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塑性设计和抗震设计

合集下载

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塑性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来设计结构的方法,与传统的弹性设计方法相比,塑性设计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塑性设计方法的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塑性设计方法的原理塑性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塑性力学理论基础上的,通过研究材料在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确定结构的承载力,并进行设计。

传统的弹性设计方法是以结构的弹性极限为设计准则,即结构在承受设计荷载时,弹性变形不超过弹性极限。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结构的弹性极限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采用塑性设计方法。

塑性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弹塑性分析、极限状态设计和变形控制设计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弹塑性分析,确定结构的弹塑性行为;然后根据结构和材料的安全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变形控制设计来保证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变形满足要求。

二、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高层建筑为例,传统的弹性设计方法在面对大跨度、高层次的建筑结构时往往存在局限,无法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而采用塑性设计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合理减小结构的材料使用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此外,塑性设计方法还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在桥梁设计中,考虑到车辆和行人对桥梁的动载荷作用,结构需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变形控制性能。

塑性设计方法可以通过合理的剪力连接和侧向刚度设计,有效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控制性能。

三、塑性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尽管塑性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塑性设计方法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工程师的要求较高。

其次,塑性设计方法对结构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较高,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裂性能。

此外,塑性设计方法在进行结构变形控制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过程相对复杂。

钢结构塑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剖析

钢结构塑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剖析

问题 、 节点设计等要 点。以迭到建筑节材的效果, 并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
关键词 : 结 构 ; 陛设计 ; 钢 垫 基本概 念 ; 剖析
中图分类号:U 7 t T 9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1O4 (0 60 — 04 0 17 一 1220 )30 1— 3
建筑“ 四节” 的设计理念体现到轻钢结构 中I 就是应用塑性设计方法 , , 即利用钢材具有 良好塑性 的 优点 , 考虑一定数 目的截面形成了塑性铰 , 使结构( 整体或局部 ) 变为机构而引起破坏 , 以此作为承载力 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 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能的设计方法【 由于借助超静定结构形成塑性铰 , 2 I 。 实现应力 重分布, 所以结构承载力增大 , 用钢量节省 , 具有 良好的经济性。 但是 , 在设计过程中, 应注意塑性设计方 法的适用条件 、 钢材的要求 、 塑性稳定问题以及节点设计等要点 。
1 塑性设计 的基本要求 、
11钢 材 要求 .
结构钢材中的软钢( 常用的如 Q 3 和 Q 4 钢及相当钢种 ) 25 35 用于钢 结构塑性设计 , 这些钢材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 ( ) 限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应小于 1 , ,/ 1极 . 即 = ≥1 。 2 l . 要求钢 2 材的应力一应变关系f 1 图 所示 的 s曲线) 一 具有强化阶段 , 也就是要求
超静定钢结构在形成机构过程 中, 各个塑性铰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动 。在转动的全过程 中, 要求 各个塑性铰截面的抗弯能力始终保持地塑性弯矩 M 的水平。但是如果截面尺寸的比例设计不 当, 或者 缺乏足够的支撑来阻止构件发生侧 向弯曲和扭转,则在最后一个塑性铰 尚未形成之前就可能发生局部
失稳或整体失稳而提前破坏。因此 , 在钢结构塑性设计中, 应对稳定 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防止钢结构构件在构成机构之前局部失稳 ,必须对板件的宽厚 比严格限制。在塑性铰截面及其近 旁, 板件都处在屈服应力之下。 翼缘的情况 比腹板的更为严重 , 还有一部分应力超过 , 但是 , = , 实验表明, 如果板件的宽厚 比取得适 当,尽管结构中陆续出现塑性铰和围绕这些铰的转动 ,板件是可 以保持稳定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

4 塑性设计中的节点设计
4.1 全部采用螺栓连接 4.2 螺栓和焊缝混合连接 4.3 短梁过渡连接
4.1 全部采用螺栓连接 a
b
4.2 螺栓和焊缝混合连接 4.3 短梁过渡连接 d
由于剪切变形会引起刚架的梁柱端刚度的退化,所以 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节点域的刚度。
(a)采用小板对柱翼缘加强 (b)加设斜向加劲肋 (c)在腹板两侧焊上板来加厚,从而保证钢结构塑形充 分发展和内力重分布
1.塑性设计的基本介绍 1.塑性设计的基本介绍 2.塑性设计的基本假定及使用条件 2.塑性设计的基本假定及使用条件 3.塑性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 3.塑性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 4.塑性设计中节点设计 4.塑性设计中节点设计
3.塑性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 3.塑性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
3.1 防止局部屈曲
防止板件在结构成为机构之前局部屈曲需要对它的宽 防止板件在结构成为机构之前局部屈曲需要对它的宽 厚比严格控制 厚比严格控制
2.塑性设计的基本假定及使用条 2.塑性设计的基本假定及使用条 件
2.1 钢结构塑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基本 假定 2.2 塑性设计的适用条件 2.3 塑性设计中材料的应变硬化性能的 重要性
2.3塑性设计重要性
采用塑性设计法进行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可以避 免繁琐的计算,原因之二是弹性设计过于保守。在 塑性设计中,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引入了材料理想 弹塑形的假定。这一假定当然是合理的,但有时可 能会造成对材料的应变硬化性能的忽视;另外,塑 性设计强调材料抵御变形的能力,因此用于塑性设 计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变形的能力,以满足结构形 成机构而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从这一点来 看,具有明显屈服平台的材料,如软钢是用于塑性 设计的理想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材料延性 设计的理想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材料延性 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材料应变硬化性能的要求。 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材料应变硬化性能的要求。

