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计划心理学》(规范标准答案)
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b12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3.png)
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期间,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和沟通。
本文将提供一些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以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幼儿认知发展测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对象的永存性?答案:对象的永存性是指幼儿意识到即使物体离开视线范围,它依然存在的能力。
这种能力通常在18个月到2岁之间发展。
2. 当面对两个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时,3岁的幼儿会选择哪个容器装更多的液体?答案:3岁的幼儿会选择装满液体的容器,无论其形状如何。
他们还无法理解物质数量的保持。
3. 哪个阶段标志着儿童开始进入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答案:7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标志着他们开始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情感发展测试题及答案1. 在下面的情景中,孩子反应最合适的是哪一个?情境:班级里有一个孩子受伤了,大家都在围观并议论纷纷。
A. 孩子A不关心,继续自己的活动。
B. 孩子B加入议论并指指点点。
C. 孩子C走过去安慰受伤的孩子。
答案:孩子C。
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反应是表达关心和安慰受伤的孩子。
这表明孩子具有同情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2. 幼儿情绪发展中的“情绪识别”指的是什么?答案:情绪识别是指幼儿能够理解和辨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对不同情绪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这种能力通常在3岁到5岁之间发展。
3. 幼儿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方式通常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幼儿在面对挫折时,可能表现出沮丧、愤怒、哭泣等情绪。
他们可能求助于成人,或者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总结: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和沟通。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232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f.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略,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A2、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应遵循客观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和()。
A.公平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高效原则【答案】 B3、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的是()A.泰勒B.塞勒C.杜威D.布鲁纳【答案】 B4、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IgGB.IgMC.IgED.IgDE.IgA【答案】 C5、cTn升高的是()。
A.原发性肝癌B.肝淤血C.急性心肌梗死D.重症肝炎E.实体瘤肝转移【答案】 C6、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答案】 D7、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D.课程目的【答案】 C8、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联合群体D.松散的群体【答案】 A9、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答案】 A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A.1950 年B.1977 年C.1980 年D.1986 年【答案】 D11、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1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答案】 D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02896031b765ce05081429.png)
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探寻1 解析意志一、名词解释1.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2.当一个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有利目标,但又不可能同时都得到满足,只能求其一,此时的心理矛盾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3.当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他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冲突。
4.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
5.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幼儿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1.D2.D3.C4.C5.A三、填空题1.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2.随意运动3.随意运动4.情绪情感5.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6.意志努力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动机冲突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双趋冲突。
当一个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有利目标,但又不可能同时都得到满足,只能求其一,此时的心理矛盾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个都令人不喜欢或具有威胁性而想躲避的事物和目标时,迫于情势而又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这种心理冲突称为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他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这时所遇到的冲突叫做多重趋避冲突。
2. 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②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 ①意志与认知:认知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意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首先,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并需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2949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a.png)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试题1: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以下不属于这三个要素的是()。
A. 精神健康B. 心理健康C. 社会适应能力D. 躯体健康"标准答案1:精神健康"试题2:以下不属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是()。
A. 保护“胎儿脑”B. 刺激“敏感脑”C. 收益“运动脑”D. 营养“幼儿脑”"标准答案2:收益“运动脑”"试题3:以下不属于脑科学最新研究方向的是()。
A. 保护脑B. 理解脑C. 模拟脑D. 运用脑"标准答案3:运用脑"试题4:婴儿在出生的头3个月内,每天体重增加()左右。
A. 500克B. 50克C. 25克D. 10克"标准答案4:25克"试题5:由大肌肉控制的动作,包括四肢及全身的运动,如坐、爬行、站立、跑步、跳跃和器械运动等,称之为()。
A. 粗大动作B. 器械型运动技能C. 精细动作D. 开放型运动技能"标准答案5:粗大动作"试题6: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的是()。
