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11)

合集下载

《新闻学概论》课程讲义及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课程讲义及复习资料

1.新闻的本源?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基本原理的含义有三:1.有事实才有新闻2.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3.已经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尚未变成现实地猜测和设想不是新闻。

2.新闻的特性?答: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主要特性:一是新鲜。

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

二是真实。

纪实性和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三是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3.新闻的定义?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这个定义表明新闻是以新近变动的事实为依据和来源的,强调了事实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前提性和决定性作用。

也提示出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的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把握的一种方式。

4.新闻的真实性?答: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具体地说它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个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且以此为基础和前提,从事物总体的联系中通过媒介的连续,全面的报道达到反映时代潮流社会趋势的总体真实。

4.新闻的公开性?答: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可以公开拓,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应该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

5.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答:一报道中的新闻要素必须真实准确;二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三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像代替事实;四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五是新闻的解释要合理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

6.新闻失真的原因及如何保真?答: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

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

故意:一是出于片面的政治功利的需要。

二是新闻媒体出于商业的目的,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择手段编造新闻;三是新闻从业人员出于畸形的个人名利观,编造新闻;四是一味追新猎奇的新闻观。

非故意包括新闻消息源设置圈套;新闻传播者采访不深入;在新闻的时效性竞争中有的新闻机构没等核实就急于发稿,甚至先于事件发稿;新闻传播者知识素养欠缺;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也是造成新闻失真失实的新的原因。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答案:新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具有一定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的信息。

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2. 媒体答案: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

媒体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活动的工具。

3. 记者答案:记者是指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专业人员。

记者需要具备新闻敏感性、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等专业素质。

4. 新闻价值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对受众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闻报道选择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

5. 新闻伦理答案: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原则。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1. 新闻的基本属性是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真实、客观2. 新闻媒体的受众是指______。

答案:接受新闻信息的人3.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______。

答案:新闻事实4.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准确、简明、生动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______和______。

答案:事实、受众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不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形式?A. 报纸B. 杂志C. 电影D. 电视答案:C2.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______。

A. 新闻报道的时间要求B. 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C.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D. 新闻报道的准确程度答案:A3.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 真实、客观、公正B. 客观、公正、公平C. 真实、客观、公平D. 真实、公正、公平答案:A4.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______。

A.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系密切程度B. 新闻事实与记者的关系密切程度C. 新闻事实与国家的关系密切程度D. 新闻事实与世界的关系密切程度答案:A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受众的______。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一章新闻的本源】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3、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二章新闻真实】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二、坚持真实性原则: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三、杜绝虚假新闻1、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使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杜绝虚假新闻、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

2、要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金钱诱惑和各种之风的影响3、要针对新形势下媒体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新闻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

【三章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第十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本章重点:l 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l 新闻真实性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

具体来说有四方面:①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

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④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新闻失实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失实原因的分析:①非故意性失实,记者没有主观故意,原始材料失实。

②故意性失实,主观失实。

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

l 新闻指导性1、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对我国新闻事业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

新闻指导性不是指挥权,而是道义上和思想上的影响。

2、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为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新闻指导性产生的社会效果包括,迅速的在受众中引起反响,立即收到明显效果;潜移默化长期的影响。

3、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具体做法:①寓新闻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4、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真实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规律以及新闻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新闻学概论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新闻:是在一定的制度和机制下,经过社会经济生活的多种因素的滤过、选择和加工,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赶时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达到传播社会公共信息的要求所制造的特定样式的事实报道和评论。

2. 内容:指新闻中具体的信息物质,包括事件发生的事实、人物的动态、观点的表达等。

3. 新闻价值:即新闻的重要程度和新闻性,是评价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包括时效性、接近度、重要性、冲突性、稀有性、公众利益等。

4. 媒介:指新闻传播的工具和途径,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互联网等。

5. 资讯:是新闻的一种类型,是指各种信息、事件、观点等的收集、整理和传播。

新闻常常通过资讯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6. 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从业者,负责新闻的采集、加工和传播。

记者需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新闻敏感性、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7. 消息:是指新闻报道的基本单位,是人们为传递信息而加工整理的一段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形式。

8. 消费者:是指新闻的接收者,也即广大的读者、观众和听众。

消费者通过媒介接受和理解新闻,对新闻内容进行消化和使用。

9. 新闻价值导向: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从多个角度评价新闻的价值和重要性,以此来决定是否报道、如何报道和如何分配资源。

