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secret要点演示教学
漏泄同轴电缆的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漏泄同轴电缆的敷设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 劳动组织1.2 工机具1.3 材料2.操作程序2.1 工艺流程2.2 操作要点2.2.1 施工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详细调查隧道内漏缆挂设位置及电力线、回流线的高度、侧别及安全距离是否能够满足布缆的设计要求,隧道外架挂区段地形情况,核实中继器、天线杆塔、接头的位置及中继段的长度。
2.2.2 单盘测试包括编写盘号、核对规格型号及数量,外观检查及验气工作,环阻、绝缘电阻和电气绝缘强度的测试,稳气。
(1)电桥测量漏缆环阻把漏缆一侧的外导体和内导体短接,另一侧用直流电桥测量其环阻,测试连接见下图。
其测试标准:应小于4Ω/Km。
(2)利用500V兆欧表对漏缆内外导体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测试连接见下图。
其测试标准:应不低于1000MΩ·KM,(3)绝缘耐压漏缆内外导体间的高压耐压标准是:工频3KV电压2分钟不击穿。
(4)单盘稳气漏缆充气压不得大于100±10kpa;稳气气压为90—100kpa(24小时),利用热可缩帽进行封堵充气。
2.2.3 配盘(1)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级补偿的办法进行配盘。
(2)通过几种不同耦合损耗规格的漏缆(90dB,80dB,70dB,65dB)依次串联,用逐渐减小耦合损耗的办法来补偿由于漏缆传输损耗引起的电平下降,从而使列车在全线运行中能收到较平稳的信号电平。
(3)按照每种耦合损耗规格漏缆的长度,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出厂单盘漏缆,尽量减少剩余短段漏缆和接头数目。
2.2.4 隧道内漏泄电缆的架挂(1)隧道内电缆支架的安装①电缆支架孔的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一般为4.8—4.9m.②用冲击钻在洞壁预定位置钻一个Ф19mm的孔,孔深为70±3mm。
孔应平直不可成喇叭状。
③将胀管及螺杆装在一起放入Ф19mm孔内,用木锤打入洞内,要注意保护螺杆螺纹。
④支架安装时,将垫圈螺母拧好固定,夹板固定要统一,以使电缆与洞壁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要点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
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
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 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来说明:3.1 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
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
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 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 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
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施工技术
在通信行业中,能在诸如地下铁道、隧道、地下街道、矿井、 高大建筑之类的限定空间中无线通信系统依然保持高质量通 信的漏泄同轴电缆已逐渐成为行业中的宠儿。笔者在通信行 业已从业多年,对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颇有一些研究, 特别是对该种电缆的施工技术有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在大 量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外护套等几个部分,较之普通的射频同轴电缆,其只在外导体
208
上存在规律的辐射槽孔的差别。漏泄同轴电缆以铜管做内导 体,外部以绝缘线螺旋缠绕,其外层装有绝缘套管以固定外导 体,外导体结构呈压纹理状。
漏泄同轴电缆的类别是按其持性阻抗、绝缘外径、耦合损 耗、燃烧持性、使用频段和衰减常数来进行划分。50 和 75 是漏泄同轴电缆最佳的特性阻抗值,而漏泄同轴电缆的绝缘 外径可选的规格就比较多了,40.00mm、37.00mm、23.00mm、 17.00mm、11.50mm、9.00mm、7.25mm、4.80mm、3.70mm、 2.95mm 都是可以选择的[1]。
1 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原理
1.1 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的概念 在如今的通信、电视、广播、雷达、导航、微波中继、遥测等
