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答案精英家教网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答案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答案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2012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赏析精华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 ▲答案:(1)(3分)梅子、芭蕉、柳花(答对1个给1分)(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
(4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分)答: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分)答:答案: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
(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带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带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诗人选用梅子、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闲”字的理解。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废园(清)李葂谁家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尘。
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
(1)首句的“________”和次句的“窗有霉苔”“________”等与标题中的“废”字呼应。
(2)诗歌的后两句“似是信手拈来,却尽得题外之意”。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后两句的“题外之意”。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①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1)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2)“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杨万里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童时,童⼼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下⾯是分享的杨万⾥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 宋代:杨万⾥ 梅⼦留酸软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情思,闲看⼉童捉柳花。
【译⽂】 吃过梅⼦后,余酸还残留在⽛齿之间,芭蕉的绿⾊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梅⼦:⼀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软齿⽛:⼀作溅齿⽛,指梅⼦的酸味渗透⽛齿。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映照在纱窗上。
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选集》。
与,给予的意思。
⽆情思:没有情绪,指⽆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
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
柳花,即柳絮。
【赏析】 这⾸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童时,童⼼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情怀也同有、景物⼀样清新闲适,童趣横⽣。
⼉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限童⼼,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句点明初夏季节,后⼆句表明夏⽇昼长,百⽆聊赖之意。
这⾸诗选⽤了梅⼦、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时令特点。
诗⼈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情舒畅。
诗中⽤“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且⾮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扩展阅读:杨万⾥⽂学成就之诗 杨万⾥的诗,在当时就有很⼤的影响:“今⽇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
”(姜特⽴《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
”(项安世《⼜⽤韵酬潘杨⼆⾸》) 杨万⾥⼴泛地向前辈学习,但⼜绝不为前辈所固,⽽是⽴志要超出前辈。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答案导语:初夏时节的景色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下面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供大家学习,相信这些文字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题目:(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
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格外舒畅。
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合理即可)古诗文阅读原则推荐: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两首》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选用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时令特点,扣住了诗题中的“初夏”。
B.其一写诗人午睡初起,无精打采,当看到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沉浸其中。
C.其二写诗人想看书,可是刚想翻开又兴致索然,在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
D.其二将诗人的闲散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此时此境的寂寞无聊。
16.有评论认为“杨万里的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一致的”,请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懈。
(6分)
参考答案:
15. D(“其二将诗人的闲散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此时此境的寂寞无聊”分析不当,诗人的闲散与儿童的天真烂漫应是“相映成趣”,突出的是“诗人的恬静闲适”)
16.①其一写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②其二写诗人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的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诗人的闲散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映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也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③杨万里的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一致的,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南宁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
南宁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解析】【分析】⑴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
⑵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故答案为:⑴梅子,芭蕉,柳花。
⑵“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答题时应注意,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逐。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1)本题考查了对“物象”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错误地表述为“梅子的酸”“芭蕉的绿”“孩子捉柳花”等。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阅读诗歌可先从标题入手,再关注整首诗。
从标题中的“闲居”和诗歌最后一句的“闲看”可以看出“闲”字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赏析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应放在诗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常见答题步骤是:①指出该字;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在诗中再现画面;③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并指出其妙处。
【参考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
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格外舒畅。
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赏析]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块玉·闲适(元)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适”?这两种“闲适”又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前一首诗,诗人通过描写夏日宁静的气氛,以及自己午睡醒来看儿童嬉戏的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闲适;后一首诗,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自己饱经世事后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想过闲适生活的愿望。
上海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解析】【分析】⑴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
⑵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故答案为:⑴梅子,芭蕉,柳花。
⑵“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答题时应注意,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2.古诗阅读秋夜寄邱员外①(唐)韦应物怀君属②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③应未眠。
【注释】①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
②属:正值,恰逢。
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
(1)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凉天;松子落(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答案初夏的阳光洒落在草地上,映衬着一轮圆火橙色的太阳。
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午后,大多数人都会睡午觉,躺在舒适阳光下放松自己。
但是有些人却不受那种自然而然入睡的诱惑,而是选择在阳光下,拿起一本书,和它一起打发时光。
在洒满金色阳光的初夏中午,我也在安静的闲居中,仰卧在芳草中,手里拿着一本书《明朝那些事》,打开书本,继续了上次被打断的阅读。