多层工业钢结构多道抗震防线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多层工业钢结构多道抗震防线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3)11-0084-04DOI:10.16330/ki.1007-7359.2023.11.0290前言“多道抗震防线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早有涉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简称《抗规》)、《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3]、《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 08-2013)[4]等规范中都有关于多道抗震防线的诸多表述。

2022年最新发布的《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2021)[5](简称《钢通规》)更是将上述规范中建议的“结构体系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提升到“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强制性要求,这也意味着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此背景下,相关工作却推进缓慢,主要问题在于理解何为多道防线以及实际设计中如何实现。

本文首先对多层钢结构设计现状以及多道防线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PKPM 模型计算来阐明多道抗震防线设计的解决思路,并对若干技术细节进行说明,力求为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多道防线设计方法的理解以及具体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1工业多层钢结构设计方法对比1.1传统设计方法传统多层钢框架大多设计成柱弱轴方向与梁铰接,并在弱轴方向加设支撑,而柱强轴方向与梁为刚接但无支撑的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上存在如下问题。

①柱弱轴方向。

由于梁与柱为铰接,并没有形成框架,去掉支撑后实际上是一种可变机构而并不是稳定的结构,结构整体稳定全部依靠支撑,其受力特点更接近排架结构的纵向体系。

②柱强轴方向。

梁与柱为刚接,形成框架单一抗侧力结构体系。

③两个方向的动力特性。

由于弱轴方向有支撑而强轴方向无支撑,致使两个方向的位移、周期等指标均相差悬殊,基本无法实现两个主轴方向动力特性接近的抗震设防目标。

钢结构节点抗震设计问题

钢结构节点抗震设计问题

浅析钢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的问题【摘要】本文针对高层及多层钢结构节点设计中容易忽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节点设计;抗震1.节点抗震设计的原则在钢结构设计工作中,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为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设计时应合理地确定连接节点的形式和方法。

目前,节点有非抗震和抗震设计之分,非抗震设计可以按照组合内力来设计节点,抗震设计则不宜这么做,抗震规范上对节点抗震设计有一系列的要求,显然按照组合内力来设计节点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

以刚性连接的梁拼接节点为例,如将梁翼缘的连接按实际内力进行设计,则有损于梁的连续性,可能使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与内力分析模型不相协调,并降低结构延性。

因此,对于要求有抗震设计的结构,其连接节点应按构件截面面积的等强度条件进行设计。

进行设计时,首先应判定所设计的节点有无抗震要求。

对于抗震结构,为了保证其安全,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1-3),“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应是工程师遵循的基本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5.4.2中规定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满足下式:s≤r/yre。

其中,s为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r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y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强节点、强连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钢框架体系梁柱连接节点的基本设计原则是:节点必须能够完全传递被连接板件的内力,在强震作用下节点能够发挥材料的塑性,保证结构在梁内而不是在柱内产生塑性铰,以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

基于制作简便及经济性等因素,国内钢框架体系的梁柱节点主要采用全焊式或栓焊式连接,其最大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mu≥1.2mp(《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2.8-1),vu≥1.3(2mp/l)且vu≥0.58hwtwfay(《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2.8-2)。

公式中mu,mp,vu的计算见图1。

mp=[bftf(h-tf)+twh2/4]fy,mu=bftf(h-tf)fu。

13第十三讲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

13第十三讲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

第十三讲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蔡益燕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1.前言我国89年版抗震规范,除单层钢结构厂房外,没有其它钢结构内容。

我国过去钢材产量有限,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很少。

随着钢材产量的增加,国家要求积极发展钢结构,新规范除保留单层钢结构房屋外,还增加了第八章“多层与高层钢结构房屋”,使钢结构抗震设计的内容大大充实,以适应钢结构发展的需要。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不包含抗震内容。

因此,地震区的房屋钢结构设计,除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抗震规范的有关规定。

与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钢规程》)相比,新的抗震规范第八章对高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作出了不少新规定。

