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国际大都市中,最早形成的是()。

A. 东京B. 巴黎C. 伦敦D. 纽约2. “花园城市”最早源于()。

A. 新加坡B. 香港C. 上海D. 深圳3.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 北京B. 上海C. 伦敦D. 东京4. 下列城市中,属于“四大古都”之一的是()。

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成都5. 下列城市中,著名的“皇居”位于()。

A. 巴黎B. 伦敦C. 东京D. 纽约二、填空题1. “蓝色之城”是指位于巴西的()。

2. 北京的地理位置是东经()度、北纬()度。

3.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位于()地区。

4. 中国四大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5. 东亚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三、简答题1. 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并列举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答: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并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它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等方面。

2. 请介绍一座你所熟悉的城市,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特点等。

答:例如介绍上海:上海位于中国华东沿海,东经121°29',北纬31°14'。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拥有超过2400万的常住人口。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特点包括金融、航运、贸易等产业的高度发达。

四、论述题请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答: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社会矛盾加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并且加强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以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综上所述,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地理知识,并对城市化过程及相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存在争议,建议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和复习。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B. 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C.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D. 城市环境的生态影响2. 城市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里斯塔勒B. 韦伯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3.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农业用地的增加D. 城市经济活动的多样化4.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经济原则B. 社会原则C. 环境原则D. 政治原则5.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道路设计不合理B. 车辆数量过多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所有以上因素6.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排放B. 人口密度高C. 建筑物密集D. 绿化覆盖率低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A. 出生率上升B. 死亡率下降C.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D. 城市内部人口自然增长8.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线性模式9. 城市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 土地利用变化B. 水资源污染C. 空气质量改善D. 生物多样性减少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文化传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描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原则,并解释其重要性。

3. 阐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通过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以一个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并探讨这种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山农成人教育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农成人教育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100——500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4、景观、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正确书写区位商公式,并利用区位商公式计算2010年海南入境过夜旅游中外国游客的区位商。(10分)
2、对得出区位商数值进行简要分析。(5分)
五、问答题
1、简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需求门槛与最大销售距离之间的关系。(10分)
2、城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25分)
3、为什么说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
4、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
等方面。
5、空间扩散由三基本类型:、、。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5、空间扩散由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性、可运输性。
7、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其研究对象分: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
8、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9、列举三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外超特大型城市纽约 、 东京 、 墨西哥城。
10、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

【城市地理学】选择题答案

【城市地理学】选择题答案

5下列不是大都市带的地区是A【A印度孟买城市地区B美国东北部海滨地区C美国大湖沿岸地区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4下列说法中(ABD )是不正确的A广域城市化就是离心型城市化B广域城市化就是外延型城市化C广域城市化就是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就是过度城市化5下面(AD)部门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A银行B自来水厂C煤气厂D公司总部9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 )A城中村属于逆城市化现象B在城市边缘建新区属于外延型城市化现象C郊区化属于离心型城市化D在大城市郊区建立卫星城属于飞地型城市化现象11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哪些1温州模式:个体私营2苏南模式:集体企业3珠三角模式:外资、外来劳动力1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13城市化的参透过程是按照(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两种方式反映在地表上的3在城市地理学理论中,下面(A地方性中心城市B城市专业化程度提高C城市发展历史长D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情况下,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B/N)可能较小(AC)10下面关于中心地的说法正确的是(B)A中心地是一定地域的中心,为向居住在他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低级的商品和服务B中心地可化作不同等级C高级中心地提供少量高级的商品和服务D低级中心地职能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和服务11下面属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的正效果的是()A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B边缘的劳动力。

