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介堪先生篆刻艺术评析
方介堪的刀笔风采
方介堪的刀笔风采方介堪(公元1901—1987年)名岩,字介堪,后以字行。
方家世居浙江省泰顺县,祖父方养卿为进府学读书,始著籍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
其父方冠英精擅书法,有名于时。
方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
方介堪幼年进私塾启蒙,15岁入鼎源钱庄当学徒。
方介堪生来性近翰墨,少年时即跟随父亲写字刻印。
方介堪学习篆刻先从浙派入手。
经五六年独自摸索,刀下居然已具苍老之趣,开始在温州初露头角。
那时温州篆刻首推叶鸿翰和谢磊明。
叶鸿翰以刻印为业,印风取浙派方硬剥蚀的一路。
谢磊明业余操刀,宗徐三庚,印风婀娜姿媚。
谢磊明经营实业,家资丰盈,收藏历代碑帖印谱颇多。
他见方介堪年轻好学,就招其为弟子。
方介堪白天仍在裱画店里刻印谋生,晚上则到谢磊明家整理藏品。
光阴如梭,不知不觉方介堪在谢家度过了5年。
这5年中方介堪眼界大开,先由谢磊明指导研习徐三庚,后来又转习吴让之和汉印。
这期间,方介堪代谢磊明刻了数千方闲章,篆法刀法章法练得滚瓜烂熟。
方介堪亦在协助谢磊明整理历代碑帖和收藏品的过程中得以广览印谱,艺识大进。
这为他后来的发展和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介堪很善于交朋友,少年时在温州结识了志趣相投的马孟容、马公愚兄弟,后来又认识了戴家祥……戴家祥自幼爱好金石,1918年自瑞安来温州求学,遇见了在五马街设摊刻字的方介堪。
他见到方介堪的刀笔功夫甚为钦佩,由此经常往来,相互切磋。
因两人都是家中的独子,进而订了金兰之交。
戴家祥认为凭方介堪的金石水平应该提高润格,并于1922年在翰墨轩拟订润例,抄录后发往各地的大书店、裱画店、纸店、扇庄等。
此润例一出,外地来件果然不断,本地求刻者亦不绝。
方介堪借此提高了名声,扩大了影响。
1923年4月,山东刘茝林在济南见到戴家祥抄写的润例及方介堪的印作,他极为欣赏,致函翰墨轩,以三倍的润例前后求刻印章逾一百方。
方介堪还得到另一位温州籍耆老吕渭英的赏识。
吕渭英字永年,号文起,世居温州城区通道桥。
他15岁中秀才,光绪乙酉年(公元1885年)中举人,后两试进士不第,留北京师从瑞安黄体芳。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一韩天衡韩天衡1940年5月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号豆庐、近墨者、味闲。
工书法、篆刻,国画以花鸟见长。
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
出版有《韩天衡书画印选》《中国篆刻艺术》等四十余种。
所著《中国印学年表》获全国首届辞书评比奖。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鉴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篆刻这门最具中国特色的古老艺术形式,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始,逐渐开始复苏,经过展览文化30年的洗礼,篆刻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焕发了青春。
全国各地,印社林立,名家辈出,群星灿烂,蔚为大观。
古玺印的神秘斑勃,秦汉印的浑穆奇伟,明清流派印的绚丽多姿都在当代篆刻家的刀石撞击之下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弘扬。
但倘若要说到对当代篆刻具有发韧和开创之功者,当推上海韩天衡先生。
韩天衡印学功底深厚,具有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他在深入研究古玺秦汉及明清诸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迥异前贤的雍正典雅的写意印风,其中尤值得一提的便是他那圆润盘旋、典雅融畅、绚烂多姿的鸟虫篆印作,并能够将他的创作实践智慧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精辟见解,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创作实践得到清晰而系统的理论观照,不至于使其空无依傍。
从某种意义来讲,韩天衡无疑是高明的。
篆刻自元代王冕发现石质印材以来,大批文人的参予,一方面有力地提升了篆刻的艺术品位,使其由当初主要以实用为目的社会功效转向自觉的艺术审美;另一方面篆刻也由此走下神坛,流向民间,至明清两代,各种风格形式愈加完备,流派众多,在大大丰富了篆刻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形成了又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非学养深厚,见识超凡者,岂能轻易有大的建树?如果以“文革”作为划分现代与当代的“分水岭”的话,现代篆刻大家齐白石、来楚生、方介堪等,宗秦法汉,出入明清,各自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印风,他们在篆刻的发展历程当中,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文革”后篆刻在新的历史时期迅速崛起和繁荣做了有益的铺垫。
印坛龙头方介堪
是大 名鼎 鼎 的张 大 千和方 介 堪 ,后
人将他 俩称 之 为 “ 画方印 ” 张 。
少 年成 名遍 访 名师
方 介 堪 ( 0 — 18 1 1 97年 ) 是 9 , 2 纪 杰 出 的 篆 刻 家 , 名 岩 ,以 0世 字 行 ,别署 玉 篆楼 ,祖 籍浙 江 省 泰
顺 。清 咸 同 间 ,祖 父 中秀 才后 ,举 家 移居 温 州 ,执 教 私 塾 ,并在 县 学 协 助评 阅童 生 1课 。父 冠英 ,能 写 3
一
成 为 艺坛 佳话 。而 _ 且,同张 大 干的
交情长达半个多世纪 。以致即使张
大 千 的 晚年 ,在 台湾 也 十分想 念 方 介 堪 ,18 还 派 人 送 来 一 幅 泼 90年
墨 山 水 赠 给 方 先 生 。 18 年 , 张 91
印 坛 龙 头 窃
口
、 ——
大 干请 方介 堪 为之 刻 “ 以简 易密 ” 、
上世纪 二 i十年 代 的海上 ,有 两位 著 名 的艺术 家 ,一 位 以绘 画享
誉 画 坛 ,另 一位 以 篆 刻 艺 压 群 芳 。 而且 ,他 们 两人 交谊 深 厚 ,相互 推
重, 相互 欣赏 , 互互 补 , 映生 辉 , 相 相