今后,凡是《高钢规程》中与抗震规范不一致之处,应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执行,且不应比其低。

但抗震规范中未列入而《高钢规程》中已列入的,在该规程修订前仍可执行。

本章在适用的高层钢结构体系中未列入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是考虑到对这种体系的性能尚未进行系统研究。

1994年的美国北岭(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是两次震害特别严重的地震,尤其是钢结构焊接刚架连接的破坏十分严重。

美国该地区的钢框架房屋破坏达100多幢,日本破坏的也不少,震后两国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制订了新标准。

由于美、日是钢结构应用最多的国家,它们的新标准引起了各国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在这次我国抗震规范修订中也有若干反映。

本介绍对于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中已有规定而这次变更不大的内容只作一般介绍,着重说明这次修订中的新内容。

多层工业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另有规定,列入本章附录,这里不拟作介绍。

2.材料对抗震钢结构钢材的基本要求, 是参考AISC钢结构房屋抗震规定提出的。

这些要求是:⑴强屈比大于1.2; ⑵有明显的屈服台阶;⑶伸长率大于20%(标距50mm); ⑷有良好可焊性。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1.1 问题的引出在大震作用下如果结构要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则地震设计荷载太大,经济上无法承受。

因此目前国内外的结构抗震设计中都允许结构出现塑性变形,相应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则采用对结构的弹性反应谱进行折减的方法来确定结构的底部剪力,但折减的思路却很不同。

例如欧洲规范(Eurocode 8)允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进入非线性状态[1],即设计地震作用力通常小于相应的弹性反应值。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分析,欧洲规范采用在弹性反应谱的基础上除以反映不同延性等级的性能系数q 得到弹塑性反应谱。

性能系数q 其值与结构的体系能量耗散能力有关。

其中q 为:0/1.5D R W q q k k k = (1.1)式中:0q 为性能系数基本值,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连肢剪力墙结构体系,0 5.0q =,对于非连肢剪力墙结构体系,0 4.0q =;D k 为反映结构延性等级的系数,对高、中、低三种延性等级,D k 分别取1.0、0.75、0.5。

R k 为反映结构规则性的系数,对于规则结构和不规则结构,R k 分别为1.0和0.8;W k 为含墙结构体系的主导破坏模式系数,对于框架和等效框架双重体系,取1.0。

可见在欧洲规范中,延性差的结构其基底剪力比延性好的结构的基底剪力大2倍。

日本建筑标准法规(BSL )明确规定了两个水准的设计地震[1,2],第一水准为中等强度地震(EQ1)和第二水准的强烈地震(EQ2)。

在中等强度地震作用下,要求结构几乎没有损坏;在第二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极限抗剪能力必须大于极限地震剪力:un s es i i V D F C W = (1.2)式中:i C 为楼层剪力系数;i W 为结构的总重量;s D 为结构影响系数(考虑结构延性对地震弹性反应谱进行折减的作用),对于延性良好的结构,0.30.4s D ≤≤;对于延性较差的结构,s D 取较大值,但最大值不超过0.55;es F 为结构布置系数以考虑结构刚度在平面和竖向分布的不规则影响。

钢结构设计减震隔震技术分析

钢结构设计减震隔震技术分析

钢结构设计减震隔震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3-05-30T00:57:18.00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0期作者:游志华[导读] 本文就钢结构减震隔震设计方面做出了一些研究,主要从钢结构抗震设计原则、钢结构减震隔震设计和钢结构减震隔震技术的优化及应用三方面做出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同行带来一些启发。

身份证号码:410603199009xxxxxx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种工况中,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性是比较严重的。

为了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更好的保存建筑的完整性,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中,适当加入减震隔震技术,可以使建筑物得到更好的抗震性能,本文就钢结构减震隔震设计方面做出了一些研究,主要从钢结构抗震设计原则、钢结构减震隔震设计和钢结构减震隔震技术的优化及应用三方面做出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同行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减震隔震设计;不规则钢结构引言:抗震措施不到位,会导致建筑出现墙体开裂、倾斜、甚至坍塌等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物内部及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地震无法避免的,地球上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总计有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次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有感地震,每年发生可能造成破坏的中等以上地震约有1000次左右。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弱地震效应,减隔震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因其材料轻质高强、变形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抗震性能,超高层建筑中更是多采用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进行结构设计,大型的体育场馆、机场等大空间大跨度屋盖结构也多采用钢结构进行结构设计。

