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墙是什么
粘滞阻尼墙工作原理
粘滞阻尼墙工作原理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物结构内部加入一定量的粘滞阻尼材料,以达到减震、减振、减少噪音等效果。
具体来说,粘滞阻尼墙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当地震或其他外部振动力作用于建筑物时,建筑物结构会产生振动。
2. 粘滞阻尼材料的存在可以使建筑物结构的振动能量迅速转化为材料内部分子的热能,从而减少结构本身的振动幅度。
3. 粘滞阻尼材料的粘性特性可以有效地消耗振动能量,使其不再向周围环境传递,从而减少噪音和震动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当振动停止时,粘滞阻尼材料会迅速恢复原来的状态,以应对下一次振动。
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使得建筑物在地震等振动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粘滞阻尼墙通过利用材料的粘滞和阻尼特性,以及材料本身的回弹和恢复能力,在提高建筑物稳定性、减少噪音、降低震动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 1 -。
粘滞阻尼 滞回阻尼
粘滞阻尼滞回阻尼
粘滞阻尼和滞回阻尼是两种常见的阻尼类型,它们在工程和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粘滞阻尼
粘滞阻尼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物体内部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物体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的现象。
粘滞阻尼通常出现在流体、橡胶、弹性材料等材料中。
粘滞阻尼的原理可以理解为,当物体运动时,物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使得物体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在工程应用中,粘滞阻尼可以用来减少机械振动和噪音。
例如,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通过增加橡胶等弹性材料的粘滞阻尼,可以减少车辆或飞机在行驶或飞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
二、滞回阻尼
滞回阻尼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会产生摩擦力,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滞回阻尼的原理可以理解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但是,由于物体内部的摩擦力并不是恒定的,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也不是线性的。
在工程应用中,滞回阻尼可以用来减少机械振动和噪音。
例如,在桥梁、建筑等结构中,通过增加橡胶等弹性材料的滞回阻尼,可以减少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振动和噪音。
粘滞阻尼和滞回阻尼是两种常见的阻尼类型,它们在工程和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这两种阻尼类型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阻尼技术。
粘滞阻尼墙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粘滞阻尼墙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近年来,粘滞阻尼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桥梁的防震设计中。
它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在防止地震灾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粘滞阻尼墙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文将为您详述粘滞阻尼墙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 局限性粘滞阻尼墙具有其应用的局限性,应根据其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所。
不适用于基坑围护结构、挖土槽压力支撑结构、水坝、隧道衬砌,及需要保护防火或密闭的建筑物等。
2. 安装前检查在安装前,应认真检查粘滞阻尼墙的外观、结构和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如有发现损坏、变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同时,还需检查粘滞阻尼墙与建筑地基之间的垫层是否平整,悬挂杆件和连接件的紧固是否牢固。
3. 导向装置粘滞阻尼墙的导向装置是为了保证粘滞阻尼墙在地震力下的正常工作,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以保证其精度和整体性。
4. 自由装置在粘滞阻尼墙的自由装置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损坏其本身结构和外观,同时,还需保证固定模板的位置准确,以保证自由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操作说明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结束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
保养规程1. 每周清洁对于室内设备的粘滞阻尼墙,每周应进行清洁,清除表面的尘土污渍,确保其表面干燥、无水分。
2. 定期检查应定期检查粘滞阻尼墙的悬挂杆件和连接件是否紧固、是否有裂缝、变形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的噪声和振动。
3. 保养及更换对于损坏或老化严重的粘滞阻尼墙,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缮。
同时,还需做好防腐蚀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
4. 小心移动粘滞阻尼墙在移动或搬运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损坏。
5. 存放及保管在使用过程中,应将存储好的粘滞阻尼墙放入干燥、通风的室内储存,以防止其受到潮湿等不良环境影响。
结语以上是粘滞阻尼墙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保养规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粘滞阻尼墙施工及安装工艺
粘滞阻尼墙是日本学者于1986年提出,速度与位移相关性阻尼器,其由三层钢板与高粘度阻尼介质组成。
在粘滞型阻尼墙系统中的活塞,表现为一内钢板,且该钢板只能在平面内运动,由外钢板组成的容器内装有粘滞液体。
在结构中,内钢板(活塞部分)固定于上层楼板。
其外钢板(容器部分)固定于下层楼板。
地震作用下,楼层产生层间位移,从而使得粘滞阻尼墙内的粘滞液体被剪切,地震输入的能量被耗散。
