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正反转原理图.
8电机正反转-3分析电气原理图(直接切换切换)(精)
3.分析电气原理图-电机正反转控制(直接切换)
L1 L2
工作原理: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 L1经 FR、 SB3、SB2、KM2辅助常闭、KM1线圈回到 L2,构成回路,KM1线圈得电。 动作1主电路KM1主触头吸合,电机正转运行。 动作2控制电路KM1辅助触头吸合,自锁 (SB2松开,电机仍正转运行) 动作3控制电路辅助触头KM1断开,保证KM2 不得电
3.分析电气原理图-电机正反转控制(直接切换)
L1 L2
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 常闭先断开 KM1线 圈失电,主辅触头复位,常开后闭合 KM2线 圈得电。 动作1主电路KM2主触头吸合,电机反转运行。 动作2控制电路KM2辅助触头吸合,自锁 (SB3松开,电机仍反转运行) 动作3控制电路辅助触头KM2断开,保证KM1 线圈不得电。
分析电气原理图电机正反转控制直接切换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常闭先断开km1线圈失电主辅触头复位常开后闭合km2线l1l2动作1主电路km2主触头吸合电机反转运行
3.分析电气原理图-电机正反转控制(直接切换)
本次实现功能: (1)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1, 电机M正转运行,直接按下反转 按钮SB2电机反转运行。 (2)当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2, 电机M反转运行,直接按下正转 按钮SB2电机正转运行。 (3)按下停止按钮SB3,电机M 停止。
电机由反转变为正转也是一样的。
3.分析电气原理图-电机正反转控制(直接切换)
L1 L2
按下停止按钮SB1,KM2线圈失电, 主辅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实现电 机停止。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及相关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单相电机的倒顺正反转接线图及原理
电机的倒顺接线及原理我先对单相电机的正反转原理讲一下。
单机电机里面有二组线圈,一组是运转线圈(主线圈),一组是启动线圈(副线圈),大多的电机的启动线圈并不是只启动后就不用了,而是一直工作在电路中的。
启动线圈电阻比运转线圈电阻大些,量下就知了。
启动的线圈串了电容器的。
也就是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再接到220V电压上,这就是电机的接法。
当这个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时,并联的二对接线头的头尾决定了正反转的。
比起三相电动机的顺逆转控制,单相电动机要困难得多,一是因为单相电动机有启动电容、运行电容、离心开关等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二是因为单相电动机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不一样,不能互为代用,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弄错就可能烧毁电动机。
有接线盒的单相电动机内部接线图上图,是双电容单相电动机接线盒上的接线图,图上清晰的反映了电动机主绕组、副绕组和电容的接线位置,你只需要按图接进电源线,用连接片连接Z2和U2,UI和VI,电动机顺转,用连接片连接Z2和U1,U2和VI,电动机逆转。
单相电动机各个元件也好鉴别,电容都是装在外面,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接线位置(如上图)启动电容接在V2—Z1位置,运行电容接在V1—Z1间,从里面引出的线也好鉴别,接在(如上图)UI—U2位置的是运行绕组,接在Z1—Z2位置的是启动绕组、接在V1—V2位置的是离心开关。
用万用表也容易区分6根线,阻值最大的是启动绕组,阻值比较小的运行绕组,阻值为零的是离心开关。
如果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阻值一样大,说明这两个绕组是完全相同的,可以互为代用。
单相电动机的绕组两端和电容两端不分极性,任意接都可以,但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不能接反,启动电容和运行电容不能接反,否则容易烧启动绕组。
(图三)双重互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图三、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一、元器件清单
变压器、交流断路器、接触式继电器、热过载继电器、按钮开关、三相交流电动机、导线若干
QS
L1 L2 L3
U11
V11
W11
FU1
FR
3~
PE
M
U
V
W
U12
U13
V12
V13
W13
W13
KM1
KM2
FU2
1
2
3
FR
SB3
KM2
KM1
KM1
KM2
KM1
KM2
SB1
SB2
4
5
6
7
8
9
紧急停止
二、工作原理分析:
A、正转控制: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反转控制:
KM1自锁触头断开(解除自锁)电机M失电,停止正转SB2常闭触头断开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断开
按下SB2 KM1联锁触头闭合KM2线圈得电
SB2常开触头闭合
KM2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
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正向启动过程
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
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电气原理分析
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我们称为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节器,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二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使用了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接触器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了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反向起动过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1]
参考资料 1.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临清市顺发液压机械厂 .2012-10-20 [引用日期2012-10-20] .
