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小小一粒米(详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识别并说出“小小一粒米”这首儿歌的歌词。
2. 学生能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正确朗读儿歌。
3. 学生能理解儿歌的意思,并能简单解释儿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1. 教室里播放器准备儿歌的音乐。
2. PPT展示或手绘的歌词图片。
3. 用来分发歌词的小卡片。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将米粒放在手心,向学生展示。
2. 引入歌曲:老师播放“小小一粒米”的音乐,并和学生一起认真聆听。
3. 介绍歌词:老师用PPT展示或手绘的方式,将歌词依次展示给学生。
学生可以边看边读。
4. 跟读练习:老师鼓励学生模仿自己的节奏和语调,跟着老师朗读歌词。
5. 分发卡片:老师分发印有歌词的小卡片给学生,每个学生一张。
6. 小组朗读:老师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歌词顺序,组成小组,一起朗读整首儿歌。
7. 学生解释歌词:老师提问学生“小小一粒米”这首歌的含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儿歌的主旨:小小的事物也有伟大的价值。
教学延伸:1. 分角色表演: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这首儿歌,如一个学生扮演米粒,其他学生扮演米粒的朋友。
2. 制作艺术品:学生可以用颜料和纸制作一个小饭盒,用米粒装饰,表达对小小一粒米的爱和尊重。
3. 辨认实物:老师可以带来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哪个物品是“小小一粒”。
4. 听音选择:老师可以播放几首儿童歌曲的开头部分,让学生选择哪首是“小小一粒米”。
评估方式:1. 老师观察学生在跟读练习中是否能够模仿节奏和语调。
2. 老师观察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整首儿歌来理解歌词的意义。
3. 老师观察学生在解释歌词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简单表达出儿歌的主旨。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认得米并能口中精准说出“小小一粒米”的歌词。
2.了解谷类食物的种类及其紧要性,同学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引导同学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获得学问。
4.磨练同学的口语交流本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1.配乐和歌词材料2.虚拟屏幕3.玩偶、果蔬模型、米等相关物品4.课件制作教学流程:一、歌曲赏识1、同学围成圈学唱歌曲《小小一粒米》,老师可通过老师机投影音乐视频,搭配动作相应唱出歌曲。
同时,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米的来源、地理分布、品种等方面学问。
2、同学可形成小组切换唱出《小小一粒米》歌曲,同学依据本身的口感感受颜色、味道等方面来发表他们的感受。
3、老师可让同学通过本身的想象,发挥本身的制造力和探究精神,尝摸索索不同饮料和米饭混合、搭配,同学将本身的体验呈现出来。
二、简单手工制作1、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玩偶。
同学们用琴弦、布料将玩偶的头部、身体、四肢等构成完成,吆喝声中完成操作,倾听老师讲解制作过程。
同学们可以依据本身的喜好和特长,利用超过期望的思维和革新,开发出一些特别令人注目有趣味的玩偶形象。
三、谷类食品的介绍1、老师在小组内,用果蔬模型和幼儿园中的零食、水果等简单的食品来呈现谷类食品的好处和营养价值。
其中,老师要注意适时巩固同学的学问,重视将所学学问传授给同学,让同学的学问水平不断提高。
2、同学提出问题并向老师请教相应的学问点,让老师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帮忙孩子更好的学习、成长。
三、交流共享1、在小组环节中,让同学能够共享本身的手工作品,并向组内的小伙伴介绍本身使用的颜色、工具、制作方法等。
2、同学可以在玩偶旁边,与同组的小伙伴一起介绍本身的玩偶,并夸赞或指出不足,同伴之间彼此共享,这不仅能磨练孩子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本领,也能加强孩子间的沟通与协作,让孩子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四、课程总结1、课程结束前,老师向同学点明总结重点,并对今日发生的事情做一些俭朴的回顾。
小小一粒米教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主题:小小一粒米教案一、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小小一粒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小一粒米的图片、黑板、彩色粘纸、剪刀、胶水、粘土。
2. 学生准备:学生将自己带来的一粒米放在透明盒子里带到课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粒米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吃米饭,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一粒米的重要性呢?2. 感悟(10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透明盒子里的一粒米,让学生动手触摸、感受。
然后,教师让学生用彩色粘纸、剪刀、胶水将一粒米粘在纸上,再用粘土将它固定在桌子上。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仔细观察,鼓励学生描述一粒米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学生观察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天吃的米饭很多,但我们通常只关注它的味道,却很少关注一粒米呢?3. 探究(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包装盒,里面装有不同种类的米,让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同样是米,为什么有的米白色,有的米黄色?让学生动手实验,将不同种类的米放在透明杯子里,用热水将它们浸泡一段时间,再观察它们的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每一种米都有不同的颜色,这就是不同的品种。
4. 合作(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米,进行研究。
小组成员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用图画和文字将自己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
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
5.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小一粒米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每一粒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应该珍惜粮食资源,珍惜每一粒米。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小小一粒米的理解和感受,包括要珍惜粮食、合理消费等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小小一粒米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9课_小小一粒米(详案)
