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题主线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主题主线之我见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再读《红楼梦》时,我仿佛忽然品到了“其中味”,真切妥当与否,姑且不管,阐述一番,或可抛砖引玉。

主题,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艺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文艺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那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生如梦”。

曹雪芹有“人生如梦”的感触和思想是毫无疑问的。这首先是受了先人的影响。古今多少文人曾经写过梦,抒发对人生的感触!现从唐宋诗词中觅来诗句一束,即可窥见一斑: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金陵图》)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诗)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与现实生活经常发生着联系。梦,对于经历过巨大变化的南唐后主李煜来说,更是“拄杖无时夜扣门”了。他的词中,有许多是留有“梦”的倩影的,他的词简直可谓“梦词”了。更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梦天》、汤显祖《玉茗堂四梦》,等等,不一而足。曹雪芹是极富文学修养的,对此怎能等闲视之! 纵览我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才华横溢、“少无适俗韵”的文人,大多命运多舛,郁郁寡欢。庄周、屈原、司马迁、“竹林七贤”、曹子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他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于是产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的感觉。即使象曹操也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结果往往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就有陶潜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有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偏舟”,就有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想,曹雪芹肯定贪婪地吸吮过祖国母亲那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大吃过先人掺着心血精致而成的精神食粮。其中,苏轼对他的影响似乎较大。苏轼多才多艺,天真烂漫,政治上却不得志,屡遭贬谪,一生坎坷,“生平无快意事”。然而他却能随缘自足,处之泰然,与世无争,超然物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随心所欲,几臻绝境,如何不使曹雪芹羡慕!就是这奇才,曾直抒过“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感慨,径吐过“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之胸臆。这些郁结之意、之气,绕梁三日,发人深省,更使灵性非常的雪芹惊心动魄!

曹雪芹人生如梦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切身的可歌可泣的人生体验。他一生经历了曹氏家族盛极而衰的变化,对生活有着深刻地体验和认识。曾经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曹家,于雍正五年家产被抄,曹頫获罪落职,家道遂衰,次年全家北返。雪芹生长在南京,在繁华富贵的生活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迁居北京后,生活每况愈下,晚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秦淮风月忆繁华”,一把辛酸泪!我想,曹雪芹该是“做梦大王”,所做之梦都保质保量。

《红楼梦》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归根结底是人生如梦。卷首作者就指出:“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在作品中,作者借各类人物之口,反复表达这种思想,劝戒人们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不更去谋虚逐妄”,“为他人作嫁衣裳”。《好了歌》中蕴涵着这种思想,警幻仙姑所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亦寓有此意。四大家族的由盛之衰、大观园内姑娘们的风流云散,无不体现着这种思想。“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宝钗语)”,“想人生在世,真有个定数的!”(王夫人语),“富贵穷通,亦非偶然”,“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与其作了官,倘或命运不好,犯了事,坏家败产,那时倒不好了,宁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这些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或明或暗地反映着人生如梦的思想及宿命论思想。

另外,作品中两个宝玉可以说代表了两种人生观,贾府上下左右都希望贾宝玉能象甄宝玉那样“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而他却“行为偏僻性怪张,那管世人诽谤!”“不通庶务,怕读文章”。经过反复斗争,贾宝玉大梦醒来,勘破世情,中举人,却尘缘,遁入空门。作者通过艺术形象成功地表现了庄子、陶潜、苏轼等人早就存有的思想。这种思想本身包含着对整个封建社会罪恶的揭露、批判。

《红楼梦》的人生如梦的思想已经深浅不同地影响了后来者。象港台作家琼瑶、严沁便是范例。一读她们的作品《几度夕阳红》、《六个梦》、《两情常相忆》等便会感知。

为了表达人生如梦这一博大精深的主题,作者千方百计,用心结构,设置了许多线索,交叉成网状。象刘姥姥便是一条线索,通灵宝玉是一条线索,宝黛爱情是一条线索,等等。然而它们只能算是副线,主线则是梦。作者匠心独运,妙笔生花,写了大小三十多个梦,如第一回中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十三回中宝玉、凤姐都梦见秦可卿,三十六回中宝玉梦中大喊“偏要‘木石姻缘’”,四十八回中香菱于梦中摘取诗人桂冠,七十七回里宝玉梦中见晴雯,八十二回中黛玉梦见宝玉的红心,八十九回里黛玉又梦见人称宝钗为“二奶奶”,九十八回里宝玉去阴司……作者展开想象的羽翼,笔端蕴秀,神出鬼没,上天入地,嬉笑怒骂,如行云流水。笔之所到,力透纸背。这些梦各自独立,又互相照应,若即若离,藕断丝连,连缀成一部如《清明上河图》一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千古佳篇,烘托出一个五彩缤纷、如诗如画、似梦非梦、似假还真、使人眼界大开、令人百看不厌的大千世界;这些梦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交相辉映,奇妙横生;这些梦使作品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真实感,又玄之又玄,神乎其神,带有神秘色彩、朦胧之美。其中,贾宝玉两度梦游太虚幻境,一连首尾,提纲挈领,驾驭全篇,其他诸梦线状分布,如珍珠般熠熠闪耀于全篇之中。从整体上看,《红楼梦》的这条主线恰如云中之龙,极富神韵!当代青年作家莫言说:“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包含着许多虚幻的、难以捉摸的东西。……生活本身具有神秘美、哲理美和含蓄美。”“生活中原本就有的模糊、含蓄决定了文艺作品的朦胧美”。体现在艺术上即“离形得似”。曹雪芹深通此理,以梦为主线,借梦传神,多面地、立体地表现了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别开生面,难能可贵。

我想,假如《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来写,那么,“人生如梦”的主题将会得到更加有力地表现,“梦”这条主线也将会更加清新、夺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