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

合集下载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8.08.31•【文号】工信厅信软函〔2018〕281号•【施行日期】2018.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8〕2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信软〔2017〕155号)关于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部署,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8〕128号)工作安排,经企业自主申报、各组织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遴选确定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703家企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动试点企业开展贯标与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行业协会等试点企业推荐单位(以下统称推荐单位)要积极推动贯标试点企业全面启动贯标工作。

二、加强对贯标工作的跟踪与统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所辖范围内的贯标企业在“贯标工作跟踪服务系统”()中完成注册(已注册企业无需重复注册),并及时填报和更新贯标工作进展情况。

各省平台管理员应及时登录该系统,及时开展企业贯标进度审核。

我部将对各地区和有关单位贯标工作进行持续跟踪和定期通报。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研究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3年12月加强部省合作,突出地方工信主管部门在区域推进工作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区域试点。

鼓励各地开展省级试点示范,配合开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支持行业协会和地方继续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目录一、综合分析 (1)二、基础环境分析 (5)(一)城(省)域网出口带宽 (9)(二)固定宽带普及率 (10)(三)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 (12)(四)移动电话普及率 (13)(五)互联网普及率 (14)(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 (15)(七)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 (16)(八)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 (17)三、工业应用分析 (18)(一)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 (21)(二)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 (23)(三)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 (25)(四)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 (26)(五)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8)(六)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9)(七)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31)(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32)四、应用效益分析 (34)(一)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二)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38)(三)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40)(四)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 (41)(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43)(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43)(七)软件业务收入 (44)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本报告依据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500多家企业的采集数据,利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12年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

工信部 五年专项行动计划照亮两化深度融合之路

工信部 五年专项行动计划照亮两化深度融合之路

名 词 解 释
1 . 全 国 两 化 融 合 发 展 水 平 指 数 : 由基 础 环 境 、 工 业 应 用 、 应 用 效 益 等 三 类 指 标 构 成 。 指 标 数 据 主 要 来 自国 家 和 地 方统 计年 鉴 ,以及 少量 调研 采集 数据 。2 0 1 o k , 2 0 1 1 年全 国 两化融 合发展 水 平指数 分 别为5 2 . 7 3 和5 9 . 0 7 。
行 动滚 动 调整 的 重要 依 据 ,开 通专 项 行动 网站 ,对 工
融合 专 项 资金 ,为专 项 行动 提供 配 套 资金 。引导 金 融机 构 、社 会 资本 参 与专 项 行动 ,鼓励 企 业采 用分 期 付款 、 设备租 赁 、技术 服务 投资 等新融 资模 式推进 项 目建设 。 完善 人才 培 养体 系 。强 化 企业 主要 负 责人 推进 信 息 化 的领 导责 任 意 识 ,开展 面 向 “ 一 把手 ”的培 训 。在 大 中型 企 业 全 面 普 及 企业 首席 信 息 官 ( C I O) 制 度 ,制 定 企业 首 席信 息 官制 度 建 设指 南 ,鼓 励 成立 企业 首 席信 息 官协会 ,开 展首 席信 息官职 业培 训 。 加强 网络 与 信息 安 全保 障 。在 实施 专 项行 动 中要 加 强 网络 和信 息 安 全管 理 ,落 实信 息 安全 等 级保 护制 度 , 加强 对 重要 信 息 系统 的 安全 管理 检 查 。落 实 《 关 于加 强 工业 控 制 系统信 息 安 全 管理 的 通知 》 ,加 强重 点领 域 工 业控 制 系统 的信 息安 全检 查 、监管 和 测评 ,实 施 安 全风 险和 漏 洞 通报 制 度 。要 加强 新技 术 、新 业 务信 息 安全 评 估 ,强化 信 息 产 品和 服 务 的信 息安 全检 测 和认 证 ,支持 建立 第 三 方信 息 安全 评估 与 监 测机 制 。结 合 专项 行 动 , 推广 电子签 名应 用 ,加快 推进 网络信 任体 系建设 。 信 息 化和 工 业化 的 融合 是 一个 过 程 ,或 者说 是 一个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黑龙江XXXX公司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目录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情况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三、策划目的及范围四、策划的组织体系1、领导组五、策划的准备与主要内容六、策划的具体内容与要求1、策划的输入a)两化融合的目标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2、策划的输出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b)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情况黑龙江XXX水泥股份公司烧成车间2019年为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车间的领导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两化融合,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化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用外力对车间进行彻底的改造。