以上是对粘滞阻尼器的介绍,如有这方面的需求,可咨询专业的厂家及安装公司: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减隔震产品研发及制造的专业企业,员工百余人,生产基地约40亩,能够满足大批量减隔震产品的生产任务。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及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检测、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
公司所生产的各类减隔震产品在新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加固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轨道交通项目、山西朱雀佳苑等项目、河南平原财富中心、山西儿童医院项目等等。
减隔震产品的应用有效的增加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了工程造价,扩大了建筑使用面积,获得了设计单位及其业主的广泛好评。
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公司可以配合设计、业主、施工方等为项目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案及解决对策,从而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2)
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抗震粘滞阻尼墙是一种高效的抗震结构体系,通过在结构中安装粘滞阻尼器件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安装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工法特点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具体建筑结构的需要进行设计和施工,适应性强。
2. 抗震效果显著:通过粘滞阻尼器件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小地震震害。
3. 施工周期短:采用现场预制的方式进行施工,可以缩短整体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4. 成本控制:相比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抗震粘滞阻尼墙工法的成本控制相对较优,经济可行。
三、适应范围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型建筑物,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和重要公共设施等对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粘滞阻尼器件来提高抗震性能。
这些粘滞阻尼器件在地震时具有减震、消能的作用,可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应力,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1. 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粘滞阻尼器件的类型、参数和安装位置。
2. 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对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详细规划。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优质的粘滞阻尼器件和相关材料。
4. 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5. 监控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节点、构件和安装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采取的技术措施:1. 施工前技术措施:包括测量建筑结构参数,评估地震烈度,确定粘滞阻尼器件的类型和参数,制定施工方案。
2. 施工中技术措施:包括粘滞阻尼器件的安装、连接和调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施工安全的管理和保障。
104-粘滞阻尼墙减震机理与参数研究-丁洁民
第二十四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6 年
所选地震波频谱分析结果见图 8。分析软件采用 ETABS9.7.4,其中梁、柱采用杆单元模拟,楼板采用膜单 元模拟,粘滞阻尼墙采用基于 Maxwell 模型的 Damper 单元模拟。经过计算,粘滞阻尼墙提供的平均附加 阻尼比为 5.8%。
0.25 0.2 0.15 0.1 0.05 0 0 1 2 3 4 5 6 7 8 9 规范反应谱 7条地震波反应谱均值
第二十四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6 年
粘滞阻尼墙减震机理与参数研究
丁洁民 ,陈长嘉 ,吴宏磊 ,王世玉
1,2 1 1 2
(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消能减震部件, 可适用于多层、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设计。 本文从附加阻尼作用和动刚度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粘滞阻尼墙的减震作用,并通过具体的算例进行验证。 然后分别就阻尼指数和阻尼系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当阻尼指数取 0.3~0.5 时, 结构可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而阻尼系数越大,减震效果越好,但相应地对阻尼墙和连接部位的要求更 高。
采用粘滞阻尼墙进行减震,每层 X 向和 Y 向各布置两片阻尼墙,竖向连续布置,共计 112 片,具体 布置如图 7 所示,阻尼墙参数取 C=1000 kN·(s·m-1)0.45,α=0.45。
(a) 平面布置 图 7 粘滞阻尼墙布置示意
(b) 立面布置
选取 7 条地震波 (包括 5 条天然波和 2 条人工波) 对结构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计算结果取平均值,
地震影响系数
粘滞阻尼墙组成及安装工艺
粘滞阻尼墙的组成及安装工艺粘滞阻尼墙最早是日本学者Miyazaki于1986年提出来,由Sumitono Contruction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可作为墙体安装在结构层间的阻尼系统。
粘滞阻尼器墙主要由两块外钢板、一至多块内钢板组成,在外钢板构成的密闭空间内注入高粘度的粘滞体。
粘滞阻尼墙的外钢板和内钢板分别于建筑的上下楼层相连,当建筑结构产生震(振)动时,内、外钢板之间产生相对速度,从而产生阻尼力,吸收震(振)动能量,减小结构震(振)动相应。
粘滞阻尼墙具有以下特点:1)制作、安装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装置和特殊的材料;2)通过改变粘滞液体的黏度、内外钢板之间的距离和钢板面积,可以调整阻尼墙的阻尼力;3)由于墙体与粘滞材料的作用面积较大,故可吸收较多的地震能量;4)可以充分利用墙体所提供的空间,设置在建筑物的墙体位置,安装后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美观5)可同时适用于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设计,还能用于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等方面。