同时在 文 艺学 院 ( 专 ) 课 。 艺 兼
“ 此 山 川 、“ 门 造 车 ” 等 印 。 有 I” 闭
好
】 互
18 92年,张大千又寄给方介堪 《 东
可 以说 ,半 个 多世 纪 以来 ,张
鸡
手董 其 昌行楷 ,俭朴 忠诚 ,会写
方朔 偷桃 献 寿 图 》以贺他 8 3寿辰 。 画 方 印 ,珠 联 璧 合 。 他 们 一 起 受 聘 于 上 海 美 专 , 一 起 于 12 9 9年 、
从温州走出来的方氏家族篆刻家
五人分别 为谢磊 明( 方 去疾 的岳 父) 、 叶墨卿( 表兄) 、 方介堪 、 方 节金 、 方去疾五人。方 氏介堪最年长 , 节盒次之 , 去疾最 小, 后二
“ 方” 为同胞 兄弟。五人 中方介堪 与方去疾后来先后 出任 西泠 印
社 副社长 , 这 可真是“ 佳话 中的佳话” 。
一
的新星。在西泠 印社 , 方介堪经 常代 镌刻数 以百计 的印章 索求 , 之后拜谒 了吴 昌硕 , 受到 了吴先 生的赏识 , 被称 赞“ 才资高 远 , 后 生可畏” 。艺术大 师出 自真诚 的赞 赏, 震撼 艺坛 , 由此方介堪在 上海 印学界名声大扬。 刘海粟 曾任上 海美专校 长 , 在 听闻方介堪被 大 师吴 昌硕 大 加 赞 赏后 , 便 聘其 任教 学校 的篆 刻 , 其和 郑 曼青 、 黄宾 虹 、 张大
学界 的领 军人物 。他 与国画大师张 大千并名 , 有“ 张画方 印” 之
誉。
娴熟技法惊 叹不 已, 便 收为弟子 , 之后 又将 他推荐给上海 西泠 印 社, 任该 社木版部主任 , 这对他 日后在 印学上 的突破 以及 成就 埋
下 了伏 笔 。
方介堪在 当时的上海 印学界 可谓是一颗 即将散 发璀璨光芒
人、 1 1 5 9 方作 品。他的作 品多次入 选 国内外 重大书法篆刻展及
在 印学传播 方面成就 非凡 , 各 自的篆刻风格 对现代 印学 的影响
颇深 。这 三位也先后参加 了西泠 印社 , 1 9 4 7 年 春, 温州永嘉方 氏
一
在专业报刊发表 , 他本人 也两次应邀访 问 曰本 , 开展 艺术交流活
社, 先后收集古今人 篆刻 , 成印谱若干。他喜收藏 明清两代 印谱
和名人 印作及 名家真迹 , 其收藏弥足珍贵 。在 弘扬 中国的印学 、
方介堪与张大千的金石缘
方介堪与张大千的金石缘作者:袁啸波来源:《收藏/拍卖》 2012年第5期文、图:袁啸波(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提起张大千这个名字,已是如雷贯耳,妇孺皆知;而说起方介堪,圈外人恐怕就知者不多了。
方介堪(1901—1987)是现代最优秀的篆刻家之一。
他一生刻印多达4万余方,数量之多,为印人中所仅见。
中国书画离不开印章,故而方介堪结交了大量书画界的朋友,其中,他与张大千的友谊堪称最为深厚,持续时间也最长。
1926年仲夏的一天,方介堪去拜访书坛前辈曾熙,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曾熙的弟子张大千。
就是这一天,开启了他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方介堪非常欣赏张大千的绘画,张大千也十分喜爱方介堪的篆刻,于艺术的共同爱好和不懈追求,把两位年轻人紧紧吸引到了一起。
后来,两人同在上海美专任教,来往更为密切。
张大千在家中排行第八,比方介堪大三岁,因此方介堪亲切地称呼大千为“八兄”,终生未改。
大千早期的书画用印大多由方介堪奏刀。
1930年,大千举办个人画展,请方介堪为他配刻印章50余方。
画展大获成功。
张画方印,相得益彰,人称金石书画双绝。
(图1、图2)1936年冬,方介堪到北平,一直住在颐和园内张大千的寓所。
两人经常一起到昆明湖边漫步,一路上纵谈古今,交流艺事,极友朋之乐。
次年2 月,方介堪与张大千、于非闇在北平中山公园先后举办了两次金石书画联展,募集到一大笔资金,捐给了黄河泛滥地区的灾民,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这样的展览,方介堪此后经常参与。
他逐渐从配角转变为主角,牢固确立了其在美术界的地位。
1937年3月,方介堪和大千被邀赴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的评审工作。
评审结束后,他与同为评委的张大千、谢稚柳、于非闇、黄君璧等人同游雁荡山。
那天,欣赏着雁荡美景,大家兴致高昂。
乐清县县长盛情款待了这几位艺术家。
席间,侍者端上一盘鱼,顿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只见几条鱼体形细长,略带金黄色,周身细鳞密布。
大千心生好奇,持箸不动,向方介堪询问。
他的鸟虫篆,古今第一!
他的鸟虫篆,古今第一!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 (今温州鹿城区) 人。
篆刻家。
1958年任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
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
其篆刻功力深厚,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赞为“无一字无来历”,古文字学家郭沫若称道“已达炉火纯青之境”,赵叔孺对其印学功底极为欣赏,曾语人:“可谈印者,唯介堪一人”。
方介堪为张大千刻印多枚,彼时有“张画方印”的美誉。
文革当中饱经政治迫害,以致身体伤残。
他的篆刻在民国时期是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之一,鸟虫篆印章和玉印风格的创作至今未有伦比。
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玺印文字别异》《古玉印汇》《玺
印文综》等。
东吴何氏
方济众印
潘婴私印
天衡铭心之品
烟江书阁
张氏大千
张爰之印
暗随流水到天涯
日嶲楼
白云山头云欲立
曾克耑印
迟燕草堂
春煦楼
村上三岛
大千
大千世界
大石堂
豆萝堂
固庵写生
镬边庵
韩天衡
韩振权印
寒舍
黄恒山
苦篁斋
苦篁斋
李曲
靈士私印
柳白衣
陆以洪
佩秋
破立斋
青山杉雨
饶宗颐
三千大千
沙孟海印
史莽
唐雲私印
唐雲私印
唐雲私印
吴中士印
西蜀张爰
小春在馆
谢建华印
忆谢堂
于园
鱼饮谿堂
张目寒印
张虔私印
张爰。
方介堪篆刻艺术研究初探
[] 1 邓散木. 学[] 篆刻 H. 北京: 人民美术 出版社, 7. 1 9 9 [] 2 方广 强. 方介堪 传略[] J. 温州师 范大 学学报( 学社会 科学版 ) 哲 ,
[] 3 韩天衡 . 印学论 文选[ ] 历代 M. 杭州 : 西泠 印社 出版社.9 5 I8 . [] 4 韩天衡. 中国印学年表 [] H. : 杭州 西泠 印社 出版社,9 5 1 8. E] 5沙孟海. 印学史[ ] H. : 杭州 西泠印社 出 社 , 99 版 l 9.
