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一、焦虑和恐惧:重症心血管疾病可能伴随着严重的症状和危机,患者常常感到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担心发生意外或加重病情。
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经历手术、介入治疗或长时间的住院观察,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恐惧。
心理护理体会: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表达,理解患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
护士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二、自卑和失落:重症心血管疾病可能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多损害和限制,患者可能因此感到自卑和失落,觉得自己不再完整和有价值,甚至对生活产生悲观和绝望的情绪。
心理护理体会:护士应该树立积极的心态,给患者传递希望和信心,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护士要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护士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的能力,增强自我价值感。
三、依赖和无助: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需要依赖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他们可能面临长期的康复过程和生活的诸多困难,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依赖和无助的情绪。
心理护理体会:护士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并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同时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和康复。
护士还可以给予患者一定的自主权,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康复辅助器具和进行自我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重建信心和独立性。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常常面临焦虑、恐惧、自卑、失落、依赖、无助等心理问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和支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有研究显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高死亡率的疾病已由烈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转变为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位居所有疾患中的首位,其原因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遗传及生物因素。
因此,充分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掌握其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点;护理体会1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1惊慌恐惧患者多由于突发的意外因素刺激,使病情急剧变化而人院抢救治疗,其中多数人对自己病情的发展、预后及危险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科学知识,常会出现莫名的心慌、惊慌或恐惧。
1.2焦虑急躁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刺激,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引发焦急多虑和烦躁不安。
同时由于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常会对一些需要反复进行的护理措施感到厌烦和缺乏信心,不愿进行积极主动的配合,甚至会以生硬、粗暴的态度对待护理人员。
1.3孤独压抑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常被安置在有心电监护功能的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各种急救仪器、设备放置于患者的身旁,为救治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患者常常会由于身上安放了心电监护装置而感到不适;会因为进人这种特殊的、与外界“隔绝”的病房而推测自己的病情十分严重;会因为亲属、朋友的陪护和探视受到严格限制而感到孤独、忧郁、不安,产生消极压抑的负面心理,此时如果再遭遇其他患者的逝去,更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心理刺激。
1.4依赖性增强重症心血管疾病本身引起的心脏功能严重障碍,使得患者生活常不能自理,对许多事情都表现得力不从心,心理上明显地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强。
患者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分析
3讨 论 重症监护室是病情 比较严重的患者 进行监护 而设立 的一个科室 , 当患者进 入重症 监护室 , 就会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 响, 因此有必要对 这些患者进 行心理上 的护理 , 将他们从不必要的情绪中解脱 出来 。对这些 患者的心 理特点进 行分析 并做 出
安全因素 。
不利方面在于护士单次工作时间有所 延长 , 对护士在 体力和脑 力方面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很多护士反映上班 比以前累了 , 但是经过 比较发现休 息时间增加 的幅度更大 。 同时 , 可以用于学 习的时间也增加 了, 神经外科患者病种复杂 、 病情变化快 , 需要在 工作 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理 论知识 和技能培 训, 提 高护理人 员的应变 能力 和心 理素质 。 事实证 明, 在 优质护理 服务工作 中我们神 经外科实施 的这种新 的排班模 式保 证我 们能切实为住 院患者提供及时准确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 深化了优质护 理服务工作 , 提高 了护理质量 , 实现了病 人满意 , 护 士满意。我们 认为 , 这种排 班模式 是神经外 科 比 较科学 的排班方法 , 可有效的解决特殊时段 人员紧张 的问题 , 增强护 士责任 心, 提 高护 理团队精 神 , 保证护理质量 , 提高病人满意度 , 确保医疗 护理安全 。同时, 最大 限度提高 了护理人 员上下班 的交通效率和改善 了安全保 障。我们相 信随着 服务理念 的创新 , 工 作模式 的创新 , 神经外科的优质护理工作会 开展得越来越好 。
2结 果
我院于 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4年 5月对 9 6例心 内科重症监 护室 的患者进行护 理分 析, 现将护理的结果汇总如下 。
l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我院于 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4年 5月对 9 6例心 内科 重症 监护室 的患者 进行护 理分 析, 其 中男性患者 4 5 例, 女性患者 5 1 例; 年龄 4 4 —8 7岁, 平均年龄 为 6 5 . 5 ± 4 . 5 岁; 脑 梗死4 9例 , 脑 出血 4 7例。对这些患者 进行 心理分析 。 1 . 2 患 者 的心 理 特 点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或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
本文主要探讨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一、心理特点1.焦虑和抑郁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害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病情恶化。
他们也可能因为生病而感到沮丧、失望和无助。
2.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患者的身体承受极大的压力,往往会影响其自我调节能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大、容易发怒或失去耐心。
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变得孤僻、抗拒交流,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3.对治疗的恐惧和顾虑患者常常会对治疗产生恐惧和顾虑。
他们可能会对医疗程序产生疑虑,担心治疗会带来疼痛和不适。
因此,他们可能会需要家属或护士的支持和安慰。
二、护理体会1.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沟通是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护士应该认真聆听患者的话语,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护士应该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鼓励他们积极的对待治疗过程。
2.提供舒适的环境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环境。
在冬天,可以为患者准备一些保暖的被子和毛巾;在夏天,可以为患者调节好温度和通风。
此外,在医院内摆放些鲜花和绿植,可以使患者的情绪感到舒缓。
3.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处理医疗问题时,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信任患者,尊重他们的选择。
护士应该尽可能地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4.启发患者树立信心因为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的情况,护士可以在平日里引导患者多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亲朋好友交流等。
这样,患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树立信心。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产生
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护士,了解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护
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护理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下面是我从实践中总结的
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这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严重的身体
