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
航海历史的发展
![航海历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66fe4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2.png)
航海历史的发展航海是人类探索世界、拓展贸易、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古代的初级航海技术到现代的高级航海导航系统,航海历史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探索航海历史的主要里程碑和发展趋势。
一、古代航海开端人类最早的航海活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当时的人们运用简单的船只和天文观测方法进行航行。
地中海地区的腓尼基人也积极参与航海,并开辟了地中海贸易航线。
此外,中国的古代航海也有着较早的起源,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贸易。
二、地理大发现与探险时代15至16世纪,地理大发现为航海史上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探险家勇敢地踏上航海旅程,探索出了新的航海路线和未知领土。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此外,葡萄牙的航海家巴斯科·达·伽马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等机构也为欧洲国家开辟了新的贸易航线。
三、航海技术的革新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航海技术也逐渐革新。
17世纪,伽利略提出了使用钟表在海上进行定位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航海导航的准确性。
18世纪,约翰·哈里森发明了海上定位仪——海上时钟,进一步提高了航海的定位能力。
19世纪,指南针和海图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四、蒸汽船和现代航海导航系统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发明使航行更为快捷、安全。
蒸汽船的使用不再依赖于风力,可以按需驶向目的地。
同时,电子技术的进步也为现代航海导航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雷达、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惯性导航系统(INS)等现代导航工具使得航海更加高效和准确。
五、航海历史的影响航海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航海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
通过航海发展起来的贸易网络使得各地资源、商品和文化得以交流。
其次,航海为人类的知识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平台。
探索者们通过航海触及到了新的领域,这促进了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
此外,航海也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帮助国家扩张势力、保护贸易利益。
中国航海历史的蒙昧时期——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00世纪—公元前21世纪)
![中国航海历史的蒙昧时期——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00世纪—公元前21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bb417d88d4d8d15abe234e4e.png)
原 始人 类 大都 聚居 在依 山傍 水 的 地方 ,以采 集渔
猎 为谋 生 的主 要 手段 。江 河 湖海 不 但 给人 类 带 来 了生
存所 必需 的水 ,而且 给 人类 带 来 了可 以 充饥 的 鱼 虾 贝 藻之 类 食物 。先 民们 开 始 在岸 边 采 拾 ,后 来 又 发 展到 涉 水 捕捞 ,我 国新石 器 时 代 的遗 址 中 ,常 发 现 鱼 又 、 鱼钩 、网 坠之 类 的遗 物 即 可 证 明 。但 是 ,滩 岸 浅水 的 捕 捞 显 然是 无 法 为 人类 生 活 提供 足 够 食物 的 。有些 水 生 动 植物 喜 欢 生 活在 较 深 的水 域 中 ,而有 些 陆 生动 植 物可 能 出现 在 河 流 的彼 岸 ,人类 为 了 突破 自身 条件 的 限制 ,到较 深 的水域 中去 捕捞 和 渡 涉 ,就 必 然 要设 法
长 成 的浮具 外 ,原 始 人类 还用 牛 羊 之类 的牲 畜 皮革 制
成皮囊 ,来 代替体 积 不能 改 变 的葫芦 。 然 而 ,用 葫 芦或 皮 囊 之类 做 浮 具 ,难 免有 两 个 先 天性 的 弱 点 :一 是人 的身 体处 于 半 浸润 状 态 ,水 中阻
江 河 与沿 海一 带 ,而且 有 可能 已开 始 借 助海 洋 自然 动
第 3卷 4 第 1 期
“ 涉 大川 ,乘 木有 功 也 ” 。原 始 人类 抱 着树 干 利
或 竹竿 在 水 上 漂浮 的 时 代 ,谅 必 不会 比抱 着 葫 芦或 皮 囊 过河 为 晚 。不过 ,一 开始 他 们 也许 遇 到 了上 述类 似
的闲难 。 为 了增 加 浮 力 与稳 性 ,他 们 逐渐 将 两 根 、三 根 ,甚 至 更 多数 量 的树 干或 竹 竿 捆编 起来 ,这 样 ,又 经 历 了漫 长 的实 践 与 反 复 的试 验 ,最 原 始 的水 上航 行
中国海洋文化的成就
![中国海洋文化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da1c9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a.png)
中国海洋文化的成就中国海洋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航海技术、渔业、海洋文学、海洋神话传说等。
以下是中国海洋文化方面的一些主要成就:1. 古代航海技术: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早在汉代,中国就开始进行远洋航行,如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中国的航海技术包括了星象导航、罗盘、航海图等,为后来的世界航海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通道之一。
通过这条海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科技和商品的交流。
3. 海洋文学和诗歌:中国古代有许多以海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离骚》中的屈原提到了海洋的奇景,《大海神话》等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向往和探索。
4. 船舶制造: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十分先进。
早在宋代,中国就有大型的远洋船只,如木牛流马和宝船,为古代的远洋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 渔业文化:中国的渔业文化历史悠久,涉及渔业技术、民俗传统、渔港风情等多个方面。
中国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渔村文化,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依赖和对渔业生活的独特理解。
6. 海洋神话和传说:中国有丰富的海洋神话和传说,如《山海经》中关于海中仙山、神兽的描写,以及关于龙王、嫦娥等海洋神话的流传。
7. 现代海洋科研:中国在现代海洋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科研合作,发展了深海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海洋科技的进步。
中国海洋文化的成就体现了中国人对海洋的独特理解、对航海的卓越技术和对海洋资源的利用。
这一文化传统在不同时期对世界的贸易、文化传播和科技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73a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2.png)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摘要:一、中国古代航海史概述1.古代航海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古代航海活动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二、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1.郑和下西洋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西方航海家对中国航海技术的影响4.中国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正文: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航海活动就是中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古代航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已经开始使用船只进行水上运输和贸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航海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许多重大的航海事件和杰出的航海家。
