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常识

合集下载

农药知识入门的培训课程

农药知识入门的培训课程

第一章农药常识第一部分:农药的概念•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有害物剂¡±,但是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第二部分:农药的分类根据防治的对象和化学成分相结合的方法干燥剂杀螨剂种子处理剂杀鼠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菌剂脱叶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虫剂杀卵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螨剂)按杀虫作用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驱避剂拒食剂引诱剂绝育剂性激素剂增效剂杀卵剂昆虫生长调剂剂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θ按对植物的选择性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第三部分:农药的剂型•工厂中最初生产出来的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

•原药的加工由于加工的方法和用途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制剂形态,这种制剂形态就称为农药的剂型。

•目前我国生产上推广和应用的剂型主要有14种。

农药的剂型•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缓释剂•可溶性粉剂、水溶性颗粒剂及水溶剂•烟剂•水乳剂•微乳剂第四部分:农药的助剂⌝农药中的增效助剂湿润剂的基本知识•农药湿润剂是指能够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含药液体对处理对象固体表面的接触,使其能湿润或者加速湿润过程的物质。

农药中的增效助剂天然粘着剂合成粘着剂ϖ农药稳定剂ϖϖ渗透剂第五部分:农药的生产和三证农药的生产实行强制管理制度,即每个厂家的每个产品都须具备农药“三证”方能进行生产,即•农药生产批准证:格式为HNP45054-A0263•农药登记证:原药生产颁发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备案登记证:农药登记可分为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两大类五种情况,我们公司以临时登记为主。

第二章常用农药简介第一部分:常用杀虫剂知识•第一类:有机磷类•第二类:氨基甲酸酯类•第三类:沙蚕毒素类•第四类:拟除虫菊酯类•第五类:生物源类•第六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第七类:植物源类•第八类:微生物类•第九类:有机氯类•第十类:吡啶类•第十一类:吡咯类•第十二类:苯基吡唑类•第十三类:其它类第一类:有机磷类•高毒类药剂•常用类农药高毒类药剂•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常用类农药•三唑磷triazophos•辛硫磷phoxim•敌敌畏 dichlorovos•马拉硫磷malathion•乙酰甲胺磷acephate•毒死蜱(乐斯本)chlorpyrifos•水胺硫磷isocarbophos•杀螟硫磷fenitrothion•丙溴磷profenofos三唑磷triazophos•特点:•中等毒/触杀、胃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杀螨剂,杀虫效果好,杀卵作用明显,渗透性较强,无内吸作用。

农药中毒防治常识

农药中毒防治常识

农药中毒防治常识
农药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或接触农药后引起的中毒症状。

下面是一些农药中毒的防治常识:
1. 涉及农药的工作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农药的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2. 在使用农药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以减少接触农药的风险。

3. 确保农药使用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农药气体中。

4. 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标签上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措施进行操作,不得超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5. 使用完农药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保持清洁。

6. 若不慎出现农药中毒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帮助。

7.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患者的口鼻用清水冲洗,或是让其咬住一块干净的布,以减少进一步吸入农药的量。

8.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农药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洗胃、使用解毒剂等。

9. 农药中毒后,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环保、农业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预防农药中毒是最为重要的措施,应该尽量避免农药的不当使用和接触,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

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在使用农药时,必然要遇到毒性、毒力、药效三个问题。

三者的含义不同,但又是经常容易被混淆的问题。

(一)毒性是指药剂对人、畜等的毒害程度。

我国现行对农药毒性测定是用纯药原药或制剂在大白鼠、小白鼠、兔、狗等试验动物身上测定,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1.急性毒性是指药剂经皮肤或经口、经呼吸道一次性进入动物体内较大剂量,在短时间内引起急性中毒。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是以农药对大白鼠“致死量”表示,目前国内外通常用“致死中量”或叫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

致死中量是指毒死半数受试动物剂量的对数平均数,即每千克(公斤)体重的动物所需药物的毫克数,记作“mg/kg(毫克/千克)”。

LD50愈小,药物毒性愈大。

根据我国《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依致死中量分高毒、中等毒、低毒3种。

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国家有规定,使用时要遵守。

最小致死量(MLD):即受试动物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而死亡的剂量;全致死量(LD100):指受试动物全部死亡所使用的最低剂量;无作用剂量(NoEL);致死中浓度(LC50):即在一定时间内受试动物死亡50%吸入剂量(毫克/立方米);耐药中量(TLM):表示农药对鱼的毒性,一般用48小时内引起鱼半数死亡的浓度。

