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课件PPT
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强大的产业和金融利益集团作用 下,从克林顿到小布什政府也都采取了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 某种程度上,其实际的经济放任程度和对监管的放松接近甚至 超过里根政府的做法。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通 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繁荣已经出现, 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繁荣,人们乐 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 存在。在两次繁荣期间,经济的自由放任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 发扬互为补充,推动着经济的高增长,但也与后来危机的发生 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十分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 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 化,过度负债的经济模式已经充满风险。
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①,中等收入
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
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人们更乐于维持现状而不是变革。
【①以美国为例1929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3%,2007年 则占12.6%(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
2.技术条件不同。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而本 次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两次技术革命之后,人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 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大萧条期间所 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 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次危机则与全球化、 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 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 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 识精英手中。分配差距也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 群体之间,而且表现在传统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了相互依 赖的三角形循环,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资源富足 国家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发达国家通过负债消费,拉动新兴市 场国家产能利用。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T课件
⒌摆脱危机的道路
大危机后出现的两条道路:
美英法—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缓和经济危机维 美国: 通过国内的改革---罗斯福新政 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 走上法西斯道路 德日: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策源地的形成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原 具体原因:市场供求矛盾 因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历史原因:20年代繁荣建立在不稳定 基础上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影 响 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自拉丁文, 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 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 象征暴力和权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命名的的 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方式:由法西斯政党通过国会选举获胜, 合法取得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利用民族复仇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手段 先掌权再发动战争
德国法西斯 政权建立的 标志:
1933.1.希特 勒出任德国总 理(兴登堡任 命仪式)
3、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
(1) 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文化领域 : •④民族政策 :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政策; (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1912—1926年间大正天皇的几位首相中,有大隈伯爵、 ( 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高乔子爵、小原三位被人暗杀;在昭和时期, 1926—1945年间, 又有滨口、犬养毅、海军上将斋藤三位首相和十几位内阁成员 ( 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被杀。虽然政界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危险表现泰然,但是因害 (在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向上,军部确定 怕被谋杀他们不得不放弃进行立法改革的念头。 了“南进”的目标;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 思考: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方式:军部通过 政变、侵略手段建立法西斯政权 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先发动战争后上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PPT演示文稿
三十年代大危机引 30发的新问题 年代大危机
30年代大危机 引发的新问题
教师:贾会云
杨店子高中
1929年 —1933年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表现、2009年热点问题
实质、原因、特点、影 响)
检测练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特点:时间、范围、破坏性、国 家、影响。
猜 一 猜 罗 斯 福 总 统 在 说 什 么
通过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 产过剩,即加强国家的计划
(稳定金融)
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罗斯福新政 调整农业政策
德国是战败国,沉重的赔款和殖 民地的丧失,使其经济极度依赖 外国资本,危机来临,德国也无 力从自身找到出路,从而走上法
学生动笔整理:结合德意志完成 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
规律、方法总结: 法西斯的实质: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侵略扩张。
同一时期,中 国的政治状况
德日两国摆脱 经济危机的
图表总结形成网络 强化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记忆
三、德日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比 较 相同点:德日两国均走上法西斯 道路。
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历 史、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 (1)民主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德日均无法从自 身找到应付危机的出路。 日本是岛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 有极大的依赖性,危机来临,容
分析:导致美国与德日上
第一,经济状况的影响, 即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
第二,历史传统的影响:
30年代大危机 引发的新问题
教师:贾会云
杨店子高中
1929年 —1933年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表现、2009年热点问题
实质、原因、特点、影 响)
检测练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特点:时间、范围、破坏性、国 家、影响。
猜 一 猜 罗 斯 福 总 统 在 说 什 么
通过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 产过剩,即加强国家的计划
(稳定金融)
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罗斯福新政 调整农业政策
德国是战败国,沉重的赔款和殖 民地的丧失,使其经济极度依赖 外国资本,危机来临,德国也无 力从自身找到出路,从而走上法
学生动笔整理:结合德意志完成 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
规律、方法总结: 法西斯的实质: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侵略扩张。
同一时期,中 国的政治状况
德日两国摆脱 经济危机的
图表总结形成网络 强化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记忆
三、德日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比 较 相同点:德日两国均走上法西斯 道路。
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历 史、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 (1)民主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德日均无法从自 身找到应付危机的出路。 日本是岛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 有极大的依赖性,危机来临,容
分析:导致美国与德日上
第一,经济状况的影响, 即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
第二,历史传统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
18
.
19
雅尔塔会议
目的 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 1945·2,苏联雅尔塔
参与者 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 联的斯大林(二战的三巨头)
内容
1军事占领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德国投降后,苏联对日作战
.
20
重大战役与战争的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二战的转折点
加快。 ❖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
个重要表现。
.
30
❖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1)利: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 国际竞争。
❖ (2)弊: ①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②有些跨国公司不公平的行为,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 (2)实质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 张提供了方便。
7
❖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1)凡尔赛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 (2)华盛顿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
.