因此,钢结构的抗震及减震隔震设计又成为建筑结构设计师们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钢结构抗震设计原则钢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钢结构具有出色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偏心受力能力强,材料质量轻强度高,能够在地震中快速、有效地反应和吸收地震作用力,减少建筑物受损;而且钢结构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甚至钢结构中一些关键构件可以进行更换,从而延长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建筑结构抗震总复习第八章-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总复习第八章-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1)依据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框架-支撑体系中,支撑 框架是第一道防线,在强烈地震下支撑先屈服,内力重分 布使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必需增大,二者之和应该大 于弹性计算的总剪力。
(2)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 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 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二者中的较小值。
6
8.2 多高层钢结构民用建筑
8.2.1 多高层钢结构民用建筑的结构体系 8.2.2 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布置要求 8.2.3 地震作用计算 8.2.4 杆件抗震验算 8.2.5 抗震设计对杆件的构造要求 8.2.6 节点和连接的抗震验算及构造要求
7
8.2.1 多高层钢结构民用建筑的结构体系
1. 框架结构
23
8.3.2 地震作用计算
计算单层钢结构厂房时,一般假定沿厂房横向(跨度 方向)和竖向的地震作用由横向框架承受,沿纵向(柱距 方向)的地震作用由纵向框架承受。 1、结构计算模型的选取 厂房抗震计算时,根据屋盖高差和吊车设置情况,可分别 采用单质点、双质点或多质点的结构计算模型。
24
图8.25 单质点模型
20
5、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的消能梁段 消能梁段是偏心支撑框架中耗散能量的主要构件,为此需要考虑与 相连构件的承载能力相匹配、保证其在反复荷载下具有良好的滞回 性能的各项措施。
消能梁段的钢材不应采用高强度钢,而因采用有良好塑性流幅 的钢材。为此,消能梁段钢材的屈服强度不应超过345MPa。
21
8.3 单层钢结构厂房
8.3.1 抗震设计对单层钢结构厂房体系的要求 8.3.2 地震作用计算 8.3.3 杆件验算和构造措施
22
8.3.1 抗震设计对单层钢结构厂房体系的要求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哪些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哪些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哪些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地震频发地区的建筑来说,钢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材料的选择钢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材料的选择。

合适的钢材质量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通常采用的是Q235、Q345等高强度钢材,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2. 结构的承载系统设计在钢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承载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承载系统包括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管柱结构等,这些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地震力的作用,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3. 连接节点的设计连接节点是钢结构中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最易发生破坏的地方。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对连接节点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和材料,以保证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

4. 节点加强措施对于一些重要的节点,可以采取加强措施,以增加其抗震性能。

比如在节点处设置加强筋、加厚钢板等,以提高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5. 抗震支撑系统设计在钢结构建筑中,通常需要设计抗震支撑系统,用于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震支撑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以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结语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包括结构材料选择、承载系统设计、连接节点设计、节点加强措施和抗震支撑系统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措施,可以提高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及其中的人员财产安全。

【干货】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干货】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A*fyact=614.3*0.85*375=195.81kN<19
8.45kN • 结果
整个构件屈服,结构延性较好
支撑的屈强比与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2-2)
• 假设 构件极限抗拉强度
fu=375kN/mm2 构件
实际构件屈强比为 0.9
•则 构件净截面断裂承载力
An*fu=(614.3-17*5)*375=198.45kN
• 高次卓越振型的建筑

• 偏心产生扭转的建筑 物
• 竖向震动的大跨度建 筑物
• 塑性率极大且仅在某 一特定方向产生残余 变形的建筑物
《钢结构设计规范》抗震性能化设计
• 性能化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结构特性及使用功能选定塑性耗能区性能 等级 ✓根据结构塑性耗能区弹性承载力的差别,采用 不同的延性等级 ✓进行延性开展机构的控制,确保地震来袭时结 构按照预想的延性机构开展弹塑性变形
影响钢构件的延性的因素
• 钢构件的截面宽厚比 • 杆件的长细比 • 框架柱的轴压比
影响结构延性的因素
• 构件的延性 • 连接节点的延性 • 双重抗侧力结构中框架的剪力分担率 • 确保“保险丝”的思路得以实现
不适合采用极限承载力设计的建筑物
• 不适合模拟成单质点 体系的建筑物
• 不适合使用等价线性 法的建筑物
• 剪切型模型 ✓ 一般框架结构
• 弯剪型模型 ✓ 框架支撑结构 ✓ 超高层结构和筒状结构(高宽比较大)
• 构件及节点进入非线性 ✓ 屈服 ✓ 失稳 ✓ 滑移
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
• 塑性变形能力 ✓ 结构体系 ✓ 构件延性
日本抗震设计路径
• 路径1:小震验算 ✓ 规模较小的钢结构
• 路径2:小震和层间位移角验算 ✓ 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高度方向都比较规则

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其抗震设计和设防烈度一直备
受关注。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而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的相关内容。