一、中国古代航海史概述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商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船只进行水上运输和贸易,主要是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明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古代航海活动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郑和下西洋和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他率领的船队访问了30 多个国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也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他们的航行路线对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1.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访问了30 多个国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船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他们的航行路线和航海技术对后来中国的航海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也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1519 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穿过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他们的航行路线对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西方航海家对中国航海技术的影响随着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西方航海家对中国航海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航运史话pdf
![中国航运史话pdf](https://img.taocdn.com/s3/m/3bc124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0.png)
中国航运史话pdf
中国航运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
以下是中国航运史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
1.古代航海技术: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开始使用木制船只进行海上贸易。
商船往来于中国沿海、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商朝时期,商船已经开始使用罗盘、航海图和航海日志等导航工具。
2.郑和下西洋: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
他率领的船队覆盖了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等地,展示了中国强大的海上实力。
3.船政运动: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加强对海防的管理,实施了船政运动。
这一运动包括加强海防力量、修建防线、培养海军将领等。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动荡时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运业也受到极大影响。
西方列强逐渐控制了中国的主要港口。
5.近代海运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海运逐渐恢复。
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成为繁忙
的港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发展。
6.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带动了海运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港口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更多国际合作和航运项目的建设。
总体而言,中国的航运史经历了古代繁荣时期、近代的动荡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崛起时期。
今天,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国之一,其海运业在国际贸易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学航海演讲稿范文
![小学航海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7c27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9.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激动的主题——航海。
航海,是人类探索未知、征服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接下来,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航海的世界,感受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航海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勇敢地驾驭着简陋的木筏,在江河湖海上穿梭。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航海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现代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七下西洋,历经艰险,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他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航海人,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现代,我国航海事业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马里亚纳海沟,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再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回月球样本,我国在航海领域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同学们,航海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勇敢、坚韧、拼搏、创新。
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我国航海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航海精神呢?首先,我们要学习航海家们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面对挑战。
其次,我们要学习航海家们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再次,我们要学习航海家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要学习航海家们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在团队中,我们要学会与人沟通、相互帮助,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同学们,航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