( 责任编辑 /彭巍) 作者简介 :李慧( 94 )女, 1 8一 , 黑龙江人, 渤海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研究生。
1 31
整理 了鸟 虫篆 印 , 示 了鸟虫 篆 的奥 妙 , 揭 创作 了大量 的鸟 虫篆 印。 作 为一介典型文人 篆刻 家 , 方介堪 先生走 了一条 与吴 昌硕等文人化海派创新不相 同的个人 风格化道路 。 在篆刻 艺术表述 的语言载体上 , 他大胆选取 了鸟虫篆— — 这种 文字 在某 些文人雅士 眼里 ,它只能算作一种 中性 文字 , 甚 至是美 术字 , 恰正是这种文字 的装饰 性为方介堪先生 的 恰
W enXu eYi U Sh Yan u J
☆ 文 学 ・ 术 研 究 ☆ 艺
方介堪篆刻艺术研究初探
李
( 渤海大学
慧
锦州 1 10) 0 0 2
艺术学 院 , 辽宁
摘 要 :方介堪在二十世纪 印坛享有盛名 , 擅金石书 画, 而金石尤 为之冠 , 且以鸟虫印著称于世 , 方 氏鸟虫”誉 为现 创“ ,
行列 。
在金石印学 中具有 精深 的学养和功力 , 其篆刻艺 术风 格独到 , 章法 稳重 , 手法 娴熟 , 秀生动 , 灵 尤其是 在鸟 虫篆 刻中造诣极深 和富于创造性 ,通过 自己的才情和学养 、 智 慧与胆识 、 机敏与技巧 , 构建 了突 出的个人 风格 , 以其精雅 华 美 的风貌体 现了上个世 纪 的金石学界 包前孕 后的艺术 风范 。 包前孕后是一种风 范、 一种气度 。 一个人具有这样的 风范和气度 , 才能称得上是一 个艺术大师 。事实 上历 史的 任何一位 艺术 大师 , 都具 备包前孕 后 的风 范和气度 , 方介 堪先生正是一 位承前启后 的大师 。当然 , 价大师的标准 评 从来 都是严格的 , 还要经过更 长的时间考验。 参考文献 :
叶露渊:银行客户经理出身的篆刻大家
和振 臂 引领 。同样 ,若没 有 一
批 重量 级 的篆 刻 家 , “ 文革” 后 也 难 以掀 起 篆 刻 艺 术 发 展 潮 流 奔 涌 的磅 礴 之 势 。 因 此 , 无
论谁 来谈 论 当代篆 刻 ,恐怕都
碧 主人 ;江苏 吴县 东洞庭 山莫
该 印 谱 由 台北 芝 田印 社 1 9 9 2年 刊 行 。 该 著 作 由叶 露 渊与 钱 君 訇 合 著 , 上海 书局 1 9 6 3年 出 版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楼 ” “ 且住 轩 ” “ 静 乐 ”等 室
名 。 系 当代著 名 书画 篆 刻 家 , 生 前 为西 泠 印社理 事 、 中国 书
一
废待 兴 , 艺 术亦 不例 外。 与传 统
书 画艺术 一样 ,这 一时 期 的篆 刻 艺 术 也 逐 渐 进 入 了 一 个 崭 新 的发展 阶段 , 浩浩 荡荡 , 波 澜 ; l 士阔。 应 该说 , 任 何 艺术 门 类要
实 现 这 种 跨 越 式 发 展 , 总 少 不 了 一 批 艺 术 领 袖 的 大 声 疾 呼
2 0 1 7l 金 融 言 行
68文 化 l 艺术金融
《 看她 开 口只谈 笑( 扇面 )
L 海 凹 明 银 行 发 行 的 纸 币 壹 圆 芬
上 海 四 明 银 行 发 行 的 纸 币伍 圆 券
叶梦得( 1 O 7 7 —1 1 4 8年 ) , 宋 代 词 人 。字 少 蕴 。苏 州 吴 县 人 , 为宋代名臣口 十 逵 之 后 。历 任 翰 林 学 士 、 户部尚书、 江 东 安 抚 大
群 :无论 谁提 及 当代篆 刻 复兴
篆刻鉴赏
一:书远每题年似乎黄公的每根线条,都有不同的神韵和精彩。
“书远每题年”朱文印,是黄士陵应朋友之请所刻的精心之作。
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约《从军行三首》中“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一联。
此印文字的结体、布局,模仿了汉代名碑“张迁碑”篆额书法的特点,特别是“每题年”三字,以一种圆转飘逸的线条来表现,细化而柔和。
全印再配上运刀的洗炼爽利,在结字的平正中见出险绝,在线条的平直中见出韵动,在布局的茂密中见出畅达。
在“书远每题年”里,如此多的横线,也不讲平行、平直、等长,除粗细尚大体一致,一任随意、率性,竟使各有风姿,相互辉映。
细读之后,你会发现,看似奏刀漫不经心,每根线条却清清爽爽,起讫干净利落,不做残断、斑驳,也无粘连、并笔。
二:青溪摄居青溪摄居”一印取法汉印章法,构图为常见的斜角对称,两正两攲。
由于“青居”都是竖线条组成,没有突出的留红,为了避免章法平板,作者把“溪摄”两字作散红处理。
尤其是“摄”字,提手旁不作缪篆,而作小篆写法,三个处理成斜三角的“耳”则为配篆,是常人所不敢用,更显新奇绝妙。
这方印其实并不完全仿汉印,四个字形多少都有些小篆的影子,比如“青”字“月”部两竖微曲,“溪”字“谷”部四点起笔重收笔轻,向外分出,更加别具趣味。
四笑谭问气吐霓虹白文,石章。
通高7.1厘米,纵4厘米,横3.8厘米。
楷书边款,款文:“甲辰岁得古鼎一,是日心神舒畅,乃有此作。
何震为兰峭老翁一览。
”这是一方由何震篆刻的石章。
何震(约1541-1607),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安徽婺源人。
何震印学,受之于文彭。
据周亮工《印人传.书何主臣章》记载:何震“往来白下最久,其于文国博盖在师友间,国博究心六书,主臣从之讨论,尽日夜不休。
”不过他不同于多才多艺的文彭,是一位专攻篆刻的“专业”北京刻章印人,在这个领域里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如果说明清流派印章由文彭叩开山门,那么首先进山得宝的却是何震,而且成为徽派崛起之首领。
“笑谭问气吐霓虹”是何震多种风格样式之一种。
方介堪篆刻审美意象中儒家“中和之美”的体现
现 当代学者们所认识 。 方 介堪 是一个 典型 的儒者 , 的处世 思 想 深受儒 家 思 他 想 的影 响 , 因此 他 为 人 和而 介 , 事谨 而 严 。 由于 受 这种 做
2 审美对象形式之和。在论审美对象时, . 我们大多重
的整个 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高价值 原则, 就是和谐。 中和 , 表现 视形 式本 身 的和谐 、 强调法 度 的美 。以 “ ” “ ” 潇 、 湘 两字 为 在 文艺领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则被 习称为 “ 中和 之美。 【 ( 中国美学 例 , ”2 ¨’在 】 两字之偏旁“ ” 的变化是 同中求异, 违而不犯 ” 是“ ,
起来, 才能 不 断产生 出新 的事物 。即是 说美 只能 存在 与
事 物 的多样 性 的统 一之 中 , 种 多样 性 的统 一就 是 “ ” 这 和 。 美 同“ ” 和 是分 不 开 的 。这就 包 含 着 “ 和而 不 同” 思想 。 的
