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3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

台、楼、阁之胜。水池穿插宫殿之间,显得庄严壮观
而活泼。
1)太极宫(西内)
太极宫平面设想图
2)大明宫(东内)
“太宗初,于其地营永安宫,以备太上皇清暑。九年正 月….改名大明宫。”
大明宫相对独立,其内含元殿残存的遗址仍高出地面10余 米。充分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宫廷建筑之浑雄 风姿和磅礴气势。
二、经典园林-隋
3、大运河
1)大运河是中国唯一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是利用许多天 然河流、湖泊开凿成的人工河。
2)为了沟通国都长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联系而建设,北 起涿郡、南达余杭。
3)在大运河两侧设御道,植垂杨柳,修建行宫,形成了 一条南北狭长的园林建筑和绿化带。
三、经典园林-唐
1、都城长安
全城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等于今天西安旧 城的10倍,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 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大城市。
者的避世希隋望唐,在时“期显达私”家与“园穷林通”开之始间起升到华了缓。冲的作用;
于是,凡属士人几乎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园林,而且活多或少地附 着上这种感情地色彩。
1)追溯思想——“中隐”与私家园林
大多数读书人作隐士的动机由过去的隐姓埋名转变为扬名显声。 “结庐泉石,目注市朝”。
真正的隐士固然有,却愈来愈少,更多是“隐于园”者。 中唐以后,隐逸的具体实践已不必“归园田居”,更不必“遁
1)华清宫概况:
秦始皇始建温泉宫室“骊山汤”——汉武帝修葺—— 隋文帝“修屋宇,列树松柏千余株”——唐贞观年间 营建宫殿,赐名温泉宫,为皇家沐浴疗养之地——后 扩建,改名“华清宫”——唐玄宗在山上兴建宫殿, 长期居住于此,处理朝政,接见大臣。
这里有完整的宫廷区,与骊山北坡的苑林区相结 合,形成了北宫南苑的离宫御苑。
隋唐--古典园林的全盛期

公共园林与城市绿化
长安
长安城的街道绿化,由于政府的重视而十分出色。 贯穿于城内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宽度均在百 米以上,其他的街道也有几十米宽。街的两侧有水沟, 栽种整齐的行道树,称为紫陌,以槐树为主,公共游 憩地则多以榆树、柳树。除此之外也采用其他树种如 桃、柳、杨之类。
长安城郊外林木繁茂,山清水秀,南郊和东郊都 是私家园林荟萃的地方。关中平原的南面、东面、西 面群山环抱,隋唐的许多行宫、离宫、寺观都建置在 这一带。北面则是渭河天堑,沿渭河布列汉唐帝王的 陵墓,陵园内广植松柏,增进了这里的绿化。长安的 绿化不仅局限于城区,还以城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 形成了近郊乃至关中平原生态大环境绿色景观。
a山水画:趋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 验,著“画论”
b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 体裁(诗画渗透的自觉追求;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 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 尤为明显例如诗人王维)
历史背景
6. 7.