粘滞阻尼墙体系首次应用于日本Shizuoka City的Sut-Building-建筑3中,结果证明能使框架在弹性工作阶段的阻尼比达到20%~30%,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动力反应.在设计和研究粘滞阻尼墙时,通常还需要采用模型实验来确定粘滞阻尼墙的滞回曲线传统的测试方法是将粘滞阻尼墙的外钢箱固定于地面,将内钢板与高速作动器连接,利用高速作动器进行加载粘滞阻尼墙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阻尼器,依靠粘滞材料的剪切变形来耗能,对粘滞阻尼器进行实验加载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高速作动器,对实验设备要求比较高。
为了降低实验成本,利用更普及的实验设备——振动台对粘滞阻尼墙模型进行加载,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实验模型中完全由粘滞阻尼墙承担水平力,没有设置其它的抗侧构件;水平力由与粘滞阻尼墙内部钢板相连的配重的惯性效应产生;配重的自重通过承重构件传递到滑轮上。
同时提出了高精度的数据拟合和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计算间接得到粘滞阻尼墙的滞回曲线。
超高层建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工法
超高层建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工法1.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随着建筑高度不断升高,建筑物受风荷载及地震荷载的影响越剧烈,建筑上方的晃动感越强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超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安装阻尼器或增加剪力墙,提高结构的抗风及抗震性能。
阻尼器一般分为位移型和速度型,常见的位移型阻尼器有防屈曲支撑、软钢剪切钢板阻尼墙等,常见的速度型阻尼器有筒式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墙等。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新型减震消能元件,与其他阻尼器相比,粘滞阻尼墙可充分利用墙体所提供的空间,产生足够大的阻尼力;既适合新建工程的减震设计,又能用于现有结构的抗震加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阻尼消能元件。
粘滞阻尼墙在施工中应用较少,无成熟的施工经验可借鉴,并且粘滞阻尼墙施工存在如何与主体钢结构进行可靠连接、施工精度难控制等技术难题。
厦门国际中心项目技术人员结合项目施工实际情况,通过对粘滞阻尼墙进行深化设计,将连接附件与结构钢梁一体化加工,优化连接部位的连接方式等方法,彻底解决了粘滞阻尼墙与结构可靠连接及施工精度控制等技术难题,保证了粘滞阻尼墙的安装质量,优化了施工工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粘滞阻尼墙的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2.0.1不需要复杂的装置和特殊的材料,施工安装方便,能有效的缩减安装工期。
2.0.2占用面积小,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
粘滞阻尼墙可设置在墙壁内,部分起到内隔墙的作用,不需占用大量的建筑面积,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0.3具有阻尼力大,循环性好、地震后复位性好等技术特点,可以同时满足高层风荷载舒适度及抗震要求,可依据建筑规模及减震要求,自由设计阻尼墙参数。
2.0.4阻尼墙内粘性体耐久性高,不易起变化,且不需维修保养,后期维修成本低。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即可用在一般的多层房屋结构,也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还可用于现有结构的抗震加固。
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2)
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粘滞阻尼墙是一种用于抗震加固的结构工法,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粘滞阻尼器来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滞阻尼墙的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高效抗震:粘滞阻尼墙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 经济节能:该工法相比其他抗震加固方法更节省材料和成本,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
3. 空间利用率高:粘滞阻尼墙的墙体采用薄厚度的材料制作,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4. 环保可持续:该工法使用的材料符合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持续性。
三、适应范围粘滞阻尼墙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型结构的抗震设计非常有效。
四、工艺原理粘滞阻尼墙的原理是利用阻尼器的粘滞特性,通过粘滞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和加速度。
工法通过选取合适的阻尼器材料,并合理设置和布置阻尼器来实现结构的抗震目标。
五、施工工艺 1. 预处理工序:包括设备进场、材料检查、地基处理等。
2. 墙体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粘滞阻尼墙的墙体,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等。
3.阻尼器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阻尼器安装在墙体上,包括定位、连接和固定等。
4. 施工检查:对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系统调试:对设置好的粘滞阻尼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功能正常。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安排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进行细致计划,包括人员配备、作业队伍的组织和协调等。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模板支架等,这些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试验等,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多遇地震下框架结构减震方案对比
多遇地震下框架结构减震方案对比摘要:在消能减震结构中,屈曲约束支撑是现在市场比较常用的消能构件,而粘滞阻尼墙是近年才在我国开始使用的消能减震构件。
