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如何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的情况分析

如何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的情况分析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济南市产学研协作管理服务中心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不断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根据需求情况,组织专家到企业进行了技术对接,通过对接,我们认识到,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生产关键技术、增强企业市场竟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可靠科技支撑手段。

1产学研工作现状针对济南市政府对产学研工作及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具体要求,济南市产学研协作管理服务中心组织驻济高校院所专家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进行了服务对接。

通过对接,就济南企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有关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生产技术与科研成果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转化,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

当前,产学研合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企业发展需求科技意识增强。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企业面临生存环境压力、产业升级转型、市场竟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团队、高新技术的合作,期盼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合作,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参与,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步伐,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产品技术进步。

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或科技成果转让,最终将使企业长期受益。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投入逐步加大,目前,济南市部分企业己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在农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作,科研院所可以将其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可以借助科研院所的专业知识和研发资源,加速产品研发和创新,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几种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首先,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的方式与企业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院所和企业将资源和人才共享,共同开展研究和创新项目。

科研院所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研发技术支持和科研设备,通过合作探索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解决生产难题。

与此同时,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以获取到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源,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升级和转型。

其次,科研院所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科研院所在农业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利用这些成果进行技术转让、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科研院所的专利技术或新产品,快速将其应用于生产,并与科研院所共享市场收益。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第三,科研院所还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农业示范项目。

科研院所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和支持企业在特定的农业领域开展示范项目。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科研院所可以验证和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企业则可以借助科研院所的指导,实现高效农业生产,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对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合作研发。

例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研究合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研发。

政府的支持可以降低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成本,提高合作的效率和产出。

总之,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标题: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的可行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本报告得出结论: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关键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科技创新、可行性1.研究背景和目的1.1研究背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可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而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方法2.1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国内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案例和经验,分析其合作模式和效果。

2.2调研方法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合作情况、科技创新成果和商业化进展。

2.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合作项目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合作双方的收益等。

3.实证分析3.1合作模式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总结出常见的合作模式,如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让和共同创办科技创新公司等。

分析这些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3.2合作效果通过合作双方提供的数据,统计合作项目的数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分析合作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比较合作公司和未合作公司的差异。

3.3商业化进展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合作科技创新公司的商业化进展和市场表现。

分析合作对创新公司的影响,如技术支持、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改善。

4.结果与讨论4.1成果总结通过分析数据和实地调研,得出结论: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合作模式多样,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对合作效果至关重要。

4.2成果讨论在高校与企业间开展合作时,应加强互信与沟通,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形式问题及建议

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形式问题及建议

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形式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机构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形式问题值得关注和解决。

一、知识产权分配问题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分配问题仍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给科研院所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避免知识产权分配问题引起的纠纷影响合作,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分配机制并加强对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缺少具体的技术需求科研院所通常拥有丰富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实力,但在与企业合作时,由于缺乏具体的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往往无法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

因此,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技术需求,科研院所也需要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应用价值,为企业提供更直接、更贴近需求的技术支持。

三、合作模式不够灵活过去,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多采用“委托研究”或“合作研究”等模式,但这种模式往往过于固化,缺乏实际的灵活性。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应该在合作模式上做出创新,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比如采用股权投资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推进合作。

四、协同创新不足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合作应该是协同创新的过程,但现实情况中,很多科研成果只是简单的交易,双方无法共同推进科技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打造一个具有共同创新意识的平台,促进创新理念的交流与融合,并通过共同实验室、技术论坛等保持紧密联系。

以上为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形式问题及建议,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希望科技界能够不断深化合作,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持续提升。

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实践

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实践

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实践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取得长远的成就。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开始意识到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协同创新不仅能够将各方优势资源整合起来,还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实现“1+1>2”的效果。

协同创新的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常见的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等。

这些合作模式旨在整合各方的资源、知识和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创新的发生和应用。

