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合集下载

参麻益智方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阳亢证效果分析

参麻益智方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阳亢证效果分析

参麻益智方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阳亢证效果分析李静【摘要】目的探究参麻益智方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V D)气虚血瘀阳亢证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气虚血瘀阳亢证V D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6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麻益智方以及银杏叶片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痴呆程度、生活能力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

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 oC A)、长谷川痴呆量表(H D 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 D L)评分优于对照组(<0.001)。

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D N F)、同型半胱氨酸(H cy)、乙酰胆碱(A ch)表达优于对照组(0.05)。

结论对V D患者采用参麻益智方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脑损伤、神经毒性,保护神经元,以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痴呆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参麻益智方;银杏叶片;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henma Yizhi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ginkgo biloba leaf in the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VD)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blood stasis and Yang hyperactivity.M et hods A totalof134patients with VD of Qi deficiency,blood stasis and Yang hyperactivity treated in a hospital from September2018to August2019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67cases in each group)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en-ma Yizhi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ginkgo biloba leaf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The therapeu-tic effect,cognitive function,dementia degree,living ability and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R esul t 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0.05).After treatment,scores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and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001).The expressions of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Homocysteine(Hcy)and Acetylcholine(Ach)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05).C oncl usi on The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D by Shenma Yizhi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ginkgo biloba leaves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duce brain damage and neurotoxicity,protect neurons,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reduce the de-gree of dementi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 ey w or ds】Shenma Yizhi prescription;Ginkgo biloba leaves;Vascular dementia;Therapeutic effect·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血管性痴呆(V D)是因脑卒中所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以往多采用西药对症治疗,但所取得的效果仍无法令人满意。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与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与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与分析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突破和创新。

由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与分析的探讨。

首先,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估应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需要考虑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治疗效果、病情改善程度等。

通过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中医适宜技术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中医适宜技术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这包括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对中医适宜技术进行研究,了解其内在的机理和效果。

其次,在评估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医理论的特点。

中医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体系独特,与西方医学有较大差异。

因此,在评估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时,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医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必须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进行综合评估。

例如,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体质调理效果等。

再次,中医适宜技术评估与分析需要注重长期观察和效果的可持续性。

中医药的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因此,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估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的治疗效果上,还需要考虑患者的长期康复情况。

同时,也需要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长期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以了解其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最后,中医适宜技术效果的评估与分析还需要注重个体化和差异化。

中医药强调个体差异,因此,在评估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时,不能简单地以群体平均效果作为评估指标,还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进行分析。

这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个体特征,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个体化的治疗模式中,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估与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在评估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充分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临床实践,注重长期观察和个体化分析,以全面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和机理。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为了提高中医的临床效果,适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及分析。

评估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目标。

通过患者自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中医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宜技术的选择和参数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疗效。

中医适宜技术的有效性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临床疗效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观察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来评估治疗效果。

其次是生理指标评估,通过检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中药治疗,可以通过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最后是心理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或心理测试来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变化。

对中医适宜技术效果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疗效分析,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和指标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的优劣。

其次是安全性分析,通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来评估治疗技术的安全性。

最后是经济性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技术的经济成本来评估治疗技术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和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疗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需要使用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其次是患者选择的合理性。

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治疗。

最后是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敏感性。

需要选取与治疗目标密切相关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评估及分析是提高中医临床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疗效果的优劣,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和疗效。

【最新】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

【最新】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

【最新】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张萍郭晓晗金红宇姚令文程显隆魏锋马双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药产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也是中医药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药材及饮片是中药产业的源头,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全产业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加强中药材及饮片的监督和管理,有效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包装、贮存、运输等系列环节,对于保障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稳定及中医临床疗效、维护公众健康、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围绕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同各级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依法查处和曝光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

在2020年全国范围的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的基础上,2021年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依然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其质量与监管已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各级中医药学会、协会近年来也围绕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和监管等展开了系列研讨、协商,积极引导带动企业推出团体标准、行业标准,为规范行业有序发展、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虽然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栽培种植药材品质下降,成分含量不合格等;饮片炮制不规范导致质量不合格;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污染依然存在;掺假掺伪及近缘种属药材混用等。

本文较全面地对202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概况进行了数据汇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些监管建议,形成2021年度《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虽然不同地区的抽检目的、抽样环节、品种数量、覆盖范围、检验项目等各有不同,但总体质量数据和信息仍然可以反映当前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可为相关部门加强中药源头监管、修订和完善中药材及饮片标准、进一步整治中药材市场、加强对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提供依据。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评估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评估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评估发布时间:2023-03-16T08:45:15.95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5期作者:周燕青[导读]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情况。

