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方剂学》泻下剂》ppt课件
温脾汤
❖ 主证病机分析:阳虚寒积证。
脾阳不足 阴寒内盛 寒积中阻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 绕脐不止。
手足不温,苔白不渴, 脉沉弦而迟。
28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方解:
大附芒干人当甘
黄子硝姜参归草
君臣
佐使
29
配伍特点:
温通、泻下、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 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
30
运用:
20
大黄附子汤--主证病机分析
寒邪积滞阻于肠道—— 腹痛便秘 寒 积 寒滞厥阴—— 胁下偏痛 里 实 寒凝气滞—— 发热,手足厥冷 证
寒实佐证—— 苔白腻,脉弦紧。
21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解:
附大细
子黄辛
君
臣
22
❖ 本方用药特点: 1、大黄、附子同用,属去性取用之法。 2、附子用量较大,体现以温为主,属温下
❖ 本方配伍特点: 下不伤正,润不滋腻,攻润结合。
❖ 本方剂型服法特点: 丸剂,每服10小丸。渐加,以知为度。
意在缓下,实属润肠通便为主之剂。
36
运用:
❖ 辨证要点: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
❖ 使用注意: 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以及孕妇应慎
用或忌用。
37
❖ 随证加减: 痔疮便秘,加桃仁、当归; 痔疮出血,加槐花、地榆; 伤津较甚,加生地、玄参、石斛。
38
济川煎
《景岳全书》
39
济川煎
主证病机分析:
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
肾
舌淡苔白,
虚
脉沉迟。
便
秘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40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方解: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PPT课件
《普济方》:“老人津液少,所以肠腑秘涩, 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定须再秘甚于前”
济 川 煎
Ⅰ类
《景岳全书》
润下剂
释名
济:补益
川:河流(津液)
济川:资助河川以行舟车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习惯性便秘
气虚
年老体弱 血虚 肾精亏虚
推动无力
无水舟停
济川煎
主治:肾阳不足,精津不足
腰膝酸软
肾精不足 气化失司 失于温煦
第二章
泻下剂
定义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 攻积、逐水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 统称泻下剂。
泻下剂
适应病证
注意:
①并非所有的里实证的治法都是下法,有的用消 食法或化瘀法。 ②通大便只是下法的手段,而不是下法的目的。
泻下剂
分类
1、寒下--因热而结 2、温下--因寒而结
3、润下--因燥而结
主治
阳明腑实
失治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 痛拒按,身热口渴,舌 苔焦黄或焦黑。
或自利清水,色纯青 (热结旁流证)。
神疲少气,脉虚。
寒积不化,阻滞气机,损伤肠络,下利赤白
肠痈(《浙江中医杂志》,1986(9))
某男,58岁,初起恶寒发热,继则上腹隐痛, 次日下午右下腹疼痛难忍,右腿不能屈伸,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收入住院,扪之右少腹隆 起,疼痛灼热,苔白脉沉紧,但家人不愿意 手术,予以温脾汤2剂,腹痛大减,再投2剂, 少腹肿块消失。
பைடு நூலகம்
运
用
辨证要点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 淡苔白,脉沉迟。 使用注意 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济川煎
第四节
逐
方剂学-泻下剂 PPT课件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泻
温下·大黄附子汤
下
剂
主治:寒积腹痛 临床表现: 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 舌苔白腻,脉弦紧。
病因病机: 里寒积滞内停,阳气不运所致
泻
温下·大黄附子汤
下 剂
症状分析:
腹痛----寒邪入内,阳气不通,气血被阻。
便秘----寒实内结,阳气不运,肠道传化 失职,传送无力。 胁痛----寒邪凝于厥阴,气滞而胁下痛。 发热----阴邪壅滞,阳气被郁。
生姜、大枣——和胃补脾,扶助胃气
甘草——和中,调药
泻
攻补兼施·增液承气汤
下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剂
组成: 玄参30g 麦冬25g 生地25g 大黄9g 芒硝4.5g 功效: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热结津亏证
泻
攻补兼施·增液承气汤
下
剂
临床表现: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
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手足不温----阳气不能布达四肢。
泻
温下·大黄附子汤
下 剂
方解:
附子----温里散寒,止腹痛
君
大黄----泻下通便
臣
细辛----助附子温里散寒止痛 佐
泻
下
分述
剂
寒下剂 温下剂
润下剂 攻补兼施剂
逐水剂
泻
分述·润下
下
剂
适应证:
肠燥便秘之证
病因病机:
热邪伤津,
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
肾阳不足,
或病后肾虚,关门不利。
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人与产后便 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肠胃燥热者。
泻
下
分述
剂
寒下剂 温下剂
《方剂学泻下剂》课件
。
配伍技巧
药量比例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 整药量比例,以达到最
佳疗效。
药物炮制
根据药物性质,采用不 同的炮制方法,以提高 药效或减轻不良反应。
煎煮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 分发挥药效,提高疗效
。
用药时机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如餐前或餐后服用,以 保证药物有效成分的吸
收。
配伍禁忌
孕妇禁用
01
泻下剂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孕妇应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十枣汤、禹功散等 。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舟车丸、控涎丹等 。
泻下剂的作用机制
泻下剂主要通过刺激肠道黏膜,促进 肠道蠕动,使粪便软化排出体外,从 而缓解便秘等症状。
在攻下剂中,大黄等泻下药可以刺激 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同时抑 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粪便迅速排 出体外。
需要注意的是,泻下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 孕妇、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使用泻下剂需要特别谨慎。
PART 02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大黄
总结词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详细描述
大黄是泻下剂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它能够刺 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还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实热型便 秘、炎症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方剂学泻下剂》ppt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泻下剂的概述 •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 泻下剂的配伍原则 • 泻下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 泻下剂的典型案例分析
