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
档案工作实务(第1章~第3章 初级职称考试范围)
档案工作实务(一)第1章~第3章(初级考试范围)C ONTENT/目录第一章文件管理第二章档案管理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01第一章:文件管理文件概念与属性1、概念: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凭证性信息记录。
(文书:三国出现,文件清末);公文概念包含于文件之中。
2、特点:公文的形成、处理、运转和管理,是文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文由制定者制发(组织及其领导,印章或法定负责人签字)。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公文作者的法定地位)。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
公文的种类(文件名称—文种)通用公文:类型: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议案、函、纪要15种。
事务性文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计划、总结经验,调查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的一类文件(包括:计划、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简报<工作、情况、业务、会议、典型经验简报>、工作要点、汇报提纲等)。
任何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用,没有固定的上行、下行、平行之分。
公文的格式2012年6月29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包括:公文的外部格式(固定格式)和公文的内部组织(主体)。
公文格式要素划分:版头、主体、版记公文的版面及装订要求1、用纸:60g-80g,,白度80%~90%2、开本:A4,297*2103、版心: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行间距28.8磅,版面上空37mm,下空33mm4、页码: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单页居右,双页居左。
5、标点:规范全身标点,注意符合中文排版规范。
6、装订:采用骑马订。
公文种类运用文种通报、通知请示、批复、报告请示:一文一事;上级必须给予答复,逐级行文。
批复:答复下级,批复内容下级必须执行。
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议案、函、纪要议案:法律文件,适用范围较窄(法律案、预算案、质询案、重大事项议案)。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档案管理是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对信息和文件的收集、保存、整理、检索和利用等环节。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实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档案管理工作。
1. 档案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1.1 档案管理的定义档案管理是指对文件和信息进行系统保存、整理、利用和销毁的一种管理活动,旨在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1.2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保障信息安全: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防止文件丢失、泄露或被篡改,保障信息安全。
•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档案管理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快地找到所需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符合法律法规:许多组织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文件的保存、整理和销毁进行规定,档案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合规。
•保留组织经验:档案是组织宝贵的财富,可以保留组织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过程。
2.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2.1 档案的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档案可以分为常规档案、重要档案、机密档案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档案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2 档案的保存期限根据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档案有不同的保存期限。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档案的保存期限进行合理划分,及时进行销毁或归档处理。
2.3 档案的检索和利用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和利用档案,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检索系统和利用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档案目录、采用电子检索系统等方式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
3. 档案管理的操作实务3.1 档案整理与归档档案整理是指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编制目录、装订、编号等工作,使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归档是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规定的顺序存放到档案柜或库中。
3.2 档案借阅与归还在办公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需要借阅档案进行查阅、复印或借出等操作。
需要建立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3.3 档案销毁与档案转移根据档案的保存期限和组织的规定,需要定期对过期的档案进行销毁或归档转移。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档案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的工作,它包括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业务的开展和发展。
为了科学地管理档案,实现有效利用和长期保存,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操作实务。
一、档案基础知识1. 档案的定义和种类按照国际档案学界的定义,档案是指任何形式的记录材料,不论其形式如何、载体是否多样,都是档案。