34
某校九年级(2)班小鹏同学,对所学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 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 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等特点 ②英国、法国没有遭受到经济危机 的打击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 济危机的根源 ④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苏联 的政治危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历 史上已经爆发பைடு நூலகம்两次世界大战,那么今天 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吗?为什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1929年— 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在1929年—1933年经济 危机的打击下,德、日相继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形成了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3)英法 美等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今 天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因为帝国主义的本性就 是对外侵略扩张,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今天 这一根源仍然没有完全消除。
应试指南
如何正确评价罗 斯福 “新政”?
“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成效,美国 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的统治 得到稳定。“新政”使美国避免了社会革 命的爆发,又防止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但是“新政”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 根本矛盾,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因 此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 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 经济危机,并引起广泛的政治危机,对世界历史的进 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为摆脱危机,美国实施新 政,意大利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德国、日本相继 建立法西斯政权,形成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 地,并疯狂对外扩张。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对世界 和平造成重大威胁,被侵略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开展民 族解放战争,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而英法等国执行纵 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德、意、日发 动的战争扩大为全球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战争 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 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并且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阅读、分析《联合国家宣言》有关资料, 提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阅读《开罗宣言》,提高对台湾是中国 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论证能力。 3.历史阐释能力 ①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培养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美英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 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机化为 废铁一堆,其中绝大部分被毁于地面。
日本:仅仅付出29架飞机、9艘潜艇的 代价,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日本宣战,中、英等20多个国 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国宣战。至此,战争达到了 最大规模。
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 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 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 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 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 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势争 太 平 洋
盟 建 立
战
争
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军偷袭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 的非正义的战争。
袭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8-主题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
政
大权于一身,成为元首
权
政策 内: 制造国会纵火案,进而解散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强化专政机器,打击、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加强思想控制,毁灭
的
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掀起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狂潮外:撕毁《凡尔赛条约》,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建
立
影响 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标志着世界战争的④欧洲策源地形成
答案 观点:维护和平不仅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更离不开经济的 发展。
论述: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 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 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 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2.历史解释:阐述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等历史事 件之间的联系。 3.家国情怀: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1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识记、理解、运用) 「3年3考」
经 时间
济
大
命题点二 罗斯福新政
2.(2017山西,16,1分)(节选)
(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
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影响 新政府加紧对外侵略的准备,世界大战的⑧亚洲策源地形成
侵略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法西斯结盟
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期不远了
两次世界大危机的比较研究PPT
过程比较: 两次大危机都是由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引爆金融危 机并导致经济危机
相似之处在于: 首先,两次大危机前均暴露了一些风险迹象,但是政府部门大都熟视无睹,没有及
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予 以提前化解。 其次,都是由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引爆全 面的金融危机。 再次,爆发后都是由金融危机迅速向经济危 机蔓延,虽然采取应对措施,但危机依
然持续发酵和不断深化。 最后,大萧条时期世界经济曾陷入长期衰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仍然
存在着“二次衰退”风险。
不同点
整体比较
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大萧条时期,金融危机主要表现 为美国的银行业危机,三波倒闭浪潮共有数
千家银行破产。 而此次危机,危机的性质已经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扩展到2008年 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从2009年转变为“主权债务危机”,目前正 进 一步演变为“欧洲货币危机”。 其次,大萧条时期,危机的重灾国主要是美国;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国 目前 不同点 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至日本等其他 国家。
应对措施
大萧条
社会变革
危机初期
采取宽松
1933年,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 1935年,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保护工人权力。
1929年11月, 胡佛政府要 求不得消减 工资。 1931年,将 贴现率由 3%提高至 4%。 1932年,签 署《征税法 案》所得税 从25%提高 至63%。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大萧条初期,美联储 的货币政策应对相对迟缓且犹 豫不决;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 爆发之后, 美联储的应对则较 为积极,但是有可能在未来导 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 产泡沫。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 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美国 虽然也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但是不 久就因债务风险过 大而转向财政紧缩。 —是—直接大干萧预条和时不挽期同救美点已国有产产业业政,策 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产业 政策 特点则是间接调控市场供 求和重点培植新兴产业。
相似之处在于: 首先,两次大危机前均暴露了一些风险迹象,但是政府部门大都熟视无睹,没有及
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予 以提前化解。 其次,都是由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引爆全 面的金融危机。 再次,爆发后都是由金融危机迅速向经济危 机蔓延,虽然采取应对措施,但危机依
然持续发酵和不断深化。 最后,大萧条时期世界经济曾陷入长期衰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仍然
存在着“二次衰退”风险。
不同点
整体比较
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大萧条时期,金融危机主要表现 为美国的银行业危机,三波倒闭浪潮共有数
千家银行破产。 而此次危机,危机的性质已经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扩展到2008年 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从2009年转变为“主权债务危机”,目前正 进 一步演变为“欧洲货币危机”。 其次,大萧条时期,危机的重灾国主要是美国;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国 目前 不同点 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至日本等其他 国家。
应对措施
大萧条
社会变革
危机初期
采取宽松
1933年,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 1935年,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保护工人权力。
1929年11月, 胡佛政府要 求不得消减 工资。 1931年,将 贴现率由 3%提高至 4%。 1932年,签 署《征税法 案》所得税 从25%提高 至63%。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大萧条初期,美联储 的货币政策应对相对迟缓且犹 豫不决;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 爆发之后, 美联储的应对则较 为积极,但是有可能在未来导 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 产泡沫。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 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美国 虽然也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但是不 久就因债务风险过 大而转向财政紧缩。 —是—直接大干萧预条和时不挽期同救美点已国有产产业业政,策 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产业 政策 特点则是间接调控市场供 求和重点培植新兴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在经济危机期间遇到的严重困难
②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为了对付这次经济危机, 美国采用了什么办法?中心措施是什么?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③材料中这些措施是谁实施的?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 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 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 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 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 却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 吧!”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③该会议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l 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建立诚信为本 的信用制度
l ②农业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 民的利益
l ③工业方面→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合理调整工 业结构
l ④新建许多公共工程→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再就 业问题,减少失业队伍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 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 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程中,捷克斯洛 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 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 议厅,在协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却对群众说:“这是 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
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①“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盟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中、美、英
②这是什么会议发出的文件?其名称是什么?