第9课小小一粒米教学目标:1. 了解“一粒米”的来历,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初步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农民的付出。
3. 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交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的情感,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猜谜语1、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 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玉米)2、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
(水稻)活动一:媒体演示,探究“米”的由来1.师:小朋友们,米是我们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小朋友都答得挺好,但不全面。
让我们一起听听“一粒米”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边听边想:米的诞生要经历哪几个主要生产过程?2. 生交流,师补充。
活动二:游戏体验,感受来之不易过渡: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想)那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好不好?(1)出示游戏规则,明确要求师:小朋友仔细看看,插秧的时候,农民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们要注意些什么?生3:①他们的脚都是分开的;②他们的腰都弯到了90度;他们要注意些什么?(①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②还要对得很整齐。
③插的时候要弯着腰,但不能蹲下,否则裤子就会沾到泥水,蚂蝗还要咬你呢?)师:对了,插秧要低下头,弯下腰,双腿半蹲,双手要不停地分秧苗、插秧苗,老师来做个示范,你看看老师是怎样插秧的?(边蹲下身子演示,边提示:我一排插六棵,每插一棵,腰都要弯一次)。
(2)游戏活动。
(配音乐)(3)活动后谈感受。
师:下面我作为记者来采访一下,我看到你插得很整齐,也很多,刚才的插秧游戏,感受如何?你为什么不到时间就站起来了?生1:我的腿很酸,腰很疼,手也很酸;生2:简直是腰酸背痛;人很累,都喘不过气来了。
小小一粒米教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小小一粒米”为主题,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米的生长过程、了解米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米的生长过程和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米的图片,电子屏幕,米粒,米的生长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或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打开PPT,展示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米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对米的认识和兴趣。
2. 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米从哪里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 认识米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米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米的生长过程,包括从播种到收获等环节。
2. 教师可辅以实物,如米粒,让学生观察米的外形和质感。
3.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米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Step 3 实践体验:(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领取一小袋米和一块软土。
2.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米的生长过程,将米种植在软土中,并进行浇水和日常的护理。
3. 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每天的生长变化和体验感受。
4. 在课后几周内,学生负责浇水和护理植物,并记录成长情况。
Step 4 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代表团队进行分享,展示他们的成果和观察记录。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米的生长过程和米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米的生长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好水资源来保证稻谷的生长。
Step 5 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思考。
2.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的稻米种植情况和相关问题。
3.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撰写一篇小小一粒米的作文,表达个人对米的认识和体验。
主题教育课《小小一粒米》设计方案范文
主题教育课《小小一粒米》设计方案范文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教案上,让我想起那粒小小的米。
这粒米,虽不起眼,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今天,我要为孩子们设计一节主题教育课——《小小一粒米》。
一、课程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米的来源,认识到粮食的珍贵。
2.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二、课程准备1.教具:大米、稻谷、图片、视频等。
2.环境布置:教室墙上挂上“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横幅。
3.音乐:《粒粒皆辛苦》、《节约歌》等。
三、课程过程1.开场导入(1)教师出示一粒大米,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米的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导孩子们思考。
2.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稻谷的生长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2)教师讲解粮食的珍贵,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可耻。
3.情景体验(1)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种稻谷”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艰辛。
(2)教师播放《粒粒皆辛苦》歌曲,让孩子们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4.感恩教育(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感恩粮食”的分享活动,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粮食的感激之情。
(2)教师鼓励孩子们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四、课后作业1.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课程内容,共同制定家庭节约粮食的计划。
2.请孩子们绘制一幅关于珍惜粮食的画作,下周课堂上进行展示。