档案根据产生部门、领域和目的分为行政档案、业务档案、技术档案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均有其独特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方式。
2. 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法制工作,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档案法》、《档案管理规定》等,各部门和单位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3. 档案管理原则档案管理原则主要包括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执行对于档案管理的规范和完善至关重要。
二、档案管理操作实务1. 档案收集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的第一步,它要求对部门或单位的全部或部分档案进行清点、分类和初步鉴定,确定哪些档案属于重要档案、技术档案、历史文化档案等,然后分别制定相应的收集和整理计划。
2. 档案整理档案整理是指按照制定的收集计划将档案按照类别、时间、著录范式等方式进行整理,以便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整理过程要按照档案管理原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注意材料的保密性和真实性等方面。
3. 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是指对整理好的档案进行妥善的保管,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性。
档案保管包括档案的存放、柜架的管理、防潮、防虫、防火等方面的工作。
4. 档案利用档案利用是指利用档案开展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它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档案利用包括档案读取、调阅、复制和借阅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在保证档案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5. 档案处置档案处置是指对于已经不需要保留的档案按照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
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一、诉讼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诉讼档案是法院开展审判活动的基础,包括诉讼材料、证据、法律文书等。
合理的诉讼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审判质量,防止文件遗失、错乱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诉讼档案也是法院对外界展示办案情况、受理案件的重要依据。
二、诉讼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完整性原则:诉讼档案应包含案件的全部材料,保证案件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对于涉及案件的重要文件和证据,应严格按照规定备案。
2.有序性原则:诉讼档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管理,如按照案件的受理顺序、当事人名称等进行分类整理。
同时,在添加新的材料时,应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编号和存放。
3.保管性原则:诉讼档案应以保护文件为目的,采取恰当的保管措施,防止文件丢失、损毁、篡改等情况的发生。
应设立特定的存储空间和相应的设备,保证文件的安全存放。
4.查询性原则:诉讼档案应易于查询,便于将其中一案件的具体材料及时提供给相关人员。
为了方便查询,可以建立案卷目录、电子文档检索系统等辅助工具。
三、诉讼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1.档案登记:对每份诉讼材料进行登记,包括案件名称、案号、当事人基本情况、材料名称等,并编制相应的文件编号。
2.档案分卷: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将诉讼材料按照不同的内容、性质分成不同的卷册,如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等。
3.档案归档:按照一定的规定,将已经处理完毕的案件材料进行归档。
归档时,应按照案件的受理时间、完成时间、当事人名称等进行分类整理。
4.档案借阅: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为相关人员提供档案的借阅服务。
借阅时,需填写借阅登记表,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档案销毁:对于一些历史较久、已经被审判终结的案件,根据相关规定可以进行档案销毁。
销毁时,需制定销毁计划,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记录和审批。
四、诉讼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1.材料保密:对于涉及案件的敏感材料和个人隐私信息,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2.材料保全:对于涉及案件的重要证据材料,应妥善保存,避免丢失、损毁。
档案整理实务教程
档案整理实务教程
档案是组织和管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中的信息也会随之增加和变得复杂。
因此,档案整理实务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本教程将介绍档案整理的实际操作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来管理档案。
涵盖的内容包括:
1. 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档案整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根据档案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和整理。
2. 档案整理的实际技巧:介绍如何使用标签、文件夹、盒子等工具来管理档案。
同时也会讲解如何处理老旧档案和数字档案。
3. 档案整理的工具和材料选择: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标签、文件夹、盒子、保护袋等材料,以及如何选择数字档案管理软件。
4. 档案整理的规范和标准:介绍档案整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如何制定组织内部的档案管理规范。
通过本教程,读者将掌握档案整理的实际技能和基本原则,为组织和管理档案提供有力的支持。
- 1 -。
档案管理实务课程设计
档案管理实务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档案管理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各种信息和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本课程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档案管理,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了解档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3.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4.掌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
