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三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章散文阅读pptx课件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写作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情状物、议论思辨等类。 1.写人记事散文。 (1)特点: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较为 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2)典型的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 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2.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象征
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 抑扬
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托物 言志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 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 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联想、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 想象 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动静 结合 对比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更鲜明。
3.熟悉散文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1)叙述的人称和顺序。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之感。 人称作用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 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渲染
点面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既能 结合 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PPT精品课件
张颐武说:“对文体提出不同限定,实际是对考生的实际运用 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表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应适应各种文 体要求,这也是为之后的论文和公文写作打基础。
一号等等。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1.社会关切 多地命题涉疫情、人生感悟、历史、国际关系、科技同为
热点。 11道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与疫情相关。疫情所引发的全社
会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职业情怀 等各方面的思考,均体现在命题中。
同时,今年不少题目考查内容不局限于材料事实本身,而是 重在考查思维方式。如全国Ⅰ卷的“历史人物评说”,“面对后人 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设置议题,要求考生参照现实,以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 学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揭示 出①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 结两合种的形特式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 其1.演种化概的念过+是程+为种研差究(对突象出,特④征探或寻本这质些属现性象)产+属生概、念形成 及2.其种演差化(背突后出的特原征因或和本规质律属。性)+属概念+叫+种概念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三)-高中课件精选
锦瑟
手法 简析 情感 悼亡诗 恋情诗 自怜诗
用典
庄周梦蝶 杜鹃啼血 蚌珠月明 良玉生烟
7
马嵬 其二
手法 对比 简析 情感 政治讽刺诗
颔联 颈联 尾联
8
林黛玉进贾府
问题 参考答案 人 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 尊敬与感激 物 她婉言谢绝:“舅母爱惜赐饭,
顾全大局的礼节 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 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1
蜀道难
场 景 手法 简析 情感
“蚕丛”“鱼凫”的 开国传说 渲染烘托 “悲鸟号古木”“子 规啼夜月”,充满了 无限的哀怨与愁苦, 哀怨 使人闻而失色,渲染 愁苦 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 苍凉的环境气氛,有 力地烘托了主题。 活用典故
2
了衰败、 巫山巫峡 江 萧瑟、阴森 抒发羁旅 间波浪 塞上 之愁,思 又风云变化 风云 乡之苦。 的悲壮意境。 丛菊 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14
师说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1、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被动句式 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介宾短语后置句:① 而 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吾从而师之(师,以…… 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 形容词意动 用法,以……为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惑,形容词作名词: 疑惑的问题)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下,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吾师道也 ( 师,名词作动 词,学习 )
情 节 环 境
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 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 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三间兽头大门,两边 蹲着两个大石狮子, 门上悬有“敕造”的 匾额……这不仅表现 了贾府建筑的宠伟 气派,也显示出贵 9 族之家的威严和显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现代文课件:(必修3)
(二)运用指导 【高频素材】(《拿来主义》)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 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 想的影响。原在日本仙台医学院学医,仙台“课堂 电影事件”后弃医从文,希望以文学改变国民精神。 曾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鲁迅是 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 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 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 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素材评析】 课文《拿来主义》直接作为素材,运用起来有 一定的难度,它的作者鲁迅却是一个很好的写作 材料。在我们心目中,鲁迅先生就是文化和正义 的化身,所以有必要对鲁迅做一些深刻的了解。 另外我们学过他的很多作品,在运用的时候可以 信手拈来,不必苦思冥想,让作文更具文化感。
四、记常识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学常识。 比喻 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运用 文化遗产 阐述了对待 (主题)的正确态度。
论证,
五、积素材 (一)角度点拨 1.高尔斯华绥《品质》 写作素材: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 也不肯偷工减料。 角度点拨:①诚信是人类最美的品格;②工业革 命、市场竞争往往带来诚信危机 2.杨绛《老王》 写作素材: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 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 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 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 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
3.铿 锵(kēng ) . 6.气氛 ( fēn) . 12.对峙 ( zhì ) . 15.草坂 ( bǎn ) . 18.缥缈 (miǎo )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