行业领域中,射频电缆应用相当之广泛,基本占据了通信电缆 的主导地位,其具有作各种电子设备的机器内部连线或是相 互连接线,抑或是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的天线馈电线的作 用。这种电缆可拆分为引导电气信号的导体、保护导体免受 外界环境侵害的护套、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的绝缘结构部分。然 而,这种射频电缆并不适合用在诸如地下铁道、隧道、地下街 道、矿井、高大建筑之类的限定空间中,因此,另一种适合用在 限定空间中的电缆——漏泄同轴电缆应运而生,这种电缆兼 具了传输线和天线的多重性能,便于构建有线通信和无限通 信相结合的通信环境,让通信台即使处于地下隧道或是矿井 之下的环境中,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移动无线通信并实现一 些自动控制操作[2]。 1.2 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原理
铁路长大隧道内900MHz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2)
铁路长大隧道内900MHz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铁路长大隧道是指在铁路建设中,通过大山或高地等地形状况时所需开挖的大型隧道。
隧道的施工工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周期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铁路长大隧道内的900MHz漏泄同轴电缆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本工法使用的是900MHz漏泄同轴电缆,适用于大型隧道的通信工程。
这种电缆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信号传输质量优异等特点。
该工法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可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提高隧道工程的通信能力。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铁路长大隧道的通信工程建设,可满足隧道内信号传输的需求。
由于该工法使用的电缆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因此适用于复杂的电磁环境,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应用基于以下原理:通过合理的施工工法和技术措施,保证900MHz漏泄同轴电缆在铁路长大隧道内的敷设和固定。
为了保证施工工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准备工作、电缆敷设、连接和测试。
在每个阶段中,都需要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材料准备、工具使用和施工流程。
六、劳动组织施工工法需要明确劳动组织的结构和责任分工。
本文将介绍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并描述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机具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说明它们在施工中的作用。
八、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这些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九、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进行介绍,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对施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和比较其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32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法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法(TLEJGF-95·96-25)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一、前言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矿山井下等是电磁波传输受阻的弱场强区,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漏缆)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场合的无线通信问题,漏缆系统通信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系统的设计、漏缆的质量有关,而且与漏缆的接续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漏缆的接续要遵照一定的技法。
本工法就是经总结形成的漏缆接续技法。
本工法采用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三研究所研制的NQ-K339(50/75)阻抗转换插座、L27Q-K339A调相插座、LGQ-K339A固定连接器对漏缆进行接续。