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车间在本次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审核过程中完成生产能力的打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公司多年实施ABB软件积累的大量数据,以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为切入点,不断发掘并打造其他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车间在不断打造与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的基础上,力争在未来将重点工作逐步转向实现综合集成信息化应用方面,结合车间新型能力打造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开展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

车间应用以上信息技术整合内外部信息,挖掘各工段各业务环节积累的数据,激发各工段的数据应用潜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促进战略执行与信息化的结合,把车间的运营、分析、计划、资源配置、评价奖惩及预警等功能利用各系统数据和管理方面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融合、提练,形成可供各级决策者和管理者使用的信息,为车间预测未来发展和诊断当前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提供支撑,实现智能发展。

车间将依托智能发展阶段的建设基础,力争在未来开展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车间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达到车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最终实现绿色发展阶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基本概念
两化融合与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行动纲要,要实现这一目标, 两化融合是主线。
第二部分
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 智能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制造就是工业,智能制造就是两化深度 融合,或称两化融合高级阶段。智能制造作为行动口号,比两化融合更 易接受和理解。但智能制造作为口号也有易误解之处,即易理解为纯技 术性口号。
两化融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 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 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 展的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提出背景及相关政策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体系框架 贯标目的和作用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
提出背景
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大阶段(时代) ——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自动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而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走上了“两化融 合”,提出了“工业4.0”、“智能制造”等概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部分
战略循环、管理循环、要素循环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部分
贯标目的和作用
第三部分
贯标目的和作用
第三部分
贯标目的和作用
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两化融合是企业获得可 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第三部分
贯标目的和作用
两化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发现,两化融合确实是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的有效手段,只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台 阶式的,即两化融合只有达到综合集成阶段,企业经济效 益才会出现台阶式的飞跃。 两化融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必 要手段。换言之,两化融合不可能包治百病,但要治这些 病,没有两化融合是万万不行的。

两化融合发展及知识讲义

两化融合发展及知识讲义

发展历程——省委实践
1、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的评选; 2、省工业与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 申报; 3、省重点企业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问 题诊断; 4、省首届优秀CIO(首席信息官)评选; 5、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6、“五星数字”企业、“双优”评选专家行; 7、常州市智慧企业培育工程和智慧企业评价指标 体系
案例-德国
目前,德国50%以上的工业生产和80%以上的 出口依靠着先进的信息系统。制造业中,大约 50%的增加值和新增就业机会及50%以上的出 口业务都与ICT 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德国对 信息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应用的研发投入很大, 仅西门子公司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就达50 亿欧元 。德国对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研发主要是 用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和汽车电子、自动化控 制、冶金电、交通电子、数控机床等方面。由于 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了德国传统产 业的全球竞争力
一、发展历程——行业政策
2011年4月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 、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 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其中明 确提出了八项下阶段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
发展历程——国家实践
1、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 年—2018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3年8月23日)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规范;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2011年11月9日 ) 3、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要求(试行)和选定贯标试 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和贯标 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 2014年5月4日)
“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及
知识讲座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宝政发[2014]16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宝政发[2014]16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正文:----------------------------------------------------------------------------------------------------------------------------------------------------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宝政发〔2014〕1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顺应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潮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保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根据《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陕工信发〔2014〕11号),现就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领会两化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精神,按照“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分类推进,协调发展;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的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内涵、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上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实现工业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使两化融合的红利最大释放,打造全市工业经济升级版。