吟低唱的媚姿。因为他的艺术观与美学观是含茹于刚柔 之问的儒教文化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不像齐 白石 风格
关键词 : 方介堪 ; 篆刻 ; 中和之 美
残破 边 中和, 中国古代思想史、 是 文化史上 的—个极其重要的范 心 , 中所 包 含着 的朦 胧 美 , 框 作 为 空间元 之一 种 所 弹性 与 张 力 , 的节 奏 , 至 分 、 、 力 乃 合 重 畴。《 礼记 ・ 中庸》 反复倡言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 产 生 的界 定 内涵 , 者, 天下之 大道也 。致 中和 , 天地位焉 , 物育焉 。 【 ( 中 心 、 万 ”】 删 向背 、 疾迟 、 衡 、 平 交叉 , 这些 在客 观 自 中被 抽取 出来 然 与和成 了宇宙 的最高秩序法则 , 把握住 了中和 , 也就把握住 了 道 。在儒家 即为 中庸之道 , 在道家即为 自 然之道 , 二者所构成 的形 式美 的 因子 , 被最大 限度地 发挥 出来 。
篆刻印文的运用—篆刻内容排版布置及篆刻字体教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篆刻印文的运用—篆刻内容排版布置及字体教程我们如果把篆刻比作是一个建造房屋过程的话,那么印文的运用就好比房子正式动工之前进行的总体造型的图样设计。
这幢房子作何用途,采用什么建筑材料施工,对于印章来讲,就是印文内容的确定和入印字体的选用问题。
前人曾说:“篆刻犹大匠造屋,先会人之意,随酌地势之宜,图象间架润然胸中,然后较量尺寸准绳,雕断结构,方称完屋。
”这里的“会人之意”、“酌地之宜”指的便是印文内容和入印的字体。
印文运用的适当及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方印章的成功和失败。
(一)印文内容的确定印章同书法、绘画作品一样,其内容虽然不直接表现为艺术,但内容却是被表现的对象。
内容通过某一艺术形式的表现,产生其欣赏价值,而任何一项艺术形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取决于具体的内容,同时又往往要受到内容的束缚和限制的。
因此,印文内容的确定,是印文运用中首先碰到的问题。
1..根据用途确定内容印章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用于表明身份的姓名印。
这类印章的印文除了为一般场合都可用的纯姓名外,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姓名后加不同的词语。
①如铃于创作书法作品的,印文可在姓名之后加“书印”、“书”或“墨迹”等(见图171-174)②铃于绘画作品的则可加“画”、“画印“成“写生”等(见图175-176)。
"XX作”,"XX多少岁以后作”,或“xx书画”,可同时用于书和画的作品上(见图177-179).③铃于所收藏的字、画或图书的印章,印文可为“xx收藏”、"xx珍藏”、“xx 藏书”或“xx之物”、"xx所有”、"xx珍玩”等(见图180-184)④用作铃于经过自己鉴定、鉴赏的字、画、书籍的,印文在姓名之后可加:审定、考定、校订,或鉴赏、珍赏、过眼、经眼、读过、阅过、曾观等(见图185-190);⑤对章或两面印。
印坛龙头——方介堪
敌伪 服务 ,饱尝战乱 沦陷之苦 ,又经 历中年丧 妻之 痛 ,形容 憔悴 。抗 战胜利 后 ,他 又回到 上
海 ,重新投 身艺术活动 ,并在 次年 以篆刻作 品
艺压群芳 ,他们两人交 谊深厚 ,相 互推重 , 相 海两 冷印社 ,任该 社木版部 主任 。不久 ,方 介
互 欣 赏 ,相 互互 补 ,相 映 生辉 ,成 为艺 坛佳 堪拜竭 吴 昌硕 ,又受到吴 昌硕 的激赏 。以后 又
方 先生 。18 年张大干请方 介堪为之刻 “ 91 以简 任 中国 书法家协会 名誉理 事 ,西 泠印社磊 社 长 0
易密” 、 “ 有此山川 ”、 “ 闭门造车 ”等印 。 等职 ,文化 部特邀 他到北 京颐和 园休养创作 ,
其父翰 墨轩设摊刻 字 ,在温州 初露头 角 ,受到
1 8 年张大干 又寄给方介堪 《 92 东方朔偷桃 献寿 使 他在 民族 振兴 有望的安 定环境 中 ,心情舒畅 地 倾力创作 ,作 品曾两度 受文化部 特邀送 日本 交 流。 18 年 因病去 世 。19 年 ,方 介堪子女 97 97 独 资兴建颇 具规格 的 “ 方介堪 艺术馆 ”。2 0 01 年 。被 列为温州十大历 史文化客人名之 一。
竖 cc rt 饕。t e ”。 cn en i a 。
龙 头一 方介 堪
⑨ 圆 圆
方介堪篆刻作 品
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 的海上 ,有两位著 名的 艺术 家 ,一位 以绘 画享 誉画 坛 ; 一位 以篆 刻 另
上海 颇负盛名 ,他 对方介堪娴 熟的篆刻深 为惊 异 , 然将方介堪 收为弟子 ,并将他推荐给 上 欣
馆馆长 。1 6 年 ,兼任温 州丁艺 美术研究 所副 93
少年成名遍访名 师
方介堪 (9 1 1 8 年) 1 0 — 9 7 是二 十世纪 杰出 的
书画鉴定中印章的识别
2月号·书画艺术/61篆刻知识zhuankezhishi书画鉴定中印章的识别□一 鸣印多为铜印,明清印多为石印。
铜印多为铸印,石印多为刻印。
古玺的风格奇绝险峻,汉印的风格朴茂雄浑,明清流派印的风格亦各异。
明代文彭的秀润、何震的猛利,清代丁敬的雄健高古、邓石如的风健婀娜、吴让之的圆转飘逸、赵之谦的多姿多彩、黄牧甫的挺劲秀雅、吴昌硕的古朴浑厚,近代齐白石的雄强猛烈、来楚生的奇险苍茫,等等。
名家不会作假,作假绝非名家。
只有那些半桶水的人,才会仿冒名家之作,从中渔利。
时下作假手段繁杂,花样百出,技术高明,以假乱真,印章和字画是古玩中最难鉴别的。
收藏印章,有人是以石为主,有人是以印为主,二者皆可。
要想收藏到一方好印,印章老、名家刻是首选。
当然,章石的好坏,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综述如下,以供警惕。
假冒名家,牵强附会。
有新石新刻、旧石新刻、旧印补款、旧款补印。
这些要从作者的风格特点去认真审视,只有明眼人方可看出破绽,不熟知篆刻三昧的人则很难理解。
书法篆刻水平不高,必假无疑。
印章仿旧,手法多样。
比如,故意敲损、打破棱角、烟熏火烤、茶煮药浸、涂胶抹油(用黑皮鞋油沾灰、土等涂搽)、抛光打磨(在抛光机里抛光,用棕刷打磨刀口)、印泥沾灰(在盖印后往空隙间擦灰),等等。
只要看上去有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或者油垢满面、胶泥缠身,定假无疑。
印文杜撰,漏洞百出。