标记为TLM48小时LC50(毫克/升)或用ppm(百分之一);致死中时间(LT50):在一定条件下能杀死被试生物群体中一半数量所需的时间;击倒中时间(KT50):一定量药剂能击倒50%被试昆虫所需要的时间;每日允许摄取量(ADI):每天按人的体重(公斤)计算所能摄取的农药重量,在人的一生中不会造成对人体有害,单位mg/kg体重/天;农药的半衰期:是指农药在某种条件下分解或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农药量最大容许残留量:供人类食用的农副产品中允许的农药最高限度的残留浓度。

2.慢性毒性是指供试动物在长期反复多次小剂量口服或接触一种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到一定量所表现出的毒性。

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

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

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1、农药间混用的原则。

8.1.多位点杀菌剂: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

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

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无机杀菌剂(铜制剂、硫制剂等)、有机硫杀菌剂(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等)、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百菌清)、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扑海因、菌核净)、植物素杀菌剂(乙蒜素)8.1.1.铜素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

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透性、钝化蛋白、干扰Mg++、K+平衡,影响叶绿素代谢和呼吸作用等,没有选择性。

为了防止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药害,一般制成难溶性盐类或络合物杀菌剂,减少游离的铜离子。

如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就是将易溶于水的硫酸铜与石灰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碱式硫酸铜,使用以后在生物和环境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步释放铜离子起杀菌作用。

这不仅延长了持效期,而且增加了安全性。

Cu(SO)45H2O + CaO +H2OCuSO4xCu(OH)2yCa(OH)2zH2O (xyz因配置方法和配比不同而异). 但是如果波尔多液等难溶性铜盐中含有多余的 Ca++或Cu++,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前后使用酸、碱性化合物时,会加速铜离子的释放,容易造成药害。

已知对Ca++ 敏感的有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作物;对Cu++ 特别敏感的有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对Cu++比较敏感的有苹果、中国梨、柿、大豆、芜箐等作物。

铜制剂药害症状:可使黄瓜、苹果等叶片褪绿、幼芽和叶缘叶尖青枯、叶斑及类似病毒病的花叶症状等,果实上形成小黑点锈斑。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一、下雨不受影响的农药喷洒农药进行防治病虫时,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往往会发生药效下降甚至药效尽失的情况,而有些农药即使雨季使用也不会影响其药效,这些农药是:1、速效性类农药——这类农药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使用1~2小时后就可以杀死害虫,用药2小时后下雨也不会影响药效。

2、内吸类农药——如氧化乐果、蚜虱净等杀虫剂和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这类农药4~6小时后能有60%以上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6小时后即便下大雨仍能起到杀虫和杀菌的作用。

3、耐雨类农药——这类农药耐雨水冲刷,使用2~4小时即使下雨也不会影响效果,如井岗霉素、波尔多液等。

提示:在打药时不要在药液中添加黏着剂,可以加一些植物油助剂,但一定要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方法进行使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物体内的调节物质,在使用时要注意四个方面:1、要注意不能以药代肥:也就是说它不能代替肥水及其他农业措施。

即使是促进型的调节剂,也必须以充足的肥水条件才能发挥其作用。

2、不要随便改变浓度:农作物对植物生长剂的浓度要求比较严格,浓度过大,会造成叶片增肥变脆,出现畸形叶片干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浓度过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要注意适时使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其种类、气候条件、药效持续时间和栽培需要,选择最佳使用时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入。

三、果树忌用的农药是什么?1、磷胺:桃树忌用。

2、甲2氯:各种果树都忌用。

3、敌敌畏:核果类果树禁用。

4、乐果、氧化乐果:桃、梨对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的药液敏感,使用前要先作试验,以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5、稻丰散:对桃和葡萄的某些品种敏感,使用要慎重。

6、螨克和克螨特:梨树禁用。

7、田安和砷制剂:核果类、柑橘和梨的某些品种不可使用。

8、草甘膦和克无踪:这两种药剂均系灭生性除草剂,不能用于各种果树,只用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9、石流合剂:对葡萄、桃、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时要慎重。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农药过量使用和错误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正确使用农药,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农药使用的常识,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一、正确购买农药1.选择正规通道购买农药,避免从非法渠道购买农药。