五、课程评价1.教师观察孩子们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粮食的认识和态度。
2.教师关注孩子们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课程效果。
六、课程反思小小的米,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也承载着教育的使命。
让我们携手孩子们,共同珍惜每一粒米,共创美好未来!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们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那么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解决办法是,课前准备要充分,利用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教学设计_小小一粒米_道德与法治_小学
9《小小一粒米》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一粒米的来历。
2.知道农产品大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4.懂得要节约粮食,爱惜农产品,尊重农民的劳动。
活动重点:通过体验交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难点: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的情感,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课件、大米粒1克、信封及讨论节约粮食金点子的记录单9份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盛产着许多种农产品。
请看大屏幕这些农产品你们认识吗?2.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农产品,大家看是什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米粒,在老师看来它可金贵着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小小的一粒米。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哎,同学们,说起大米,老师想问问大家,大米是由哪种粮食作物得来的?那么水稻的种植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本32 页这5 副插图,总结一下水稻种植的五个重要环节。
请大家结合图片一起来说一说。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由于大米大多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在我们北方很少见到,我们对它的种植过程了解的不够细致。
今天老师找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米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了解大米的来历(看视频)。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咱们了解的只是大米生产最主要的几个环节,如果具体算起来,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 多道工序,5 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这期间农民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4.在这么多的环节中,插秧最为辛苦。
同学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出示农民插秧的图片,师介绍插秧的方法)现在咱们就变成了图片中的农民,听老师说说插秧的要求:时间是一分钟,看谁插得又快又好,自己记好数,手一定要触地,原地体验。
弯腰准备,开始。
一分钟计时。
(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体验)学生体验插秧活动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插了多少棵?刚才插秧你有什么感受?小结:同学们,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
”“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
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幼儿小班《小小一粒米》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会念儿歌,并乐意朗诵。
2、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农民种粮劳动的幻灯片,幻灯机。
活动组织:1、放映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农民种粮的辛苦过程。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每天吃的喷喷香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小小一粒米教案[五篇范例]
小小一粒米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小小一粒米教案《小小一粒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米和面粉可以制成哪些食品。
了解水稻的种植、加工过程。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节约粮食。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稻子的种植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通过模仿插秧的过程体验,感悟到农民的辛劳,从而养成珍惜每一粒米的好习惯和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了解水稻的种植、体验插秧的过程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是本课的重点;如何爱惜、节约粮食、培养情感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提前给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
教师准备好本节课的课件。
活动一、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
1.同学们这首古诗大家都学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悯农〉这首古诗)2.学生谈感受。
3.师引入主题:是啊,农民伯伯种植这些农产品是非常的辛苦,这一粒一粒的米来之不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一粒米〉板书课题。
4.引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一日三餐都吃什么饭?(学生汇报交流)5.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馒头、米饭、、、、、、这是我们吃的主食,在这些主食里有的是用稻谷碾成大米制成的,有的是用麦子磨成面粉制成的,课件展示:(麦子面粉,稻谷大米)6.过渡:除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主食,老师这也有一些主食,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出示(粽子、粘糕、汤圆、米饭油条、面包、面条、饼图片)在这些主食里,哪些是用稻谷碾成大米制成的呢?哪些是用小麦碾磨成面粉制成的?(粽子、粘糕、汤圆、米饭是用稻谷碾成大米制成的,油条、面包、面条、饼是用小麦碾磨成面粉制成的)。