本工法1994年8月起在侯月线侯沁段漏缆接续施工中应用获得成功,此段漏缆工程受到侯月办、铁一院、四院监理处、侯马电务段的普遍好评,以漏缆接续为课题的无线列调QC小组被评为铁十五局、铁道部优秀QC小组。
漏缆接续技术获铁十五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工法特点1.能够保持漏缆原有的同轴结构和开槽节距不变。
2.提高了接头的绝缘性、密封性、接触可靠性和机械强度。
3.提高了工效和成功率。
4.全面质量管理体现在整个工法中。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主要适用于山区铁路、隧道中、地铁内等无线列调系统中的漏缆接续施工,也适用于矿山井下等漏缆的接续。
四、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1.根据漏缆的开槽半节距p和连接器增加漏缆的长度m,确定漏缆的切断位置,使接续后的连接器位于1个半节距的中心位置且保持原开槽节距不变,见图1。
2.内导体芯子与漏缆内导体铜管的连接采用滚压的方式,使内导体铜管逐步变形,与内导体芯子可靠接触而又不受损伤。
3.为保证接头的同轴结构及绝缘性能,内导体芯子与外壳之间采用圆型云母绝缘子支撑。
4.采用密封圈加涂密封胶,使漏缆系统又有很高的密封性能和防潮能力。
(二)工艺流程(见图2)(三)操作方法1.安装L27Q-K339A调相插座调相插座用于不同耦合损耗的漏缆之间,通过调相电缆进行连接,改善两种不同耦合损耗漏缆连接处电磁波的均匀性。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_secret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
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
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3.1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
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
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
06_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课件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 006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 年 6月发布 2010 年 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GSM-R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的敷设、接续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2 外业技术准备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资料,包括漏缆敷设位置的确定等。
3技术要求3.1 单盘漏泄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直流电阻、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等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指标。
3.2 漏缆的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3.3 漏缆在敷设的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定。
3.4 连接器在安装完毕之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3.5 漏泄同轴电缆支撑杆埋设深度应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隧道内吊夹安装→隧道外支撑杆安装→漏缆敷设→漏缆连接器的安装→复测4.2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5.1.1 漏泄同轴电缆进场质量检查按照《单盘泄漏同轴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进场漏缆进行质量检查。
5.1.2 根据设计图纸和铁路公里标对以下内容进行复测:(1)隧道外架挂漏泄同轴电缆区段的辅助杆位置、杆距、杆高及漏泄同轴电缆长度;(2)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架挂位置、长度;(3)区间机房位置、供电方式及供电线路径路。
5.1.3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制定隧道内及隧道外漏缆敷设、安装的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2 隧道内吊夹安装5.2.1 画线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
若与回流线距离过近,要保持60cm 的距离。
09漏泄同轴电缆工程作
