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观察并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观察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需包括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及对当地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力求做到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等,给予及时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气候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针对学生对气候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分析能力,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对气候变化关注不足的问题,引入生动有趣的气候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1)介绍地球运动对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
(2)分析地球运动对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等气候现象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人类活动等;(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2. 教学难点:(1)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2. 教学软件:PPT、视频等;3. 学具:笔记本、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2)提问:“什么是气候?为什么气候对我们很重要?”2. 讲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简要介绍气候的定义;(2)强调气候对人类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3.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纬度对气候的影响;(2)海陆分布:展示海陆分布图,分析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地形地势:地球仪上展示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4)洋流:介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5)人类活动: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每组选一个因素,进行实例分析。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实例,进行思考;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通过展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多样性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气候类型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设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气候类型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组内分享;
-分析实例,讨论该因素如何影响气候;
-拟定小组报告,准备向全班展示。
3.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根据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对各影响气候因素进行总结归纳。
2.强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气候的综合影响。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地图分析等方式,发现和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应用: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气候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方法层面:运用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气候知识;
1.分工:组内成员根据个人特长,承担资料搜集、分析、总结等任务;
2.探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享观点,形成共识;
3.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4.反馈: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四)反思与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反思与评价: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纬度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特征,知道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1)气候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回顾气候的概念,强调气候是多年平均状况。
(2)纬度因素:分析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如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3)海陆因素:探讨海洋和陆地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温和、内陆地区干燥。
(4)地形地势因素: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高山地区气温低、山谷地区气温高。
(5)洋流因素:介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如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6)人类活动:讨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化导致全球变暖。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本组所研究的地区,分析其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思维导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地理思维。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考试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气候现象。
2. 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气候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1. 各种气候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气候资料、图片、地图等。
2. 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
学生:1. 预习相关气候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实例引入气候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气候?为什么气候对我们生活重要?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
Step 3:课堂讨论1. 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因素,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Step 4: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如:世界各地气候差异、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气候因素的作用及其影响。
Step 5: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 提问: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Step 6:布置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2. 调查身边的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整理成报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气候学科的热爱。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3)结合我国地理特点,分析我国气候的形成原因。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程度。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因素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赤道地区因阳光直射,气候炎热;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等。
3.强调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等。
4.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如墨西哥湾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的温暖作用。
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有待提高。他们对地理信息的解读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运用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介绍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分析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图表等方式进行讲解和说明。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草原等,引发学生对气候差异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讲解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形状,解释赤道附近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的原因。
-举例说明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如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温极低。
2. 讲解海洋和陆地分布对气候的影响:-通过世界地图,展示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解释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如海洋的温度相对稳定,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使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
-对比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变化,解释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3. 讲解地形和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山脉、高原和平原等地形特点。
-解释不同地形的高低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阻挡了气流的流动,导致山脉背风面气候干燥,而山脉风ward面气候湿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纬度与气候的关系。
3.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地区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因素(如洋流、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归纳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强调其重要性。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内容1.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3.培养读图、填图、析图、绘图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能灵活运用。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影响。
教学突破: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特征,从现实生活入手,贴近生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学好这节课的关键。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地球运动等)来突破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三、练习;带领学生完成P70活动。
板书设计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地球的形状:球体—纬度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气温不同二、地球的运动:1.自转:昼夜交替——气温的变化2.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斜着身子季节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教后记: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师生一直注重的是背、记,课堂上常常会有学生提出怎样背,记什么的问题,考试过后什么都忘了,最终学生学到的永远是书本上的知识,缺少联系生活,而这与我们的教学宗旨恰恰是相违背的。
回想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说得多,学生认真地听;有的教师恐怕学生听不懂,一遍一遍的讲,结果却是感到教师讲得越透彻,学生反而越迷惑。
现在想来,恐怕原因就在于用成人化的思维模式去教学生,结果可想而知。
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我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观看视频、地图去获取或者生活实践去探究亲自得出结论。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7.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共同探讨问题。
8.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教师运用实例,解释我国及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影响因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分析所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形成研究报告。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介绍纬度对太阳辐射的接收程度,影响气温和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讲述陆地和海洋在吸收和释放热量上的差异,影响气候特点。
-地形地貌:分析山脉、高原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洋流:解释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示例:连续一周记录学校所在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要求:每组制作一份PPT,展示分析过程和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5.阅读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科普文章,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新认识。