A. 吞咽反射B. 眨眼反射C. 巴宾斯基反射D. 呼吸反射"标准答案6:巴宾斯基反射"试题7:2岁前婴儿的直观行动思维使得他们的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 动作无计划性B. 动作停止思维停止C. 动作有试误性D. 精细动作发展迟缓"标准答案7:精细动作发展迟缓"试题8:每个新的动作技能都是一种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动作技能重组为更为复杂的新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产生了。
以上理论属于()。
A. 成熟论B. 动力系统理论C. 经验论D. 遗传论"标准答案8:动力系统理论"试题9:()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
A. 无条件反射B. 反射C. 条件反射D. 刺激"标准答案9:无条件反射"试题10:抱着婴儿直立,当其双脚接触到平面时,会出现像走路一样的迈步,被称之为()。
发展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684a1ca76e58fafab00397.png)
发展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是()A中老年心理学B婴幼儿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2.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心理测验学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A儿童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5.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A个体心理发展B婴幼儿心理发展C青少年心理发展D中老年心理发展6.发展心理学是研究()A动物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B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C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最一般规律的科学D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7.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被除数称为()A儿童心理学B比较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中老年心理学8.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的作者是()A卢梭B福禄贝尔C达尔文D普莱尔9儿童心理学的创使人是()A霍尔B格塞尔C普莱尔D达尔文10.世界上第一本较系统的,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A《儿童心理学》B《青少年心理学》C《一个婴儿的传略》D《儿童心理之研究》11.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30~4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20~30年代12.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始于()A1895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B20世纪30~40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C20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D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13.对成人心理的发展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始于()A19世纪90年代之后B20世纪初期之后C20世纪中期之后D20世纪末期之后14.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是在()A2500多年前B1500多年前C3500多年前D4500多年前15.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艾里克森16.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乎()A18世纪30~40年代B17世纪30~40年代C19世纪30~40年代D20世纪30~40年代17.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A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B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C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D黄翼的《儿童心理学》18.我国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是在20世纪()A30年代B50年代C20年代D60年代19.我国儿童心理学家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括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于()A1968年B1988年C1978年D1998年20.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在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是在20世纪()A70年代B50年代C80年代D60年代21.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时都要有利于被试者的身心健康,有长此下去被试者的心理发展,而不是相反。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38b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3.png)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要点一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 系,包括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评 价以及环境设计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等。
要点二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也越来 越广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环境心理学 也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展其研究 领域和应用范围。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强调 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主张通过 自我觉察和积极关注来促进人的 成长和发展。
当代心理学研究
认知心理学
以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强调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主 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认知过程。
社会心理学
以勒温、费斯廷格为代表,强调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主张 通过实验和社会调查来研究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 案
• 心理学基本概念 • 心理学发展历程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学应用领域 • 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 未来心理学发展趋势
目录
Part
01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的定义
0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旨在探 索人类行为的原理和心理过程。
02
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感知、情感、认知、动机和个性 等方面,并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
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 思维,涉及社会认知、群体行为 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学
社会学
心理学与生物学紧密相关,两者共同探讨 人类行为的生理机制。
2016年度尔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期末考试规范标准答案
![2016年度尔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期末考试规范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46f345acfa1c7aa00cc50.png)
心理学
我的答案:C
26
“我信息”的表达顺序是:()
1.0分
A、
行为-感觉-愿望
B、
感觉-行为-愿望
C、
愿望-行为-感觉
我的答案:A
27
被称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著有《心理学原理》的是谁?
