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理化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磷化氢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磷化氢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磷化氢在体内代谢情况尚不清楚。
应急措施
灭火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流,以杀火势。用水保持火场中钢瓶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人员。
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现场,按一般急救常规处理。
口服磷化锌者,应积极催吐、洗胃、导泻以排除胃肠道内残留毒物,即使就医时已延迟多时,仍应积极洗胃。
对有症状者应至少观察24~48小时,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给予足够营养及维生素。
磷化锌的人经口LD100约为40mg/kg。
磷化氢从呼吸道吸入,首先刺激呼吸道,致粘膜充血、水肿,肺泡也有充血、渗出,严重时有点状广泛出血,肺泡充满血性渗出液,这是发生急性肺水肿的病理基础。磷化氢经肺泡吸收而至全身,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器官。经口误服的磷化物,在胃内遇酸放出磷化氢,并从胃肠道吸收入血,与从呼吸道吸入的磷化氢所引起的中毒相似。
磷化氢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磷化氢;膦;膦烷; Phosphine; Hydro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phosphide; Phosphorus trihydride; CAS:7803-51-2
危规:GB 2.3类23005。UN NO.2199。
理化性质
无色气体。纯时几乎无味,但工业品有腐鱼样臭味。分子式H3-P。分子量34。相对密度1.17。熔点-133℃。沸点-87.7℃。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人吸入LCLo: 1000 ppm/5M。大鼠吸入LC50: 11 ppm/4H。小鼠吸入LCLo: 380 mg/m3/2H。
高毒。对人的毒作用:当空气中浓度2~4mg/m^3可嗅到其气味;9.7mg/m^3以上浓度,可致中毒; 550~830mg/m^3接触O.5~1.0小时发生死亡,2798mg/m^3可迅速致死。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1.1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的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的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1.2气味:纯净的磷化氢时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气体(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的警戒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易溶于酒精和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忌食油腻的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的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的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

所以对含铜物品的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的显色反应: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化银的显色反应。

随磷化氢浓度的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的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化氢的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磷化氢使用范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的各种粮食、油料和成品粮。

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 小麦12.5% 玉米13.5%菜籽8% 大麦13.5 大豆13%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的PH3应达到计划浓度的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的量。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根底知识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1.1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的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的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1.2气味:纯洁的磷化氢时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气体〔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的戒备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易溶于酒精和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忌食油腻的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的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的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

所以对含铜物品的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的显色反响: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化银的显色反响。

随磷化氢浓度的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的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化氢的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磷化氢使用*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的各种粮食、油料和成品粮。

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 小麦12.5% 玉米13.5%菜籽8% 大麦13.5 大豆13%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的PH3应到达方案浓度的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的量。

磷化氢分解方程式

磷化氢分解方程式

磷化氢分解方程式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其化学式为PH3。

它是由磷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磷化氢在自然界中存在,也可以通过人工制备。

磷化氢的物理性质如下:1.颜色:无色2.气味:具有刺激性气味3.熔点:-84.2℃4.沸点:-61.6℃5.密度:0.64 kg/m(气态,0℃)6.溶解性: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磷化氢在空气中容易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4O10)和水(H2O)。

其化学方程式为:4PH3 + 5O2 → 2P4O10 + 6H2O磷化氢的分解反应主要受到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磷化氢分解为磷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2PH3 → P2 + 3H2磷化氢分解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磷化氢作为一种农药,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和微生物。

其使用方法包括土壤熏蒸和种子处理。

土壤熏蒸是将磷化氢气体注入土壤中,通过分解产生的磷和氢气对土壤进行消毒。

种子处理则是将磷化氢气体熏蒸在种子上,以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害虫和病原菌。

在工业领域,磷化氢分解可用于制备磷酸盐、磷化合物等化学品。

例如,在磷酸盐工业中,磷化氢可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磷酸。

然而,磷化氢具有高度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大危害。

因此在磷化氢分解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措施。

1.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降低磷化氢浓度。

2.环保措施:磷化氢分解产生的废气需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

此外,还需对废水、废渣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磷化氢分解方程式及其应用涉及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磷化氢临界储存量

磷化氢临界储存量

磷化氢临界储存量1. 介绍磷化氢(化学式:PH3)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常温下,磷化氢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为磷和氢气。

磷化氢主要用于制造农药、杀虫剂和草甘膦等化学品,也被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

然而,由于磷化氢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易燃性,它需要在严格的条件下存储和处理。

磷化氢临界储存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安全储存的磷化氢的最大量。

这个临界储存量的确定对于磷化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磷化氢临界储存量的相关内容。

2. 磷化氢的特性磷化氢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高度毒性:磷化氢对人体和动物具有高度的毒性。

接触磷化氢会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肿和肝脏损害等健康问题。

因此,磷化氢的储存和处理需要特殊的注意和防护措施。

•易燃性:磷化氢在空气中具有很高的易燃性。

当磷化氢浓度超过4.2%时,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接触到明火或高温源,就会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

•不稳定性: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为磷和氢气。

这种分解反应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

因此,磷化氢需要在低温和稳定的环境中储存。

3. 磷化氢临界储存条件为了确保磷化氢的安全储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低温储存:磷化氢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储存,一般要求储存温度在-50°C至-80°C之间。

低温可以降低磷化氢的分解速度,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密闭容器:磷化氢需要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以防止其与空气接触。

容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磷化氢泄漏和扩散。

•贮存量控制:磷化氢的贮存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

超过临界储存量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因此,必须确保贮存量不超过临界储存量。

•安全设施:磷化氢储存区域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气体泄漏报警器、消防设备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这些设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磷化氢泄漏和事故。

4. 磷化氢临界储存量的确定确定磷化氢的临界储存量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安全标准: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定磷化氢的临界储存量。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得主要特性1、1磷化氢得主要理化性质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得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得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 1、2气味:纯净得磷化氢时无色无味得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得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得气体(如少量得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得警戒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易溶于酒精与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与忌食油腻得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得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得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得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

所以对含铜物品得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得显色反应: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化银得显色反应。

随磷化氢浓度得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得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得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得活性。

化氢得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得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得活性。

2磷化氢得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得因素。

2、1磷化氢使用范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得各种粮食、油料与成品粮。

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小麦12、5% 玉米13、5%菜籽8%大麦13、5大豆13%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与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得PH3应达到计划浓度得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得量。

