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的主产地

合集下载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着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的产区介绍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的产区介绍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的产区介绍1、江南药产区: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药材。

江南湖泊纵横,素称鱼米之乡,道地药材品种较多。

湘鄂地区出产的著名药材有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县的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石斛、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大别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2、云贵药产区包括云南、贵州所产的药材。

云药包括滇南和滇北所产的道地药材。

滇南为我国少有的静风区,出产诃子、槟榔、儿茶等;滇北出产云茯苓、云木香、冬虫夏草等;处于滇南、滇北之间的文山、思茅地区以盛产三七并闻名于世,此外尚有云黄连、云当归、云龙胆、天麻等。

云南的雅连、云连占全国产量的绝大部分;云苓体重坚实,个大圆滑、不破裂;天麻体重、质坚、色黄色、半透明;半夏个圆、色白似珠,称“地珠半夏”。

本地区特产野生药材有穿山甲、蛤蚧、金钱白花蛇,红豆蔻、广防已、木鳖子、鸡血藤、广豆根、巴豆、骨碎补等。

贵药是以贵州为主产地的道地药材。

贵药多生长在地形崎岖的高原、山岭、河谷、丘陵和盆地,尤以苗岭、梵净山、大娄山区为多,本地出产的著名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天冬、吴茱萸、雄黄、朱砂等。

3、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中药材主产地(道地药材)“新编”

中药材主产地(道地药材)“新编”

中药材主产地(道地药材)“新编”声明:本文转自神农本草精英会微信号,题目为张继中药诗话系列之一:中药材主产地(道地药材)“新编”。

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中药基础知识和行业正能量。

插入广告与原作者无关,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摘自《中医药法》)。

中药材主产地(道地药材)“新编”——张继云南马关草果王,版纳砂仁天竺黄。

文山三七云佛手,云南重楼滇精黄。

朱砂琥珀五倍子,叙府半夏云木香。

檀香荜茇马钱子,云归昆明山海棠。

云连丽江山慈姑,苍山贝母药大黄。

天麻雪上一支蒿,滇西云归儿茶膏。

毕澄茄子鸡血藤,诃子云苓云胡椒。

贵州天麻吴茱萸,毕节半夏艾纳香。

雷丸山慈姑贵芍,朱砂五倍子雄黄。

黔川续断坚龙胆,杜仲百合茯苓乡。

姜形黄精九香虫,通脱通草贵白党。

四川松青芦贝母,泽泻佛手雅安黄。

川仲川朴川楝子,绿丝郁金川姜黄。

灌县川芎川牛膝,味连雅连川木香。

江油附子青川乌,中江薄荷川明党。

鸡骨常山川独活,瑞香狼毒川活羌。

中江丹参川续断,中江白芍川柏黄。

汉源花椒五倍子,慈姑干姜犍白姜。

雷丸甘松川故脂,川红梅花九虫香。

遂宁白芷自然铜,绵川麦冬云木香。

川蓬莪术川藁本,宜宾巴豆川山常。

川灯心草紫草茸,川金钱草苦楝皮。

保宁半夏西钩藤,康定硼砂川白蜡。

重庆綦合川红梅,秀山银花南大黄。

合江佛手涪麦冬,开县木瓜桔梗良。

万县江津青白壳,垫江丹皮川黄柏。

万县巴豆山栀子,万县常山云木香。

青海秦艽西羌活,马鹿茸角野麝香。

冬虫夏草川贝母,沙棘马宝西大黄。

胆草枸杞大青盐,青藏茵陈山莨菪。

西藏甘松胡黄连,大黄羌活红景天。

冬虫夏草藏茵陈,野生川贝野麝香。

川西獐牙菜硇砂,西藏雪莲山莨菪。

浙江象贝杭麦冬,泰顺山栀枫香脂。

温州厚朴温钩藤,金华蝉蜕赤豆子。

温州莪术片姜黄,温州郁金枳椇子。

淳安木瓜山茱萸,杭芍白芷金樱子。

杭菊白黄西红花,海藻蕲蛇续随子。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复习题:第二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复习题:第二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复习题:第二章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一、A型题药材的道地产地是A.新疆B.江西C.广西D.河北E.辽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新疆主产紫草;江西的枳壳;广西的巴戟天;河北的黄芩、板蓝根。