资金等流入核心区C次级核心发展D边缘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12下列对中心地,中心商品与服务表述正确的是(AB)A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他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方B中心商品和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C中心商品和服务是不不分等级的,即较高级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级别的中心商品或提供较高级别的服务第九章1下面关于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C)A城镇体系是把一座城市当做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B城镇体系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C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是指组成城镇体系的各城镇的规模,空间分布,相互作用以及体系内的生长点的位置D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2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A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B城市空间分布结构C城镇人口年龄结构D城市职能结构第十章1城市土地总供给是(c)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第十一章第十三章1什么是热岛效应热城市热岛效应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问题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 城市化率的提高2.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A. 空气污染B. 水资源短缺C. 噪音污染D. 所有选项3.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过多B. 道路设计不合理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所有选项4.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A. 城市中心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B. 城市中心的绿化面积少C. 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高D. 城市中心的工业污染严重5. 城市绿化的主要作用是:A. 美化环境B. 净化空气C. 降低噪音D. 所有选项6. 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可以缓解交通拥堵?A. 增加私家车数量B.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C. 扩大城市道路面积D. 限制城市人口增长7. 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耕地面积减少B.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C. 农产品需求增加D. 所有选项8.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水资源污染B. 水资源短缺C. 水资源浪费D. 所有选项9. 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A. 增加工业排放B.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 增加汽车使用D. 限制城市绿化10. 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能源需求增加B. 能源需求减少C. 能源结构优化D. 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阐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 描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A5. D6. B7. D8. D9. B 10. A二、简答题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1、城市地理学1)对象和任务研究再不同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的科学。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性。

2)发展城市地理学的完全独立和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问题等。

2、城市概念: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居地.性质: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3、空间分析学派1)背景50.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支持空间资源的管理政策。

2)内容地理学在方法上和哲学上发生的革命性改变:①由求异改为求同,求规律性;②由文字描述改为数据处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③明确要求研究结果有预测能力,帮助决策。

为此,借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 1 —的理论方法建立空间模式。

3)评价把人类行为过分简单话,忽略其复杂多样的本质;④空间模式不能完全真正反应地理现象的本质。

4、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涵义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人口相应减少,城市形成和分布,由相对独立的状况改为相互联系的状况;人们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

3)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中国城市化率为52.57%5,卫星城1)概念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

2)功能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

3)发展本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为控制大城市膨胀采取了发展卫星城这种分散对策,从本世纪初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兴建了三代卫星城。

— 2 —6、郊区化1)概念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地理试题城市等级特点及答案

地理试题城市等级特点及答案

地理试题城市等级特点及答案地理试题:城市等级特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A. 人口规模B. 经济实力C. 地理位置D. 政治地位2. 城市等级体系中,通常将城市分为几个等级?A. 2个等级B. 3个等级C. 5个等级D. 7个等级3. 城市等级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城市通常被称为:A. 一级城市B. 二级城市C. 三级城市D. 四级城市4. 城市等级体系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衡量城市等级的标准?A. 交通网络B. 教育资源C. 绿化面积D. 工业基础5.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通常意味着:A. 人口更少B. 经济更落后C. 服务设施更完善D.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更小6.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一线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杭州7.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是:A. 单一因素B. 综合因素C. 随机因素D. 人为因素8.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A. 越弱B. 越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9. 在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由哪个机构进行?A. 国家统计局B. 城市规划局C. 教育部D. 交通部10.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的划分对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A. 无关紧要的影响B. 一定的指导意义C. 决定性的作用D. 负面的影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城市等级体系中,一级城市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12. 城市等级体系的划分有助于_______城市发展策略,促进_______均衡发展。

13.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_______、_______等。

14.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其_______和_______能力越强。

15. 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的划分有助于_______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城市自然地理环境B. 城市人文地理环境C. 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D.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

A. 自然增长率B. 机械增长率C. 政策导向D. 科技进步3.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通常被划分为住宅区的是()。

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C. 居住用地D. 公共设施用地4. 城市规模的划分通常基于()。

A. 人口规模B. 经济总量C. 地理面积D. 行政级别5. 城市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环境污染C. 缓解交通拥堵D. 促进经济发展6. 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空气净化作用的主要是()。

A. 建筑物B. 道路C. 绿地系统D. 水体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A. 人口过剩B. 资源短缺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8. 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拆除重建B. 修缮保护C. 限制开发D. 市场化运作9. 城市群是指()。

A. 相互独立的城市集合B. 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集合C. 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集合D. 行政管理统一的城市集合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它关注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__________的关系。

2. 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__________。

3.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__________是城市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通常包括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4.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__________和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

5. 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1..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城市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

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

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

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3.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4.智能图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包括:结点、路径、边界、区域、标志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有哪些方法。

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正常城市、最小需要量法2.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城市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城市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城市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以及其周边城市和地区组成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的区域。

