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合集下载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地热资源是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主要源于地球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浅层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相关有用组分。

地热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可持续清洁能源。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有望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新方向,对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影响。

一、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直接利用规模居世界首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规模持续增长,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和直接利用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而且开发利用方式日趋多样化,技术不断进步,对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主要集中在供暖、制冷、养殖、洗浴等方面。

“十三五”期间,国内地热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8.08兆瓦,占到地热新增装机规划的3.6%;全国在运地热发电总装机量为44.56兆瓦,占规划装机容量的8%左右。

同时,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地热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较为悠久,开发利用规模和效率稳步提升,但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地热资源勘查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开展大规模比例尺地热资源勘查机制,部分中低温地热资源地区缺乏正规地热资源勘探。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重视不够,投入有限,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因而对我国地热资源的总量、类型、特征及开发利用路径难以形成科学客观的判断。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风险和成本增加,影响对地热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和高效利用。

二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式落后。

一方面,由于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地热资源过量开采利用,严重影响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相比同样拥有丰富地热资源的美国、冰岛、印尼等国家,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较为落后,且发展较慢,导致地热资源利用率较低,严重浪费了地热资源。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PAGE 77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地热能通常分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

资源情况浅层地热能。

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大陆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适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水热型地热资源。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1.25万亿t,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 亿吨标准煤(回灌情景下)。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高温为辅。

受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依据构造成因可分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隆起山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胶东、辽东半岛等山地丘陵地区。

隆起山地型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和藏南、滇西、川西等地区。

由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板块地热带的西太平洋岛弧型板缘地热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陆-陆碰撞型板缘地热带的交汇部位,受构造活动的控制,该区域孕育有大量的水热活动,是我国最主要的高温温泉密集带。

西南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530万t,高温地热资源发电潜力712万kW。

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在地球内部普遍存在,但有开发潜力的干热岩资源分布在新火山活动区、地壳较薄地区等板块或构造体边缘。

我国陆区地下3~10km 范围内干热岩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t。

根据国际干热岩标准,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约为2015年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000倍。

鉴于干热岩型地热能勘查开发难度和技术发展趋势,埋深在5500米以浅的干热岩型地热能将是未来15~30年中国地热能勘查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

重磅天津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附原文)

重磅天津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附原文)

重磅天津供热发展“⼗三五”规划印发(附原⽂)天津市发展和改⾰委员会⽇前对外公布《天津供热发展“⼗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规划范围内2020年规划集中供热⾯积达50353万平⽅⽶,新增集中供热⾯积13053万平⽅⽶。

其中,主城区现状集中供热⾯积25931万平⽅⽶,新增供热⾯积5010万平⽅⽶,规划集中供热⾯积30941万平⽅⽶;滨海新区现状集中供热⾯积6371万平⽅⽶,新增供热⾯积4880万平⽅⽶,规划集中供热⾯积11251万平⽅⽶;远郊五区现状集中供热⾯积4998万平⽅⽶,新增供热⾯积3163万平⽅⽶,规划集中供热⾯积8161万平⽅⽶。

在主城区深层地热供热⽅⾯,《规划》指出,天津市主城区现有地热供热⾯积965万平⽅⽶;规划新增供热⾯积520万平⽅⽶,总供热⾯积达到1485万平⽅⽶。

在滨海新区深层地热供热⽅⾯,滨海新区现有地热井67座,供热⾯积278万平⽅⽶。

规划新增供热⾯积97万平⽅⽶,总供热⾯积达到375万平⽅⽶。

在远郊五区深层地热供热⽅⾯,现有深层地热供热⾯积145万平⽅⽶,规划新增供热⾯积380万平⽅⽶,总供热⾯积达到525万平⽅⽶。

天津市深层地热利⽤主要以服务重点⼯程、能源站、燃煤锅炉改造及保障房项⽬为重点,到2020年新投放120个矿业权,开采量控制在5700万⽴⽅⽶以内,新增供热⾯积997万平⽅⽶,到规划期末供热⾯积达到2385万平⽅⽶。