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切片B.揉搓C.硫熏D.烫E.发汗『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材的产地加工需切片的是大黄、鸡血藤和木瓜;需揉搓的是玉竹、党参和三七;需发汗的是厚朴、玄参、续断、杜仲和茯苓。

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适宜采收期涉及到八个药材,双峰期采收的是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落果采的是三棵针;三年采的是牡丹皮;6年生秋季采的是人参影响中药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是A.采收B.品种C.运输D.产地E.加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很多,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品种。

附图中,图1的道地产地是A.贵州B.东北C.四川D.宁夏E.安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贵州主产天麻;东北主产人参;四川的黄连;宁夏的枸杞;安徽的木瓜。

附图中,图2的道地产地是A.河北B.云南C.江苏D.河南E.浙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河北主产黄芩、板蓝根;云南的三七;江苏的薄荷;河南的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浙江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材是A.叶类药材B.皮类药材C.花类药材D.茎木类药材E.全草类药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药材的采收期叶类药材应在光合作用强,开花前或结果成熟前采收;皮类药材应在春末夏初采收;花类药材应含苞待放时采收;茎木类药材应秋冬季采收;全草类应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

道地药材区划(动态版)和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

道地药材区划(动态版)和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

怀药
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 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 中原,常用药材300余种,其 中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 怀菊花被誉为“四大怀药”。
浙药
浙药产区浙药包括浙江及 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狭义 的浙药系指以“浙八味”为代 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 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 花、杭麦冬、浙贝母,以及山 茱萸、温厚朴天台乌药等。
道地药材区划(动态版)和40 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 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 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 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 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 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 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 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川药
川药产区川药是指四川所 产的道地药材。常见的药材有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冬虫夏 草、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 灌县的川穹、石柱的黄连、遂 宁的白芷等;其中中江白芍质 坚明亮,断面粉白色,俗称 “白里映红”。
云贵药
云、贵产区 云药包括滇南 和滇北所出产的道地药材。较 为著名的药材有文山的三七; 此外尚有云黄连、云当归、云 龙胆、天麻等。其中云苓体重 坚实、个大圆滑、不破裂;天 麻体重、质坚、黄色、半透明; 半夏个圆、色白似珠,称“地 珠半夏”。
• 21. 龙胆 主产于东北地区。三花龙胆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条 叶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坚龙胆主产于云南。
• 22. 紫草 新疆紫草主产于新疆、西藏等地,内蒙古、甘肃。
• 23. 玄参 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等地。

山西道地药材

山西道地药材

产地:产中国河南、山西、河北、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 东部、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区。
古代就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 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 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 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黄芪之乡——浑源黄芪
药用部位:根茎
功效: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 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 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 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山西的瑰宝——道地药材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 道等10余道(起源于汉代,民国时是道尹)。《辞海》对“道 地”的解释为“真正;真实”的意思,后演变为“货真价实、 质优可靠”的代名词。因而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 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 丰富、加工考究、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 优质药材的代名词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 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
山西的地貌地形和气候: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 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 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 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 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 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 的19.9%。山西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 中条山、太岳山等。山西境内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 长治、晋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等盆地。山西地处大陆东岸 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 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 气候。北部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比较寒冷;南部受到 从河南黄淮海平原和豫北平原北上的夏季暖湿气团的滋润,比较温 和;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 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 温和。全境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灾害性天气较多,“十年 九旱”;昼夜温差较大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资料整理:康雷一、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