刚才我们了解了我们吃的主食,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一些副食,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肉生:鸡蛋、、、、、、课件出示图片:肉、鸡蛋、奶,你知道它与我们开始所说的小麦、大米等农产品有着怎样的的连系吗? 7.这时学生会想到:鸡吃农产品才会下蛋,牛吃农产品才会出奶、、、、、、8.教师小结.9.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生:这些农产品有这么多的作用活动二、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1、教师过渡:这些农产品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由于地域不同北方人以食小麦加工的食物为主,南方人以食大米加工的食物为主,这节课我们就以大米为例来研究。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一、活动引入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米的来源、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食用米,增强孩子们的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意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活动内容1.观察小小一粒米及米的来源2.发掘米在饮食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米的种类及食用方式4.联系孩子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了解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食用米5.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米,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二、活动过程1. 观察小小一粒米及米的来源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包新米,并引导孩子们观察: 小小的米粒是如何长成的,有哪些颜色和形状。
2.带领孩子们了解稻田的成长过程,从田间地头、收米并加工成一包包的米,最终到我们的餐桌上。
教师提示: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触摸、品尝米,从而像走进稻田一般了解到米的成长背景。
2. 发掘米在饮食中的重要作用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以米饭、面条等为主题,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平时吃的食物当中都有哪些是与米有关的。
2.要求孩子们简单说明一下,这些食物中的米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提示: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让孩子更加了解米在饮食中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好铺垫。
3. 认识米的种类及食用方式时间: 15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通过展示干米、糯米、红米、黑米等不同种类的米,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米种类。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米的食用方式,例如糖醋排骨、肉末茄子饭等。
教师提示: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米饭做法,品尝到各种不同的米饭味道,从而让孩子更加喜欢米饭、了解米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4. 联系孩子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了解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食用米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教师展示一份含有不健康的搭配的饭菜,要求孩子们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2.通过观察、讨论孩子们认识到幼儿餐中米饭和菜的比例需要注意,建议孩子们在饭后品尝水果等营养食品。
5.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米,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班级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引导孩子们了解与粮食节约相关的基本常识,如最快捷、最简便的粮食保存方式;2.指导孩子们在餐桌上擦盘一类的良好行为,让孩子们理解自己为减少浪费应该做出的一些行动。
小小一粒米
9小小一粒米(教学设计)设计者:浦东新区园西小学秦肖奋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了解种水稻的过程和食品的简单加工过程;3、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了解种水稻的过程,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知道现代农民种田,同样也是“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探究网站、模拟食品超市、几种粮食作物制成的食品。
教学准备:1、采访长辈,了解水稻生产的过程。
2、课前收集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
教学过程:活动一:粮食家族作贡献。
1、师:生活中少不了“衣、食、住、行”,吃饭,和穿衣一样,是人们生活的必须。
2、学生品尝活动,激发兴趣:桌上摆放几种与粮食有关的典型食品,让学生品尝(如高粱馒头、玉米馒头、红薯等),品尝后说说感受。
3、师:我们刚吃到的馒头就是高粱、玉米、麦子(出示实物)磨成面粉做成的,在我国,北方人把馒头、红薯作为饭桌上的主食,那你知道我们南方人吃饭时以什么为主要粮食吗?(出示稻子实物)4、媒体展示:由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我国常见的几种粮食作物,知道“稻、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粮食家族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活动二:小小米粒大学问。
1、师:米饭成了我们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媒体展示“一粒米”+问号“小小一粒米是从哪里来的呢?”揭示课题9《小小一粒米》。
2、媒体展示“水稻主要生产过程”流程图:包括“播种——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脱粒——运输——碾米”等环节。
师提示: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农民们付出了哪些劳动?3、学生分组进入《小米粒,大学问》探究网站,边浏览边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探究成果,明白粮食真是来之不易。
4、体验性游戏——插秧,学生聊聊模拟插秧的感受,体会劳动的辛苦。
5、交流会:有人说“现在,农民种田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已经不辛苦了。
”你说呢?学生辩论交流。
6、小结:这一切,更让我们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含义,出示《悯农》和谚语,学生交流事先收集的古诗和谚语,进行小结。
《小小一粒米 》教案(姚艳晶)
小学品德与社会二年级第一学期9. 小小一粒米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姚艳晶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