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

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

第23卷第2期郑州工程学院学报Vol.23,No.22002年6月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 Jun.2002文章编号:1671-1629(2002)02-0084-06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曹阳1,宋翼2,孙冠英3,李桂杰4(1.郑州工程学院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2.上海良友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上海200032;3.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4.沈阳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收稿日期:2001-08-24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局和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资助项目(PHT/94/015);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0200)作者简介:曹阳(1958-),男,辽宁复县人,主要从事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摘要:简要介绍了磷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详细阐述了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对害虫的毒理及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关键词:磷化氢;毒理;抗药性中图分类号:S37915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在储藏物害虫防治方面磷化氢具有高毒力,低残留,无植物毒性,使用方便等特点,它是防治储藏物害虫性能最优良的熏蒸剂之一,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目前,一些储藏物害虫对磷化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成为影响磷化氢继续应用的主要障碍.我国的主要储粮害虫已对磷化氢产生了抗药性.已有研究报道,广东的一个谷蠹品系对磷化氢抗性高达1160倍[1].很多粮库的技术人员反映,以往每年用常规剂量熏蒸一次储粮,即可安全度过夏季;现在有的单位使用较高的剂量,每年夏季至少熏蒸2次,多则4次,杀虫效果还不甚理想.因此一些粮库不得不采用其他防治技术,增加了防治费用和储粮的不安全性.对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的综合治理,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储粮技术人员的极大重视,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因研究的深度不同和方法上的差异,人们对磷化氢的毒理和磷化氢抗性机理的许多研究结果还没有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了在储藏物害虫防治中更好地应用磷化氢本文对磷化氢毒理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以供广大储粮技术人员在治理磷化氢抗性害虫的工作中参考.1 磷化氢物理化学性质磷化氢是无色无味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4,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15307kg/m3,与空气的相对比重为1118,沸点-8715℃,熔点-13315℃,稍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化铜溶液.磷化氢渗透力强,粮堆中扩散速度快,对种子发芽力影响小,残留低.磷化氢对铜等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纯磷化氢或与空气的混合气在一般情况下稳定[2],但在吸附表面或某些有机物的存在下,磷化氢表现出对空气氧化的不稳定性,其原因可能是磷化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次磷酸.研究发现用32P标记的放射性磷化氢对谷物[3~5]、烟草[6]等进行处理时残留物多以次磷酸盐存在,这很可能是由空气氧化所致,不过催化剂或生物物质参与也可形成同样产物.某些有机反应中在紫外光、核辐射作用下磷化氢可转化成具反应活性的PH2自由基[2,7,8],此自由基可攻击烯烃形成有机磷化合物[2],并和空气中磷化氢的爆炸反应有关[8].2 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磷化氢在生理环境下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2],在水溶液中很容易被氧化[9],具有较弱的亲核能力,作为还原剂其还原力强但作用缓慢,可作为重金属配位体.磷化氢在常温条件下可还原许多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含氮芳香族化合物[2].磷化氢作为亲核试剂可与羰基和活化的烯烃反应.在生物体系中许多重要物质都含活性羟基,例如辅酶A和活性酸碱催化剂.它们与磷化氢反应后可导至原有生物学功能的丧失.磷化氢在水溶液中作为重金属的配位体容易与重金属盐形成它的磷化物.因此磷化氢可能与含金属元素的辅基反应而影响一些重要的酶的活性.与磷化氢反应的酶主要有:①细胞色素氧化酶,其在氧化型细胞色素C催化氧化磷化氢生成次磷酸盐时被还原[3].②过氧化氢酶,磷化氢作为配位体与过氧化氢酶反应,可能是磷化氢毒性的作用模式之一[3,10].Trimborn(1962)[1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磷化氢与血红蛋白在有氧的情况下反应,使携氧血红蛋白的亚基变性,丧失携氧功能,并可转化成类似的生色团.32P标记的放射性磷化氢实验发现磷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并在酸水解时释放[5],说明了磷化氢与蛋白质作用的可能性.3 磷化氢的毒性哺乳动物暴露在高浓度磷化氢条件下,立即出现疲乏、安静,然后深度不安,伴随躲避、运动失调、苍白、癫痫状惊厥,并于半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死亡.这种反应物种之间差异小.中等浓度症状同前,只是发病较缓,在较低浓度下(715mg/m3)反复接触和吸入不产生可觉察损害,如果停止接触一天后再接触,可有轻度中毒症状直至死亡.磷化氢浓度等于或高于715mg/m3则具有一定的累积中毒反应,而小于或等于3175mg/m3则不出现明显的累积中毒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只可见轻微的肾损伤.猫,豚鼠和家兔实验遵循同样规律,种间差异小.对人而言,在等于或低于014mg/m3的磷化氢浓度下间歇性暴露数日可产生头痛,但无其它症状,据Modrejewski和Myslak报道磷化氢浓度在110-10mg/m3范围内可使人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产生“精神神经刺激症”的症状.磷化氢浓度高于47mg/m3时将导致眩晕、头痛、步态蹒跚、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及胸骨后疼痛、胸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并有心悸症状.高浓度磷化氢条件下,人畜中毒后均出现肺水肿,脑周围小血管出血及肾脏损伤等病理反应,对人还往往并发尿毒症[12].4 磷化氢的毒理机制磷化氢对储粮害虫同样具有很强的毒力,因此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藏物熏蒸杀虫剂已有四十多年了.早在60年代Quereshi等(1965)[13],Bond(1969)[14]就发现磷化氢不象溴甲烷等熏蒸剂遵循Haber规律,即CT值规律(CT=K),对某一具体防治对象而言,浓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常数,也就是说熏蒸剂对昆虫的毒杀效果,高浓度、短时间处理与低浓度、长时间处理的效应是一样的.Bell(1979)[15]研究磷化氢对烟草螟(Gautellaelutella)滞育幼虫的毒力时提出CnT=K这一关系式来描述磷化氢的作用特点更具指导意义,其中n为对数时间和对数浓度回归直线的斜率,Winks(1984)[16]称其为毒力指数.Bell)1986)[17]认为;n<1时,时间是剂量的关键因子;n>1时,浓度是剂量的关键因子;n=1时时间和浓度同样重要;因此,提出在磷化氢熏蒸时,采用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其杀虫效果比高浓度短时间的还要好.Bond(1969)[14]在对美洲大蠊的研究中还发现磷化氢可穿透试虫体壁直接进入虫体,气门开闭结构起不到阻止磷化氢进入的作用,而且氧气在磷化氢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无氧环境下磷化氢不显示对试虫的毒力.磷化氢对害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以下几种毒理机制.411 与呼吸链有关机制磷化氢作为配位体易与重金属化合物形成重金属盐配位化合物.其中与铜的反应活性最强.因此,象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含铜有机物与磷化氢的毒性机理有密切的关系.Chefurka(1976)[18]发现磷化氢对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Ⅲ有抑制作用.Nakakita(1976)[19]证实磷化氢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α—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蛋白,磷化氢与该酶的Fe3+结合形成无催化能力的稳定化合物,细胞丧失电子传递能力使试虫窒息而死.因此,Nakakita和Chefurka认为磷化氢毒理机制与氢氰酸等呼吸抑制剂相似,即抑制虫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破坏呼吸链的完整,使生物氧化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致使试虫死亡.412 与过氧化氢酶有关机制磷化氢对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作用.Bond(1963)[20],Price(1982)[21],(1983)[22]发现磷化氢体外试验可以非竞争性抑制牛肝的过氧化氢酶,而且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可同样被磷化氢抑制,其过程是缓慢而不可逆的.