三、教学内容3.1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档案管理的定义和意义;•档案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3.2 档案管理基本操作•档案收集、整理、登记、归档等基本操作;•档案条目和档案盒的制作方法;•不同类型文件的保管要求。
3.3 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管理体系;•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技术;•数据备份和恢复。
3.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中的不同情况,学生将掌握如何在具体案例中应用档案管理技术。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教师讲述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技能。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将掌握如何应用档案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互动:学生们可以就档案管理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也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4.授课辅助工具:教师会使用PPT等工具展示相关内容。
五、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度: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提出问题。
2.课堂作业: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作业,如收集整理档案等。
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将测试学生对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将对电子档案管理和信息化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最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个人和组织的各种档案信息。
七、教学资源•教材:《档案管理》;•课件:PPT和其他教学视频材料;•工具书:《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八、参考文献1.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规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9月。
2.陆正洪,档案管理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0档案实务操作指引
档案实务操作指引一、档案编号1、类目:是档案分类的基本单位,构成档案分类表的主要成分,用以表示某类档案。
每个一级类目下设若干二级类目,个别二级类目下设若干三级类目。
一级类目全集团统一执行。
商业集团档案一级类目为:行政类档案、人事类档案、财务档案、营运档案、商户档案、工程档案、物业档案、荣誉档案。
2、档号是:一级类目+二级类目+年度+流水号,档号的编写方法如下:X ·X —XXXX—X X X流水号年度二级类目一级类目(1)一级类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二级类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详细可参见档案总索引。
如1.1代表行政类档案中的收文,1.5代表行政类档案中的车辆管理。
如假设5.1代表商户档案中的ZOcoffee商户,5.2代表商户档案中的星巴克商户。
(3)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7。
(4)流水号:文件号,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按文件排列从“1”开始标注;每年须从1编起,不能跨年度连续编号。
例:行政管理类中的行政事务类合同的编号即为1·4-2018-001二、编目1、索引目录档案管理须编制总索引目录,用于查询使用,索引目录每年1月打印一份存档,每半年度将电子版备案到集团行政人事中心。
2、卷内目录1、卷内目录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长×宽为 297mm×210mm);2、卷内目录如只有一页可粘贴在文档内侧。
三、装盒1、档案盒建议固定长期存档使用牛皮纸档案盒,临时存档或环境较潮湿使用55mm蓝色硬塑档案盒;可设置目录档案盒用于存档总索引表及档案移交表;2、装盒原则(1)归档文件按照件号的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与归档文件目录中相应条目的排列顺序相一致,保证检索到文件条目后能对应找到文件实体。
档案利用完毕后归位时,同样要注意将其按件号顺序装入相应档案盒中;(2)不同年度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3、档案盒标识(1)商户档案盒盒脊a) 盒脊标签内容为:公司、业态、品牌名称、铺位号、租赁/合同年限、档案盒号(5·1-2018-1/2代表2018年签约的商户1,一共有2个档案盒中的第1个)。
档案管理实务项目六
“+”置于每一个附件之前。“[ ]”置于下列著录内容的两端:自拟著录内容、文件编号中的年度、责任者省略时的“等”字。“( )”置于下列著录内容的两端:责任者所属机构名称、责任者真实姓名、责任者职责或身份、外国责任者国别及姓名原文、中国责任者时代、历史档案中的朝代纪年、农历、地支代月、韵目代日转换后的公元纪年。“?”用于不能确定的著录内容,一般与“[ ]”号配合使用。“-”用于下列著录内容之间:日期起止和档号、电子文档号、缩微号各层次之间。“…”用于节略内容。“囗”用于每一个残缺文字和未考证出时间的每一数字。未考证出的责任者及难以计数的残缺文字用三个“囗”号
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档案检索工作在档案整体工作中的地位;2、能够掌握和分析档案检索语言的规范性。
能力目标:
案例导入
天宇外贸公司是一家二十年历史的公司,档案室的档案在积累了一定数量后,由于只有案卷目录而没有其他检索工具,在查找档案时经常出现速度慢甚至找不到的现象。该公司的档案员小齐决定编一些检索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经分析小齐发现公司的领导和业务人员主要查找的是客户资料、公司的发文和内部文件等,于是他就决定编制文号索引、客户编号索引和专题目录等几种检索工具为查找档案提供途径。使用之后,明显地提高了查找效率,小齐也获得领导的表扬。上述案例说明:一方面档案检索工具是人们查找档案信息的导航,没有检索工具不论是档案工作人员还是利用者都难以从大量的档案中迅速及时地找到所需的档案。另一方面说明档案检索工具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时,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对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和形式进行适当设计,这样才能使编制出来的检索工具实用、有效,大大地提高了查找效率。
任务训练
活动目标