同时,结合地源热泵供热特点及区域资源,采⽤建设能源站的模式,在公共建筑中推⼴浅层地热能利⽤,如侯台风景区、天拖地区、⽂化中⼼、解放南路、北部新区等地区,实现浅层地热能供热⾯积约1600万平⽅⽶。

《规划》强调,结合东郊等污⽔处理⼚建设污⽔源热泵,到2020年末,天津市污⽔源热泵供热⾯积可达379万平⽅⽶。

在主城区污⽔源热泵供热⽅⾯,根据城市各级污⽔⼲渠的峰⾕⽐,测算污⽔热泵供热规模。

到2020年,天津市主城区污⽔源热泵供热⾯积309万平⽅⽶。

湖南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案

湖南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案

附件5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湖南省发改委2016年10月编写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队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目录前言 (1)一、规划基础和发展形势 (2)(一)规划基础 (2)(二)发展形势 (5)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规划范围及时限 (7)(三)发展目标 (7)三、重点任务 (8)(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规划 (8)(二)产业体系建设 (16)四、保障措施 (18)(一)加强宏观调控 (18)(二)扶持保障产业发展 (19)(三)规范地热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管理 (20)(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20)五、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21)(一)投资规模估算 (21)(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21)附表:1、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项目表前言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能源,具有潜力巨大、分布广泛、清洁安全、稳定高效等优势,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

发展地热产业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地热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据已有资料分析,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地热能资源都有分布,其中浅层地温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14991.28万吨标准煤,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35.27万吨标煤,深层(干热岩)地热能年可利用量相当于23700万吨标煤,资源潜力巨大。

目前,湖南省地热能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为浅层地温能,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资源潜力小、且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深层(干热岩)地热能还处于项目调研和勘查阶段、开发利用条件暂时还不成熟。

因此,根据湖南省地热能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3]48号)”、“关于促进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湘发改能源[2013]849号)”文件要求,制定了《湖南省“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科学技术创新2019.14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申恒明(中陕核宜威新能源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100)摘要:近年来,国内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迅速,本文结合国内地热能发展情况,从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无干扰式地热能及地热发电等多个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地热供暖已取代温泉疗养成为地热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方式。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供暖环保需求和国家地热能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判断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将由单一应用、粗放应用向梯级利用、集成应用发展,对于地热能条件适宜地区逐步将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方向延伸。

关键词:地热供暖;分布式能源;清洁能源;地热发电中图分类号:P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14-0020-021概述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的应对该问题,世界各国不断致力于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近几年来,常规化石能源使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倡导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趋高涨。

地热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基本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是一种低碳环保、适用性强、稳定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结构能源调整、环境污染治理、清洁能源供暖的背景下,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我国地热资源储量巨大,在直接利用方面优势明显,在温泉疗养和地热供暖方面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主要以温泉疗养为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4年底,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利用中,浅层地热能利用(地源热泵)占比58%,中深层地热供暖占比约19%,温泉疗养、洗浴占比18%。

这一数据的对比,突显出了当今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能源性、技术性不断受到重视。

2.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地源热泵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制冷为主。

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已远超国外。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

