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趣味》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魅力1.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探讨文学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和分类: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的魅力:情感表达、思维拓展、审美体验等文学鉴赏方法:主题分析、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文学?教师讲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小组讨论:文学的魅力在哪里?学生展示: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学魅力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文学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二章:诗歌的韵味2.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探讨诗歌的韵味所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2 教学内容诗歌的特点: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形式多样等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诗歌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形式分析等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诗歌的韵味在哪里?学生展示: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韵味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小说的魅力3.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和形式探讨小说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的的小说鉴赏能力3.2 教学内容小说的特点:情节丰富、人物鲜明、主题深刻等小说的形式:长篇、中篇、短篇等小说鉴赏方法: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分析等引入讨论:小说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小说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小说的魅力在哪里?学生展示:小说作品的鉴赏方法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小说魅力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小说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戏剧的激情4.1 教学目标了解戏剧的特点和形式探讨戏剧的激情所在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戏剧的特点:情节紧凑、人物冲突、舞台表演等戏剧的形式:悲剧、喜剧、正剧等戏剧鉴赏方法:情节分析、人物分析、舞台表演分析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戏剧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戏剧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戏剧的激情在哪里?学生展示:戏剧作品的鉴赏方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剧激情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戏剧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散文的美感5.1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探讨散文的美感所在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5.2 教学内容散文的特点:自由灵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等散文的形式: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散文鉴赏方法:情感分析、语言分析、主题分析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散文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散文的美感在哪里?学生展示:散文作品的鉴赏方法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散文美感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散文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童话的奇幻6.1 教学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和形式探讨童话的奇幻所在培养学生的童话鉴赏能力6.2 教学内容童话的特点:奇幻元素、寓意深刻、语言通俗等童话的形式:传统童话、现代童话等童话鉴赏方法:奇幻元素分析、寓意解读、语言赏析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童话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童话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童话的奇幻在哪里?学生展示:童话作品的鉴赏方法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童话奇幻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童话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科幻的想象7.1 教学目标了解科幻的特点和形式探讨科幻的想象所在培养学生的科幻鉴赏能力7.2 教学内容科幻的特点:科学元素、未来想象、探索精神等科幻的形式:太空探险、时间旅行、等科幻鉴赏方法:科学元素分析、未来想象解读、探索精神体会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科幻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科幻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科幻的想象在哪里?学生展示:科幻作品的鉴赏方法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科幻想象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科幻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神话的神秘8.1 教学目标了解神话的特点和形式探讨神话的神秘所在培养学生的神话鉴赏能力8.2 教学内容神话的特点:神秘主题、古老传说、象征意义等神话的形式:创世神话、英雄神话、自然神话等神话鉴赏方法:神秘主题解读、古老传说分析、象征意义探究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神话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神话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神话的神秘在哪里?学生展示:神话作品的鉴赏方法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神话神秘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神话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九章:民间传说的智慧9.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和形式探讨民间传说的智慧所在培养学生的民间传说鉴赏能力9.2 教学内容民间传说的特点:地域特色、人物形象、道德观念等民间传说的形式:英雄传说、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传说鉴赏方法:地域特色分析、人物形象解读、道德观念体会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民间传说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民间传说的智慧在哪里?学生展示:民间传说作品的鉴赏方法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民间传说智慧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民间传说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网络文学的创新10.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文学的特点和形式探讨网络文学的创新所在培养学生的网络文学鉴赏能力10.2 教学内容网络文学的特点:题材多样、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网络文学的形式: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等网络文学鉴赏方法:题材分析、传播手段解读、互动性体验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网络文学的特点和形式教师讲解网络文学的特点和形式小组讨论:网络文学的创新在哪里?学生展示:网络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网络文学创新的理解程度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对网络文学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学的魅力: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理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文学的魅力所在。