1.0分
A、
梅斯梅尔
B、
威廉·詹姆斯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B
28
在边缘系统中,与记忆有关的是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2
成年早期是人个性成熟,自我能力,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信仰,科学兴趣,政治抱负,生活观念,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基本形成的阶段。
1.0分
我的答案:√
13
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
1.0分
我的答案:√
14
大学阶段的学习考虑的更多的是掌握专门知识与能力,培养全面素质。
1.0分
我的答案:√
15
大学生应该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1.0分
我的答案:√
16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1.0分
我的答案:√
17
短时记忆可以持续两分钟。
1.0分
我的答案:×
18
能拥有超凡的记忆力,是因为这样的人掌握了非常科学的记忆方法。
1.0分
我的答案:√
19
长时间承受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1.0分
我的答案:×
20
我的答案:ABC
20
下列属于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的是()
2.0分
A、
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B、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原创)
![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b790440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c.png)
发展⼼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原创)第三章发展⼼理学的研究⽅法(出题⼈:2010级⼼理⼆班董晨杰(03)曹艾青(02)刘芳(16))⼀、填空题(本⼤题共10个⼩题,每空1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每题的括号中)1、发展⼼理学研究的核⼼特点是个体发展的()和()2、发展⼼理学的研究原则()()()()3、在某⼀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较的⽅法叫做()4、具有特定的研究⽬的和⼀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的收集资料的⽅法是()5、⼼理⽣理学⽅法主要有()()()6、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是对定性资料进⾏()7、在发展⼼理学当中⼤量应⽤的数据分析取向是()8、发展⼼理学的研究设计⽅式有()()()()9、发展⼼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有()和()两种⽅式10、⼈的理⾥发展既具有普遍⾏和⼀般性有具有特殊性或个别性,因此研究发展⼼理学时应遵循的⼀个原则是()⼆、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题,每⼩题2分,共16分,把正解的选项填在括号中)1.下列不属于发展⼼理学研究的功能的是()A.描述B.解释C.预测D.定义2.发展⼼理学研究要遵循的⼀个原则是()A.普遍性原则B.⼀般性原则C.突发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3.下列不是⼼理学收集资料的常⽤⽅法的是()A.访谈法B.描述法C.观察法D.问卷和测验法4.发展⼼理学的主要功能间的层次递进关系由低级到⾼级的排序是()A.描述预测控制解释B.描述解释预测控制C.描述控制解释预测D.描述控制预测解释5.纵向研究设计也被叫做()A.发展研究设计B.年龄研究设计C.追踪研究设计D.微观发⽣学设计6.下列属于横断研究优势的有()A.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B.横断研究可以和代群效应⼀起进⾏产⽣积极结果。
C.采⽤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演技时间。
D.在短时间内发现同⼀年龄或者不同年龄的发展相似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
7、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者提供学习的机会,观察个体发⽣变化的过程的研究设计是() A.横断研究 B.局、聚合交叉研究 C.微观科学研究 D.微观发⽣学研究8.发展⼼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是()A.测验法B. 问卷法C.观察法D.描述法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题,每⼩题2分,共10分。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088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0.png)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和发展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身体、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过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人类发展的规律、因素和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题目二:列举一些常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答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认知上的演变,提出了不同时期的认知发展阶段,如感知运动期、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命周期中个体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提出了生命全过程中八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与危机。
•居里夫人的生物社会学理论:强调个体发展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提出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促进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题目三:描述婴儿期的发展特点。
答案:婴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的最初阶段,通常从出生到两岁左右。
婴儿期的发展特点包括:1.身体发育迅速:婴儿在这个阶段快速地长高长重,身体各系统逐渐成熟。
他们从无法抬头坐起,再到会爬行、站立,最终学会行走。
2.感知和认知开始发展:婴儿的感官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增强。
他们会通过触摸、咀嚼等方式来探索周围环境,并开始对事物形成基本的认知。
3.情绪和社交能力初步形成:婴儿开始展示出基本的情绪反应,如喜乐、愤怒和恐惧等。
此外,他们也逐渐建立起与父母和照顾者的情感联系,并开始理解社会规范和相互关系。
4.语言发展初期:在婴儿期,孩子开始发出声音、模仿语调,并逐渐掌握一些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如“妈妈”和“爸爸”。
题目四: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发展?答案:个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对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身体和认知能力的潜在潜力。
2.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也对发展起着关键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2d19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7.png)
1高等教育的特点。
答:1在教育任务上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2在培养对象上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少年3在社会职能上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4在地位作用上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5在培养方式上高等教育需要在传授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道德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3简述一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例访谈法:访谈法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研究目的,通过与研究对象就一些事先拟定好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4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的胜任能力4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5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章1什么是个别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答: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
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个别差异的主要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环境是人的个别差异形成的外部原因。
