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操作流程
脑电图操作流程

脑电图操作流程
1脑电图检查前应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催眠药。
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是无痛苦的,应保持心情平静。
如何做好睁闭眼、过呼吸及闪光刺激等操作。
2电极位置安置应按国际10—20系统。
3每次描记前应先定标.
4放大器国际通用敏感性为7uv/mm或10uv/mm,时间常数为0。
3S,记录速度为30mm/S
5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睡眠监测至少应包括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录像脑电图监测最好监测到与过去发作完全相同的一次发作.
6具体流程:选单级导联(A1,A2),待基线平稳一分钟后做3次睁闭眼试验,每次3S,间隔10S。
一分钟后做过度呼气试验3分钟,每分钟呼吸15-20次,儿童不能合作者可令其吹置于嘴前德羽毛或纸片。
过度换气后至少描记3分钟,如有异常应描记到异常消失。
闪光刺激:蒋闪光灯置于眼前20—30CM,患者闭目,用不同的频率刺激,每个频率刺激10S,间隔10S。
常用频率为1Hz 3Hz 9Hz 12 Hz 15 Hz 18 Hz 20 Hz 25 Hz 30 Hz 40 Hz 50 Hz
7描记结束后再做10S定标。
原创脑电图操作流程与规范

原创脑电图操作流程与规范引言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测量脑电活动的无创性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脑电图记录了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分析脑电信号可以获得有关大脑功能和异常状态的信息。
为了保证脑电图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脑电图操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原创脑电图操作的流程和规范。
1. 设备准备•确保脑电图设备完好,并经过校准和维护。
•进行设备检查,确保电极和连接线无损坏。
•准备所需的电极,通常为金属针状电极。
•准备电极帽或粘贴电极。
2. 皮肤准备•清洁被测者的头皮,移除头发上的油脂和污垢。
•使用酒精或清洁剂擦拭头皮,以去除残留的皮脂和其他污垢。
•确保头皮干燥,可以使用吹风机辅助干燥。
3. 电极放置•根据测量需求和国际10-20系统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极放置位置。
•使用容易清洁和耐用的电极材料,通常为金属电极。
•将电极插入头皮,确保插入位置准确,并且电极稳固,避免因运动而脱落。
4. 脑电图记录•确保设备连接正确,并进行信号检测和滤波。
•设置合适的增益和滤波器参数,以便清晰地观察脑电图信号。
•记录基线脑电图,进行安静状态的观察。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刺激或任务,并记录相应的脑电图。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脑电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伪迹和运动伪影等。
•将脑电图信号转换为频率域或时域特征,进行频谱分析或事件相关分析。
•分析脑电图数据,提取感兴趣的脑电波形和频段。
•根据实验设计和科学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6. 结果呈现与报告•整理分析结果,以合适的形式进行呈现,如图表、曲线等。
•撰写报告,说明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按照学术规范,列出参考文献,并注明数据来源和分析软件的版本。
7. 数据保存与保管•将原始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备份和保存,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
•建立合适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根据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妥善保管脑电图数据,确保保密性和使用权的合规性。
脑电图室制度流程及操作规范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四、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五、门诊报告于检查后半小时发出。
住院病员报告发给本人或经治医生并有登记手续。
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各种检查记录应妥善管理.建立档案及借阅簿。
七、离开检查室前检查门窗、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负责仪器的清洁,一级保养及有关仪器的技术档案、附件等保管,发现故障及时登记报告,请修理人员检修。
九、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
室内不会客,不吸烟,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脑电图室工作人员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
二、热情接待病员,配合临床,详细询问病史,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正规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并认真及时报告,严防差错事故。
三、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各种仪器由专人保管,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如遇故障时,应立即上报领导,查找原因,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五、做好本科室的工作总结及统计工作。
六、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员检查工作,严防病员出现意外。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负责本室内物品的请领、保管、使用。
仪器管理、使用、维修制度1、脑电图仪器属于精密贵重仪器,必须要有专人保管,定期保养、调试。
2、建立脑电图机的仪器档案,出现故障应找专职人员维修并将维修情况予以记录,纳入档案,以备下次故障维修时参考。
脑电图室继续教育制度遵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紧急意外抢救预案与流程一、紧急意外抢救预案为了防范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突发性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能得到有效、规范、快速的抢救,特制订本预案。
1、检查室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2、在进行检查的患者一旦病情突变出现各种危重情况(心跳骤停等),立即按流程启动抢救过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