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品花
技木牡进 术。丹步观 利还等,赏 用有,培植
4.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两京以外也有
5.皇家造园以隋、初唐、盛唐最为频繁,天宝以后,皇 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一蹶不振
三大类型:皇家、私家、寺院
大内御苑
特征: 1.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2.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 苑林区内有宫殿的建置) 3.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4.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希重望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具体细节 1.大体上仍沿袭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 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海 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山上有道观建筑, 但仅具有求仙的象征意义,实为游赏景点 2.海北有十六组建筑群和数十处供游赏的景点,海南 有五个小湖 3.苑内不少景点均以建筑为中心,用十六组建筑群结 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是一种 创新的规划方式 4.苑内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极多 5.西苑以人造渠、海、池、湖,模拟天然河湖水景而 构成一个完整水系,又与‘积土石为山’相结合而构 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山水空间。
园林的全盛期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时代背景隋、唐推行均田制,限制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把部曲和庄客解放为自耕农,佃农制代替了佃奴制。
在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并奠定其在宋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
促进了国势的进步和发展。
经济文化持续繁荣与成就贞观之至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
1、文学艺术方面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在弘扬汉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甚至外国文化,呈现出群星灿烂,胜极一时的局面。
⑴绘画领域:除宗教画之外还有直接描写现实生活和风景、花鸟的世俗画;按题材区分画科已具体化,花鸟、人物、神佛、鞍马、山水等均成独立的画科。
⑵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
例如,大诗人王维描写山野、田园的如画自然风光;同时,山水画也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
2、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善的梁架制度、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装修、装饰。
3、观赏植物方面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也能引种驯化、移栽异地花木。
还有嫁接法、灌浇法、催花法等技术利用。
一、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第二节皇家园林一、隋唐长安城的布局唐长安(隋大兴)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都城。
布局: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的北端,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中部太极宫,西部掖庭宫,东部为太子居住的东宫。
太极宫又称“西内”,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
另外有“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相当于另外两处“大内”。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

星罗棋布 仙游宫
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写下了
著名的《长恨歌》
今仙游寺法王塔
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 宏大的离宫御苑 苑林区 以建筑物结合于山麓、山腰、山顶的不同地貌而 规划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景区和景点 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 是人杜牧有《过华清宫绝句》
具体细节
大体上仍沿袭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
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 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山上有道观建 筑,但仅具有求仙的象征意义,实为游赏景点 海北有十六组建筑群和数十处供游赏的景点,海 南有五个小湖 苑内不少景点均以建筑为中心,用十六组建筑群 结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是 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 苑内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极多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唐朝的长安城
为当时世界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城市 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北端
唐代别墅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且风 景比较优美的地带
长安近郊的别墅园林极多 东郊:贵族、大官僚别墅园林,格调华丽 南郊:文人官僚的别墅,格调朴素无华,富于村 野意味 洛阳在近郊的别墅也很多(例:平原庄)
一些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 州、成都)等的近郊和远郊也有别墅园林建置, 如成都的杜甫草堂(浣花溪草堂),历经历代改 建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古典园林史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意义
文人参与造园,意味着文人的造园思想(“道”)与 工匠的造园技艺(“器”)开始有了初步结合
白居易
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 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 家
他的“园林观”是经过长 期对自然美的领悟和造园 实践的体会而形成,不仅 融入儒、道的哲理,还注 入了佛家的禅理
一些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 州、成都)等的近郊和远郊也有别墅园林建置, 如成都的杜甫草堂(浣花溪草堂),历经历代改 建一直延续至今
2. 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
李泌的衡山别业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白居易著有《草堂记》)
3. 依附于庄园而建置园林
