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3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搭船的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流露出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搭船的鸟”一个“搭”字,给人以童真、恬静之美,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色彩之美;第三自然段以连续的问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体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
二、说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会认读5个生字,会读会写11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的描述,初步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学习生字词,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初步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自由谈论,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三年级上册 语文 15 搭船的鸟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 15 搭船的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父、啦”等5个生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正确读写“搭船、船舱”等11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翠鸟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动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方法。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时的动作敏捷。
教材知识点阐述:例如在描写翠鸟外形时,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从“羽毛、翅膀、长嘴”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通过这样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让翠鸟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就是作者细致观察后的描写成果,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
例如在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冲、飞、衔、站、吞”等动词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翠鸟捕鱼的敏捷。
这需要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准地观察到这些动作并准确用词的,并且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这种观察和描写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翠鸟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段落,读出翠鸟的灵动。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翠鸟捕鱼的过程时,可以播放一段翠鸟捕鱼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翠鸟捕鱼时的敏捷动作,然后再对照课文中的描写,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3. 问题引导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搭船的鸟》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搭船的鸟》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搭船的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3. 内容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复述。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课文《搭船的鸟》。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生词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学生学习和掌握。
4. 内容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6.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板书设计1. 《搭船的鸟》2. 重点词汇:和谐,共生,热爱,保护3. 内容框架: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内容讨论,写作练习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文章,不少于100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复述,写作练习也表现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2022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期望大家可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教学过程:篇二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同学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格外认真,你宠爱这只鸟吗?生:宠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老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宠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老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同学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插图,让同学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格外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学问与力量:篇三1、生疏“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奇特境界,培育同学亲近自然、宠爱自然的奇特情感。
师生齐预备:篇四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同学:了解关于翠鸟的学问;自主阅读课文。
2023最新-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自主朗读,疏通词句篇二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美丽、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认读生字小游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准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行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注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经验进行个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部分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较、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特点,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聚焦“翠、嘴、吞”三个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学板演生字,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教师适时进行修正与范写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翠”上面的“羽”要写得稍扁且竖钩变竖画,下面“卒”的中间部分要紧凑,另外最下面的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嘴”左边的“口”较小,右边上半部分的“此”写得略扁而宽;“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则要写得扁而阔。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
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
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
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
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响羽毛翠鸟长嘴静悄悄吞下去哦捕鱼鹦鹉(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
15搭船的鸟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并能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深入了解翠鸟的特点,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并能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游戏:翠鸟抓鱼(认读生字)2、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得很好!现在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我”是怎样遇见这只小鸟的?“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理解(-)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1.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
2. “我”是怎样遇见这只小鸟的?3.“搭船的鸟”是什么?你喜欢这种鸟吗?为什么?(二)学生反馈(三)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学生从描写翠鸟的句子中不难体会到翠鸟的可爱,难点在于朗读。
如何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方法: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作者将翠鸟和鹦鹉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预设2体会重点语句1、故事发生的环境: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描写的?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2、描写“我”的疑问的句子:(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2)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3)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几个问句,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思考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3、思考:本文标题“搭船的鸟”是什么意思?其中“搭字妙在何处?预设3有感情地朗读(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2)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3)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几句话要读出作者疑问的语气。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5 搭船的鸟 精华版教案
15.搭船的鸟【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翠鸟美丽的外貌和敏捷的捕鱼动作,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把观察所得写具体、生动。
思维能力: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审美创造: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
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关注结构:课文中,作者先看到的是静止在船头的翠鸟,感受到翠鸟美丽的外形,接着按照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具体部位:羽毛、嘴来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
关注描写: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用了“冲、飞、衔、站、吞”五个词语,把翠鸟一瞬间的捕鱼动作,切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画面,分步写清楚、写连贯。
【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重点)2.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重点)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4.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入:出示翠鸟图片(出示课件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搭船的鸟》这篇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五单元-《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课题,由课题产生什么疑问?指名学生说,出示课件3个问题。