让我们以航海家们为榜样,勇敢地追求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中国航海史的历程
![中国航海史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c4c3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2.png)
中国的航海史是一部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
自古代以来,中国人民就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勇气,探索并开发了海洋。
以下是中国航海史的主要发展阶段:1、独木舟与筏时代:中国最早的航海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在那个时期,人们使用简单的独木舟和筏作为交通工具,沿着海岸线进行短途的贸易和渔猎活动。
这些早期的航海者展示了人类对海洋的初步探索和挑战。
2、帆船时代: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航海者开始使用风力驱动的帆船进行远洋航行。
这些帆船成为了中国航海史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之一。
3、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中国航海事业迎来了一个高峰。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这个时期也是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后来的航海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1644年),中国航海事业达到了一个巅峰。
郑和率领的远洋船队在28年的时间里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远洋航行,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航程超过万公里,成为了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壮丽篇章。
5、近代航海的兴起:在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1912年),中国的航海事业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港口,并允许外国船只在华航行。
这使得中国的航海活动更加多元化,也促进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
6、现代航海的发展: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海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自行研制了多种新型船舶,包括远洋货船、油轮、军舰等。
同时,中国的航海教育、科研和港口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7、海洋权益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权益的保护成为了中国航海事业的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对海盗活动的打击,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加强了对海洋权益的保护。
航海主题演讲稿范文高中生
![航海主题演讲稿范文高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ae5735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d.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主题——航海。
航海,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自由、挑战自我的象征,它承载着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航海的世界,感受那波澜壮阔的海洋情怀。
一、引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志豪情。
海洋,作为地球的蓝色疆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全球贸易,海洋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历史,感受航海精神的力量。
二、航海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航海航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那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开始在沿海地区居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航海技术,开始了海上贸易。
古代航海的代表有古希腊的航海家,他们探索了地中海沿岸,开辟了海上贸易路线。
2. 中世纪航海中世纪,欧洲航海家开始向更远的海域探索。
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这一时期,航海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航海家们用智慧和勇气征服了海洋。
3. 现代航海现代航海以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为标志。
19世纪末,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航海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航海工具不断更新换代,航海技术日益成熟。
三、航海精神1. 勇于探索航海家们敢于挑战未知的海洋,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人类得以不断进步。
2. 坚韧不拔航海过程中,航海家们面临着恶劣的天气、凶猛的海浪和凶险的海洋生物。
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了重重困难。
3. 团结协作航海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航海家们团结协作。
在航海过程中,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四、航海在我国的发展1. 古代航海我国古代航海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泛舟北海”的记载。
秦汉时期,我国航海家开始向南海、印度洋等海域探险。
唐宋时期,我国航海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郑和下西洋。
2. 现代航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海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航海术及其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航海术及其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8014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a.png)
中国古代的航海术及其发展历程航海术是人类探索海洋的重要工具,而中国在古代也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
从最早的竹筏到后来的木船、帆船,中国人逐渐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航海技术,并在海上贸易、探险中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竹筏时代中国最早的航海工具是竹筏,它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竹筏适合于近岸的海上活动,但对于跨海贸易而言,它显然不足以胜任。
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船舶工程师还是在竹筏上做了很多实验,并发明了许多竹筏的变体,如橹筏、浮筏、桥式筏等,提高了它们的使用效率。
二、木船时代随着时代进步,中国船舶工程师在大量实验和创新中发明了顶格、龙船和板船等木质船只,使中国船运行远离了海岸。
据传,商代时期,周文王在岐山一带就有船舶留存,这表明中国人在跨海运输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汉代时期,中国的木船已逐步向外扩展,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和中东海盗战争,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航海基础。