文学的趣味教(学)案

文学的趣味教(学)案
根 本 不 知,感到无趣,精神残废。 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中毒。 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短视。
研读课文
思考:如何才能诊治欣赏趣味上 存在的毛病?
作者观点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 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 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 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论证方法
它。
——罗素
名人格言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
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舒婷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
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拓展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
“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 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 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 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 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 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 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 一看就要“醉”。
作业
运用本文作者提出的文学欣赏的方 法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写 一则读后感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语言特点
行止自如,繁简适度
名人格言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
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 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少年时,学习成绩优异,学 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 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 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 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 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 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 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文学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导学案主备人:审阅:班级:姓名:温馨提示:生命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能找出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3、情感目标:掌握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能找出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3、掌握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的方法。

4、初步掌握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启发引导【课前热身】1.基础字词囿( )于笃()嗜绮()靡玩索()生生不息:坐井观天,诬天藐小:玩索:绮靡:2.相关链接①文学常识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美学》(德,黑格尔)等。

其中,《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信息筛选提示:请认真阅读“课文导读”部分,并筛选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2)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趣味。

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3)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2.课堂探究(1)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2)作者认为该如何诊治这些毛病呢?(3)小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3. 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4. 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5. 经典文学作品的推荐与欣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2. 准备文学分析的案例和素材。

3. 准备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4. 准备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示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学概念和类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4.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讲解文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介绍文学的基本类型,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2. 第二课时: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讲解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包括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分析、审美分析等。

3. 第三课时: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介绍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荒诞等,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第四课时: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原创、注重审美、理解作者意图等。

5. 第五课时:经典文学作品的推荐与欣赏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呐喊》、《百年孤独》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文学的趣味 教案

文学的趣味   教案

文学的趣味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导入1.各种常见常吃的面食,你喜欢哪一种?面条花卷馒头饺子油条油饼2.各种pc端与手机端视频软件你下载安装了哪个?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西游记》《诗经》《梦里花落知多少》《小王子》《简.爱》《名人传》《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趣味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二)展示目标1.分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一一朱光潜朱光潜( 1897-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同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著作。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的拓荒者之一。

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特点的。

2.读一读,记一记重点字词的读音与意思•囿yòu:本义是指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qǐ mǐ:华丽、浮艳( 多指诗文)•笃嗜dǔ shì:特别爱好。

3.知识积累一-关于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艺论文2.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不知无趣味精神上的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上的短视3.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略)4.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魅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认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互动法:讨论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的认识和感受1.4.2 讲解:介绍文学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1.4.3 展示: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4.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的魅力和价值的看法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的魅力和价值第二章:文学作品的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实践法:让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2.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2.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4.4 讨论:分享自己的解读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2.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实践法: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欣赏的经验和感受3.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3.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体验3.4.4 分享: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受,进行小组分享和交流3.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4.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感受4.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4.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文学创作尝试4.4.4 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4.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第五章:文学作品的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5.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互动法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6.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风格的分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互动法:讨论不同文学形式的欣赏能力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形式与风格的看法6.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解释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6.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6.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6.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第七章: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7.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主题:爱情、友情、亲情、人性等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7.4 教学步骤7.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主题与意义的理解7.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解释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7.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7.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7.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第八章: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在历史中的传承: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思想观念、艺术风格等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实践法: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4 教学步骤8.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传承与影响的看法8.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解释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8.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评价具体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4.4 讨论:分享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8.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在传承与影响中的重要性第九章: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深刻反思现实生活9.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元素:人物、情节、背景等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反映社会现象、探讨人生哲理等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互动法:讨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的方法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4 教学步骤9.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解9.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元素,解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9.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9.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十章: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第十一章: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与共性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11.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等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主题、形式、风格等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实践法:进行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11.4 教学步骤11.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跨文化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经验11.4.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11.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11.4.4 讨论:分享自己的比较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1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方法第十二章: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12.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法: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12.4 教学步骤12.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批判性阅读的经验和感受12.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2.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分析12.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12.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第十三章: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文学作品1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创作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文学作品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13.4 教学步骤13.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感受13.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13.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文学创作尝试13.4.4 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13.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演绎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改编形式: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文学作品演绎的方法:表演、朗读、音乐等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实践法: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4 教学步骤14.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经验和感受14.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解释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14.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与演绎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共有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与风格、主题与意义、传承与影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跨文化比较、批判性阅读、创意写作、改编与演绎等多个方面。

