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物质风险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

附件1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评估和管控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保护环境安全,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化学物质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实施环境风险管控的活动,适用于本条例。

第三条【管理原则】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控,应当坚持分类管理、源头预防、综合管控、公众知情的原则,重点管控固有危害大、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或在环境中可能长期存在并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较大风险的化学物质。

第四条【政府部门职责】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国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国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工作。

国务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等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及各自职责,负责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的相关工作。

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无毒、低毒等环境友好型化学物质的研发、生产和加工使用,限制优先控制化学物质的生产和加工使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开展相关工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和相关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技术机构负责新化学物质登记、化学物质进出口技术审查工作。

第五条【专家委员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新化学物质登记评审、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评审。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的化学、化工、健康、环境和分析测试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六条【企业主体责任】从事化学物质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活动的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化学物质环境风险,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评估模型的科学研究,提高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案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案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案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风险也随之增加。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意义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可能导致的环境危害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旨在预测潜在的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其意义在于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通过提前评估,可以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1、风险源识别首先要确定可能导致环境风险的源头,这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化学品泄漏、交通运输中的事故、自然灾害等。

2、风险途径分析分析风险从源头传播到受体(如人类、生态系统)的途径,例如通过大气、水、土壤等介质的迁移和扩散。

3、风险受体评估明确可能受到环境风险影响的对象,如居民、动植物、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等,并评估其对风险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4、风险概率和后果评估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5、风险综合评价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对环境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确定风险的等级。

三、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1、风险规避对于极高风险且无法有效控制的活动,应采取停止或避免的策略,例如禁止在生态敏感区域进行高污染的工业项目。

2、风险降低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

3、风险转移例如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的存在。

4、风险接受对于一些低风险且控制成本过高的情况,可以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基础上选择接受,但要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

四、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控1、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各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风险物质的管理规章制度

风险物质的管理规章制度

风险物质的管理规章制度
《风险物质管理规章制度》
一、管理目标
风险物质是指具有一定危害性、易引发事故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

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物质可能带来的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制定风险物质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风险物质管理责任
1.企业全面负责风险物质的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责任,确保相关人员了解风险物质的性质和危害性。

2.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物质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三、风险物质的分类管理
根据风险物质的特性和危害性,将其分为不同等级,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风险物质的采购和使用管理
1.严格控制购买风险物质的人员和资质,确保购买的风险物质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在使用风险物质前,应当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操作指导,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危害。

五、风险物质的储存和处置管理
1.储存风险物质的地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安全、无污染。

2.对于过期或者废弃的风险物质,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风险物质事故应急处理
1.建立健全的风险物质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预案设计。

2.针对风险物质事故,要对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和应急处置,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风险物质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物质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物质不会对员工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引言概述: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风险管理则是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环境保护工作中可能浮现的风险,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包括政府角色、企业责任、技术创新、公众参预和国际合作。

一、政府角色1.1 监管和法律框架:政府在环境保护风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制定监管政策和法律框架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合规性。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护环境和惩罚环境破坏行为。

1.2 资金投入和资源分配:政府应当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环境监测、管理和修复等方面。

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公众参预环境保护,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

1.3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二、企业责任2.1 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目标和计划,以及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监测评估机制。

企业还应加强环境培训和意识提升,确保员工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

2.2 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应对环境保护工作中可能浮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企业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获取环境风险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3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企业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企业还应加强与环保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技术创新3.1 环境监测技术: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决策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3.2 污染管理技术: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污染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废水处理、废气管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环境风险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保护环境、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环境风险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二、环境风险的认识环境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环境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降低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三、环境风险管理的原则1. 预防原则:在环境风险管理中,预防优先于事后治理。

通过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

2. 法律遵循原则:企业在开展环境风险管理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公众参与原则:应当广泛听取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形成共识,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实现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4. 全面管理原则:环境风险管理要从多个方面全面考虑,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推动环境风险管理的全面化、系统化。

