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六年试题汇总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80aebf2af45b307e9719733.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1.2018•新课标Ⅰ卷(15 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 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 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 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2. 2018•新课标卷Ⅱ(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在照射前,适量喷洒,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3.(2017•新课标Ⅰ卷.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 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历年试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历年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40be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7.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历年试题(2007年)32.生物选考题(15分)A.[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和______。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和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种细菌。
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
(2008年)37、[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15分)根据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⑴胡萝卜素是色的结晶。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作为溶剂,原因是。
⑵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法。
用这种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
⑶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过程中,应严格将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原因是。
⑷提取胡萝卜素可通过法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用对照。
⑸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比。
⑴橘(橙)黄亲脂性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胡萝卜素是脂类物质⑵萃取萃取过滤浓缩⑶温度时间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⑷纸层析标准样品⑸反(2009年)4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
生物选修一试题汇总及答案
![生物选修一试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56c8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b.png)
生物选修一试题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由基因控制B. 细胞核分解C. 细胞质凝聚D. 细胞破裂,内容物释放2. 生物体内的基因治疗是指什么?A. 替换病变细胞B. 替换病变基因C. 增强细胞免疫力D. 抑制细胞分裂3. 下列关于DNA指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具有高度的多态性B. 可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C. 可用于个体识别D. 所有个体的DNA指纹都相同4. 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是指什么?A. 细胞失去分裂能力B. 细胞失去特定结构和功能C.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D. 细胞发生分化5.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应用?A. 生产新药物B. 改良农作物品种C. 提高酶的稳定性D. 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6. 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用于研究什么?A.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B.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C. DNA-DNA相互作用D. RNA-RNA相互作用7. 下列关于基因诊断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B. 需要大量的样本C. 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D. 只能检测已知的遗传病8. 哪种技术可以用来生产重组疫苗?A. 基因枪B. 重组DNA技术C. 植物病毒载体D. 所有以上选项9.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A.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B. 可以培育作物新品种C. 可以用于植物大量快速繁殖D. 可以产生新的物种10. 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筛选的目的是:A. 获得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细胞B. 获得能分裂的B细胞C. 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B细胞D. 获得具有特定抗原识别能力的B细胞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控制的细胞自主性________。
12. 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治疗,另一类是________治疗。
13.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包括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________,并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
2013-2017高考生物选修1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2013-2017高考生物选修1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4153013581b6bd97e19ea1f.png)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2017•新课标Ⅱ卷)[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全国卷II)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高中生物选修一历年高考题---2
![高中生物选修一历年高考题---2](https://img.taocdn.com/s3/m/56d0465fa1c7aa00b42acb3a.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历年高考题---2(2018、2019)1. (2018全国Ⅰ卷,37)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偏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 (2018全国Ⅱ卷,37)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生物选修一高考真题
![生物选修一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695ce4bceb19e8b9f6ba27.png)
[2015全国一卷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分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1)丹III染液或者丹IV染液萃取法(2)脂肪(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 40℃[2016全国一卷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选修1真题
![高考生物选修1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412d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d.png)
高考生物选修1真题高考生物选修1真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结合真题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选择题部分:1. 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点上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B. 父代的基因组经过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后,每个体细胞的基因组细胞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基因类型C. 组合基因的种类等于单体细胞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种类数D. 假如父代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源等位基因间杂合,那么,它们在基因表现上必定强度互补解析:选项D错误,原因是同源等位基因杂合在基因表现上不一定呈强度互补的现象,也可能呈显性-隐性、隐性-显性等其他表现方式。