以下哪个不是城市圈的主要特征?A. 经济联系紧密B. 社会文化互动频繁C. 地理空间分布均匀D.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 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 地理位置B. 人口规模C. 政府政策D. 气候条件3. 城市圈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A. 加强环境保护B. 优化产业结构C. 过度开发资源D. 提升公共服务4. 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通常具有以下哪个特点?A. 经济规模较小B. 人口密度较低C. 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D.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5. 以下哪个城市圈是国际上知名的城市圈?A. 东京城市圈B. 洛杉矶城市圈C. 北京城市圈D. 纽约城市圈6. 城市圈内部的交通网络建设,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城市间的距离B.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C. 减少城市间的联系D. 限制人员流动7. 城市圈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A. 增加私家车辆B. 限制公共交通发展C. 发展轨道交通D. 减少道路建设8. 城市圈的规划和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发展水平B. 人口分布C. 地理位置D. 所有以上因素9. 城市圈的建设,通常需要哪些部门的协同合作?A. 交通部门B. 教育部门C. 环保部门D. 所有以上部门10. 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以下哪个方面?A. 经济增长速度B. 资源消耗量C.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D. 人口数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圈的形成条件。

2. 分析城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 描述城市圈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圈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论述城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地理学》考查试题

城市地理学》考查试题

2、简述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10分)
3、
三、论述题 (50分)
1、综合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与发展方向。(15分)
2、均衡、非均衡增长、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模式的代表人 物,主要思想(15分)
3、论述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城 市发展方针的合理性。(20分)
Company Logo
LOGO
《城市地理学》考查试题
专业: 姓名: 学号 :
注:①请用信笺纸认真填写答案
②两份卷子过分相同,则都不计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城市金字塔
过度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景观型城市化
再城市化
大都市区
假性城市化
城市职能
逆城市化
Company Logo
二、简述题(30分)
1、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0分)
Company Logo
城市职能指城市的主要功能以及城市对城 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表现的是城市现有 状况。 大都市区包括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 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 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 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 市化地区。

高中地理试卷城市部分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试卷城市部分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试卷城市部分专项考核试题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某一线城市部分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该街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为传统中央商务区,金融机构众多。

随着城市发展,该街区部分机构外迁至新兴商务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处更新改造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主要是考虑()[单选题] *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设计的影响因素。

我国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因此提升房产价值不是增建大量住宅楼的目的,A错误。

此处金融机构众多,就业岗位多,在此处增建大量住宅楼可以满足员工就近居住、就近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职住平衡,C正确。

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并不主要为了优化人居环境,与促进社区交流关系也不大,B、D错误。

故选C。

2.高级写字楼沿主干道分布,有利于()[单选题] *答案解析:解析:2.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因素。

此处为中央商务区,写字楼内主要为从事金融等第三产业的人员,货物运输需求量小,A错误。

写字楼集中分布于主干道两侧可能加剧主干道的交通拥堵,B错误。

该区域范围较小,将部分写字楼分散到支路沿线并不妨碍产业集聚,C错误。

主干道关系着城市形象,且此处主干道沿线还有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能与改造后的高级写字楼共同提升旧城区的城市形象,D正确。

故选D。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覆益周边8个城市(下图)。

2021年9月4日,武汉城市圈的本域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武汉城市圈同域化加速推进。

同域化的本质是实现区域治理融合的同城效应过程,实现资源和要素在城市间的合理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主要得益于()[单选题] *答案解析:3.根据材料,同城化的本质是实现区域治理融合的同城效应过程,实现资源和要素在城市间的合理配置,所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主要得益于交通通信发展,A正确;整个城市圈中的城市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工业集聚加强,有利于形成工业地域,对同城化影响小,C错误;区域协调发展是同城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所以选A。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和两部分。

2、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3、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成三类:即、和政治性转运。

4、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6、美国按照1990年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和两部分组成,两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7、1949年捷夫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首位度D、首位比2、扇形模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学说是提出的。