PART 01
配伍技巧
药量比例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 整药量比例,以达到最
佳疗效。
药物炮制
根据药物性质,采用不 同的炮制方法,以提高 药效或减轻不良反应。
煎煮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 分发挥药效,提高疗效
。
用药时机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如餐前或餐后服用,以 保证药物有效成分的吸
收。
配伍禁忌
孕妇禁用
01
泻下剂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孕妇应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十枣汤、禹功散等 。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舟车丸、控涎丹等 。
泻下剂的作用机制
泻下剂主要通过刺激肠道黏膜,促进 肠道蠕动,使粪便软化排出体外,从 而缓解便秘等症状。
在攻下剂中,大黄等泻下药可以刺激 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同时抑 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粪便迅速排 出体外。
需要注意的是,泻下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 孕妇、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使用泻下剂需要特别谨慎。
PART 02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大黄
总结词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详细描述
大黄是泻下剂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它能够刺 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还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实热型便 秘、炎症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方剂学泻下剂》ppt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泻下剂的概述 •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 泻下剂的配伍原则 • 泻下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 泻下剂的典型案例分析
PART 01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泻下剂
当归— 养血润燥 使:甘草 — 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 ·附子 + 大黄; ·本方乃四逆汤 + 人参、大黄而成。
运用
·温脾汤 ·
1.辨证要点: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名医论方) 2.临证加减: ·腹痛甚者(寒凝气滞)+ 肉桂、木香; ·呕吐者 + 半夏、砂仁。 3.现代运用: ·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寒, 冷积内结者。 4. 现代研究: ·本方能显著促进寒积便秘型小鼠的排便,增加其排便 量的作用; ·本方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呈明显兴奋作用。 ·具有抗缺氧、可明显对抗模型的足趾的温度。
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 *《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
【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麻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丸 ·
君:火麻仁 —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 臣:杏仁 — 苦泄降气,润肠通便;
运用
·十枣汤 ·
1.辨证要点(名医论方)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 ·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
2. 现代用治: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 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3.衍化方: ·本方去芫花、大枣 + 白芥子,以生姜汤送服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悬饮证。 上迫于肺 — 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
水饮内停 饮停胸胁 — 胸胁牵引作痛, 邪气壅盛 气机阻滞 — 心下痞硬;
犯胃,胃气上逆 — 干呕; 上扰清阳 — 头痛目眩; 水饮内结 — 苔滑,脉沉弦。 2.水肿腹胀之实证: ·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大黄的作用特点; ·附子 + 大黄; ·本方乃四逆汤 + 人参、大黄而成。
运用
·温脾汤 ·
1.辨证要点: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名医论方) 2.临证加减: ·腹痛甚者(寒凝气滞)+ 肉桂、木香; ·呕吐者 + 半夏、砂仁。 3.现代运用: ·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寒, 冷积内结者。 4. 现代研究: ·本方能显著促进寒积便秘型小鼠的排便,增加其排便 量的作用; ·本方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呈明显兴奋作用。 ·具有抗缺氧、可明显对抗模型的足趾的温度。
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 *《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
【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麻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丸 ·
君:火麻仁 —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 臣:杏仁 — 苦泄降气,润肠通便;
运用
·十枣汤 ·
1.辨证要点(名医论方)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 ·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
2. 现代用治: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 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3.衍化方: ·本方去芫花、大枣 + 白芥子,以生姜汤送服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悬饮证。 上迫于肺 — 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
水饮内停 饮停胸胁 — 胸胁牵引作痛, 邪气壅盛 气机阻滞 — 心下痞硬;
犯胃,胃气上逆 — 干呕; 上扰清阳 — 头痛目眩; 水饮内结 — 苔滑,脉沉弦。 2.水肿腹胀之实证: ·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广中医方剂学-2泻下剂44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广中医方剂学-2泻下剂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广中医方剂学-2泻下剂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承气汤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病证】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热厥、痉病、发狂。
* 伤寒邪气 内传 化热
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大便秘结; 热结肠胃 脘腹痞满, 气机壅滞 胀痛拒按;
胃肠腑
热结津伤:口燥咽干,苔燥; 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