10. 传播:是指新闻从发布端传递到接收端的过程,包括新闻采集、编写、编辑、分发等环节。

传播是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1. 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新闻伦理包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隐私保护等原则。

12. 消息编写:是指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价值选题,采集相关资讯,整理信息,编写新闻报道的过程。

新闻学概论涵盖了众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以上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掌握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答:新闻的真实就是准确地报道事实,如实反映客观事件,最新发生变动的情况。

3、什么是新闻价值?答: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所需要的要素组合。

4、什么是新闻舆论?答: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公众意见而形成的舆论。

二、填空题1、新闻的基本特征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传播公开2、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真实包含哪四个方面?a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语b 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c 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d 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包含哪几个方面?a 忠诚敬业b 坚守责任c 服务人民d 廉洁自律4、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有哪些?a 传播信息,报道新闻b 反映舆论,引导舆论c 服务受众,服务社会d 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要任务?a 推动经济发展b 引导人民思想c 培育社会风尚d 促进社会和谐三、简答题1、怎么理解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答:a新闻倾向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是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

b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

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

c记者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2、新闻宣传的特点?答:新闻宣传同样强调恪守真实性原则,新闻宣传要以新闻事实作为报道依据,所作报道要完全符合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

a新闻宣传必须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

新闻宣传要用事实说话,以新闻事实、新闻报道来传播宣传者的主张。

它要求所报道和评述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有值得广大受众关注的内容。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和传播学考研必备)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和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

——Hiason绪论第一节新闻学新闻学的定义: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内容:新闻理论(理论),新闻史(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应用),媒介管理与经营(应用)新闻学的形成:世界的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第二节新闻学与新闻工作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2、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3、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四种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党报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

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资产阶级的理论先驱们从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出发,认为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外,公众舆论无疑也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1.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列宁)曾赞誉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3.早期的新闻学又称(报学)。

4.(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5.(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世界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1922年)出版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7.(1956年)美国新闻学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8.(《报刊的四种理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进入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9.中国新闻学萌芽阶段: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洪仁堑谝桓鼋衔低车芈凼鲂挛盼侍獾闹泄渭遥嘈戳耍ā蹲收缕罚…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三本书: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考研笔记梳理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考研笔记梳理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考研笔记梳理新闻学概论笔记梳理前言马工程版本的《新闻学概论》讲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这本书理解起来并不难,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且背熟大小标题。

这份笔记对于几乎所有可能考察到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你可以放心使用,但由于内容比较多,且话语十分政治化,背起来可能会稍显枯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1.厘清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2.超级重点:四、五、六、七、八章;重点:一、二、三、十二章;次重点:九、十、十一章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融会贯通,而非仅看某一种资料,或只听信某一位学长学姐的经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将精华补充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笔记,一定要带着逻辑思维去看,掌握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了解全章节乃至全书的架构。

笔记资料只是辅助工具,最终有多少收获,仍要看自身。

期待与你在武理相遇!目录马工程新闻学 (1)绪论 (1)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三、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 (1)第一章新闻本源 (2)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2)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2)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2)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2)第二章新闻真实 (3)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3) 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如何做到) (3)第三节新闻真实是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为什么) (4)第三章新闻价值 (5)第一节新闻价值的内涵 (5)第二节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如何实现新闻价值) (6)第三节新闻价值取向 (6)第四章新闻事业 (8)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8)第二节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8)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9)第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10)第一节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10)第二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如何理解、如何做) (11)第三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2)第四节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13)第六章新闻宣传 (14)第一节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14)第二节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简答) (16)第三节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新闻宣传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6)第四节对外新闻宣传(试述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16)第七章新闻舆论导向 (18)第一节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 (18)第二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做) (19)第三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怎样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1)第八章新闻舆论监督 (23)第一节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23)第二节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 (24)第三节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24)第四节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守怎么样的社会责任) (25)第九章新闻出版自由 (26)第一节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及其历史发展 (26)第二节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怎样理解) (27)第三节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 (27)第十章新闻法治 (28)第一节新闻法治的内涵 (28)第二节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8)第三节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29)第四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 (30)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管理 (31)第一节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31)第二节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2)第三节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特点(有哪些内容)(33)第十二章新闻队伍建设 (34)第一节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什么,应当遵循什么原则)(34)第二节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34)第三节加强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35)第四节加强新闻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 (36)马工程新闻学绪论重点把握马新观的定义、中特理论主要内容、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