5. 分级管理原则:环境风险管理应根据环境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监管。

四、环境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1. 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手段,明确环境风险的来源、范围和可能的危害程度,为制定后续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环境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更新、安全生产培训等,减少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污染治理和修复: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事故,要及时采取污染治理和修复措施,减少环境风险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监测和评估:建立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定期监测环境参数,评估环境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环境风险的控制效果。

5. 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并组织演练,提高环境事故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

五、环境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创新: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控制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

对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

对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

对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以帮助组织有效管
理和控制环境风险。

目的
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旨在确定和评估组织面临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和损害。

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级:风险识别和评估
1. 组织应通过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环境造成
影响的因素。

2. 评估结果应包括潜在的环境风险、其可能的影响和发生概率。

第二级:风险控制和管理
1. 在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后,组织应采取措施来控制和管理这
些风险。

2. 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应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3. 组织应制定适当的环境管理计划,并确保其实施和监督。

第三级:监测和持续改进
1. 组织应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以确保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 监测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总结
通过建立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组织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控制环境风险。

这有助于减少环境影响,保护环境,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组织应定期审查和更新该制度,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引用
无。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中物质管控标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管控标准是指对生产、使用、储存、处置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就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了空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制定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对各类物质的排放和使用进行规范和限制,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

其次,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其次是对危险化学品和有毒物质的使用和储存标准,要求企业在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有毒物质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泄漏和事故。

再次是对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要求,要求企业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事故。

另外,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的实施对企业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而言,严格遵守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对社会而言,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的实施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促使企业严格遵守环境管理物质管控标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全文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全文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进口、使用新化学物质及与新化学物质有关的其他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人们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及与已知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或明显改变了已知物质的新组合。

第四条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风险可控,公开透明,综合治理。

第五条国家鼓励新化学物质的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但必须遵循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的要求,进行安全可控的研发和应用。

第六条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制度,依法建立信息公开、企业自查、政府监管等环节。

第七条国家建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统一监管体系,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合作与配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分类管理第八条新化学物质按照危险性、风险特性、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第九条进口新化学物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注册、备案或者许可,并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

第十条生产新化学物质的企业必须依法申请环保审批、安全生产许可,并按照要求进行生产、储存、运输等活动。

第十一条使用新化学物质的单位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十二条危险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禁止或限制其生产、使用、进口等活动。

第三章风险评估和管理第十三条对新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理化性质、毒性、生态效应等方面的评估。

第十四条风险评估应该包括新化学物质的各种可能的接触途径和影响路径,考虑到不同人群的敏感性和暴露水平。

第十五条风险评估的结果用于制定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企业应对新化学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等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控制和事故应急机制。

第四章信息公开和企业自查第十七条新化学物质的基本信息、安全性评估、环境影响等必须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管理办法一、概述环境风险管理办法是为了有效预防、减轻和控制环境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环境风险的定义、分类以及管理办法,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二、环境风险的定义和分类环境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根据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环境风险分为以下几类:1. 土壤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两个方面。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对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土地退化则是指土壤质量下降和功能退化,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 水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个方面。

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或高浓度的污染物,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水资源短缺则是指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对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3. 大气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

空气污染是指气体、颗粒物和臭氧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温室气体排放则是指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三、环境风险管理办法为了有效管理环境风险并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可采取以下管理办法:1. 层级分类管理:根据环境风险的级别,将其分为不同等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高风险环境,应采取严格的控制和监测措施,确保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对于低风险环境,可适度放宽管理要求,以提高管理效率。

2. 风险评估与监测:建立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并定期监测环境风险的动态变化。

通过风险评估和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应对措施。

3. 环境管理与技术控制: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规范。

采取先进的技术控制手段,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保护部令第7号《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7号《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7号《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三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公布,自2010年10月15日起施行。

2003年9月12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二○一○年一月十九日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申报程序第三章登记管理第四章跟踪控制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控制新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从事研究、生产、进口和加工使用新化学物质活动的环境管理。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内的新化学物质相关活动的环境管理,也适用本办法。