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怎样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怎样因材施教?答:因材施教:1气质差异与学习2性格差异与学习3能力差异与学习3什么是嫉妒心理?嫉妒心里应该怎样调试?答:嫉妒往往是对周围和自己差不多“同等条件”的人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心态和行为。
客服嫉妒心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正确评价自己2 转移注意3正确比较4提高修养5降低预期。
第三章1论述教师教色的多样化?答:1知识的传授者2学习的指导者3教学的组织管理者4榜样和价值导向者5家长代理人6心理调节者7科学研究者2简诉教师角色形成的阶段?答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3论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答:1了解学生的能力2教学能力(包含教学组织.认知.操作.监控.反思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4获取新知的能力4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答:1认识心理方面(1教师的观察要迅速准确.细致深入.全面客观2教师的想象要丰富.合理.新颖3教师的记忆要准确而迅速.新颖而持久4教师的思维要敏捷而广阔.条理而深刻5教师的注意要稳定且灵活)2情感心理方面(1教师要具有积极情感2教师要有移情能力3教师要有情感调控能力)3人格方面4意志方面5自我意识方面5试述教师自身如何应对职业压力?答:首先,高校教师要加强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2ce439b6648d7c1c746fc.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部分参考答案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
2、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和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这两种力量推动幼儿教育心理学产生。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第一、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第二、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3、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测量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基本作用主要是:预测与控制、测量与描述、理解和说明。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尔-论教育》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5、被称为近代幼儿教育先驱的是卢梭,他并设立了幼儿学校。
【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教育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由欧文(近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并设立了“幼儿学校”)创造,被马克思称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萌芽”。
6、蒙台梭利对“幼儿的敏感期”非常敏感,创建了幼儿之家。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蒙台梭利积极的吸取环境中的影响和文化模式对“幼儿的敏感期”非常敏感(发明蒙台梭利教具,创建了“幼儿之家”,提出“科学的教育法”蒙台梭利教学法)。
7、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8、我国古代学习过程模式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2ce439b6648d7c1c746fc.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部分参考答案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
2、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和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这两种力量推动幼儿教育心理学产生。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第一、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第二、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3、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测量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基本作用主要是:预测与控制、测量与描述、理解和说明。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尔-论教育》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5、被称为近代幼儿教育先驱的是卢梭,他并设立了幼儿学校。
【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教育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由欧文(近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并设立了“幼儿学校”)创造,被马克思称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萌芽”。
6、蒙台梭利对“幼儿的敏感期”非常敏感,创建了幼儿之家。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蒙台梭利积极的吸取环境中的影响和文化模式对“幼儿的敏感期”非常敏感(发明蒙台梭利教具,创建了“幼儿之家”,提出“科学的教育法”蒙台梭利教学法)。
7、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8、我国古代学习过程模式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da8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4.png)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心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心理只存在于人身上,动物不具有(正确答案)B.心理产生于大脑C.人的心理的产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D.人的心理可以通过其外部行为反映出来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单选题]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教育(正确答案)3.学前儿童能力差异的不包括() [单选题] *A.类型的差异B.发展水平差异C.早晚的差异D.性别的差异(正确答案)4.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途径() [单选题] *A.加强思想品德教育B.树立良好榜样C.个别指导,因材施教D.忽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正确答案)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中,2岁幼儿的思维处于()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6.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表现不包括() [单选题] *A .合群性B .孤立性(正确答案)C.自制力D.活动性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
(正确答案)B.好创造是儿童突出的性格特征。
C.幼儿的好奇心与成人榜样的强化没有关系。
D.儿童的性格是完全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8.以下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所有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B.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与人的生理解剖特点并无联系。
C.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表明人们行为进行的方式各有差异。
(正确答案)D.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个性当中最不稳定的特性。
9.古希腊医生希伯克利特将气质分为了4类。
下列关于气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胆汁质,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
(正确答案)B.胆汁质,活泼好动。
C.粘液质,敏感抑郁。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1e0cf7dd88d0d232d46a5d.png)
一、名词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为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1.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三、选择题1.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 A )。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B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C )。