新闻学概论 考试笔记(完整版,直接打印即可)

新闻学概论 考试笔记(完整版,直接打印即可)

1. 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 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3. 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

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4. 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5.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至此,标志着中国新闻学达到了成熟程度。

6. 萌芽状态的新闻学,最初孕含在他的母体——政治学之中。

7.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和新闻带来。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的采写编播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

8. 新闻学研究的任务,用最简要的话来说,就是提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新闻学概论 试题+答案

新闻学概论 试题+答案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满分分值:100 考试时间:90考生考号:考生姓名:一、填空题。

10*11、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和三部分。

2、1956 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新闻具有真实性、、、等特征。

4、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公民、新闻媒体、。

5、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重要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二、判断题。

5*2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4、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新闻事业可以分为:集权主义阶段一自由主义阶段一集团垄断阶段一社会责任阶段。

5、宣传是指行为主体通过媒体传播特定内容,目的在于影响他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三、选择题(4、5为多选)。

5*21、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A。

主观意向B。

客观标准C。

心理需求D。

政治标准2、新闻的价值指的是()A。

新闻事实的价值B。

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及其需求的程度C。

新闻满足传播者的需求程度D。

新闻自身的价值3、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是()A。

手抄新闻出现B。

口语新闻出现C。

印刷新闻纸问世D。

新闻书的问世4、新闻自由的具体内容包括()。

A、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B、开办、使用新闻媒介的自由C、通过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D、控制媒介的自由5、党报党性原则通常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为人民服务C、宜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D、坚持党的领导E、不许批评党和政府的错误三、名词解释题5*41、舆论2、新闻价值3、接近权4、新闻事业管理5、新闻道德四、简答题3*101、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简述新闻媒体的发展阶段。

3、新闻舆论引导要坚持哪些原则?五、论述题1*201、试论如何加强我国的对外宣传与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力。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绪论·1845,德国的普尔兹编著《德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最早新闻史专著·第一篇有关新闻学的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于1834年3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全文331字,叙述了报纸的起源和西方报纸的现状,介绍了新闻自由的观点。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中国的新闻学诞生,蔡元培任会长,由留美学习新闻学的徐宝璜、留日报社记者邵飘萍任导师,从此新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发展,之后各种新闻学会、研究机构、大学专业兴起,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有2年历史,但也是一个重要开端。

·1918徐宝璜《新闻学大纲》——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与知识著作·192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自撰的第一部新闻业务著作·19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自撰第一部新闻史著作本章多出填空.须牢牢掌握每条.以上只是重中之重.笔记上其他内容也要掌握第二章.新闻本质论第一节1.新闻的本源2.新闻的定义:要从源与流两个层面理解新闻……3.简析新闻的源与流4.新闻的特性5.新闻的时间性与时宜性(填空)6.新闻的种类(了解)7.发展新闻学理论第二节1.信息的性质2.信息与新闻的关系:相同点.不同点.二者关系3.新闻信息的本质4.新闻信息的特征5.新闻信息的分类第三节1.舆论构成四要素;这四要素表明舆论应包括;揭示出舆论的本质.2.什么是评价信息3.舆论的功能与作用:舆论是各种社会信息的载体.舆论是道德法庭.舆论是社会的调节阀.舆论与新闻的关系.(五点需分别具体阐述)4.新闻舆论的含义5.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6.构成新闻舆论价值的三要素7.影响新闻舆论价值的因素8.新闻媒介在新闻舆论活动中承担三项职能9.新闻舆论的特点10.新闻舆论导向方式11.舆论的定义第三章.新闻价值论1.新闻价值的理解(四点)2.新闻价值的定义3.新闻价值构成要素4.新闻价值的实现环节5.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第四章.新闻传播论1.新闻传播的定义2.新闻传播三要素3.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4.新闻传播功能:(1)基本功能(2)直动功能:政治宣传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组织功能.文化娱乐功能.负面功能(五点的具体阐述都要掌握)(3)连动功能5.宣传与新闻关系的理解(四种理论各自分析.并得出科学论断)第五章.新闻事业论1.新闻事业的定义2.通讯社的定义.最早的通讯社3.新闻事业的构成和发展的条件4.新闻事业的性质:广泛反映并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工具(此点为重点阐述.内容很多)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产业上层建筑性5.新闻媒介是怎样盈利的6.新闻事业体制含义.包括.7.新闻事业体制分类:四分法:以所有制为区分特征三分法:8.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历史变革:党报体制阶段.新闻专制体质阶段.新闻体制转型时期(都需具体了解)9.中国首家报业集团.时间10.中国报业集团化三种形式11中国的报业体质集团化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体制的性质?12.新闻事业的结构特点第六章.新闻记者论1.广义的记者包括2.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3.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新闻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4.两种不同的角色观5.解释第四等级6.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7.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四点)8.新闻记者的工作准则9.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第七章.新闻受众论1.受众的含义2.受众的特征3.新闻受众的需求4.受众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需求:物质功利需求(四点).精神情感需求(三点)5.受众心理含义6.受众心理的特征(四点需具体阐述)7.如何看”收视率是万恶之源”8.新闻受众有哪些权益:五点具体阐述.此外…..第八章.新闻自由论1.美国新闻学者彼得森曾指出西方现代报业的缺陷:七点2.社会责任论的新闻自由理论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具体阐述3.社会责任论观点4.新闻自由的定义5.新闻自由包括:四点具体阐述6.新闻自由的实质(三点)第九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1.新闻真实性原则(三点具体阐述)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含义3.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三点)4.客观性与真实性区别5.新闻失实的表现6.新闻失实的动机7.新闻失实的治理。