周燕青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 311400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撕裂样、电击样等自发性疼痛,使得患者肢体或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障碍[1]。

如果患者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会引起足部溃疡、截肢等问题。

本文以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为对象,探究其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的病例均来源于2021年8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有60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5.437.06)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41.59)年;研究组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5.547.1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791.61)年。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的全部内容。

中医药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和分析记录 2019 年 4 月份
二、治疗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月中医诊疗方案的分析记录。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及分析

中医药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和分析记录
2019年4月份
姓名:牛余元性别:男年龄:64岁就诊时间:23日中医诊断:项痹病寒湿凝滞证西医诊断:颈椎病
一、诊疗效果评价
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效果
应用应用
中药饮片次天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针刺20 次20 天良好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艾灸20 次20 天良好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推拿20 次20 天良好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拔罐次天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中药熏蒸次天
次数时间
应用应用
其它次天
次数时间
二、治疗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评价项目
中满意一般不满意医中药饮片
药针刺√
适艾灸√
宜推拿√
技拔罐
术中药熏蒸
其它
健康指导:
三、对本月中医诊疗方案的分析记录
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不实用
强较强一般
改进意
见:。

PBL_教学法对中药房住院医师中药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

PBL_教学法对中药房住院医师中药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

CHINA HEAL TH INDUSTRY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17.159PBL教学法对中药房住院医师中药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石雕,谭姣章,周红玲,曾梅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药学部,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对中药房住院医师中药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中药房住院医师30名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中药房住院医师30名作为观察组,两组住院医师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法。

对比两组住院医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和教学效果。

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教学模式满意度、专业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学术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BL教学法应用于中药房住院医师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可提升其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PBL教学法;中药房;住院医师;中药;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9(a)-0159-0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on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 Ability of Residents in TCM PharmacySHI Diao, TAN Jiaozhang, ZHOU Hongling, ZENG Mei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uzhou, Hunan Province, 412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method on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 ability of residents in TCM pharmacy. Methods 30 resident physicians of TCM phar⁃macy who receiv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nan Provincial Dire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30 resident doctors in the pharmacy 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PBL teaching metho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resident doctro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p⁃er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teaching mode satis⁃fac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y and academic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CM pharmacy residents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ch can improve their theoretical assessmen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 doctor; Chinese medicine;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15011666)。

如何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

如何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

如何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注重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

然而,如何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和成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要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重要的是要理解中医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中医强调个体化诊治,注重调整身体的整体平衡。

因此,在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时,不能简单地利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强调治疗须因人而异,强调病因和病机的治疗。

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果时,应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症状的改善以及病情的稳定等因素,综合分析。

其次,要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应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研究开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以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者应该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和对照组,选择适用的评估指标,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同时,应定期公开研究进展,提供透明的数据和结果,使评估过程有追踪可寻,并接受同行专家以及公众的审查。

此外,要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应注重长期观察并考虑治疗的综合效果。

中医治疗强调疾病的根本原因,讲究治本。

相较于西医的症状控制,中医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效果。

因此,在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时,应延长观察期,注重治疗的长期效果。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评估治疗的综合效果。

此外,要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还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对于中医技术的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时,应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共识,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整。

只有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和成效。

综上所述,正确评估中医技术的效果与成效需要考虑中医的特点和治疗原则,并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1T01:29:25.32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0期作者:王金诺王方旋王方召[导读]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王金诺王方旋王方召山东省金乡县胡集镇河东王村卫生室272200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研究中样本选择为到我卫生室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

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患者由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在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临床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西药治疗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虽然可以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在长时间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医理论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在本文中针对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开展样本筛选的过程中,将样本筛选的范围确定为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选择其中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共计106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61/45),患者的年龄为26岁至64岁(平均43.6岁)。

在开展本次研究样本筛选的过程中,保证所有样本均经过临床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同时保证患者符合中医治疗开展的临床指征。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摘要】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7月[K1]本院接收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患者当作研究样本。

按照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均等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

前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后者应用传统治疗手段。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比对照组更高(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优(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明显比对照组(45.00%)更低(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病症得到明显缓解,且治疗安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受外力或者是腰椎间盘纤维环变性引起功能障碍。

因其反复发作、剧烈痛楚,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害,使患者生命受到极大伤害[1]。

在临床上,采用传统牵引疗法,确保患者完全躺在病床上,但是,由于恢复期过久,患者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很大限制[2]。

所以,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越来越受重视,是一种传统针灸疗法,通过对人体进行针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改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疼痛[3]。