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4.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 A )。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观察记录只需记录行为本身B.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可以采用简略的、成人化的语言C.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能采用除笔记外的其他任何辅助手段D.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四、简答题:1. 简述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XXX2020年6月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二4
![XXX2020年6月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二4](https://img.taocdn.com/s3/m/1d919cc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f.png)
XXX2020年6月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二41.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____心理学。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参考答案】: C2.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____。
A.具体问题B.归纳结构问题C.转换问题D.排列问题【参考答案】: C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参考答案】: A4.将迁移分为的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依据是____。
A.从迁移发生的方式B.从迁移的影响效果C.从迁移发生的研究类型D.从迁移的方向【参考答案】: A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学校情境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B.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C.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D.学校情境中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参考答案】: B6.认为只有当研究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形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研究才能影响到另一种研究的迁移学说是____。
A.形式训练说B.相同元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参考答案】: B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XXX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B.XXX量表C.XXX量表D.比纳量表【参考答案】: A8.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参考答案】: D9.XXX提出了( )模式。
A.积累研究B.发觉研究C.观察研究D.接受研究【参考答案】: A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参考答案】: C11.研究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多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B.视觉设想C.枢纽词法D.谐音联想法【参考答案】: D12.关于测验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2022-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证书考核易错、难点精编(带答案)试卷号:
![2022-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证书考核易错、难点精编(带答案)试卷号:](https://img.taocdn.com/s3/m/8aaa2ff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6.png)
2022-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证书考核易错、难点精编(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单选题】埃里克森将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所依据的标准是()A.个体认知发展B.主导活动C.心理社会性发展D.特殊矛盾正确答案:C2.【填空题】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_______差异和_______差异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人格类型、人格特质【填空题】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_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自动化4.【单选题】初中生凡事开始自己做主,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出现了抗拒心理和行为,说明初中生出现了()A.自卑感B.自尊感C.控制感D.成人感正确答案:D5.【填空题】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状况的认知和______。
正确答案:监控6.【问答题】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正确答案:(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
7.【填空题】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_______内驱力、__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正确答案:认知、自我提高8.【单选题】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A.霍尔B.孟德尔C.高尔顿D.彪勒正确答案:C9.【单选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正确答案:D10.【单选题】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叫做()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诊断效度正确答案:C11.【单选题】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斯普兰格正确答案:B12.【填空题】根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可分为______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48c7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7.png)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咨询师初步判断求助者抑郁发作,应将该信息()。
A、进行保密B、告知求助者的法定监护人C、告知求助者单位领导D、告知求助者的同事正确答案:B2、以下各项中,属于保密内容的是()。
A、求助者有幻觉、妄想症状B、求助者有虐待老人的行为C、求助者是艾滋病毒携带者D、求助者对咨询师造成身体伤害正确答案:C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A、善行B、责任C、热情D、诚信正确答案:C4、专业伦理各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
A、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B、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C、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D、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正确答案:C5、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恋爱关系需要在结束咨询关系后()。
A、6个月B、3年C、3个月D、1年正确答案:B6、以下属于保密例外的是()。
A、求助者患乙型肝炎B、求助者的姓名、住址C、求助者处于抑郁发作阶段D、求助者的婚外情正确答案:C7、以下属于违背心理咨询伦理的行为是()。
A、未经求助者同意进行录像B、难以胜任时对求助者进行转介C、询问求助者的婚姻状况D、咨询过程中进行书面记录正确答案:A8、以下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法律涉及的行为比伦理要广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要广C、伦理可以代替法律法规D、心理专业伦理内容与法律大相径庭正确答案:B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的是()。