道地药材的品质与当地的种植历史、种植习惯、传统栽培技术及初加工工艺等都有关系。

2、优良品种: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保持药材种质的优良,与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产地的种质一般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二、道地药材分布(一)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关药1.人参【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产地】园参:吉林、辽宁、黑龙江。

栽培,5年后采收。

林下参:北纬39~48度,东经117.5~134度。

人工播种,野生,参龄15年以上。

【质量要求】圆参: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色黄白,断面色白,粉性,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林下参:生长年久,芦细长,上部芦碗密,体丰满,纹细深,收腿,皮条须,珍珠点明显。

2.五味子【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

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为主产区,野生为主。

【质量要求】粒大,色紫红,皮肉厚,油润光泽,多双核。

3.鹿茸(梅花鹿)【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称“花鹿茸”【主产地】吉林、辽宁。

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

【质量要求】体轻,质嫩,圆短粗壮,茸尖饱满,皮色红棕,毛细柔软,油润光泽。

4.哈蟆油【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

【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或放养,秋季采收。

【质量要求】块大肥厚,色黄白,油润,皮膜少,无黑色卵子。

5.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习称“辽细辛”。

【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或栽培。

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3年后于8~9月采收。

【质量要求】根细,质软,色灰黄,叶小色绿,气辛香,味辛辣而麻舌。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地道二字具有原产、真实、特有、优质等含义,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生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对中医临床所公认。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验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据数据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种类有2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的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广泛,在中医配方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概念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

道地药材产区产地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着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1.人参之乡:吉林抚松县;现在吉林省靖宇县靖宇镇、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现在黑龙江也有大面积发展种植2.三七之乡:云南文山州; 现云南省文山州以外的区域大面积发展。

3.黄连之乡:四川石柱县黄水镇; 现在湖北利川市汪营镇、四川绵阳北川县等地也有大面积发展4.党参之乡:山西长治市;现甘肃定西渭源县、党参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党参专业市场5.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现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云南省文山州、最近两年大面积发展向青海转移6.川芎之乡:四川省灌县;现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四川省什邡市隐丰镇7.黄芪之乡:山西浑源县;现甘肃定西、河西走廊等地8.甘草之乡:內蒙杭锦旗;主产地转移甘肃,以家种甘草供应为主,如甘肃定西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甘肃省民乐县六坝镇、甘肃省瓜州县河东乡、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9.枸杞之乡:宁夏回族中宁西移甘肃、青海等地10.天麻之乡:贵州毕节县; 现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陕西汉中佛坪县、云南韶通明天麻等地11.二花之乡:山东平邑县; 河南新乡封丘县、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2.北沙参之乡:山东莱阳;现河北省安国市祁州镇、内蒙古赤峰市大面积种植13.山药之乡:山西平遥县;现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河北清苑县、安国市等地;光山药:广西贵港桂平市金田镇、广东省高州市曹江县14.茯苓之乡;湖北罗田县;安徽六安大别山金寨县、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云南省丽江市、湖南靖州茯苓加工集散地15.首乌之乡:广东德庆县;野生品: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四川省会理县云甸乡、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黔东南黄平县(家、野都有)、家种品:广东省肇庆市高要镇16.木瓜之乡:安徽宣城县;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17.白芍之乡:历史上杭芍为道地品,转移到安徽亳州市十九里、大寺、五马等地; 近几年在东北、山西、陕西、河南均有大面积发展,其中东北在地面积目前很大。