《文学的趣味》 教案[5页]

《文学的趣味》 教案[5页]

《文学的趣味》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作者朱光潜2. 析品文章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二)能力目标1.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把握文章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三)素质目标1.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2.培养文学趣味(二)教学难点1.培养文学趣味四、教学内容(一)作者小传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

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二)创作背景课文选自《谈美·谈文学》。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朱光潜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作者自称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谈美》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文学的趣味》这一主题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3.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本次课以《文学的趣味》为主题,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的创新以及文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1.文学的创新。

2.文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

2.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社会影响。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举例或引用名人名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分组探究法: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文学创新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讲授法:结合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创新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使用与文学相关的名人名句或文学名篇的片段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阅读经历,让他们分享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分组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a.什么是文学?有哪些不同的文学定义?b.文学有哪些主要的分类?请举例说明。

c.文学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请提供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每个小组派出1-2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第三步:讲授文学的定义与分类(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呈现相关的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定义和分类,并解释每一类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分类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四步:讲授文学的创新(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创新形式和创新思维,并给出一些创新的例子。

2.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创新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文学创作方式。

第五步:讲授文学的意义(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包括对思想启示、人文情怀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作用。

文学的趣味 教案

文学的趣味   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学目标】1.分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课型】新授【授课形式】理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导入1.各种常见常吃的面食,你喜欢哪一种?面条花卷馒头饺子油条油饼2.各种pc端与手机端视频软件你下载安装了哪个?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西游记》《诗经》《梦里花落知多少》《小王子》《简.爱》《名人传》《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趣味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二)展示目标1.分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一一朱光潜朱光潜( 1897-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同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著作。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的拓荒者之一。

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特点的。

2.读一读,记一记重点字词的读音与意思。

囿yòu:本义是指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qǐ mǐ:华丽、浮艳( 多指诗文)笃嗜dǔ shì:特别爱好。

3.知识积累一-关于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趣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作潜能。

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文学欣赏与创作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趣味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趣味性。

1.4.2 讲解: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趣味性。

1.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4.4 创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第二章:诗歌的韵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欣赏诗歌的韵味。

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与分类诗歌的韵味与意境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歌,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韵味。

2.4.2 讲解: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歌,引导学生欣赏。

2.4.4 创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第三章:小说的魅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欣赏小说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的小说创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与分类小说的魅力与情节小说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魅力。

3.4.2 讲解: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3.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小说,引导学生欣赏。

《文学的趣味》导学案

《文学的趣味》导学案

《文学的趣味》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重点)一、自主学习与检测1、朱光潜:当代著名的________ 家,他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句话出自〈〉。

“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句话出自〈〉,句中的“小”意二、字词突破囿y b 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 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口嗜:特别爱好。

三、整体感知(一)解题: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二)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文章研读(一)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1 •交流讨论自己调查学生读书情况。

存在的情况:2•读第②到第④自然段,思考课文中作者的观点。

学生思考,讨论。

朱光潜认为部分人身上存在着三种阅读趣味的毛病:提示:我们是否也存在上述三种问题呢?五、作业思考:针对朱光潜指出的文学阅读趣味上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的欠缺,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

2、体会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1、如何获取趣味”和新趣味”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

一、知识检测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据一般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种。

3、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4、《文学的趣味》是一篇_________ (体裁),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文学和趣味之间是什么关系?2、作者为什么要就此中心展开论述?3、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有哪些?存在的主要毛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朱光潜先生开出的诊治这些毛病的药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精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论证技巧。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趣味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趣味概念,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作品的趣味元素:情节、人物、语言、主题等文学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功能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的趣味概念和作品分析。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引入经典文学作品片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1.4.2 讲解:讲解文学的趣味概念,分析作品的趣味元素。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的趣味。