新闻学概论(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绪论理论——————理论新闻学新闻学—————历史——————历史新闻学应用——————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是兼有人文属性的社会科学。

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构筑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的三本著作:徐宝璜《新闻学大纲》、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葛公振《中国报学史》。

第一章新闻及其特征第一节什么是新闻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陈述)。

(新闻发言人陈述的事实不一定都能被报道出来,但它也属于新闻)二、新闻的种类1、硬新闻(Hard news)关系到国计民生及人们的切身利益的新闻。

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变化,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

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2、软新闻(Soft news)富有人情味儿,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

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三、新闻与信息、宣传(一)新闻与信息1、信息:广义的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客观世界。

2、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3、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

4、新闻是一种信息。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把宣传当做新闻媒介首要的,或者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而现在,中国新闻界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虽然不同的新闻媒介在功能上的定位有不同侧重,但从整体上看,新闻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成为其生存前提。

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为的先决条件。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二)新闻与宣传1、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1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22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33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44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55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一、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A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信息是人们赖以决策的前提.B新闻媒介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时,新闻媒介信息沟通作用越发重要C新闻媒介的信息沟通是民主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D新闻媒介向社会提供信息,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E评论也有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作用.由于一,评论有时会夹带着从未透露过的新闻,二,有些评论传达政党或政府的新观点、新精神,三,评论的措辞、语调显示出一个政党或政府对某个事件的态度的变化.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现的.A说明国家开展的目标和社会理想,力图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B不断分析政治、经济形势,解释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把人民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国家开展上.C惩恶扬善,维护主流价值,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D沟通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冲突,消除矛盾.3、实施舆论监督中国的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实施舆论监督:A监督法律条文的制定和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开学化B监督国家法令和政府纲领的执行、实施.C监督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勤政廉政D监督市场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E监督社会的正常秩序,惩恶扬善.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A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密切相关的,以及科学技术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新探索,新观点,使人们了解社会科学文化的开展.知识的传播主要靠新闻报道和一些专栏来承当.B新闻媒介还传播许多奇闻异事、风土人情、文艺节目等趣味性内容来满足人们好奇心,培养高尚情趣,提升欣赏水平.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要办新闻媒体,投入确实很大,但假设办的好,收益也很可观.2、新闻媒体功能的局限性1、新闻媒体可以起到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但不能代替枪炮大刀从物质上去摧毁故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新闻媒介可以揭露谴责不法行为,但不能代替法院去判决任何人.13、新闻媒介可以批评错误行为,但不能代替党政部门去处分任何人.4、新闻媒介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行动,但不能代替行政业务部门去指挥命令任何人.5、新闻媒介可以介绍各种知识,但没有系统性,阶段性,不能代替教科书和学校教育.二、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1、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误导受众.〔新闻媒介的传播超越时间和空间,我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绝大多数来自于新闻媒介,亲身经历或口口相传是有限的,但对新闻媒介的极度依赖、信赖使我们轻信新闻媒介,甚至上当受骗.〕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冷淡了人际关系.〔a新闻媒介把个人和世界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彼此了解和交流,b但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人际交往日益冷淡;c在家庭内部,播送电视有时也会成为拆散家庭的别离器.“团结世界,拆散家庭〞〕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水平〔a新闻媒介是知识的白宝箱,人们了解了许多知识,但这些知识零碎而不系统, 浅薄而不深刻;b —个人大多时间被牵着鼻子走,无法独立思考,成了思想懒汉,懒得去分辨真伪,判别是非c电视限制了受众的思想,使受众的思想趋于简单化〕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a新闻媒介可以使人们在同一时间作不同空间的比拟,从安于现状到不满现状,改革现状,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b不安于现状的强烈愿望也可以诱发个人不切实际的求名,求利,求享乐的欲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开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a新闻媒介源源不断的向人们输送信息,沟通联系,促进交流,加快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增强了经济的横向联系,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繁荣b但新闻媒介尤其是不少播送电视节目污染了社会空气,这在西方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如,黄色新闻,色情片,凶杀片泛滥成灾,直接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三、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有五大功能,世界各国根本上选取其中二三项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力图稳定根本受众,再争取其他潜在受众.根本排列组合有五种:1、信息+宣传+盈利型的新闻媒介〔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2、信息+盈利型的新闻媒介〔政治倾向性淡或隐蔽.这类媒介数量大而且还有许多亚类:a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如中国的?参考消息??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b以提供某一类或儿类信息为主?经济参考?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为主?中国证券报?以股市行情为主〕3、消闲+效劳+盈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类根本上是群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如晚报、都市报、文艺音乐电台〕4、知识+盈利型的新闻媒介〔数量少,如中国大多数科技报〕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世界上所有的对外播送电台〕四、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1、定义: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2、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一一弱效果一一适度效果第一阶段:早期的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魔弹论〞或“靶子论〞: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a有限效果论认为新闻媒介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霍夫兰研究实例b约瑟夫〜克拉珀在1960年出版的?