道地药材 2

道地药材 2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用于风湿痹 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 发热。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等。本品能祛风湿, 舒筋络,流利关节,又为风药中之润剂,故各种风湿痹痛均 可用。但性寒清热,以热痹更宜。若关节发热肿痛,常与忍 冬藤、防己、黄柏等同用;若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发凉,遇 寒即发,可与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配伍,如《医学心 语》秦艽天麻汤。
生长习性:
生于河边、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 及林缘、海拔400—2400米。 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积水,忌强光。适宜 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生长;积水涝洼 盐碱地不宜栽培。种子在较低温度下萌发,发芽适 温20度左右。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春,6月下旬开花, 8月种子成熟,年生育期100d左右。种子寿命1年。
分布情况:
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
性状: 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
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 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 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 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陕西就是一个道地药材的大产区。
陕西的主要的药材分布:
陕西中部和北部:主要位于华北暖温带中药区。该区 域位于我国暖温带,夏季酷热,冬季寒冷,雨热同季。 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低于500mm。地带性土壤主要为 黑垆土。主要药物有麻黄、甘草、酸枣、秦艽等。
秦巴山地、汉中盆地:主要位于西南北亚热带中药区。 地理位置位于秦岭、大巴山地以及汉水中、上游地区。 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及山间盆地,属于北亚 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200mm。主要 的药材有天麻、杜仲、黄柏、白芍、骨碎补等。

著名道地药材大全,看你的家乡有多少?

著名道地药材大全,看你的家乡有多少?

著名道地药材大全,看你的家乡有多少?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

“道”是我国唐代和北宋时期行政区的名称,规模相当于现在的省,“地”过去特指物质集散地,常在交通便利的要道上,“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所以不能颠倒地域层次,古代之所以称“道地药材”,而不直接通俗称“地道药材”、“质优药材”、“好药材”,其实质是在强调药材“产地”的重要性。

川药四川是我国首屈一指的药材之乡,四川又称巴蜀,故产自四川的药材一般都冠以“川”、“巴”、“蜀”字。

如川芎、川贝、川断、川连、川朴、川楝子、川大黄、蜀椒、巴豆等。

还有以峨眉山起名者,如峨参、峨三七、峨眉耳厥、峨眉半边莲等。

叶卷须川贝主要品种:川芎、川贝母、附子与乌头、黄连、川牛膝、麦冬、石菖蒲、姜、丹参、青皮、陈皮、补骨脂、使君子、巴豆、花椒、黄柏浙药:主要品种:浙贝母(象贝)、白术、元胡、郁金、姜黄、玄参、乌药、石竹、山茱萸、乌梅、栀子。

天台山乌药、象山贝母、瑞安郁金、温州白术广药:两广盛产热带和亚热带药材,常冠以“广”,如广木香、广陈皮、广豆根、广地龙、广防己、广竹黄、广藿香等;主要品种:广防己、巴戟天、山豆根、何首乌、高良姜、阳春砂仁、益智仁、槟榔、广藿香、金钱草、鸡血藤、肉桂。

云药:云南多产热带和高山药材,品名前冠以“云”或“滇”字,如云茯苓、云木香、云白芍、云琥珀、云竹黄、滇常山、滇瑞香、滇崖爬藤等素主要品种:三七、云木香、重楼、柯子、茯苓、儿茶。

文山三七贵药:主产于贵州的天麻、天门冬、黄精、白芨、杜仲、五倍子。

北药:北方出产的药黄芪、党参、远志、甘遂、黄芩、白头翁、香附子、北沙参、柴胡、银柴胡、紫草、白芷、板蓝根、知母、蔓荆子、山楂、连翘、苦杏仁、桃仁小茴香。

西药:是指陇西也就是甘肃一代的药大黄、甘草、当归、羌活、麻黄、秦艽、茵陈、枸杞子南药一般说是长江以南的药半夏、射干、吴茱萸、莲、女贞子、艾叶、南沙参、明党参、太子参、苍术、芍药、木瓜、灵芝、薄荷、紫苏、牡丹、泽泻。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何谓“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十大产区”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中药资源而闻名于世,在传统中医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药材的质量和产地都对功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并列出其中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列表。