虫体内过氧化氢酶受抑状态可维持两周,磷化氢与过氧化氢酶反应的时间相关性可能与磷化氢对试虫作用的缓效性有关.在对过氧化氢酶进行深入研究前,Chefurka和Nakakita曾认为磷化氢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阻断线粒体呼吸链是其毒性的机制,但Price(1984)[24]在对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现象仅在体外实验中存在,体内实验表明不论敏感还是抗性品系谷蠹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受抑程度都不大.Price(1987)[24]进一步研究发现磷化氢对谷蠹作用产生的中毒效应与氢氰酸或缺氧致死的谷蠹不同.用氢氰酸预处理的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实验也得到同样结果(Hobbs,1989)[25].这就更证实了磷化氢并非线粒体呼吸的直接抑制剂.磷化氢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则有不同之处,其酶活在体外体内实验中均受抑制.因此,该机制可能是磷化氢毒理的主要机制之一.413 氧自由基机制Nakakita(1987)[26]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和赤拟谷盗的研究中发现试虫体内存在一特异性因子,主要分布在组织细胞匀浆后的可溶部分,并表现出酶的特性.此因子在无氧的环境下不吸收磷化氢,有氧环境下可消耗氧气,这些现象与磷化氢对试虫的毒性效应有许多吻合之处.基于此Nakakita提出如下机制来解释磷化氢的毒理机制:PH3+3O2XEO-2+H3PO3O-2超氧化物歧化酶H2O2过氧化氢酶H2O+1/2O2式中:XE为特异因子从上述化学方程可知,当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抑制之后,虫体内将积累过多的O-2和H2O2,而O-2和H2O2是已知的细胞毒性物质,可导致试虫中毒.此机制首先可以解释氧气在磷化氢毒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氧分压高使磷化氢与氧的反应向右进行增加了虫体内O-2的含量.另一方面过氧化氢酶受磷化氢抑制,不能维持H2O2的低水平,这都增强了磷化氢的毒效.其次还可解释磷化氢在体外对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什么没有抑制作用,原因是上述反应在磷化氢进入线粒体之前,将其提前转化而使磷化氢不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标靶部位作用.414 与其他有关酶作用在磷化氢对储粮害虫的毒理研究中,除上述的酶系之外,与昆虫抗药性有关的其它酶系研究的还不多.谢尊逸(1986)[27]对抗性谷蠹的多功能氧化酶系MFO进行了研究,Rajak等(1971)[28]和Chaudhray(1992)[29]也研究了多功能氧化酶系MFO及细胞色素P450酶系,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酶对储粮害虫体内磷化氢的氧化代谢没有重要影响.Al2hakkak(1989)[30]报道过磷化氢对粉斑螟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对其的深入研究不多,尚未得出详尽结论.5 害虫的磷化氢抗性机制511 主动排斥主动排斥机制是磷化氢抗性机制中较新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暴露在磷化氢中的试虫具有将进入体内的磷化氢主动排出体外的能力,并且此能力与代谢强度有关.Monro等(1972)[31]发现谷象(Sitophilusgranarius)对磷化氢的吸收伴随有呼吸受抑和代谢减慢的现象,而对抗性谷蠹则没有这些现象发生.正常呼吸的抗性谷蠹吸收磷化氢的量少于敏感谷蠹[32,22].Price(1987)[24]进一步研究发现抗性谷蠹用磷化氢处理其吸入量不仅小于敏感谷蠹,而且低于抗性死虫对磷化氢的被动吸入量,此现象随温度的升高敏感品系(S)对PH3吸收量增加,抗性品系(R)主动排斥增强,交换PH3快.作为呼吸刺激剂二氧化碳可加强对磷化氢的吸收而增加毒效(Kashi,1975)[33],但是在对谷蠹的研究中表明二氧化碳并不促进抗性谷蠹对磷化氢的吸收,相反,当二氧化碳含量为75%时,对磷化氢的排斥量还有增加,更进一步说明此现象与呼吸代谢的关系,随呼吸代谢的加强试虫对磷化氢的主动排斥也加强.为此Price(1984)[23]提出抗性谷蠹不是经代谢解毒,而是有主动排斥磷化氢减少其吸入量的解毒机制存在并且与代谢有关.他对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和锯谷盗(Oryzaephilussurinamensis)的研究中也发现有主动排斥磷化氢的现象[22].512 保护性昏迷许多研究表明(Bond[10],1976;Nakakita[19], 1976;Kashi[34],1982)将试虫置于高浓度磷化氢中,短时间将产生“Narcosis”即麻痹现象,试虫一旦进入麻痹状态将出现呼吸减慢,代谢减弱,对磷化氢的吸入量减少.表现反应为腹面向上,足收缩呈爪状,或呆立不动,对外界刺激如针刺等没有反应,呈假死状态.经过1~4h后,散去磷化氢,大多数成虫将恢复正常活动,因此麻痹现象又称为保护性昏迷.高浓度磷化氢对害虫的作用不符合CT值规律(Bond1967)[18],其原因可能就是保护性昏迷造成的.此现象的经常发生将增强试虫对磷化氢的耐受力,Monro(1972)[31]认为谷象的选择抗性可能也是由保护性昏迷引起的.Winks(1984)[16]对赤拟谷盗的研究也发现当磷化氢浓度大于015mg/L时,熏蒸处理20h,CT积出现明显的系统偏差,LD50耐受力可增加20倍,LD99耐受力可增加64倍.说明保护性昏迷是储粮害虫在短时间内对磷化氢的抵抗机制.但是,在实际熏蒸中,在有效的或较高的浓度下,延长熏蒸时间,可以将害虫彻底杀死.因此,保护性昏迷磷化氢的实际长时间熏蒸中的意义不大.513 关于代谢解毒机制从代谢角度来看,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与磷化氢的毒理机制往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种毒剂对昆虫的毒杀作用涉及到呼吸,消化,神经等各个系统,有时是对某一位点的作用,有时又是对各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从生理代谢角度研究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还有许多困难和疑点.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标靶酶及其敏感度的变化,包括分子的空间构象、活性中心等的变化,导致对磷化氢的敏感度降低,尤其是毒理机制中所涉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以及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等与昆虫正常代谢密切相关的酶.其次是解毒酶与解毒代谢的增强,尽管至今还有发现与磷化氢有关的解毒酶存在,但在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研究中已发现确有存在[35,36],由此推测磷化氢抗性机制中解毒酶的存在是有可能的.其三磷化氢对储粮害虫机体组织构透性的变化,尽管Bond[14]60年代就已经证实磷化氢可穿过试虫体壁进入虫体,而且不受气门开闭结构阻碍的影响.但从细胞结构与生理方面的研究分析,细胞组织结构对磷化氢的透性仍可能是磷化氢抗性的重要机制之一.Price(1979)[37]在磷化氢线粒体呼吸影响的研究中就推测磷化氢对抗性谷蠹的作用与该虫的线粒体外膜的透性有关.Chaudhry(1990)[38] 也推测抗性谷蠹的气管壁可能存在透性阻碍,从而减少对磷化氢的吸收.可见透性阻碍机制也是害虫产生磷化氢抗性的一个重要原因.6 结语以上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磷化氢及其相关因子在磷化氢毒杀机理中的作用和磷化氢抗性机理研究的结果.虽然根本的机理还未揭示,但随研究的不断深入展开,磷化氢毒理机制将最终被人们发现.从目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正日趋严重,为此对磷化氢毒杀机理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就更为重要,其结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为未来更合理利用磷化氢和进行磷化氢抗药性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梁权.广东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调查及治理策略[A].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第三次学术论文集[C].成都:1988.220~225.[2] FluckE.Thechemistryofphosphine[J].Fortschr.Chim.Forsch,1973,35:1~64.[3] RobinsonJR,BondEJ.Thetoxicactionof phosphinestudiedwith32PH3;Terminalresiduesinbiologicalmaterials[J].JStoredProdRes,1970(6):133~146.[4] DisneyRW,FowlerKS.Residuesincerealsex2posedtohydrogenphosphine[M].RadiotracerStudiesofChemicalResiduesinFoodandAg ri2culture,IAEA-PL-496/13STI/PUB/332Vi2enna,1972.99~101.[5] TkachukR.Phosphoriusresiduesinwheatdurtophosphinefumigation[J].CerealChem,1972,49:258~267.[6] UnderwoodJG.Theradiochemicalanalysisof phosphineresiduesinfumigatedTobaccos[J].TobSci,1972,16:123~126.[7] KirbyAJ,WarrenSG.Theorganicchemistryofphosphorus[M].Elsevier,Amsterdam,1967.159~165.[8] HalmannM.Photochemicalandradiationin2ducedreactionsofphosphine[A].InCrawlayAH,etal.Toxicityinphosphoruschemistry[C]. 1967,(4):53~55。