2.购买农药时,需要注意农药包装上是否有有效期和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

3.购买农药时,应该慎重选择具有高毒性和高残留的农药。

二、农药的正确使用1.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不要在害虫或病菌大量繁殖后再使用农药,应该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早期防治。

3.农药的使用剂量应该明确,不宜盲目投药,避免过量使用。

4.使用农药前,应该对作物进行分析,确定作物的抗性和灵敏度,避免使用抗性差的农药。

5.在使用距离规定时间内不能采摘和前往田间观测。

6.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禁止剂量规定,不违反剂量使用。

三、警惕农药残留问题1.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应该注意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减少农药残留的摄入。

2.认真检查购买的水果、蔬菜等食品是否有明显的农药残留痕迹,如果有则不要购买。

3.在食用蔬菜和水果之前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

四、正确存储农药1.农药应该存放在有限的有效期内,一旦过期就要尽快消耗或者报废。

2.农药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密封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孩子。

3.农药应该远离饮用水、餐具等物品,以避免污染。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农药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应该根据作物类型、病虫害类型、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灵活选择农药类型和使用方法,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农药的正确存储、正确运输、正确处理和正确回收等方面的管理,全方位做好环保工作,为促进农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药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常识

农药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常识

农药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常识一、农药相关简介1、什么是农药农药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产品。

农药产品按用途可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熏蒸剂、增效剂、除草安全剂等种类。

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我们将防治害虫的农药称为杀虫剂,防治红蜘蛛的称为杀螨剂,防治作物病菌的称为杀菌剂,防治杂草的称为除草剂,防治鼠类的称为杀鼠剂等等。

例如: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及其混配制剂是主要杀虫剂农药之一。

2、杀虫剂的种类农药杀虫剂作用方式各不相同,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不育剂、昆虫激素等。

胃毒剂是一种昆虫通过消化器官将药剂吸收而显示毒杀作用;触杀剂主要是药剂接触到昆虫,通过昆虫体表侵入体内而发生作用来杀死昆虫;熏蒸剂可以以气体状态散发于空气中,通过昆虫的呼吸道侵入虫体使其致死;内吸剂一般是通过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吸收,当昆虫吸食这种植物的液汁时,将药剂吸入虫体内使其中毒死亡。

另外还有引诱剂:药剂能将昆虫诱集在一起,以便捕杀或用杀虫剂毒杀;驱避剂:将昆虫驱避开来,使作物或被保护对象免受其害;拒食剂:昆虫受药剂作用后拒绝摄食,从而饥饿而死;不育剂:在药剂作用下,昆虫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例如克百威是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

主要用在苜蓿、甜菜、谷物、柑桔、咖啡、棉花、葡萄、果树、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甘蔗、烟草和蔬菜上。