2.观看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 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都吃过早饭吗,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早餐吃什么?出示图片:粥、油条、面包。
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引出米和面粉。
2.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的原料也是米或面粉。
3. 小朋友们举了好多例子,那么米和面粉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稻和麦。
4.老师今天把这两样粮食作物带来了,请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瞧,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米了(出示板书:小小一粒米);这个白白的细细的,就是面粉。
二、探究米的由来,体会来之不易1. 小朋友们一日三餐中,几乎天天要吃什么?不吃饭会怎么样?2. 小小一粒米真是太重要了。
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3. (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我们来听一听小小一粒米的介绍——(春天,是播种的好时候,农民伯伯把金黄的稻谷种子一粒粒地撒到水田里。
慢慢的,小种子在水田里发芽了长成了一棵棵绿绿的小秧苗,农民伯伯就开始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插秧了。
在秧苗的成长过程中,农民伯伯要进行田间管理,他们忙着喷洒农药,施肥、捉虫,保护这些小秧苗,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终于到了收获的秋天,沉甸甸稻谷笑弯了腰,农名伯伯开始忙着收割了。
收割完毕,这一捆捆的稻谷被送到脱粒机里脱粒。
稻谷还要被送到碾米厂里,为它们脱去金色的外衣后才是我们日常见到的大米。
)2.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卡片在组内排序,还原大米诞生的整个过程。
个别交流,上黑板摆示卡片,完成部分板书3. 说说大米诞生过程中最感兴趣的环节,并谈谈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4. 过渡: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体验游戏:让我们学一学插秧。
小小一粒米教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节约粮食。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了解的种植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通过模仿插秧的过程体验,感悟到农民的辛劳,从而养成珍惜每一粒米的好习惯和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农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
2.感悟农民们的辛苦,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和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插秧道具、便利贴、给学生分组学生准备:了解水稻种植过程,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食物现象的资料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
出示“锄禾图”,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这首古诗我们大家都学过,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
过度:是啊,每一粒米都来自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付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一粒米。
(板书课题)1、大米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农产品,除了大米,你还知道哪些农产品呢?2、老师这儿也有好多农产品想和大家见见面,请同学们大声的说出它们的名字。
(小麦、玉米、水稻、西红柿、白菜、土豆、肉、鱼、鸡蛋)这些农产品可以做成什么呢?3、农产品不仅可以让我们填饱肚子,它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看看自己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老师的讲桌是用什么做的?(设计目的: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农产品和生活联系并不紧密,所以我设计了比较直观的方式,唤起孩子们的共鸣,使学生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感悟农产品与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二、了解水稻种植过程,感悟粮食来之不易过度:农产品丰富多样,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尤其是我们的主食:米饭。
(出示一碗米饭)1、同学们猜一猜,这普普通通的一碗米饭大约是由多少小米粒组成的呢?(大约4000粒)请同学们再猜一猜,一株水稻大约能长出多少米粒呢?(约200粒)这也就是说,只够我们一个人吃一顿的这一碗米饭,大约需要20株水稻才能种出来。
小小一粒米语言教案说课
小小一粒米语言教案说课教案标题:小小一粒米语言教案说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
四、教学准备:1. 小小一粒米的图片、实物或视频素材。
2.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具。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小一粒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并提问:- 这是什么?(小小一粒米)- 你们平时吃米饭吗?- 米饭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2. 新知讲解(1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例如:- 米饭、粥、米粉、米饼等食物名称。
- “我喜欢吃米饭。
”、“我不喜欢吃米饭。
”等表达喜好的句型。
3. 听说训练(15分钟)播放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后回答问题或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例如:- 听音选择:你听到了什么食物的声音?- 对话练习:A: 你喜欢吃米饭吗? B: 是的,我喜欢吃米饭。
4. 阅读训练(15分钟)让学生阅读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短文或绘本,然后回答问题或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练习。
5. 书写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和句型,完成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句子或短文的书写练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拓展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话题,例如:- 你们家里经常吃米饭吗?- 你们国家有哪些与米饭相关的传统食物?七、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八、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小小一粒米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个与小小一粒米相关的口头报告。
小小一粒米中班科学教案