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是一种常见的协同创新模式。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将彼此的技术、资源和市场渠道相结合,实现创新产品的共同开发和推广。

例如,一家软件公司与一家硬件公司可以合作开发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各自发挥技术优势,同时共享市场渠道,提高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产学研合作是另一种重要的协同创新模式。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和技术转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专业的研究人员,企业则为科研成果提供实际应用平台和市场资源。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与此同时,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也逐渐成为创新的新模式。

在当今多元化的市场和复杂的技术环境下,单一企业往往难以应对各种挑战。

因此,企业之间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可以将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合作,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和技术,实现创新资源的跨界流动,推动产业的协同发展。

然而,协同创新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合作伙伴应具备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资源,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

另外,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也是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因此,创新模式和策略的实践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

企业和组织应考虑适合自身的合作模式,并在合作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一、简介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
兴产业发展、提高技术创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它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
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
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的特点
1、灵活性强。

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可以轻松实现应用创新,更加灵活、定制、高效。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合作模式,如委托研究、项目合作、技术许可、技术交换、技术购买、直接参股、战略联盟等多种的业务模式;
2、协同效应明显。

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要求企业和科研院
所之间存在强大的信任关系,共同利用自身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及企业应用,形成协同发展的效应,促进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群体创新。

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企业不仅可以借助科
研院所的技术进行自身应用创新,还可以吸引科研院所、贸易商、创业者
等参与,在多方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学术交流、创新实践等形式,实现群
体创新。

关于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担科研课题的探讨

关于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担科研课题的探讨
I2 促 进 科 研 成 果转 化 为 现 实 生 产 力 .
1 企 业与高校 、科研机 构 合作 承 担 科研 课 题 的 重 要 意 义
在我 国的科学研究 领域 ,大部分 科研课题 是 由企业 、高 校或科研机构单独 申报 承担 的。显而易见 ,在 许多情 况下 这 种模式容易分散攻关力 量 ,因为 孤立 的一 个企业 、高校或 科 研机构常常难 以独立完成一些重大课题 。更为重要 的问题是 , 长期 以来我 国的科研成果转化 为现实 生产 力的效率 还远不 如 些发达 国家 ,企 业参 与科 研 活动 的程 度亟待 进 一步 提高 , 激发企业把有关科研成果转化 为生产 力的积极 性 和工作热 情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针 对这 样 的现状 ,企 业与高校 、科研 机 构合作承担科研课题 的重要性 尤为突出。 1 1 提 高科 技 创 新 能 力 ,促进 优 势 互 补 . 企业与高校 、科 研机构合作 承担科 研课题 ,是一 种实 现 基础研究原始创 新 、关键技术创 新和 集成创新 有机结 合 的模 式。高校和科研 机构主要从 事基础研 究 和应用基 础研究 ,为 科 技 发 展不 断 开 拓新 领 域 ;企 业 开 展 科 研 活 动 的 主要 目的 是 攻克技术难关 ,提高技术水 平 ,促进 新技术 的应用 ,开发 新 产品。企业 与高校 、科 研机构 联合攻 关 ,三者 的资源 和优 势 形成合力 ,能为科技 集成创新 提供 有利 条件。 企 业 与高 校 、科 研 单 位 联 合 承 担 课 题 ,可 以 取 长 补 短 。 企 业在 基 础 研究 方 面 相 对 薄 弱 ,大 部 分 企 业 专 职 科 研 队 伍 规 模较小 ,开展科研 的仪器设备 和试验 室条 件相对 不足 ,而 高
中 图分 类 号 : o 4 文 献标 识 码 :A

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竞争加剧,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知识交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成果和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以及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一、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为了促进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我们需要建立更多有效的合作平台。

首先,领导可以出台相关,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领导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支持行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项目。

其次,在校园内建立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场地和设施,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进驻,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建立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

通过共享实验设备和资源,双方可以共同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校应积极引进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外部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特聘教授,并开展企业访问交流项目。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聘任教师时要注重其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并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或参与产学研联合中心等活动。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平台。