2.发展目标。

到2018年,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工业转型升级实质性突破,产业结构根本性调整,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应用而生,企业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普遍增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容详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容详解


ISO2700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OHSM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5
提出背景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 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 需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 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两化融合的需求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等
全员参与

调动全员 积极性、自觉性、创造力

全员考核
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以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为宗旨,建立员 工培养和发展机制,完善企业文化;

明确全员职责:
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明确实现两化融合目标的过程,以及 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受控条件下实现这些过程; 对过程进行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 考核,并报告结果;
持续优化过程,提升过程绩效。
采用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
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和相 互作用关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监 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 过程的增值效应。
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 ——行动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建设和推广行动
4
提出背景
管理体系的理解

常见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 能够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 所有任务的过程和程序的框架。 管理体系针对特定管理目标对组 织的相关人员、部门、活动和过 程提出系统性的、普适性的通用 管理要求,涉及管理理念、原则、 要素、机制和方法等。 组织可依据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方 法,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构 建适合自身的相应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有助于组织有效地建立、 实施、保持和改进其内部管理机 制,系统、全面地提升组织管理 绩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背景和解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背景和解读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 (附录A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 系 基础) (附录B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 系 实施指南)
已正式成为国家标准 GB/T23020-2013 计划研究制定
首钢迁钢公司
SHOUGANG QIAN’AN IRON & STEEL CO., LTD.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工信部公告 [2014] 3号)
体现实施过程的全程受控和全局优化体现实施过程的全程受控和全局优化突出实施前的策划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突出实施前的策划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强调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在安排上优先于技术实现强调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在安排上优先于技术实现加强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匹配与规范化加强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匹配与规范化关注数据开发利用关注数据开发利用与供方形成以企业实施目标有效实现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与供方形成以企业实施目标有效实现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shougangqiananironsteelco
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单项应用较好,综合集成不足
提出采用管理体系的方法全面提 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
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
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装备化基础薄弱
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 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沉 淀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 备化还未实现。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
>
首钢迁钢公司
SHOUGANG QIAN’AN IRON & STEEL CO., LTD.
通用的管理原则、要素和方法
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 分类实施指南 企业应用案例
企业依据管理体系系统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一、理论与应用部分(一)判断题(16题,每题0.25分)1.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A)A. 对B. 错2.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B)(人才)A. 对B. 错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B)(两化融合)A. 对B. 错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A)A. 对B. 错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

(A)A. 对B. 错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

(B)A. 对B. 错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

(B)A. 对B. 错8.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

(A)A. 对B. 错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A)*A. 对B. 错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B. 错答案:B出题点:管理办法1.1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B. 错答案:A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

陕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陕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陕西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实施工作方案根据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和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及陕西省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部署及要求,组织好我省国家级、省级试点企业、服务机构有序开展贯标试点工作,推动我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年第3号),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实施,推动企业建立、实施、改进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同时不断完善我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有质量、有层次、整体成效显著的贯标局面,为后续批次国家试点及省级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具体目标是2014年12月15日前13家国家级试点企业完成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通过认定不少于7家。

2015年6月底前11家省级试点企业完成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通过认定不少于6家。

二、工作思路按照工信部要求,结合我省试点企业和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在贯标试点工作中要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有序开展各项贯标工作。

1、在政府的引导下,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贯标工作开展贯标试点工作涉及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等各个方面,为保障贯标质量,提高贯标水平,需要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在试点工作中,各服务机构发挥各自所长,为试点企业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各试点企业积极组织资源,动员企业上下开展各项贯标工作。