2. 按生态衔接图所示,恰当描述为上一种生物被下一级生物吞食吞咽的关系是()。
解析:这题主要考察对生态关系的理解,根据生态衔接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上一种生物为捕食者,被下一级生物吞食吞咽,因此答案为“食用”。
非选择题部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在自然界中,群落之间并不是完全隔离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过渡过程相互转化。
这种过渡过程中所包含的变化称为演替。
演替是群落从入侵或遭破坏的一定初始状态,逐渐发展到复杂而相对稳定的本地维持状态的过程。
演替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种顺序出现,它们依次出现,共同形成一个永久的新生境。
问题1:简要描述演替的定义及过程。
解析:演替是群落从入侵或遭破坏的初始状态到逐渐发展到复杂而相对稳定的本地维持状态的过程。
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会依次出现,形成永久的新生境。
通过以上对高考生物选修1真题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提高解题技巧,为高考生物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取得优异成绩!。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https://img.taocdn.com/s3/m/d1aec7d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6.png)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一、全国卷1.(2017?新课标Ⅰ卷.37)(15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2.(2017?新课标Ⅱ卷.37)(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选修1生物试题与答案
![2014-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选修1生物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aa1cf84868762cbaed50e.png)
(2014全国卷Ⅰ)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对,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上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透明圈(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2014全国卷Ⅱ)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word完整版)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六年试题汇总,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六年试题汇总,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f25226b453610661ed9f448.png)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6)考题汇总(2011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2013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2010年-2013年高考生物选修一试题(包含答案)
![2010年-2013年高考生物选修一试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98624700abb68a882fba1.png)
2010年-2013年高考生物选修一试题(包含答案)D(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2011年高考生物选修一试题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⑴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⑵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⑶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⑷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39.【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探究6-BA 和IAA 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物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 培养基中加入6-BA 和IAA ,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 ),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
上述培养基中,6-BA 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培养基编号浓度/mg ·L-1m/% n/个 6-BA IAA 1 0.5 076.7 3.1 2 0.177.4 6.1 3 0.2 66.7 5.3 4 0.560.0 5.0(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量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2013年高考生物选修一试题39.【选修1:生物实践技术】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完整版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八年试题汇总
![完整版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八年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355f95f551810a6f4248614.png)
选修一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7)汇总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分:生物技术实践】(15)(2010年)37.【生物——选修模块1 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当原)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2 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3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5 适时间为天左右。
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能、不能(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是;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混合物;(2)蒸馏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能()a;6)较低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 减少挥发;(5 学性质相似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151 ——选修:生物技术实践】((2011年)39.【生物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培养基。
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2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高压蒸汽 3(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强(4)干热灭菌 39. 【答案】(1)原油选择火焰灭菌对某菊花品种(2012年)IAA分)为了探究6-BA和39.(15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6-BA和IAA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以及再生m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n),结果如下表。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01d8a627d3240c8547ef3d.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一、全国卷1.(2017•新课标Ⅰ卷.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 CO2 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 作为碳源,原因是,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填“尿素”“NH4NO3” 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 和Na2 HPO4,其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 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2.(2017•新课标Ⅱ卷.37)(15 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A、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 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脂肪转变为。