磷化氢是易燃易爆气体吗

磷化氢是易燃易爆气体吗

磷化氢是易燃易爆气体吗?磷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其化学式为PH3,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作还原剂和氢气源。

然而,磷化氢与空气接触会产生易燃和易爆的混合物,因此磷化氢被认为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磷化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磷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具有类似氨气的味道。

它的气味和颜色都无法被人体感知。

磷化氢从液相转变成气相和空气接触,会产生易燃和易爆的混合物。

在空气中,磷化氢的浓度较低,但在封闭空间中,随着激活剂的引入,其浓度可能会达到爆炸性水平。

磷化氢易燃性的原因磷化氢易燃的原因是其气体在空气中的化学反应。

当磷化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会产生磷酸盐和水。

这个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能,使其周围的环境迅速升温并产生火焰,从而引发爆炸。

磷化氢的燃烧可以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强大的爆炸力,可引起极大的破坏和伤害。

因此,在使用磷化氢时应采取特定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磷化氢的易燃性与实际应用磷化氢的易燃性是一种危险性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一般情况下,磷化氢的使用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需要先进行防护装置和实验室安全审核,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在工业生产中,磷化氢通常用作半导体行业的制造过程中,其中磷化氢用于制备晶片和涂层技术。

在这些情况下,工厂需要确保在使用磷化氢时形成的混合物不会达到危险的水平。

此外,磷化氢的易燃特性在一些行业中被利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磷化氢通或用作燃料和推进剂。

在这些情况下,磷化氢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安全审核。

结论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磷化氢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其与空气接触会产生易燃和易爆的混合物。

在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来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危险,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磷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磷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编号:AQ-JS-03433(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磷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Characteristics, safety measures and emergency disposal principles of phosphine磷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特别警示剧毒气体,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

理化特性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

不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

分子量34.04,熔点-133℃,沸点-87.7℃,相对密度(水=1)0.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7,饱和蒸气压53.32kPa(-98.3℃),临界温度52℃,临界压力6.58MPa,闪点-88℃,引燃温度100~150℃,爆炸极限1.8%~98%(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缩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及制备磷的有机化合物等。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

与氧接触会爆炸,与卤素接触激烈反应。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健康危害】磷化氢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肾脏及肝脏。

急性轻度中毒,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等;中度中毒,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抽搐、肺水肿及明显的心肌、肝脏及肾脏损害。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0.3。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