谢谢聆听
互文见义的概念
互文见义是古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即上下文中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充、交互见义的现象。
利用互文见义理解词义的方法
根据上下文相互补充的信息,推断实词的含义。同时,要注意互文见义现象中省略的部分,避免理解 偏差。
注意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古今异义的概念
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在古代 和现代具有不同的含义。
一词多义的概念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在不同 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应对方法
在理解文言实词时,要注意区分 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可以 结合上下文和语境,根据词语的 搭配和用法,推断实词的具体含
义。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指导
例题分析
选取典型的高考语文真题或模拟题, 分析题目中涉及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 用法。通过例题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和技巧。
1 2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将所学的实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理解词义 在现实中的应用。
文言文翻译实践
通过文言文翻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3
写作中运用所学词汇
在写作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文言实词,提高写作水 平。
06 复习总结与自我检测
关键知识点回顾
古代诗文阅读
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 等,重点掌握实词、虚词、句
闻
指听到,如“闻鸡起舞”。也可引申为知道 、了解,如“浅见寡闻”。
02
01
言
指说话,如“言传身教”。也可引申为言论 、观点,如“一家之言”。
04
03
形容词类实词含义及用法举例
美
指美丽,如“美景如画 ”。也可引申为美好、 优美,如“美德传颂” 。
善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提供大量的成语例句,让学生通过模拟应用,熟悉成语的意义、用法和形式。
阅读理解复习
1
技巧掌握
总结阅读理解中出现的题型和技巧,培养
文章解读
2
学生的答题技能。
分别从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等方面分析
文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3
模拟训练
提供大量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答 题技巧,并感受高考真实考场的氛围。
《春蚕》
讲解这篇著名的现代散文的语 言特点、文学意义和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 代文学作品。
新时期诗歌
介绍新时期的著名诗人和代表 作品,读懂其中的诗歌意象, 增强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能 力。
重点复习:古诗文
唐诗精品
典籍名篇
选取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介 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整理汉代古籍中的典故典籍,帮助 学生透彻了解文化背景,深书法 之美,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
词语运用复习
1 词义辨析
通过课堂练习、模拟测试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虚词运用
重点讲解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和应用技巧,帮助学生写出通顺的语言。
写作技巧复习
写作步骤
1. 确定文体、命题和立意 2. 构思纲要、补充思路 3. 选择材料、组织框架 4. 运用辞藻、创造形象 5. 修改润色、打磨文章
注意事项
• 注意文体语言的规范化 • 注意段落结构、语句衔接 • 注意文采、情感的表达 • 注意文中所引用的典故和名言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对高三语文的一轮复习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述,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ppt课件
12
语文复习:凸显核心素养,呼应时代主题
研究2018年语文试题特点:
1、实用类文本阅读第9题。形式上,该题设置了2小问,比去年只设1问更复杂; 内容上,该题除了考查信息筛选整合,还考查对报道目的的探究,比去年只考查信 息筛选整合难度要大。
2、语言文字运用第17、18、19题。这三道题分别考查病句、连贯、成语三个常 规考点,完全颠覆了全国卷延续多年的命题形式,没有各自设置语言材料予以考查 ,而是将他们融入完整的语段中,在语段阅读中进行考查。这种形式更注重完整语 段的阅读,强调在语境中对语言进行更细微的把握和更精确的运用。这种通过阅读 建构语言、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命题立意值得重视。
6
语文:重视积累 聚沙成塔 教学计划:
• 1——6 周 梳理课本文言文 第一次月考 28课时
• 7——8 周 断句、文化常识 写作
10课时
• 9——10 周 词语辨析及运用 第二次月考 8课时
• 11——12周 辨析并修改病句 写作
8课时
7
语文:重视积累 聚沙成塔 教学计划:
• 13——14周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第三次月考 10课时
• 15——16周 仿用句式,运用修辞手法 写作
10课时
• 17—18周 简练、得体、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10课时
• 19——20周 连贯(排序、关联词语) 第四次月考 10课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 第2节 分析文章 结构思路课件
[方法点拨] 线索类
1.熟记常用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等。 2.抓线索的方法:①了解散文的分类和表现手法;②注意文章标题;③注意文 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④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
思路类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以段为单位标出段意,或概括段意。 3.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解文章思路。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 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 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 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 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 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答题步骤] 线索类
第一步,指出线索。 第二步,分析作用。如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楚、情节集中、揭示主题 等。
思路类 第一步,概括各段大意,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步,用分条或表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结构类、组织材料类 第一步,指出结构方式(或组织材料的方式)。 第二步,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句段作用类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主旨回答在内容上的作用。 第二步,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指出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三步,指出技巧手法及作用。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 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 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 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 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整理课ppt课件
2021/4/3
7
知识拓展:
凭吊历史遗迹
怀古咏史诗
凭吊历史人物
凭吊历史事件
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深沉, 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 感慨!