通过网络或实地调查了解档案检索工作的含义及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诉讼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的操作程序》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诉讼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的操作程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3.08.26•【文号】法办[2003]269号•【施行日期】2003.08.26•【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诉讼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的操作程序》的通知(法办〔2003〕269号)本院各单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院领导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示,并根据各单位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便于各单位内勤、书记员在工作中比照操作的《诉讼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的操作程序》,以规范立卷归档的质量标准和时间要求,使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现将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组织本单位内勤、书记员认真学习并参照执行。
附诉讼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的操作程序诉讼档案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后作为档案保存的各种诉讼文书材料。
诉讼案件立案后,即由承办书记员收集有关本案的各种诉讼文书材料,根据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国家赔偿等案件类别,按年度、审级、一案一号的原则单独立卷。
为了进一步规范诉讼档案归档工作,根据《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管理规定》,制订本操作程序:一、收集文件材料的收集是指从承办案件开始,按照办理案件的进程,由书记员着手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的原则是齐全完整。
二、整理整理包括文件排序、剪裁折叠、去粗取精、译文和复印。
文件排序是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结合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给每份文件定位。
剪裁折叠是指对那些不规范的文件剪裁折叠的过程,使其与规范性文件大小一致。
要求大于规范性文件的要剪裁或折叠,小于规范性文件的要加贴衬纸,订口处有字迹的要加贴衬边。
去粗取精是指对那些与本案无关和重份文件全部剔除,只保留与本案有关的文件的过程。
译文是指对外文材料和少数民族文字材料要译成中文附后。
复印是指对那些没有正本的文件只能用复印件来代替的特殊情况。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工作操作实务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档案。
《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是指过去与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与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与社会有储存价值的各类文字、图表、声像等不一致形式的历史记录。
2、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经济核算及科学研究等活动中直接形成有储存价值的真实记录。
要紧包含文字、图表、音像等。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企业档案的作用:⑴凭证作用;⑵参考作用;具体表达在下列几方面:a.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b.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c.档案我们积存与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d.档案是开展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特别是关于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二、档案工作1、档案工作的性质-专业性:档案工作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与业务标准、工作规范。
-服务性: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机要性:档案中有很多内容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具有机密性。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2、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八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服务。
六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发利用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档案工作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统一管理第二部分档案管理的操作实务第一章档案整理的几个概念第二章文书档案的整理第三章科技档案的整理第四章专门档案的整理第一章、档案整理几个概念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与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与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与利用。
新档案管理实务操作(暂行)
档案管理实务操作(暂行办法)一、新归档方式——以归档号为序进行归档1.新契约档案根据业务渠道的不同,如营销渠道01、银行渠道02、经代渠道05、SFP渠道08等,分别排序立卷归档;2.理赔以归档号排序归档,不区分渠道。
3.扫描人员与档案人员实行即时交接,如有补充或照会等后续资料,由档案人员进行插档保存。
4.档案人员在扫描管理系统打印归档清单作为归档依据,根据归档清单进行逐一归档。
二、两核业务档案归档操作详解:(一)对新契约档案1.扫描人员与档案人员以扫描管理系统导出的扫描清单作为交接清单实行即时交接,一式两份,分别由扫描人员与档案人员单独保管。
2.档案人员将同一渠道的档案按照归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以每盒资料稍留有剩余空间为分盒标准,相应的资料放入档案盒中,小号在上大号在下依次排列。
3.在扫描管理系统按照实际装盒情况选择归档数据,进行归档操作,打印系统生成的“档案信息清单”,作为整盒清单放入档案盒。
4.返回的照会及各种补充资料,在扫描完成后,由扫描人员实时交接给档案人员及时完成插档,并保证插档的正确性。