三、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是加强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合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首先,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应注重应用性研究,将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行业需求上。

在项目申报时要注重项目的实际应用前景,并与企业合作申报相关项目。

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与成果

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与成果

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与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以及这种合作带来的成果。

一、合作模式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采用多种模式,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合作模式。

1. 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企业积极寻求科研机构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制造业企业可以向科研机构咨询相关技术问题,寻求专业的解决方案;科研机构也可以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如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

2. 产学研联合研发产学研联合研发是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一种较为深层次的模式。

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双方可以共同探索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技术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在这种模式下,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共享研发成果,并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

3. 共建研发平台共建研发平台是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一种长期合作模式。

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研发基地或实验室,共享研发设备和人才资源,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实验。

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双方可以更加紧密地合作,形成研发的合力。

二、合作成果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以下为几个典型例子。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

科研机构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制造业企业借助科研机构的力量,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研发成果和专业的技术力量,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制造业企业可以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

同时,科研机构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可以为双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势,促进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本文将围绕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展开研究,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

对于企业来说,与科研院所合作可以提高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化进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科研院所则可以通过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

另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还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培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的模式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联合研究、共建实验室、技术转移和成果分享等。

具体的合作模式应根据合作双方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合作模式中,双方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实际的合作创新模式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文化、目标和利益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增加。

其次,合作项目的选择和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协商和决策。

此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权益的分配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和合理分配。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企业和科研院所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合作创新。

首先,双方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互信和相互理解的基础。

其次,双方应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合作项目的责任和权益,合理分配利益。

此外,政府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

综上所述,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方式。

通过合作创新,企业可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科研院所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蒋同明【内容摘要】本研究从市场需求因素和合作创新模式的条件及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企业在选择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的主观及客观条件。

研究表明,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分析过程,不同创新理念、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往往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故选择的合作创新模式各异.【关键词】:合作创新;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能力1.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类型通过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合作双方的投入结构、合作主导方以及合作成果利益的分配情况等合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将影响和决定合作方式,其中包括:合作的主导方,来区分研发主体;企业的投入要素,来衡量企业的发展现状;高校、科研院所的投入要素,来简单衡量企业所处的环境;合作成果的分配方式等.根据以上划分依据和标准,可以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创新模式总结为:股份公司型、研发一体型、战略型、成果拉动型、外包型、代工型等六种合作创新模式,每一类合作创新模式都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

(1)股份公司型合作创新模式该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对一个较新项目的进一步深入研发以及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该类合作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并与市场相结合。

在合作形式上,首先是成立相对独立于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股份公司(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公司由来自于原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员共同担任。

其合作过程便是新公司经营过程,合作成果属于合作成立的公司,成果的首次分配是按照公司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进行,此后再由新公司中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成员对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二次分配。

合作成果分配上属于利益的共同体,其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益与风险共享。

(2)研发一体型合作创新模式该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知名度来共同申请课题资助,用以作为研发资金的支持;或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降低其人力成本;或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试验设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标题: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不够密切,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为了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成立一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与愿景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连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桥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促进科技创新。

愿景是通过并购合作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资源与优势分析1.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该公司能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服务。

2.企业资源:借助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经验,该公司能够提供资金支持和市场推广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3.团队优势: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具备科研和商业化结合的能力,能够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有效的对接和合作支持。

四、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2.市场竞争:目前虽然存在部分科技创新企业,但整体市场仍然较为分散,缺乏整合和协同发展。

3.市场前景:成立该公司可以整合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服务,有望在市场上获得较大发展和竞争优势。

4.持续发展:随着科技创新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行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该公司具备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

五、运营模式1.并购合作:通过并购高校科研院所或科技创新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

2.技术转让: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资金支持:通过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其稳定发展。

4.孵化加速: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导师指导和资金支持等服务,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高新技术企业以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而高校则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和人才储备。