一、东北药材产区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宜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阿胶:山东曹县2. 羌活: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3. 红景天:吉林省通化市4. 五味子:黑龙江省黑河市5. 钩藤:吉林省通化市6. 人参:吉林省白山市、辽宁省本溪市二、华北药材产区华北地区以其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丹参:河北省赞皇县2. 茯苓:河北省滦县3. 白芍:山西省万荣县、河北省临城县4. 泽泻:山西省忻州市5. 红花:河北省平山县、陕西省黄陵县6. 何首乌:山西省孝义市三、华东药材产区华东地区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许多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芪:江苏省丰县2. 当归:山东省、安徽省3. 党参:山东省琅琊台4. 防风:安徽省滁州市、江苏省宿迁市5. 白术:江苏省徐州市6. 桑寄生:浙江省龙泉市四、西南药材产区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聚集了许多特色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精: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昭通市2. 灵芝: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3. 海马:四川省乌当区4. 鳖甲:四川省绵阳市5. 三七:四川省汉源县、云南省大理市6. 田七:四川省米易县、云南省鹤庆县五、江南药材产区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许多中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乳香:福建省福鼎市2. 龙骨:浙江省临安市3. 甘草:安徽省天长市、江苏省金坛市4. 木香:江苏省东台市、广东省佛山市5. 茯神: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6. 麝香: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通过了解中药材的产地,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材,并更加信任其质量和功效。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肉桂、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主产地浙江。

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

如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所产的药材,且分布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技巧,以致于较在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优,疗效佳,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誉者著称。

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财富,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道地”一词可理解为值得称道的产地,也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产地。

总之,道地药材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

为了科研,商务经营和使用的需要,熟悉了解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就显得尤其重要。

道地药材主产地区的划分围原则是按照我国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的。

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我国东部低,西部高,由西向东可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由此而有关药、北药、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药、海药之称。

在民族医药方面,主要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彝药、傣药等传统药物,是继承整理较好的民族医药体系,也是道地分类的重要依据。

道地药材分类系统实际上就是按产地、生态环境、民族医药传统来进行的药材分类,其优点是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有参考价值,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学术价值,对择优而用有重要经济价值。

关药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

海拔绝大多数在1000m以下。

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达2.5m,春季风沙西部尤甚。

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mm。

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于人参、西洋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生长。

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1.0~1.25之间,适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无霜期120~180天,适宜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

植被的垂直分布以长白山最为典型。

巍巍长白山因全山白色岩石明润莹洁,又多积雪而得名。

长白山幅员辽阔,北起省安图县松江镇,南和东南侧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鸭绿江沿岸,并延伸朝鲜境,西始于抚松县县城,东止于和龙县境的南岗岭,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包括省达22个市县的广区。

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完整,地貌、气候、土壤与野生动植物分布均具有典型山地自然景观特征,茂密的原始森林生物种类极为丰富。

长白山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带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世界自然保护区之一。

特别是长白山中围绕白头山天池东、西、北三面原始森林中心地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植物种类多达238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960多种,东北虎、梅花鹿等珍稀药用动物也驰名中外,关东有三宝:人参、鹿茸、不老草(草苁蓉)。

珍贵药材漫山遍野,故又称“百药之乡”,正是我国道地药材关药的主产区,拥有一大批品位高、质地优的上等药材。

人参:抚松、集安、长白;桓仁、宽甸石柱沟(石柱参)、新宾;宁安、东宁、五常、尚志西洋参:怀柔;抚松;桓仁关黄柏:饶河细辛:;;新宾(辽细辛、北细辛)防风:东北,杜尔伯特、(关防风)刺五加:东北,、薤白:东北,、、、平贝母:抚松;关龙胆:东北;华北,杜尔伯特关苍术:、、关升麻:、、关白附:、桔梗:东北、华北(北桔梗);华东(南桔梗)藁本:(辽藁本);;;(西芎藁本);(川藁本)两头尖:东北,关木通:东北,清源五味子:东北,集安(辽五味、北五味子);;;(南五味子)牛蒡子:、、五常(关大力)鹿茸:东北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广才岭,双阳;;(花鹿茸);新疆(马鹿茸);东北(东马茸、关马茸);西北(西马茸)关胆:东北长白山蛤蟆油:东北,长白北药北药是指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及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