小小一粒米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大米是常见的副食品,了解其与主食的区别;2.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大米在水中的变化;3.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4.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二、教学准备透明玻璃容器、大米、水杯、滤网、水果刀、湿布、干净的盖子、放大镜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杯白色的颗粒,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经观察,回答是大米。
教师进而提问:“大米是什么类别的食物?”鼓励学生回答,并引发他们对大米的探索意愿。
2. 实验观察(25分钟)a. 教师告诉学生,大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副食品,让学生回忆一下大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引导他们想起紧接着去掉杂质后,大米带着一点皮分散在水中的情景。
b. 教师将透明玻璃容器中的水倒掉,然后往容器里加入1/3杯大米,并填满水。
教师示范如何用双手揉搓大米,使其在水中进行反复碰撞。
同时,解释被揉搓的大米会涌出淀粉,使大米水变白。
c. 教师让学生观察大米水的颜色变化,并引导他们关注水的透明度。
d. 教师拿出滤网,将大米水慢慢倒入滤网,让学生观察滤网上的物质。
提问学生:“这些物质是什么?”并引导他们发现这是大米的皮。
e. 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帮助我们了解到了大米在水中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大米和主食的区别。
3. 小结(1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a. 教师询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实验,你们发现大米和主食的区别了吗?”鼓励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根据观察结果形成结论。
b. 教师提醒学生大米的养分丰富,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直接或通过与其他食物搭配提供给人体。
c. 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邀请他们谈谈自己对大米的看法和喜好。
四、巩固拓展教师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1. 大米可以煮熟后做成哪些美味的食物?2. 除了用水,还可以用其他液体观察大米的变化吗?为什么?3. 大米中有哪些养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4. 你还知道哪些副食品?他们和主食有什么区别?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的方式,通过孩子们亲身参与,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小小一粒米教案
小小一粒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一粒米的来之不易,认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一粒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爱惜粮食、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粒米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
2.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粒米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了解米的来之不易。
2.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施肥、收割、加工等环节。
3.深化: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全球粮食危机,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保护资源。
5.结尾:通过分享交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2.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的经验和做法。
2.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粮食的小作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作文内容等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PPT、视频、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实物展示台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一粒米的来之不易,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落实到行动中。
通过分享交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铭记在心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
让我们共同为保护地球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年级《小小一粒米》说课稿(精选6篇)
五年级《小小一粒米》说课稿五年级《小小一粒米》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小小一粒米》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小小一粒米》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小一粒米》。
教材分析:本课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的第二个主题。
《农业大家庭》这一版块共安排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方水土,一方物产”“菜篮子的变化”“水果今昔”“乡下识五谷”“农业格言与谚语”“二十四节气”“小小一粒米”八个小标题内容。
由于时间有限,我选择了其中的《小小一粒米》进行说课。
本版块采用拟人化的口吻介绍米的来历,来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从而形成对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教材中还呈现了“584颗饭粒”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不浪费粮食。
因此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态度:体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愉悦,形成对待劳动、对待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开始懂得爱惜粮食。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城区,对农业生产知之甚少。
可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粮食。
但是有谁真正想过它是怎么来的呢?有几个人亲自在田里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呢?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呢?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知道小小一粒米来之不容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认识到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重要作用。