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

第23卷第2期郑州工程学院学报Vol.23,No.22002年6月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 Jun.2002文章编号:1671-1629(2002)02-0084-06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曹阳1,宋翼2,孙冠英3,李桂杰4(1.郑州工程学院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2.上海良友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上海200032;3.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4.沈阳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收稿日期:2001-08-24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局和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资助项目(PHT/94/015);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0200)作者简介:曹阳(1958-),男,辽宁复县人,主要从事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摘要:简要介绍了磷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详细阐述了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对害虫的毒理及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关键词:磷化氢;毒理;抗药性中图分类号:S37915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在储藏物害虫防治方面磷化氢具有高毒力,低残留,无植物毒性,使用方便等特点,它是防治储藏物害虫性能最优良的熏蒸剂之一,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目前,一些储藏物害虫对磷化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成为影响磷化氢继续应用的主要障碍.我国的主要储粮害虫已对磷化氢产生了抗药性.已有研究报道,广东的一个谷蠹品系对磷化氢抗性高达1160倍[1].很多粮库的技术人员反映,以往每年用常规剂量熏蒸一次储粮,即可安全度过夏季;现在有的单位使用较高的剂量,每年夏季至少熏蒸2次,多则4次,杀虫效果还不甚理想.因此一些粮库不得不采用其他防治技术,增加了防治费用和储粮的不安全性.对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的综合治理,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储粮技术人员的极大重视,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因研究的深度不同和方法上的差异,人们对磷化氢的毒理和磷化氢抗性机理的许多研究结果还没有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了在储藏物害虫防治中更好地应用磷化氢本文对磷化氢毒理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以供广大储粮技术人员在治理磷化氢抗性害虫的工作中参考.1 磷化氢物理化学性质磷化氢是无色无味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4,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15307kg/m3,与空气的相对比重为1118,沸点-8715℃,熔点-13315℃,稍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化铜溶液.磷化氢渗透力强,粮堆中扩散速度快,对种子发芽力影响小,残留低.磷化氢对铜等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纯磷化氢或与空气的混合气在一般情况下稳定[2],但在吸附表面或某些有机物的存在下,磷化氢表现出对空气氧化的不稳定性,其原因可能是磷化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次磷酸.研究发现用32P标记的放射性磷化氢对谷物[3~5]、烟草[6]等进行处理时残留物多以次磷酸盐存在,这很可能是由空气氧化所致,不过催化剂或生物物质参与也可形成同样产物.某些有机反应中在紫外光、核辐射作用下磷化氢可转化成具反应活性的PH2自由基[2,7,8],此自由基可攻击烯烃形成有机磷化合物[2],并和空气中磷化氢的爆炸反应有关[8].2 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磷化氢在生理环境下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2],在水溶液中很容易被氧化[9],具有较弱的亲核能力,作为还原剂其还原力强但作用缓慢,可作为重金属配位体.磷化氢在常温条件下可还原许多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含氮芳香族化合物[2].磷化氢作为亲核试剂可与羰基和活化的烯烃反应.在生物体系中许多重要物质都含活性羟基,例如辅酶A和活性酸碱催化剂.它们与磷化氢反应后可导至原有生物学功能的丧失.磷化氢在水溶液中作为重金属的配位体容易与重金属盐形成它的磷化物.因此磷化氢可能与含金属元素的辅基反应而影响一些重要的酶的活性.与磷化氢反应的酶主要有:①细胞色素氧化酶,其在氧化型细胞色素C催化氧化磷化氢生成次磷酸盐时被还原[3].②过氧化氢酶,磷化氢作为配位体与过氧化氢酶反应,可能是磷化氢毒性的作用模式之一[3,10].Trimborn(1962)[1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磷化氢与血红蛋白在有氧的情况下反应,使携氧血红蛋白的亚基变性,丧失携氧功能,并可转化成类似的生色团.32P标记的放射性磷化氢实验发现磷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并在酸水解时释放[5],说明了磷化氢与蛋白质作用的可能性.3 磷化氢的毒性哺乳动物暴露在高浓度磷化氢条件下,立即出现疲乏、安静,然后深度不安,伴随躲避、运动失调、苍白、癫痫状惊厥,并于半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死亡.这种反应物种之间差异小.中等浓度症状同前,只是发病较缓,在较低浓度下(715mg/m3)反复接触和吸入不产生可觉察损害,如果停止接触一天后再接触,可有轻度中毒症状直至死亡.磷化氢浓度等于或高于715mg/m3则具有一定的累积中毒反应,而小于或等于3175mg/m3则不出现明显的累积中毒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只可见轻微的肾损伤.猫,豚鼠和家兔实验遵循同样规律,种间差异小.对人而言,在等于或低于014mg/m3的磷化氢浓度下间歇性暴露数日可产生头痛,但无其它症状,据Modrejewski和Myslak报道磷化氢浓度在110-10mg/m3范围内可使人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产生“精神神经刺激症”的症状.磷化氢浓度高于47mg/m3时将导致眩晕、头痛、步态蹒跚、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及胸骨后疼痛、胸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并有心悸症状.高浓度磷化氢条件下,人畜中毒后均出现肺水肿,脑周围小血管出血及肾脏损伤等病理反应,对人还往往并发尿毒症[12].4 磷化氢的毒理机制磷化氢对储粮害虫同样具有很强的毒力,因此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藏物熏蒸杀虫剂已有四十多年了.早在60年代Quereshi等(1965)[13],Bond(1969)[14]就发现磷化氢不象溴甲烷等熏蒸剂遵循Haber规律,即CT值规律(CT=K),对某一具体防治对象而言,浓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常数,也就是说熏蒸剂对昆虫的毒杀效果,高浓度、短时间处理与低浓度、长时间处理的效应是一样的.Bell(1979)[15]研究磷化氢对烟草螟(Gautellaelutella)滞育幼虫的毒力时提出CnT=K这一关系式来描述磷化氢的作用特点更具指导意义,其中n为对数时间和对数浓度回归直线的斜率,Winks(1984)[16]称其为毒力指数.Bell)1986)[17]认为;n<1时,时间是剂量的关键因子;n>1时,浓度是剂量的关键因子;n=1时时间和浓度同样重要;因此,提出在磷化氢熏蒸时,采用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其杀虫效果比高浓度短时间的还要好.Bond(1969)[14]在对美洲大蠊的研究中还发现磷化氢可穿透试虫体壁直接进入虫体,气门开闭结构起不到阻止磷化氢进入的作用,而且氧气在磷化氢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无氧环境下磷化氢不显示对试虫的毒力.磷化氢对害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以下几种毒理机制.411 与呼吸链有关机制磷化氢作为配位体易与重金属化合物形成重金属盐配位化合物.其中与铜的反应活性最强.因此,象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含铜有机物与磷化氢的毒性机理有密切的关系.Chefurka(1976)[18]发现磷化氢对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Ⅲ有抑制作用.Nakakita(1976)[19]证实磷化氢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α—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蛋白,磷化氢与该酶的Fe3+结合形成无催化能力的稳定化合物,细胞丧失电子传递能力使试虫窒息而死.因此,Nakakita和Chefurka认为磷化氢毒理机制与氢氰酸等呼吸抑制剂相似,即抑制虫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破坏呼吸链的完整,使生物氧化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致使试虫死亡.412 与过氧化氢酶有关机制磷化氢对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作用.Bond(1963)[20],Price(1982)[21],(1983)[22]发现磷化氢体外试验可以非竞争性抑制牛肝的过氧化氢酶,而且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可同样被磷化氢抑制,其过程是缓慢而不可逆的.