认生字,读词语。
指名认读,及时表扬点赞,学生齐认读,互读再互相表扬。
二指导学文1.自由朗读全文,思考:作者细致观察了哪些方面?指名展示,课件出示。
2.“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船上的情形的呢?”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3.“忽然,一只小鸟出现在了船头,作者观察到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默读,思考:小鸟给作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你选哪句?指导学生体会中心句属于整体描写。
选一个词来回答,用哪个词呢?(彩色)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彩色”这一特点?学生找并说。
引导对比鹦鹉,体会这只鸟的“美丽”。
板书(外形美丽)4.“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鸟,‘我’想到了什么?”指导画出心理活动描写,体会“我”对小鸟充满了好奇。
5.“小鸟站在船头动没有?作者接下来观察到了什么?”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鸟捕鱼的动词及描写行动敏捷的词语。
板书(动作敏捷)根据这些词语来复述小鸟捕鱼的过程,引导体会:小鸟行动敏捷捕鱼本领高,作者观察细致,描写有序。
观看翠鸟捕鱼视频。
6.引导回答课文开头的问题。
思考:小鸟为什么要搭船?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并回答。
7.引导体会“搭”字的巧妙,让鸟有了灵性,人与鸟和谐共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第【1】篇〗15.搭船的鸟教案教材分析:《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
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积累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
但对于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以及文本中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还未能准确理解,需要教师的指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词语。
2.通过体会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过程的词句,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通过自己观察事物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过程的词句,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罗丹名言,引出本单元的主题“留心观察”。
2.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3.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四自然段,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
1.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作者对翠鸟的细致观察体现在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2.研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一个词说说作者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翠鸟?(美丽)(2)作者如何细致观察来写出翠鸟的美丽呢?(引导学生关注翠鸟不同身体部位的颜色、与鹦鹉的比较)(3)朗读感受翠鸟的美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是本册第一个习作单元,旨在通过体会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
《搭船的鸟》是第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本课课文描写“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到了旅途的雨声,又观察到翠鸟的外形、动作之美。
本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翠鸟的外形之美,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观察的妙处。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
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练习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等13个生字。
3、仔细观察自己周围事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依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在展开想象、朗读体验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观察记录单。
2.准备翠鸟的。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那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哪!快来看。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图说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感受。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3.揭题:一次,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做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并板书:搭船的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引导学生互助学习生字、新词。
(1)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fù lā yīnɡ wǔ qiāo qiāo外祖父沙啦沙啦鹦鹉静悄悄(2)学生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鹦”“鹉”“悄”借助声旁“婴”“武”“肖”读正确,借助形旁“鸟字旁”“竖心旁”理解字义。
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沙啦”里读一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第【1】篇〗《搭船的鸟》备课意图及设计讲解1、承上启下,凸显单元目标。
文中描写了一只美丽可爱的鸟,作者是通过详细观察写出来的。
如何理解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呢?老师在开篇就做了一单元导语,“留心观察事物,写好观察所得。
要学什么?怎样的学习呢?学习目标这也是老师在非常关注的。
2、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
我们第二阶段是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过渡,实现共赢,落实单元的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当中就让学生聚焦有新鲜感的句子,这就涉及言语思维的发展需要,能够把意思充分的表达出来创设出属于学生的理解认知。
所以本第5单元,第一个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始终贯穿着结合之前我们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有效的设计。
通过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而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交换句子次序、删减词语多少、交换词语等方法落实深化。
3、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渗透一点写作的指导方法老师就1234自然段作为例子进行指导,第二自然段是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的色彩支配;第三自然段是以连续的问句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描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无不体现着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
因此,基于这一目标的解读,结合本课内容本篇课文的理解。
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翠鸟外形动作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同时还有一个模仿2、4小节的方法,试着描写啄木鸟的外形或者是一个捕食的动作。
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能够了解并且模仿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进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些基础,可提供可能性。
4、张老师这个关注点或者它的关键词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习能力在课堂中生长。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最重要的段落,文字的细致,让学生能够去理解消化。
比如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感受语言的生动。
如何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
所以当在读课文时,老师是请边读边画关键词句,作者是对哪些事物做了观察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从第一小节,这个“雨的声音沙拉沙拉的响”,因为下雨做了细致的观察;从“披着蓑衣用力的摇着”看出作者做的细致发展;从小鸟的外形“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上五单元(习作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篇课文以小孩的眼睛,来看大自然中的景象。
让我们见到了一只充满灵性的搭船捕鱼的翠鸟。
文章笔法浅近、朴素,全文清新自然,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因为是新增的习作单元,所以这个单元承载的教学功能是不一样的。
导读有两点提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也就是说,要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着以上宗旨,我首先通过学生的观察导入新课,从生活中人与动物友爱的关系开始,投入到自愿的读、悟中去。
在理解课文部分,主要抓住翠鸟的样子及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作者的观察方式,明白留心观察的意思是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要有取舍。
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等方式进行学习,并适当指导朗读,让学生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让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会背诵喜欢的段落。
2、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明白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需学会取舍。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小动物?说说看。
生1:小猫生2:小白兔生3:小鸟……师: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生师:是啊,小动物们是我们的朋友,仔细观察他们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搭船的鸟。
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观察这只小鸟的。
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点评】以学生的生活入手,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使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感悟人与动物的和谐埋下了伏笔。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本篇课文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有两个学习要求:
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二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而这篇精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接下来的习作打好基础。
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环节:
1.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进行圈画和批注。
2.小组合作学:用坐庄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使用“计时”和“画笔”,学生进行讨论后,请小组展示,自行在一体机上圈划批注,让小组汇报和信息技术融合更深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解决问题
活动二
教师指导学生品读翠鸟外形,让学生对于状物文章的写法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4.观看“翠鸟捕鱼”视频,并根据捕鱼场景给动作排序。