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研究将双方的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局面。

一、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意义1.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可以帮助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应用于工业领域。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专业知识,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2. 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可以共同探索前沿科技领域,增强双方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从高校的科研团队中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双方可以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模式1. 产学研结合模式: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的方式,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施。

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2. 人才培养基地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与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实习基地或科研基地。

高校学生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习和创新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专家顾问团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邀请高校的专家担任顾问,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和咨询服务。

专家顾问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和技术问题,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案例1. 阿里巴巴与华中科技大学多媒体云计算实验室的合作:阿里巴巴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多媒体云计算实验室,致力于研究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国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国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14叁月号案例MODERN SOE RESEARCH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拥有260多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机构的宜昌,准确把握这一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助力宜昌实体产业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分析,找准优势互补、校企联姻共创大业的落脚点、突破口。

推进产学研共进存在四大问题宜昌产学研结合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盛于90年代后,先后探索出“定单培养”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合作教育模式等。

产学研结合在各领域各行业得到推广并收到显著成效。

尽管宜昌产学研结合迈开可喜步伐,并尝到一定甜头,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不容忽视,与新经济时代科技兴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对产学研结合认识不到位,人力财力投入不足。

从企业层面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面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疑难国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产学研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

面对知识经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创新发展方式方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文李小聪 李作凯问题,坐以待毙,寻求外界支持合作不够,目光短浅,缺乏超前思维,满足现状,人力、财力投入不足,走不出传统思维和经营模式,发展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一般认为,企业研发经费应达到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则应达到8%至15 %。

据了解宜昌大多数企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

重当前的多、重长远的少,重生产的多、重研发的少,还没有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1.研究院联盟模式: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联合成立研究院,通过集结各类研发资源和资金,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研究院将主要的产学研力量集中在一起,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和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2.企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合作模式:企业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并进行技术转让和人才培养。

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高校也能得到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和实践经验,实现共赢。

3.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和技术转移。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科研课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企业与高校合作,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4.科技园区模式:科技园区是由政府主导和扶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技园区通过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吸引科技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入驻,并提供科研与开发、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

科技园区既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与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条件。

5.产学研合作基地模式:政府在地方或区域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基地通过整合产业和学术资源,组织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和互动。

基地还可以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和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下,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研企”结合打造创新型科研院所

“研企”结合打造创新型科研院所

高中兴

新 任 务 的 主 力 单 位 。在 与 企 业 共 生
存、 同发 展 的十 年 间 。 们 深 刻 认 识 我 到 : 研 院所 自身 发 展变 化 与企 业发 科 展 的 内在要 求 密不 可分 , 二者 和 谐均 衡 的发 展 , 大大促 进 企 业综 合 实力 将
和竞争 能力 。
维普资讯
- 技 进步
‘ 企" ‘ 研 结合打造创新型 科研 院所
口 张 萌
十 年 前 . 京 化 工 研 究 院 建 立 了 北
“ 企 ” 合 的创 新 体 制 。 天 。 入 研 结 今 投 产 出比达 到 11 纳 米 级粉 末 橡 胶 项 : 0。 目等 一 批 科 研 成 果 分 别 荣 获 国 家 和
有 的仪器 达 到 国 内首 屈一 指 的水 平 。
营收入 突破 万亿元 的公 司 。在追求 以
自主 创 新 提 高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目标 下 . 中 国 石 化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力 度 . 属 的 所
各 核 心 科 研 机 构 也 以 丰 厚 的创 新 成
果 回 报 企 业 的 投 入 。 北 京 化 工 研 究 院 实 现 了 投 入 产 出 比 达 到 11 。 : 0 从科 研 院所层 面看 . 业 成 为实 企
从 企业 层 面看 . 业 向科研 院所 企 的科技 投入得 到 了丰厚 回报 。中国石 化作 为致 力 于石 油 、 天然 气 的勘 探 和
开 采 、 油 产 品 的 炼 制 与 销 售 及 化 工 石 产 品 的 生 产 与 销 售 的 上 、 、 游 一 中 下
在 企业 发 展 的经 济 效 益链 上 . 科 研 院 所 的 发 展 方 向 就 是 要 为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增 长 提 供 源 源 不 断 的 技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合理
摘要
本文探讨了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模式,深入分析了企业和科研
院所的合作机制,并且研究了改善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的对策。