一本书,一缕柔和的阳光,在初夏温暖的空气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恬静安详,仿佛时间都已经停止了,这一刻,我只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书本里,让自己变得心无旁骛,放松心情,开始随着文字的节奏,慢慢进入梦乡。
读完了书本的第一章,使我有一种持久的思考,一种深刻的体会,一种被催眠般的感受,明白了时事里不同的矛盾,理解了历史中不同时代的差异,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读书之中,时常会被书本中的灵动逻辑,诗文中的灵性所触动,在excel等工具的帮助下,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变化,诠释的精彩,随着文字的流逝,不知不觉发现,历史的变化是如此的细微,而我又是如此的渺小无可奈何。
在一片恬静中,就像时间停止了一般,突然听到身边传来了一阵可爱的小蝉鸣叫声,有了一个新的提示,原来已经到了傍晚,我将书本放回书架,准备回家。
回家之后,仔细回想这一天,仍然有一种深刻的感受,一种感到时光的流逝。
如果没有在闲居中,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初夏午后,一起和书本打发时光,我觉得会可惜。
都说,书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老师。
细细想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本书。
想要提升自己的见识,学习新的知识,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够在书本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其实,宁静的闲居,温暖的太阳,都只不过是读书的一种伴随,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书本拿起来,用心去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一句话总结:让自己变得心无旁骛,放松心情,好好享受一本书带给你的伴随,不管春夏秋冬,就这样午睡起阅读吧!。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理解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理解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闲居初夏午睡起》这首诗。
你说这夏天啊,总是让人又爱又困。
诗里的主人公睡了个美美的午觉起来,那感觉,是不是像咱们周末在家睡饱了的样子?“梅子留酸软齿牙”,刚吃完梅子,那酸味还在齿间打转呢,哎呀,想想都觉得口水要流出来啦。
“芭蕉分绿与窗纱”,窗外的芭蕉叶把绿色映到窗纱上,这画面多美呀!就好像大自然在跟我们的房间悄悄分享它的美丽。
诗人起来之后迷迷糊糊的,也没啥大事要做。
就这么闲闲地待着,感受着初夏的微风和阳光。
咱们有时候不也这样嘛,啥也不想,就享受那一刻的宁静。
他看着小孩子在那调皮地追着柳絮跑,自己也跟着乐。
这生活多简单,多快乐呀!好像所有的烦恼都能被这初夏的气息吹散。
稿子二:嗨呀,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品一品《闲居初夏午睡起》。
一说起这午睡起来,是不是感觉浑身软绵绵的,还有点懒洋洋?诗里这人也是呢。
你瞧,那梅子的酸味还留在牙齿上,仿佛在提醒他刚刚的美味。
芭蕉的绿影映在窗纱上,好像在跟屋里的人打招呼。
诗人起来后,也不着急,就在那慢悠悠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咱们有时候午睡起来,不也会发发呆,放空一会儿嘛。
小孩子在外面欢快地追着柳絮跑,那笑声估计都传到诗人耳朵里啦。
这场景多温馨呀,就像咱们小时候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们玩耍一样。
这初夏的时光,总是那么让人陶醉。
没有忙碌,没有喧嚣,只有那份宁静和自在。
诗人把这些小细节都写进诗里,是不是感觉特别贴心?其实咱们的生活里也有好多这样的小美好,只是有时候咱们太忙,没留意到。
读了这首诗,是不是也提醒咱们,要多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呀?。
语文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试题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孤”二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处境?(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______,______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初一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
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赏析下面的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四)(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形容松树高大的样子。
②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
(1)诗句“落落长松夏寒”中的“夏寒”似乎违背了季节常理,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7.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题答案篇一: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
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
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
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
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初夏睡起阅读题及答案
初夏睡起阅读题及答案
《初夏睡起》出自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精于炼字且充满生活情趣。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夏睡起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夏睡起》阅读原文
初夏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睡起》阅读题目
8.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
(2分)
9.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2分)
《初夏睡起》阅读答案
8.(2分)梅子芭蕉柳花(任选两个即可)
9.(2分)“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
(一点1分,意近即可)。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的妙处?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行秋(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请写出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阅读诗歌,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为什么?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的妙处?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第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什么时节听闻朋友的消息?(2)诗歌的后两句最为人称道。
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谈它的妙处。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应傍战场开中“傍”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你从诗中哪些词看出来的?(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赏析下面的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初一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答案
语文初一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行秋(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请写出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3.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公子行锦衣①红夺②彩霞明,侵晓③春游向野庭④。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⑤踏烂麦青青。
(注释)①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
泛指显贵者的服装。
②夺:赛过。
③侵晓:天刚亮,拂晓。
④野庭:田野。
⑤骄骢(cōng):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泛指骏马。
(1)本诗描述了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骑着“骄骢”,天刚亮就到野外“________”,结果“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读下列诗行,完成以下题目: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1)诗的第二句中“夏寒”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第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什么时节听闻朋友的消息?(2)诗歌的后两句最为人称道。
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谈它的妙处。
5.阅读《潼关》,回答问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高低”二字与第一句诗中的哪一个词语照应?(2)后两句诗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分别解释“临”与“澹澹”。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义同“反”。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________”一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3.古诗阅读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第一首诗中,诗人在暮春时节,听到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又无法与友人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________,向友人遥致思念;第二首诗中,作者同样是与友人分别,用________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2)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句子,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
(本套试题中出现的诗词除外。
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什么?(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阅读答案精英家教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试题答案
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简要分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查看阅读文字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首联或颔联。
2.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查看阅读文字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庵寺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
查看阅读文字答案和解析>>
(2016·济宁调研)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查看阅读文字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简要分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