医药、农药、兽药、化妆品、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的管理,适用有关法律、法规;但作为上述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体的新化学物质相关活动的环境管理,适用本办法。

设计为常规使用时有意释放出所含新化学物质的物品,按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条【分类】根据化学品危害特性鉴别、分类标准,新化学物质分为一般类新化学物质、危险类新化学物质。

危险类新化学物质中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特性的化学物质,列为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新化学物质。

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化学物质。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由环境保护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四条【基本制度】国家对新化学物质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实施申报登记和跟踪控制制度。

第五条【登记证】新化学物质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必须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进行申报,领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未取得登记证的新化学物质,禁止生产、进口和加工使用。

未取得登记证或者未备案申报的新化学物质,不得用于科学研究。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一、背景介绍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为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环境保护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目的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和事件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三、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1. 识别风险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可能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和事件。

例如,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都是可能存在的风险。

2.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是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通过评估风险,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风险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

3. 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降低或者消除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风险。

控制风险的方法包括预防措施、监测和警报系统、应急响应计划等。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来控制风险。

4. 监测和审查监测和审查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定期的审查和评估可以匡助改进和优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和策略。

四、风险管理的挑战和对策1. 多元化风险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如自然灾害、人为活动、技术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

2.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环境保护工作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采用系统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决策。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方式采取分级管理1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方式采取分级管理1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方式采取分级管理1环境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

在环境管理中,物质管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物质管制方式的采取分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和监管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方式采取分级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引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加强了对有害物质的管控。

而采取分级管理方式是为了根据不同物质的危害性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和监督。

二、分级管理原则1. 危害性评估:对于每种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全面的危害性评估,包括毒性、生态影响等方面。

2. 风险评估:在危害性评估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每种有害物质的风险等级。

3. 分类管理:根据不同有害物质的风险等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分级管理方式1. 禁止使用:对于危害性极高、风险等级最高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禁止使用,以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2. 限制使用: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有害物质,可以限制其使用范围和数量,并且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3. 替代材料:针对某些有害物质,可以推广和使用替代材料,以减少其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使用量。

4. 排放控制:对于一些无法避免使用的有害物质,需要采取排放控制措施,确保其排放浓度和总量在安全范围内。

5. 循环利用:对于可能具备循环利用潜力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分级管理案例1. 防腐剂管理- 危害性评估: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某种防腐剂存在一定的毒性和生态影响。

- 风险评估: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该防腐剂的风险等级为中等。

- 分类管理:对该防腐剂进行限制使用,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并且使用量不能超过一定限制。

2. 化学品管理- 危害性评估:根据化学品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全面的危害性评估。

QHSE-01-02QHSE风险管理办法

QHSE-01-02QHSE风险管理办法

1目的为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相关工艺、生产活动、作业过程中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削减或控制风险,避免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相关工艺、生产活动、作业过程中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与控制活动。

3编制依据3.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3.2《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45001:20183.4《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2016-01,MS-01)3.5《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内控体系管理办法》(2016-01,MS-01-01)3.6《环境因素和危险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QHSE-01-04,2015-01,海油发展)4释义4.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这里组织的外部存在能从组织内延伸到当地、地区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存在可以以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和其它特性来表述。

4.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环境因素能产生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注2:重要环境因素可由组织适用的一个或多个准则来确定。

4.3环境影响对环境的任何变化,无论是有害或有益处的,完全或部分归因于组织的环境因素所致。

4.4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使用过程、实践、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资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单独或组合)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排放。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和处理。

4.5最低合理可行如果减轻某项风险所投入的精力和/或成本与产生的效益不成适当比例,那么则认为该项风险已减轻到最低合理可行。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通报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评估和管控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化学物质及其混合物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实施环境风险管控的活动,适用于本条例。

医药、农药、兽药、化妆品、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放射性物质等的管理不适用本条例,但已改变用途为工业用途的,以及作为上述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体的化学物质适用于本条例。

