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梨花体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梨花诗的简单看法

梨花是丽华的谐音,梨花诗是零二年诗人赵丽华刚触网时的即兴之作,并不涵盖她的所有诗歌。这些练笔之作,内容浅显直白,如同日常话语被断行排列,被称为“口水诗”、“回车键诗”。零六年, 诗人赵丽华前几年的一些“诗歌”作品被放到网上后, 在众多网站上被不少网友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 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的谐音, 成立名曰“梨花教”的诗歌流派。后来赵丽华的一组“口语诗”见诸网络,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组诗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这种诗歌人人能写,再者是因为写这组诗歌的人是“国家级诗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但现实的浮躁早已让人们远离了诗歌,这就使得这一事件尤为耐人寻味。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样的诗,谁不会做呢?那么,谁都会作的为什么不可以是诗呢?为什么诗不可以是谁都会作的呢?作为一位文学青年,我认为:这是诗,而且是不错的诗。一首诗,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流传,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戏仿作品,这本身就意味着原作的成功。好的文学,要对她的母语做出贡献。遗憾的是,长久以来,更多地承担这项功能的并不是诗人,却是电影和小说。

那么,是否梨花体只是行为艺术,而非诗歌艺术?当我们逐行读出这句分行排列的大白话,就会发现,这几行文字有节奏,有韵律,有喻体,有意境,有景物描写,有心理活动⋯⋯尤其关键的是,它对应着赵丽华某一时刻的生命体验。这样的文字,当然是诗。我也相信,即使是戏仿,也会有网友本能地斟酌词语,使之有更好的节奏和韵律——每一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有汉语的魂灵深藏于血液之中,等待唤醒。当然,人人能诗,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诗人。

梨花体的特点是颠覆了诗歌原来的所有规范和格式、内涵与外延,仅仅把一句话分开来说,多喘几口气而已,毫无讲究和技巧。众网友就找到了一个起点很低的网络起哄切入点,任何人都可以比画两句,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看似热闹,实际没有文化内涵的“网络围观现象”。那些表示愤怒,进行讥讽的大多不是诗人,而是不曾有过诗歌实践的网络人士,而诗人们则很平静。进入90年代之后,人们迅速地远离了诗歌,“诗人”有时甚至是一个讽刺性的称呼。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赵丽华和那些嘲笑并愤怒的人们,使我们再一次谈论诗歌。

当然,在“挺赵”还是“倒赵”这件事情上,我还是不会像网络上那样激烈的讨论一样。虽然韩寒在博客上发表那篇《现代诗和诗人没存在的必要》,很多人也反击,战论又开始升级,不过个人观点说出来只代表个人,也不算以偏概全吧。在力量对比上看“倒赵”显然要远远大于“挺赵”派,针对赵丽华的许多“白话诗”、“废话诗”,网上出现了众多的嘲讽、戏仿之作,比如“我/看了/笑翻了/看完了/才发现/我也可以是诗人/因为/我也会用回车键/嘿嘿”,又如“拜读/大作/循声/而来惊为/天人/原来/我也/可以/写/诗”。

对于梨花诗的看法,大概就这些看法了吧,我觉得我喜欢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说:“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这样的现象不是一概而论,但至少是有这样的状况存在的。诗人应该是时代的良心,他需要站到流行价值的反面,看到时代潮流背后存在的病症和危机,发出大众应该听到但没有人说出的声音。即使是在人群中,也该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有创造性的,否则“诗人”这个称谓便是可疑的吧。大概对我们这代,希望的事就是,把诗歌的还给诗歌,把娱乐的还给娱乐,这原本是两件并不相同的事情,可是混淆后来博取人们的眼球,也给双方都带来了伤害。

“梨花体”之所以被“恶搞”, 有人分析, 首先, 在于网络这个传媒的自由性; 其次, 在于人为的炒作; 再次, 在于主流诗歌的缺失。我觉得是在于诗的过于浅显、直白的表述, 一味追求散文化、口语化的形式, 选材、立意的随意性以及构思的太过粗糙等。这样, 就违背了诗的特点, 去了诗的本色。据说,这样的诗在西方也有,是一种口语化很明显的“口水诗”,好像还有人叫它“废话诗”。读过之后的感觉其实就是没感觉,就像喝过白开水之后没有觉着有什么滋味一样。当然这样的后果便是,有人总结出了“梨花体万能写作技巧”:随便找来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记录一个四岁小孩的一句话,按他说话时的短句罗利,也是一首梨花诗;当然,如果有一个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一个说汉语不流利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天生的梨花体大诗人,这样既给外国人增加了学习汉语的自信又增进了国际交流,何乐而不为呢?梨花体无疑也是符合“节约”这个号召的,它降低了诗歌的门槛,打破了诗歌高高在上的壁垒,用实践为全民皆诗进行了铺垫和前期准备。在“娱乐精神”高于一切的时代中,赵丽华的口语诗不过就是一个公众发泄不满的标靶,一个众人获得快感的机会而已;同时公众也只能在语言上亵渎一下自己厌恶的“权力”对象。

一首诗, 只有具备诗的特点, 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共鸣、哲理的启示、限的遐思等, 才能经得起考验, 流传于世, 被读者所接受。相反,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或者毫美感的大白话, 自然难以有更多的读者, 终会因无人赏识而自灭。失却神圣, 过于流俗、低调、浅白, 也并不能称其为诗。中国当代诗人应该像古代诗人那样,“三句两年得, 一吟双泪流”, “吟成五百字, 用破一生心”, 认真严肃地对待诗歌创作, 精益求精, 保证诗歌质量, 提高诗歌品位, 丰富诗歌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