在分析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的途径,通过深
入剖析各种合作模式,指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的主要优势,探讨了
如何改善合作创新模式,以及科研院所及企业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
Introduction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和科研院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合
作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或缺。

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新技术,新产品,还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何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模式,以及如何改善相关合作创新模式,是当前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与科
研院所的合作模式、制度机制,深入剖析一定模式,以及探讨企业应采取
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合作创新模式改善建议。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联合研发一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国企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合作模式、优势互补、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和加强国企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和联合研发。

一、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促进双方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如技术转让、共建实验室、联盟创新等。

首先,技术转让是一种常见且有效果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院所将自身技术成果通过授权、许可等方式转让给国企,从而实现双方优势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

例如,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研院所通常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而国企则拥有市场渠道和生产能力,双方通过技术转让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次,共建实验室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

通过共建实验室,国企和科研院所可以共同投入资源和人力,并在特定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双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例如,在新材料领域,国企与科研院所可以共同投入资金和人力,在实验室中进行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联盟创新是一种较为灵活且开放的合作模式。

通过联盟创新,国企与科研院所可以在特定领域建立联盟组织,并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开展技术创新等活动。

这种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企与科研院所合作的优势互补国企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效应。

国企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资源、资金实力和生产能力,而科研院所则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

双方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发展。

首先,国企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

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科研院所与国企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研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个领域,国企作为传统的产业主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而科研院所则具备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前沿的科研成果。

通过双方的合作与联合研发,不仅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还能够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经济使命。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迎接挑战。

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实力,可以为国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帮助国企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因此,国企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合作与联合研发,有助于弥补双方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促进双方互补性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建立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合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和合作方向。

国企和科研院所在资源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明确双方的优势和需求,确定合作的具体领域和重点项目。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和协作模式。

国企和科研院所之间往往存在着管理和制度上的差异,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同时,还需要建立诚信合作的文化氛围,增强双方的信任和沟通,促进合作的持续深化。

最后,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分享机制。

在合作与联合研发的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合理分享成果和利益,激励双方的创新积极性,推动合作合作项目的落地和推广。

国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联合研发,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战略研发合作与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战略研发合作与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战略研发合作与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在当今的科技创新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为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许多企业纷纷与研发机构展开合作,以共同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战略研发合作与研发机构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一、战略研发合作的重要性战略研发合作是指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个具体项目的需求,更是为了实现双方长远的战略目标。

以下是战略研发合作的几个重要性:1. 分担风险:新技术的研发与实施过程中充满了风险。

战略研发合作能够将风险分散到多个合作伙伴之间,降低了每个合作伙伴单独承担风险的压力。

2. 共享资源:战略研发合作使得企业与研发机构能够共享各自的资源,包括专业知识、实验设备、技术平台等。

这样的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

3. 提高创新能力:研发机构通常具有更为深入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实力。

通过与研发机构合作,企业能够借助其创新能力,加速技术研发与创新。

二、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研发机构是指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机构,如大学研究院、科研院所等。

研发机构合作与企业的战略研发合作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1. 专业知识与技术实力:研发机构通常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实力。

与企业合作,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具竞争力。

2. 人才培养与储备:研发机构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

与研发机构合作,企业可以借助其平台与资源,吸引、培养并储备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研发成果转化与市场化:研发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了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

研发机构通常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而企业则拥有市场化运作的经验。

通过合作,双方能够共同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三、案例分析:战略研发合作的成功实践以下是一家跨国公司与研发机构合作的案例,展示了战略研发合作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研究蒋同明【内容摘要】本研究从市场需求因素和合作创新模式的条件及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企业在选择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的主观及客观条件。