疾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深感忧虑和不安。
他们担心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担心可能的
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下降。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交流,解答
他们的疑惑和不安,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躁和易怒的情绪。
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和损害,患
者可能对身体状况和生活有所不满,情绪不稳定。
此时,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
不满,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无望和绝望的情绪。
他们可能对疾病的
发展和治疗效果产生了负面的预期,觉得自己的生活将无法恢复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护
士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告诉他们疾病是可以控制的,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未来。
从我的护理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
地应对疾病。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和危险性,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也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着生命威胁,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他们担心自己的病情变化,害怕再次发作,担心对家人的影响等,这种心理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2. 自卑和沮丧由于疾病的原因,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自卑和沮丧。
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加脆弱,无法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长期的生病和治疗也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悲观情绪。
3. 忧虑和抑郁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未来充满了忧虑,生怕因为疾病导致家庭破裂、工作丧失等问题。
这种忧虑会使他们产生抑郁情绪,消极对待生活,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二、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1. 关心和倾听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倾听。
他们在面对疾病时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需要有人陪伴和安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2. 提供信息和帮助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容易产生恐慌和焦虑。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的方法和未来的康复计划,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信心和勇气。
3. 建立和谐的护理环境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护理环境。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心理支持,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馨。
4. 积极的康复训练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医护人员还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75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前后其抑郁、焦虑以及对事物毫无兴趣、孤独、封闭感等负性情绪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舒适的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心理特点;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7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有3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4±3.2)岁;运用特定的心理调查表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患者较为常见的心理特点如下: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封闭、冲突心理以及较强的依赖和期待心理。
1.2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到未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舒适护理前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的针对性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如下:1.2.1稳定患者负性情绪: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惧以及依赖感情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患者的负性情绪,告知患者情绪变化可能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和接受治疗的过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心血管系统出现严重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患者。
在医院治疗期间,这些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来减轻心脏负担和促进康复。
长期卧床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专业的护理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护理对策。
一、心理特点1. 忧虑焦虑: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害怕病情恶化或者出现并发症。
2. 孤独无助: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患者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没有办法享受平时的社交活动和自由。
3. 情绪波动: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心血管病患者的情绪容易起伏不定,时而悲伤、时而愤怒、时而失望。
4. 社会隔离:长期卧床的患者会与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逐渐失去社交与交流的机会。
二、护理对策1. 良好的沟通与关怀:护士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且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安慰。
2. 陪伴与支持:在患者的身边陪伴、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不是孤独的。
3. 积极的心理疏导:护士可以通过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4. 提供社交机会:护士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让患者有机会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孤独感。
5. 创造舒适的环境:护士可以通过调整室内光线、温度等,来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心情愉悦。
6. 适当的心理治疗:在必要时,为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长期卧床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需要合理的心理护理,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家属的陪伴和关怀也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和患者自身的努力,可以顺利渡过卧床期,早日康复。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一、心理特点
1. 忧虑焦虑:病情严重,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增加了焦虑
和不安情绪。
2. 抑郁心理:由于疾病的困扰,患者可能会陷入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和
希望。
3. 自卑心理: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感到自卑,由于功能障碍或依赖性增强,使得患者无法独立生活和照顾自己。
二、护理对策
1.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倾听患者的胸怀和感受,耐心和细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2. 情感交流:通过与患者亲切的交流和鼓励,为患者注入正能量,增强信心和勇气,同时可以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
3. 功能训练: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心肺功能常常会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适当
开展功能性训练,增强患者的体力素质,提高自信心。
4. 心理支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支持,帮助患者稳定
情绪,积极面对康复治疗。
5. 环境创造:严重的病情会让患者遭遇很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
积极、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切忌制造噪音或干扰患者情绪。
通过以上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为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专业
的照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重症心血管疾病,不仅病情严重,而且患者心理压力也很大。
在护理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
身体健康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排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积极应对疾病。