09漏泄同轴电缆工程作业指导书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武汉局管段)站后工程NXZH-1标段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漏泄同轴电缆工程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NXZH-1项目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3)5.1施工准备 (3)5.2漏泄同轴电缆单盘测试 (4)5.3隧道内漏缆安装 (4)5.4隧道外漏缆安装 (6)5.5漏缆接续 (7)5.6系统调测 (8)6.劳动组织 (10)6.1人员配置 (11)6.2岗位职责 (11)7.材料要求 (12)8.设备机具配置 (12)9.质量控制及检验 (14)9.1质量控制标准 (14)9.2质量检验 (14)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6)10.1安全要求 (16)10.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7)漏泄同轴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四电集成通信专业漏泄同轴电缆工程的施工。
2.作业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
熟悉图纸,要求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
参与施工图设计会审和设计交底及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
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2)严格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如设计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工程施工档案。
(3)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
(4)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5)编制工程设备和材料、施工机械及工器具设备以及仪表的需用计划等。
3.技术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铁路通信施工规范TB 10205-99》、《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5-2010》、《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5-2009》、《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 3201-2008》、《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和《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163号》等技术规范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2)
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扮演着联系城市的神经系统的角色。
其中,轨道交通的电缆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轨道交通运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电缆接续工程往往成为一个难点,传统的施工方法要求临时停电、开挖地面,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是一种在不停电和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进行电缆接续的施工方法。
其特点如下:1. 不停电施工:该工法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电缆接续,避免了临时停电对交通运营造成的影响。
2. 无需破坏地面:采用无开挖技术,减少对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避免了对市容的破坏。
3.快速施工:该工法施工周期短,能够迅速完成电缆接续工作,缩短了交通运营的中断时间。
4. 施工质量可靠:采取先进的接头材料和技术,确保电缆接续的质量可靠,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行要求。
三、适应范围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电缆接续工程,尤其适用于其它施工方法无法停电和破坏地面的情况下。
其适应范围包括:1. 地下线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的电缆接续施工,能够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完成接续。
2. 高架线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的电缆接续施工,能够在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接续。