3电气原理说明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正向启动过程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图三)双重互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图三、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QS
L1 L2 L3
U11
V11
W11
FU1
FR
3~
PE
M
U
V
W
U12
U13
V12
V13
W13
W13
KM1
KM2
FU2
1
2
3
FR
SB3
KM2
KM1
KM1
KM2
KM1
KM2
SB1
SB2
4
5
6
7
8
9
紧急停止
一、元器件清单
变压器、交流断路器、接触式继电器、热过载继电器、按钮开关、三相交流电动机、导线若干
二、工作原理分析:
A、正转控制: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反转控制:
KM1自锁触头断开(解除自锁)M失电,停止正转SB2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断开
按下SB2 KM1联锁触头闭合KM2线圈得电
SB2
KM2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
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PLC电机正反转电路原理图解
PLC电机正反转电路原理图解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X0变为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持,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为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和Y1的常闭触点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它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联锁”,即将反转起动按钮X1的常闭触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起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时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按停止按钮SB1,直接按反转起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常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电机由正转变为反转。
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接触器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加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器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的线图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由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一、正反转原理图正反转原理图是用于控制机电正转和反转的电路图。
该电路图普通包括电源、机电、开关、继电器等元件。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正反转原理图示例:[图片]二、工作原理分析1. 正转工作原理分析:当开关S1闭合时,电源正极的电流经过S1进入机电的A相,同时经过继电器K1的通路,回到电源的负极。
机电的B相则与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
由于机电的A相和B相之间形成为了一个闭合回路,电流可以顺利地通过机电,使得机电正转。
2. 反转工作原理分析:当开关S2闭合时,电源正极的电流经过S2进入机电的B相,同时经过继电器K2的通路,回到电源的负极。
机电的A相则与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
由于机电的A相和B相之间形成为了一个闭合回路,电流可以顺利地通过机电,使得机电反转。
3. 继电器的作用:继电器在正反转电路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开关S1闭合时,继电器K1的线圈激活,使得继电器的触点闭合。
这样,即使开关S1打开,机电的A相和B相之间仍然形成闭合回路,机电可以持续正转。
同样,当开关S2闭合时,继电器K2的线圈激活,使得继电器的触点闭合。
这样,即使开关S2打开,机电的A相和B相之间仍然形成闭合回路,机电可以持续反转。
4. 机电的控制:通过控制开关S1和S2的闭合和打开,可以实现机电的正转和反转。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操控开关的状态来控制机电的运行方向。
5. 其他辅助元件:除了上述的电源、机电、开关和继电器外,正反转电路中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元件,如保险丝、电容器、电阻器等。
这些元件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机电,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是为了实现机电正转和反转而设计的电路。
通过控制开关的状态,可以控制机电的运行方向。
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可以实现机电持续运行。
除了基本的电源、机电、开关和继电器外,正反转电路中可能还包括其他辅助元件,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触器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原理图解
接触器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原理图解
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中,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来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如下图所示。