研究表明,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分析过程,不同创新理念、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往往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故选择的合作创新模式各异。

【关键词】:合作创新;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能力1.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类型通过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合作双方的投入结构、合作主导方以及合作成果利益的分配情况等合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将影响和决定合作方式,其中包括:合作的主导方,来区分研发主体;企业的投入要素,来衡量企业的发展现状;高校、科研院所的投入要素,来简单衡量企业所处的环境;合作成果的分配方式等。

根据以上划分依据和标准,可以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创新模式总结为:股份公司型、研发一体型、战略型、成果拉动型、外包型、代工型等六种合作创新模式,每一类合作创新模式都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

(1)股份公司型合作创新模式该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对一个较新项目的进一步深入研发以及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该类合作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并与市场相结合。

在合作形式上,首先是成立相对独立于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股份公司(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公司由来自于原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员共同担任。

其合作过程便是新公司经营过程,合作成果属于合作成立的公司,成果的首次分配是按照公司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进行,此后再由新公司中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成员对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二次分配。

合作成果分配上属于利益的共同体,其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益与风险共享。

(2)研发一体型合作创新模式该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知名度来共同申请课题资助,用以作为研发资金的支持;或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降低其人力成本;或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试验设备。

合作形式上,企业研发人员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建立研发团队或联合实验室,双方的研发人员共同参与。

合作成果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所有,通常,成果的所有权,如专利权属于高校、科研院所;成果的支配权,如独家代理权归企业所有。

二者可在其各自的领域申报相关奖项和认证。

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成果的利用角度差别很大,因此不会有利益的冲突问题。

(3)战略型合作创新模式该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内容通常是开发或试验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和战略意义项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太多竞争者。

因此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借助权威专家给予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方面的支持。

在合作形式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人员通常以个人参与形式加入合作。

一般直接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情况并不多见。

合作的最终成果通常归企业所有,研发过程中建设的公共设施或平台,其最终成果是归属于社会大众共享。

(4)成果拉动型合作创新模式该类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企业认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现有研发成果(有时是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如果将研发成果进行市场化,企业可以省略其创新过程中的研发过程,因此而建立合作。

合作形式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建立合作协议,二者合作目的明确、分工明确、利益分配明晰。

合作成果的分配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①企业一次性购买研发成果,而后的成果市场化后的收益情况通常与高校、科研院所无关。

②高校、科研院所将其成果作为技术股份入股形式参与合作项目,按其股份比例分配市场化后的收益。

(5)外包型合作创新模式该类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企业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将其交给该研究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来帮助解决,其本质也是单纯的供求关系,企业可通过合作实现其技术创新风险的部分转移。

在合作形式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合作协议,合作过程包括其成果验收工作。

合作签订严格的履行合同,具有明确的任务时间计划以及利益分配方案。

合作成果的分配方式一般采取高校、科研院所占有成果的所有权;而企业享有成果的支配权。

(6)代工型合作创新模式该类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目的在于高校、科研院所将其并不擅长的研究任务交给更为擅长此类问题的企业来解决。

因此高校、科研院所仍可沿着原有研究方向继续开展;企业可以为其研发筹集更多的研发经费,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该类合作与外包型合作创新模式的本质相同,是单纯的供求关系。

合作形式上,企业的研究人员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协议并签订严格的履行合同,具有明确的任务时间计划和明细的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成果一般归高校、科研院所所有,企业只是获得一定的资金酬劳,而不占有最终成果的所有权或支配权。

2.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指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影响企业选择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创新的因素。

企业在选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时,其所处行业、自身规模大小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可能会对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企业自身的情况,包括企业所属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外向性程度,特别是企业研发情况,详细包括企业研发路线、企业研发能力、企业研发结构以及企业已有的研发成果等都会影响合作创新模式的具体选择。