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厄尔曼3、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4、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B、统计描述方法C、统计分析方法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5、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C、城市边缘区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社区和社会区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城市均质性和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图说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S型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城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A. 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C.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向农村的迁移答案:B2. 城市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A. 增加绿地面积B. 减少空气污染C. 增加噪音污染D. 减少水资源污染答案:C3.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 城市功能区域不变答案:A4.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城市化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D. 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答案:C5.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C. 增加失业率D. 减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答案:B6.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A. 交通拥堵B. 交通设施完善C. 公共交通发达D. 交通事故减少答案:A7.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包括:A.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B. 减少农村人口C.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D. 增加农村环境污染答案:B8.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B. 社会阶层融合C. 社会矛盾减少D. 社会秩序稳定答案:A9.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包括:A. 传统文化的消失B. 文化多样性的增加C. 城市文化单一化D.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完全隔离答案:B10. 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生活成本降低B. 生活环境改善C. 生活压力增加D. 社会服务完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______向______集中的过程。

答案:农村;城市2.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______。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5、中心商务区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中心商务区4、城镇体系5、生长极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城市政治B. 城市经济C. 城市社会D. 城市空间结构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 城市工业发展D. 城市服务业发展答案:B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A. 地理位置B. 资源条件C. 气候条件D. 国家政策答案:C4. 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工业生产B. 行政办公C. 休闲娱乐D. 商业交易答案:D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人口过多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交通管理不善D. 城市车辆数量过多答案:B6. 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工业用地B. 提供商业用地C. 提供居住用地D.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答案:D7.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变化B. 人口密度增加C. 城市景观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城市扩张的主要模式是什么?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星形模式D. 线性模式答案:A9.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建筑物密集B. 城市交通繁忙C. 城市绿化不足D. 城市工业排放答案:A10.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村劳动力流失B. 农村土地资源减少C.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A. 人口城市化B. 经济城市化C. 社会城市化D. 空间城市化答案:A, B, C, D2.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社会阶层分化B. 社会流动性增加C. 社会服务需求增加D. 社会问题增多答案:A, B, C, D3. 城市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产业结构变化C. 就业机会增加D. 城市竞争力提升答案:A, B, C, D4. 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资源消耗增加D. 气候变化答案:A, B, C, D5.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冲突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

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汇编地理是一门有关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城市地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城市地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城市的构成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学地理城市地形题目和答案的汇编,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城市地形特征最符合“湖泊环绕”的描述?A.北京B.上海C.苏州D.重庆答案:C.苏州2.城市的地形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划分?A.山地B.平地C.丘陵D.河流答案:B.平地3.下面哪个城市最有可能是山地地形?A.成都B.南京C.厦门D.广州答案:A.成都4.城市的地形特征对哪些因素会产生影响?A.交通B.气候C.人口D.经济答案:A.交通5.城市地形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地理位置B.自然条件C.人类活动D.历史遗留答案:B.自然条件二、填空题1._________ 是城市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答案:山地2.城市地形通常包括山地、_________、平原等。

答案:丘陵3.城市地形的变化会对城市的交通和_________产生影响。

答案:通行4.城市地形的特点往往与所在地区的_________息息相关。

答案:自然条件5.南京是一个位于_________的城市。

答案:平原三、解答题1.简述城市地形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

答:城市地形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形的高低起伏将会影响到城市的道路布局和交通便利性,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来解决交通问题。

其次,不同地形的城市在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泄方面也有所差异,山地地形需要注意水资源的调配和雨水的排放,平原地区则需要建设排水系统来避免水患。

最后,城市地形还会影响到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如峡谷地形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沿海地区需要考虑海岸线的保护等。

2.举例说明城市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以厦门为例,该城市地形为丘陵和平原交错,临海而建,地势多起伏。

这种地形特点对厦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地理学答案

城市地理学答案

城市地理学答案单项选择题1.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主要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是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

2.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等级结构)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3.在城市地理学理论中,下面(地方性中心城市)情况下,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B/N)可能较小。

4.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城市化过程,可以分成许多城市化类型,郊区化属于(离心型城市化)。

5.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曲线表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GNP增加一定数量(如100美元),需要相应提高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幅度应该属于(较小)。

6.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城市建成区)。

7.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城中村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8.区域要素及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发生在城市化的(中心城市化)阶段。

9.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景观、人口规模、产业构成、物质构成、职能)方面。

10.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11.城市边缘区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明显,但城市影响已经渗入”的圈层是(外围农业区)。

12.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

13.对郊区化而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郊区化是城市要素由内向外的一种离心迁移过程)。

14.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城市建成区)。

15.下面属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的正效果的是(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的是(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