虫体内过氧化氢酶受抑状态可维持两周,磷化氢与过氧化氢酶反应的时间相关性可能与磷化氢对试虫作用的缓效性有关.在对过氧化氢酶进行深入研究前,Chefurka和Nakakita曾认为磷化氢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阻断线粒体呼吸链是其毒性的机制,但Price(1984)[24]在对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现象仅在体外实验中存在,体内实验表明不论敏感还是抗性品系谷蠹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受抑程度都不大.Price(1987)[24]进一步研究发现磷化氢对谷蠹作用产生的中毒效应与氢氰酸或缺氧致死的谷蠹不同.用氢氰酸预处理的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实验也得到同样结果(Hobbs,1989)[25].这就更证实了磷化氢并非线粒体呼吸的直接抑制剂.磷化氢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则有不同之处,其酶活在体外体内实验中均受抑制.因此,该机制可能是磷化氢毒理的主要机制之一.413 氧自由基机制Nakakita(1987)[26]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和赤拟谷盗的研究中发现试虫体内存在一特异性因子,主要分布在组织细胞匀浆后的可溶部分,并表现出酶的特性.此因子在无氧的环境下不吸收磷化氢,有氧环境下可消耗氧气,这些现象与磷化氢对试虫的毒性效应有许多吻合之处.基于此Nakakita提出如下机制来解释磷化氢的毒理机制:PH3+3O2XEO-2+H3PO3O-2超氧化物歧化酶H2O2过氧化氢酶H2O+1/2O2式中:XE为特异因子从上述化学方程可知,当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抑制之后,虫体内将积累过多的O-2和H2O2,而O-2和H2O2是已知的细胞毒性物质,可导致试虫中毒.此机制首先可以解释氧气在磷化氢毒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氧分压高使磷化氢与氧的反应向右进行增加了虫体内O-2的含量.另一方面过氧化氢酶受磷化氢抑制,不能维持H2O2的低水平,这都增强了磷化氢的毒效.其次还可解释磷化氢在体外对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什么没有抑制作用,原因是上述反应在磷化氢进入线粒体之前,将其提前转化而使磷化氢不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标靶部位作用.414 与其他有关酶作用在磷化氢对储粮害虫的毒理研究中,除上述的酶系之外,与昆虫抗药性有关的其它酶系研究的还不多.谢尊逸(1986)[27]对抗性谷蠹的多功能氧化酶系MFO进行了研究,Rajak等(1971)[28]和Chaudhray(1992)[29]也研究了多功能氧化酶系MFO及细胞色素P450酶系,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酶对储粮害虫体内磷化氢的氧化代谢没有重要影响.Al2hakkak(1989)[30]报道过磷化氢对粉斑螟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对其的深入研究不多,尚未得出详尽结论.5 害虫的磷化氢抗性机制511 主动排斥主动排斥机制是磷化氢抗性机制中较新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暴露在磷化氢中的试虫具有将进入体内的磷化氢主动排出体外的能力,并且此能力与代谢强度有关.Monro等(1972)[31]发现谷象(Sitophilusgranarius)对磷化氢的吸收伴随有呼吸受抑和代谢减慢的现象,而对抗性谷蠹则没有这些现象发生.正常呼吸的抗性谷蠹吸收磷化氢的量少于敏感谷蠹[32,22].Price(1987)[24]进一步研究发现抗性谷蠹用磷化氢处理其吸入量不仅小于敏感谷蠹,而且低于抗性死虫对磷化氢的被动吸入量,此现象随温度的升高敏感品系(S)对PH3吸收量增加,抗性品系(R)主动排斥增强,交换PH3快.作为呼吸刺激剂二氧化碳可加强对磷化氢的吸收而增加毒效(Kashi,1975)[33],但是在对谷蠹的研究中表明二氧化碳并不促进抗性谷蠹对磷化氢的吸收,相反,当二氧化碳含量为75%时,对磷化氢的排斥量还有增加,更进一步说明此现象与呼吸代谢的关系,随呼吸代谢的加强试虫对磷化氢的主动排斥也加强.为此Price(1984)[23]提出抗性谷蠹不是经代谢解毒,而是有主动排斥磷化氢减少其吸入量的解毒机制存在并且与代谢有关.他对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和锯谷盗(Oryzaephilussurinamensis)的研究中也发现有主动排斥磷化氢的现象[22].512 保护性昏迷许多研究表明(Bond[10],1976;Nakakita[19], 1976;Kashi[34],1982)将试虫置于高浓度磷化氢中,短时间将产生“Narcosis”即麻痹现象,试虫一旦进入麻痹状态将出现呼吸减慢,代谢减弱,对磷化氢的吸入量减少.表现反应为腹面向上,足收缩呈爪状,或呆立不动,对外界刺激如针刺等没有反应,呈假死状态.经过1~4h后,散去磷化氢,大多数成虫将恢复正常活动,因此麻痹现象又称为保护性昏迷.高浓度磷化氢对害虫的作用不符合CT值规律(Bond1967)[18],其原因可能就是保护性昏迷造成的.此现象的经常发生将增强试虫对磷化氢的耐受力,Monro(1972)[31]认为谷象的选择抗性可能也是由保护性昏迷引起的.Winks(1984)[16]对赤拟谷盗的研究也发现当磷化氢浓度大于015mg/L时,熏蒸处理20h,CT积出现明显的系统偏差,LD50耐受力可增加20倍,LD99耐受力可增加64倍.说明保护性昏迷是储粮害虫在短时间内对磷化氢的抵抗机制.但是,在实际熏蒸中,在有效的或较高的浓度下,延长熏蒸时间,可以将害虫彻底杀死.因此,保护性昏迷磷化氢的实际长时间熏蒸中的意义不大.513 关于代谢解毒机制从代谢角度来看,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与磷化氢的毒理机制往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种毒剂对昆虫的毒杀作用涉及到呼吸,消化,神经等各个系统,有时是对某一位点的作用,有时又是对各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从生理代谢角度研究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还有许多困难和疑点.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标靶酶及其敏感度的变化,包括分子的空间构象、活性中心等的变化,导致对磷化氢的敏感度降低,尤其是毒理机制中所涉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以及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等与昆虫正常代谢密切相关的酶.其次是解毒酶与解毒代谢的增强,尽管至今还有发现与磷化氢有关的解毒酶存在,但在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研究中已发现确有存在[35,36],由此推测磷化氢抗性机制中解毒酶的存在是有可能的.其三磷化氢对储粮害虫机体组织构透性的变化,尽管Bond[14]60年代就已经证实磷化氢可穿过试虫体壁进入虫体,而且不受气门开闭结构阻碍的影响.但从细胞结构与生理方面的研究分析,细胞组织结构对磷化氢的透性仍可能是磷化氢抗性的重要机制之一.Price(1979)[37]在磷化氢线粒体呼吸影响的研究中就推测磷化氢对抗性谷蠹的作用与该虫的线粒体外膜的透性有关.Chaudhry(1990)[38] 也推测抗性谷蠹的气管壁可能存在透性阻碍,从而减少对磷化氢的吸收.可见透性阻碍机制也是害虫产生磷化氢抗性的一个重要原因.6 结语以上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磷化氢及其相关因子在磷化氢毒杀机理中的作用和磷化氢抗性机理研究的结果.虽然根本的机理还未揭示,但随研究的不断深入展开,磷化氢毒理机制将最终被人们发现.从目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正日趋严重,为此对磷化氢毒杀机理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就更为重要,其结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为未来更合理利用磷化氢和进行磷化氢抗药性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梁权.广东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调查及治理策略[A].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第三次学术论文集[C].成都:1988.220~225.[2] FluckE.Thechemistryofphosphine[J].Fortschr.Chim.Forsch,1973,35:1~64.[3] RobinsonJR,BondEJ.Thetoxicactionof phosphinestudiedwith32PH3;Terminalresiduesinbiologicalmaterials[J].JStoredProdRes,1970(6):133~146.[4] DisneyRW,FowlerKS.Residuesincerealsex2posedtohydrogenphosphine[M].RadiotracerStudiesofChemicalResiduesinFoodandAg ri2culture,IAEA-PL-496/13STI/PUB/332Vi2enna,1972.99~101.[5] TkachukR.Phosphoriusresiduesinwheatdurtophosphinefumigation[J].CerealChem,1972,49:258~267.[6] UnderwoodJG.Theradiochemicalanalysisof phosphineresiduesinfumigatedTobaccos[J].TobSci,1972,16:123~126.[7] KirbyAJ,WarrenSG.Theorganicchemistryofphosphorus[M].Elsevier,Amsterdam,1967.159~165.[8] HalmannM.Photochemicalandradiationin2ducedreactionsofphosphine[A].InCrawlayAH,etal.Toxicityinphosphoruschemistry[C]. 1967,(4):53~55。