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 借古人迹的,遭表达遇自(境己况渴)望来建类功比立(业对的比雄)心自。己的遭遇, 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
2021/4/3
4
3.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 的离别。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 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 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2021/4/3
13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抒情手法
2021/4/3
14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借古讽(喻)今。
2021/4/3
15
三、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和静即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乐与悲的结合以乐景衬哀情。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整理课
2021/4/3
;.
1
理解常抒感情
1.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 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 《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2.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 蜀川》,高适诗《別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2021/4/3
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标语文必修三、必修四知识梳理(共94张PPT)
偏僻 :古,偏激,不端正;今,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便宜:古,方便 ;今,价钱低。
风流:古,风韵; 今,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
拘礼法.
风骚:古,姿容俏丽; 今,妇女举止轻佻 .
可怜: 古,
可惜; 今, 值得怜悯.
4.辨用法 (1)相互 互相 ①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②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默契,让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 和期待。
• 《马嵬》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 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批判唐玄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诗 歌意韵典雅厚重。
《蜀道难》1.重点字词:
鱼凫(fú)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扪参(shēn) 峥嵘(zhēng róng)
抚膺(yīng)巉岩(chán)咨嗟(zījiē)
•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作者生动地刻 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 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 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 音乐描写非常出色。
•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 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意境高远,感情真挚,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 法来表达情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教材知识梳理
----必修三梳理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所涉及的词语、成语、及熟语。 2、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积累文章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4、积累课内作文素材。
重难点: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技巧; 理解性默写的掌握;
教学方法、过程:PPT 、限时作业。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三语文(必修一)总复习教学案四
枣庄三中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使用时间:2009年高三第8课时(总第8课时)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现代文部分【知识梳理】一、语音吧台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品茗.涮.羊肉蛰.居远阜.脂.粉曝.背谈天铭.刻嘈.杂乌桕.赭.色冬霖.粗犷.恣.意槎桠..剔.透弥.漫吻.合震天撼.地诞.语惊骇.天籁.咆哮..山脊.深邃.大龙湫.奔放不羁.欢跃.诞.语翡.翠深邃.千峰万壑.惊骇.气氛.安谧.垭.口攫.来倚.托混沌..瘴.气瞅.着物什.酝酿..炫.目阴霾.土坯.浸.润涟漪.蓊.郁瞭.望忧悒.毛蕊.花惬.意正.月追溯.丧.服地窖.莴苣..蔑.视迸.发蠕.动饿殍.艾.蒿.补偿.蜿.蜒二、字形超市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莫明其妙渲羊肉蜇居丰臾惊世胲俗回光反照稳丝不动游戈深隧一弘湖水毛骨耸然残羹冷灸三、词语网络(一)近义词辨析1.怀恋·怀念怀念:思念。
重在表达现在对已逝过去的思念之情。
例如: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怀恋:怀念。
重在表达现在对过去的事物或过去所经历的时光的喜爱,进而产生的一种怀念。
例如:怀恋故园风物。
2.面目一新·耳目一新面目一新:样子完全变新(指变好)。
例如:这个工厂经过改建,已经面目一新了。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例如:油画家王秀章将油画与雕塑相结合创作的“立体油画”令观众耳目一新。
3.黯淡·暗淡黯淡:指色彩昏暗,不鲜艳。
例如:色彩黯淡。
暗淡:指光线、色彩、前景等昏暗、不鲜明、不光明。
例如:屋子里灯光暗淡。
4.观念·理念观念:①思想意识;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例如: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破除旧的传统观念。
理念:①信念;②思想、观念:经营,文化;例如:企业应该奉行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开发创新、互动多赢的经营理念。
5.振荡·震荡振荡:①振动;②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多用于具体的事物,例如:电磁振荡。
震荡:震动,动荡。
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例如:社会震荡,思想震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 喻指隐者的超然洒脱。 • 古人有重阳佳节登高望远、饮酒赏菊 的习俗。所以菊花往往引起游子的感 时伤怀。 • 菊花历尽严寒风霜,坚贞不屈,所以 用来象征志士的坚贞高洁。
杨柳 鸿雁
汇总 诗句
梧桐 杜鹃鸟 雨 风
分类归纳 常见内涵
菊 蝉
探讨 缘由
分析意 象含义