一、心理特点:
1、焦虑和不安:因为患者的身体状况不稳定,很难确定生死存亡的事实,所以患者
往往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想要得到安慰和支持。
2、悲观和绝望:当患者意识到重症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和可能的后续病情恶化时,
可能会产生绝望和悲观的心理。
3、自我负责和低自信:患者一般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不健康是导致疾病的
原因,望而生畏,同时也会因为疾病的状况而失去信心和自信心。
二、护理体会:
1、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我们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了解他们的疑虑和担忧,尽可能多提供信息和知识,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信,并在情感上进行支持和鼓励。
2、创造宁静和舒适的环境: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感到不适和困扰,我们需要
营造一个宁静和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和照明,使患者舒适和放松。
3、细心周到的护理:我们需要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护理,帮助患者完成个人卫生
和饮食,并对病情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医疗支持。
4、积极情感支持: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和患者聊天或进行良好的听力技巧,来积极向
患者传达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绝望情绪。
总之,面对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其身体状况,还需要注重其心理
健康,并为其提供细心周到的护理和积极的情感支持,从而协助他们尽快康复。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137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陈 晨,赵 琳*(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重度病房,湖北 黄石 435000)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点从而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研究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护理后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较之前(护理前)并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准确分析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并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其相应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重症心血管疾病;心理特点;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陈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重度病房。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封闭等不良心理,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将会对继续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首先分析其心理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依据患者的心理表现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接受并主动配合治疗。
有针对性的护理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了个性化护理的理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合具体的病例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49岁~87岁、平均年龄(68.91±2.11)岁。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2.1 惊慌恐惧患有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都是受到突然的刺激和意外从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从而进行入院治疗。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集体术语,包括各种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血管病等典型的疾病。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心理问题,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不仅涉及生理性疾病的护理,还涉及心理护理问题,而心理护理问题又是很关键的因素,必须被妥善护理。
心理特点1.心理负担: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患者常常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不安情绪深刻地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2.心理恐惧: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处于不确定的情况下,在连续的心理恐惧中生活。
心理恐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影响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加了病情加重的风险。
3.心理自卑: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病能力受限,常出现失落、自卑等负面情绪。
患者可能感到自己成为负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4.缺乏信心: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缺乏信心,对未来充满不安,觉得控制不了自己的疾病。
护理体会1.维护心理稳定: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的心声,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的变化,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忧虑等负面情绪,重塑健康的心态。
2.安慰患者: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生命威胁的惊吓,护理人员应尽力安慰并鼓励,使患者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减轻心理负担。
3.教育与引导:针对患者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利用教育引导,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能力。
4.建立信任关系:护理人员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感到被关爱,减轻他们的不安和沮丧,从而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
5.多关心、多陪伴: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与别人交流,要陪伴在他们身边,关注他们的所需,多给他们一些谈心、聊天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
总之,心理护理对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每时每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用积极的方式扶持患者度过心理危机,让疾病不再成为万劫不复的困境。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作者:牟洋邓晓丽张艺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以收治各类急危重症及介入术后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封闭式的管理,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
CCU病房的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且不允许家人陪护,导致患者精神压力大,心理变化复杂,有报道称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1] 。
笔者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指导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C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85-011 CCU患者的心理特点1.1情绪休克:突如其来的疾病使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甚至无法面对现实。
在这种超强度应激源的作用下,患者在经过短暂的应激或激情状态后,其心理防御机制濒临“崩溃”,部分患者持续数天处于“情绪休克期”。
如患者表现为异常的平静与冷漠,表情木然,少言寡语。
1.2极度恐惧和紧张:危重患者多是突然发病,或者是在原来疾病基础上病情加重,往往生命危在旦夕,常表现出极度恐惧和紧张。
1.3无效性否认:否认是患者对疾病的心理防御反应,住在CCU病房的患者,多数患者在入住后第二天开始出现,3-4天达到高峰。
1.4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形象紊乱是个体对自已身体结构、外观、功能的改变,在感受、认知、信念及价值观方面,出现健康危机。
1.5愤怒与敌对:危重症患者患病后,对自已的预后抱有期望,希望能很快康复。
但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和各种监护治疗仪器的使用,使患者心理极不平衡,认为自己患病是不公平的。
加上看到自己的前途和事业受到影响,使患者自制力下降,产生愤怒,并通过心理防卫机制的转移作用,将怒气向医护人员发泄。
1.6孤独与忧郁:危重患者多数是急诊入院,对离开家庭和工作、入院后的陌生环境缺乏心理上的准备。
关于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探讨
关于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危重病情,需要接受紧急救治和持续监护的病人。