此种庄园别墅多为文人官僚所经营,往往具有很 高的文化品位 对唐代“田园诗”的长足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不仅有皇亲贵戚、大官僚的绮丽豪华格调,也不乏士 人们清幽雅致的格调
筑山理水追求缩移摹拟天然山水、以小观大的意境 不仅有叠石为山或单块置石,还有土堆筑的土山
洛阳
私家园林以水景取胜,颇多出现摹拟江南水乡的景观 叠石技艺也达到较高水平 与长安一样,纤丽与清雅两种格调并存
履道坊宅园
白居易在洛阳的宅园 造园目的在于寄托精神和陶冶性情 白居易专为此园写下了《池上篇》,介绍了此园内容 园林主体为大水池,池中筑三岛 清纯优雅的格调和“城市山林”的气氛,体现了当时
大明宫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 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是多功能园林),
中央为太液池
大
明
宫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平
面
图
含唐 元长 殿安 侧城 剖大 图明
宫
立含 面元 复殿 原外 图观
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唐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由诗人王维所建,园内山石、建筑、植物 等元素融合自然景观,展现了唐代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
PART 03
隋唐园林的艺术特色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建筑布局与山水融合
建筑风格
空间层次
隋唐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壮丽、雄伟、精致 为主,注重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多采用木 结构,屋顶覆盖琉璃瓦,色彩丰富。
布局严整
隋唐园林的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充 分考虑了景观的序列感和空间感。
建筑与山水的融合
隋唐园林中的建筑多依山傍水,与自 然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 宁静的氛围。
植物配置丰富多样
隋唐园林中植物的种类繁多,配置方 式多样,为园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 生机。
PART 02
隋唐园林的发展历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隋代园林的兴起
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园林艺术也得到 了发展。这一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逐渐兴起,如洛阳 西苑、江都宫苑等。
隋炀帝时期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继续推进园林建设,并开创了“行宫 ”园林形式,如江都宫行宫、洛阳西苑行宫等。这些行宫园 林多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注重景观的营造和园艺的运用。
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创造出深远、 多层次的空间感,使建筑与自然景观 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山水融合
园林中的建筑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 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山水园林的独 特风格。
植物配置与四季变化
植物种类
隋唐园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包括 花卉、乔木、灌木等,注重植物
的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
四季变化
通过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使园 林呈现出四季不同的景色,如春 季的樱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 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
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含元殿3D复原图2
单层单 檐红柱碧瓦 结构
大明宫麟德殿 3D复原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禁苑
❖在长安宫城西南,即隋朝的大兴苑
❖包括禁苑、西内苑、东内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
兴庆宫
❖北宫南苑格局,苑林区的面积稍大于宫廷区
❖以牡丹花之盛而名重京华,也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 观赏牡丹的地方
❖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 ❖前宅后园的布局
补充内容:唐代私园既有前宅后园的布局,又有园宅合
一的布局(住宅庭院内穿插园林,或园林中布置住宅建 筑)
❖ 郊野别墅园
指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
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别墅、庄园,但性质已从原先 的生产、经济实体转化为游憩、休闲,属于园林的范畴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 唐朝的长安城
文人士大夫竞相兴造园林,竞相“隐于园”
❖ 各地的私家园林发展状况
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

•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 形成居住区“坊”和“市”,市 坊严格分开
•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
• 唐朝的长安城
– 为当时世界模最大、规 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 荣城市
– 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 市中轴线北端
园林的全盛期
AD589——960
• 隋唐时期(AD589——960)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 期
•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 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臻于全盛的局面
•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 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习重点
– 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 – 长安、洛阳尤其重视城市绿化
• 风景式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跨入新境界
– 置石:肯定石的美学价值,置石比较普遍 – 筑山:“假山”开始作为筑山称谓,既有土山又有石山 – 理水:皇家园林水体广大,并与城市供水结合 – 植物:题材更为丰富 – 建筑:种类繁多;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丰富多样
– 大明宫
•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 首原高地上,是一座相 对独立的宫城
• 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 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 含元殿)
– 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 内御苑,是多功能园 林),中央为太液池
含唐 元长 殿安 侧城 剖大 图明
宫
立含 面元 复殿 原外 图观
大明宫麟德殿3D复 原图
–西苑
• 历史变化