1. 抗震设计原则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结构合理性、构造简洁性、构件
连接可靠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震力的作用,合理布置结构形式,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2. 设防烈度分析
钢结构的设防烈度分析是评定建筑结构是否符合地震安全要求的重要步骤。


过地震动力学计算和结构有限元分析,确定建筑在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的设防烈度。

3. 设防烈度等级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钢结构的设防烈度等级通常分为几个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不同的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地震烈度标准,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按照相应等级进行。

4. 设防烈度提高措施
为了提高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结构的
刚度和强度、加固连接件、设置减震减弱装置等,从而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

结语
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是评定钢结构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设计者在设计过程
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合理选取设防烈度等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通过全面的设计和施工,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将展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钢结构塑性设计

钢结构塑性设计

第三章作业钢结构塑性设计3.1a 综述有关塑性铰的概念、假设、适用情形、研究和应用进展。

(重点阐述有关钢结构的内容,可以适当扩展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不要长篇大论有关纯钢筋混凝土结构)答:1、概念如果不考结构分析中钢材应变硬化,钢结构在承受荷载时,随着荷载的增大,构件的内力不断增大,当构件的某个界面达到极限弯矩,使得构件某一区域截面完全屈服,能够承受一定的弯矩并能够有限转动,该区域便成为塑性铰。

塑性铰不是集中在一点,而是形成一小段局部变形很大的区域;塑性铰为单向铰,仅能沿弯矩作用方向产生一定限度的转动,而理想铰不能承受弯矩;塑性铰能承受一定的弯矩,但转动能力以及长度受到荷载、边界条件和截面几何等限塑性铰及其性质2、假设简单塑性分析(simple plastic analysis)也称为极限分析(limit analysis),其基本假设如下:(1)结构构件以弯曲为主,且钢材是理想的弹塑性体,不考虑钢材的强化效应;(2)所有的荷载均按同一比例增加,即满足简单加载条件;(3)假设结构平面外有足够的侧向支撑,构件的组成板件满足构造要求,能够保证结构中塑性铰的形成及充分的转动能力,直到结构形成机构之前,不会发生侧扭屈曲,板件不会发生局部屈曲。

(4)采用一阶分析方法,不考虑二阶效应。

分析时假设变形均集中于塑性铰,塑性铰间的杆件保持刚性;(5)继续加荷载时,先出现塑性铰的截面所承受的弯矩维持不变,产生转动,没有出现塑性铰的截面所承受的弯矩继续增加,直到结构几何可变。

3、适用情形:我国规范规定塑性设计适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固端梁、连续梁以及由实腹构件组成的单层和两层框架结构。

考虑到只采用简单的塑性理论进行分析,所以规定塑性设计只适用于形成破坏机构过程中能产生内力重分配的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实腹框架。

由于变截面构件的塑性铰位置很难确定,目前的塑性设计仅适用于等直截面梁和等截面框架结构。

一、二层的实腹框架中,构件截面除受弯矩作用外,还有一定的轴心力,因而构件实为压弯构件或拉弯构件。

第6章-钢结构建筑抗震与设防1

第6章-钢结构建筑抗震与设防1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中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
钢结构 建造年份 倒塌 1957年以前 1957一1976年 7 3 严重破坏 1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倒塌 27 51 严重破坏 16 23
1976年以后
0
0
4
6
6.1.1
节点连接破坏

主要有两种节点连接破坏,一种是支撑连接破坏,另一种 是梁柱连接破坏,从1978年日本宫城县远海地震(里氏7.4级) 所造成的钢结构建筑破坏情况看(表6-2),支撑连接更易遭受 地震破坏。
(5)巨型框架体系 巨型框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大的立体桁架梁柱及立体桁架梁 构成。
( a )桁架型;
( b )斜格型;
( c )框筒型
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结构体系 框架 框架一支撑(剪力墙板) 筒体(框筒、筒中筒、 束筒)和巨型框架 设防烈度 6、7 110 220 8 90 200 9 50 140
300
260
180
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烈度 最大高宽比 6、7 7.5 8 7.0 9 5.5
6.2.2 结构平面布置 多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
1)建筑平面宜简单规则,并使结构各层的抗侧力
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接近或重合,同时各层刚心与质
心接近在同一竖直线上。 2)建筑的开间、进深宜统一,其常用平面的尺寸 关系应符合表6-6和图6-12的要求。当钢框筒结构采用 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应大于1.5:1;不能满足此项 要求时,宜采用多束筒结构。
梁柱焊接连接处的失效模式
“人工”裂缝
梁柱刚性连接裂缝或断裂破坏的原因有: 1)焊缝缺陷,如裂纹、欠焊、夹渣和气孔等。 2)三轴应力影响。分析表明,梁柱连接的焊缝变形由于受到 梁和柱约束,施焊后焊缝残存三轴拉应力,使材料变脆。 3)构造缺陷。出于焊接工艺的要求,梁翼缘与柱连接处设有 垫板,实际工程中垫板在焊接后就留在结构上,这样垫板与柱 翼缘之间就形成一条“人工”裂缝,成为连接裂缝发展的起源。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塑性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能够提高结构的耐力和韧性,使其在发生超载或地震等极端情况下具备可靠的性能。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的塑性设计原理和相关技术,并重点介绍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1. 塑性设计的原理塑性设计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合理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使结构在超过弹性限度后仍能继续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增加结构的耐力和韧性。