从地貌上看,大致可分为半岛、华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和阴山山地。

出产北沙参、金银花、党参、黄芩、黄芪、远志、连翘、知母等。

半岛春季升温急剧,但水量馈乏,云量少,日照强,风力大,较干燥。

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500~600mm。

夏季多雨秋凉早。

这样的生态环境适宜金银花、香附、全蝎等道地药用动植物生长。

又如地区,年平均气温11.8℃,年降水量630~640mm,无霜期195天左右,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药用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

安国冠以祁为头的道地药材就有10余种,如祁薏苡仁、祁薄荷、祁菊花、祁紫菀、祁白芷、祁漏芦、祁大黄、祁木香、祁艾等。

经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北药的主要品种黄芪条长顺直,少分枝,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质绵韧。

在“黄芪之乡”的当地称大白皮黄芪,又称绵芪,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影响黄芪的质量与三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黄芪与产地气候的适应性有关,道地黄芪在全国分布于、、东北、、等。

基源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

例如晋北黄芪产北部的、代县、繁峙、应县、浑源、、广灵、灵丘等县市,与蒙相连,位居塞上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无霜期短,仅110~135天,植物生长期只有5个月,即150余天。

封冻时间长达6个多月,冻土深度达100~180cm,温差大,雨水特少,十年九旱,对于黄芪根部来说,养分贮藏的时间长。

黄芪是多年生深根植物,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所以喜欢在海拔1500m左右的凉爽地区生长,夏季气温20℃左右,蒸发过程比较缓慢,适应黄芪根部生长。

而产在和安国的黄芪,因为那里气温高,无霜期较长,温差小,雨水多,所以栽培的黄芪质硬粉性少,纤维多,质较差。

二、黄芪与地形和土壤有关。

晋北西南地区,坡度系丘陵山坡,土层深厚,腐殖多或较肥沃的砂质土。

坡地雨涝能排水,以致黄芪不会烂根或病害。

在这样疏松多腐殖土的砂质壤土中种植的黄芪,根深达1~2m多。

而安国所栽培黄芪位于大平原上,一马平川,地阴湿,土肥沃,又加施化肥,致使其地上部分生长过盛,而地下根却长不深,一般15cm左右。

且支根多,纤维重,带咸味。

三、与黄芪的采挖时间有关。

晋北黄芪一般生长在三年以上,5~7年最佳,养分贮藏丰富,断面的金井玉栏明显,豆腥气香浓,味甜可口。

而安国黄芪仅栽一年便采挖,地上枝叶正当茂盛,还在吸收,输导,支持和生长着,养分还完全没回到根部,故根部含水量高,纤维重,柴性大,粉性不足,外表光泽不鲜,粗糙,多皱纹,味不甜;质次。