群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有限效果模式作了很好的说明:①群众传播本来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属于和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②这些中介因素向来只赋:予群众传播以一种在增强现有条件中的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从70年代开始〕英国的批判学派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应重视广阔受众的利益需求,由于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水平,第二,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3、目前,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效果的研究一、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1、魔弹论这是早期关于新闻媒介效果研究中影响深广的代表性理论,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一一反响〞论〔S-R〕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LI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2、选择性理论1960年,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成员约瑟夫克拉珀出版的?群众传播效果?,认为新闻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并非注射式和直接的,而是必须经过中介因素,其效果只能是有限的.选择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①首先是有选择地接触,即受众习惯接触与他的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群众传播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防止接触与其观点相左的信息.②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即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所接触的信息作出独特的个人理解,使其与原有的认知相互协调③最后是选择性记忆,即受众在接触和理解信息后,往往只记住自己所赞同的内容而忘却不赞同的内容.3、使用与满足模式这是以受众为中央,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效果完全不同.日本学者对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的类型进行的归纳:①解闷消愁a逃避日常生活的种种制约b逃避劳苦和烦恼c解放情绪②人际关系a同节目中的人物结成假设的社会关系b获得有利于日常社会关系的效用③确认自我a.寻找确认自己位置的坐标b.学习应付现实问题的方法C.强化价值④监视环境二、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理论1、二级传播理论该理论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与同事调查所得,提出“二级传播〞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播送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泼的局部.这种由“群众传媒一舆论领袖一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二级传播〞理论的关键是舆论领袖.他们上通媒介,下连公众,其传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更易为受众接受.由此揭示了人际传播在群众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含义论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即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文化具有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时间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一是客观世界真实,二是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三是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确实定、延伸、替换和稳定这四个方面发挥了主岛效应.3、模式示范论群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1、议题设置理论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主要观点有三个:①在当代社会,群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设想②群众传播媒介从每日每时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③事件在群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2、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群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1973年,美国罗杰斯和休梅克总结提出四个阶段说法: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的存在并对创新的功能有所了解.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决策:个体从事于选择采纳或拒绝创新的行动.证实:个体谋求增强他已作出的创新决策群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正式的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须把群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五、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任务就是:〈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体有:①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保证政令畅通,并用来指导人民的思想工作③监督党和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帮助纠正官僚主义、特殊化,揭露腐败行为, 促进党和国家建设④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⑤提供各方面有关的信息⑥传播知识,做好效劳工作⑦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第八章群众传媒与社会11群众传媒与社会系统22群众传媒与政治33群众传媒与经济44群众传媒与文化55群众传媒与国际关系一群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开展的意义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它的存在与开展与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从新闻媒介产生和开展的历史来看,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开展的意义有三:1、决定媒介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2、决定媒介开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整体水平是与社会开展水平相适应的.文明程度高、民主制度健全、经济兴旺、综合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媒介的整体开展水平必然高〕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a信息时代,社会变动加速,受众兴趣要求不断更新,媒介必须跟着变,这是媒介开展的规律b媒介要不要变革,变革目标、举措、程序由媒介决策者意愿决定, 但变革成败是由社会生态环境所决定的c新闻媒介的一切变革必须从国家的实际国情出发,一切脱离实际的变革,终将失败〕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方式〔白领报刊在全国各地不同遭遇告诉我们: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法,包括受众定位、内容设计、版面安排、广告来源直到行文风格都必须从当时当地特定环境出发〕5、决定媒介的行业标准、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①媒介的理念和标准有共通性,如真实性原那么与客观性原那么②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媒介也存在差异.比方对于新闻价值的认知,开展中国家的“好新闻〞与兴旺国家的“坏新闻〞〕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社会信息系统,这是媒介系统在社会总系统中的定位.它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以此为出发点,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这是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也是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根本作用.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收集信息②制作信息③发布信息〕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社会系统总目标是由各方面的目标集合而成的,其中包括:群体目标、组织LI 标、个人目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①媒介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效劳: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局部,它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这是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②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其传播给群众③以媒介与现代化的关系而言,群众媒介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开展和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④ 媒介也是促进社会变迁的力量〕。