第三条【管理原则】对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控,坚持分类管理、源头预防、综合管控、公众知情的原则,重点管控固有环境或者健康危害大、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或者在环境中可能长期存在并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较大风险的化学物质。

第四条【政府部门职责】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国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国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工作。

国务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等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及各自职责,负责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的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开展相关工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和相关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技术机构负责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和严格限制化学物质进出口环境许可等事项的技术审查工作。

第五条【专家委员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的化学、化工、健康、环境和分析测试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为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评审、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审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化学物质测试管理】为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提供测试数据的境内实验室,应当通过计量认证,生态毒理学、健康毒理学测试实验室还应当符合良好实验室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化学物质测试相关国家标准开展测试工作。

重大环境因素和较大风险管理方案

重大环境因素和较大风险管理方案

重大环境因素和较大风险管理方案一、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 (一)识别重大环境因素。

咱们先得把那些对环境影响特别大的因素给找出来。

比如说,咱这有个工厂,那烟囱冒黑烟可就是个重大环境因素,这黑烟里有好多污染物,像二氧化硫啥的,对空气可不好了。

还有废水排放,如果废水里有毒有害的东西特别多,那也肯定是重大环境因素。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里有了大病,得先把病因找到。

# (二)设定目标。

找到这些重大环境因素后,咱就得定个目标。

就拿烟囱冒烟这个事儿来说,目标就是在三个月内把黑烟变淡,半年内让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这就像你要减肥,先定个目标,一个月瘦几斤那样。

# (三)具体措施。

1. 技术改进。

对于烟囱冒烟,咱们可以给工厂的设备来个大升级。

换个更先进的燃烧器,让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就像给汽车换个好发动机,油烧得干净,烟就少了。

如果是废水排放,就安装高级的污水处理设备,把那些有害物质都给过滤掉,就像给废水做个大扫除。

2. 人员管理。

得培训员工,让他们知道这些环境因素的严重性。

就像告诉家里人要节约用水用电一样,让员工在操作的时候也时刻想着环保。

比如说,告诉操作机器的工人,怎么调整参数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设立奖惩制度,如果员工能很好地执行环保措施,就给点小奖励,像奖金或者小礼品。

要是谁违反了环保规定,就罚他打扫卫生或者扣点工资。

3.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

就像给病人定期做体检一样,看看咱们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效果。

比如每周测一次烟囱的污染物排放量,每个月检测一次废水的水质。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分析原因,是设备出问题了,还是人员没执行好,然后调整管理方案。

二、较大风险管理方案。

# (一)识别较大风险。

在咱们的生产或者生活中,有些风险虽然比不上那些超级大的风险,但也不容小觑。

比如说,在建筑工地上,高空作业就是个较大风险。

工人在高处干活,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来,这可不得了。

还有仓库里如果存放了很多易燃品,那火灾就是较大风险,就像在干草堆旁边玩火,很容易出事。

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

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

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化学物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

然而,随着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风险,如土壤、水源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化学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这包括对物质的毒性、生物累积性和生态毒理性等进行研究,以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物质的用途、排放量和传输途径等因素,综合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

二、风险管理措施一旦确定了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1. 替代品使用:寻找更安全和环保的替代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量。

2. 过程改进:改进生产过程,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

3. 安全操作和储存: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妥善储存化学物质,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4. 监测和记录: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检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5. 紧急响应计划:制定紧急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事故和泄漏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框架,以管理和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与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四、信息共享与合作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公开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结果和监测数据,企业应主动披露有关化学物质的信息。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全球性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也是必要的。

五、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公众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中的参与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提供相关信息并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如制定化学物质管理政策和法规等。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一、概述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或者污染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

它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风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风险识别1. 环境风险源识别通过对环境系统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或者污染的源头,如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固体废物等。

2. 风险因素识别分析环境风险源的特征和性质,确定可能导致环境破坏或者污染的因素,如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等。

3. 风险路径识别研究环境风险源与环境介质(土壤、水体、大气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有害物质的传输途径和行为,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三、风险评估1. 风险定性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环境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的性质、范围和可能的影响。