同时,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探究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整理资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可以更有效的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9课 小小一粒米(详案)
第9课小小一粒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一粒米”的来历,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初步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农民的付出。
3. 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交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的情感,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猜谜语1.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 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玉米)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
(水稻)活动一:媒体演示,探究“米”的由来1.师:小朋友们,米是我们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小朋友都答得挺好,但不全面。
让我们一起听听“一粒米”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边听边想:米的诞生要经历哪几个主要生产过程?2. 小组内合作完成拼图: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说一说“一粒米”诞生的过程。
(我请一组同学上来摆一摆。
他们摆的对吗?请打开书本校对)摆对的小组举举手,哦,大家都摆对了。
请你们小组来读一读。
动?活动二:游戏体验,感受来之不易1.谈感受:小小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
刚才,听了小米粒的自述,你了解到什么呢?(师提示:小米粒的诞生过程中,农民付出了哪些劳动?)过渡: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想)那陆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好不好?2. 插秧游戏(1)出示游戏规则,明确要求师:小朋友仔细看看,插秧的时候,农民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们要注意些什么?生3:①他们的脚都是分开的;②他们的腰都弯到了90度;他们要注意些什么?(①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②还要对得很整齐。
③插的时候要弯着腰,但不能蹲下,否则裤子就会沾到泥水,蚂蝗还要咬你呢?)师:对了,插秧要低下头,弯下腰,双腿半蹲,双手要不停地分秧苗、插秧苗,老师来做个示范,你看看老师是怎样插秧的?(边蹲下身子演示,边提示:我一排插六棵,每插一棵,腰都要弯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小小一粒米
【教材分析】《小小一粒米》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吃饭和穿衣”中的第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看“聪明豆”中的图片认识我国常见的几种粮食作物,观察“七色光”中的图片文字,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以及稻和麦加工成的食物,体会粮食来之不易,养成自觉爱惜粮食的美德。
“我能行”中的古诗和谚语,学生耳熟能详,进一步体验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的道理。
“游戏宫”为学生们介绍了一个体验性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模仿农民伯伯插秧的游戏活动中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学情分析】在城市里长大的学生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
对各种粮食作物的名称、加工制品认识模糊、混淆。
只抽象地认为粮食是田里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
所以,虽然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有过节约粮食的教育,但是感受不深。
因此节粮的意识比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2、了解米和面粉可以制成哪些食品。
3、知道稻子的种植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品尝等了解粮食可以制成哪些食品。
2、通过排列图片顺序了解水稻生长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稻子的种植过程,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模仿插秧的游戏体验,感悟到农民的辛劳。
3、能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水稻种植的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2、完成模仿插秧的游戏体验,感悟农民的辛劳,从而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
学具:食品、毽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品尝食品,了解稻、麦和日常食品的关联。
1.品尝食物,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做个游戏,请你们到小盒子里挑自己喜欢的食物尝一尝,吃完,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吃到了什么,并猜猜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小组、大组交流) (随机出示实物:米、面粉)
2、认识水稻、小麦。
师:我们刚才吃的食物,都是经过加工的,想不想看看最早的米和面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水稻、小麦。
)
小结:小麦经过加工变成面粉,稻子经过加工变成米。
它们可是我们平时的主要粮食。
(板书:粮食)
3、交流生活经验,体会作用。
1)师: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哪些也是由米或面粉做成的呢?(学生自由交流)2)师:米和面粉不仅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食物,它们还能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东西呢!(出示图片:米醋、味精、黄酒)
师:这些调味品是烧菜时的好帮手呢!它们也是用米做成的!
4师: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米和面,到了吃饭的时候,如果你不吃饭,会怎么样呢?(学生交流:吃不饱)
小结揭题:小小的一粒米,我们可真离不开啊!(板书:课题)
活动二:媒体演示,探究“米”的由来
1.师:米是我们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
吗?(学生自由回答)
让我们来听听小米粒的介绍吧!边听边想:米的诞生要经历哪几个主要生产过程?
2、组内交流。
师:听了小米粒的介绍,你能在小组里说说它是怎么来的吗?(听录音)
谁来说说看,小米粒是怎么来的?(指名说)(师提示:小米粒的诞生过程中,农民付出了哪些劳动?)