(1)企业研发路线企业研发路线可以看作是企业的研发理念。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研发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研发路线。

由于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局限,或者是企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企业只能先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来帮助其实现技术创新。

一旦企业有了足够的研发能力和实力,企业更愿意选择自主研发。

(2)企业研发能力企业研发能力对于合作创新模式选择影响较为复杂,当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较弱时,企业缺乏合作创新的实力和条件,进而阻碍企业选择合作创新。

当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时,会更愿意选择自主研发,进而阻碍企业间的合作创新。

只有当企业的研发能力处在强于不强之间时,企业才会愿意选择合作创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是不得不选择与高校院所合作创新。

此外,企业研发能力的构成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模式。

企业的研发能力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研发能力的衡量,则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研发能力会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的选择,并且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合作创新的意愿更强,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3)企业外向度外向度是指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外向程度,是衡量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主要衡量指标:①出口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②高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全部出口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企业产品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市场对产品质量性能以及技术含量等方面的要求不同。

如企业为内向型企业,即其产品多面向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对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企业可能会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导致对合作创新的需求不高。

而对于外向型企业,特别是面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其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要求等相对较高。

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较大,从而也间接地促进和鼓励企业选择合作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外向度水平高低也会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的选择。

3.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上文分析了企业合作创新选择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研发路线、企业研发能力、企业外向度以及企业所属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的组织形式等众多因素。

进一步分析企业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研发的构成,可以从企业研发人员构成和企业是否设有专门实验室两个角度出发,总结各类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准则。

(1)股份公司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企业人员,特别是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只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彼此间有很高的互信度,才能够建立股份公司这样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与风险的共享。

企业发展相对稳定。

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成立新的股份公司。

其研发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能够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相衔接。

另外,企业要特别对相应产品的市场化过程颇为熟悉。

企业管理机制相对成熟,特别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等,以便新成立公司的顺利运行。

(2)研发一体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的研究经费、研发人力资源不足、知名度不高(一般是新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企业)。

企业发展相对稳定,但研发能力稍弱,可选择研发一体化型合作创新模式。

(3)外包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资金充足、发展相对稳定,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基础。

当遇到超出其研发能力的某一具体问题时,为此配备相应的研发人员或研发设备需投入巨大且风险较大。

企业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并不需有过多的合作基础,企业只需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领域有相应的了解,能够保证解决企业的需求。

而合作周期一般较短,属于短期合作。

(4)成果拉动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需要技术创新,没有足够的研发基础,也不愿对研发进行较大投入,而且企业对产品的市场化过程更为熟悉和擅长。

同时,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并已经有一些研发成果,但不愿将其精力投入产品的市场转化过程。

(5)战略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有充足的研发经费,应用设备及设施也较为完善。

一般是由政府委托、支持或重点关注的公共平台基础设施的建设或相关的项目开发、产品研究等。

由于企业研发内容的特殊性,即相对较新且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战略意义。

因此,合作研发的周期一般较长,研发投入较大。

(6)代工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企业属于偏重研发型的企业,在成立初期,企业在业界知名度不高。

因此,企业可以采用此方式部分解决其研发经费问题。

同时,也可利用此来开拓知名度,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合作创新模式的评价本研究重点针对各种合作创新模式的合作周期情况、合作建立的难易程度、合作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力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合作创新模式的创新周期评价企业所处行业的创新压力不用,因此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压力也不同。

在创新压力较大的行业,企业的创新动力也更大一些,因此企业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时可以选择创新周期较短的合作创新模式。

反之,当企业所处行业的创新压力不大,企业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研发活动,以便取得更大的突破。

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创新周期较长的合作创新模式。

各种合作创新模式的创新周期的长短评价见表1。

表1 各种合作创新模式的创新周期情况(2)合作创新模式建立难易程度的评价企业在选择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具体模式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其与高校、科研院所已有的合作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