.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
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
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
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
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
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
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一、脑电图室(一)脑电图室环境脑电图室应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避免使患者过热出汗或过冷寒战影响记录效果;脑电图室周围应避免存在功率较强的电源或电器设备,若无法避免,应安装金属网屏蔽室,且屏蔽室应良好接地。
(二)脑电图仪1.电源:我国使用的50Hz交流电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电源系统应尽量远离脑电图前置放大器和患者,以避免干扰,必要时应使用电源隔离器;脑电图仪的电源应尽量不是用电源延长线,因为电缆虽绝缘,但可能仍有小的电容作用,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在供电不稳定的环境中,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以保证意外断电时仪器和数据安全;2.电极:脑电图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通常为银-氯化银电极,也有不锈钢、金、铂职称的无极性电极,颅内电极常用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制成,需要在安放电极的情况下行MRI检查的情况下一般使用铂铱合金电极;电极种类分为:①柱状电极,安装方便快捷,用于短程普通脑电图记录,但容易脱落;②盘状电极,可用火棉胶固定在头皮,不易脱落,适用于睡眠记录、长程记录及不合作者的记录,但安装及拆除较费力;③针电极:多用于特殊部位如蝶骨电极记录,偶用于昏迷患者头皮记录,使用时应严格消毒头皮,并使用一次性针电极,使用时需注意前后方向平行排列针电极,否则可造成波幅不对称和波形畸变;④耳电极:用弹簧夹或胶布固定于耳垂的盘状电极或螺旋式电极。
3.电极盒:电极盒位于患者和脑电图仪之间,表面有插孔,数目因放大器通道数目而异。
电极盒有如下功能:①连接作用:将头皮上任何一个电极连接至任何一个放大器的输入1或输入2端口可形成不同导联方式;②放大功能:前置放大器位于电极盒内,放大后再进入脑电图仪,可保证不因患者与脑电图仪距离过远而造成信号衰减;带前置放大器的电极盒应尽可能靠近患者头部,电极线不宜过长,以减少干扰;国际脑电图协会技术用于委员会协议规定,脑电图仪放大器的输入端1相对输入端2为负相,使波形向上偏转,向下偏转的波形为正相;前置放大器的性能用共模抑制比表示:共模抑制比=异相信号放大倍数:同相信号放大倍数。
脑电图、骨密度检查流程图

脑电图、骨密度检查流程图
1.脑电图检查流程
1.1 准备阶段
患者到达检查室,由医务人员进行登记和核对身份。
医务人员向患者详细解释脑电图检查的目的和流程,并询问有关的健康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
1.2 准备设备
医务人员准备脑电图检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电极、导联线和脑电图机器。
1.3 安装电极和导联
医务人员为患者在特定位置安装电极,通常在患者的头皮上。
医务人员使用导联线将电极与脑电图机器连接起来。
1.4 进行脑电图检查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并尽量放松。
脑电图机器会记录脑电活动的波形,通常需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进行记录。
1.5 拆卸设备
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会拆卸电极和导联线。
患者可以离开检查室。
2.骨密度检查流程
2.1 准备阶段
患者到达检查室,由医务人员进行登记和核对身份。
医务人员向患者详细解释骨密度检查的目的和流程,并询问有关的健康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
2.2 准备设备
医务人员准备骨密度检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骨密度仪器。
2.3 进行骨密度检查
患者需要脱去上衣,并穿上短袖或医护提供的检查服。
患者会被要求站立或躺下,以便骨密度仪器对特定部位进行扫描。
扫描通常包括髋部和脊柱。
2.4 完成检查
完成骨密度检查后,医务人员会分析结果并记录。
医务人员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以上是脑电图和骨密度检查的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请根据实际
情况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
脑电图操作流程与规范