新闻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新闻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填空题1、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和三部分。

(应用)2、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三本著作构成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邵飘萍、《中国报学史》)3、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4、倡导社会责任理论的是由一批学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

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二、选择题1、“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这是哪种媒介理论的核心内容?(C)A 社会责任理论 B 极权主义理论C 发展新闻学D 自由主义理论2、“自我修正”理论是(A)的一个重要观点。

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B 极权主义报刊理论C 苏联共产主义报刊理论D 社会责任理论三、名词解释1、新闻学答: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的学科,重点研究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责任论新闻理论中心内容:主张报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公众有了解世界的权利”,不仅有财力的人可以自由办报,而且新闻媒介还应创造条件,让每个人有同等机会使用新闻传播工具发表意见。

社会责任论新闻理论的核心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求新闻媒介在享受新闻自由时,也要对社会承担责任;(2)新闻报道要做到灵通\真实\准确\客观\平衡;(3)要求新闻媒介要对法律\社会习惯负责,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4)主张新闻报道要考虑传播后的社会效果问题;(5)提倡新闻媒介和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2、简述集权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集权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对新闻机构实行君王和国家监督,新闻机构对皇室、统治者要绝对服从;(2)在经营管理和所有权方面,新闻机构归皇室和统治者所有,私人经营可以存在,但必须经皇室、统治者许可;(3)用颁发营业执照来控制新闻事业;(4)实行事前检查制度,国家可以禁止发行某些新闻,对社会实行新闻封锁;(5)对新闻机构实行经济制裁,常采用罚款或不供应纸张等强制性手段;(6)在新闻传播的管理上,实行强制性的纪律。

新闻学概论论述题

新闻学概论论述题

1.简述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上还有哪些主要新兴理论学说?请简述之。

(书P6-11)答: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Ⅰ、集权主义理论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

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摈弃了。

Ⅱ、自由主义理论这一报刊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

自由主义理论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自由主义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此处的自由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以下皆同)所做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谈谈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之翼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的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者控制报刊。