三、帆船时代唐代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唐朝时期,曾出现了“初南航”、“二南航”和“三南航”,前两次航行中国人前往印度洋和波斯湾,后者则到达了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海域。
盘梯山壁画中绘制的也是唐代出海画面。
唐朝时期还创造了文字海图,武则天时开始有重要的海上商贸,开辟了中国对外贸易。
宋朝时期,中国船舶工程进一步发展。
船体采用“六和一”或“八和一”榫接法,结构稳固,水性优良。
领先欧洲几个世纪。
宋朝时期的船队曾到过印度、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等地。
而在明朝时期,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发起过海上战争,但在海上贸易中却表现出相当实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是中华民族航海文化的又一里程碑。
四、总结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航海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最初的竹筏到后来的帆船,中国人不断创新、实验和探索,在海上探险和贸易中获得了重要成就。
虽然现代科技已经取代了许多传统船只,但中国古代的航海文化仍然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航海与船舶
![中国古代的航海与船舶](https://img.taocdn.com/s3/m/2e041f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5.png)
中国古代的航海与船舶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航海活动的国家之一。
自远古时期起,中国人就开始勇敢地踏上海洋,探索未知的海域。
船舶作为古代中国航海的重要工具,也逐渐发展起来,从简陋的竹木船到复杂的木质宝船,中国古代航海与船舶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航海活动与船舶在中国古代,航海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
当时,人们运用简单的竹木船,勇敢地出海捕鱼和交流贸易。
随着时代的演变,船舶逐渐发展成适应不同需求的各种类型,如木筏、木船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古代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二、宋代的航海与船舶中国古代航海与船舶的高峰时期出现在宋朝。
当时的中国海洋活动非常活跃,除了与邻国的贸易往来外,中国人也大胆地远航到南海、印度洋和非洲等地。
宋代的船舶以高大、稳定和防风防浪能力强为特点。
研究表明,宋代的大型木质船舶普遍采用多桅和单横帆的布局,有着卓越的航行性能。
三、明代的航海与船舶明代是中国古代航海与船舶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航海事业,大力支持船舶的建造和装备。
明代的宝船成为了当时最为著名的船舶。
这种宝船造型独特,龙头雄伟,造型精美,船舱宽敞,用以装载大量的货物和人员。
宝船的建造标志着中国船舶制造技术的高度发达,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四、影响和遗产中国古代航海与船舶的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的航海贸易活动为东南亚、印度洋和非洲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在船舶建造方面,中国古代船舶的技术和经验也对后来的造船工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总结:中国古代的航海与船舶是一段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从早期简陋的竹木船到宋代的大型木质船舶,再到明代的宝船,中国人民的航海活动逐渐蓬勃发展,为世界航海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段历史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页。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航海与船舶的辉煌,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7b2708fbceb19e8b8f6ba68.png)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中国航海历史悠久。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
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
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
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
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
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从而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虽有晚清搞洋务运动,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于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于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终难成大势。
回顾世界的航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古埃及就有人驾驶帆桨船沿地中海东航至黎巴嫩,古希腊人毕菲在公元前4世纪在海上探险中发现了不列颠群岛。
中国发明的罗盘(指南针)在14世纪前后,分别由阿拉伯人和埃及人传入欧洲,欧洲海洋国家的航海活动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87年、92年、114年,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97年葡萄牙人达o伽马绕过好望角远航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作环球航行,也载入世界航海史册。
中国人很早对中国陆海关系有了认识,在早期的典籍《尚书》中,就有记载中国地理环境“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称为“环九州为四海”;春秋时期,沿海大国齐国为相管仲就提出“官山海”。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与海洋探险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与海洋探险](https://img.taocdn.com/s3/m/3af886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b.png)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与海洋探险中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中国人民在航海与海洋探险方面也有着辉煌的历史。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人民不断地踏上征服大海的征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代时期,中国就有着非常早期的航海活动。
早在夏朝时期,华夏族在长江、黄河等水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水上活动,探索未知的海域。
而随着商业交流的发展,中国人民开始进行更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包括黄海、东海、南海等水域的探险。
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使用的船只能够承受狂风巨浪,保证航行的安全。
同时,中国人民在航海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范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到了宋代,中国的航海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中国的船队开始远渡重洋,踏上了南海、印度洋乃至阿拉伯海的航道。
宋代的船队规模宏大,船只之间相互配合,确保了航行的顺利进行。