– 就园林性质来看,已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 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 私家园林
– 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 局部的细致处理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时期隋唐

中外园林史题目:中国古典园林史读书笔记—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时期——隋唐姓名:马涛学号:201257049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设计指导教师:林墨飞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第一节总说一、时代背景隋、唐推行均田制,限制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把部曲和庄客解放为自耕农,佃农制代替了佃奴制。
在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并奠定其在宋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
促进了国势的进步和发展。
二、经济文化持续繁荣与成就贞观之至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
1、文学艺术方面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在弘扬汉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甚至外国文化,呈现出群星灿烂,胜极一时的局面。
⑴绘画领域:除宗教画之外还有直接描写现实生活和风景、花鸟的世俗画;按题材区分画科已具体化,花鸟、人物、神佛、鞍马、山水等均成独立的画科。
⑵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
例如,大诗人王维描写山野、田园的如画自然风光;同时,山水画也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
2、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善的梁架制度、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装修、装饰。
3、观赏植物方面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也能引种驯化、移栽异地花木。
还有嫁接法、灌浇法、催花法等技术利用。
三、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第二节皇家园林一、隋唐长安城的布局唐长安(隋大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都城。
布局: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的北端,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中部太极宫,西部掖庭宫,东部为太子居住的东宫。
园林历史4.园林的全盛期

5.市肆: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于皇城南面各占二坊之地,约900*900米。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东市为贵族官僚服务, 西市内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相当于一个国际贸易中心。
6.水系与绿化:城市水系在园林绿化上的意义很大。城内最好的绿地是曲 江池和芙蓉园。街道两旁有行道树,一般多种槐树,皇城宫城内多种梧桐。
城市注重绿化,城郊设开放风景区——曲江池。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4园林的全盛期 ——隋唐(公元589-960)
1.4.3城市与建筑
五、建筑 唐朝仍因山为
陵,气势磅礴,以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 乾陵为代表。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4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
1.4.3城市与建筑
五、建筑 木构建筑特征:
园 林 历 史 与 理 论 概 王述
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4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 1.4.1总说
一、史略 隋唐:581年杨坚废北周,589年南下灭陈,中国复归统一。
隋文帝杨坚时社会安定繁荣,至隋炀帝杨广则一反其作风,穷奢极侈 地营建宫苑,游幸江南,天下大乱。
唐朝:618年,豪强李渊削平割据势力,建立唐王朝,天下安定,国家富强, 至中唐边塞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藩镇之愈演愈烈,至使唐灭。
1.4.3城市与建筑
五、建筑 隋唐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外以及中国南北文化大融合后的发
展高峰,建筑亦然。
隋朝的著名工官宇文凯在隋都大兴城的规划设计中,以南朝故都建 康为参照,复兴和发展了汉制。规划设计中把图纸与模型相结合,运用 了比例尺概念。
隋唐园林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郊野别业
•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郊野别业
• 李德裕的平泉庄 • 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 具川”这是平泉庄最大的特色所在。
隋唐时期寺观园林
• 隋唐时期的寺观园林
• 唐代采取儒、道、释三教共尊的政策, 佛教、道教达到了兴盛局面。 • 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大的 寺观往往是连宇成片的庞大建筑群, 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 功能区。 • 寺观往往在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开 展社交和公共活动,寺观园林具有城 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 在寺观的环境处理把宗教的肃穆与人 间的愉悦相结合,更重视庭院的绿化 和园林的经营。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
• 唐都长安城的人口多达百万,是当 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布局最严谨的 一座城市。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 宫苑特色
• • • • 规模宏大 精雕细作 管理严格 水景突出
唐朝的皇家宫苑
• 东内苑三个部分。是一个多功能的 皇家园林。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洛阳城的宫苑 • 唐洛阳城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洛阳城的宫苑
• 天明堂 • 明堂是武后在隋西苑、唐初芳华苑 和高宗乾元殿的基础之上修建的。 • 天明堂尚高不尚广 • 天明堂呈伞形结构 • 天明堂十分注重修饰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隋唐私家园林的类型
• 根据私家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可 以将其分为:城市私家园林和郊野 别业两种主要类型。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的主要宫苑
• 大明宫 大明宫: •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 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大明宫复原图
园林史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山水诗
山水画
三 文人园林的兴起
概念: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