四、工艺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工法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电缆接续:1. 漏泄原理:利用辐射泄漏,将漏泄电缆与同轴电缆无接触地进行信号传递,避免了对电缆本体的损坏,同时实现电缆接续。
2. 接头技术:采用特殊设计的漏泄电缆接头,能够实现漏泄电缆与同轴电缆的接续,并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负载分配:根据电缆的电气参数和施工要求,合理分配负载,保证接续部分的电力供应。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
三、漏缆线路测试
2.驻波比测试 (1)开机:打开仪表电源。
(2)校准:按菜单键选择驻波比测试,设置测试频率范围(如: 400-500或890-960MHZ),连接测试电缆,末端连接校准件,按照 提示分别连接校准件的Open端、接Short端、Load端,完成校准。
(3)测试:连接被测漏缆线路(天馈线系统)屏幕就会出现被测天 馈线的驻波比曲线,按Marker(标记点)键,将Marker 1标记在 曲线的波峰。就可以得到测试结果,系统的驻波比值。
一、漏缆基础知识
内导体采用光滑铜管或轧纹螺旋铜管,外导体采用簿铜皮,其 上开制不同形式的槽孔纵包而成,槽孔形式多种多样,有八字形、U 字形、┙字形、一字形、椭圆形等,而且槽孔的排列也不尽相同。
一、漏缆基础知识
2. 漏泄电缆工作原理及类型
横向电磁波通过同轴电缆从发射端传至电缆的另一端。当 电缆外导体完全封闭时,电缆传输的信号与外界是完全屏蔽的, 电缆外没有电磁场,或者说,测量不到有电磁辐射。同样地, 外界的电磁场也不会对电缆内的信号造成影响。
天线输入阻抗和馈线的特性阻抗不一致时,产生的反射波和入 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其相邻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电压 驻波比,它是检验馈线传输效率的依据。
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一般在传输线上的电磁波由行波(向前传 输的波)和反射波构成,驻波比就是反映波停留的状态,如驻波比 越大,波就越停留在原地,如果驻波比无穷大,就代表波是停留在 原地。相反地,驻波比的倒数可以定义为行波系数,它表示波行进 的状态,行波系数越大,代表波越向前行进。
漏泄同轴电缆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具有天线功能,通过 对处导体开口的控制,可将受控的电磁波能量沿线路均匀的辐 射出去及接收进来,实现对电磁场盲区的覆盖,已达到移动通 信畅通的目的。
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施工工艺标准
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 劳动组织1.2 工机具2.操作程序2.1 工艺流程2.2 操作要点2.2.1 施工准备认真做好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在连接器装配前,使待装的电缆与电缆轴线垂直,然后用蘸有工业酒精的棉纱,对需装接本插座的漏缆相应部位进行清洁处理,并保持操作人员双手的清洁。
2.2.2 电缆开剥(1)漏泄电缆的开剥:剖割电缆悬挂吊索约200mm,割去电缆外护套,外导体,绝缘套管以及螺旋绝缘,露出内导体铜管17mm。
在护套端头倒角2×45°,并从电缆护套端头开始顺缆身割槽长20~50mm,间隔15mm左右。
(2)软电缆的开剥:割去软电缆外护套12mm露出外导体编织层,疏散外导体编织层,割去电缆绝缘套管及螺旋支撑内导体8mm。
(3)在安装中间连接器的电缆开剥时,根据漏缆的开槽半节距p和连接器增加漏缆的长度m,确定漏缆的切断位置使接续后的连接器位于1个半节距的中心位置且保持原开槽位置不变。
如图所示:2.2.3 内导体连接内导体的连接是将连接器的内导体芯子插入电缆内导体同轴管内,用滚压钳均匀地将同轴管压接在带槽的内导体芯子上,在内导体插入前要清除同轴管内表面的氧化层以及同轴管截面的毛刺,并用酒精清洗,从而实现内导体芯与同轴管牢固可靠的连接。
2.2.4 外导体连接连接器与漏泄同轴电缆外导体的连接由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套与电缆外导体接触,经过连接器外壳组件安装后对接触套的挤压来实现外导体的连接。
2.2.5 各种软电缆的连接连接器与软电缆的连接,内导体采用焊接,外导体由连接器与软电缆外导体编织网挤压接触来实现。
在施工中可提前予制好各种软电缆,施工现场将予制好的软电缆插接到相应的设备或电缆上即可。
2.2.6 外壳组件安装在外壳组件安装时在电缆密封圈上加涂硅橡胶确保安装连接器后电缆的密封。
2.2.7 调相电缆的截取如图所示调相电缆LX理论上按下列公式截取:L X=λS(n-L/P0)+Λs/λ1[L-(L1+L2)]其中:L X—调相电缆长度P0—八字槽节距L1、L2—漏泄电缆第一槽间距离λS—调相电缆内的波长λ1—漏泄电缆内的波长L—两条漏泄电缆第一个槽间距n—取正整数(控制调相电缆取1—2米之间。
同轴电缆施工工具PPT课件
压接BNC/TNC及 MIL-C-39012连 接器
45-521 刀座45-523(棕)
6.35mm同轴电 缆2步骤剥线
压接F、 BNC/TNC、 UHF连接器
12mm同轴电缆 2步骤剥线
3步骤剥线,去 除6mm护套和 6mm屏蔽层
UHF连接器
N系列以太网连 接器
-
45-526 刀座45-524(蓝)
1. Set sliding window to cable size