磷化氢

磷化氢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
灭火方法:
1. 从危险区疏散所有人。营救人员没有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不得接近。 2. 立即从最远的距离喷水,冷却钢瓶,不要去灭火。 3. 水可能不起作用。在无危险的情况下移走火源。如有火焰意外被熄灭,可 能会发生爆炸或重燃。 4. 因此需使用适当的方法。如全部疏散以防止人员被钢瓶的碎片及有毒烟雾 伤害。重新进入必须非常注意。用水减少有害蒸汽。
TLVTN : ACGIH 0.3ppm,0.42mg/m3 TLVWN : ACGIH 1ppm,1.4mg/m3 监测方法: 钼酸胺比色法;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 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毒理学资料 生态学资料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法规信息 其他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磷化氢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53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俗名: 膦 英文名称: CAS No. : 7803-51-2
有害物成分 磷化氢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储存注意事项: 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
“五双 ”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 0.3 前苏联 MAC(mg/m3) : 0.1

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作用1. 前言磷化氢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气体,常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高纯度金属和氧化物等工业领域。

磷化氢的化学性质极活泼,与许多金属反应,引起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本文将对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2. 磷化氢的化学性质磷化氢(PH3)是磷的一种无机气体,在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易燃气体。

磷化氢的分子式为PH3,分子量为34.02。

它是一种极具还原性的化合物,容易与氧、卤素、酸等进行反应。

在高温或高压下,磷化氢先氧化成氧代磷酸,随后变为磷酸。

与其他有机磷化合物相比,磷化氢不但还原性强,而且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也很大。

3. 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机理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表现为金属表面产生暗斑、细小凸起、褐色斑点和白色粉末等。

磷化氢与金属的反应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表面产生氧化反应,形成红色或褐色的金属氧化物。

第二步是氧化物进一步反应,并逐渐转化为磷酸盐。

这些反应导致了表面的腐蚀和变质。

4. 磷化氢对钢材的腐蚀作用4.1 不锈钢不锈钢由铁、铬和镍等金属组成,而磷化氢的氧化还原性质会破坏不锈钢表面的锆氧化层和铬氧化层。

磷化氢的反应会将铁、铬、镍等原子与磷反应,从而破坏不锈钢的结构。

磷化氢的腐蚀作用可能会引起不锈钢裂纹和疲劳,甚至导致结构失效。

4.2 碳钢碳钢比不锈钢更容易被磷化氢腐蚀。

磷化氢反应会使碳钢表面形成一层褐色氧化物,并逐渐转化为磷酸盐,导致表面变质和腐蚀。

碳钢受到磷化氢腐蚀的速度比不锈钢快,往往导致碳钢表面的腐蚀和损坏。

5. 磷化氢对其他金属的腐蚀作用磷化氢对其他金属的腐蚀作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铜、铝、镁等常见金属,与磷化氢相接触后会产生磷化物,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显著的腐蚀作用。

此外,汞、铅等金属与磷化氢反应后会形成相应的磷化物,这些化合物极不稳定,容易分解,并进一步影响金属的性质和性能。

6. 总结磷化氢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是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常见问题。

鉴于磷化氢对不同金属的腐蚀性质存在差异,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磷化氢腐蚀问题,例如优化材料选择、采取涂层保护、加强实验环境管控等。

磷化氢密度

磷化氢密度

磷化氢密度磷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PH3。

它是磷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产物,具有一定的密度。

磷化氢的密度是多少?下面我们将对磷化氢的密度进行全面详细地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磷化氢的化学性质。

磷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在空气中可燃,能与氧发生反应产生磷酸。

磷化氢还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

这些化学性质为我们研究磷化氢的密度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磷化氢的物理性质。

磷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其密度与温度和压力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磷化氢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所以,要准确确定磷化氢的密度,需同时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磷化氢的密度一般用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25摄氏度和1大气压下,磷化氢的密度约为1.49克/升。

这意味着每升磷化氢气体的质量约为1.49克。

当然,这只是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密度值,具体的数值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测量。

了解磷化氢的密度不仅有助于对其化学性质的研究,还能为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操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例如,在实验室中,当我们需要用到一定体积的磷化氢气体时,通过知道其密度,我们可以根据所需质量来确定所需体积,更加准确地操作实验。

在工业生产上,了解磷化氢的密度可以为磷化氢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提供安全保障,避免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磷化氢是一种具有一定密度的气体,其密度约为1.49克/升。

了解磷化氢的密度对于深入研究其化学性质、准确操作实验以及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对磷化氢密度的全面了解,我们能更好地应用这一知识,推动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的进步。

磷化氢及硫化氢

磷化氢及硫化氢

(三十)磷化氢1、CAS号:7803-51-22、中文名称:磷化氢别名:膦;三氢化磷3、英文名称:Phosphine 分子式:PH34、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有蒜臭味。