开罗会议;
《开罗宣言》
③这次会议有什么作用?
这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其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
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④日本通过哪个条约“窃取”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台湾什
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
小结:
罗斯福“新政”
l 时间:1933年
l 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克服经济危机
l 内容:整顿银行;调整农业;国家对工业的整顿;兴 建公共工程
l 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 稳定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①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除此之 外,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说明英法的纵容侵略?
《慕尼黑协定》;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把苏台 德区割给德国;
纵容战争的表现: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纵容德
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
②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 因为它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祸水 东引”的目的;
⑤采取以上措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⑥针对“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加强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 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 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⑦罗斯福针对“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 什么措施?
缩减农业规模,由政府补偿
⑧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 取了什么措施?
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⑨以上措施结果如何?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小结: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l 爆发: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l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l 各国的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
使绥靖政策(纵容战争)达到顶峰
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德国得寸进尺,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 接着又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加速了二次的爆发。 ⑤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 张解伦伯企图以牺牲他国为代价,最后反害了自己,被迫下台。 (或者德国发动“二战”后,把战火烧到了英国)。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 政策的结果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 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 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 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 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 却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 吧!”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罗斯福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 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 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④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或缓解美国经济危机)
小结
慕尼黑阴谋
l 时间:1939年9月 l 地点:德国慕尼黑城 l 参加者: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弟 l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把苏台德区割给
德国; l 目的:祸水东引,让德国进攻苏联 l 后果: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的爆
发。
材料: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 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l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 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 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 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 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 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 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 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在经济危机期间遇到的严重困难
②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为了对付这次经济危机, 美国采用了什么办法?中心措施是什么?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③材料中这些措施是谁实施的?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 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 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 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 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 却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 吧!”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③该会议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l 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建立诚信为本 的信用制度
l ②农业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 民的利益
l ③工业方面→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合理调整工 业结构
l ④新建许多公共工程→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再就 业问题,减少失业队伍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 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 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程中,捷克斯洛 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 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 议厅,在协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却对群众说:“这是 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
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①“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盟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中、美、英
②这是什么会议发出的文件?其名称是什么?
开罗会议;
《开罗宣言》
③这次会议有什么作用?
这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其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
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④日本通过哪个条约“窃取”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台湾什
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
小结:
罗斯福“新政”
l 时间:1933年
l 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克服经济危机
l 内容:整顿银行;调整农业;国家对工业的整顿;兴 建公共工程
l 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 稳定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①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除此之 外,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说明英法的纵容侵略?
《慕尼黑协定》;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把苏台 德区割给德国;
纵容战争的表现: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纵容德
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
②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 因为它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祸水 东引”的目的;
⑤采取以上措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⑥针对“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加强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 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 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⑦罗斯福针对“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 什么措施?
缩减农业规模,由政府补偿
⑧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 取了什么措施?
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⑨以上措施结果如何?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小结: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l 爆发: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l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l 各国的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
使绥靖政策(纵容战争)达到顶峰
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德国得寸进尺,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 接着又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加速了二次的爆发。 ⑤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 张解伦伯企图以牺牲他国为代价,最后反害了自己,被迫下台。 (或者德国发动“二战”后,把战火烧到了英国)。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 政策的结果
材料一: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 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会议过 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 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 定上签字。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伦敦后, 却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 吧!”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罗斯福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 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 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④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或缓解美国经济危机)
小结
慕尼黑阴谋
l 时间:1939年9月 l 地点:德国慕尼黑城 l 参加者: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弟 l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把苏台德区割给
德国; l 目的:祸水东引,让德国进攻苏联 l 后果: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的爆
发。
材料: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 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l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 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 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 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 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 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以下村料是美国一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 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 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 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