1.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小说的趣味元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文体的趣味元素,学会欣赏小说作品。

培养学生通过小说阅读理解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与特点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动机、冲突等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小说的主题思想:道德、哲理、人性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趣味元素和作品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趣味。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4.2 讲解:讲解小说的趣味元素,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小说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趣味。

2.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的趣味元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文体的趣味元素,学会欣赏诗歌作品。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阅读理解意象、情感和节奏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的意象: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诗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音节、韵脚、节奏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趣味元素和作品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

文学的趣味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

文学的趣味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教学目的】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设想】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作者简介: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二、词语解释: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三、阅读指导本文是一篇文艺https:///论文。

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

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阅读本文,应首先运用既有知识(感知、理解、概括、筛选、比较等等)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品味下边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本文论述的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

作者运用“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

比如,在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的道理时,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把难懂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

又比如,作者将战胜惰性,获取新的趣味比喻成“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要想获得新的文学趣味,就必须战胜心理惰性,而且突出了惰性的“顽强”与获得新的趣味之不易。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质教案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质教案

《文学的趣味》朱光潜教学目的:1、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过程:一、由作者简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结构、思路准确审读题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趣味明确课文中心论点文学与趣味之间应是什么关系?朗读课文第一节,回答上述问题。

明确: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或趣味是文学欣赏的基础)作者为什么要就此中心展开论证?明确: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⑴根本不知,感到无趣,精神残废。

⑵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中毒。

⑶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短视。

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的文学趣味?明确: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理解。

又如何才能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明确: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全文提纲:(1-4)指出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现象1.2---没有趣味3-----趣味低劣4-----趣味狭窄(5-6)提出如何诊治精神上的“残废”、“中毒”、“短视”这三种“流行的毛病”。

5-----提出诊治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6-----“培养文学趣味也需时时创造。

三、字、词疏通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盛感囿于纷歧(分歧)惰性笃嗜含英咀华瘾发见揣摩绮靡窄狭精湛靡糜掌握词义:索然无味生生不息先入为主面面俱到开卷有益玩索揣摩笃嗜文中一些俗语、引语的出处四、阅读分析课文(一)分析(1-4)段孔子的话:重在“乐”(学习方面)引用作者的话:重在“知”(文艺方面)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有欠缺。

根本不知感不到趣味“蠢牛听琴”精神上的“残废”三种流行病:知的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狭窄“坐井观天”精神上的短视问: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不良现象什么?作者对这三种现象是如何论述的?采用了哪种论述方法?请简要叙述。

提示:没有趣味三种趣味低劣现象趣味狭窄作者采用了以喻明理的方法进行论述。

比喻说理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十七 文学的趣味(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十七 文学的趣味(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十七文学的趣味(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的趣味性;2、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等细节;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1、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趣味;2、如何在创作中添加趣味元素。

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趣味感受,如哪些作品或哪些情节让你觉得有趣或好笑等。

二、讲述:1、文学作品中的趣味性在文学作品中,趣味可谓无处不在,无论是幽默、讽刺或感伤,都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趣味感受。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人感到惊奇和好笑,鲁迅的《阿Q正传》中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的某些人物行为,让人感到十分的娱乐。

2、趣味的形式趣味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法表现出来的。

比如,通过词语和语言的运用和变奏,通过泼辣的态度和幽默的形式,通过新奇的主题和构思等等,文学作品中的趣味往往隐匿于各种形式中,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发现。