仿冒者往往水平不高,时有破绽,如印文篆错、正反不清、排列相反、反字正刻等等,均是伪作。
《美意延年》方介堪鉴别字画要懂得笔墨功夫,鉴别印章要识别篆法、刀法、章法、时代流派、书法功底等等。
藏印,主要应从篆刻艺术考量。
一个收藏印章的人,对书法艺术要有精深的研究,否则很难对篆刻的好坏有正确的理解。
旧的印章,轮廓圆润,表面光滑,多自然的磨损而无人为痕迹,经久的风化留下历史的迹象。
篆刻线条表面圆滑,因用久或自然风化后笔画圆转,印底(即笔画间的空隙)无明显刀痕。
表面干净,无人为的脏东西。
方介堪的四方抗战胜利纪念印
方介堪的四方抗战胜利纪念印作者:袁啸波来源:《收藏/拍卖》 2012年第6期文、图:袁啸波(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现代篆刻名家方介堪(1901——1987),名岩,以字行,别署玉篆楼,浙江温州人。
方介堪家境清寒,9 岁开始学习篆刻,少年时即已崭露头角。
1925 年,他来到上海,问学于海派艺术巨擘吴昌硕,又拜金石书画名家赵叔孺为师。
不久,即声名鹊起。
刘海粟闻其名,邀请他到上海美专讲授篆刻。
在沪十年,方介堪勤奋治印的同时,广交书画界耆宿名流,相互切磋探讨,因而技艺大进。
他与张大千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他为大千镌刻过大量书画印,张画方印,交相辉映,艺坛传为佳话。
抗战爆发后,方介堪回到温州老家,拒绝与日伪合作,饱受战乱沦陷之苦,又遭父丧妻亡之痛,容颜憔悴。
抗战胜利后,方介堪受张大千之邀,重返上海,恢复了篆刻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方介堪主要从事温州地区文物征集和保护工作,功勋卓著。
“文革”期间,他一度受到迫害,平反后,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
方介堪治印以秦汉为宗。
他研读古代印谱逾千部,悉心勾摹古玺印达万钮,又广泛吸取明清篆刻名家的精华,加以融汇创新。
故其刻印典雅淳正,被文博学者马衡誉为“无一字无来历”,郭沫若称赞他的篆刻“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方介堪从事篆刻艺术时间之长,作品数量之丰,古今无人能及。
他一生治印超过4 万方,然而,由于迭经兵燹和浩劫,能够留存下来的印章或印蜕,数量已十分有限,因而每一方都弥足珍贵。
前不久,我偶然在上海顾宝勇先生箧中亲眼目睹方介堪所刻“中兴元首”、“大中华民国胜利之宝”两印的原钤原拓,叹为稀有。
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得知,当年,方介堪共镌刻了四方抗战胜利纪念印,这是其中两方。
另外两方是何内容,则不得而知,更无从寻觅。
经向陶臻平兄打听,我获得线索,最终有幸与远在温州的方介堪先生之子方广强先生取得联系。
承广强先生热情告知,此四印的印蜕(含“大中华民国胜利之宝”印的边款拓片)曾刊载于1947 年度的《中国美术年鉴》中,并发来图片。
寻找传统文化元素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怎样在地方课上展开篆刻教学
近期 。 省 出台的《 江省学校体 育卫 生和艺术 教 育发展 “ 我 浙 十二 三年来本人 利用课余 时间通过师从业界名 师、 听业界 老前 辈的国 五” 规划》 提出 :开展学生艺术 活动和艺术社 团建设 , “ 推动学校艺术教 学讲座、 参观和参加各种专业领域 的展览 。 多方采集与学习各种书刊、 在篆刻技 法、 理论 、 应用 、 与其它 门类艺术 的关 系 。 名家 以及 育的普及与提高”“ ;扩大高雅 艺术进校 园活动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创 图片资料 。 新。” 之前在《 十一五” “ 规划》 中也 曾明确指 出 :要使每个学生能够至 典故 、 “ 地方篆刻先 贤艺术成就等 诸方面都进行 了不 断的探索 、 习和 学 少参加一项课 外艺术活动 . 九年义 务教育 阶段都 能具有一项艺术特 积累 . 在 获得 了不菲 的收益 , 而在教学 中能得 心应手。我深深地 体会 从 长。” 美术课 是学校 素质教育 的艺术学科之一 , 含 内容非常丰 富。 到 .教师 只有 以丰富的传统 文化知识和精湛 的技 艺才能引发学 生兴 它包 然而省教育厅所统 发的美术课 教材面面俱全 . 蜻蜓点水 . 仅侧重于共 趣 。 使之热爱 篆刻艺术 . 能达 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 才 这里体会 性. 不可能考虑 教师 和学生个性 。如果局 限于教 材 中那一点儿 内容进 最 深的是寻找与发现 、 学习与运用 本土的文化资 源 . 更好地为篆 刻教 行教学 . 教师 的个人专长就难 以得到发挥 . 学生的艺术特 长更 是无法 学服务。我市有 着与其他地方不 同的得天独厚学 习条件 , 篆刻历 史上 得 到很好的培养 名家层出不穷。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 的艺术 团体西 泠印社 . 后只 前 篆刻艺术在美术教 材中虽有所涉 , 内容非常少 . 但 仅一课时 。 而在 有 34 9 位社员 , 中本市 的就 占了 l 位。 而其 9 他们 的篆刻作品 。 追求“ 文 中国传统文化 中 . 中国印”是中国最古老 的文化形式之 一。特别是 气 ” 书卷气 ”具有文脉传承 的显著特征。 “ 和“ . 这些地方篆刻先贤与篆刻 20 0 8年北京奥 运会标志 “ 中国印 ” 的出现被世 界所关 注 . 对人 们 的心 名 家为学 生学习篆刻提供 了丰 富的师资资源 . 更为学生提供 了最 亲切 灵 有着强烈的震撼 。中国篆刻艺术是 以石材为 载体 , 以汉字为主要表 的地方传 统文化元 素, 因此 寻找传统文化元素 . 提高学生人文 素养 , 在 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 艺发展而来 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 本 地展开篆刻校本艺术课程 的教学是具有深刻 内涵和蕴籍 的 其主要特色有 : 、 一 借用契刻古 代文字 的方式 表现 中国传统 文化 中虚 2 通过 多种 途径培 养学生欣 赏、 领悟 篆刻艺术 的能力 。 引发 实相 生 、 阴阳合 一的审美取 向 。 具有抽象和神奇 之美。二、 融多种传统 学篆兴趣 文 化底蕴 于一身。 作者要在很 小的尺寸中表现 中国的诗 、 、 书 画和构成 学 。 且真实、 并 准确地表 达其思想 、 情感 、 学养 , 求布局和刀法 的精微 21 展示 实物 . 追 . 直观讲述 . 提升学篆兴趣 妙趣 . 风格各 异 。 可谓“ 方寸之 中表现 大干世界 ” 所 以中国印章 同传统 。 首先 . 