中国人民在海上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海上的暴风雨、海盗的袭击等,但他们始终坚持下来,为中国的海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代是中国航海活动的黄金时期。
在明朝朱棣的统治下,中国的船队进行了多次的远航。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航行。
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一直抵达亚非大陆,达到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中国的雄厚实力。
郑和船队的船只体型庞大,可搭载大量货物,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同时,郑和航海活动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近代以后,中国的航海与海洋探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人民开始关注海洋的科学研究,加强对海洋的资源开发,推动了国家的海洋战略的建设。
此外,中国还参加了许多国际航海活动,提升了国家在世界航海事务中的地位。
中国的航海和海洋探险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利益,更是为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与海洋探险长期以来一直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到近代,中国人民在航海活动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在航海领域的成就
![中国在航海领域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d396e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6.png)
中国在航海领域的成就
中国在航海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成就,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例子:
1. 郑和远航:明朝时期,郑和七次率领船队出使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共航行了12万余海里,扩展了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2. 南海航行: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十分发达,唐、宋两朝时期曾有海船航行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半岛等南海沿岸国家和地区,证明中国海上贸易的繁荣。
3. 空天一体化导航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发和使用卫星导航技术的国家之一,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实现全球覆盖,为中国海上航行和航空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 深海探测技术:中国近年来在深海探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展了多次深海科考、深潜试验和深海勘探等活动,不断拓展了中国深海技术的边界。
5. 航空航天技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功研制了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嫦娥探月工程等先进航空航天系统,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总之,在航海领域,中国秉承“以和为贵、敬天爱人”的传统海洋观,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世界贡献了许多闪光的成就。
中国航海日-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
![中国航海日-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e029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5.png)
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
01 中国航海日的由来
02 中国悠久的航海史
03 郑和领队七下西洋
04 中国已成为水运大国
05 海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06 中国航海日设立的意义
第一部分
01 中国航海日的由来
中国航海日的由来: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 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 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艘、
• 净载重量
吨、
• 集装箱箱位
标准箱、
• 载客量
客位
• 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
载重吨,居世界第
• 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分别
占席 和 席
第五部分
05 海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
必定是
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
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海运ຫໍສະໝຸດ 国内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先导
第二部分
02 中国悠久的航海史
有学者指出,早在距今7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原始的航海知识开始了海上航行,揭开了利 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
➢ 中国悠久的航海史
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经开 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 岛。
02 中国悠久的航海史
洋强国的目标。
“航海日”的设立将推动全社 会更加关注航海,关注海洋, 树立“蓝色国土”观念,进一 步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
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
感谢观看
03
中国航海投稿经验
![中国航海投稿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bccd7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c.png)
中国航海投稿经验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航海历史的国家,中国在航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以下是中国航海投稿经验的几个方面:
1. 航行技术:中国在航行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善于利用天文、地理等知识进行航行。
在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成功完成了多次远洋航行。
现代中国也致力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导航和航行管理系统,如北斗导航系统等。
2. 船舶建造:中国在船舶建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中国船舶技术非常发达,郑和的船队使用的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之一。
现代中国也建立了一流的船舶制造业,能够建造各类船只,包括商船、军舰、海洋科学考察船等。
3. 海事法律和规范:中国在海事法律和规范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
中国参与国际海洋法公约,重视海洋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海事管理和监管机构,保障海上航行的安全和有序。
4. 海洋科学研究:中国也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科学合作,开展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学等研究。