在以5层的框架结构算例中分别使用粘滞阻尼墙(VDW)、屈曲约束支撑(BRB)以及(VDW+BRB)组合进行减震设计,在多遇地震下,(VDW+BRB)方案的减震效果最好,能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响应,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关键词:消能减震;屈曲约束支撑;粘滞阻尼墙1 粘滞阻尼墙粘滞阻尼墙(Viscous Damping Wall,以下简称VDW)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耗能减震器,VD墙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悬挂在上层楼面的内钢板、固定在下层楼面的两块外钢板、内外钢板之间的高粘度粘滞液体组成。
地震时上下楼层产生相对速度,从而使得上层内钢板在下层外钢板之间的粘滞液体中运动,产生阻尼力,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反应。
2 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受压时不会发生屈曲失稳的轴心受力构件。
这是一种在受拉和受压情况下都能达到屈服的消能支撑构件,改善传统支撑在受压时发生屈曲的缺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使用此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体系,不仅具有良好的抗侧性能,而且提高了结构的韧性和抗震性能。
屈曲约束支撑在进入塑性状态后可以消耗大量的能量,将结构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消散掉,从而起到降低结构动力反应的目的。
粘滞阻尼墙因其性能稳定、概念清晰而且造价相对较低,在结构上设置非结构耗能元件可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已经得到工程界广泛认可。
在各种消能减振装置中粘滞阻尼墙作为速度相关性耗能装置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粘滞阻尼墙厚度薄,出力大,容易满足建筑设计对阻尼器尺寸方面的要求。
屈曲约束支撑因其自重轻、布置灵活和安装方便等方面体现出较好的优越性,屈曲约束支撑与框架组成的结构体系表现出极佳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
3 减震装置的力学模型粘滞阻尼墙是属于速度型阻尼器,其阻尼力取决于速度,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与相对变形的速度关系,可表达为:F=C×Va式中:F为阻尼力;C为阻尼系数;V为速度;a为速度指数。
粘滞阻尼墙工作原理
粘滞阻尼墙工作原理
粘滞阻尼墙(Viscoelastic Dampers)是一种新型的地震减振控制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加入可粘滞变形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的黏滞性和弹性来吸收和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
具体来说,粘滞阻尼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外框架、阻尼器和联结件。
外框架通常是由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材料构成的,承担建筑的重量和荷载。
阻尼器则是放置在框架内部的一个装置,一般采用黏滞材料制成,如橡胶、聚氨酯和聚乙烯醇等,这些材料具有很强的抗拉和抗压性能,并且能够在振动情况下发生可逆的变形。
联结件则是连接外框架和阻尼器的构件,一般采用螺栓、焊接和夹持等方式连接。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会产生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是由结构的自重和荷载等因素产生的,是一种可逆的变形。
而非弹性变形主要是由地震产生的惯性力所引起的,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形,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粘滞阻尼墙就是利用黏滞材料的黏滞性和弹性,将非弹性能量转化为可控的热能,从而达到控制结构振动和减少震害的目的。
当地震作用较小时,阻尼器与弹性元件联合工作,起到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减小结构的受力作用;而当地震作用较大时,阻尼器将发挥其制动作用,起到防止结构过度振动的效果。
总之,粘滞阻尼墙是一种利用黏滞材料的粘滞性和弹性来吸收和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效果的新型技术。
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
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抗震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有效阻尼和吸能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
本文将介绍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安装施工工法,包括其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抗震粘滞阻尼墙的主要特点包括: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振动、提高结构的位移性能、适应性强、耐久性好、施工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等。
三、适应范围抗震粘滞阻尼墙适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房屋框架结构、工矿设施等需要提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物。
四、工艺原理抗震粘滞阻尼墙的工艺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粘滞性和抗剪性能,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通过粘滞力的消耗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从而提高抗震能力。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钢筋布置、施工良好的标高控制等。
五、施工工艺抗震粘滞阻尼墙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基础处理、墙体模架安装、混凝土浇筑、粘滞剂施工、墙体剥模、检测和验收。
六、劳动组织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分工,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协同工作。
七、机具设备施工抗震粘滞阻尼墙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混凝土输送泵、墙模、输送管道、抗震胶等。