围绕企业贯标,通过多方共同推动,保证贯标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本质贯标。

2、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利用好我省人才优势专家团队是由具有不同两化融合工作背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分别来自院校、研究院所、知名企业以及服务机构,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覆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方面.各试点企业、服务机构在贯标过程中要使用好专家,发挥专家在体系研究、培训、体系评审、运行改进等关键环节的作用,借助专家力量弥补自身的不足。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计划发布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计划发布
污染 治理 重 点工程 ,推 进 园区 循 格 , 完善 城镇 污水 、 垃 圾处 理收 费 环化 改造 ,加 快城 镇环 境基 础 设 等 政策 。 六是推进 改革创 新 。 实施
产控制 的 比例达 到 5 5 %, 应 用 电 子 商务开 展采 购 、 销售等 业务 的
比例达到 5 0 %。
信部将开展 八项 行动 , 包括 , “ 企
整节 能产 品惠 民政 策 ,实施 能效 环 保 产业 “ 走出去” 和“ 引 进来 ” 。
“ 领跑者 ” 行 动 计划 , 完 善 环 保产 鼓 励有 条件 的企 业承 揽境 外各 类 品 认证 制度 ,开展 再制 造 “ 以旧 环 保工程 、 服 务项 目 , 引导 外资 投
业 两化融 合管理 体 系” 标 准建设 和推广 行动 ; 企业 两化深 度融 合 示范推广 行 动 ; 中小企业 两化 融
换再” , 拉 动 节 能环 保 产 品 消 费 。 向节能 环保 产业 。继续 支 持 引进 四是 加 强技术 创新 ,提 高节 能环 先 进 的节能 环保 核心关 键 技术 和 保产 业 市场 竞争 力 。重 点 支持 企 设 备 。八是 开展 生态 文明 先行 先
业总产值达 到 4 . 5 万亿元 ,成 为国 加 大 中央 预 算 内投 资和 中央 财 政 民经济新 的支柱产业 。 节 能减 排专项 资 金对节 能 环保 产
用和商业模 式创新 有力促进 产业 结构调整 升级 , 工业 发展 质量和 效 益全面 提升 , 全 同两化 融合 发
展水平指数达到 8 2 。
合 能 力提 升行 动 ; 电子商 务和 物
流 信息 化集 成创新 行动 ; 重点领
域 智能 化水 平提升 行动 ; 智 能制 造 生产模 式培 育行 动 ; 互联 网与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1_2018年)_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1_2018年)_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001-两化融合的基本知识和内涵

001-两化融合的基本知识和内涵

依据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支持行业和区域开展企业对标,加强示范 带动,引导企业逐级提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核心 竞争力整体提高。
17
我国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工信部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经过
“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制定了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
一个没有实现两化融合的企业是不可能加互联网的。这在
后面还有更深入的讨论。
11
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两化融合是企业获得可持续 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降价竞争从来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引进一项新 技术或新产品获得的竞争优势也不是可持续的,形成了 高出竞争对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才是可持续竞争优 势。但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没有两化融合,
22
我国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信息化和管理“两张皮”,是阻碍两化融合向深度发展的
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处于从单项应用向综合 集成发展的阶段。这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 果: 重复建设日益严重,信息化投入越来越大 资源共享不足,相关业务流程不畅,总体 效益不明显。总之,经济学上称之为边际 效益递减。严重的甚至于信息化固化了不 合理流程,固化了信息孤岛,固化了部门、 地区和层级间的利益分割格局,企业整体 利益受损。 信息化和管理“两张皮”是阻碍单项应用 向综合集成发展的的主要原因
理的业务,可利用人工智能来完成;制造就是工业,智能
制造就是两化深度融合,或称两化融合高级阶段。智能制
造作为行动口号,比两化融合更易接受和理解。但智能制 造作为口号也有易误解之处,即易理解为纯技术性口号。
10
两化融合发展历程

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公布

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公布

龙源期刊网
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公布
作者:布轩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47期
本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通知》指出,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工作部署,根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
年第3号),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遴选工作。

经过地方政府、央企、行业协会等的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遴选确定了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北京复盛机械有限公司等600家企业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201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选择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宣传培训与推广交流。