5.未在扫描管理系统中进行归档操作之前,查询归档清单所得每条记录的总页数随着相关资料的补充扫描而增加,增加的页数为补充扫描资料的页数;已进行归档操作的,系统中总页数不会变动,需要手工插档时,档案人员在“档案信息清单”即整盒清单中手工修改总页数并签字认可。
6.档案盒侧脊处在内容形式与既往基本无区别,按照年份及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如:××分/支公司2011 年个险新契约第 1 盒归档号“U01××××××××20110000001至U01××××××××20110000100”。
(二)对理赔档案1.档案人员将理赔档案按照归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以每盒资料稍留有剩余空间为分盒标准,相应的资料放入档案盒中,小号在上大号在下依次排列。
《档案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档案管理实务》《档案管理实务》是高等院校非档案学专业的专业课,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家真教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将复习要点、重点简要提示如下:第一章绪论一、档案的起源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
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1、2条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
3、4条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
二、档案的定义列宁:“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
”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给档案下一个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也可简便表述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除了这种表述外,还可以表述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为了简便起见,也可表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三、档案价值的二元性。
四、档案管理的要求。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与要求。
六、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要件。
七、认识和了解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
案例分析1.3.1(8页)第二章文件的立卷与归档一、立卷。
二、归档。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关口。
四、怎样确定文件的归档范围和把握文件的归档时间。
五、立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六、案卷标题及其拟制。
七、案例分析----案卷组织。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与鉴定一整理的内容和步骤(一)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组卷、卷内文件整理、编目、装订(或“装盒”)、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
诉讼材料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诉讼材料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诉讼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诉讼活动的材料档案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
(二)科学管理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三)保密原则:确保档案信息安全,防止档案泄露。
(四)责任制原则: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落实档案管理责任。
二、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单位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诉讼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三)负责档案的保管、维护和修复工作。
(四)负责档案的查阅、复制和提供利用工作。
(五)负责档案的销毁和报废工作。
(六)负责档案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三、档案管理要求第六条诉讼材料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第七条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及时收集:案件办结后,及时收集相关诉讼材料。
(二)全面收集:收集与案件相关的所有诉讼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证据材料、法律文书、诉讼笔录等。
(三)规范收集: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收集到的诉讼材料进行分类、编号、登记。
第八条诉讼材料档案的整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诉讼材料进行分类整理。
(二)编目整理:对整理后的档案进行编目,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三)归档整理:按照归档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归档。
第九条诉讼材料档案的保管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安全保管:确保档案库房的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事故。
(二)温度湿度控制:保持档案库房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防止档案损坏。
(三)定期检查: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好。
第十条诉讼材料档案的利用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查阅利用:按照档案查阅规定,为相关人员进行档案查阅。
诉讼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诉讼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诉讼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诉讼档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档案。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诉讼档案的完整、连续、准确,不得随意销毁、篡改、伪造。
2. 准确性原则:诉讼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安全性原则:确保诉讼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毁、泄密。