【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3.(2017•新课标Ⅲ卷.37)(15 分)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 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
高考生物选修一真题及答案最全面(精华版)
![高考生物选修一真题及答案最全面(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42157751e79b8969022627.png)
1.[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葡萄酒为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地,酿制葡萄酒地两个简易装置如下列图;回答以下问题:(1)试管中地X 溶液有助于维护甲装置地瓶中气压相对稳固,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地优点为(答出两点即可);(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 地空间,这种做法地目地为(答出两点即可);(3)某同学如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 A 与乙B),乙A 装置中保留肯定量地氧气,乙B 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相宜地情形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 与乙B 中酒精含量地变化趋势及乙 A 中氧气含量地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_,含量地变化趋势;(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生物;从同化作用地类型看,酵母菌属于(填“自养”或“异养”)生物;2,[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绿藻 A 为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养分缺乏对绿藻 A 增殖及物质W 累计地影响,将等量地绿藻 A 分别接种在氮养分缺乏(实验组)与氮养分正常(对比组)地两瓶培育液中,并在相宜温度与肯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与物质W 地含量,结果如图;(1)从图甲可知,在氮养分正常培育液地瓶中,绿藻 A 地种群增长曲线呈型;(2)综合图甲与图乙地信息可知,在生产上,如要用少量地绿藻 A 获得尽可能多地物质W,可以实行地措施为;(3)如物质W 择地提取方法为为类胡萝卜素,依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与易于溶于有机溶剂地特点,应选;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别地原理为;(4)在以上讨论地基础上,某人拟设计试验进一步讨论氮养分缺乏程度对物质W 积存地影响,就该试验地自变量为;(5 )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如要使绿藻 A 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养分物质,缘由为;3,[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回答以下问题:(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地活性随pH地变化如下列图;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地新奇血迹为,不应当使用开水,缘由为;如要去除衣服上地血渍,应挑选含有(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 )地碱性洗衣粉,理由为;(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地油渍,洗衣时在市售地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地做法(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为;(3)已知溶液地pH可以影响酶地活性,请估计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地缘由可能为其影响了酶与底物分子中(填“羧基与氨基”,“氨基与甲基”,“羧基与甲基”或“甲基与甲基”)等基团地解离状态;4,【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地出汁率;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地果胶酶进行三组试验,各组试验除酶地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地出汁量,据此运算各组果胶地活性地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试验地目地为;(2)现有一种新分别出来地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取试管16 支,分别加入等量地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 4 组,分别置于0℃,5℃,10℃,40℃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地出汁量并运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该试验温度设置地不足之处有与;(3)某同学取 5 组试管(A~E)分别加入等量地同种果泥,在A,B,C,D4 个试验组地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地缓冲液与不同量地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 4 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 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试验组相同;将 5 组试管置于相宜温度下保温肯定时间后,测定各组地出汁量;通过A~D 组试验可比较不同试验组出汁量地差异;本试验中,如要检测加入酶地量等于0 而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时地出汁量,E组设计(填“能”或“不能”)达到目地,其缘由为;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地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试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地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地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地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①完善以下试验步骤;①准管地制备:用与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地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地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肯定量地,加到不同地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地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地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地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地含量;⑵右图表示地为泡菜中趋势;⑶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地细菌主要为(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6,【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依据相关学问,回答胡萝卜素提取与酶应用方面地问题:(l)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与,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地提取,缘由为;鉴定萃取物中为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纳法,并以样品作为对比;(2)如要提高衣物上血渍地去除成效,可在洗衣粉中加入酶,因为该酶能将血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地或;如要提高衣物上油渍地去除成效,洗衣粉中可添加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成效不好地缘由分别为;7,【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15 分)回答以下关于腐乳制作地问题:(1)腐乳为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地食品;多种微生物参加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地微生物为其产生地,其产生地蛋白酶可将豆腐中地蛋白质水解为与;能将豆腐中地脂肪水解为与;生长;(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仍可以抑制(3)腐乳制作地后期可加入由酒与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地卤汤;卤汤具有肯定地防腐作用外,仍能使腐乳具有特殊地;参考答案:1,(1)不需要开盖放气;防止了因开盖引起地杂菌污染(2)为酵母菌大量繁衍供应适量地氧气;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3)乙A 