堂成为学生寻找传统文化元素 、 使课 萌生人文素养 的摇篮 。 的书画不可分割 .诗书画印 ” 往是 四位一体 . “ 往 方寸天地 蕴藏着丰富 课 堂上, 通过 实物投影仪 、 图等途径 , 挂 展示先贤的印谱 、 印蜕 、 印屏及 的人文艺 术元素。三 、 篆刻作 品是人文与 自 的结合 , 然 是天然石材 、 精 印章等实 物 . 学生直观地对先贤 的艺术成就有 了感性 的认识 如展示 制钮雕和篆刻技艺 “ 美合 一” 三 的过程 。2 0 年“ 0 9 中国篆刻艺 术” 被联 方 老夫子 的“ 画到梅花不让人 ” 印时 , 一 让学生来解释句子 的含义 。在 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 “ 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 中国篆 此基础上再 出示方老夫子 的梅花 图, 。 以此引 出方老夫子不仅篆刻水平 刻 艺术走进 了国际视野 .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的传承 、 护和发展提 精湛 , 的中国画亦毫不逊色 . 为 保 他 尤其善于画梅花。 当学生为先贤多才多 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 对世 界文化 多样性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 。 艺 的人格魅力所惊 叹. 为先贤诗书画印全方位的艺术造诣 的人文影 响 有鉴于此 . 作为美术教 师 . 本身对篆刻艺 术的执着追求 成了开设 力所感染 时, 习篆刻 的兴趣 自然而然地萌发了。 学 该校 本课 程的先决条件 。而篆刻课程所独具 的人文性 、 可操作性和多 在课 堂教学 中也 可 以通过有关 本地先贤名家 师承关 系 、人文典 元文 化性 特征为学 生更好 的了解传统文化 , 发现更 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故 、 人物 简介 等地方先贤的相关信息讲述 . 提升学生对篆刻学 习的兴 提供 了最好 的途径 。 20 年起 . 意于“ 自 06 立 寻找传统文化元素 , 提高学 趣 . 学生对篆刻艺术 的向往 。 : 引发 如 在介绍方介堪先生与张大 干先生 生人 文素养” 这一理念 . 据 自 的书法专长 和对篆 刻的兴趣 , 根 身 开始摸 “ 张画方印 . 珠联璧合 ” 的手足之 情时 . 可从 2 0 年方 老先 生的“ 07 潇湘 索着在学校展开了校本 篆刻课程 的尝试 。 而在初 中开设篆刻课难度很 画楼” 一印 以 9 9万在杭拍卖成 功的案例起步 . 开始 追寻 “ 湘画楼 ” 潇 大 浙美版美术教材中仅有一课 时的篆刻介绍 , 内容较 为简单 , 学生学 的主人—— 著名 画家张大千先生 同时可 以组织学生收集落有该 印的 习篆刻也 没有 多大兴趣 , 更得不到家长 的理解和 支持。因此这为 中学 张大千先生美术作 品资料 。 学生在探究方老先生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先 开展 校本 篆刻课程 的研发提供 了很好 的契机 。 生深厚友情 的同时 , 了解篆刻艺术与诗书画等其他艺术 门类之间经纬 20 年 . 0 9 为了提高 自身篆刻艺术 的素养和能力 . 我报名 去中 国篆 交错 的关 系 , 这样不仅 强化 了其对艺术 的感悟 . 还进一 步提升 了学生 刻艺术研 究院进 修篆刻 艺术 。通过一年多 的学 习 . 萌发了设计篆 学 习篆刻 的兴趣 本人 刻校本课 程 . 书画篆刻 中的文 化元素融为一体 . 将 以提高学生 人文素 2 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 . 2 广泛营造人文氛围 养的想法 。 三年前在 学校开设 了篆 刻课 , 凡初一 、 初二学生根据 自己的 2 . 征集我市篆刻名家的作品 , .1 2 编辑成印谱 . 组建教学资源库 。 教师 兴趣 爱好 , 采用 自由选 择的方式 , 修校本篆刻课程 , 选 每周上一节 , 每 根据 中学生艺术课教学大纲要求 、 学生具体情况及篆刻艺术的常识和 学期 累计 约十八课 时 在近三年 的教学实践 中. 获得 了许 多有 益的启 技法 编写 篆刻课程授课讲义 . : 如 篆刻 艺术 常识包括 : 1学 习篆刻的 ()
张铭鸟虫篆印欣赏
张铭鸟虫篆印欣赏鸟虫篆印章是篆刻领域里的一株奇葩,它诞生于古老悠进的战国时期。
明清以降,涉猎鸟虫篆印鲜有其人。
直至近现代已故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倾注精力于鸟虫篆印的研创,美轮美奂的鸟虫印,始突破世俗为印坛所接纳。
相对工稳典雅的鸟虫篆印,是当今很受篆刻爱好者喜欢的一路创作题材。
鸟虫篆印其形式近年倍受青睐,因其本身特点比较突出,图形典雅、华丼、有一定的装饰性,圈内圈外人都比较喜爱。
但现代真正能采用鸟虫篆印形式迚行批量创作的人却为数不多。
三步斋主张铭,在对已故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鸟虫篆印认真研习的基础上,对恩师韩天衡先生的鸟虫印亦迚行了系统的研究,幵旁涉其他诸家,兼学幵用,博采众长,用其对篆刻艺术的执着精神,用其驾驭鸟虫篆法和刀法的娴熟技能,为广大篆刻爱好者奉上了一道精美的鸟虫篆印艺术大餐。
通常技法的纯熟时常会给篆刻创作带来过“熟”的感觉,熟自然会生巧,而熟过头也容易“想当然”,少了鲜活思维,作品的可读性自然会减少。
而巧也未必能使作品耐看,巧过头则很可能是俗。
不思迚取,墨守成规,只会在前人成果里打圈圈,是很难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来。
张铭在鸟虫印创作中力求表现鸟虫篆印的形式趣味、在追求流畅俊雅的同时,用比较生辣的刀法捕捉扑拙的韵味,避免这种特殊形式的元素造成印面的轻浮与匠气,尝试用较为方折力挺的笔致来表现鸟虫篆印的典雅与质朴,用笔断意连的线条留给观者充分的联想空间,意在使线条于虚实之间产生朦胧之美,主观上取向于既熟且生的感觉。
张铭斋室取名“三步斋”,表面上看是形容斋室较小,其实还包含着谐音叫“三不斋”,既“不从众,不媚俗,不取悦他者”,张铭的鸟虫印作印化感较强:一是文字的取舍适合整体章法的构图需要;二是间架结构符合疏密的布白要求,通过对结构适度的整合变形处理,有的可能还要作点夸张手法,来达到文字按排与整个构图的协调性;三是线条的形态上未必与原文字完全相像,关键部位点到为止;四是用刀上有刻划感,留有刀痕,有刀感的作品时常会印感较强。
台湾书法篆刻浅述
争、 贫穷等极 大的痛苦, 也从未消亡, 一旦有了
台湾地区书法篆刻概况以供参考。
押潼
癣惹 . 五
座 鼍 祥
声 、 5
1 l
李 1 -
漕 杪 幕
军 S
— ●
口
j I 》
口
磊
.