中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进行海洋考察和科研活动,为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中国在航海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不断努力推动航海科技的发展和航行管理的规范化。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aff0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中国的航海史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许多重大的航海事件塑造了中国的航海文化,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航海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
一、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被誉为中国航海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领导远征船队七次下西洋,探索了非洲东海岸、印度洋等许多地方。
这些航海活动加强了中国与海外贸易的联系,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郑和的航海活动对于世界航海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郑和船队造访非洲郑和船队造访非洲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在郑和的领导下,船队曾多次到访非洲东海岸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人民进行友好交流和贸易往来。
这不仅深化了中非两国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中国航海技术的传播和发展。
郑和船队的航海活动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巅峰时刻。
三、中国航海技术的传播中国航海史重大事件之一就是中国航海技术的传播。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探索航海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郑和的航海活动中,中国航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传播。
郑和船队在非洲东海岸的各个港口播种了中国文化的种子,并将中国的航海技术传授给当地人民。
这使得中国航海技术得以向世界传播,并且为后来的航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石遗址的发现中国航海史的又一重大事件是石遗址的发现。
在广东台山发现的石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航海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航海遗址之一。
这个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已经具备了高度发达的航海技术和航行能力。
石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古代航海活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五、南海岛屿的探索和劝降中国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还包括南海岛屿的探索和劝降。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并通过航海活动加强了对这些岛屿的控制。
中国航海家积极探索南海岛屿,积极与南海岛屿上的渔民进行交流和贸易往来,并在航海活动中强调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 高中英语(全国通用)参考阅读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 高中英语(全国通用)参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94c0a6177232f60ddcca153.png)
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中国航海历史悠久。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
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
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
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
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
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从而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虽有晚清搞洋务运动,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于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于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终难成大势。
回顾世界的航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古埃及就有人驾驶帆桨船沿地中海东航至黎巴嫩,古希腊人毕菲在公元前4世纪在海上探险中发现了不列颠群岛。
中国发明的罗盘(指南针)在14世纪前后,分别由阿拉伯人和埃及人传入欧洲,欧洲海洋国家的航海活动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87年、92年、114年,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97年葡萄牙人达o伽马绕过好望角远航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作环球航行,也载入世界航海史册。
编辑:航运在线。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时代”。
欧洲人在这个时期,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他部分大规模扩张和殖民。
为我国航海事业贡献的人
![为我国航海事业贡献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c360b7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4.png)
为我国航海事业贡献的人航海事业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国海洋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关键领域。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的航海国家之一,中国在航海事业的发展和贡献上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航海家以其勇敢和智慧,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对全球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航海事业的贡献者不计其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当属郑和。
郑和(1371-1435年),原名马三宝,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郑和生于云南昆明,年少时便展现了出色的航海天赋,被朱棣皇帝选入皇家宫廷。
从1405年到1433年间,郑和率领七次航海远征,穿越了整个南海、印度洋和非洲东岸,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播下了种子。
郑和的航海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他率领的舰队不仅带去了中国的物产和文化传统,也带回了世界各地的新奇事物和知识,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郑和的七次远航活动,开创了中国古代远洋航海发展史的新篇章,也是中国航海事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航海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郑和之外,中国的航海事业的贡献者还包括了众多的航海家、航海学者和航海工作者。
古代,中国通过其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同时也带回了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的奇珍异宝和文化传统。