塑性设计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1 弹性阶段设计在结构设计的初期,通过合理选取钢材的弹性模量和截面尺寸,使结构在正常工作荷载下可以保持弹性阶段,以确保结构的正常变形性能和刚度。

1.2 塑性形变控制钢结构发生超载时,通过引导和控制塑性变形的形式和位置,使结构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减小结构的刚度降低和剪力增大。

1.3 轴力-弯矩耦合效应考虑结构中轴力对弯矩分布的影响,通过设计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使结构在受力时能够形成有利的轴力-弯矩耦合效应,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韧性。

2. 钢结构塑性设计的方法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塑性设计主要包括强度折减设计和性能设计两种方法。

2.1 强度折减设计强度折减设计是一种传统的塑性设计方法,它通过在正常工作荷载下采用较小的设计参数(如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以防止结构在极限荷载下发生脆性破坏。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存在结构刚度较大、变形较小的问题。

2.2 性能设计性能设计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塑性设计方法,它通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结构在超载情况下的整体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和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性能设计主要包括强度性能设计和位移性能设计两个方面。

强度性能设计通过合理选择截面尺寸、钢材特性和连接方式,使结构能够在发生极限荷载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结构在抗震、抗风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要求。

位移性能设计则通过合理控制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使结构能够在超载情况下发生预期的塑性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和周围环境的损伤程度。

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原理

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原理

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是保障建筑物稳定、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抗震设计则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备良好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一、建筑结构的分类建筑结构按照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

钢结构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和高强度,常用于大型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是目前主要的结构形式,具备较好的刚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木结构则适用于小型住宅和别墅等。

二、抗震设计的原理1. 弹性设计原理弹性设计原理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

通过在设计中考虑材料的弹性性能,使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弹性变形,进而减小地震力的作用,保护主体结构免受破坏。

2. 塑性设计原理塑性设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达到之后,允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进入塑性阶段,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

塑性设计要求结构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变形能力,以确保在地震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防护作用。

3. 隔震与减震设计原理隔震与减震设计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或减震装置,将地震的激振力传递减小,以保护主体结构。

隔震设计可以使建筑在地震中具备较大的位移能力,大大降低建筑物受损的风险;减震设计则利用各种减震装置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三、抗震设计的方法1. 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地震波的周期等。

通过分析有关地震数据和地震活动性,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

2. 结构的整体布局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结构的整体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应遵循几个原则:结构刚性分布合理,追求整体均匀变形;避免出现无规则形状的结构,以免增加地震作用下的应力集中;增加结构的纵横向抗震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 结构的细部设计在结构的细部设计中,应考虑连接的刚度和强度,确保节点的抗震性能。

采用适当的加强措施,如设防振动控制器、加强柱子等,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和抗震设计§10-1 塑性设计的基本概念钢材具有良好的延性,在保证结构构件不丧失局部稳定和侧向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超静定结构中的若干部位形成具有充分转动能力的塑性铰,引起结构内力的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从而发挥结构各部分的潜能。

这种以整个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作为结构极限状态的塑性设计(plastic design )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1)与通常的弹性设计方法相比,可以节约钢材(10%~15%)和降低造价; (2)对整个结构的安全度有更直观的估计。

通常的弹性设计方法在弹性范围内可以给出精确的内力和位移,但给不出整个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3)对连续梁和低层框架的内力分析较弹性方法简便。

1914年匈牙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塑性设计的建筑物,随后英、加、美等国均在本国建立了塑性设计的工程。

英国在1948年第一个把塑性设计方法引进了BSS499规范。

随后,以英国和美国为中心,迅速地普及塑性设计。

现已公认,塑性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可以节约钢材,所以英国和荷兰的低层建筑几乎全部采用塑性设计,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低层建筑也应用塑性设计。

我国1988年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开始列入塑性设计,新修订的GB50017规范又进行了局部修改。

10.1.1 简单塑性分析方法一、塑性铰的性质本书§4-2和§7-2节分别介绍了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全截面屈服的条件,当其截面满足了屈服条件时,就认为在该截面形成了塑性铰。