,
敬{ 5 I
收藏很少, 其中林 朗庵收藏篆刻原石、 印谱、 古
会友的 目的。 很 多同好来往戴府谈艺论石, 其中
有赵耕石、 张心 白、 张 直_ 厂 = 梁乃予、 庄蝶 庵等, 绝大多数为大 陆来台人士 。 1 9 4 9 年赵叔 孺弟子
大、 令日 本人亦纷纷从 师学艺的大师曹秋圃 ( 名
宁囝窗哥 ・ 文化之旅
C J I I N £P ^』 N¨N G ( ’ 、 f 』 J GRAf l f n
厶 l -l
湾 书法篆 刻浅 的时间 , 中
的 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 变化 , 发生了 众多影响深远 的重大历史事 件。 相比这些 重大
华、 王壮 为、 曹秋 圃、 程沧波、 刘延涛 等人 为常 务理事 , 李普同、 朱玖 莹等为理事, 形成台湾最 大的遍布 全岛的书法 团体 。 1 9 6 3 年, 赴台 书法 大师于右任举起标准草书的大旗 , 成立标 准草
刻活动 , 二是夹缝 中生存的 中国人 所从事 的篆 刻活动。日本人有结社之 风, 有泽谷星桥、 尾 崎 大步等人成立 “ 水竹印社 ” , 在台北等地有 松田 寄 山、 足达畴 村等人组织 的 “ 长 思印会” , 他们
适合的土壤 , 立即便生机勃勃、 郁郁葱葱。
1 9 4 9 年以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台湾孤 悬海 外 , 大陆与台湾的书法 篆刻出现了长达数
方介堪鸟虫篆印及其对印坛的影响
方介堪鸟虫篆印及其对印坛的影响权英杰【摘要】鸟虫篆印是指以鸟虫篆文字入印的印章.它发源于战国,盛于两汉,之后长期处于式微,直到二十世纪才形成创作高潮,即以方介堪为领军人物的创作风格驰名印坛.方介堪的鸟虫篆印创作取法高古,时誉甚高,为鸟虫篆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方介堪鸟虫篆印的创作动机与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汉鸟虫篆印、铜印等方面.同时,从历史发展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鸟虫篆艺术的价值,并对当代印坛鸟虫篆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简略分析.【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5页(P112-116)【关键词】方介堪;鸟虫篆印;纹饰【作者】权英杰【作者单位】太原学院学生处,山西太原 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9鸟虫篆,承袭于楚国文字体系,是一种将花、鸟、鱼、虫等动植物的形象与篆书文字形象进行结合的装饰性文字。
自西周至春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文字在不断满足日益繁杂的社会需求的同时,其装饰性也开始逐渐独立并鲜明起来(详见图 1)。
文字不再是纯粹记录语言的符号,其形体的拉长与线条的扭曲带来了更为强烈的装饰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对美向往的内在表现,也是文字由记事向艺术发展的过度。
正因为这种装饰性的表现,使得文字在社会动荡和战争不断的春秋时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在繁杂的各国书体中,最具装饰性,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鸟虫书。
鸟虫书,最早称“虫书”,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汉以前史佚记载,已无法考查。
《说文解字·叙》曰:“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1]315 由此可见,在秦朝鸟虫书已是官方认可的文字体系并被广泛地使用。
西汉初年,虫书作为“六体”之一,由太史用来课试学童,至新莽复古改制,则称虫书为“鸟虫书”。
《说文解字·叙》云:“及亡m新居攝,使大司空甑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论坛‖方介堪与切玉法
论坛‖⽅介堪与切⽟法⽟印是秦汉玺印中⽐较特殊的⼀类。
这种特殊⾸先是材料造成的,由于⽟材不能像⾦、银、铜、铁等其他玺印那样⽤铸或凿的⼯艺,只能以艰难的碾来刻划印⽂,便造成了线条的形态和铸、凿形成的线条形态不同。
由于制作的困难,妨碍了⽟印的⼴泛应⽤,使得秦汉时代的玺印制度规定,只有较⾼级别的官僚阶层才可以拥有和使⽤⽟印。
因为这种限制,倒使得⽟印的制作不敢粗率,留存下来的⽟印在整体上要⽐同时其他材料的玺印更严谨、精美。
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印享有⼀种独特的审美效果;章法稳实、饱满,线条圆劲、遒丽,结构严谨,⽓息清隽。
这种⽟印独有的特殊审美效果在篆刻学上称为“切⽟法”,为清朝以来的篆刻学所取法。
⽅介堪先⽣则是民国篆刻家中擅长切⽟法的⾼⼿。
“春晖庐”(图1),⽅介堪先⽣⾃署为“拟汉⽟印”,线条圆劲流⾛,章法茂密,⽂字的转折圆熟温润,表现了⾼度的纯熟性。
图1“⽵佛龛”(图2)较“春晖庐”别有⼀种⽅锐之意,⽣拙之感,线条较细劲,章法较疏朗但绝不松懈。
⽐较难得的是,⽂字线条在劲直、⽣辣中⼜有⼀种隐然的起伏流动之感,作品便更为灵劲。
“雾满龙岗千嶂暗”(图3)与“⽵佛龛”为⽅先⽣拟⽟印之同⼀类,但更巨⼤⽽难得。
图2图3“是诸法空相”(图4)则是⼜⼀类。
这是近似于⽟印中的凿印。
⽟印的凿与铜印的凿不同,前者质坚,须⽤利器反复刻划,才能形细瘦、清劲的线条。
⽅先⽣仿此类⽟印也极得精神,线条虽细但依然饱满,不显单薄,章法上适当的疏密处理、⽂字中合宜的⽅圆安排,都给看似平正的作品带来咀嚼的回味。
图4“穭园⽩笺”(图5)则是介于粗细线条之间⼜⼀刻法。
作品⽓息安详,线条的交接处忽断忽连、笔断意连,起⽌处的似尖似圆,既强化了⽟印的特征,⼜细致、微妙地表现了篆书的⾏笔意味,线条的粗细、轻重的变化更强调⼀些,读来⼼⽓平和⽽余味隽永。
“稚柳佩秋夫妇同真赏”(图6)或可属同⼀类作品⽽谨严更过之。
图5图6⽟印由于材料的坚、脆,致⼯艺上的“制作性”更强⼀些,纹饰繁丽的鸟⾍篆印很多是以⽟为材的,因为这些纹饰逐笔“制作”,⽽不能像其他⽂字那样整体浇铸或者酣畅地凿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 初开始 创作的鸟 虫书印 的沉稳 空灵最 负声 甚深并波及后学如徐无闻 & 先师 ) 、韩天衡、林剑
誉,驰名天下。由此,拓宽了印学领域,贡献卓著。 丹、刘一闻诸先生。
他精于鉴定文物,金石、书画之外,还有文字学方
以下就方介堪先生独具一格的鸟虫书印谈谈
面的专著《玺印文综》。今年时值方介堪先生百年 其学养情趣和艺术创造精神。
的拓宽了篆刻的艺术表现空间,并在时间的延展 甚广,往往陶文亦在其之列。秦汉砖瓦性质相同
中丰富和强化了审美节奏感。同样不容忽视的还 者,也属此类。玺类文字多为篆文———战国玺用大
在于,方介堪先生鸟虫书印作品格调甚高,不仅与 篆,秦印一般用小篆,间或大小篆参用,或用点早
低俗完全无涉,而且达到了极为纯净的境界:茂密 期古篆。由于印章都不大,字数也不多,用玺印文
之中现功力,意态之间展才情,心手双畅,旷然自 字入印就要特别讲究字的结构和章法,相对而言
适。如同齐白石融注民间技艺于传统文人画而垂 刀比较自由,且多省笔,因而显得特别简古。观方
名画史一样,方介堪先生也足可凭借其鸟虫书印 介堪先生篆刻,得益于玺印者尤多,此正所谓取法
的雅俗共赏开创精神而跻身大师行列。当然,评价 乎上也。这又使我们从学识上、从习艺途径上更多
以致清末金石之学大兴,海内风靡,盛极一时,影 《玺印文综》。此后继续编著了《印谱过目考》、 《现
响直到民国。篆刻一界 ,无论皖派、浙派,拟或“云 代篆刻第五集·方介堪印存》和《方介堪印存六
间”、 “莆田”,还是吴昌硕、王大沂、易熹,或者赵叔 集》。其中,$( 年代辑《介堪印存第七集》、 《方介堪 孺、王福庵、唐源邺,皆取法高古,流连于石鼓、玺 印存八集》" 晶玉类专集即《介堪手刻晶玉印》# 二
刻密切配合的一种艺术。它的出现最初是为了实 鸟虫书只是篆书手写体的一种诨称。由于笔划之
用,后来经过历代篆刻家们的努力,继承秦汉玺印 中用鸟虫加以装饰的文字所见较多,故鸟虫书主
的传统,逐渐使篆刻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要指为此类,并可简化为两类,一,鸟书,主要是指
并与诗、书、画交相辉映,成为中国文人艺术的典 笔划加鸟饰的篆字。古铭文中已可见到多种形式,
的考究居然突破了传统的羁绊,其朴拙率意的印 自 %&’& 年起,历时 & 年,经学生林剑丹、张如元等
风对后世特别是今体字印章产生了较大影响。当 人续补整理才得以全部脱稿,于 %&-& 年由上海书
然,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不说,单就其画 店出版刊行。该书共计收入玺印文字 !%-(( 个,单
押 文 字 有 时 就 极 不 规 范 ,太 过 随 意 且 难 以 识 别 字计为 $&’. 个,较罗福颐《古玺文编》所收 %)$!