图1 电机正反转电机机正转工作时,KM1通电吸合,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电机机反转工作时,KM2通电吸合,KM2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3、L2、L1,即反向运行。
图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a)无互锁电路b)具有电气互锁电路c)具有双重互锁电路
1。
单相电机正反转接线图_220v正反转实物接线图_单相电机正反转原理图
单相电机正反转接线图_220v正反转实物接线图_单相电机正反转原理图相电机接线图及原理有非常多电工对单相电机的接线不太清楚,小编先对单相电机的正反转原理讲一下。
单相电动机有两组线圈,有一个公共端,一个运行端,一个启动端,电容接在运行端和启动端之间。
电源接在公共端和运行端时,电机正转;电源接在公共端和启动端时,电机反转;只有运行线圈和启动线圈截面积一样的单相可逆电机,才能正反转,否则反转不能带负荷。
单相电机正反转接线图单相电机正反转原理单相电容电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
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
在启动绕组上串联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启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刻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
在时刻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
一般运行绕组(主线圈)线径较粗一点,启动绕组(副线圈)线径较细,用万用表量启动绕组比运行绕组的电阻值稍大一点儿。
单相电机启动原理分:1、电阻启动式(电冰箱电机等);2、电容启动式(木工电刨电机等);3、电容运转式(洗衣机、电风扇等);4、电容启动运转式。
电容启动式电机在电机启动后电容就断电了,断电原理是在电机轴上有一个离心开关,达到一定转速开关就断了,假如断不开启动线包就会烧毁;电容运转式电机电容在电机启动或正常运转时都在工作、假如电容容量变小将造成电机启动困难,风扇转慢,风速落低故障。
单相电机正反转接线方法是如此,主线圈的1(2)接副线圈的2(1),如此就正传,反过来主线圈的1(2)接副线圈的1(2),如此就反转,以上两个图,一般的常规单相电机都能够用,不论他的主线圈与副线圈的参数一样不一样,另外还有一种单相电机,工作中需要他正反转,然而采纳上面的方法,比较苦恼,实现自动操纵,器件需要也多,因此就出现了,不分主副线圈的单相电机,就是主副线圈的参数一样,这种不分主副线圈的单相电机,除了用上面的那个方法外还能够如此第一个图和第二个是一样的,第二个比较清楚一点。
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1、上图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其中,L1、L
2、L3为电源进
线,QS为隔离开关,FU1为主回路熔断器3个,FU2为控制回路熔断器2个。
KM1、KM2为控制负荷的主接触器,电机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负荷保护之用。
2、启动过程:合上隔离换向开关QS,按下SB1启动按钮→KM1
线圈得电→KM1自保接点闭合实现自保→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向运转→KM1联锁接点断开KM2线圈回路实现联锁。
反转时,在电动机停稳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方法启动SB2即可。
3、故障处理:无法启动时,首先检查FU1、FU2是否烧坏;其次
检查热继电器是否动作;再就是检查启动、停止按钮是否完好,主接触器线圈是否烧毁或断线等。
电动机自锁正转电气原理图
1、启动过程:合上QS→控制回路得电→按下SB2→KM线圈得电
→其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得电运转→其辅助接点闭合自锁→电动机正常运转。
2、热继电器FR为保护电动机过负荷之用。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一、正反转原理图正反转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电路,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电源:提供电路所需的电能。
2. 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通常使用双刀双掷开关,可以将电机的电源接反,实现正反转的切换。
3. 电机: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4. 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机和电路免受过流、过载等损坏。
二、工作原理分析1. 正转工作原理:当双刀双掷开关处于正转位置时,电源正极与电机的正极相连,电源负极与电机的负极相连。
电流从电源正极进入电机,经过电机产生磁场,进而使电机转动。
同时,电流从电机的负极返回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样,电机就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实现正转的功能。
2. 反转工作原理:当双刀双掷开关处于反转位置时,电源正极与电机的负极相连,电源负极与电机的正极相连。
电流从电源正极进入电机,经过电机产生磁场,进而使电机转动。
同时,电流从电机的正极返回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样,电机就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实现反转的功能。
3. 保护装置:为了保护电机和电路免受过流、过载等损坏,通常在电路中添加保护装置。
例如,可以使用保险丝来限制电流的大小,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险丝会断开,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机和电路。
总结: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是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基础知识。
通过合理连接电源、开关和电机,可以实现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功能。
同时,为了保护电机和电路,我们还需要添加相应的保护装置。
掌握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电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