4. 利用性原则:提高诉讼档案的利用率,为诉讼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章诉讼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诉讼档案的收集1. 诉讼档案的收集应当遵循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原则。
2. 收集诉讼档案时,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证据材料、法律文书、诉讼文书、诉讼笔录、诉讼费用收据等。
3. 收集诉讼档案时,应当严格审查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不得收集虚假、违法的档案材料。
第五条诉讼档案的整理1. 诉讼档案的整理应当遵循分类、编号、装订、编目等规范要求。
2. 诉讼档案的分类应当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3. 诉讼档案的编号应当采用统一编号方法,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连续性。
4. 诉讼档案的装订应当采用合适的装订方式,确保档案的整洁、牢固。
5. 诉讼档案的编目应当编制详细的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编号、页数、形成时间、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三章诉讼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六条诉讼档案的保管1. 诉讼档案的保管应当遵循安全、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则。
2. 诉讼档案的保管场所应当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
3. 诉讼档案的保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档案保管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档案保管制度。
4. 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法律法规的要求等因素确定。
诉讼卷宗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诉讼卷宗档案的管理,确保诉讼卷宗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诉讼活动的卷宗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刑事、行政、仲裁等案件的卷宗档案。
第三条诉讼卷宗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管理。
(二)集中统一原则:诉讼卷宗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安全保密原则:确保诉讼卷宗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四)规范高效原则:简化手续,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诉讼卷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诉讼卷宗档案的归档、整理、保管等工作。
第六条诉讼卷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应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七条诉讼卷宗档案的收集应做到全面、准确、及时。
(一)诉讼卷宗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案件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执行书等。
(二)诉讼卷宗档案的收集时间应在案件审结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八条诉讼卷宗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案件类别、年份、案号等进行分类。
(二)每份诉讼卷宗档案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部分。
(三)诉讼卷宗档案的装订应整齐、牢固。
第九条诉讼卷宗档案的整理工作应在案件审结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四章保管与利用第十条诉讼卷宗档案的保管应做到:(一)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设施。
(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库房的安全状况,确保档案安全。
(三)诉讼卷宗档案的存放应按类别、年份、案号等进行排列。
第十一条诉讼卷宗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利用者应凭有效证件办理借阅手续。
(二)档案利用者应爱护档案,不得随意拆封、涂改、损坏。
(三)档案利用者应按照规定时间归还档案。
诉讼材料档案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诉讼材料档案管理,保障诉讼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机关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机关依法办理案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诉讼材料档案。
第三条诉讼材料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规范,对诉讼材料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和销毁。
(二)集中统一:诉讼材料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科学规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服务保障:为机关各项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本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诉讼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三)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保管、鉴定、销毁工作。
(四)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检索、查询、利用工作。
(五)负责诉讼材料档案的统计分析、咨询解答工作。
第三章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六条诉讼材料档案的收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收集各类诉讼材料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二)准确性:收集的诉讼材料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三)及时性:及时收集诉讼材料档案,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第七条诉讼材料档案的整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按照档案类别、时间、案件性质等进行分类。