八、质量控制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需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如密实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粘滞剂使用控制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事项包括:作业人员防护、起重机械操作安全、安全通道设置、紧急救援设备准备等。
十、经济技术分析抗震粘滞阻尼墙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施工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十一、工程实例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详细介绍该项目应用抗震粘滞阻尼墙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效益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抗震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工法,包括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粘滞阻尼墙是什么
1986 年日本学者Mitsuo Miyazak 和Arima 提出了粘滞阻尼墙,它是一种速度与位移相关的阻尼器,它由三层钢板与高粘度阻尼介质组成,能将机械能变成热能耗散,在建筑领域中使用广泛。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它是什么。
它是一种由钢板在封闭的高粘度阻尼液中运动,使阻尼液产生剪切变形而产生黏滞阻尼力的阻尼器。
基本构造及耗能原理如下所示:
由固定在下层梁上的钢制箱体和填充在钢箱内的粘滞阻尼器材料组成,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上下楼层之间将会产生相对速度,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内钢板将会在钢箱内反复运动,使钢箱内的粘滞材料产生阻尼器,从而减小结构的动力反应,达到结构耗能减控的目的。
所使用的填充材料不易老化,且基本上不与空气接触,在正常的使用期间内性能几乎没有变化,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剪力墙、连接件等)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层间空间、节点)装设消能装置又称阻尼器。
当发生地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阻尼器发挥作用,提供阻尼,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地震中免遭严重破坏,确保结构安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既可以用在新建结构上,也可以用在既有建筑的耐震加固上。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或者登陆公司官网进行详细的了解,专业从事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
粘滞阻尼墙技术发展综述
粘滞阻尼墙技术发展综述目录一、粘滞阻尼墙技术概述 (1)1.1基本构造 (1)1.2优点及工程应用实例 (1)二、粘滞阻尼墙技术分析 (3)2.1粘滞阻尼墙技术演变 (3)2.2 粘滞阻尼墙技术发展路线 (12)2.3粘滞阻尼墙专利技术中日两国布局对比分析 (13)2.3.1中日两国专利申请量分析 (13)2.3.2 中日两国申请人对比分析 (14)2.4 粘滞阻尼墙技术发展展望 (15)三、总结 (16)参考文献 (16)摘要:粘滞阻尼墙(VDW)最早是日本学者Miyazaki于1986年提出来,由Sumitono Construction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可作为墙体安装在结构层间的阻尼系统,主要由内部钢板、外部钢板及处于内外钢板之间的粘滞液体(高分子聚合物)三部分构成,内部钢板固定于上层楼面,而外部钢板固定于下层楼面,并且内钢板能在其中沿平面运动。
其在建筑抗震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本文针对粘滞阻尼墙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对该技术演变以及技术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论述,对该技术的发展演变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粘滞阻尼墙;技术脉络;技术发展;一、粘滞阻尼墙技术概述1.1基本构造粘滞阻尼墙(VDW)[1]最早是日本学者Miyazaki于1986年提出来,由SumitonoContruc-tion公司(Arimaetal.1988)研制成功的一种可作为墙体安装在结构层间的阻尼系统,它基本结构如图1-1 所示,主要由内部钢板、外部钢板及处于内外钢板之间的粘滞液体(高分子聚合物)三部分构成,内部钢板固定于上层楼面,而外部钢板固定于下层楼面,并且内钢板能在其中沿平面运动。
其耗能原理是:当结构受到风或地震作用时, 上下楼面的运动速度不同, 导致内钢板和外钢板产生相对速度,;内外钢板之间的速度梯度使粘滞材料产生阻尼, 从而使结构的阻尼增大, 降低了结构的动力反应。
1 -内钢板;2 -外钢板;3 -粘滞材料;4 -上部楼层;5-粘滞阻尼墙;6 -下部楼层;7-柱图1-1 粘滞阻尼墙基本结构示意图1.2优点及工程应用实例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消能减震部件, 用于建筑结构减震具有以下优点:(1)从小位移到大位移均能有效,耗能减震效率高,并且对风振作用都有显著效果,可以满足高层风荷载舒适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6年日本学者Mitsuo Miyazak和Arima提出了粘滞阻尼墙,它是一种速度与位移相关的阻尼器,它由三层钢板与高粘度阻尼介质组成,能将机械能变成热能耗散,在建筑领域中使用广泛。
它是一种由钢板在封闭的高粘度阻尼液中运动,使阻尼液产生剪切变形而产生黏滞阻尼力的阻尼器。
基本构造及耗能原理如下所示:
由固定在下层梁上的钢制箱体和填充在钢箱内的粘滞阻尼器材料组成,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上下楼层之间将会产生相对速度,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内钢板将会在钢箱内反复运动,使钢箱内的粘滞材料产生阻尼器,从而减小结构的动力反应,达到结构耗能减控的目的。
所使用的填充材料不易老化,且基本上不与空气接触,在正常的使用期间内性能几乎没有变化,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剪力墙、连接件等)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层间空间、节点)装设消能装置又称阻尼器。
当发生地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阻尼器发挥作用,提供阻尼,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地震中免遭严重破坏,
确保结构安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既可以用在新建结构上,也可以用在既有建筑的耐震加固上。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或者登陆公司官网进行详细的了解,专业从事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