5.教师总结:它先冲进水里,再飞起来,然后衔着小鱼,站在船头,最后吞了下去。由此可见,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翠鸟捕鱼的。
使用“翠鸟捕鱼”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捕鱼场景,产生视觉冲击,更能从动作上感受到翠鸟捕鱼敏捷。接着用“翻翻卡”,让学生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玩中学习到翠鸟不同的精准动作,为作文的动作描写打好基础。
5.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在小练笔那里,把你刚刚观察到的鱼鹰捕鱼的这个过程写一写。
6.学生完成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学生的练笔,交流评价。
播放“鱼鹰捕鱼”视频,学生直观感受鱼鹰捕鱼的迅猛,更能直观观察到鱼鹰捕鱼的动作,让练笔更简单快捷。同时使用手机拍照上传,让学生更清楚看到展示的练笔,进行交流评价。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差,需要教师引导,但他们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已经掌握了常见的识字方法,具备较好的自主识字能力。生字词方面,学生能够自学生字词,但是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以及个别难写易错的字。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但在情感升华上需要老师引导和点拨。三年级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重点的转移,会给三年级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因此在15课的学习中,课后练习“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和“想象翠鸟捕鸟的情景’都是“学表达”的学习训练,体现了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羽、翠两字。
3、学生反复诵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课件、课文音频、翠鸟捕鱼视频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和妈妈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搭船的鸟》(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感。
听朗读,思考问题: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生答)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1、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这是一只比鹦鹉还漂亮的鸟。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补充翠鸟的相关知识。
再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喜爱之情。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4、那么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鱼)5、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动作敏捷)6、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的动作敏捷。
7、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更加具体的理解翠鸟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四)扩展延伸指导写作手法的'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六、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羽、翠”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七、作业布置1、请写一个有关翠鸟的谜语,表达你对翠鸟的喜爱。
2、留心观察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鸟,抓住它的外形、觅食栖息、飞行中的一个方面,用一两段文字描述下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3
15.搭船的鸟课题搭船的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1.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教学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1.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2.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2.辨字组词。
搭()沙()塔()纱()悄()吞()消()杏()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2.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3.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教案
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从而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从而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师: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生:翠鸟。
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三、识字写字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4.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5.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嘴:“口”要小,偏上;右边两部分要写紧凑,“此”要扁,“角”里边是两横一竖。
捕:左窄右宽,“甫”的上横要长,下框稍窄,中间一竖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
四、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师提问,学生作答)(师总结)明确: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欢吗? 2. 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
子读一读。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 交流翠鸟的资料。
2. 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 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 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3. 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 读 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 教学课件。(教师)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1. 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 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导案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7.2620.7.2620.7.26 。 2020 年 7 月 26 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3:2313:23:037.26.2020Sunday, July 26, 2020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Sunday, July 26, 2020July 20Sunday, July 26, 20207/26/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 时 23 分 1 时 23 分 26-Jul-207.26.2020
7、 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达标检测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鸟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长嘴
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1. 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
中有关于 翠鸟 捕鱼的内容
二、交流拓展, 吗?
1. 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深化情感
2. 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
2. 画出喜爱的翠鸟。
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
鸟吧!
三、课堂小结
1. 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 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 有什么 特点?
四、课堂小结, 指导书写
1. 教学小结。 2. 指导书写。
1. “翠”字,上面不是“羽” 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 长。
2. 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4. 一字组多词。
搭(
)(
)(
)
沙(
)(
)(
)
吞(
)(
)(
)
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
教
学
本。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
15. 搭船的鸟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设
计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
说
明
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some people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20.7.267.26.202013:2313:23:03Jul-2013:23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一、深入品味, 理解课文
2. 引导学生读好第 3 自然 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 真好奇的童心。
2. 学生自读第 3 自然段。 3. 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 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3. 齐读第 4 自然段, 把写
4. 从“冲、飞”和“一下子、
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没一会儿” 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
学案
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
一、质疑激趣, 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
导入新课
《搭船的鸟》 ,是什么鸟呢?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达标检测
1. 读了课题, 你有哪些疑问?说 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
思
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 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学习重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师)
文中插图)
1. 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
齐读第 2 自然段。
上线,读一读。
2020 年 7 月 26 日星期日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3:237.26.202013:237.26.202013:2313:23:037.26.202013:237.26.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6.20207.26.202013:2313:2313:23:0313:23:03
2. 辨字组词。
1. 学生自读课文, 标出自
1. 注意“蓬、翠、嘴”的读
搭(
) 沙(
)
二、初读课文, 然段, 圈出生字, 注意读准字 音。
塔(
) 纱(
)
识记生字
音。
2. 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 “搭、
悄(
) 吞(
)
2. 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舱、漂、悄” 。
消(
) 杏(
)
1. 搭船的是什么鸟?你
三、再读课文, 初步感知
2. 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 况。
1. 交流自己认识的其他鸟, 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2. 在田字格上书写本课生 字。
板 书
设 计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 但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教
学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这种爱的感染,通过让学生说
反
思
想法,画翠鸟来激发他们对翠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