特征:结尾处 画面感 画中情 • 2、效果:如撞钟 • 3、思路:明手法 析手法 析效果
• 景与情的关系:
• 情景交融,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我们只需 要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 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 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 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 景、乐景?
• 3、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 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 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 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 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 之情更加浓厚。
答案:
1: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 感伤与惋叹,对意中人思念之情以及无人陪伴的 孤寂之情。 2:“长空黯淡连芳草”运用“以景结情”手法。( 2分),通过写女主人公遥望远方,只见长空惨淡 晦暗,芳草连接长空,营造了一幅惨淡凄美的意 境,(1分)表达了因意中人长久不归,主人公翘 首以待后的失望之情和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1 分)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悠长。(2分)。
课本内容回顾:
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 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 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 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 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 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2、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 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写了六朝 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 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严蕊:南宋中叶女词人。
问: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人在武陵微醉”是用典抒情。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桃花。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 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本词下片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事景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Nhomakorabea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 分析。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

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

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

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

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6托物言志 7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7用典抒情
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指出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 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解说手法)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 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指明效果)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景写哀情。
• 开头两句景物鲜明,色彩绚烂,似乎表达的是乐情。但 后两句意境突转,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了思乡的苦闷和忧 愁。 • 在如此美丽的春景下仍不陶醉,却还是恋恋不忘故乡, 这就把对故乡的思恋之情衬托得更形象、感人。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 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 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 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 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 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 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 俱在其中” (借事抒情)
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

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

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一、直抒胸臆:这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写得率意真诚,叫人怦然心动: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妾妾忧夫。

二、间接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正面直接描写而是借某种方式来表达。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借萧瑟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漂泊不定的孤寂悲凉之情。

托物言志也可以称为借物抒情,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感悟,常常借助于某物的特性。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例如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情景交融这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抒情手法,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例如北宋女词人魏夫人的《菩萨蛮》一词中有“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的句子,句句写景,实则景景含情,楼台影动、鸳鸯惊起、柳絮纷飞,这些景物暗含作者绵绵相思之情。

寓情于景也可以称为移情入景,就是指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其带上了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花哪里会笑,只不过是李白心情舒畅罢了,在这里诗人把自己的快乐注入到山花中。

用典即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跟借古讽今联系在一起出现。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诗人借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故事,表达了对南宋王朝屈辱求和的不满之情。

叙事抒情记叙一件事情,借此表达某种情绪。

例如《孔雀东南飞》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家长制的强烈反抗之情。

再如《石壕吏》,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写了差役趁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连年老体衰的老妇也被带走的故事。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古诗词四十种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方式(7)、表现手法(10)、修辞(9)和结构(4)四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抒情方式(7种)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 故、借古喻今等。
1、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 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 涕下”。
(4)、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 感寓于叙事之中。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 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 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 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 切心情。
(5)、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 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 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 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 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 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 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 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即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 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 言来抒情 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 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杨柳 岸,晓风残月” 再如《琵琶行》 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秋月白。”
(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 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 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 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 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 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物)抒情和寓情于景(物)两种。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思念远征的爱人竟宣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卫风?伯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例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借物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表明心志。)
4、咏史抒怀: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案】①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点)
②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
。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
③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
情怀。(评)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最后两句是怎样抒情的?请加以鉴赏。
【答案】
①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明技巧)
②宁愿做一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释运 用)
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析作用)
二、间接抒情
含义: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借其他对象(景、物、人、事)表 现出来。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移情); 融情于事:借古讽今、用典、(即事抒情);
(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概念: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 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作用:委婉、深沉、形象、感人。
【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试分析一下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答案】①托物言志。②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成泥 ”“作尘”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③这是以乐景反衬出诗人漂泊的感伤和浓厚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C借事抒情(细节刻画)
1、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 于叙事之中,多细节描写
•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 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 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 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细节刻画(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哀景乐情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哀景衬乐情: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
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 奋勇杀敌的豪情。二者对比明显衬托了将 士们的英勇形象。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
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 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 国。
(2)诗的第二、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 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某种感情看 待某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 伤怀惜别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姻笼日暗神州。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中抒情是诗歌的一种基本文学情感体验。