在医院内,心内科重症监护医生和护士团队会利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治疗,在快速缓解症状的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然而,危重病的困扰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在于心理上,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焦虑和害怕,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尤其是在氧气不足、心悸、胸痛等症状出现时更是如此。
第二是孤独和无助,医疗环境不太熟悉,身边亲友无法陪伴,患者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
第三是缺乏信息和沟通,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够,医生讲解不够详细,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
第四是自我形象和自尊心,患者可能因为身体状况的改变而失去了原有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身体上的残缺和失能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来说,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是整洁、舒适、通风、光线和气味都要令人感到舒适。
医院工作人员应该尽量面带微笑,友善地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关怀和专业水平。
同时,家属和重要关系的人应该尽量在患者身边,给予他们身心的支持和呵护。
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如通过音乐疗法、按摩疗法、低剂量镇静等方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其次,需要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和局限性。
医生和护士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与家属保持联系,让他们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进展。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得到营养、心理和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身心状态,促进康复。
最后,需要促进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患者可以通过康复锻炼、物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方式恢复身体功能,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医生和护士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尊重。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是指由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造成的生命威胁,需要进行紧急救治的病情。
这类患者的病情危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一、心理特点1.焦虑和恐惧: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面临生命威胁,疾病的突然发作和剧烈症状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恐惧。
他们担心病情加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等问题,这种焦虑和恐惧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2.自卑和无效感:卧床期间,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常常需要依赖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他们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这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无效感。
3.沮丧和抑郁: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身体功能受限,无法外出和参加社交活动,时间的长久和孤独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沮丧和抑郁的情绪。
4.不安和烦躁:长时间卧床不动,患者容易感到不适和烦躁。
他们对疼痛、不便和康复进程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无法安心休息。
二、护理对策1.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应与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痛苦和焦虑。
合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并积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2.倡导积极心态:护士应鼓励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和患者交谈,支持他们重拾信心,提醒他们注意康复效果的积极变化,提升他们对抗疾病的勇气和决心。
3.提供心理干预:针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自卑感和无效感,护士应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并不代表他们的个人能力和价值,通过训练和康复过程,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自己的自信和独立性。
4.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护士应该为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舒适和安全的康复环境。
给予患者足够的隐私和照顾,提供适合的床位和床上用品,注意空气流通和保持整洁。
5.定期康复训练:针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不安和烦躁,护士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适当的体操和活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减轻不适感和疼痛,并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些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我们提供更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一、心理特点1. 抑郁和焦虑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一方面是因为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压力。
在长期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无助和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2. 自卑和自我否定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会因为身体的缺陷而产生自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如同龄人,无法胜任工作和家庭的责任,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存在的意义。
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3. 孤独和失落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往往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他们可能会因为疾病和治疗的原因与亲人和朋友疏远,甚至会失去工作和社交活动的机会,这样的孤立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二、护理体会1. 关心和倾听在护理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时,我们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抱怨和心声。
患者往往需要有人可以倾诉他们的内心痛苦和困惑,而我们护士就是最好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2. 积极鼓励和支持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要告诉他们,病痛虽然会让人感到痛苦和无助,但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们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和战胜疾病的信念,让他们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
3. 加强康复指导和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和教育。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从而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信心。
我们还要教他们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例如呼吸训练、放松术等,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于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探讨
关于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因心脏疾病导致的严重病情需要监护治疗的患者,其病情严重,对治疗和护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生理上的治疗,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不确定性,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孤独和无助: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生活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得患者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
3. 抑郁和沮丧:病情的不断恶化和康复的不确定性,使得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和沮丧的情绪,甚至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针对心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病能力;可以提供温暖和关怀,减少患者的孤独和无助感;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心理护理效果探讨1. 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可以采用瑜伽、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让患者了解自己疾病的情况和治疗的进展,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2. 提供温暖和关怀: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定期的探视和交流,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