A、抑郁发作的求助者B、适应障碍的求助者C、患精神分裂症的求助者D、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求助者正确答案:B10、以下有关专业伦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业伦理规范了专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以及与其他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行为及关系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一般比法律规定的范围更窄C、专业伦理与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无关D、道德比伦理更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艾根提出的坦诚交流技术包括()A、主动性B、自发性C、不固定角色D、无防御反应正确答案:BCD2、以下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正确的包括()。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和答题思路(1)(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和答题思路(1)(1)](https://img.taocdn.com/s3/m/22d0aaf4b307e87100f696a7.png)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学习准备、心理发展、注意、感觉、知觉、记忆、遗忘规律、思维、想象、情绪、动机、需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学习、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教学设计、品德、心理健康、变式二、单项选择: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专心投入于某件事时,会对周围的人或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体现了注意的( B )。
A、稳定性B、集中性C、广度D、分配3.动画的原理是每秒以数十幅画面连续播放,在我们的( A )作用下,造成一种流畅的运动效果。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情景记忆D、内隐记忆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 A )。
A、先快后慢,先多后少B、先慢后快,先多后少C、先快后慢,先少后多D、先慢后快,先少后多5.刘老师讲课时,迟到的李珊突然破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她。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
A、随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6.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的结论。
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C )。
A、间接性B、相像性C、概括性D、稳定性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B )。
A、聚合思维B、分散思维C、常规思维D、理性思维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某个阶段的情况是“儿童在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不合逻辑”,这是( B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9.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10.小林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
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难度适中,一件很难。
如果小林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他会( C )。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C、挑选难度中等的那一件D、寻求老板的意见来选择11.儿童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字,这是( C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f85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c.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导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关于儿童在0-6岁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测评,可以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一、认知发展测试题:1.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A. 物体知觉B. 形态类比C. 倒序计数D. 因果关系理解答案:B. 形态类比解析: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中,物体知觉、倒序计数、因果关系理解等都是重要的标志,但形态类比是较高级的思维能力,在学前儿童阶段较为罕见。
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记忆类型?A. 短时记忆B. 工作记忆C. 长时记忆D. 意识记忆答案:D. 意识记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记忆类型包括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而意识记忆是更高级的记忆形式,通常在学龄儿童时期才完全形成。
二、情感发展测试题:1. 下面哪个情感描述与学前儿童的典型情感发展不符?A. 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B. 学前儿童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较大,常表现出分离焦虑。
C. 学前儿童对于外界表情能够较准确地理解。
D. 学前儿童对同伴的情感体验能够表现出共情能力。
答案:A. 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解析: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增加、分离焦虑的存在、对外界表情的理解以及对同伴情感体验的共情能力。
而学前儿童在情绪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三、社会发展测试题:1. 在学前儿童阶段,下面哪个行为反映了自我认知的发展?A. 理解别人的情绪B. 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年龄C. 参与社交角色扮演游戏D. 长时间独自玩耍答案:B. 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年龄解析:学前儿童的社会发展中,自我认知的发展是重要的一部分。
学龄前儿童能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意识,并能够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基本信息。
现代教育原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21b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1.png)
现代教育原理一、单选题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A. 主导作用B. 决定作用C. 不起作用D. 生理前提作用正确答案: D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C. 上层建筑D. 科学技术E. 人口质量正确答案: B3.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 D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环境B. 遗传C. 教育正确答案: A5.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
A.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B.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E.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正确答案: C6.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 时代D. 社会历史形态E. 社会文化正确答案: B7.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 E8.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 B9.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育目标E. 教学目标正确答案: A10.1993年,美国政府在()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B. 《普及科学2061计划》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正确答案: D11.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22]《发展心理学》1、观察学习中同样有强化属于()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2、埃里克森认为,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的阶段是()。
F.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完美原则
现实原则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原始的、本能的、且最难接近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是()。
超我
无我
自我
本我
5、儿童心理学的真正的创始人是()。
霍尔
普莱尔
达尔文
桑代克