2. Place cable in stripper with 1/8” protruding
3. Rotate stripper in direction of lettering
4. Remove cable from stripper
同轴电缆施工工具
•同轴电缆的布放与屏蔽型 双绞线类似 •使用符合同轴电缆结构特 点的工具进行剪切及剥线 •专用连接器及端接工具 •双绞线验证与认证设备同 样适用于同轴电缆
-
1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分类
直径 阻抗 传输方式
粗缆(AUI)
细缆(BNC) 75Ω(RG-11) 50Ω(RG-11/RG-8/RG-58) 93Ω(RG-62) 宽带:300MHz-750MHz模拟信号传输(FDM) 基带:数据传输,1Km内,速率可达1-2Gb/s
45-525(绿)
45-258
11
同轴电缆施工工具——端接
About “F” Connectors
• One-piece
– Most preferred, easiest installation
• Two-piece
– More pullout strength
漏缆培训材料 第二部分 漏泄同轴电缆安装
压到利刃或尖角上; 对电缆进行冲压或急拉; 同利刃或粗糙面摩擦; 过度扭曲电缆; 最低安装温度; Œ· 最低安装温度主要同塑料及电缆其它构成材料的机械性能有关。在低温下,塑料会变硬且 容易受机械损伤,比如断开或裂开。应注意该最低温度为电缆的温度而非环境温度。一般情 况下,室内为-40℃,户外则为-20℃。来自出库检验供 应 部
安全装运
仓 管
到货检验
仓 管
货物存放
地铁安装、督导阶段
经工 理程
督 导 工 程 师
〉〉 施 工计划
物料入场 开箱检查
施 工 队
工程队入场 工程施工
督 导 工 程 师
工程督导
调 测 工 程 师
督 导 工 程 师
随工检查 随工测试
督 导 工 程 师
工程完工 检查
施 工 队
督 导 工 程 师
现场清理 撤离
完工报告
完工测试流程
总技 监术
〉〉 调 测计划
工调 师程测
〉〉 单 机测试
调 整
工调 师程 测
〉〉 系 统测试
工调 师程 测
助项 理目
工调 师程 测
〉〉 大 联调
〉〉 开 通申请
〉〉 系 统开通
工程验收流程
漏缆的可靠性与维护性
漏缆可靠性 汉胜泄漏电缆各层材料的温度稳定性高,能耐高温工作环境。绝缘层为密闭微孔发泡聚乙烯结 构,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及潮气的进入,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性能。与外界接触的护套层为聚乙 烯塑料,具有良好的防潮、阻燃、耐低温、防紫外线和老化等性能。以上特点综合有效确保了 漏缆性能的长年稳定性,保证该漏缆在正常条件下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 漏缆可维护性 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防止系统发生故障,应经常检查整个系统中各器件工作情况,及时预防 和处理报警信息。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电缆外部护套覆盖一层水或油污都会增加耦合损耗,特别当导体微粒中也包括。这些可以导 致在电缆上淤积一层盐用作公路维修。注意对天线器件除尘。漏缆由于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中, 粘上了各种灰尘、污垢,这些灰尘,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就吸收水份,与天线连接形成一个导电 系统,在灰尘与芯线,芯线与芯线之间形成了电容回路,一部分高频信号就被短路,使天线接 收灵敏度降低,发射天线驻波比告警。因此,应定期用中性洗涤剂给漏缆器件除尘。 2、组合部位紧固。由于受高速列车风速、振动以及人为碰撞等外力影响,组合器件和漏缆连接 处往往会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甚至断裂,造成受潮和沾染灰尘,致使传输损耗增加,灵敏度 降低,所以,还应对组合部位松动之处,先用细砂纸除污、除锈,然后用防水胶带紧固牢靠。 防水、防潮处理。由于地铁环境中湿度相对较大,因此,一定要注意将漏缆接地处密封好,漏 缆线和软跳线接头处做好密封处理,注意防止漏缆安装时划伤馈线。
05单盘漏泄同轴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 005单盘漏泄同轴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年6月发布2010 年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GSM-R通信工程单盘漏泄同轴电缆测试。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2外业技术准备作业人员应准备相关技术文件资料,明确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并做好记录。
3技术要求3.1单盘泄漏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直流电阻、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等电器特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单盘泄漏同轴电缆电气特性指标3.2漏泄同轴电缆的交流电气特性宜作为批量出厂前在厂内进行抽测项目,或采用工厂提供的出厂测试记录。