按摩可以帮助身体肌肉得到放松,从而促进身体活动[K2][4]。

本研究意在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1年7月[K3]本院接收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患者当作研究样本。

按照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均等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1例、9例,年龄区间(45.75±10.43[K4])岁,平均病程(5.98±1.16)个月。

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项督查自查报告自查报告编号:2021-001报告日期:2021年12月31日一、背景介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项督查自查工作。

二、自查目的本次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项督查自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单位中医医疗质量情况,切实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自查内容及方法1. 临床质量评估自查团队依据临床质量评估标准,对我单位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进行细致的排查。

通过病历复审、病案检查、医疗流程分析等方式,发现患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2. 医疗设施设备评估自查团队对我单位的医疗设施设备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设备检修记录和仪器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的情况,并及时整改。

3. 医疗管理评估自查团队对我单位的医疗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包括医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医疗纪录等方面的考核。

并结合查房记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医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自查结果经过对我单位中医医疗质量的全面自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和改进方向:1. 临床质量问题在病历记录方面,个别医务人员存在记录不规范、内容模糊的情况。

建议加强对病历书写的培训,并制定规范的病历书写标准。

2. 医疗设施设备问题发现个别医疗设备存在运行不稳定、维护不及时的情况。

建议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并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3. 医疗管理问题在医疗管理方面,发现个别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不够友好、服务意识欠缺。

建议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五、自查总结与改进措施通过本次自查发现的问题,我单位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建立责任追踪机制,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病历记录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病历书写规范。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通用3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通用3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通用3篇)篇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2021年,我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不仅加强了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还完善了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本次工作的总结:一、加强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班,邀请了资深的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通过这些培训,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中药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在中医药服务流程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制定了相应的诊疗方案,规范了中医药服务的执行过程。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健全的考核机制,确保中医药服务的规范运行。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强了对中医药疗效的监测和评估,通过患者的随访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评价。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西医药的合作,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次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较薄弱,中医药服务的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篇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今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对本次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在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方面,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的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对中医药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11015761_中医护理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VAS评分评价

211015761_中医护理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VAS评分评价

临床护理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中医护理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VAS评分评价方丽丽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肛肠科,广东深圳 518030[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应用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接诊且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提供中医护理)、对照组(46例,提供常规护理),评价两组肉芽生长评分、组织水肿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WHOQOL-BREF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VAS 评分、排尿障碍评分、便秘评分。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肉芽生长评分、组织水肿评分、PSQI 评分、WHOQOL-BREF 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87、2.654、2.636、2.095、2.457、8.379、5.902、3.364、4.279、7.197,P <0.05)。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VAS 评分[术后24 h (3.67±1.09)分、术后48 h (2.84±0.66)分、术后72 h (2.42±0.58)分]、排尿障碍评分(0.48±0.11)分、便秘评分(0.76±0.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7±1.56)分、(5.89±1.42)分、(5.20±1.34)分、(0.92±0.29)分、(1.06±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048、13.210、12.913、9.622、6.109,P <0.05)。

结论 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排尿障碍及便秘,缓解睡眠障碍,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案例及其培训效果评估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案例及其培训效果评估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案例及其培训效果评估在2023年,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适宜技术被应用到了实际诊疗中。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中医的科学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服务体验。

而其中,培训效果评估则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方面,针灸、推拿等经典技术一直是主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针对具体疾病,中医适宜技术得到了越来越精准的应用。

例如,在中风、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中医“针刺经络”、“捏拉疏通”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了应用领域的扩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的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实践中心等新型培训模式的不断涌现,为医护人员们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这些新型培训模式,促使医护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推广,培训效果评估也愈发显得重要。

评估的对象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通过提高中医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而对于患者,通过评估中医技术,不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还可以促进自我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各级医疗机构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例如,一些市级医院推出了“全科培训项目”,意在提高全科医生的中医运用技能,缩短中西医治疗时差;一些三级医院则推出了“综合诊疗学术讲座”,安排专家免费给医生上课,讲解中医诊疗过程,提高医生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培训效果,也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确保医师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求中医医生充分了解现代疾病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将中医技术融合到实际治疗中。

如何评估中医技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如何评估中医技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如何评估中医技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中医技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广泛应用,但如何准确评估中医技术治疗的效果一直是一个挑战。

评估中医技术治疗效果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量化指标的选择、评估方法的确定以及数据分析的处理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如何评估中医技术治疗的效果。