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 者。泛指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 园林。
意义:文人参与营造园林,意味着文人的
造园思想——”道”与工匠的造园技艺——” 器”开始有了初步的结合,“意”与“匠” 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五节 寺观园林
孟城坳——古代城堡遗址; 华子冈——山势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树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和“落日松风起” ;
文杏馆——背岭面湖的胜处;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斤竹岭——馆后崇岭高起,岭上多大竹;一湾溪水
绕过,一条山道相通 “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木兰柴——木兰花
茱萸片——山冈多“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的山茱
栾家濑——“浅浅石溜泻” 金屑泉 南宅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
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憩园、椒园。
辋川别业特点:
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 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 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仅在可歇处、可观处、 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 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
——隋唐(公元589—960年)
公元589年——隋南下灭陈,中国复归一统;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王朝; 公元907年——节度使朱全忠自立为帝,唐灭; 公元907-960年——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即位
第一节 总说
• 意识形态 :儒、道、释共尊,儒家为主 ;
• 文学艺术 :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 等,呈现为群星灿烂、盛极一时的局面 ,花鸟、 人物、神佛、鞍马、山水均成独立的画科;诗、 画、园林出现相互渗透;(吴道子、李思训、王维)
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

• 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
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
– 文人园林的概念
• 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 性情表现隐逸者
• 广义上不仅指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 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 文人园林的历史
• 渊源可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已呈兴起状态 • 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庐山草堂、浣花溪草堂都是其 滥觞之典型
• 寺观园林
– 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 – 城市寺观园林:发挥城市公共园林职能 – 郊野寺观园林:寺观成为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
旅游发展,保护了郊野生态环境
– 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 公共园林与城市绿化
– 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 – 长安、洛阳尤其重视城市绿化
• 私家园林
– 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
局部的细致处理 – 园林山水景物赋予诗画的情趣
– 通过山水景物诱发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初见端倪
– “中隐”思想与士流园林的发展
– 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境地,促
进文人园林兴起,形成文人的园林观 –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深化
6
• 观赏植物栽培的园林艺术有了很大进步
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品花的风习图为牡丹花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魔、诗王------白居易
《送子天王图》临本 吴道子
9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101.9×54.7厘米
10
传唐 李昭道 洛阳楼图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思训 御苑采莲图卷 南宋画 绢本设色 23.9×77.2cm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筑山理水追求缩移摹拟天然山水、以小观大的意境 ❖不仅有叠石为山或单块置石,还有土堆筑的土山
第三十四页,共48页。
洛阳
❖私家园林以水景取胜,颇多出现摹拟江南水乡的景观 ❖叠石技艺也达到较高水平 ❖与长安一样,纤丽与清雅两种格调并存
❖代表人物: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元稹、李 德裕、牛僧儒等
❖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 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概念
❖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 情表现隐逸者
❖广义上不仅指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 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团体笼统和群体规划丰厚多样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相互浸透诗画的情味末尾构成中轴线自北向南经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中转大城正南门构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路途系统构成寓居区坊和市市坊严峻分开开凿四条水渠处置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树立提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展开隋炀帝在洛阳另建新都唐代那么以洛阳为东都以长安为西京正式树立两京制城内水道密布如网供水和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促进洛阳兴盛的一个重要条件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中央也有建置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拟清楚它们各自的规划规划特点也比拟突出宫与苑彼此交叉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内有宫殿的建置位于长安禁苑西北的龙首原上是一座相对独唐代大明宫恢复图西安博物馆里的大明宫含元殿模型大明宫含元殿3d恢复图大明宫含元殿3d恢复图2单层单结构大明宫麟德殿3d恢复图唐大明宫玄武门恢复图在长安宫城西南即隋朝的大兴苑包括禁苑西内苑东内苑三局部故又名三苑北宫南苑格式苑林区的面积稍大于宫廷区以牡丹花之盛而名重京华也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