2. 风险定量评估通过采集环境监测数据和模型摹拟等方法,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具体数值,如概率、暴露水平、剂量等。

3.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措施。

四、风险控制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源头控制、传输途径控制和接触途径控制等。

2.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根据制定的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工艺改进、设备升级、防护设施建设等,以减少或者消除环境风险。

3. 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对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确定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需要进一步改进或者加强措施。

五、风险监测1.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监测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等,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环境质量数据。

2.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风险。

3. 风险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编制风险监测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参考,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精心整理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突发性事件造
??
1.2?
生;
1.3?
??
1.4?
???
2.1?
理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
2.2?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
员:李****
第三章??排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排查范围:公司厂区及车间;??
3.2?排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 3.3?排查检查形式?
3.4?排查方式: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4.1?
?? 4.2?
4.4?
?
?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保持一定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定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对处于重大危险源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安全防范和处理能力;?
?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悬挂或立于醒目位置;??
?定期组织相关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

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的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风险控制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应对紧急情况。

2. 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加强环境培训和意识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环境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员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源头治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1.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企业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监测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结论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和社会应密切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只有在全面风险管理办法的指导下,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物质风险管理办法
1.目的:
根据RoHS指令及客户要求,规定实施环境物质限用程序,确保所选择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产品符合本公司有害物质限制技术规范要求。

2.范围:
本标准适用构成本公司生产产品及代工产品之材料规格等。

3.职责:
3.1管理代表其主要责任和权限
3.1.1 建立文件化,执行与维护环境管理系统。

管理代表应该建立、证明、执行与维护环境管理系统的需求。

3.1.2 迅速传递环境与调整的讯息导入内部与外部的运作,管理代表应迅速传递相关于环境质量认证之讯息至内部与外部运作单位。

3.1.3 计划与实施现内部稽核。

管理代表必须在规则间隔中计划与实施内部稽核,来判定这些被要求详述之檔是适合的。

3.2文控主要负责环境质量保证管理系统在工厂之推行进度状况,推行工作及提供充分之资源。

3.3各部门主管主要负责环境质量保证管理系统在工厂推行时之具体工作。

4.定义:
4.1 管理级别:
4.1.1 低风险供应商——没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交货记录,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供应商为低风险供应商:
4.1.1.1知名、商誉良好、高诚信度企业;
4.1.1.2已建立ROHS过程管理体系,提供供应商的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或工厂通过环保符合认证;
4.1.2中风险供应商:没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交货记录,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供应商为中风险供应商:
4.1.2.1原材料/产品已提供供应商的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或环保符合性体系正在建立运行中;
4.1.3高风险供应商——低、中风险供应商以外的供应商,即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供应商为高风险供应商:
4.1.3.1原材料/产品未建立ROHS材料宣告或符合性认证(未提供供应商的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及相关测试报告);
4.1.3.2企业规模小、诚信度不高或有过有害物质超标的交货记录;
5.内容:
5.1 对ROHS供应商技术文件提交要求及管理要求:
5.1.1低风险供应商的管理
5.1.1.1同本公司签署符合《环境物质保证协议》;
5.1.1.2提交物质安全资料表以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1.3每二十个月提供所供用于量产的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
5.1.1.4当发生工艺、设计、供应商、材料、生产场所等变更时,应在变更前半个月提交《变更确认申请书》并重新提供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以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1.5无论有无发生以上变更,每十二个月至少提供一次物质安全资料表。

还有证书的有效期,需要考虑高中低风险物料有不同。

5.1.1.6提供的原材料及产品从物料属性及相关数据得知含有有害物质的机会甚微,如层架类、玻璃类、塑膠袋、绳索、托架、泡沫、包装类等。

5.1.2 中风险供应商的管理:
5.1.2.1同本公司签署《供货质量保证协议》;
5.1.2.2提交物质安全资料表以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2.3每十个月提供所供用于量产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物质安全资料表;
5.1.2.4当发生工艺、设计、供应商、材料、生产场所等变更时,应在变更前半个月提交《变更确认申请书》并重新提供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2.5无论有无发生以上变更,每六个月至少提供一次物质安全资料表;
5.1.2.6制订建立ROHS符合性管理系统推行(或认证)计划,并在6个月内予以完成。