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特性指标见表2表2 泄漏同轴电缆出厂测试电气特性指标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一漏泄同轴电缆检查一主要电气特性测试一测试记录一端头恢复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除做好技术准备外,还要准备好测试仪器及工具。
5.2漏缆检查5.2.1核对电缆盘标识、盘号、盘长,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泄同轴电缆有无压扁损坏等现象,并做好记录。
5.2.2收集漏泄同轴电缆出场纪录、合格证,根据出场测试记录检查漏泄同轴电缆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性能(低烟、无卤、阻燃、防紫外线),满足设计要求。
5.3电气特性测试5.3.1电缆端头开剥。
单盘电缆端头开剥一般为100mm--150mm (不包括出厂原封焊粘连部分)。
对电缆头及其附近部位的压扁、撞伤,视情况进行切除后,再进行开剥。
5.3.2检查检查电缆护套上的标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每个1米喷印的电缆长度、制造厂名称或代号、电缆型号、制造年份和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志,长度标志的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o 标志颜色应清晰可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一前言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
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
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3.1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
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
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
同样,机车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也通过漏缆耦合,传输到中继器放大加强后送到中继器天线发射,被车站电台接收,从而实现调度、车站、机车的通信。
因此,漏缆起到了传输、漏泄(天线)两方面的作用,成为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设备之一。
3.2采用分级补偿的原则,从而使列车收到平稳的电平信号,同时与采用单一的漏缆相比,能延长通信距离。
下面举一例说明:3.2.1漏缆特性型号 耦合损耗 传输损耗 149 80 dB/Km 25 dB/Km 148 70 dB/Km 27 dB/Km 147 65 dB/Km 36 dB/Km3.2.2中继段的漏缆配置方法:在电波信号正向传输方向上,漏缆的配置顺序原则是中继段漏缆配置图1耦合损耗由大到小,传输损耗由小到大,以确保机车接收电平的曲线斜率最大限度最小,呈Ⅰ 型 中继器 Ⅱ 型中继器DCXLCX400m 400m 400m 147型 148型 149型 正向传播方向A B C D54 ABCDdB 04008001200 中继段(m )44 34 锯齿波形,也保证了无线信号在整个漏泄系统中的传输。
3.2.3中继区段各点电平计算A 点 134 dB (设定)(标准电平) B 点 134-25×400÷1000=124(dB )C 点 124-27×400÷1000=113.2(dB )D 点 113.2-36×400÷1000=98.8(dB ) 3.2.4机车电台天线在中继段内各点收到的电平计算 A 点 134-80=54 (dB )B 点 124-80(70)=44(54)(dB )C 点 113.2-70(65)=43.2(48.2)(dB )D 点 98.8-65=33.8(dB )机车电台接收电平曲线图2从以上可以看到在中继段内漏缆采用这样的配置,当信号强时用耦合损耗大的漏缆实际收到的信号就弱,当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信号减弱时,用耦合损耗小的漏缆,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就强,而且正向传输方向漏缆传输损耗由小到大,形成三个阶梯,在B 、C 两点可以看出能量得到补偿,这种分级补偿的办法可保证信号能量尽可能送到远端,而且保证整个中继段内的场强基本一致,因此,用这种方式配置电缆能使电缆达到最大的使用长度。
3.3不同种型号及相同型号漏缆间的接续,须采用相应的连接器件。
如相同型号漏缆接续采用固定连接器件接于槽孔节距中间,保持槽节距一致以获得连续的辐射场强,不同型号漏缆接续时采用L 27Q 型连接器件及调相电缆接于槽节之间,用调相电缆连接进行调相,以消除辐射场强的突跳,还有不同阻抗的电缆接续采用NQ 型连接器件,以得到阻抗匹配的效果等等。
因此,正确使用连接器和按规定的步骤安装是十分重要的。