我们所探讨的意向的内涵,只是常 见的几种。并不能概括所有的诗句。 也有很多作者发人之所未发,赋予 这些意象新的含义。大家课下可以 留心观察,收集这些具有创新性的 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望帝)因被迫 让位给他的臣子,隐居山林,死后灵魂 化成杜鹃,声声啼血。于是诗中的杜鹃 鸟就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常用来烘 托诗人的离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蝉声无烦恼,愁人自断肠。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秋日寒蝉(秋蝉)鸣叫,叫声凄切 悲凉,容易引起人的愁绪。 蝉声也可用来反衬野外的宁静。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孤 独
衬
清 环 幽 冷 境 寂
• • •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永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恒 淮水东诗句
意蕴
• • • • • •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寄相思
• • • • • • • •
• 示例: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 感有什么不同 • 秋词 • 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赠别 • 杜牧 •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 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 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 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 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 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 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 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 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 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 者是伤感愁苦的。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落日楼头,断雁声里,江南游子。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回顾古诗词鉴赏考点
内容:
形象
景 物 人
情感 表达技巧
写 什 么
怎 形式: 样 语言特色(炼字) 写
景物形象,即我们常说的意象。 意象指的是蕴含着诗人某种主 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常见意象
月、雁、楼、雨、杨柳、春风、落日、 浮云、流水、孤帆、花草树木„„
常见的意象,大多有一种或几种固定 的意蕴。
以“月”为例,找出包含这 个意象的诗词,并归纳:这个意 象通常有哪些意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 雨晚来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 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例题解析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提问: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哪种典 型意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 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 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 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 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 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诗词意象歌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芳草 羌笛 酒 捣衣砧 雨打芭蕉 西楼 浮云、孤帆
—— —— —— —— —— —— ——
离恨 凄切之声、思乡 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孤独与忧愁 闺怨之情 游子漂泊
抒 感 慨
寄相思
明 月
不论在何地,都可以看到 同一轮月亮,所以古人往 往把相思之情寄托于明月 之上,希望借月传递情感。
月光清凉皎洁,经常和其 他意象(如清风、泉水等) 组合在一起,构成或幽静 或凄清的氛围。 月,东升西落,亘古不变。 古人往往以之衬托人世的 沧桑变迁,借以抒发感慨。
衬环境
抒感慨
请从下列意象中任选一例或几例,收 集相关的诗句,并按照之前的模式探 讨其内涵。
1.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 孤独伤感。
2.雁鸣哀切,往往用来渲染一种凄 清的氛围,烘托人物悲苦的心理。 3.鸿雁传书,是古人常用的典故。 诗词中也常用鸿雁来表现对亲友的 思念之情。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写景特点答题技巧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 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 组合方式(远近、俯仰);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 态;四是静态。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 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 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 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 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 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 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考查方式: 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 诗中的作用? 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第一、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概括诗歌意象特征常用术语:幽静、宁谧、 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悠远、空灵、辽阔、 苍凉、优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 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婉转、雄浑壮阔、空寂寥 落、萧条荒凉 第三、揭示作者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运用了 等意象,表现了诗人 的 情感,起到了 的作用。
• 因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且 “柳”“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 的习俗;故诗歌中常用“杨柳”来表 现惜别之情。 • 古人有《折杨柳》古曲,此曲往往引 起人的故园之思。 • 杨柳春日早发,生机盎然,诗人也借 杨柳来歌颂美好春光。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树,三更雨,夜道离愁正苦。一叶 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诗中的梧桐,往往是秋日的状态,木叶 尽落,有时更与雨结合,营造出一种凄 凉萧瑟的意境,烘托人物的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