三、案例分析:请学生针对以下两个案例的细节进行分析,探究文学作品中趣味的表现形式。

1、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长安街的夜不会更长,但我的鞋子可以穿到天亮。

”请归纳这句话的趣味表现形式。

2、钱钟书的《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台词,茄子:咱们这民主得不行!北洋政府你在咱这儿不能乱来呀!士官长:得了嘛,你还要选举说吧?茄子:他(指队长)把咱们的人心给抓得准呀!您可知道,苏联红军吃苏联口粮嘛,边防军吃边防军口粮嘛,咱们这儿呢,统统吃北洋口粮,同样的口粮,当然选队长了!请归纳这段台词的趣味表现形式。

四、练习:请学生自行选择一段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分析其趣味表现形式,并就此作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五、创作:请学生以趣味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感悟进行创作,可写诗、小说、散文等等。

六、归纳总结:请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理解趣味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在文学创作中添加趣味元素。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对文学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2. 文学的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3. 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4. 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文学知识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3. 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5.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创作成果,体现学生的文学素养。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想,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文学的趣味》2.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理论著作3. 网络资源:文学作品、文学评论、作家访谈等4. 视听资料:文学作品朗读、戏剧表演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和文学鉴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第3-4课时: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3. 第5-6课时:现实生活中的文学应用4. 第7-8课时:文学作品分析与讨论5. 第9-10课时:文学创作实践与评价九、教学后记: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需要调整。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
课题序号
5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名称
《文学的趣味》教案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教难点
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学习指导用书及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二)(2-4)列举文艺趣味在知上有欠缺的三种表现
(三)(5)提出解救方案
(四)(6)如何培养高雅的文学趣味
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阅读本文,应首先运用既有知识(感知、理解、概括、筛选、比较等等)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品味下边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本文论述的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作者运用“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比如,在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的道理时,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把难懂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又比如,作者将战胜惰性,获取新的趣味比喻成“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要想获得新的文学趣味,就必须战胜心理惰性,而且突出了惰性的“顽强”与获得新的趣味之不易。在阐明这一观点时,作者还不厌其烦地从初习文言文到改习语体文、学文言文、学诗、学外国文学等多方面结合个人经验反复阐述,令人倍感亲切,文章也深入浅出,增强了说明力。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难点】1、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2、培养文学趣味。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我国美学界的一代宗师。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疏通字词: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细细地体会探寻。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盛shèng感惰duò性索然无味:形容对某样事物没有兴趣(多指文章)。

生生不息:不断地派生、发展。

生生,不断地滋生。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三、整体感知:(一)解题(文艺论文)提问: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趣味。

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二)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三)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提出文学欣赏的依据是趣味。

第二部分(2-4)分析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趣味》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重点)
一、自主学习与检测
1、朱光潜:当代著名的家,他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句话出自〈〉。

“登东山而小鲁,。

”这句话出自〈〉,句中的“小”意思是。

二、字词突破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三、整体感知
(一)解题: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二)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文章研读
(一)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1.交流讨论自己调查学生读书情况。

存在的情况:
2.读第②到第④自然段,思考课文中作者的观点。

学生思考,讨论。

朱光潜认为部分人身上存在着三种阅读趣味的毛病:
提示:我们是否也存在上述三种问题呢?
五、作业
思考:针对朱光潜指出的文学阅读趣味上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的欠缺,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

2、体会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1、如何获取“趣味”和“新趣味”。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

一、知识检测
1、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论据一般有和两种。

3、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4、《文学的趣味》是一篇(体裁),选自。

二、合作探究
1、文学和趣味之间是什么关系?
2、作者为什么要就此中心展开论述?
3、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有哪些?
存在的主要毛病:
(1)
(2)
(3)
4、朱光潜先生开出的诊治这些毛病的药方:
(1)
(2)
三、精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论证技巧。

1、课文对论证内容的稀疏与繁密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2、课文在论证方法多样,请举例说明,并说明这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1)引用论证:
(2)比喻论证:
(3)举例论证:
四、拓展延伸
1.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2.拓展阅读
读书,人才更像人
──严文井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

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能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好学。

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

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

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

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

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

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苍蝇的嗡嗡、狮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别。

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

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