含有克百威的种衣剂产品是用于大豆、玉米等种子下种前在其表面包衣用的,其目的是防治地下害虫以及叶面害虫的侵害。

3、农药杀虫剂的毒性农药具有一定毒性。

农药使用不当或食用含有农药的蔬菜等食品就会中毒。

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农药进入体内后短时间引起的中毒现象。

农药的慢性毒性是指长期吸收少量农药,药剂在身体内蓄积,造成人体机能损害而引起的慢性中毒。

有些药剂小剂量短期给药未必会引起中毒,但长期连续吸收后,中毒现象就会逐步显现。

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

变色
❖ 褪绿和黄化:叶片均匀地变为淡绿色称褪绿, 可表现为整株叶片或部分叶片。该病状类型特点 是:变色均匀。
❖ 花叶和斑驳:指发病叶片形成面积较大的绿色 和黄色相间的杂色称为花叶;如果各种颜色之间 没有明显的轮廓,变色部分较碎,称为斑驳。该 病状类型特点是:变色不均匀。
❖ 花脸:主要指果实不均匀变色 。
十字花科: 叶菜类
❖ 白菜类:小白菜、大白菜、菜心、紫 菜薹、红菜薹等;
❖ 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 菜、球茎甘蓝等;
❖ 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 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
❖ 萝卜类、水生蔬菜类等。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叶菜类田间生长图
葫芦科:瓜果类
❖ 瓜类蔬菜:黄瓜、苦瓜、丝瓜、 冬瓜、节瓜、南瓜、白瓜、西葫 芦、瓠瓜等葫芦科草本植物。
能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 优点: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防治用途广; 缺点:大部分化学农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如:恶霉灵、宇农一号(50%氯溴异氰脲酸)等;
◆ 生物农药:是用生物活体(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
物加工而成的农药。 优点:人畜低毒、不污染环境; 如:小檗碱、蛇床子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工作过程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每次的问题的出现解决都是一次提升的过程, 把握机会创造业绩。
植物病害类型 以及宇农畅销产品
一 主要种植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蔬菜作物 果类 野生果类 饲料作物 药用作物 嗜好作物 工业原料
蔬菜的主要种类:
❖ 叶菜类(十字花科) ❖ 瓜类(葫芦科) ❖ 茄果类(茄科) ❖ 豆类(豆科) ❖ 其它:玉米等
药剂使用后通过叶片或根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 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茎被植物吸收, 进入植物体内后,被输导到其他 部位。如通过蒸腾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④ 熏蒸作用: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在使用农药时,必然要遇到毒性、毒力、药效三个问题。

三者的含义不同,但又是经常容易被混淆的问题。

(一)毒性是指药剂对人、畜等的毒害程度。

我国现行对农药毒性测定是用纯药原药或制剂在大白鼠、小白鼠、兔、狗等试验动物身上测定,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1.急性毒性是指药剂经皮肤或经口、经呼吸道一次性进入动物体内较大剂量,在短时间内引起急性中毒。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是以农药对大白鼠“致死量”表示,目前国内外通常用“致死中量”或叫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

致死中量是指毒死半数受试动物剂量的对数平均数,即每千克(公斤)体重的动物所需药物的毫克数,记作“mg/kg(毫克/千克)”。

LD50愈小,药物毒性愈大。

根据我国《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依致死中量分高毒、中等毒、低毒3种。

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国家有规定,使用时要遵守。

最小致死量(MLD):即受试动物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而死亡的剂量;全致死量(LD100):指受试动物全部死亡所使用的最低剂量;无作用剂量(NoEL);致死中浓度(LC50):即在一定时间内受试动物死亡50%吸入剂量(毫克/立方米);耐药中量(TLM):表示农药对鱼的毒性,一般用48小时内引起鱼半数死亡的浓度。

标记为TLM48小时LC50(毫克/升)或用ppm(百分之一);致死中时间(LT50):在一定条件下能杀死被试生物群体中一半数量所需的时间;击倒中时间(KT50):一定量药剂能击倒50%被试昆虫所需要的时间;每日允许摄取量(ADI):每天按人的体重(公斤)计算所能摄取的农药重量,在人的一生中不会造成对人体有害,单位mg/kg体重/天;农药的半衰期:是指农药在某种条件下分解或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农药量最大容许残留量:供人类食用的农副产品中允许的农药最高限度的残留浓度。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第四章 农药安全应用技术(第一节 农药的基本常识)

第四章 农药安全应用技术(第一节  农药的基本常识)
• 目前,国内外喷施药液量均向低容量喷雾发展, 这是因为小容量喷雾的单位面积用药量少,工效 高,机械性能消耗低,防治及时,且对环境影响 小。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要正确安装喷雾器零部件。检查各连接是否漏气,使用时,先 安装清水试喷,然后再装药剂。
• ③物理性毒剂 通过摩擦或溶解作用损伤昆虫表 皮,使昆虫失水,或阻塞昆虫气门,影响呼吸的 药剂,如矿物油剂、惰性粉。
物理性毒剂,如石油乳剂,由石油产品和肥皂等配 制而成的乳剂。在农业上使用的有煤油乳剂和润滑 油乳剂两类。具有触杀作用。分子量越大的油,杀 虫效力越高,对植物的毒害也较大。
(二)杀菌剂
• 2015年1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 豆进口总量为7140万吨,首次突破7000万吨,同 比增加12.7%; 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根据数据统 计,2014/2015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220万吨, 中国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85.41%
转基因大豆的影响
2011年统计,全国消费植物油2675万t,其中转基因大 豆油占41.8%,棕榈油占23.4%,菜籽油占18.7%, 其余16.8%为其它油。此外,转基因豆粕已经占我国 动物蛋白质饲料的50%以上。目前转基因大豆油为国
第四章 农药安全应用技术
第一节 农药的基本常识
农产品标识
无公害食品标志
禁用高毒高残 农药、推广使 用低毒低残农 药
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推畅 减量化使用常 规农药、化肥
有机食品标志
不能使用农药、 化肥、食品添加 剂及转基因物质
一、农药的概念
• 1.概念:重要的农业 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 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 治为害农林牧业生产 的有害生物(害虫、 害螨、病原线虫、病 原菌、杂草及鼠类)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 学药品,但通常也把 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 物理化学助剂包括在 内。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害虫、病菌和杂草,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然而,农药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如果不慎使用不当,不仅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下面是一些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首先,了解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选择适合的农药种类,根据作物类型和害虫、病菌、杂草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