脑电图操作流程与规范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医学检查。
通过监测患者大脑的电活动,医生可以评估大脑的功能状态,并帮助诊断和监测许多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脑电图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 预备工作在进行脑电图检查之前,有几个预备工作需要完成。
1.1 通知患者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通知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或照顾者进行脑电图检查。
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回答任何他们可能有的问题。
1.2 准备设备和材料确保所有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在检查之前都处于工作状态。
这些设备包括EEG机器、电极帽、导联线和粘贴胶。
确保这些设备的清洁并随时可用。
1.3 准备患者确保患者的头发干净、干燥和无油,并没有使用任何化妆品或涂抹类似的物质。
告知患者,他们需要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状态。
1.4 安装电极帽将预先标记的电极帽正确安装在患者的头部上。
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以获得准确的电活动信号。
2. 操作流程在进行脑电图检查时,请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2.1 设置仪器打开EEG机器并将其设置为合适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滤波器设置和采样速率等。
调整仪器以适应患者的年龄和需要。
2.2 增加校准信号在记录之前,添加一个校准信号,以确保记录到的信号质量良好。
校准信号通常是一个稳定的电压源,用于校准设备并检查电极的连接。
2.3 记录基线活动在正式记录开始之前,记录患者的基线脑电活动。
这是在患者放松状态下进行的记录,有助于确定脑电活动的正常范围。
基线记录通常持续2-5分钟。
2.4 记录患者状态根据病人的要求或医生的建议,记录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活动。
这些状态可以是休息、睡眠、注意力集中或其他一些特定的刺激任务。
2.5 停止记录在完成记录后,停止EEG机器,并检查所记录的信号质量。
如果信号质量不佳,请根据需要重复记录。
3. 规范为了确保脑电图检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请遵守以下规范:3.1 电极布局采用国际标准电极系统(例如10-20系统)布置电极。
数字脑电地形图仪操作流程sop

数字脑电地形图仪操作流程
1.打开电脑主机。
2.连接导联电极(16导联,电极的位置参照:“导联图示”),后将放
大盒合导联线接好。
3.打开电脑上的工作界面。
4.打开放大盒开关,电脑显示器上工作界面左下角的图标,表示主
机已接受到放大盒的信号,可以操作。
5.电脑操作:点击工作界面的“添加病例”弹出新病例的信息框,
完善相关内容,后点击该界面的“视频脑电图”,进入脑电图的界面。
6.点击下方的监视,通过脑电波检查导联是否连接好。
7.点击“记录”,让患者放松,闭目,平静呼吸,先上睁闭眼,然后
深呼吸3分钟后恢复平静呼吸,记录脑电图。
8.点击“停止”,打印结果。
产品名称:数字脑电地形图仪
生产企业:徐州国健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苏械注准20172211365
型号:EEG-D
使用日期:2019
责任人:xxx。
常规脑电图操纵流程