以下是几种诗歌的常见抒情方式:
1. 比喻:通过模拟两件事物之间的相同点表现不同的感情,比如把新婚夫妻的爱情比喻成一缕阳光把整个世界染红。

2. 拟人:借助拟人的手法给本来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例如用人的情感和思考方式来描述花草树木。

3. 夸张: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张的描述,从而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比如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出爱情的强烈和热烈。

4. 比较:通过比较两件事物的特点和相似之处来增强诗歌的抒情感染力,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情。

5.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并列或对比来表现情感,让诗歌具备感染力。

6. 叙述:通过一件事情的发生过程,来展现诗人的情感状态,引起读者同情心。

在抒情方式上,每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让读者
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让诗歌体现出了更多的思想内涵。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3、即事感怀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 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 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等。如: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借物抒情
1、借物抒情
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 情。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 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 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 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 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 怨。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 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 明皎洁。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 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 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 佛天上一轮月亮。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 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 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 绝了。 本诗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 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 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借事抒情
1、叙事抒情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言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 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 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借古讽今)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 金陵怀古 王珪
• • • •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 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 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其抒情手法
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冷寂静的画面中 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思念之情。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未到,先成泪”“谙 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长期客居他乡 的忧愁。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亭① 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 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 有道, 迷楼还似景阳楼②。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 条运河。 ②迷楼:隋炀帝筑。 景阳楼:南陈后主筑。 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4分)
(直接抒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节选自杜甫《登高》
(借景抒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乐景反衬哀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抒情是一种诗歌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作者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抒发,以达到与读者共鸣的目的。

抒情方式常常以个人感受和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变化。

以下是一些抒情方式的典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1. 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力。

比如用"你是我心头的明月"来表达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2. 夸张手法:通过夸张的方式来突出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

比如"我的心已被你的爱深深震撼"。

3. 感叹和倾诉:通过感叹词语和倾诉式的叙述,将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

比如"啊,我多么渴望你的拥抱"。

4. 修辞手法:在语言的运用上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以增强抒情效果,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比如"花开一季,芬芳满溢,似你娇媚的笑容"。

5. 音韵和节奏:通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动感。

比如采用明快的韵律和流畅的诗句来表达喜悦之情。

总之,抒情方式通过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情感
变化,以及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节奏来增强表达效果,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一、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寓情于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考生把“情景交融”也当作了一种抒情方式,这是不妥的。

“情景交融”讲的是抒情效果,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所产生的抒情效果。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等等。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所表现的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借叙事抒情也称“寄情于事”、“因事缘情”。

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作者情感的手法。

作者的情感往往曲折地蕴含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之中。

诗歌抒情方式的知识体系

诗歌抒情方式的知识体系

诗歌抒情方式的知识体系抒情方式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就是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分4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

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思念远征的爱人竟宣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一心只把哥来想,头痛难忍又何妨?)(《卫风〃伯兮》);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率真而震撼人心。

关汉卿的《[双调]沈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
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相隔咫尺的人就要天南地北远远分离,转瞬间花好月圆的欢聚就变成月缺花飞的悲凄。

手拿着饯行的酒杯,眼含着惜别的泪水。

刚说一声‚保重身体‛,心中悲痛极了教人难以割舍。

‚好好地去吧,祝愿你前程万里!)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古典诗词中写送别之情的篇章不少。

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

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间接抒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因事缘情】
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

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

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
感情。

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不
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登池上楼》)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chuáng),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乐景哀情】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再如唐代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衬出少妇内心的哀怨、凄凉。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哀景乐情】
杜甫《江汉》中‚落日心犹
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
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

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
个性的体现。

【咏史抒怀】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支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