国 内外 动 态
《 地 热能 开发 利用 “ 十三 五” 规划》 正式 发布
2 0 1 7 1 月2 3¨, 国家发展改 革委 、 国家能源 局 、 国 上资源部联 合下发“ 炎于 印发《 地热 能开发利用“f ‘ 三五 ” 规划》 的通知” ( 发改能 源 [ 2 O 1 7] 1 5 8号 ) , 这 是我 首 次
发 布地 热 能 相 关 的 全 规 划
足积极推进 水热型地热供暖住 京津冀鲁 豫和生 态环境 脆 弱的青 藏高 原及 毗邻 区集 中规划 , 统 一开 发.三足 人力 推广浅层地热 能 利用。 叫是 伍两 藏 、 川 I 饵等 高温地 热 资
源 区 建 没高 温 地 热 发 电 r ; 住f 北、 苏、 福建 、 广 东 等
炼 油 技 术 与 工 程
2 0 1 7 年3 月
c o k e r i s r e d uc e d a n d t h e e c o n o mi c b e n e i f t i s g r e a t l y i mp r o v e d.wh i c h i s a b o u t 8. 6 4 mi l l i o n Yu a n RMB:r r h e p e t z ’ o l e u m c o k e a n d wa x o i l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i e s b e c o me p o o r .T h e v o l a t i l e c o n t e n t o t ’ p e t r o l e u m c o k e d r o p s b y 1 . 2 3% .t h e a s h i n c r e a s e s b y 0.1 5% .t he c a r b o n r e s i d u e o f wa x o i l v a l u e r i s e s b y 1 .1 9% a n d t he d e n s i t y

我国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我国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我国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摘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进行地热普查、勘探和利用;90年代以来,以北京、天津、保定、咸阳和沈阳等城市为代表开展了中低温地热供暖、旅游疗养、种植养殖等直接利用;21世纪初,随着热泵技术的进步,地源热泵供暖等浅层地热能开发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雾霾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浅层地热能开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技术日趋成熟。

截止2015年底,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达1.02亿m2,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区。

根据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中深层地热能新增供暖面积4亿m2。

关键词: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现状;对策;分析引言:20世纪初,人们谈论的话题只是“能源”,而21世纪初,人们谈论的话题则是“能源危机”。

这说明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能源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已经占世界总量的20%,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但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中,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天然气也已经超过16%是进口,昨日的煤炭大国在2010年也已经是变成了净进口国。

1.地热+热泵机组地热+热泵机组供热是利用深井潜水泵从开采井提取地热水,经地热管线送至一级直供换热器,利用一级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供热循环水,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送至二级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将热量传递给二级板换与热泵蒸发器侧之间的循环水,为热泵机组提供热源,经二级换热器换热后的地热水由输水管线送至回灌井进行回灌;经一级换热器换热和热泵机组制热后获取热量、温度升高的供热循环水,经供热管线送至热用户、供热用户利用,温度降低后的供热循环水由供热管线输送至一级换热器和热泵机组冷凝器侧进行换热获取热量、提高温度,如此周而复始循环。

2.地源热泵采用上述提供的间接供暖方式只能为建筑物提供取暖和洗浴热水,但不能提供制冷的功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6•【字号】鲁政字〔2023〕173号•【施行日期】2023.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字〔2023〕17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山东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持续深化能源革命,围绕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着力深化勘查评价、创新开发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地热能开发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依法规范勘探开发行为,结合地下水超采情况,科学划定地热资源适宜开发区域,推行节水环保型地热能利用技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地热资源禀赋、用能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科学选择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加强示范引领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发挥地热资源效益。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强化宏观指导,加强政策供给,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地热能开发建设。

产业带动、协同发展。

以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为契机,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思路,加快地热能配套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节能规划十三五

节能规划十三五

节能规划十三五节能规划是指在未来五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能规划十三五是指中国在2016年至2020年间的节能规划。

本文将从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技术研发、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节能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节能规划十三五的内容。

一、减少能源消耗1.1 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和评估,建立能源消耗监测体系。

1.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1.3 加强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鼓励节能减排行动。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1 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2.3 加强节能标准制定和实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

三、加强节能技术研发3.1 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2 支持节能技术创新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

3.3 建立节能技术创新平台,促进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4.1 加大清洁能源投入,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2 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4.3 制定清洁能源政策,推动清洁能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五、加强节能管理5.1 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加强节能监督检查。