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资产阶级的理论先驱们从权利相互制衡出发,认为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外,公众舆论无疑也是一种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后来,这个思想就引申为:报刊是行政、司法、立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新闻传播技术B. 新闻传播规律C. 新闻写作技巧D. 新闻媒体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趣味性D. 显著性答案:C3.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新闻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收集信息B. 获取独家新闻C. 与消息源建立联系D. 验证信息答案:A5.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消息来源的类型?()A. 第一手资料B. 第二手资料C. 匿名消息源D. 虚构消息源答案:D6.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读者D. 记录历史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A. 准确性B. 及时性C. 深度性D. 随意性答案:D8. 新闻伦理中,保护消息源的隐私是()A. 记者的权利B. 记者的义务C. 消息源的权利D. 消息源的义务答案:B9. 新闻自由的实现需要()A. 法律的保障B. 政府的监管C. 公众的监督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匿名消息源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是()A. 增加报道的可信度B. 保护消息源的安全C. 引发公众对报道真实性的质疑D. 提高报道的独家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报道的五个W指的是()A. WhoB. WhatC. WhereD. WhenE. Why答案:A B C D E1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闻价值的判断?()A. 事件的严重性B. 事件的影响范围C. 事件的新颖性D. 事件的趣味性E. 记者的个人偏好答案:A B C D13. 新闻传播的渠道包括()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口头传播E. 社交媒体答案:A B C D E14. 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的行为包括()A. 引导性提问B. 断章取义C. 尊重消息源D. 客观报道E. 未经允许录音答案:A B E15. 新闻评论的撰写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A. 观点鲜明B. 论据充分C. 语言幽默D. 结构清晰E. 情感丰富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1. 新闻学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它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

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

2. 意见自由市场“意见自由市场”最早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申而来,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

其要义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信息。

3. 媒介的审判媒介的审判指的是在没有法院的判断和意见时,媒介以感情代替,必要的是法律程序做出判断,即以媒介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4. 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指运用一定的手段或媒介传播新闻以及为传播新闻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其规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有:采集、写作、编辑、出版、发行等等,形式主要有电报、通信、无线电传音,电视传播,网络直播等。

5.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指的是一个人面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我们常见的有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各种讲座、报告会等,大到几千人,小到几个人,它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非定向传播,得依据具体的场合参与人数来定。

6. 第四媒体第四媒体也称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是指互联网为依据的融合媒体,是继广播、报刊、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传统大众媒介并存的新媒体,主要代表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接收器,具有即时、海量、互动个人化、配合的特点。