(二)按照档案的保存期限进行鉴定。
(三)按照档案的保存要求进行装订、编号、编制目录。
第四章诉讼材料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八条诉讼材料档案的保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保管:确保档案实体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毁、变质。
(二)科学保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保管水平。
(三)规范保管:严格按照档案保管规范,进行档案的存放、防护、检查、修复等工作。
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
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是指法院审判人员在一个具体诉讼案件办结后,将零散的、杂乱无章的诉讼文书材料集中收集起来,经过系统整理,按一定规则组合装订成诉讼案卷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以及在观察、分析、解决诉讼文书材料管理和诉讼档案实体管理问题时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诉讼文书材料立卷归档普遍适用的指导原则。
我国法院诉讼文书材料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卓有成效地组织好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必须明确和熟悉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
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由四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
一、按年度、类别、审级、一案一号单独立卷原则《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要根据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案件类别,按年度、按审级、一案一号的原则,单独立卷。
一个案件从收案到结案所形成的法律文书、公文、公函都使用收案时编定的案号。
”这一原则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在法院确立并付诸实施。
按年度立卷,就是根据法院受理案件的年度将其分为年度类别进行立卷。
按年度分类立卷,可以客观地反映各法院每年度审判案件的数量、特点和逐年发展变化情况,有利于现行利用和归档后提供利用,也与法院工作制度相吻合,同时自然而然地把法院全部案件划分成了各种年度类别。
按年度立卷,要求根据案件收案年度编定的案号归入相应的年度,某一年度受理的案件应当集中管理,不可分散,不可将一个年度的案件放入另一个年度之中,跨年度审结的案件,无论何时立卷归档都应列入收立案年度集中管理。
按类别立卷,是指按照案件的性质分类进行立卷。
依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诉讼案件分为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大类别。
按审级立卷,是指按照案件所在的审级进行分类立卷。
这里的审级指审判程序,一般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等。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审判程序作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诉讼档案整理规则
诉讼档案整理规则1. 引言诉讼档案是司法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证据材料、法庭判决等内容。
为了保证诉讼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查性,需要制定一套规范的整理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诉讼档案整理的要求和步骤。
2. 诉讼档案整理的目的和意义诉讼档案整理的目的是确保诉讼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司法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依据。
诉讼档案整理的意义在于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 诉讼档案整理的原则诉讼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准确性原则:整理的档案内容应准确无误,不得有任何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
- 完整性原则:整理的档案应包含全部的相关材料和信息,不得有任何遗漏。
- 时效性原则:整理的档案应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 保密性原则:整理的档案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 可查性原则:整理的档案应便于检索和查询,方便司法工作的进行。
4. 诉讼档案整理的步骤和要求诉讼档案整理包括以下步骤和要求:4.1 收集和整理材料•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文件、证据材料等。
•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时间、性质、关联程度等进行划分。
•对每一份材料进行编号,以便于后续查找和管理。
4.2 编制目录和清单•根据整理的材料,编制目录和清单,包括案件基本信息、涉及的当事人、证据材料清单等。
•目录和清单应简明扼要,方便查阅和使用。
4.3 归档和存储•将整理好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归档,可以采用文件夹、盒子等形式进行存储。
•在每个档案盒或文件夹上标注清楚案件名称、日期、归档人等信息,确保档案的可辨识性和可追溯性。
4.4 电子档案整理•对于电子档案,应采用专门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进行整理和存储。
•对每个电子档案进行合理的文件夹分类和命名,方便检索和管理。
•定期备份电子档案,以防数据丢失。
4.5 档案保管和销毁•档案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地方,避免遭受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讼档案管理操作实务
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
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是指法院审判人员在一个具体诉讼案件办结后,将零散的、杂乱无章的诉讼文书材料集中收集起来,经过系统整理,按一定规则组合装订成诉讼案卷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以及在观察、分析、解决诉讼文书材料管理和诉讼档案实体管理问题时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诉讼文书材料立卷归档普遍适用的指导原则。
我国法院诉讼文书材料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卓有成效地组织好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必须明确和熟悉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