期。
型代表。方介堪先生治印上追秦汉,尤醉心于汉人 如《越王州句自作用剑》上的字,鸟头皆实, 《蔡侯
切玉法,所治玉印足以置于古谱而乱真,其汉印印 产之用剑》上的字,鸟眼有珠。二,虫书,主要是笔
作线条变化不大,喜欢在疏密上下功夫,朱白对比 画加虫饰之形的篆字。虫书包括很广,龙、蛇、虫、
分明,自然生动,可印证方先 生早期曾学研徐三 豕皆在其列。汉印中有些字,笔饰似鸟非鸟,似虫
一种中性文字,甚至是美术字,恰恰正是这种文字 故又称玉玺。 “印”表印章之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
的装饰性为方介堪先生的篆刻艺术创作注入了生 期,战国后即为印章之通称。由于采用当时各国所
命活力,那种好象只能在民间美术中才能体悟到 通行的籀文或古文,近似当时钟鼎上的文字,这种
独特生活气息如今荡漾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极大 印章,又称古玺,其文字称为古玺文。它包括范围
印、封泥、镜铭之中,古雅蕴籍有余,质朴率真不 册由上海宣和印社辑成。 《方介堪印存》作为《现代
足,拘泥于所谓文人印学正统。体现在入印文字 篆刻》第五辑,由上海西冷印社于 %&$) 年刊行 *! + 。
上,以古雅唯尚。观中国印学史,在宋元时期,与唐 %&$, 年方介堪先生在北京任故宫博物院古器部
以来求古求雅的文人私印相对应,当时庶民私印 委员并为故宫博物院编辑了《宋贤名翰》、 《元贤名
大师的标准从来都是严格的,还要经过更长的时 地了解了一代大师方介堪先生。
间考验。染翰煮石历来为文人之擅场,尤其对金石
篆刻家的品评更是要附加许多相应的文化要求, 为了全面地了解方介堪先生的金石成就,下面有 必要进一步谈谈与方介堪先生篆刻艺术有紧密关 系的印谱勾摹整理和用印文字工具书的编纂工 作。
* % + 余德泉:《书法通》,湖南大学出版社 %&&& 年。 * ! + 张如元:《方介堪先生年表简编 " 初稿 # 》。 * $ + 茅子 良:《上 海篆刻 百年 进程》,《书 法研 究》!((% 年第 %
K<G LB8=6M D7AE 15<F7A 94< 6<7; BC I57B:4BAE64> =>:B@<A96 BC 8BG7; 6<7;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篆刻艺术家方介堪先生的艺术成就,并重点从鸟虫书印和印学著述两方面
加以评析。
关键词标识码 2
庚。至于其鸟虫书印则更是流动洒落、优美俊俏, 非虫,鸟虫不可分 /$ 0 。总之,鸟虫书是不同于一般
颇得吴让之之神韵。篆刻则体现为印材、印文、款 的书印文字,用鸟虫书篆入印具有相当难度,如果
识的完美统一,这点也可从方介堪先生的鸟虫书 说黄宾虹为上海开埠以来收藏古玺印、研究古文
印中加以体会。明清以来,印学界流派迭起,从文 字第一人,那么,方介堪则堪称近世引鸟虫书等装
方介堪 & $’"$ * $’+, 年 ) ,名岩,浙江温州人, & 何 ) 派、皖派、浙派到近代齐派,风格各异、争奇斗
兼通小学和诗词书画,以篆刻闻名于世。平生治印 艳,方介堪先生篆刻大体可归入赵叔孺一派 ,与
- 万余钮,风格多样,尤以玉印的 精到洒脱和 -" 齐、吴写意派相颃颉,特别在近 ." 年来,影响上海
人化海派创新不相同的个人风格化道路。在篆刻 %&!- 年曾农髯就称许“介翁考究金石之学,刻印 艺 术 表 述 的 语 言 载 体 上 ,他 大 胆 选 取 了 鸟 虫 篆 无一笔无来历……”实为难得。有关玺印及玺印文
———这种文字在某些文人雅士眼里,它只能算作 字,秦始皇之前一般用印都称玺,因玺多为玉质,
走的却是一条从简从俗的道路。他们将姓名画成 翰》。 《玺印文综》一书作为治印检字工具书,在上
一种符号以代替汉字入印,实际上是个人专用的 海的编纂始于 %&!- 年,二年后初具规模,因罗福 一种记号,称为“押”又称“花押”。用这种难以仿效 颐《汉印文字徵》, 《古玺文字徵》出版而作稽延,卢
的符号,以达到防奸辨伪的目的。这种简单而实用 沟桥事变,八年抗战,夫人谢世,书稿时有损失,后
诞辰,本文拟结合方介堪先生的艺术成就,从其雄
我国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流行过一种鸟
厚的学识情趣中找寻其成功原由,探索篆刻家成 虫书,所谓秦书八体,之中便列有鸟虫书,可见当
功背后具有规律性的因素。
时就是一种较为通行的装饰性文字,主要用以写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以篆书为主流的书法与雕 旗帜和符节。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认为
———就如同明清许多民间瓷器底部的花押一样。 个多 !.(( 余个,为书法篆刻界留下了一份可贵的
作为一介典型文人篆刻家,方介堪先生走了 遗产 *$ + 。据此,不难推断,方介堪先生对玺印文字
一条与上述民间集体创新不同,也与吴昌硕等文 和 古 印 格 局 应 该 是 十 分 熟 悉 的 。事 实 上 ,早 在
!"
十竹斋艺谭
方介堪先生篆刻艺术评析
龚文
& 东南大学艺术学系 江苏南京 !$""’( )
3456 7895:;< =5:>66<6 94< 789 7:45<?<@<A9 BC 94< 789569 D7AE 15<F7A 7A= 7A7;GH<6 BA 94< 6<7;6 BC I57B:4BAE64> 7A= 94< =>:B@<A96 BC 6<7;6J
收稿日期 !""! # "$ # $%
《东南文化》#$$%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饰性文字入印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其成功与
方介堪先生 !! 岁时得以在谢光 " 磊明 # 家整
否而言,当允推为第一人。这之中不光折射出方介 理古籍,勾摹古今印谱 $ 年,后赴上海从师赵叔
堪先生的创造精神,而且更能体现其卓越胆识。众 孺 。%&!’ 年 ,年 仅 !’ 岁 的 方 先 生 在 上 海 出 版 了 所周知,乾嘉朴学推动了文字、考古之学的发展,《方介堪印谱》第一册。次年开始纂编《古玉印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