实际的塑性铰附近截面均发展了一定的塑性(见图10.1.1a ),形成了一个塑性区域。

为了简化计算,认为塑性区仅集中在塑性铰截面,杆件的其它部分都保持弹性。

(a) (b)图10.1.1 塑性铰及其性质由图10.1.1b 可见,当在外荷载作用下,杆件的某一截面达到塑性弯矩M p 以后,该截面除可以传递该弯矩外,在力矩作用方向上允许有任意大小的转动,但不能传递大于M p 的弯矩。

当荷载反向作用(或卸载)时,塑性铰恢复弹性,可以传递反方向弯矩,但不能任意转动,只有当反方向弯矩达到塑性弯矩时,才会形成反向的塑性铰。

二、简单塑性分析的基本假设简单塑性分析(simple plastic analysis )也称为极限分析(limit analysis ),其基本假设如下:(1)结构构件以弯曲为主,且钢材是理想的弹塑性体,不考虑强化效应;θθ(2)所有荷载均按同一比例增加,即满足简单加载条件;(3)假设结构平面外有足够的侧向支撑,构件的组成板件满足构造要求,能保证结构中塑性铰的形成及充分的转动能力(rotation capacity ),直到结构形成机构(mechanism )之前,不会发生侧扭屈曲,板件不会发生局部屈曲。

(4)采用一阶分析方法,不考虑二阶效应。

分析时假设变形均集中于塑性铰处,塑性铰间的杆件保持原形。

三、极限分析方法1. 极限分析定理根据塑性力学,结构的极限分析定理如下:(1)上限定理对于一个给定的结构与荷载系,只要存在一个满足运动约束条件的机动场(运动可能场),使外荷载所做的功率不小于内部塑性变形所消耗的功率,由此所得的荷载值,总是大于或等于真正的极限荷载。

(2)下限定理对于一个给定的结构与荷载系,只要存在一个满足平衡条件,且不破坏屈曲条件的内力场,由满足平衡条件的内外弯矩所求得的荷载值,总是小于或等于真正的极限荷载。

(3)极限分析的全解在极限分析中,如所求的内力场和机动场能同时满足平衡条件、破坏机构条件和屈服条件,则所求得的解答,即为极限分析的全解。

如果所求荷载既是极限荷载的上限,又是其下限,则该荷载便是真实的极限荷载。

2. 极限分析方法针对上述极限分析定理,可有相应的二种分析方法:破坏机构法和极限平衡法。

(1)破坏机构法当不考虑平衡方面的要求,而只考虑机动与屈服条件,用上限定理求出荷载的上限解,称为破坏机构法。

其步骤为:①确定结构上可能出现塑性铰的位置,一般塑性铰出现在集中力作用处、嵌固支座处和均布荷载作用时剪力为零的地方;②画出可能的破坏机构,并找出各塑性铰处的位移关系;③运用虚功原理逐一计算各破坏机构的破坏荷载,其中最小的即为极限荷载的上限值。

虚功原理的公式为:∑∑===mj j pj n i i i M P 11θδ (10.1.1)式中:i P ,i δ为结构所受的第i 个外力和相应该外力方向的虚位移;pj M ,j θ为某破坏机构中出现的第j 个塑性铰处的塑性弯矩和相应的虚转角。

④用平衡方程求出弯矩图,并检查是否满足pj pj M M M ≤≤-的塑性弯矩条件。

[例题10-1] 图10.1.2示门式刚架的所有杆件均具有相同的塑性弯矩M p ,求其极限荷载P u 。

[解]可能出现塑性铰的位置是点1、2、3、4和5处。

有三种可能的破坏机构如图10.1.2中的(b)、(c)和(d)所示。

运用虚功原理,对机构(1)有θθp M lPP 42=⋅=∆,则lM P p 81=。

图10.1.2 例题10-1图对机构(2)有)(2θθθθθ+++=⋅P M lP,则lM P p 82=对机构(3)有)22(21θθθθ+++=∆+∆P M P P ,即θθp M l P 6=,则lM P p 63=故lM P P p u 63==图10.1.2(e)为弯矩校核,对机构(3),所有弯矩pj pj M M M ≤≤-,故u P 为该结构的极限荷载的上限。

图中虚线是弯矩最大点(5点)的弯矩达到屈服弯矩M y =0.89M p 时弹性状态下结构的弯矩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塑性弯矩的出现顺序是5→4→3→1。

(2)极限平衡法(静力法) 当不考虑机动方面的要求时,只考虑平衡与屈服条件,用下限定理求出极限荷载的下限解,称为极限平衡法。

其步骤为:①去掉多余约束,并用未知力代替,将超静定结构化为静定结构(基本体系); ②分别按外荷载和未知力在基本体系上画弯矩图;③将弯矩图迭加,并使最大或最小弯矩达到塑性弯矩M p 或-M p ; ④解平衡方程组,并求出极限荷载; ⑤检查是否满足破坏结构条件。