1 2 3400m 400m 400m LCX-149 LCX-148 LCX-1471200m1 2 3400m 400m 400m LCX-149 LCX-148 LCX-1471200+a(m)am四施工工艺4.1漏缆架设施工工艺4.1.1漏缆架设必须遵照以下原则:架设漏缆的杆路必须按规定的位置即离线路中心3~10米,杆距30米;漏缆的架设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即架设高度离轨面4.5~4.9米,泄漏槽隙朝向铁路一侧。
4.1.2杆路施工:按设计要求及上述原则定位杆位,加固杆路及架设吊索。
4.1.3漏缆配置:4.1.3.1确认电缆的型号并做单盘测试和充气试验。
4.1.3.2根据中继段长度等分配置漏缆。
即将中继段分成三等分配置三种型号的漏缆,若遇有特殊情况无法等分时,可把等分后多余长度增加在传输损耗最小的漏缆中,如下图:4.1.3.3根据中继器正向传输方向顺序配置漏缆,即先配置耦合损耗大的(传输损耗小的)漏缆,最后配置耦合损耗小的(传输损耗大的)漏缆。
中继段正好等分图3 中继段正好等分后有a(m)余量图4 4.1.4漏缆布放及吊挂,漏缆的布放和一般架空电缆相似,但必须注意如下几点:4.1.4.1按配盘表布放及吊挂,吊挂垂度为0.15~0.2米。
4.1.4.2漏缆弯曲半径不小于2米,不能受冲击。
4.1.4.3漏缆吊挂时采用吊挂夹夹住漏缆自承索和吊索,每隔3~5米设一吊挂夹固定。
15米设一防火吊夹。
4.1.4.4漏缆引入中继房或引上天线采用馈缆(SDY-50-9-4),可埋设引入或吊挂引入。
4.1.4.5隧道内吊挂漏缆不在挂吊索,采用吊夹直接夹漏缆自承索吊挂,吊夹间距5米,每15米设一防火吊夹,采用专用膨胀螺丝固定在隧道壁上,距轨面高度为4.5~4.9米。
4.2漏缆连接器件安装工艺(漏缆接续工艺)漏缆连接器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L 27Q 型连接器,适用于不同型号漏缆间的接续,即调相头和终端负载接头;NQ 型连接器,适用于漏缆与馈缆间的接续,阻抗变换接头;LGQ 型固定连接器变换接头。
4.2.1L 27Q 型连接器的安装工艺 调相接头剖示图L 27Q-K339A 剖示图54.2.1.1L 27Q-K339A 插座安装 1)开剥电缆。
清洁电缆外部,剖去承力索约200mm ,剥去漏缆外护套、外导体、绝缘套管及螺旋绝缘,露出内导体铜管约17mm 。
要求:a.切口与漏缆轴心垂直,外护套端头倒角为2×450,内导体铜管不带毛刺,铜管内壁除氧化膜并将漏缆头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碎屑和颗粒清除干净;b.接头必须设在槽距中部。
电缆外护套第一道沟第二道沟 带孔绝缘子 小螺母带接触头外壳蜜封圈 带密封绝缘子外壳组件 带孔绝缘子插孔内导体气门嘴内导体芯子接触套 压环扁螺母 垫圈 密封圈尾螺母2)将连接器插座套在电缆上。
将连接器插座拆开,顺序为尾螺母、垫圈、密封圈、扁螺母、压环。
要求:严格按上述顺序进行,即先套尾螺母,最后套压环。
3)压接内导体芯子。
将内导体芯子插入漏缆内导体孔内,用滚压钳滚压两道槽,第一道槽落在内导体芯子的槽内,第二道槽以滚刀靠紧漏缆切划面为准进行滚压。
要求:滚压时多滚压少进刀,以利内导体铜管逐步变形,第二道槽稍比第一道槽略浅,槽深适中,以使铜管及芯子接触良好、牢固为宜。
4)在漏缆外导体铝皮与绝缘套管间插进接触套。
先把漏缆外护套端头圆周纵向划开,长为20mm,间隔为15mm。
要求:不要将漏缆外导体铝皮弄断或损伤。
5)装上带孔绝缘子,旋进连接器的插孔内导体,务必旋紧,推进压环和扁螺母。
6)套上装有密封绝缘子的外壳组件,将垫圈、密封圈依次推入外壳内,在推入的同时,加涂硅橡胶。
顺序为:首先推进一个垫圈,再涂一层硅橡胶,把第一密封圈小心均匀地推入外壳内;再推第二垫圈、再涂一层硅橡胶,再把第二密封圈推进;再推第三垫圈;旋进尾螺母,并用月牙形扳手把尾螺母旋紧。
7)旋进内导体上的小螺母。
8)装上带有接触头的外壳并旋紧。
9)加盖防尘罩。
10)重复步骤1)至9),完成另一漏缆调相插座的安装。
11)用开路短路法测试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方法见附注1)。
Q—75J—186 插头安装工艺。
如图6示:4.2.1.2L271)开剥电缆。
取一段调相电缆(SYKY—75—12),估计长度见附注2,用刀片剥去电缆外护套14~15mm,露出外导体编织层。
2)连接器LQ—75J—186 调相插头拆开,按压紧螺套、橡皮圈、压环、电缆夹的顺序27套在电缆上。
3)松开外导体编织层,露出内导体绝缘层,并在离护套切口20mm处切去绝缘层,露出内导体约12mm,用锉刀将其端口倒角0.8×450后用细砂纸擦净内导体表面。
4)把套管插入电缆绝缘层与编制层之间。
5)用剪刀修去伸出套管边缘的编制层铜丝,套上小绝缘子。
6)套上外壳,然后对焊接的插孔旋上插针(一般情况下只套上外壳)。
7)把电缆夹推到位,并注意套管弹片的弹力,若无弹力,可稍加调整,使之达到一定强度的弹力。
8)将压环推到电缆夹上,再把橡皮圈推到位。
9)推进压紧螺套并旋紧。
10)加盖防尘罩。
11)重复1)至10)步骤,完成本段电缆另一调相插头的安装。
12)用开路短路法测量安装好的插头的绝缘和接触是否良好。
4.2.1.3插头插座组合将安装好的插头、插座的座芯对准,把连接螺丝旋紧即可。
如图7(一端),另一端相同。
4.2.1.4检查安装质量。
采用开路短路法测量整个接头的绝缘和接触是否良好(同法检查另一端)。
4.2.1.5防护。
采用自粘胶带将接头的金属部分密绕包扎一层后,用聚乙烯塑料带密绕包扎一层(同法调相电缆外护套外导体电缆绝缘质套管插孔扁螺母绝缘垫外壳图六2L27Q—75J—186 插头调相电缆外护套外导体电缆绝缘质套管插孔电缆夹压环橡皮圈压紧螺套内导体漏泄电缆电缆外护套外导体内导体第一道沟第二道沟带孔绝缘子小螺母带接触头外壳蜜封圈带密封绝缘子外壳组件带孔绝缘子插孔内导体气门嘴接触套扁螺母垫圈密封圈尾螺母防护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