首先,在评估中医技术治疗效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指标。

中医治疗的特点是综合调理全身,强调整体观念,因此量化指标应该包含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例如,在治疗慢性病时,可以选择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指数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指标;在治疗急性疾病时,可以选择体温下降情况、病程缩短时间等指标。

选择合适的量化指标有助于客观评估中医技术治疗的效果。

其次,评估方法的确定也是评估中医技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依靠医师的主观经验和患者的主观感觉,这种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可以引入一些客观检测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影像学结果以及生物学指标等来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来评估中医技术的疗效。

另外,数据分析的处理也是评估中医技术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分析数据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例如,在比较两组数据时,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在比较多组数据时,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或多因素分析。

此外,还可以使用生存分析方法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避免统计学中的常见误区,如样本量过小、假阳性和假阴性等。

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患者的主观感受,以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这种方式可以补充客观指标的不足,提供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总结起来,评估中医技术治疗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指标,确定评估方法以及进行数据分析的处理。

通过综合考量客观指标和患者主观感受,可以得出对中医技术治疗效果的准确评价。

此外,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在具体实施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咳喘、失眠、肩颈痛、便秘、眩晕等慢性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结论: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慢病管理;应用研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出现各种慢性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慢性病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而在对患者的慢性病问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具有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文章就具体探讨了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性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45至75岁,平均年龄(64.1 ± 2.8)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40~ 77岁,平均年龄(64.3 ± 2.6)岁。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病管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结合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且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好常规的护理交接班工作,要能够针对患者在慢性病疾病的影响之下容易出现的压疮、口腔等方面的问题强化管理,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护理及管路护理的措施,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以及做好针对患者的管路护理,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适度采取专科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做好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

2021年中医适宜技术总结

2021年中医适宜技术总结

中医适宜技术总结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201*年)根据湖南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落实县卫生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我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院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澧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组织实施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中医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

我院进一步强化实施《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计划》,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标准建设中医科,并开设了慢性疼痛病专科,筹建理疗科。

四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镇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今年以来,对全院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8项以上,并对全镇的19个村卫生所20余医务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四次,出台了激励政策鼓励自学。

培训内容主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二册等内容为主。

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院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五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201*年我们购买了一批用于技术推广的实用器具,通过培训后发给每个学员,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没有,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没有投影仪及笔记本工作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鼻窦炎效果分析

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鼻窦炎效果分析

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鼻窦炎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7-30T07:01:38.09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期作者:柴秀成1,柴新颖2[导读]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鼻窦炎效果。

方法:选取56例鼻窦炎患者开展试验比对,病例筛选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设两组各28例柴秀成1,柴新颖21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平邑 273300;2山东省济南爱尔眼科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鼻窦炎效果。

方法:选取56例鼻窦炎患者开展试验比对,病例筛选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设两组各28例,参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

结果:试验组患者头晕不适、鼻塞、鼻粘膜水肿、嗅觉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最终疗效评估,试验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油剂外用可促进鼻窦炎症状早期转归,整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可推广开展。

【关键词】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油剂;鼻窦炎;疗效鼻窦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诱发因素较多,与鼻窦黏膜变性、免疫功能低下具有密切关联,以鼻塞、头痛、流涕、嗅觉功能减退症状为主;现代西医针对鼻窦炎多以对症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尚无根治手段,复发率较高。

随着近年传统中医复兴,中医疗法在鼻窦炎等耳鼻喉科慢性疾病治疗中发挥较好疗效,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1]。

现本研究笔者特于鼻窦炎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选取柴氏鼻炎灵联合西药治疗,以单用西医治疗为参照,分析疗效差异,所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6例鼻窦炎患者开展试验比对,病例筛选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设两组各28例,参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区间18-62(38.92±1.66)岁,试验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区间18-60(38.87±1.71)岁;上述鼻窦炎患者病历资料做统计分析,具有比对价值(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天
良好
推拿
应用次数
20次
应用时间
20天
良好
拔罐
应用次数

应用时间

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应用时间

其它
应用次数

应用时间

二、治疗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药饮片

针刺


艾灸


推拿


拔罐

中药熏蒸
其它
健康指导:
三、对本月中医诊疗方案的分析记录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中医药适宜技术效果评估和分析记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阳光明(2021.03.07)
2019 年 4 月份
姓名:牛余元
性别:男
年龄:64岁
就诊时间:23日
中医诊断:项痹病寒湿凝滞证
西医诊断:颈椎病
一、诊疗效果评价
中医药适宜技术
治疗效果
中药饮片
应用次数

应用时间

针刺
应用次数
20次
应用时间
20天
良好
艾灸
应用次数
20次
应用时间
不实用
改进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