同时,仔细阅读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其次,注意农药的储存和保管。

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食品、饮水和饲料。

避免将农药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储存期限有限,过期的农药应及时销毁,以防止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农药导致的安全隐患。

第三,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农药之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和防护服等。

在室外作业时,注意风向,避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使用农药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雾气。

使用农药的工具和器材需要专门划分,避免与食品和饮用水接触。

此外,农药使用后的残留物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药的残留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农药后需要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器材。

清洗的废水应进行专门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

同时,使用农药的地块在一定时间内不宜作为食品生产区域,以避免残留物对作物的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知识培训。

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应定期学习农药的使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对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农药使用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确保农药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农药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需要进行仔细的了解和选择,农药的储存、保管和废弃物的处理也需要严格遵守规范。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花期施药等均能形成药害。

1、合理选药①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

②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

③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品。

2、安全配制①用准药量。

根据植保部门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

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

②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3、科学使用①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在防治适期内使用。

②用足水量。

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用药不均匀,防效差,并且增强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

③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

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

④注意轮换用药。

抑制抗药性。

⑤添加高效助剂:如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可有效提高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⑥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

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4、安全防护①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

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②施药前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

③要穿戴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④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

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4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以免影响效果和安全。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农药是用于农田作物和果树等农业作物防治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有效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错误使用农药可能会对农作物、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农药的基本常识和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农药的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农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常见的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杀虫剂主要用于杀灭害虫,包括吸食类杀虫剂和接触类杀虫剂。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除草剂主要用于除去杂草,可以通过根部吸收或叶面喷洒进入杂草体内,杀死杂草。

不同农药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正确使用和合理调配农药。

例如,杀虫剂可以通过干扰虫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来杀死虫害。

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代谢过程或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除草剂可以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特定酶活性或破坏杂草的生长点来实现除草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作物的种类和害虫、病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约束和副作用,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农药。

2.正确施药方法:根据农药的性质和作物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常见的施药方法包括叶面喷洒、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等。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的浓度和均匀度,避免喷洒过多或过少,以保证施药效果的最大化。

3.控制施药时间:合理控制施药的时间,避免在农作物生长期、花后期或果实成熟期使用农药,以免对农作物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4.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书。

在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具,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口腔和眼睛。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农药的飘散和溅溅,以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5.防止农药残留:在农药施用后,要保持施药区域的安全距离,避免人畜长时间接触施药区域。

在农作物采收前,要留出合适的安全期间,以确保农药残留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对于增加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农民和消费者的安全,充分利用农药的作用,有必要了解和遵守农业行业农药使用的安全常识。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在使用农药之前,农民应该对所需农药有所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农药。

要遵从农药使用的原则,比如对目标害虫选择有针对性的农药,不要滥用农药。

使用农药前应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同时,农民应咨询农药技术人员的意见,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农药。

二、正确配制和使用农药正确的配制和使用农药对于农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极为重要。

在配制农药溶液时,应该按照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持浓度和配比的准确性。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制环境,不要在风大或有人员活动的地方进行操作,避免农药飘散或误伤其他人员。

在使用农药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农民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在农药施用过程中,要注意风向,避免农药被风吹散或进入自己的呼吸系统。

施药完毕后,要进行个人清洁,将使用过的工具彻底清洗干净。

三、注意农药的贮存和处置农药的贮存和处置也是农药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农药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和无人员经过的地方,防止农药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分解或变质。

农药的贮存区域应该远离住宅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区,以防止农药泄漏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农药的废弃物应该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民在使用完农药后,应该将剩余的农药和包装物进行分类,按照农药的种类和包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农药包装物处置时,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并尽量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四、定期接受培训和学习新知识农药使用安全常识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为了掌握最新的农药使用安全知识,农民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花期施药等均能形成药害。