7.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殊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发展趋势:大众化→分众化→小众
化。 在核心受众的确定过程中,着重要考虑四 个因素:一是受众的区域定位;二是受众的职 业、身份定位;三是受众的年龄定位;四是受 众的文化教育定位。
第二节
受众的权利和责任
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又是具有一 切法定权利的公民。新闻传播学不仅要研究受 众接受信息的需求,更要注重研究受众作为公 民在信息传播领域应有的权利和责任。
6.按传播对象的重要性,可分为核心受众 和边缘受众。虽然新闻媒体在总体上是对全社 会开放的,但每个媒体以及媒体上设置的各类 栏(节)目,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 格,这是针对并满足某些相对比较固定、明确 的受众的。
三、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所谓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 (节)目的核心受众的过程。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种关于受众行为的学说
一、研究的缘起
这项研究起源于上世纪的40年代。当时,美国的 收音机家庭普及率已达80%以上。许多人认为,广播 媒介为众多不识字者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手 段,其普及必然会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准。 然而,初期的一些听众调查的数据却显示,那些以启 蒙、教育和修养为目的的“好”节目并没有拥有很多 听众,而“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 戏等娱乐节目的收听率却高得出奇。这种现象,使一 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 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作为公民,受众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维护 国家安全,不滥用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等权 利,不向他人散布淫秽、低级、庸俗的信息及 制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 作为消费者,受众应按时足量交付订阅(视 听)费用,如实报告视听状况,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使用媒介,不侵害媒介及其制品的权利, 维护自己所接触的媒介的声誉,及时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等。
二是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效用。 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两种,一种是“拟态”的 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 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 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 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等。麦奎 尔认为,“拟态”的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 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第十一章 新闻受众
新闻传播的受众,是新闻传播流程的终端。 他们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 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介以至传播者的最 终检验者。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又一个活跃 因素,是新闻信息传受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加 者,是不可忽视的反馈信源。
第一节
受众的社会角色
一、新闻受众的角色特征
1.对象构成的广泛性 新闻受众在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具有广 泛性。从广义上讲,所有社会成员,无论其种 族、性别、年龄、职业,也无论其身处何处, 都有是新闻媒介现实或潜在的受众。
2.按人口学的特征,可依据性别、年龄、 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分为若干次属群体。 每个次属群体会存在相似特性,形成超出受众 共同兴趣之外的特殊兴趣和需求。 3.按接触媒介的频率,可分为稳定受众、 不稳定受众。凡是比较习惯地、固定地接触和 使用某一媒介的受众称为稳定受众,其余则为 不稳定受众。
4.按受众对信息需求的不同,可分为一般 受众和特殊受众。一般受众指撇开人口学特征, 对于新闻媒介的各种传播内容抱有一致需求的 受众。他们往往兴趣广泛,信息需求旺盛,但 目的性不强,指向性较为模糊。 5.按接触媒介的状态,可分为现实受众和 潜在受众。凡是已经接触和利用媒介的人皆为 现实受众。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 众数量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媒介 的普及程度。
媒介印象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
需求
个人特性
媒介接触 可能性
其他满足手段
本章思考题
1.受众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具有怎样的特征? 2.受众的角色构成可以有哪些分类的角度? 3.媒介进行受众定位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受众具有哪些权利和责任? 5.“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怎样的学说?
一、受众的权利
1.知情权 又称知察权、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 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 息的权利,包括政治、司法、社会和个人信息 等方面的知情权。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 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 权利。
2.表达权 又称表达自由,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 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 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 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 领域,主要指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 的权利和自由。
二、对不同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上世纪4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广播研究 室的H.赫卓格等人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传 播学者B.R.贝雷尔森等人对印刷媒介(书籍、 报纸等)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分别进行了多 项研究。
60年代后期,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等人对 电视节目的研究很有代表性。这项研究认为, 各类电视节目(如新闻、知识竞赛、连续剧等) 既有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又有以下四个 共同点: 一是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电视节 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 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4.接受行为的非强制性 新闻受众完全依据自己的需求、动机、态 度、意志选择媒介和信息。对于同自己固有的 价值观念以至审美情趣相同、相近或不同的媒 介与信息,他们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或主动欣 然接受,或部分接受,或加以抵制。
5.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受众既是一个个独立的行为主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是 一定社会阶层、团体、组织和社区中的一员, 他们既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生活经验对所接 触的媒介和信息独立地作出评价,又会受到其 所属群体的共同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至压 力。传播者只有对这些立场和价值观有深入的 了解,才能在传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在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美国传 播学家E.卡茨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 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 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 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 一个“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如下图 所示:
社会条件
三是自我确认(personal identity)效用即 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 解决方法等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 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 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 行为。
四是环境监测(surveillance)效用。通过 观看电视节目,受众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 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 化。麦奎尔等人发现,监测环境是人们观看新 闻节目的主要动机,其他类型的节目也可以在 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这种信息需求。
2.对象面目的模糊性 新闻传播者对自己的受传者往往是不见其 人,不闻其声。受传者分布于四面八方,在一 定区域内形成相应的阅听网。在现代传播中, 受传者是无定向的,模糊的,这给新闻传播者 的有效传播带来不小的困难。
3.接受行为的兼容性 在现代社会,一种媒介的受传者往往会兼 受其他媒介的信息。例如,报纸的读者不光会 同时听广播、看电视,而且可能同时阅读几家 报纸;电视的观众也会同时收看许多家电视台 的节目。也就是说,受传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是 多方面的,他们在受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 对各种媒介提供信息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比较、 分析,给予不同的评价。
6.传受地位的可转换性 受众是社会成员之一,他们收受新闻信息 之后,由于一定的心理需求会向他人转达这些 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受传者成了新闻信息再 次传播的中介,他本人则成了人际传播中的信 息传播者。为使多级传播中新闻不失真,一级 传播者应高度重视首传信息的准确无误。
二、受众的角色构成
新闻媒体要做到准确定位,除了要把握受 众的总体特征,还必须对受众的角色构成进行 更为细致的分类研究,即受众细分。 1.按接触媒介的类别,可简单地分为报纸读 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他们之间并非截 然分开,很可能是彼此交叉的。
3.批评监督权 其一是受众通过和借助新闻媒介对政府、 公务员及其他人士的行政业绩、个人品德和违 法失职行为进行批评监督的权利,这与媒介的 权利是一致的。其二是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 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受众还有其他多种权利,如选择权、传播 服务保障权等。但最核心的是上述三项权利。
二、受众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