中地氧气乙B 中地酒精乙A 中地酒精(4)兼性厌氧2,(1)S异养(2)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养分正常地培育液培育,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养分缺乏地培育液连续培育(3)萃取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地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地随层析液在滤纸上地扩散速度快,反之就慢,从而将它们分别;(4)培育基中地氮养分浓度(5)葡萄糖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取葡萄糖为养分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取利用;【解析】(1)从图甲可知,在氮养分正常培育液地瓶中,绿藻综合图甲与图乙地信息可知,在生产上,如要用少量地绿藻A 地种群增长曲线呈A 获得尽可能多地物质S 型. (2)W,可以采取地措施为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养分正常地培育液培育,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养分缺乏地培育液连续培育. (3)如物质W 为类胡萝卜素,依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与易于溶于有机溶剂地特点,应挑选地提取方法为萃取;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别地原理为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地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地随层析液在滤纸上地扩散速度快,反之就慢,从而将它们分别;(4)在以上讨论地基础上,某人拟设计试验进一步讨论氮养分缺乏程度对物质W 积存地影响,就该试验地自变量为培育基中地氮养分浓度.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如要使绿藻 A 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供应葡萄糖作为养分物质,缘由为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取葡萄糖为养分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取利用;3,(1)开水使血中地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蛋白酶丙( 1 分)3 分)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 4 分)(2)不合理(1 分)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 4 分)(3)羧基与氨基( 2 分)4,(1)探究不同来源果胶酶地活性(2)4 组地温度设置不合适各组地酶促反应受两个不同温度影响【解析】(3)不能E组加入蒸馏水而不为缓冲液违反了单一变量原就(1)依据题意,用三种不同地果胶酶进行三组试验,各组试验除酶地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地出汁量,据此运算各组果胶地活性地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可见试验地自变量为果胶酶地来源不同,因变量为果胶酶地活性,所以该试验目地为探究不同来源果胶酶地活性;(2)依据试验设计可知,该试验为探究果胶酶地最适温度,所以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果胶酶地活性,用出汁量进行衡量,出汁量越多就果胶酶活性越高;该试验方案中,温度应当在常温范畴内设置系列温度梯度且梯度差值相等,所以 4 组地温度应分别设置为15℃,20℃,25℃,30℃;另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地影响时,应保证酶促反应只能在设定地温度下进行,同一试验组地反应温度只能为一个,所以试验操作应当为将各组盛有果胶酶地试管与盛有果泥地试管分别在设定温度下处理肯定时间后再将两只试管混合,才能保证明验在设定地温度下进行;(3)依据题意,本试验地自变量为果胶酶地量,因变量为出汁量,对比试验地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就与对比原就,依据试验设置,通过A~D 组试验可比较不同试验组出汁量地差异;如要检测加入酶地量等于0 而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时地出汁量,就E 组应加入缓冲液而不为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试验组相同,才符合试验设计应遵循地单一变量原就;5,(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地泡菜滤液③样品管一样(2)亚硝酸盐含量(3)乳酸菌【解析】(1)在亚硝酸盐地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与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地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肯定量地不同泡制天数地泡菜滤液,加到不同地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地显色剂进行显色,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地标准管,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该管中亚硝酸钠地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地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地含量;(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地含量随发酵时间地变化曲线;(3)制泡菜时使用地微生物为乳酸菌6,(1)干燥(1 分)不适合(1 分)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别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3 分)纸层析(2 分)标准地胡萝卜素( 2 分)脂肪(1 分)(2)碱性蛋白(或蛋白)(1 分)氨基酸(1 分)小分子肽(1 分)水温过低时酶活性较低,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 2 分)【解析】胡萝卜提取地流程与评判及酶地应用;考查识记才能,分析与判定等才能;(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与干燥,粉碎为为了提高胡萝卜与萃取剂地接触面积,干燥为为了祛水,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未能适用于分别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持,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因此不胡萝卜素地提取不适用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胡萝卜素地鉴定,通常采纳纸层析未能,可以用标准地胡萝卜素样品做对比,分析萃取样品为否含胡萝卜素与杂质;(2)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与碱性脂肪酶制剂等;加酶洗衣粉中地碱性蛋白制剂可以使奶渍,血渍等多种蛋白质污垢降解成易溶于水地小分子肽或氨基酸;碱性脂肪酶制剂能将脂肪水解成易被水冲洗掉地甘油与脂肪酸,从而达到清除衣物上脂质污垢地目地;加酶洗衣粉地洗涤成效取决于酶地活性,酶地活性易受温度影响,低温会大大降低酶地活性,高温就可使酶变性失活;7,(1)毛霉肽氨基酸脂肪酶甘油脂肪酸(每空2 分,共12 分)(2)微生物(3)风味(2 分)(1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6)考题汇总(2011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2013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耐药菌(4)A(2012年)39.(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
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0~0.5mg/L (3)1(4)6-BA(2010年)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馏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较低减少挥发;(5)a;(6)能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2014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
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 ⑷、溶解氧营养物质(2013新课标卷Ⅰ)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答案】(1)消灭杂菌增加乳酸菌含量(2)无氧呼吸细胞质(3)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4)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2014高考1)39.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色透明圈(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不能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2015高考I卷)3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1)苏丹III(或苏丹IV)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4)45 40(2016全国2卷)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