各行业、各地方要组织和引导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国家、行业和区域协同推广机制,全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贯彻实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技术方案XX公司一、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为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指导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工作部署,工信部组织并于2017年6月发布了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为切实做好各项贯标工作,确保务期必成,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计划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组织机构,并逐步按项目前期准备、体系建立、体系实施、体系认证、体系保持与改进分阶段推进。

(二)项目需求根据XX公司现状,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为建立符合工信部发布的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进行体系实施、体系认定,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按照进度完成。

二、项目总体目标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借助内内外部资源向XX公司深入解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夯实两化融合实施基础,切实开展管理体系贯标,不断提升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水平,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符合XX公司的新型能力,保障XX公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且获得证书,将XX公司全面建成示范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标杆企业。

项目目标如下:•建立XX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本次体系梳理只针对与两化融合相关的公司级制度。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

三、项目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1、项目准备(1)工作内容:1)成立两化融合组织机构。

XX公司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成立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组作为常态性的机构,以便于贯标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另外,需要成立贯标阶段的体系文件编写组及内审小组,发布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的相关文件。

2.两化融合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2.两化融合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类标准具有相似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但在各自的内涵和目标等方面有本质差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信息时代,企业为了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所需要的新型能力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而快速变化;
两化融合与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 合,服务于企业全局创新和升级发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在于通过两化融 合不断形成企业需要的新型能力,为企业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当前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
中国制造2025
7
互联网+制造
两化融合提出背景
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关键指标均有很大提升空间
序号
指标
全国
原材料
装备
消费品
1
信息化投入占比(%)
0.25%
2
设置专职信息化部门的企业比例(%)
3
生产设备数字化率(%)
4
实现企业级编码统一的企业比例(%)
32.3%
45.0% (36.4%)
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关键指标现状 8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背景
管理体系的理解
管理体系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 能够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 所有任务的过程和程序的框架。
管理体系针对特定管理目标对组 织的相关人员、部门、活动和过 程提出系统性的、普适性的通用 管理要求,涉及管理理念、原则 、要素、机制和方法等。
17
基本框架——四个管理域之三:实施过程
业务流程
数据 组织结构
策划
输出: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 ……
技术
技术实现需求