欣赏牡丹的中央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特征郊外的行宫离宫绝大少数都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如骊山天台山终南山这些宫苑都很注重修建基址的选择不只保证了帝王避暑消闲的生活享用为他们创设了天人谐和的人居环境同时反映出唐人在宫苑树立与风景树立相结合方面的高素质和高水准西苑历史变化隋朝的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唐代改名为东都苑武那么天时叫神都苑面积已收缩大半重要意义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园内的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修建营建的工程都极为浩荡西苑不只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详细细节大体上仍因循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方式总体规划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山上有道观修建但仅具有求仙的意味意义实为游赏景点海北有十六组修建群和数十处供游赏的景点海南有五个小湖苑内不少景点均以修建为中心用十六组修建群结合水道的交叉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是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苑内植物配置范围普遍移栽种类极多在长安的近郊以及关中河南一带行宫离宫鳞次栉比仙游宫白居易依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长恨歌今仙游寺法王塔华清宫在今西安以东规划规划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
园林历史4.园林的全盛期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4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
1.4.2哲学思想
一、隋末农民革命战争推动了唐代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佛教各宗派的建立。 三、韩愈的客观唯心主义和李翱的主观唯心主义。 四、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天人相分”论。 五、唐末农民革命战争推动了宋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隋唐时的军事、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区为主,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 离。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沿线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大发展,如“淮 (安)、扬(州)、苏(州)、杭(州)”当时号称四大都市,汴州(开 封,是汴水与黄河交汇处)、宋州(邱)、睢杨、泗州等也是重要的商业 城镇。唐中叶后,为保卫漕运,这些城市均驻重兵,成为重要的 军事据 点。
园 林 历 史 与 理 论 概 王述
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4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 1.4.1总说
一、史略 隋唐:581年杨坚废北周,589年南下灭陈,中国复归统一。
隋文帝杨坚时社会安定繁荣,至隋炀帝杨广则一反其作风,穷奢极侈 地营建宫苑,游幸江南,天下大乱。
唐朝:618年,豪强李渊削平割据势力,建立唐王朝,天下安定,国家富强, 至中唐边塞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藩镇之愈演愈烈,至使唐灭。
4.坊里:唐长安全城共划分有109个坊里,坊名颇多变化,主要是与皇帝名 字避讳。
5.市肆: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于皇城南面各占二坊之地,约900*900米。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东市为贵族官僚服务, 西市内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相当于一个国际贸易中心。
6.水系与绿化:城市水系在园林绿化上的意义很大。城内最好的绿地是曲 江池和芙蓉园。街道两旁有行道树,一般多种槐树,皇城宫城内多种梧桐。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私家园林
❖ 历史背景
盛唐之世,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准 和文化素质提高,民间追求园林享受之乐趣 ❖中原、巴蜀有关私家造园活动的记载很多 ❖长安、洛阳民间之风更胜
唐代确立了科举制度;园林的享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士人 (入世者)的避世愿望,在“显达”与“穷通”之间起到 缓冲作用→催生出新的风格:士流园林
❖不仅有皇亲贵戚、大官僚的绮丽豪华格调,也不乏士 人们清幽雅致的格调
❖筑山理水追求缩移摹拟天然山水、以小观大的意境 ❖不仅有叠石为山或单块置石,还有土堆筑的土山
第三十四页,共48页。
洛阳
❖私家园林以水景取胜,颇多出现摹拟江南水乡的景观 ❖叠石技艺也达到较高水平 ❖与长安一样,纤丽与清雅两种格调并存
苑内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极多
在长安的远郊以及关中、河南一带,行宫、离宫 星罗棋布
仙游宫
❖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写下了 著名的《长恨歌》
第二十六页,共48页。
今仙游寺法王塔
第二十七页,共48页。
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
宏大的离宫御苑 ❖苑林区
第三十页,共48页。
今华清池美景
第三十一页,共48页。
九成宫
❖隋朝原名仁寿宫,唐太宗改其名为九成宫 ❖是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 ❖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因山就势 ❖规划设计能够谐和于自然风景而又不失共同的皇家气派 ❖唐代以九成宫为主题的诗文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九成
宫几乎成了从宋代到清代怀古抒情之作的永恒题材
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 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中国古典园林史-隋唐园林的全盛期课件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 唐朝的长安城
❖ 在唐朝称之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者也叫山亭、 水亭、田居、草堂等(虽名目很多,但含义相似)
唐代别墅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且风 景比较优美的地带
❖ 长安近郊的别墅园林极多 ❖ 东郊:贵族、大官僚别墅园林,格调华丽 ❖ 南郊:文人官僚的别墅,格调朴素无华,富于村 野意味 洛阳在近郊的别墅也很多(例:平原庄)
❖ 隋唐时期(AD589——960)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 盛期
❖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 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臻于全盛的局面
❖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 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习重点
❖ 历史背景 ❖ 总体特征 ❖ 长安与洛阳 ❖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私家园林(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文人园林) ❖ 寺观园林 ❖ 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