护士可以关心患者的生活和情绪,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信念,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
四、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1.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
2. 提供娱乐和活动:组织一些适合患者参与的娱乐和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让患者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是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且病情危重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的患者。
这类患者一般都有以下心理特点:
1. 焦虑和恐惧
由于疾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患者往往感到焦虑和恐惧,他们担心疾病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2. 自卑感和失落感
疾病的影响使得患者感到社会地位和身体功能的下降,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感和失落感。
3. 心情低落和抑郁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卧床,身体的不适和情绪的低落使得患者更容易出现心情低落和抑郁的症状。
对于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交流和心理支持
护士应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措施,包括积极鼓励,倾听患者的心声等。
2. 改善床位环境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清洁、整齐、明亮等手段改善床位环境,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关心和照顾。
3. 搭建社交网络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患者家属、医生、朋友等建立患者的社交网络,让患者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4. 促进康复训练
通过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等方法,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缓解心理压力,迅速走出心血管危重症的阴影。
总之,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情况,耐心倾听,以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让他们尽快走出疾病的阴影。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重症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不仅在身体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在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作为护理人员,了解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供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两个方面来探讨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我们来谈谈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在面对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时往往会经历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他们可能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会出现自责和自卑的情绪。
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可能还会面临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角色的转变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在面对这些心理特点时,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护理技能。
我们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疾病。
我们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我们也要鼓励患者参与到治疗中来,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疾病治疗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治疗。
我们要保持患者的心情舒畅。
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心情,缓解焦虑和恐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疾病。
除了心理特点外,护理人员在护理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体会。
我们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全面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药物管理、饮食指导等,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细致。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表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
我们还要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治疗中来,提高治疗的效果。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患者的意愿,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08-17T09:57:17.413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菲[导读] 江阴市人民医院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李菲(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76-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意义。
方法对148例患者观察采用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
结果通过对148例重症监测治疗病房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关键词】ICU;护理;心理支持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ICU主要是接收危重或大手术后的患者,此类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刺激,尤其是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
1临床资料本组148例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术后重症患者58例,其它疾病患者22例。
其中7d~6岁的小儿患者4例,其余为成人。
平均年龄52岁。
死亡数15例.2心理护理方法2.1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特点2.1.1焦虑心理监护病房陌生的环境,严肃的气氛,缺少亲人接触及交际活动,不分昼夜的医疗活动等均干扰着生活节律。
患者的恐惧、紧张、孤独的情绪油然而生;同时,治疗时的创伤、气管插管、氧气袋、鼻饲管以及固定的体位,持续的静脉注射等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这些因素常受各种治疗仪器限制,造成病人感觉阻断,从而成为不良心理反应的诱发因素,使患者忧心忡忡,出现恐惧、紧张、焦虑、食欲与睡眠障碍。
对于住监护病房时间较长患者,由于病人对监护病房的适应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对离开监护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或对监护病房产生依赖,在离开监护室时产生焦虑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11-04T14:57:57.69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吴红艳1 木尼热.吾不力1 高英2 [导读] 心理护理可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推广使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项目名称及编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专项基金,2012HL13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CCU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5例作为分析对象,调查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具有孤独压抑与心理依赖感明显等心理特点,针对心理特点给予临床护理。
结果护理前SAS评分为(65.8±2.7)分,护理后为(42.4±1.2)分,护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特点;心血管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40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ed in CCU.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January to 2014 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in December 135 cases treated, the survey found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alone and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feeling obviou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given clinical nursing. Results nursing before the SAS score of (65.8 + 2.7), after care for (42.4 + 1.2), nursing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should promote the use of.