合理选药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

2、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

3、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品。

安全配制1、用准药量。

根据植保部门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

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

2、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科学使用1、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在防治适期内使用。

2、用足水量。

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用药不均匀,防效差,并且增强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

3、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

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

4、注意轮换用药。

抑制抗药性。

5、添加高效助剂:如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可有效提高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6、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

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安全防护1、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

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2、施药前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

3、要穿戴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4、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

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4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以免影响效果和安全;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

农药使用常识-PPT课件

农药使用常识-PPT课件

九、农药的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
1、合理选药:①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②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 生物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③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 品。 2、安全配制:①用准药量。根据植保部门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不随意混配农 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②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 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 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 的用量。 3、科学使用:①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在防治适期内使用。②用足水量。 ③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④注意轮 换用药。抑制抗药性。⑤添加高效助剂:如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可有效提高药效,减 少化学农药用量。⑥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 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 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4、安全防护:①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②施药前检查施药药械 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③要穿戴防护用品。④要注意施药时的安 全。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4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以免影响效 果和安全;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 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⑤要掌握中毒急救知识。⑥要正确清洗施药器械。施药药械每次用后 要洗净,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它用,不 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 5、安全贮存:①尽量减少贮存量和贮存时间。②贮存在安全、合适的场所。农药不要与食品、 粮食、饲料靠近或混放。不要和种子一起存放。③贮存的农药包装上应有完整、牢固、清晰 的标签。 6、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内吸磷(1059)、久效磷、 甲拌磷(3911)、磷胺、氧化乐果、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水胺硫磷、杀虫脒、特丁硫磷、三 氯杀螨醇、涕灭威、克百威(呋喃丹) 、林丹等剧毒、高毒农药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 留农药。除草剂:百草枯,中毒,无解药,引起人体内脏损伤。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林木、果树和畜禽等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下面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常识:
1. 类别: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2. 毒性:农药的毒性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

使用农药时必须按照标签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3. 农残:农残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的化合物。

食用农产品前应注意清洗和处理,以减少农残的摄入。

4. 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出了一些相对安全和环保的农药,如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杀灭病虫草害)和微量农药等。

5. 定期检测: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并定期进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

6. 农药管理:农药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储存、携带、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

7. 环境影响: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

8. 可替代方法: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一些替代方法也被提出,如良种良法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并尽量减少使用量,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农药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农药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农药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农药常识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