5.2 加强节能考核评价,激励单位和个人节能减排行为。

5.3 建立节能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综上所述,节能规划十三五的实施将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5.04.13•【文号】国能综新能〔2015〕177号•【施行日期】2015.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能综新能〔2015〕177号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地热能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风能协会,光伏专委会,有关研究机构: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作,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及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方案,统筹考虑能源、电力规划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专项规划,现就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是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理顺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优化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的战略部署,把做好可再生能源规划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科学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明确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重点任务、重大利用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方案,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新时代地热产业发展新机遇与方向

新时代地热产业发展新机遇与方向

摘 要:“十三五”前四年,我国浅层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翻番增长,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增长近两倍,温泉理疗持续发展,但地热发电进展较慢。

经过四十余年发展,我国地热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技术能力支撑不足、行业发展无序、支持政策不明确等问题。

发展地热产业不仅可以优化能源结构,还在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地热能将在全国供暖制冷、西南部地区发电、油田能源转型中做出贡献。

我国应加强技术研发、规范行业秩序、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地热产业在新时期有更大发展。

关键词:地热产业 供暖制冷 地热发电 油田能源转型新时代地热产业发展新机遇与方向谷雪曦,梁海军,黄嘉超,王惠民(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研究院,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北京100083)收稿日期:2020-11-1作者简介:谷雪曦,硕士,工程师。

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地热能开发利用战略规划工作。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中国地热产业规划与布局战略研究(二期)”(2019-XZ-35)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战略选择,各国争先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

地热是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地热能可以改善环境,实现节能减排[1],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方向。

此外,地热能具有本土能源属性,利用地热能可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 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现状至2019年底,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达40 610兆瓦,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2-3],其中浅层地热供暖制冷面积为8.41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为2.82亿平方米,分别比2015年底增长115%和176%[1,4]。

“十三五”前四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量新增22兆瓦,比2015年底增长80.6%[1,5]。

1.1 地热能在供暖及温泉理疗方面发展较快我国地热直接利用产业包括浅层地热供暖制冷、中深层地热供暖、温泉理疗等。

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精神,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坚持节约、清洁、安全战略方针,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围绕保供应、调结构、转方式、强支撑,着力增强有效供给、推进清洁替代、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安全可靠,统筹好自给与外供的关系。

把保障合理需求作为能源发展的底线。

合理开发利用省内能源资源,增强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自给能力,稳定煤炭、石油、天然气输入,主动融入国内外能源发展大格局。

2.绿色低碳,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把清洁环保作为结构优化的主攻方向。

满足现实需求,着眼长远战略目标,加快“双重替代”进程,促进加快转型、绿色发展。

3.多元互补,统筹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把开放融合作为能源发展的现实途径。

积极开发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各类清洁能源,围绕加工转换、梯级利用、分散互补等模式,建立多品种、多源头、多方式能源供需系统。

4.节约高效,统筹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

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供需两侧全面着力,坚持增量清洁、存量优化,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广利用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打造清洁、高效、智慧能源系统。

(三)主要目标。

1.控制总量。

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2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2.2%。

电力消费39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4.2%。

2.优化供给。

压减省内煤炭产能5100万吨,原油、天然气产量稳定在580万吨和9亿立方米左右。

浅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浅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在 国家拨 款进 行勘 探 的 同时 , 企 业投 资 地热 勘探 也 在积极 进行 , 北 京 地 热 开 发 研 究 中心 在 镜 泊 小 镇 、 海林 市