这种由中国航海家和商人共同贡献的航海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也为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在当今时代,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航海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中国航海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投身到我国的航海事业之中,不断开展航海科研和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目前,中国的航海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领航技术、远洋航行、深海勘探、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中国航海知识
![中国航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dc526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中国航海知识1.“嘿,你们知道吗,中国可是最早进行航海的国家之一呀!”就像我家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喊我起床一样自然。
比如有一天早上,妈妈喊我:“宝贝,快起床啦,太阳都晒屁股啦,你不是说要了解中国航海知识嘛。
”我揉揉眼睛,想着中国航海的伟大历程,真的好神奇呀!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多了解中国航海知识,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呀!2.“哇,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可厉害啦!”就如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我会兴奋地喊出来一样。
记得那次我们在公园玩,我对小伙伴们说:“你们想想看呀,古代的船能在大海上航行那么远,多了不起啊!”小伙伴们都纷纷点头,我们都对中国古代航海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中国航海知识真的太有意思啦!3.“哎呀,中国航海有好多精彩的故事呢!”这就好像我在听爷爷讲故事时他会这样说一样。
有次爷爷给我讲:“乖孙女,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吗?那可精彩啦!”我眼睛睁得大大的,被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中国航海的故事真的是丰富多彩呀!4.“嘿,中国航海的那些船只造型好独特呀!”就像我在博物馆看到那些船模时忍不住惊叹一样。
我当时就和旁边的同学说:“你看呀,这些船多特别呀!”同学也赞同地说:“是呀是呀,真好看。
”中国航海的船只真的很有魅力呢!5.“哇塞,中国航海的历史好悠久啊!”就如同我和爸爸讨论历史时他会感慨一样。
那次爸爸说:“宝贝,中国航海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啊。
”我点着头,心中对中国航海历史的悠久充满敬畏,中国航海知识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探究呀!6.“哎呀呀,中国航海对世界的影响好大呀!”就像我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时激动的心情一样。
老师说:“同学们,中国航海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心里想着,哇,中国航海真的好牛呀!7.“嘿,你们晓得不,中国航海有好多英雄人物呢!”就像我和小伙伴们聊起英雄时的兴奋劲儿。
我们一起说:“那些航海英雄好勇敢呀,真厉害!”我们都对中国航海的英雄人物充满了崇拜,中国航海知识里的英雄们真的太了不起啦!8.“哇哦,中国航海的发明创造好厉害呀!”就如同我看到那些神奇的发明时的惊讶表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历史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陆上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船舶运输担当着主要的交通工具。
从"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郑和下西洋,再到现代的先进的远洋技术,中国航海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同时通过海路走向世界, 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友好关系,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舟筏时代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
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独木舟原始人类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独木舟,是最古老的水水上运输工具。
它的踪迹遍于全世界,至今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岛的居民,仍使用独木舟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
筏远古人类就知道将树干、竹竿、芦苇等捆扎成筏,或用兽皮做成皮筏,在水上漂行。
筏较独木舟吃水浅,航行平稳,而且取材方便,制造简易。
在中国东南山区溪流中,使用竹筏作为交通工具迄今仍然相当普遍。
木板船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人类对木材的加工能力提高了,于是将原木加工成木板来造船。
木板船可以造得比独木舟大,性能比筏好。
木板平接或搭接成为船壳,内部用隔壁和肋骨以增加强度,形成若干个舱室。
早期的木板船,板和板之间、船板和框架构件之间是用纤维绳或皮条绑缚起来的,后来用铜钉或铁钉连接。
板和板之间则用麻布、油灰捻缝,使其水密。
桨、篙和橹舟筏时代的船舶靠人力来推进和操纵,所用的工具为桨、篙和橹。
桨不受水域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在地中海区域应用极为广泛。
古罗马的划桨船,用奴隶划桨,一船桨数多至数十根甚至百余根。
篙可以直接触及水底和河岸,使用轻便,主要用于浅水航道。
橹是比桨先进的划船工具,效率高而不占水面,兼具推进和操纵航向的功能,在中国内河木船上广泛使用。
帆船时代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
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
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
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
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
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
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地中海的古帆船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绘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图象。
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弯曲,船的前部有一个小方帆,这种船只能顺风行驶,无法利用旁风。
公元前2000~前1600年,腓尼基人、克里特岛人和希腊人都先后在地中海上行驶帆船。
克里特岛人的帆船两端翘起,单桅悬一方帆,这种船型在地中海应用了几千年之久。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帆船备有桨,只在进出港口和调度时才使用。
古希腊帆船干舷高,耐波性好,单桅上挂方帆,船尾两侧有巨大的尾桨,起舵的作用。
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于操纵。
单桅横桁上边增设三角顶帆。
古罗马的帆船又有改进,增设前后三角帆,船的操纵性能得到改善。
北欧和西欧帆船公元9~11世纪北欧的维京人,是当时世界上优秀的航海民族,航迹远达格陵兰和北美。
他们用当地出产的橡木造出了适航性能良好的帆船。
这种帆船长约30米,宽约6米,首尾形状接近对称,有龙骨和首尾柱。
外壳板搭接并用铁钉相连。
船上树单桅,装有支桅索,挂一面方帆,能在横风下行驶。
船形瘦削,耐波性优于地中海帆船。
1492年,C.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达西印度群岛。