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

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

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

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

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 物源三大类。 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农药,统 称为矿物源农药。 包括砷化物、硫化物、铜化物、磷化物、佛化物以 及石油乳化剂等。 可用做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
3.农药名称 、三证、以及标准的分级
1.农药名称:即有效成份的称谓。一般有化 学名、通用名、代号。混配农药农药商品标 签上的名称包括四点:有效成分含量、各有 效成分通用名和剂型。
9.按作用方式或机制可分为
2.1保护剂:在植物感病前施用,抑制病原孢 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防止病原 功侵和植物体内,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 染危害的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百菌清、代 森锰锌;
2.2治疗剂:于植物感病后施用,直接杀死已 侵入植物的病原菌的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三唑酮、腈菌唑、霜脲氰等
一、中国农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大国 我国也是一个农药使用大国 我国也是出口大国 据统计,我国的农药生产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1)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近 600家;加工企业 2,000家;
(2)原药年生产量 60-70万吨,制剂 100-120万吨; (3)生产农药600多种,产品(原药及制剂)23,000多个 (1) 2005年我国农药出口在30万吨以上,出口额达20亿美元。 (2) 我国农药出口每年以20%量递增。 (3) 有278种农药有效成分的 1,700个产品;出口到世界125 个国家和地区。
7.详细概述
一) 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 1 无机杀虫剂:氟化钠、砷酸钙、亚砷酸等。 2 有机杀虫剂: 2.1 天然的有机杀虫剂: 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苦参碱、烟碱、鱼藤酮等; 矿物杀虫剂:机油、柴油、重柴油等。 3 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BT)、苜蓿银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斜
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 苯甲酸盐、多杀菌素(催杀、菜喜) .
8.主要分类
有机氯:三氯杀螨醇、硫丹、林丹; 有机磷杀虫剂:常规有:三唑磷、敌百虫、敌敌畏、甲基对硫 磷、久效
磷、丙 溴磷、毒死蜱(朱斯本)、二嗪磷、灭线磷、氧化乐果、辛硫磷、 伏杀硫磷、氯胺磷、硝虫硫磷、喹硫磷等; 氨基甲酸酸类:灭多威、仲丁威、异丙威、克百威(呋喃丹)、丁硫克 百威、抗蚜威、甲萘威 沙蚕毒素类: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巴丹); 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功夫)、高效氯氰菊酯、溴 氰菊酯(敌杀死): 苯甲酰脲类:灭幼脲、氟铃脲、除虫脲、定虫脲(抑太保)、氟虫(卡 死 克)、氟啶脲、虱螨脲等; 新烟碱类:吡虫啉(能锐)、吡虫清、啶虫脒(高雅)、噻虫嗪; 杂环类:氟虫腈(锐劲特)、溴虫腈(除尽)、哒螨灵、四螨螓 其它:噻嗪酮、米满(嘁哩喀喳)、呋喃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安打 (茚虫威)、吡蚜酮等。
微乳剂(ME):新剂型,环保,形成水包油 均相液,入水一般不发白。
其他
பைடு நூலகம் 悬浮剂(SC)药效略低于乳油,但是很环保。如嘁哩喀喳 等。
水分散粒剂(WDG):称细小颗粒状,化为均匀溶液。娥能2 号
烟雾剂(FU)油剂(OL)、展膜剂(SO)、微囊粒剂 (CG)、粉剂(DP)、颗粒剂(GR)、大粒剂(GG)、 细粒剂(MG)、微粒剂(MG)、涂抹剂(PF)、熏蒸剂 (VP)、片剂(TA)、气雾剂(AE)、缓释剂(BR)、 块剂(BF)、防蛀剂(MP)、饵剂(RB)、原药(TC)、 母粉,母液(TK)、超低溶剂(ULV)、湿拌种剂(WS) 干拌种剂(DS)悬浮种衣剂(FS)微囊悬浮剂(CS)可 分散液剂(DC)可溶性液剂(SL)水乳剂(ME)悬乳剂 (SE)干悬浮剂(DF)可溶性片剂(WT)可溶性粒剂 (SG)可溶性粉剂(SP)水分散粒剂(WG)
10. 按使用方法可分为
3、1 土壤处理剂:通过喷施、灌浇、翻混 等方法防治土壤优越传带病害如药剂,如: 五氯硝基苯;
3、2 叶面喷洒剂:通过喷雾或喷粉主要施 于作物的杀菌剂如:三唑酮、多菌灵、代森 锰锌等。
1.农药:什么是农药
主要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渔等害生物 (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2.农药的分类
(1)按防治对象分:有杀虫剂、杀螨剂、杀 菌剂 、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 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等。
(2)按来源分:矿物源、生物源、化学合成 农药三大类。
2.农药三证:生产 许可证、农药标准、农药 登记证号。
3.农药标准的分级:企业标准(Q)行业标准 (H)国家标准(G)
4.农药的加工以及剂型和制剂
由原药厂制成的农药为含量很高的原药,大 多不能直接使用,需和辅助剂一起配置成为 便于使用的商品制剂,这一再生产的过程称 为农药加工,原药经过加工,其生物学效应 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6.农药组成及保质期以及农药特征颜 色
1.农药组成:农药研制是由原药和助剂混配 而成。助剂(填充剂、乳化剂、溶剂、增效 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安全剂等)
农药质量保证期:在工厂生产包装之日起到 没有降效降值的最后日子的这段时间叫做农 药质量保证期。一般为两年。
杀虫剂-红色,杀菌剂、杀线虫剂-黑色;除草 剂-绿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 黄色。
(3)按化学结构分:有数十种主要有:有机 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氮、有 机硫、三唑类、酰胺类、脲类、醚类、酚类 等。
2.1生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
生物源农药: 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狭义概念: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 质或
生物活体为 农药,常称为生物农药。 广义概念:包括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物
将原药与多种辅助剂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 使之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加工形态,称为 剂型。一种剂型可以制成多种用途、不同含 量的产品,叫做制剂。
5.我们常见的剂型
乳油(EC):入水分散后形成白色乳状液。 (如吸汁快、毒死蜱)
可湿性粉剂(WP):加水分散形成悬浮液, 药效不如乳油。(能锐、英托)
水剂(AS)适于水溶性良好原药,药效高 (树医生1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