两 化 融 合 实 施 过 程 持 续
形 成 预 期 的 新 型 能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各相关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形成一套区域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通用指标体系,各行业、区域两化融合咨询分平台开通运行。
行业协会、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等
各相关司局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依据评估规范,建立完善区域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通用指标体系。
电子一所、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等
健全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定办法。
支持组建第三方认定管理组织。
成立第三方认定管理组织。
联合工作组、行业协会、其他研究院所
信息化推进司、科技司、政策法规司、人事教育司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研究起草认定管理办法。
完成认定管理办法发布。
建立各地服务机构,培育专业人员。
有条件的省市或行业建立3家以上的服务机构。
中国企业联合会、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等
实现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公示和备案。
农药产品生产企业等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原材料工业司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2016-2018
建立重点农药产品信息数据库和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农药生产信息数据库,搭建违法案件群众举报信息平台。
实现农药行业信息监管、农药违法生产案件网上举报和及时处理。
原材料工业司
提高重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供需对接更加有效,信息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2013-2015
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电子商务等项目。
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集成应用和协同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建立重点稀土矿区监控系统。
实现重点稀土矿区全方位监控。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生产企业等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原材料工业司
2016-2018
建立稀土集团管控信息系统以及行业生产统计系统。
企业集团实现生产信息全面监控,企业按月直报统计系统顺利运行。
加强农药行业信息化监管
2013-2015
建立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查询库和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换证信息共享平台。
行业协会
2016-2018
开展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树立一批示范项目。
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
2013-2015
开展专业物流信息化提升试点工程。
评定一批专业物流试点项目。
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
2016-2018
开展专业物流信息化提升示范工程。
树立一批专业物流示范企业。
推动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行动六:
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
加快重点领域装备智能化
2013-2015
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重点围绕纺织、印刷、包装、食品加工、制药等重点行业生产装备,实现数控化集成开发。
建设一批开放式数控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平台。开发一批通用型和专用型数控装置。
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研究院所等
科技司、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司、信息化推进司
信息化推进司、科技司
2015-2018
完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报批稿。
完成国家标准报批和发布。
宣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覆盖主要行业、主要地区。
依据行业特色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行业标准。
形成若干分行业标准。
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等
推动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
2013-2015
依据水平测度结果在各重点行业树立一批示范企业,总结提炼示范经验和成果,形成共性解决方案和标准规范。
组织重点企业开展典型示范现场辅导,推动企业依据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开展行业对标,实施行业共性解决方案。
开展区域分级分类推进
2013-2018
每年选择3-5个省市,依托国家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开设地方分平台,开展区域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性水平测度和等级评定。
累计不少于30场大型交流活动。
开展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工作。
每年各省市在200家以上企业进行推广,重点行业在50家以上企业进行推广。
加快制定支持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
2013-2018
加快两化融合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开展两化融合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企业、行业协会、部属研究机构、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重点发展发电、输变电、冶金、纺织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每年支持10个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试点项目。
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能源设备等行业需要的关键高精密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
每年支持一批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应用试点。
各相关省市完成企业分级分类推进计划制订,每年推动重点产业2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跃升。
工业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等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制订分级分类推进计划,明确区域内各重点产业不同等级企业的两化融合推进目标、重点和任务,评选一批优秀示范企业。
加强分级分类引导和推进,开展企业对标、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推动水平测度结果成为政府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依据。
形成覆盖全国民爆生产、销售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网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达到智能化水平。
各级民爆主管部门、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民爆生产销售企业
开展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公示
2013-2015
建立国家化学品危险特性基础数据库。
实现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数8
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产品危险特性在线报送系统。
每年支持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国产替代的试点。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分步骤、分层次开展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应用示范。
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促进形成产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的智能化
行业协会、重点用能行业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机构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2016-2018
继续支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数字能源应用等级评价。
50%重点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智能化较高水平,形成覆盖全国的工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节能量5000万吨标准煤。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等
2016-2018
形成一批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示范的成功案例。
行动四: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
提升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协同能力
2013-2015
开展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升试点工程。
评定一批试点项目。
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群体
相关司局
附件1:
专项行动计划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行动名称
任务名称
时间节点
工作进度安排
阶段性目标
实施主体
负责单位
行动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
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2013-2014
研究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印发试行稿和试点办法,开展试点。
电子一所、电子五所、电子四院、电信研究院、中国企业联合会、清华大学、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联合工作组)
2013-2018
开展高危行业企业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项目试点示范。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高危行业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司、信息化推进司
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2013-2015
推广流程工业能源在线仿真系统,支持建设一批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开展数字能源试点。
30%重点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智能化较高水平,8个区域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节能量3000万吨标准煤。
实现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部分部件的规模应用,在医疗的体外模型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的应用示范。支持增材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建设增材制造研发中心,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开展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和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试点示范。形成5个增材制造企业研发中心,成立创新联盟。
相关司局、科技司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推动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贯彻实施。
每年选择1-2个地方开展两化融合重大标准应用示范;每年举行1-2次两化融合重点标准宣贯活动。
行动二: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
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机制
2013-2018
每年选择3-5个重点行业,依据评估规范,分行业建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产品危险特性在线报送。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等
实现食品行业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
2013-2015
搭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及肉制品行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实现消费者对企业公开法定信息的实时追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研究机构、食品生产企业等
行动三: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
健全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2013-2015
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平台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服务平台网络初步建立。
中小企业、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
中小企业司、软件服务业司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2016-2018
推广平台试点经验;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建设覆盖认定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