师:(出示板书)农民们可真辛苦!他们先要把种子散播在田间,等长到一支铅笔这么高的时候,把它们插到水田中,等夏日炎炎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进行田间管理(施肥、捉虫、除草)到了丰收的季节,再把这些稻子进行收割,然后再放到脱粒机上进行脱粒,运输工把它们运到城市中去。
经过这么多工序,才有我们吃到的白花花的米饭。
老师给你们个词语(板书:来之不易)
3、游戏体验,学做小农民。
师:刚才小米粒自己说它来的不容易,这多亏农民伯伯们辛苦的劳动啊!今天老师也让你们体验一下,做回小农民,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好不好?(学生游戏体验:插秧)。
(1)看看图片,说说插秧时你应该怎么做?
生:弯腰,屈膝,插直,整齐
(2)师: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小结:刚才你们只插了3分钟,而农民在农忙时,插秧要用上几天。
他们可真辛苦!
5. 激发情感:同学们,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
你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
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6. 古诗体验
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
生:《悯农》。
师:让我们再来朗诵一下这首一年级就学过的古诗。
生:一齐朗诵。
过渡:老师发觉,有个别同学的眉头都皱起来了,因为你们看到了农民伯伯大滴大滴的汗珠落进了滚烫的泥土里,更了解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活动三:行为辨析,广角镜中明道理
1. 媒体出示祖国版图了解我国可耕地分布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有13亿,虽然我们祖国土地辽阔,但是不是每一块土地都能用来耕作?瞧,这是可耕地分布图:只有绿色的地方才表示可耕种水稻的面积,这些大片的银白色的地方则表示不能耕种粮食。
(媒体出示)
师:我们可耕种的土地多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多)就这些地方种出来的粮食够13亿人吃吗?(不能)因此,我们每年还需要从外国进口粮食呢!
2.看图感悟:。
在我国边远的山区,有些小伙伴还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
原因,就是缺粮少吃。
在遥远的非洲,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忍受着饥饿的折磨……饥饿仍是现在世界上头号杀手!小朋友们,如果整整一天不吃饭,我们的肚子就饿得直发慌,所以粮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师:小朋友,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受?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
粮食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国际上已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
我国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为节约粮食宣传周。
(媒体出示)
2. 看录象进行辨析。
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却不懂得珍惜粮食。
瞧这是部分学生吃午餐时的场景——
(1)看录象,定格画面。
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作讨论。
(2)大组交流。
你在学校中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老师和大家玩个说实话游戏,第一个问题:像图中的这位同学这样倒过饭的同学有吗?请举举手,你是什么原因倒饭的呀? 3、师:每人每天不浪费一粒米,一个月就节约了30粒。
我们班级有37名同学,一个月就节约了810粒(出示)。
全国有13亿人,节约的粮食可以装满这个大粮仓。
全国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个月后,节约下来的粮食大概能让我们全班小朋友吃15年。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我们懂得了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爱惜每一粒粮食。
节约粮食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世界人民的需要。
因此,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让我们记住这个重要日子。
(媒体出示:全班齐读)
活动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师:今天老师要布置一项回家作业。
请同学们将“小小一粒米的由来”说给家长听听。
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自己和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
下节课,我们做一张评比表,通过自评和互评,评出节约粮食的小标兵。
板书:板书
9. 小小一粒米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猜一猜说一说”活动起导入作用。
通过解谜讲一讲我国常见的六种粮食作物,使学生对这些粮食作物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再通过“尝一尝碰一碰”活动,让学生品尝、辨别米和面粉制成的食品,然后通过大组交流回忆整理的方法,了解米和面粉还可以制成哪些食品,使学生对此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的认识。
随后通过“看一看,排一排”活动,了解一粒米的生产过程,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的方式进行讲解,再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排列粮食生产过程,使学生对粮食的生产有更具体的认识。
因为这样形象逼真,可接受性强。
最后通过“动一动,谈一谈”活动,做体验性的游戏活动——“插秧收割”,让学生演练“插秧”的动作,不断重复进行,感受农民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使学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所以,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搜集了我国常见粮食作物图片、米的生产流程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更直观、具象地认识了事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时,我设计了插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要珍惜粮食。
在最后环节,通过图片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非洲的饥荒,在通过数字对比,让孩子更加清楚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上课至此,引出孩子平时浪费粮食的录像,他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什么是浪费,由内心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