常规脑电图操纵流程
常规脑电图操作流程
1.打开电脑主机,并连接蓝牙装置。
2.连接导联电极(此处用的是16导联,电极的位置参照“导联图示”),后将放大盒和导联线接好。
3.打开电脑上的工作界面。
4.打开放大盒的开关,电脑显示器上工作界面左下角的圆点变蓝色,表示主机已接收到放大盒的信号,可以操作。
5.电脑操作:点击工作界面的“增加病历”,会弹出新病历的信息框,完善相关信息,后点击该界面的“视频脑电图”,进入脑电图的界面,附加视频。
6.点击下方的“监视”,通过脑电波检查导联是否都连接好。
7.点击“记录”。
让患者闭眼、放松、平静呼吸,一般记录10—15分钟。
8.点击下方的“停止”,然后打印结果。
打印结果分为全部打印和部分打印
全部打印:
将光标拉至记录开始的地方,然后点击“打印1”,出现预览图,填写下方的检查结果,再“打印”;也可以以光标为起点,打印其后的部分。
部分打印:
先关掉视频(点击“视频开关”,选择“关闭”),点击下方的“地
形图”,选中要打印的区域(一般为8格,一张纸的宽度),再点“地形图”,然后点击下方的“打印”,出现预览图,填写下方的检查结果,再点击左上方的“打印”。
9.整理患者及用物。
脑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脑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2016年8月修订)一、对环境的要求1.脑电图仪应放置于屏蔽室内,防止外界交流电噪单干扰,保障脑电图描记的稳定,波形清楚。
2.室温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避免因寒冷引起的肌电干扰。
3.无关人员不要随意在室内特别是接近被检者行走,避免因此引起的磁场干扰。
二、准备工作1.向被检者交待清楚在检查前一天用肥皂水洗头。
2.要求被检查者检查前3天停服镇静剂、安眠药及抗癫痫药物。
3.被检者者检查当天应进食,不宜空腹。
4 .对初次接受检查者,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更好地配合检查。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放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发。
2.应用导电膏涂擦放置电极的皮肤处,不能只是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避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等代替导电膏。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8导联脑电图电极,特殊情况下的蝶骨电极按统一标准安放。
4.为评判有无其它干扰因素,应同步放置眼动电图和下颌肌电图电极。
常规脑电图操作流程1.打开电脑主机,并连接蓝牙装置。
2.连接导联电极,后将放大盒和导联线接好。
3.打开电脑上的工作界面。
4.打开放大盒的开关,电脑显示器上工作界面左下角的圆点变蓝色,表示主机已接收到放大盒的信号,可以操作。
5.电脑操作:点击工作界面的“增加病历”,会弹出新病历的信息框,完善相关信息,后点击该界面的“脑电图采集”,进入脑电图的界面,附加视频。
6.点击下方的“监视”,通过脑电波检查导联是否都连接好。
7.点击“记录”。
让患者闭眼、放松、平静呼吸,一般记录3--5分钟。
8.点击下方的“停止”,再输入报告,然后打印结果。
9.取下患者头部导联线及电极,并嘱患者带好个人物品。
10.疑诊为癫痫患者时需做过度换气和闪光刺激诱导有无异常波形出现;若多数导联均正常仅有一个或两个导联呈直线,应注意是否为该导联接触不良,应重新安放电极;若常规脑电图无法明确是否有异常波形时,应进行24小时脑电图监测,进一步明确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间的相关性。
脑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脑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1. 设置设备
1. 将脑电监测设备打开并连接至电源。
2. 将电极贴片与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3. 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采集频率和信号增益。
2. 准备患者
1. 让患者坐或躺下,确保舒适与安全。
2. 检查患者的头部皮肤,确保没有伤口或感染。
3. 使用清洁剂或酒精棉球清洁患者头部皮肤,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
4. 使用浸泡在适当的导电凝胶中的电极贴片,将其粘贴在患者头部的特定位置上。
3. 进行脑电图检测
1. 将导联线与电极贴片连接。
2. 确保所有连接稳固,并且电极与皮肤之间没有空隙。
3. 启动脑电图设备,并开始记录脑电信号。
4. 同时,记录相关的患者信息,如姓名、年龄和测试条件。
4. 结束检测
1. 检查记录的脑电图数据,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关闭脑电图设备,并将设备断开电源。
3. 从患者头部轻轻地将电极贴片和导联线移除。
4. 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贴片和设备,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为脑电监测技术的操作流程。
在进行任何脑电监测之前,请确保已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脑电图检查操作流程