[keywor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ursing
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等,可由动脉硬化、吸烟及血液粘稠等因素引起。
心血管病具有病程迁延、难以治愈的特点,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发器官衰竭、休克等并发症[1]。
本文分析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CCU)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5例作为分析对象,男83例,女52例,年龄在41岁至89岁之间,平均(67.6±5.4)岁。
所有入选者均被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且在CCU中接受治疗,心力衰竭54例,急性心衰伴风心病22例,III级高血压37例,心绞痛13例,心肌梗死9例。
并发症情况如下:低钾血症24例,脱水18例,低钠血症33例,低氧血症10例,低血糖71例,II型糖尿病59例,低血压46例,休克32例,室颤及室速75例。
1.2方法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在我院CCU中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具有的心理特点如下:(1)焦虑急躁与惊慌恐惧。
CCU患者多发病突然,且在进入CCU接受治疗时已经能够认识到病情的危险性,但因缺乏对于临床治疗的了解,因此容易出现恐惧、惊慌等心理反应。
例如,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前区剧痛感及胸闷感时,会感觉自己濒临死亡,由此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CCU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肌、气短及胸闷等不适感,这就会产生生理应激反应,并过度关心病情转归情况,从而引发不良情绪,包括烦躁不安与焦急多虑等。
焦虑急躁感较为强烈的患者通常会产生厌世感或自杀倾向,不愿意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2]。
(2)孤独压抑与心理依赖感明显。
CCU具有一定的隔绝性,患者与家属或医务人员接触、交流的机会、时间较少,在患者的病情稍有好转时便会因CCU中的特殊环境产生孤独感。
CCU中放置的医疗器械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如其他患者死亡,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内心的压抑感。
CCU患者的生活无法实现自理,且心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因此会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信心,希望得到照顾与同情,对于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依赖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心理较强。
(3)内心矛盾与猜疑心重。
CCU患者的病情可反复发作,患者内心并存害怕麻烦亲人及求生的双重心理,表现为求死不成、求生不能,内心极为矛盾。
另一方面,在CCU中接收治疗时患者会对亲人与护理人员的劝慰产生怀疑心理,发现亲人与医护人员低声交谈时就会联想到病情是否恶化等,因此存在严重的猜疑心理。
针对CCU患者的心理特点,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护理方法:(1)如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急躁及惊慌恐惧心理,则首先告知要保持冷静,并说明情绪平和对于治疗的作用,避免病情恶化。
其次,当患者出现急性症状时应及时抢救,抢救时保持有序、沉着冷静,以便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减轻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于临床治疗与护理的信心。
在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以诚恳及礼貌的态度给予辅导与安慰,让患者可以了解病情,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惊慌心理,以相对平静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2)应理解患者在CCU治疗中出现的孤独感与压抑感,以关怀与宽容的心态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以进行有效的劝导,同时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工作,尽量创造机会让家属可以进入CCU中探视患者,并让家属与亲朋好友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在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心理安慰,由此缓解孤独压抑感。
此外,如患者提出的要求合理或有助于缓解病情,则应尽量满足;还可以通过优化CCU中的环境减轻患者内心产生的应激反应,如隔离治疗器械或及时摘除心电监护仪等。
对于依赖心理较强的患者,可以教会如何调节自身情绪,通过注意力转移及冥想法等自我疏导不良情绪,减轻心理依赖感。
(3)可及时将病情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告知患者,让患者不必过分担忧及疑虑;同时询问患者对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病情发展情况是否了解,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治疗,避免产生消极厌世感。
此外,应保持CCU病房舒适、干净整洁,根据治疗需要调节好温湿度与光线,以通过优化环境缓解不良心理。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采用SAS量表评价心理状态变化,<50分----无焦虑表现,50分~59分----轻度焦虑,60分~69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
此外,还观察了本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t检验,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护理前SAS评分为(65.8±2.7)分,护理后为(42.4±1.2)分,护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16.813,P=0.004)。
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123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8.52%。
讨论
在CCU中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病情危急,进入CCU后均需要根据原发疾病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氧疗护理等,提供常规护理的同时要根据CCU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对应的临床护理[3]。
本研究发现CCU患者具有焦虑急躁、惊慌恐惧、孤独压抑、矛盾冲突与猜疑心重等心理特点,不良心理状态不但会造成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较差,同时还会影响预后及增加病死率。
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采取了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证实护理前后SAS评分差异明显,且护理满意率达到了98.52%,提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CCU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敬艳,申晓梅.生理护理融合心理“唤起”观念在老年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46-2348.
[2]高迪,苏英,袁雅靖,廖辛阳,赵红雨,刘婉姝.舒适性护理联合家属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78-3180.
[3]何依娜.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