4.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3)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气候现象的感知能力;(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3)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增强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系统及其复杂性;(2)气候变化的规律及预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气候案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作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5.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项目研究:让学生选取一个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干旱等,进行项目研究,深入了解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3. 参观气象站:安排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气象观测设备,增进对气候科学的认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质课教学设计和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海陆性质差异及地形地势的不同,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气候的纬度变化,海陆差异等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实践活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课时划分】2课时第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預习任务】任务一:阅读课本P67,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
1、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
地球的形状、____________、海陆分布、____________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
任务二:阅读课本P67,并结合图4-15、4-16了解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1、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_,太阳辐射的强度也_____________。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3、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________,太阳辐射的强度_____________。
任务三:阅读P68-P69结合图4-19、4-20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1、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_____。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候现象的概念;(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气候现象的概念;(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教学难点:(1)影响气候因素的综合分析;(2)气候现象与天气现象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气候现象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4. 图表分析法: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气候现象和影响气候因素的课件;2. 地图和图表:准备相关地区的地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3. 实际例子:收集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实例;4.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气候现象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现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 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气候现象的定义和特点;3. 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4. 分析实际例子: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现象的概念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案例教学(教案)
案例教学一、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主要因素中的纬度因素,即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因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2.学生通过图片、动画和教师讲解了解地球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
能力目标:1.学生能简单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2.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四个重要位置的时间及其相应太阳直射情况、昼夜长短情况和南北极极昼极夜情况。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黑板。
六、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展示投影】【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圣诞节在哪个月?12月份我们这里大家都穿上了羽绒服或毛线衣了,大家印象当中的圣诞节是不是这样的?(左图1)下着雪,圣诞老人穿着棉衣。
可是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却是这样的穿着。
(右图2、3)他们穿着薄衣服,在沙滩上冲浪,过着夏天。
同样是12月,我们这里是冬天,澳大利亚是夏天,两个地方季节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引子】我们一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
【展示投影】首先,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
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都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这些都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最后,这里还有一个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影响。
我们今天要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这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可以合并为纬度因素。
【板书】一、纬度因素我们先来学习地球形状与气候。
【板书】1.地球形状看活动题,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展示投影】问题: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下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答:不一样。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3. 展示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如农业、旅游等。
第二章:纬度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使用经纬度地图。
教学内容: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经纬度地图的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2. 让学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类型。
3. 练习使用经纬度地图。
第三章: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海陆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3. 观察世界地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地形地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高山、平原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地区的气候特点。
第五章: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等。
2. 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章:大气环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示范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2.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3.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树木会落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轮转?(过渡)不同的地区,气候是有差异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学习】世界上各地气候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这是气候的根本影响因素。
而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以及地表的起伏和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并且太阳的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从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可以近乎看成是平行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时的高度角就是相同的,那么地表上各个地区所得到的太阳光热是相同的。
世界上也就没有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之分了。
(过渡)那么,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吗?地球上所有地区得到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吗?生:不是!地球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时一个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据此完成:活动1:观察ABC点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它们得到的太阳光热情况。
生1:图中太阳高度角∠A大于∠B大于∠C生2:得到的太阳光热由多到少依次是:ABC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结合我们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和气温来理解。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初中地理课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多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气候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重要性,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作业的完成质量、正确性等方面。
3.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知识: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地图观察:通过地图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加深学生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5.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同学的交流合作等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引言1.1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1.2 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地理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1.3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地形、纬度、海洋、大气环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2 能力目标:掌握分析气候形成的基本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3.1 影响气候的地理因素:地形、纬度、海洋。
3.2 影响气候的大气环流: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3.3 气候变化的案例分析:例如青藏高原、亚马逊雨林等。
3.4 气候变化的实验探究:模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其差异。
4.1 阶段一:导入4.1.1 利用图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气候的概念。
4.1.2 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气候为何各不相同?为何有的地区气候湿润,有的地区干燥?4.2 阶段二:学习地理因素4.2.1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高原、平原、山地等。
4.2.2 学习纬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中纬度、极地等。
4.2.3 探讨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大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4.3 阶段三:学习大气环流4.3.1 学习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3.2 分析气候带的分布规律。
4.4 阶段四:案例分析4.4.1 分析青藏高原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4.2 探讨亚马逊雨林的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
4.5 阶段五:实验探究4.5.1 设计模拟实验:模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其差异。
4.5.2 进行实验,并观察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蒸发等的影响。
5.1 多媒体讲授法: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5.3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差异,加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
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 合
1.地球公转呈现逆时针方向,还是顺时
图示
针方向?
分析
归纳
2.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两条纬线间有规律的移动?
3.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是哪一天?
4.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的时间是哪一天?
5.全球昼夜平分的时间是哪两天?
6.一年中,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会发生变化吗?
7.一年中,A→B→C→D,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
,这说明南四篇体验成功
拓
展
提
升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班级:姓名:
探究分析
小结
世界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的差异造成的。
归纳
总结
第二篇规律应用
二、地球形状与气候
同位合作
观察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
1.低纬度带,太阳高度,太阳辐
图文
射,气温;
资料
2.高纬度带,太阳高度,太阳辐
总结
射,气温。
第三篇探索发现
三、地球运动与气候
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