脑电图检查操作流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记录和分析人脑的电活动。
它通过电极贴附在头皮上,测量头部各区域的电流变化,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脑部功能状态,诊断脑功能异常等。
本文将介绍脑电图检查的操作流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脑电图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确保患者的头部和发际线清洁,无油脂、污垢等物质。
2.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避免过度疲劳。
3.患者应移除头部上的金属物品,如发夹、耳环等。
4.患者应告知医生有关的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做出合理的判断。
步骤二:电极贴附1.将头部分为不同区域,通常是按照国际10-20系统进行分区。
2.每个分区上根据需要贴附电极。
一般情况下,使用盐水浸湿的棉花球与电极相连,然后将电极贴附在头皮上。
3.电极的贴附位置应与脑部区域对应,以确保准确记录电流变化。
4.确保电极紧密贴附在头皮上,并且不会因为患者的头部活动而松动。
5.在贴附完所有电极后,连接电极与记录仪器,以开始记录脑电图信号。
步骤三:记录脑电图信号1.在记录仪器上选择适当的参考电极并设置增益、滤波器等参数。
2.开始记录脑电图信号之前,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并监测到各个电极的信号。
3.记录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可以闭上眼睛并放松。
4.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或进行某种刺激,以观察脑电图的反应。
5.记录的时间一般为约2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需求而定。
步骤四:脑电图信号分析1.在记录脑电图信号后,医生会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2.医生会观察脑电图信号的频率、幅度、形态等特征,并与正常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
3.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分析脑电图信号是否存在异常,如癫痫发作、睡眠障碍等。
4.在分析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与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步骤五:撤销电极和清理工作1.撤销电极时,应谨慎操作,以避免损伤患者的头皮或发际线。
脑电图操作简明流程

常规脑电图操作流程
1、打开主机、打印机电源
2、按需要安放、连接电极
3、在桌面上双击打开软件,双击新建病人信息,单击
进入采集界面
4、波形稳定正常后点击开始记录波形,在采集界面可以进行导联选择、
定标测试、闪光刺激、阻抗测试、记录和监视的切换、参考电极的切换,可以在长时事件和瞬时事件里选择深呼吸、睁闭眼等诱发试验等
5、记录完成后关闭采集界面,双击,选中需要回放的数据,点击回
放或双击数据进行回放
6、在回放界面可以进行波形选取后做脑电地形图、波形编辑、尺子测量、导联
选择、事件查找和打印等功能
动态脑电图操作流程
1、安装电池、按需求安放电极
2、打开电源,进入阻抗测试观测电极间的阻抗,进入波形预览界面进行波形预
览或将放大器和电脑连接后用脑电分析软件进行动态预览
3、确认电极安放完好,波形正常后在动态记录盒上选中动态记录
4、动态记录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MMC卡,放入读卡器
5、将读卡器插入电脑的USB插槽,进入软件新建病人信息,点击,按
路径找到可以动磁盘里的动态数据进行动态转换,结束后按常规脑电数据的流程进行回放
注:本流程为简明操作流程,具体操作请参照随机操作说明
4006964936 4006994936。
脑电仪的操作流程与安全提示

脑电仪的操作流程与安全提示脑电仪是一种常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设备,能够记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信号,从而揭示大脑活动的特征。
为了确保脑电仪的安全操作和精准测量,本文将介绍脑电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些与安全相关的提示。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脑电仪之前,应进行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使用环境安静无干扰,避免强烈的电磁场和噪声干扰。
其次,检查脑电仪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检查电源连接、电极和导线是否完好等。
2. 准备被试:如果是进行人体实验或临床诊断,需要先让被试了解测量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然后,清洗被试头部皮肤,以便更好地附着电极。
3. 安装电极:将脑电仪电极粘贴在被试头部皮肤上,确保电极位置准确。
通常,脑电仪使用10-20系统的电极位置标准,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
注意,电极的清洁度和牢固性对信号质量至关重要。
4. 校验电极:在正式记录脑电图之前,需要先校验电极的接触质量。
这可以通过测量正常脑电信号或测试电极导通情况来完成。
校验过程应该记录并保存,以备后续分析时参考。
5. 开始记录脑电图:校验通过后,可以开始记录脑电图。
在记录过程中,被试应保持安静、放松且不活动。
操作人员可以观察设备显示屏上的信号质量,确保记录到干净、准确的脑电图。
6. 数据存储与分析:记录完成后,将脑电图数据存储到计算机或其他媒介中,并进行后续数据分析。
在存储和分析过程中,注意数据的保密性和隐私保护。
安全提示:1. 防止电击风险:在操作脑电仪时,需要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安全限制,确保不会导致电击风险。
同时,设备的电源接地和绝缘也需要得到保证,以防止漏电等安全问题。
2. 防止交叉感染:在使用脑电仪时,应注意电极和导线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使用一次性贴片电极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问题。
3. 保护个人隐私:在进行人体实验或临床诊断时,保护被试的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脑电图仪器操作流程