❖最早肯定“置石”之美学 意义的人,著有《太湖石 记》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承 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 “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 唐代即出现了
❖ 背景
寺观园林
唐代采取儒、道、释三教共尊的政策,佛教、道教达到 了兴盛局面
今仙游寺法王塔
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私家园林
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局 部的细致处理
园林山水景物赋予诗画的情趣 通过山水景物诱发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初见端倪
“中隐”思想与士流园林的发展 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境地,促进
❖ 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互相渗透,诗画的情趣开始 形成
意境的涵蕴尚处在朦胧状态 影响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长安与洛阳
❖ 隋朝的大兴城(长安在隋朝称“大兴”,) 由宇文恺主持兴建 总体规划形制(保持北魏洛阳的特点)
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 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是多功能园林),
中央为太液池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阳兴盛的一个重要条件)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隋 唐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唐 代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唐 长 安 城 里 坊 复 原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 唐朝的长安城
为当时世界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城市 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北端 逐步突破市坊界限 保留汉代的昆明池,修整为城郊公共游览胜地
❖ 隋唐的洛阳城
隋炀帝在洛阳另建新都,唐代则以洛阳为东都,以长安 为西京,正式建立 “两京制”
规划与长安大体相同,但形状不如长安规矩 中轴线一改过去居中的惯例 城内水道密布如网,供水和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促成洛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
主讲:黄俊武
❖ 隋唐时期(AD589——960)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 盛期
❖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 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臻于全盛的局面
❖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 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习重点
❖ 历史背景 ❖ 总体特征 ❖ 长安与洛阳 ❖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私家园林(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文人园林) ❖ 寺观园林 ❖ 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
历史背景
❖ 经济:地主小农经济得到恢复 ❖ 政治:国家出现大一统局面 ❖ 意识
儒、道、释共尊,以儒家为主,儒学重新获得正统地位 知识分子改变消极无为态度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隋 唐 洛 阳 城 平 面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唐 代 洛 阳 城 平 面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皇家园林
❖ 总说
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 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
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大 明 宫 平 面 图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含唐 元长 殿安 侧城 剖大 图明
宫
立含 面元 复殿 原外 图观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西安博物馆里的大明宫含元殿模型
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 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 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
❖ 观赏植物栽培的园林艺术有了很大进步 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
品花的风习图为牡丹花
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 皇家园林
皇家气派完全形成,这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宏大,而且 反映在园林总体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
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 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作品
❖ 文化:兼容并蓄,对外来文化襟怀宽容 ❖ 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盛极一时
山水画:趋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为“画论” 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
林艺术开始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尤为明 显)
❖ 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
文人园林兴起,形成文人的园林观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深化
❖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 城市寺观园林:发挥城市公共园林职能 郊野寺观园林:寺观成为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旅
游发展,保护了郊野生态环境 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 公共园林与城市绿化
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 长安、洛阳尤其重视城市绿化
【推荐】隋唐园林的全盛期49
❖ 风景式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跨入新境界
置石:肯定石的美学价值,置石比较普遍 筑山:“假山”开始作为筑山称谓,既有土山又有石山
(土石山),以土山居多;但都能表现“有若自然”的气 氛 理水:皇家园林水体广大,并与城市供水结合 植物:题材更为丰富 建筑:种类繁多(大到华丽的殿堂楼阁,小到朴素的茅舍 草堂);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