相对分子质量34,熔点-133℃,沸点-87.7℃。

微溶于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0.75,相对蒸气密度1.2。

自燃点100~150℃。

易燃,与空气接触可自燃,生成有毒的磷的氧化物。

遇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卤素、氧化剂、氧等发生剧烈反应。

5、职业接触:磷化锌与磷化铝的制造、包装、运输及使用磷化锌、磷化铝熏蒸的粮食、中草药、毛皮时均可接触较高浓度的磷化氢。

乙炔制造及原料中的磷化钙与水或被空气潮解也会产生磷化氢。

镁粉制备、黄磷制备、黄磷遇水、含磷酸钙的水泥遇水、半导体砷化镓扩磷遇酸、饲料发酵等作业工人在一定条件下均有可能接触较高浓度的磷化氢。

此外,含有磷的锌、锡、铝、镁遇弱酸或水也可发生磷化氢。

6、进入途径: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7、健康影响:主要损害神经、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头痛、乏力、恶心、咳嗽、轻度意识障碍,也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肺炎或支气管周围炎,重者上述症状加重,并可出现肺水肿、昏迷、抽搐、休克,伴有心肌、肝肾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状,及嗅觉、鼻咽部干、咽部充血、胸闷、气短、咳嗽等。

8、职业接触限值:MAC 0.3mg/m3。

9、工作场所检测和评价:每月至少检测一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控制效果评价。

10、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严加密闭,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具,高浓度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

提供淋浴和洗眼设施。

IDLH浓度为280 mg/m3,嗅阈接近卫生标准,超过IDLH浓度时,需专用滤毒罐,或选用供气式呼吸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磷化氢的沸点

磷化氢的沸点

磷化氢的沸点磷化氢(化学式PH3)是一种无色而有刺激性气体,具有恶臭气味。

它是由一个磷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

磷化氢是在室温下可以液化的气体,其沸点较低。

以下是关于磷化氢的沸点及相关参考内容:磷化氢的沸点是-87.7℃,或185.7K。

这意味着在常温下,磷化氢会迅速转变为气态。

磷化氢的沸点与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磷化氢的分子中包含一个磷原子和三个氢原子。

磷原子比氢原子更大,因此磷化氢分子的分子量较大。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这会导致沸点升高。

与其他相同分子量的分子相比,磷化氢的沸点相对较低。

除了分子量外,磷化氢的沸点还受到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磷化氢是一个极性分子,因为磷原子比氢原子电负性更高,所以磷化氢的分子极性较大。

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会使沸点升高。

然而,磷化氢的极性相对较小,因此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导致沸点较低。

此外,磷化氢还具有一定的解离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磷化氢分子可以部分解离成磷离子(P3-)和氢阳离子(H+)。

解离会影响磷化氢的沸点,因为解离过程需要耗费能量。

较高的解离度会降低磷化氢的沸点。

综上所述,磷化氢的沸点较低,主要是由于其相对较小的分子极性、较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及局部解离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CRC化学物理手册》)是一本全面的化学物理参考书,其中包括有关磷化氢的沸点数据。

2.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hemicals and Hydrocarbons》(《化学物质和烃的热物性》)是一本专门研究化学物质和烃的热物性的参考书。

该书可能包含了磷化氢的沸点数据。

3. 在一些化学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中,关于磷化氢的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章节通常也会提及其沸点。

4. 一些化学和物理学的在线数据库,如PubChem和ChemSpider,也提供了关于磷化氢的物性数据,包括沸点。

化学危害因素简介——磷化氢

化学危害因素简介——磷化氢

2.1 磷化氢2.1.1 理化性质物质状态:气体; 分子量:34,颜色:无色;气味:有芥末和大蒜的特有臭味,但工业品有腐鱼样臭味沸点/沸点范围:(1个大气压)-125.9,F(-87.7 C)自燃温度:38℃燃烧极限:未知蒸气压:( 70?F(21.1?C)):522psig (或:蒸气压20 atm(-3℃))冰点/熔点(1个大气压):-207.4?F(-133.0 ?C)密度:1.18(水=1)水溶性:26g/100ml (微溶于水),20℃时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1.79%(26 g/m3。

空气中含痕量P2H4可自燃,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爆炸。

其它:能与氧气、卤素发生剧烈化合反应。

通过灼热金属块生成磷化物,放出氢气。

还能与铜、银、金及他们的盐类反应。

由于在元素氢化物中,周期表第四、五主族氢写在后(如CH4,NH3),六七主族写在前(如H2O,HF),要记下来,是习惯的写法,所以磷化氢写成ph3而不是h3p。

2.1.2 临床表现据临床表现分为:(1)急性中毒吸入:磷化氢不仅有刺激性而且是系统毒剂。

症状包括流泪、刺激肺、气短、咳嗽、肺积水、头痛、青紫、头晕、疲劳、恶心、呕吐、严重的上腹疼痛、麻木、颤抖、痉挛、黄疸、肝脏及心脏功能紊乱、肾发炎及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和冻伤。

摄入:不可能。

接触液体会造成冻伤。

眼接触:暴露在低浓度的磷化氢中会造成刺激(2)慢性中毒侵入途径:吸入症状:重复暴露在低浓度磷化氢中的症状包括支气管炎、厌食、神经系统问题,以及类似于急性中毒的症状如:黄疸、肝脏及心脏功能紊乱、肾发炎。

慢性暴露还会造成骨骼的变化。

损害器官:肺、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

过度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哮喘、肺炎或肺纤维化疾病。

致癌性:未被NTP、OSHA及IARC列为致癌物或潜在致癌物2.1.3 急救措施任何过分暴露在磷化氢和其副产物中的情况都必须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救护人员应配戴适当的防护设备(SCBA)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50自燃温度(℃):100
爆炸下限(V%):
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磷。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0.3mg/m3;苏联MAC:0.1mg/m3;
美国TWA:ACGIH 0.3ppm,0.42mg/m3;美国STEL:ACGIH 1ppm,1.4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属高毒类。LC50:11ppm 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磷化氢作用于细胞酶,影响细胞代谢,发生内窒息。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及肝脏。10mg/m3接触6小时,有中毒症状;409~846mg/m3时,半至1小时发生死亡。急性中毒:轻度中毒,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等;中度中毒,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重度中毒,则出现肺水肿、心肌损伤、肝脏及肾脏损伤。
主要用途:
用于缩合催化剂,聚合132.5沸点:-87.5饱和蒸汽压(kPa):53.32/-98.3℃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1.2
溶解性:
不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
临界温度(℃):
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有毒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18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氧气、压缩空气等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磷化氢理化特性分析(24)
标识
中文名:
磷化氢;膦英文名:Hydrogen phosphide;Phosphine
分子式:
pH3分子量:34.04
CAS号:
7803—51—2RTECS号:SY7525000
UN编号:
2199危险货物编号:23005IMDG规则页码:217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