诉讼文书材料的立卷原则,由四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
一、按年度、类别、审级、一案一号单独立卷原则
《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要根据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案件类别,按年度、按审级、一案一号的原则,单独立卷。
一个案件从收案到结案所形成的法律文书、公文、公函都使用收案时编定的案号。
”这一原则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在法院确立并付诸实施。
按年度立卷,就是根据法院受理案件的年度将其分为年度类别进行立卷。
按年度分类立卷,可以客观地反映各法院每年度审判案件的数量、特点和逐年发展变化情况,有利于现行利用和归档后提供利用,也与法院工作制度相吻合,同时自然而然地把法院全部案件划分成了各种年度类别。
按年度立卷,要求根据案件收案年度编定的案号归入相应的年度,某一年度受理的案件应当集中管理,不可分散,不可将一个年度的案件放入另一个年度之中,跨年度审结的案件,无论何时立卷归档都应列入收立案年度集中管理。
按类别立卷,是指按照案件的性质分类进行立卷。
依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诉讼案件分为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大类别。
按审级立卷,是指按照案件所在的审级进行分类立卷。
这里的审级指审判程序,一般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等。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审判程序作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按一案一号立卷,是指按照案件在立案部门收案时编定的案号进行立卷。
一个案件在同一审级审理时,只能编定一个案号,收、结案登记薄,案件目录登记表、案件登记表、档案检索目录都应按照立案时编定的案号顺序排列。
上述四个因素是一个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执行这一原则必须综合四个因素合并使用。
充分运用这一立卷原则,有利于正确编定案号,简化管理手续,提高管理效率。
法院从受理一个案件开始,就按年度、类别、审级和收案顺序编定一个案号,诉讼活动中产生的所有诉讼文书材料以及立卷、归档、整理、上架、保管、利用、销毁等等,都只能使用这个案号。
一个案件诉讼活动全过程的所有原始记录,通过运用这一原则编定的案号,把它们全部统领、集合起来,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诉讼档案实体,从而有效地方便了日常管理,便于查找利用,对没有按时归档的案件也能了如指掌,便于未归档案件的清查催归,有利于确保诉讼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并卷管理原则
《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案规定:“同一案件由于审级改变或其他原因形成几个案号的案卷,应当合并保管。
并卷的要求是:再审卷并入一审或二审卷;向本院提出申诉所形成的申诉卷并入本院的审判卷;向上级法院提出申诉所形成的申诉卷由上级法院立卷归档;近年申诉卷并入早年申诉卷。
案卷合并时,要在卷宗封面、卷宗登记薄和检索卡片上注明移出、移入的相关案号。
”这一规定是并卷管理原则的具体化,其核心内容是确定诉讼档案实体管理,要以案件为基本保管单位,即同一法院的同一案件,无论是改变审级或其他原因所
出现的多个案号及其所形成的多本卷宗,均应集中起来合并为一个案件的诉讼档案,并以此为基本保管单位。
并卷原则要求法院管理诉讼档案,必须以案件为基本保管单位,而不是以案号为基本保管单位。
由于诉讼制度设计上的规定和诉讼活动的客观要求,某一法院审理的某个一审或再审案件,就有一个一审或再审案件案号,并由此产生一审或再审案卷;当该案再再审时,又必须编定一个再再审案号,又由此产生再再审案卷;当当事人不断申诉或其他原因发生时,该案便处于多次再审或无限再审状态,这就会出现多次再审案号或无限再审案号,由此产生多次再审或无限再审案卷。
同一法院对同一案件一审再审才能定案的为数众多。
案件反反复复,三五次、七八次审判的情况屡见不鲜,每次审判均会出现新的案号和案卷。
此外,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前,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申请时,以及案件审判结束后,当事人提出申请执行、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等情况时,都会出现专门处理此类问题的案号和案卷。
由此看来,所谓一案一号只在一个特定的审判程序内才是现实的和确定的,事实上多数案件都会出现一案多号多本案卷的状况。
当这个状况出现时,就必须运用并卷原则进行并卷处理,才能把一个案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数个案号及其全部案卷组成一个基本保管单位。
如不并卷,同一法院同一案件就可能出现以案号为基础的数个基本保管单位。
因此,这一原则有效解决了同一法院审理同一案件,出现数个案号及其数本案卷时,集中并卷管理问题,也便于档案部门为法院和诉讼当事人查询利用提供完整齐全的诉讼档案。
全国各级法院在执行这一规定中存在较大偏差,
许多法院没有严格落实并卷管理原则,同一法院同一案件存在多个基本保管单位。
即以审级编定的案号为基本保管单位,以案号为档号。
一个案件既以一审案卷为一个基本保管单位。
又以再审或多次再审案卷分别为一个基本保管单位,还以执行案卷为一个基本保管单位,跨年度编定案号的必然跨年度存放保管。
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符合并卷管理原则,应予纠正。
过去出现的这种状况,现在纠正比较困难,也容易引起混乱,关键是今后在日常档案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并卷管理原则。
论文网
三、书记员立卷归档原则
《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第5条明确规定,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工作是审判岗位责任制内容之一,是书记员的重要岗位职责。
书记员将全部诉讼文书材料收集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装订成册,逐页编号,全卷编目,这就是诉讼文书的立卷工作。
立卷符合要求后,书记员应将诉讼档案送审判长或案件承办人审查是否合格。
如果不合格,应重新装订;如果合格,应将诉讼档案交审判庭内勤,并办理交接手续。
审判庭内勤应及时登记,编写归档清册,按有关规定及时或定期将诉讼档案移交给本院档案管理部门,这就是诉讼文书的归档工作。
诉讼文书材料立卷归档,是一项极其严肃、极为重要的具体工作,书记员应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有关规定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书记员为合议庭组成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案件审理活动全过程,担任庭
审现场和合议庭会议记录,参与部分诉讼文书拟制、处理工作,负责收集保管涉案的全部诉讼文书材料。
因此,由书记员立卷归档责无旁贷。
庭长、审判长和合议庭法官有监督书记员立卷归档的责任。
档案管理部门对书记员立卷归档工作应进行监督指导。
四、正副卷分别立卷管理原则
正副卷分别立卷管理原则,是1991年第二次全国法院档案工作会议上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