黑 龙 江 省 地 热 资 源 开 发 概 况
中鑫 天 虹 矿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在 海 林 秦 家 村 进 行 了地 热 勘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基 地 ,建 成 全 国 北 方 温 三 五 ” 发 展 规 划 的 牡 丹 江 地 区 南 部 地 热 资 源 普 查 项 目 ,
泉养 生 旅游 胜 地 ” 的 具 体 目标 。 目前 , 勘查 面积 1 8 0平 方 千 米 。 全 省 已有 5 8口热 水 型 地 热 井 开 发 利
地 面 以下 地 壳 内 岩 石 和 流 体 中或 者 成 功 出水 。经 初 步化 验 , 参 照《 天 然矿 泉 水 地 质勘 探 规 溢 出地 表 ,能被 开 发 利 用 的热 能 , 包 范 》, 为氟 化物 型淡 温泉 水 。 截止 2 0 1 5年 底 , 牡丹 江 市共 括蒸汽 型 、 热水 型 、 地压 型 、 干 岩 型 和 勘 查 地 热 井 1 2眼 。 岩 浆 型 5类 。热 水 型 地 热 是 指 流 温 在 2 5℃ 以 上 的 地 下 热 水 。
我 省 具 备 优 越 的 地 热 资 源 地 质 构 探 ,金 马 集 团 在 牡 注 册 企 业 一 牡 丹 江 佳 鑫 新 能 源 有 限
口 造 背 景 条 件 , 截止 2 0 1 4年 底 全 省 共 有 公 司 与 中科 院 地 球 地 理 物 理 学 会 合 作 ,在 牡 丹 江 市 西 安
地 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是 牡 丹 江 市 最 具 有 发 展 前 景 矿

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根据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中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在中深层水热型地热、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等地热能方面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分析了无干扰地热和水热型供热技术两种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应用效果。

对地热井施工流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关键成井技术指标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中深层地热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中深层地热井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对地热能钻井井型选择及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提出了高温岩体地热深钻施工中钻井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关键词:地热能;地源热泵;建筑供能;工程应用引言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基于中深层地热能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解释了对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总结了目前几种常用的中深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供暖环保需求和国家地热能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判断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将由单一应用、粗放应用向梯级利用、集成应用发展,对于地热能条件适宜地区逐步将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方向延伸。

1地热能源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安全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供能持续稳定、高效循环利用、可再生的特点。

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特别是中深层地热资源。

据估算我国中深层地热储量相当于51.6万亿t标准煤,按2%可开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目前能源耗量的312倍。

地热能在未来清洁能源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有望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地热资源通常被分为浅层(0~200m)、中深层(200~3000m)和超深层(大于3000m);相应的采热技术分别为地源热泵技术、水热型开发利用技术、深井换热型开发利用技术和以人工造储为特征的干热岩开采技术。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1.1 “十二五”工作回顾1.1.1 供热现状(1)供热面积截至2015年底,集中供热面积3.73亿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91%。

表1-1 现状供热面积及集中供热普及率统计表(2)现状热源1、全市共有热电厂12座,总容量11113兆瓦,总供热能力1.32亿平方米,总供热面积1.14亿平方米。

表1-2 现状热电厂汇总2、全市有燃煤锅炉房共132座,总供热面积1.32亿平方米;燃气锅炉房142座,总供热面积1.12亿平方米。

3、全市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4、现状热源结构。

天津市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5%,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1%,燃气、可再生能源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4%。

1.1.2 “十二五”主要成效(1)集中供热普及率稳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73亿平方米,比“十一五”末期(2.52亿平方米)增长0.48倍。

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比“十一五”(85.2%)提高5.8个百分点。

(2)热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燃煤锅炉供热比重占全市供热面积的35%,比“十一五”(68%)降低33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占31%,比“十一五”(28%)提高3个百分点;燃气、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比重占34%,比“十一五”(4%)提高30个百分点。

表1-3 热源结构对比表(3)燃煤锅炉房改燃和并网成效突出。

截至2015年底,我市累计改燃并网212座锅炉房,共计511台锅炉,改造供热面积1.29亿平方米。

(4)启动可再生能源供热综合能源站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供热站建设工作。

目前已开工建设20座能源站,总服务面积468.6万平方米。

(5)供热能耗明显降低。

2015年底,我市建筑供热平均标准煤耗为15.78公斤标煤/平方米,比“十一五”(22.15)末降低能耗29%。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又一创新模式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又一创新模式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又一创新模式在国家新能源政策支持下,依托政府与油田的双重支持,山东海利丰通过在浅层土壤源热泵、浅层水源热泵、污水源、空气源、中深层地热梯级开发利用和余热技术综合利用等清洁能源应用领域的项目实践和探索,采用多元化商业模式,在全国实施大量成功案例,打造“互联网+”智慧能源全息可视化智能管控云平台,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出能很好地适应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热、余热开发利用的“东营复合模式”。