6、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强化的结果
性心理的发展与成熟
7、小学生老是喊别人绰号,不管他怎么喊,被叫绰号的同学都不理他,后来他再不喊绰号了。
这个心理过程是()。
消退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泛化
8、个体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的时间一般是()。
婴儿5、6个月
婴儿3、4个月
婴儿7、8个月
婴儿1、2个月
9、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是()。
华生
斯金纳
桑代克
霍尔
10、提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的观点是()。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构造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11、皮亚杰认为2一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
形式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12、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
C.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1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恋父情结常发生在()。
6-12岁
3-6岁
0-1岁
1-3
岁
14、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现实原则
完美原则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15、小孩子可能把同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叫作妈妈。
这是()
B. 消退
D. 顺应
强化
同化
16、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并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的阶段是()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17、儿童自我评价的转折年龄是()。
2岁
3岁
6岁
3.5-4岁
18、维果斯基提出的心理发展理论叫作()。
刺激反应学说
操作反应学说
观察学习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19、儿童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
4岁
5岁
6岁
3岁
20、婴儿出现真正意义的社会性微笑是在()。
A. 3个月开始
6个月开始
5个月开始
4个月开始
21、伴随某行为的出现,立即给予一个刺激或增加刺激的强度,导致该行为发生频率降低直到不发生,称之为()。
泛化
惩罚
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
22、儿童开始以自己身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一般是在()。
4岁
3岁
6岁
5岁
23、相对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来说,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更强调()。
E. 性本能
社会性
自然性
自我意识
24、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创始人是()。
荣格
奥尔波特
卡特尔
埃里克森
25、《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的作者是()。
桑代克
普莱尔
霍尔
达尔文
26、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称为()。
泛华
个体化
社会化
生活化
27、儿童自我控制力发展的转折年龄是()。
4-5岁
6-7岁
5-6岁
3-4岁
28、目前有研究胎儿具有了视觉反应能力是在()。
初生后1个月内
胎儿2、3个月
胎儿1个月
胎儿4、5个月
29、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快乐原则
完美原则
综合原则
现实原则
30、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专著名称叫作()
《人类发展》
《发展心理学概论》
《一个婴儿的传略》
《儿童心理学》
3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必需遵循以事实为依据,这是其原则中的()。
矛盾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32、某人被判处死缓,在监狱里认真改造、有立功表现,后来给他降刑,他表现越来越好。
这个过程隐含的行为塑造原理有()。
泛化
惩罚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多项选择题
3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
无意识
自我
意识
本我
超我
34、人类心理的特点主要有()。
意识性
交往性
工具性
社会性
语言功能
35、老年人常常容易产生的情绪情感有()。
孤独感
疑虑感
忧郁感
冷落感
老朽感
36、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两个部分是()。
知觉
自我意识
注意
意识
无意识
37、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有()。
保持过程
思维过程
动机过程
动作复现过程
注意过程
3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的主要争论问题有()。
心理发展的起源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问题
心理发展的顺序问题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问题
判断题
39、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任务之一。
该学派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行为,强调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否认遗传的影响。
A.√
B.×
40、1岁的孩子就基本上获得了母语。
A.√
B.×
41、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或增强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过程,称为正强化。
A.√
B.×
42、外向、热情、感受性差、耐受性高、思维灵活等,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A.√
B.×
43、3岁儿童基本上是无意注意。
甚至3-6岁的儿童主要还是无意注意。
A.√
B.×
44、复演说的主要错误在于把个体发展史和种系发展史完全等同起来,从而引向生物决定论(预成论)。
A.√
B.×
45、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外向、反应快但不够灵敏等,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
A.√
B.×
46、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受到的是间接强化,也称为替代性强化。
A.√
B.×
47、在侵犯行为上男女没有性别差异。
A.√
B.×
48、由于一刺激的撤销或降低一个刺激的强度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过程,称谓正强化。
A.√
B.×
49、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个体发展中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社会危机。
A.√
B.×
50、华生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绝对性影响,他甚至否定遗传的作用。
A.√
B.×
51、由于一刺激的撤销或降低一个刺激的强度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过程,称谓负强化。
A.√
B.×
52、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A.√
B.×
53、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或增强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过程,也称为负强化。
A.√
B.×
54、青春期孩子情绪变化无常,主要是学业压力大导致。
A.√
B.×
55、都市的孩子刚到农村把小麦认为是韭菜,这是顺应。
A.√
B.×
56、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必须受到直接强化。
A.√
B.×
57、皮亚杰强调动作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个体发展的社会性重视不够。
A.√
B.×
主观题
58、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由具体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4)思维发展的过程的不平衡性
59、皮亚杰关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他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变化,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2)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3)心理发展的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60、青少年的情绪表现特点,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
(1)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