热积内结: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
* 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 热盛津伤。 【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大承气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本方为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而设。
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 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对于里热实证之 热厥、痉病或发狂也可用之。
大承气汤
加减变化
➢ 邪热较重者,+ 黄芩、黄连; ➢ 兼热盛成瘀者,+ 丹参、丹皮; ➢ 兼气虚者,+ 人参; ➢ 兼阴津亏损,+ 玄参、生地。
大承气汤
泻下剂
三、使用注意: 1. 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
里或表里双解,不宜单独应用下法。 2. 年老体虚、妇女新产血亏、病后津伤者,
虽有里实积滞,亦宜攻补兼施。 3.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慎用下法,以免损
伤胎元或致月经过多。 4. 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
效即止,慎勿过剂。
第一节 寒 下
针对这种阳明实热内盛,燥屎内结, 阴津亏损的病证,应急下实热燥屎,以 救阴液,即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解 大承气汤
•君:大黄— 苦寒泄热,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长于 泻下通便,治疗主要症状 推荡之功
•臣: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使坚结的粪便
相 须 为
变软以利于大黄发挥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之效
大承气汤
《伤寒论》
重点: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配伍枳实和 厚朴意义、用法
难点:大承气汤之急下存阴、寒因寒用、 通因通用的含义
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 酒洗,四两 枳实炙,五枚
厚朴去皮,炙,半斤 芒硝三合
【用法】 * 原方四味,以水一半,先煮二物,取五升,
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 上 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泻下剂
一、概念: * 组成:以泻下药为主; * 作用: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
逐水饮; — “下法” 。
* 立法依据:《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治证: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里实积滞;
胸腹积水; 水饮内停证; 水肿。
泻下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1. 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里热积 滞证;(大承气汤) 2. 温下 — 温下寒积; — 里寒积滞证; ( 温脾汤) 3. 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津亏肠燥 之便秘证;(麻子仁丸) 4. 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水饮壅积 于里之实证;( 十枣汤) 5. 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里实 积滞,正气亏虚证; ( 黄龙汤)
类方比较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复方大承气汤
组同
大
黄
异 芒硝 枳实 枳实 厚朴
成
厚朴
芒硝 甘草 芒硝 枳实 厚 朴 桃仁赤芍 莱菔子
功同 用异
清热泻下
峻下
轻下
缓下
峻下并行气活燥、痞、满、实
治
实俱全的阳 为主而不燥
明热结重证。的阳明热结
轻证。
用
·黄、硝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佐: 枳实—破气散结 行气导滞,消除痞满,助君以 消积除痞 下热结,不仅治疗兼证,通 过
厚朴— 宽肠下气 二者调畅气机作用, 消胀除满 促进大便的排泄。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大承气汤
配伍特点
♣大黄 + 行气药并用,泻下力强; ♣ 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 通因通用; ♣ 寒因寒用。
大承气汤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 四字。痞:即自觉胸中有闷塞重压感;满:是 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燥 屎干结不下;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 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在临床运用时,当以实 热与积滞壅结为着眼点,一旦诊断建立,应及 早使用,不可拘泥于“痞、满、燥、实”四字 俱全。实践证明早用比晚用疗效好,且副作用 小,安全度大。
• 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泻下 作用,不耐高温,若长时间煎煮,泻下成分即 遭破坏,证实了仲景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 黄的用法是非常可贵和正确的用药经验。
大承气汤
使用注意
➢本方为泻下峻剂,胃肠无热结,或气阴 亏虚者均不宜用。
➢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口腔脏器的严重梗阻、或有绞窄、坏死
以及穿孔先兆等,禁用本方。
药理研究
➢ 软便通里、清热解毒、行气消胀、除满 止痛。
➢ 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肠道推进运动作用;
➢ 增加肠容积作用;
➢ 解除梗阻、促使肠套叠还纳作用;
现代运用
大承气汤
•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 梗阻、肠麻痹、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初起以及某些热性病过 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痉厥、发狂等而 有阳明腑实证者,均可加减使用。
方药配伍方法
➢ 1.以泄热通便药(寒性泻下药)为主:如大黄、芒硝、 牵牛等;
➢ 2.里热积滞壅阻,影响肠腑气机通降,常配行气药: 如枳实、厚朴、陈皮等;
➢ 3.兼有瘀血,配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芍、丹皮等; ➢ 4.兼热毒赤盛,配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石膏、
知母等;
➢5.兼湿热,配清热除湿药:如冬瓜仁、苡仁。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方证分
大承气汤
析
本方证由于伤寒之邪传入阳明之腑,
入里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邪热与肠中
燥屎相结,壅结肠中,腑气不通,故见大
便秘结不通,频传矢气,脘腹痞满而硬,
腹痛拒按;阳明之经气旺于申、酉之时,
腑热蒸腾,上扰神明,故日晡潮热,甚则
神昏谵语;四肢禀气郁阳明,阳明里热炽
盛,迫津外泄,则手足濈然汗出。
至于热结旁流,自利清水,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 邪热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至。此种下利物色纯青 而秽臭难闻,更见脐腹疼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 热邪灼伤津液,津液亏损不能上承于口,则见口燥 咽干。
由于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阻, 不得达于四肢,则可见热厥之证—四肢 逆冷而胸腹灼热;
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则出 现痉病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 弓反张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