这是继“雄县模式”之后,我国地热能开发应用领域提出的又一创新模式,为推动地热能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东营复合模式”的成功实践已从山东省的东营、临沂、滨州、聊城、德洲、济宁走向江苏、新疆、湖北、北京等地。

“东营复合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模式,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营复合模式”无疑是“海利丰·2017第九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的最大亮点之一。

这为提高地热能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东营市地处国家“黄蓝”经济区,是全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2012年12月东营市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2014年10月东营市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

东营市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具有多套良好的热储层,相比其他模式中深层地热资源利用的优越性,既有中深层地热资源利用的条件,更有浅层地热资源利用的雄厚基础。

截止到2016年底,东营市钻探地热井150余口,在中心城、河口城区、东营港开发区等地区推广深层地热能、地源热泵面积达到900多万平方米。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东营市被列入水热型地热供暖重大项目布局,“十三五”期间将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和胜利油田污水余热,新增集中供暖面积1200万平方米。

国家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了“东营复合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海利丰掌握了地质热储评价建模分析,成熟的钻井、成井工艺,可靠的回灌技术,独特的防腐蚀和防结垢技术,独特的防腐蚀和防结垢技术等一系列为主的地热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1.23
•【文号】发改能源[2017]158号
•【施行日期】2017.01.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新能源
正文
关于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7]1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土资源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家地热能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能源学会地热专委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为促进地热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们组织编制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附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土资源部
2017年1月23日。

十三五能源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
引言概述:
中国的十三五能源规划是指2022年至2022年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旨在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本文将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控制、清洁能源发展、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安全保障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内容。

一、能源结构调整
1.1 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1.2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1.3 促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二、能源消费控制
2.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加强能源消费监管
2.3 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三、清洁能源发展
3.1 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2 推动煤炭清洁利用
3.3 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四、能源技术创新
4.1 加大能源技术研发投入
4.2 推动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4.3 提高能源技术创新的市场化程度
五、能源安全保障
5.1 建立健全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5.2 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
5.3 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确保能源安全
结语:
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实施对中国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消费控制,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部分精选

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部分精选

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部分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第一节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

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

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

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

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

优化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限制东部、控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化开采和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发展煤电。

加强陆上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序开放矿业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油(气)。

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

第二节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统筹推进煤电油气多种能源输送方式发展,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外通内畅、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加强跨区域骨干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建成蒙西-华中北煤南运战略通道,优化建设电网主网架和跨区域输电通道。

加快建设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

推进油气储备设施建设,提高油气储备和调峰能力。

第三节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

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展基础..................................................................................................... 1 (二)发展形势..................................................................................................... 3
为贯彻《可再生能源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 三五”规划》,制定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规划阐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方针和目标、重点任务、 重大布局,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该规划是“十三五” 时期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
目录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 1
五、规划实施 .......................................................................... 12
(一)保障措施................................................................................................... 12 (二)实施机制................................................................................................... 13
附件: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国土资源部 2017 年 1 月
1
前言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 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 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 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 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 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 动效应,是促进生中低温地热发电....................................................................................... 11 (五)干热岩发电............................................................................................... 11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四、重大项目布局 .................................................................... 9
(一)水热型地热供暖......................................................................................... 9 (二)浅层地热能利用....................................................................................... 10 (三)中高温地热发电....................................................................................... 11
三、重点任务 ............................................................................ 6
(一)组织开展地热资源潜力勘查与选区评价................................................. 7 (二)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 7 (三)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 7 (四)地热发电工程............................................................................................. 8 (五)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8 (六)加强信息监测统计体系建设..................................................................... 8 (七)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