三.诱发试验---过度换气
5.回到记录页面→左键单击左上方View图标→找到 Panel后点击其子目录中的Show使其前方出现√ →系统自动回到记录页面→重新找到Panel后, 点击其子目录Hyperventilation使其前方出现√ →设置完成
6.使用时可在记录页面的右侧Panel里面找到 Hyperventilation
视频采集处于非记录状态
若视频采集处于非记录状态,视频图标变为处于非选择状态,图像下方显示为“no recording vedio ”
二.肌电设置
1.记录页面点击上方的Settings 进入新的界面后,点击 Sensors; 在Name处输入要设置的肌电电极名称如Ldelt1,Ldelt2 该电极名称对应的Type处设置为EEG; 对应的Color处选择绿色→ 设置完成后点击下方的 Save; 2.点击下方的Amplifire (进入Amplifier界面,如在 Input孔道11和12处添加肌电,在11和12对应的sensor 处输入电极名称Ldelt1,Ldelt2→设置完成后点击下 方的Save ;
三.诱发试验---过度换气
1.进入记录界面→ 点击Settings
2.在设置页面,点击下方的Events 3.在页面左侧Events types里面找到 Hyperventilation (找不到可以自己添加)
三.诱发试验---过度换气
4.左键单击Hyperventilation 在Events types右侧color, 选择绿色,对应的 Predefined打√ ; category选择Patient,对应的changeable打√; Priority选择Normal,对应的Duration Event打√; Description填写Hyperventilation; 设置完成点击下方Save →Cl输入患者名称→ 左键单击左上角“NicoletOne”图标和或 “Acquire”→ 进入脑电图记录界面。
数字化脑电图机操作流程

数字化脑电图机操作流程
1.检查脑电图检查所需物品,如电极、酒精棉球、导电膏、电极帽等。
2.接通电源,打开隔离净化电源装置,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询问患者基本信息及简要病史,并登记。
4.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装电极,需要时安装其他生理信号检测导联。
5.打开EEG应用程序,进行校准和电极阻抗检测。
6.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开始脑电图检测并记录。
7.对患者进行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及睡眠等活化检测。
8.切换不同导联方式进行脑电图检查。
9.描记结束后拆卸电极。
10.回放脑电图,测量分析脑波,并形成检查结果。
11.核对病人姓名,发放检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操作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脑电图操作流程
1脑电图检查前应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催眠药。
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是无痛苦的,应保持心情平静。
如何做好睁闭眼、过呼吸及闪光刺激等操作。
2电极位置安置应按国际10—20系统。
3每次描记前应先定标。
4放大器国际通用敏感性为7uv/mm或10uv/mm,时间常数为,记录速度为30mm/S
5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睡眠监测至少应包括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录像脑电图监测最好监测到与过去发作完全相同的一次发作。
6具体流程:选单级导联(A1,A2),待基线平稳一分钟后做3次睁闭眼试验,每次3S,间隔10S。
一分钟后做过度呼气试验3分钟,每分钟呼吸15—20次,儿童不能合作者可令其吹置于嘴前德羽毛或纸片。
过度换气后至少描记3分钟,如有异常应描记到异常消失。
闪光刺激:蒋闪光灯置于眼前20—30CM,患者闭目,用不同的频率刺激,每个频率刺激10S,间隔10S。
常用频率为1Hz 3Hz 9Hz 12 Hz 15 Hz 18 Hz 20 Hz 25 Hz 30 Hz 40 Hz 50 Hz
7描记结束后再做10S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