17.下面(银行)部门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判断题18、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9、生长极就是一个区域中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点,决定因素看它有无发动型工业。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

城市分析地理题库及答案1. 城市化定义是什么?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以及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集中过程。

2. 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工业化、服务业的增长、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减少、城市地区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3.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社会分层加剧、犯罪率上升等。

4. 城市空间结构有哪些类型?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等类型。

5.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

6.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有哪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绿色建筑、公共交通系统、能源效率提升、废物循环利用、城市绿化等。

7.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蔓延”现象是什么?城市蔓延是指城市无序扩张,导致城市边界不断向外延伸,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

8. 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的策略包括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引导人口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等。

9.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等。

10. 城市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城市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城市化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又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两者共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1. 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变化。

2. 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增长,这些因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干预和社会管理来缓解。

4. 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反映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5.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来减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城市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

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

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

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3.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4.智能图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包括:结点、路径、边界、区域、标志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有哪些方法。

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正常城市、最小需要量法2.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用城市人口代表城市化水平比较简洁、方便,也反映主要的本质内容,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

3.公式P i=P1r-q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值的不同取值,公式所表示的城市体系分布的特点。

Pi=P1·Ri-q…=P1/Riq (6)当q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当q小于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

越小越分散;当q等于1,捷夫模式;当q趋向零,表明所有城市规模相等;当q趋向无穷大,表明只有一个城市分布4.边缘城市及其特点边缘城市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口郊区化、产业信息化、交通小汽车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今许多美国人的自然选择,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

它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在扩散中的又出现重新集聚。

边缘城市特点:①、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

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②、停车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办公楼分散于绿色自然环境之中。

各建筑之间通常由步行走廊或小巴士相连。

③、配备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小汽车作为主要对外交通手段。

④、边缘城市的中心地带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设施。

⑤、大型标志性的建筑物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⑥、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

⑦、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答案要点:①理论假设:这是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平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份供应等方面;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区域的运输条件完全一样,没有可供利用的水道,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

对消费者来说,符合距离最小化原则;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来说,他会寻找最佳位置,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

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

②六边形网络与城镇等级体系: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

为满足第一个条件,模式的概括中就必须采用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因为这可以使供应点的数量达到最少化。

于是。

作为第一步,克里斯塔勒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

这样,B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

但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将不能满足第二个限制因素。

因为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因此,对上图必须作一些修改,这就是将所有的圆形市场区重叠起来。

重叠后,B级中心地仍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只是间隔更紧凑,其距离为d。

此外,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其理由是消费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去得到货物或服务。

一个中心地能提供多种货物。

由于克里斯塔勒采用的是B级中心地最高等级货物最大销售距离的概念,这就意味着B级中心地还提供一系列较低级别的货物或服务。

这些货物和服务组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自高级向低级,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分别为,r一1,r一2,r-3,…,但是,由于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均小于r,因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所有地方。

随着货物级别的降低,较低级货物市场区的范围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范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③市场原则、行政原则、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市场区的等级巢状系统是由以下的系列构成:1,3,9,27,81,243,···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交通原则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4,16,64,···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

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3.12,48,···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即:1,6,42,294,···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1,7,49,343,···2、请分析美国郊区化的过程及发生机制;若从美国郊区化的含义来看中国,请问中国的大城市目前是否出现了郊区化,并论述理由。

答案要点: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

过程:①住宅郊区化。

②紧随住宅迁往郊区的是商业服务部门。

③在商业服务部门外迁的同时,工厂也向郊区迁移。

④在商业服务部门之后外迁的是办公事务部门。

机制: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观前提。

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租地价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区化发展。

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

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

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

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

按照美国的郊区化,中国少数特大城市的郊区化应该刚刚开始。

理由:①小汽车逐渐走入家庭。

②人口从市中心外迁的不明显;③中国的城市化还在进行。

1、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关系(10分)。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联系:•①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②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

•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2、土地利用的多核心模式•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economic cells)——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

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它成长点。

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

哈里斯及厄尔曼还考虑到,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

因为后者的区位因素之一便是要远离这些有碍环境的土地利用。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

3.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用城市人口代表城市化水平比较简洁、方便,也反映主要的本质内容,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

4、用经济发展阶段观点解释城市规模分布特点埃尔。

莎科斯(E。

Shaks)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模式,试图将城市规模分布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