[例题10-2] 试用极限平衡法,求例题10-1的极限荷载P u 。

[解] 取基本体系如图10.1.3(a)所示。

外荷载和未知力引起的弯矩图如(b)、(c)所示。

针对1、2、3、4、5各点弯矩迭加如下:Pl Vl M M -+=1①222Hl Pl Vl M M --+=②(a)门式刚(b)梁机构(c)侧移机构(d)组合机(e)弯矩图4 5∆θ45θ 5 M MM p =(0····223Hl Vl M M -+=③ 24HlM M -=④M M =5⑤由(b)、(c)判断M 5、M 4、M 3可能先达到塑性弯矩,即假设M 5=M p 、M 4=-M p 、M 3=M p ,分别代入式⑤、④、③,并求解得:p M M =l M H p 4=lM V p 4=将M 、H 、V 各值代入公式①、②得:Pl M M p -=51 232Pl M M p -= 若假设M 2=-M p ,可得:lM P p 8=、p p M M M -<-=31,显然是不对的。

若假设M 1=-M p ,可得:图10.1.3 例题10-2(a)基本体(b)外荷载弯(d)最终弯矩MM····M454545 MHH V(c)各未知力弯矩图lM P p 6=、02=M ,此时最终弯矩图如图10.1.3(d)所示,由图可见满足破坏机构条件。

因此其极限荷载为:lM P p u 6=回顾例题10-1,由于该解既是机构上限解,又是平衡下限解,故该解为真实的极限荷载。

由上述二个例题可以看出,对于一些简单的超静定结构,破坏机构法相对简捷些,常为人们采用。

10.1.2塑性设计的试用范围我国规范规定塑性设计适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固端梁、连续梁以及由实腹构件组成的单层和两层框架结构。

考虑到只采用简单的塑性理论进行分析,所以规定塑性设计只适用于形成破坏机构过程中能产生内力重分配的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实腹框架。

由于变截面构件的塑性铰位置很难确定,目前的塑性设计仅适用于等直截面梁和等截面框架结构。

一、二层的实腹框架中,构件截面除受弯矩作用外,还有一定的轴心力,因而构件实为压弯构件或拉弯构件。

轴心力的存在将降低截面所能承受的塑性弯矩。

但一、二层框架构件中的轴心力一般不大,可以认为是以受弯为主,塑性分析时可略去轴力影响,仅在截面的强度验算中考虑轴力的作用。

对于两层以上的框架,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较少,所以没有包括在内。

按简单塑性理论分析,不考虑二阶效应,对二层以上的框架将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设计者掌握了二阶理论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有足够的依据时,也不排除在两层以上的框架设计中采用塑性设计。

由于动力荷载对塑性铰的形成和内力重分配等的影响,目前研究的还不够,故规范限制塑性设计法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作用的结构中。

§10-2 塑性设计的必要条件10.2.1对钢材的要求钢结构塑性设计主要是利用在结构中的若干截面处形成塑性铰后,在该截面处发生转动而产生内力重分配,最后形成破坏机构,因此要求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延性。

规范规定按塑性设计的钢结构,其钢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强屈比f u /f y ≥1.2;(2) 伸长率δ5≥15%;(3) 相应于f u 的应变εu不小于20倍的屈服点应变εy 。

这三个条件不但要求钢材具有良好的延性,而且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化阶段,这是保证塑性铰具有充分的转动能力和板件进入塑性后仍能保持局部稳定所需要的。

试验研究表明,由f u /f y =1.1的钢材制作的连续梁不能实现塑性设计所求εεu ≥20ε δ5≥15%图10.2.1 塑性设计对钢材性能的要得的承载极限,这是因为强屈比太小的钢材一旦屈服后,钢材的应变硬化模量E st 也将非常小,即使组成板件的宽厚比再小,也会过早地失去稳定,降低塑性铰处承受弯矩的能力。

超静定次数越多的结构,在形成破坏机构时,要求先期出现的塑性铰处的转动角度越大,因此还必须满足δ5和εu 的要求(图10.2.1)。

10.2.2对板件宽厚比的要求塑性设计的前提是在梁、柱等构件中必须形成塑性铰,且在塑性铰处承受的弯矩等于构件的塑性弯矩,而且在塑性铰充分转动、使结构最终形成破坏结构之前,塑性铰承受的弯矩值不得降低。

如果组成构件的板件宽厚比过大,可能在没达到塑性弯矩之前就发生了局部屈曲,或者虽然在达到塑性弯矩形成塑性铰之前没有发生局部屈曲,但是有可能在塑性铰没来得及充分转动,使结构内力重分配并形成机构之前,板件在塑性阶段就发生了局部屈曲,使塑性弯矩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