他所乘坐的“圣玛丽亚”号,是一艘长28米、排水量约200吨的三桅帆船。
1497年,V.da.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
1519~1522年,F.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这一系列地理上的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航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
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渐增大到500~600吨,帆具日益复杂,三桅船渐趋普遍,帆面不断增大。
大桅上增装了顶桅和顶帆,主帆下装了底帆,桅的支索上张了三角帆,船上整个空间都张满了帆,航速得到提高。
1800年前后,英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
英国及其殖民地拥有海上帆船达5000艘。
飞剪式帆船这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
前期的飞剪式帆船,可以1833年建造的“安·玛金”号为代表,排水量为493吨。
飞剪式帆船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而吨位不大。
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用这种帆船到中国从事茶叶和鸦片贸易。
以后美国西部发现金矿而引起的淘金热,使飞剪式帆船获得迅速发展。
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93米,宽16.2米,深9.1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
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中国帆船中国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曾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数千人,乘船出海。
三国时代东吴太守万震所著《南洲异物志》中,有关于访问今日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记述。
唐代与日本文化交往频繁。
中国当时的帆船已能驶侧向逆风,有较好的耐波性。
唐贞观年间,从今温州至日本,仅需6天;以后能以3天时间从中国镇海驶抵日本。
宋代造船和航海事业均有显著进步。
当时所造海船能载500~600人,并已使用指南针罗盘,航程远及波斯湾和东非沿海地区。
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残骸,船体瘦削,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船内有12道水密隔壁,船侧外壳板由三层杉木板组成,结构坚固,估计船全长约35米,载重量200吨以上。
明朝初年,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于公元1405~1433年间七次远航,遍历东南亚、印度洋各地,远达非洲东海岸。
据记载,郑和所乘“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12帆,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秀帆船。
中国帆船的构造和欧洲帆船不同。
欧洲帆船两端尖而上翘,中国帆船则两端用木板横向封闭而形成平底的长方形盒子。
舵位于尾部中心线上,尾部造成楼形高台,以防止上浪。
船内有多道水密隔壁,结构坚固。
中国帆船的帆是横向用竹竿加强的“硬篷”。
这种平衡纵帆,操作灵便,能承受各个方向的风力。
15世纪时,中国帆船无论在尺度和性能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才逐渐超过中国帆船。
蒸汽机船时代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
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
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早期的蒸汽机船19世纪上半叶是由帆船向蒸汽机船过渡的时期。
早期的蒸汽机船装有全套帆具,蒸汽机只是作为辅助动力。
1819年美国人M.罗杰斯建造的“萨凡纳”号蒸汽机帆船,用了2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在整个航程中只有60小时是使用蒸汽机推进,其余时间仍用风力。
在早期,蒸汽机安装在甲板上,驱动装在两舷的巨大明轮。
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阿基米德”号船建成,船长38米,主机功率80马力。
早期蒸汽机是安装在木帆船上的。
1850年以后,逐渐用铁作为造船材料。
1880年以后,钢很快代替铁作为造船材料。
1876年英国建造的新船只有8%用钢材建造,而到1890年,则只有8%是铁船了。
“大东方”号蒸汽机船1854~1858年英国人I.K.布鲁内尔建造的“大东方”号铁船被认为是造船史上的奇迹。
布鲁内尔第一个将关于梁的力学理论应用于造船,在船体建造上首创了纵骨架结构和格栅式双层底结构。
双层底向两舷延伸直到载重水线以上,形成了双层船壳。
上甲板也用同样结构以增加船体强度。
“大东方”号长207米(680英尺),排水量27000吨,比当时的大型船大6倍。
船内部用纵横舱壁分隔成22个舱室。
船上安装两台蒸汽机,一台驱动直径56英尺的明轮,另一台驱动直径24英尺的螺旋桨,蒸汽机总功率8300马力,最高航速每小时16海里。
船上有6根桅,帆总面积8747平方米(85000平方英尺)。
它能载客4000人,装货6000吨。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出现比它更大的船。
“大东方”号尽管经营失败,但在造船理论和技术方面,却为现代钢船开辟了道路。
蒸汽机船的完善早期蒸汽机船驱动明轮用的蒸汽机是单缸摇臂式,汽压也很低。
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三涨式蒸汽机,汽压提高到10.5千克力/厘米2。
此时明轮已为螺旋桨所代替,三涨式蒸汽机配合螺旋桨成为典型的动力装置。
19世纪末,蒸汽机已发展到四涨式六汽缸,蒸汽压力提高到13.6千克力/厘米2,功率达到1万马力。
高压水管锅炉也逐渐取代了苏格兰式火管锅炉。
20世纪初,货船一般是用三涨式蒸汽机作主机,功率约2000马力,航速约每小时10海里,载重量增大到6000吨。
航行于大西洋上的大型远洋客船,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单机功率达到2万马力。
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1896年,英国人C.帕森斯将他发明的反作用式汽轮机成功地应用于船上;同年,瑞典人C.迪拉瓦尔发明了冲击式汽轮机。
进入20世纪以后,船用汽轮机不断改进,因为重量轻,功率大,旋转均匀和无往复运动部件等,普遍应用于大型高速船。
至今,某些大功率船仍用汽轮机作为推进动力。
1892年,德国人R.狄塞尔发明压燃式内燃机,即柴油机,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船上。
柴油机热效率高、油耗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40年代末,柴油机船的吨位即已超过蒸汽机船。
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早期的杂货船承揽一切货种的运输,包括散装的煤炭、谷物等和桶装的油类。
1886年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船,也就是将货油直接装在分隔的油密舱室内并用泵和管系进行装卸。
进入20世纪后,对石油的需求日增,油船逐渐形成一支专用船队。
1944年最大的油船载重量为23000吨。
散货船略早于油船出现,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港口装卸效率不高,发展缓慢,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万吨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工业国经济恢复,原料需求剧增,油船和散货船都向大型化发展。
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船舶都是客货混装的。
1870年,英国人S.丘纳德和T.伊士梅创办丘纳德汽船公司和白星汽船公司,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航线上开辟旅行条件舒适的客船航班,豪华客船“海洋”号航行成功。
此后各国相继建造大型豪华客船,航行于大西洋航线和东方航线上。
80年代,已有载客千人以上,载重万吨以上,航速每小时超过20海里的豪华客船。
20世纪30年代,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达到高潮,如著名的“玛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号和“诺曼第”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