本公司将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工厂体系审查。

5.1.2.7提供的原材料/产品从物料属性及相关数据得知含有有害物质的机会较大,如五金件、冲压类等。

5.1.3 高风险供应商的管理:
5.1.3.1 同本公司签署《供货质量保证协议》;
5.1.3.2提交物质安全资料表以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3.3每六个月提供所供用于量产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供货质量保证协议》;
5.1.3.4当发生工艺、设计、供应商、材料、生产场所等变更时,应在变更前半个月提交《变更确认申请书》并重新提供原材料/产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以及均质材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1.3.5无论有无发生以上变更,每三个月提供一次物质安全资料表;
5.1.3.6制订建立RoHS符合性管理系统推行(或认证)计划,并在12个月内予以完成。

本公司将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工厂体系审查。

5.1.3.7提供的原材料/产品从物料属性及相关数据得知含有有害物质的机会很大的,如PVC类件、导线类、电镀/氧化/腐蚀件类、印刷类、焊接材料等。

5.1.4其他要求
5.1.4.1由客户指定的供应商,按照本公司的风险等级定义进行风险划分,可以不进行ROHS符合性系统审核,如供方不能提供,则由本公司同顾客沟通,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办理。

5.1.4.2原材料/产品无论有无发生变更,供应商提供的保证书、物质安全资料表的有效期为签署日期起一年,检测报告有效期为报告发出日起一年。

5.2 塑料原材料中应包括塑料(包括橡胶) 的颜色,密度等。

5.3 新产品承认时供货商应提供以下数据:
5.3.1 产品测试报告
5.3.2 材质证明
5.3.3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5.3.4 ICP测试报告(SGS或Intertek报告,且报告中测试项目必须含有铅、镉、汞、六价铬, PBB`S、PBDE`S此六项)
5.3.5 材质成分表(必要时按我司要求提供)
5.4 RoHS供应商方考核管理
5.4.1若供应商的物料在我公司第一次ROHS检测不合格,则按协议考核责任供应商,考核该批货物总金额的2万元,同时将该供应商的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如同类物料第二次(或二次以上)ROHS检测不合格,则每批次考核责任供应商5万元。

5.4.2 若因供应商的物料不符合RoHS要求而导致本公司产品在欧盟国家被检出不合格,则所发生的直接损失及相关的费用,由责任供应商承担。

5.4.3 其余未尽事宜,按《环境物质保证协议》相关条款执行。

5.5 本公司新产品送样给客户承认时,依客户要求提供:
5.5.1 产品测试报告
5.5.2 材质证明
5.5.3 其它相关证明文件证明给客户。

若有任何有关于环境管理之变更,须填写于确认表中,变更生产前提供客户。

5.5.4 依国际环保相关规定与需求,以必要时得以视情况增加。

5.5.5若技术标准产品和材料中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规定有任何版本变更,则文控中心须对公司各相关单位:采购对供货商执行文件之发行与管控,以确保符合最新版本之相关规定。

5.5.6若技术标准部件和材料中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规定有任何版本变更,则文控中心须对公司各相关单位:采购对供货商执行文件之发行与管控,以确保符合最新版本之相关规定。

5.5.7 经由测试检验不符合规定之零件,须经由合格之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5.5.8环境关管制物质登记追踪方法:
所有环境管理物质原材料都要有标示,与旧料予以区别,在对应窗体上将相关讯息做以记录,以保证必要时可以做到迅速追踪,所有记录窗体保存时间为1.5年。

在异常情况下:提供管制编号以利仓库,造,品保等作追溯记录,对异常材料,必须作登记,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料追溯系统,以便日后异常发生时可实施良品与不良品的隔离。

6.0 相关文件:
《环境物质保证协议》
7.0 相关表单记录: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