这是产生栽培变异的结果。

红芪:武都北芪:,朔州,地区;卓资,武川,固阳(正北芪);东北依兰,宁安;,菪昌,岷县,武都;松,茂县党参:;(东党);平顺(潞党);五台山(台党);文县(纹党、西党);(川党);(板桥党);(风党);、(白党、叙党)远志:曲沃;;;禹州;;甘遂:、、黄芩:;;白头翁:东北、华北香附:东明;(东香附、南香附)紫菀:安国(祁紫菀);亳州(亳紫菀)北豆根:东北、华北,、、、北升麻:、北沙参:莱阳(莱阳沙参)柴胡:东北、华北、华东(北柴胡);、、(南柴胡)银柴胡:神木、佳县、、绥德、靖边;鄂托克前旗;盐边、、紫草:东北、华北,、、(硬紫草);新疆(软紫草)白芷:禹州、长(禹白芷);安国、定县(祁白芷);毫州(亳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湘白芷)板蓝根:、(北板蓝);、仙游大青叶:、、、白薇:知母:易县;;;郊区蔓荆子:(单叶蔓荆);、广西、南部(三叶蔓荆)瓜蒌:、长清山楂:、、海城;、维坊、;、(北山楂);、、(南山楂) 连翘:中条山;;桃仁:、、、酸枣仁:北方干旱地区,;;薏苡仁:、、、小茴香:、托克托县、云阳猪牙皂:邹县;;、、、皂角刺:、、、、王不留行:银杏:、、、广西、大枣:、、东银花:平邑香加皮:华北阿胶:、东阿全蝎:、土鳖虫:(冀地鳖)、、(地鳖)五灵脂:太行山;马宝:北方及西南牧区龙骨:榆社;;;庆阳龙齿:榆社;;;庆阳麦饭石:天津蓟县;哲里木盟平顶山滑石:莱西、栖霞、掖县;代赭石:、蒙药蒙药是指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包括蒙古族聚居地区蒙医使用的药物,据《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收载的蒙药材为322种。

该区全境以高原为主,海拔在1000m 上下,起伏和缓,大部分地区水草丰美。

牧草除了养活牛马,间接提供牛黄、马宝等药材外,还有草甸草原上的防风、知母;干旱草原上的甘草;荒漠草原上的肉苁蓉。

阴山居中,大部海拔1500~2000m,北坡较平缓,南坡以断层临河套平原,相对高差达1000m。

山间盆地和平缓丘陵交错分布。

不少地方有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

西部为后套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乌加河冲积而成;前套平原也叫呼和浩特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大冲积而成;黄河在境成“ ”形围绕,是著名的鄂尔多斯高原。

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

年均气温-1~10℃,年均降水量50~450mm,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夏季。

本区适宜肉苁蓉、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青羊、地龙、牛、马等药用动物的养殖。

赤芍:多伦;;东北;锁阳:荒漠地区,新疆、阿拉善左旗;黄芪:、地区;及东北(蒙古黄芪)甘草:杭锦旗;新疆巴楚;伊盟、巴盟(西草)麻黄:;阿鲁科尔泌旗;;;;;麻黄根:;阿鲁科尔泌旗;;;;;郁仁:固阳;;苦杏仁:东部刺蒺藜:华北金莲花:、、玲玲香:北部、西北部及五台山草乌叶:华北、东北草乌花:华北、东北蒙族地区肉苁蓉:乌拉特前旗;新疆和田冬葵果:、淫羊藿:华北、、及江南益母草:、、、大青盐:盐湖禹余粮:禹州;;;藏药藏药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藏族聚居地藏医使用的药材和由进口国外药材如藏红花、藏青果等。

藏族有277万余人。

分布于、、、、等省区。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著名的世界屋脊,略成弧形的喜马拉雅山构成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有许多白雪皑皑的高峰,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就是世界第一高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山岭和宽谷并列,湖泊众多。

主要分布着咸水湖,如湖、纳木错等,盛产食盐和鱼类。

青藏高原为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仅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部分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比较温暖湿润。

冬寒夏凉日照长,雨少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年平均气温-5~12℃,年降水量东部河谷区可达700多mm。

柴达木盆地可低至50mm,冷湖仅14.9mm。

东西占有以湿润到干旱的不同干湿地区。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特有的动植物区系,适于甘松、胡黄连、藏茴香、绿绒蒿、雪莲花、马先蒿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鹿、旱獭、黄羊、耗牛的养殖,名产有麝香、鹿茸、藏羚羊角、川贝母、冬虫夏草、全蝎、硼砂等。

以蜀山之王贡嘎山为例可以说明藏药典型的生态环境。

贡嘎山地区位于西部著名的横断山系的东北段,在、泸定、九龙和石棉县境,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达10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