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选择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选择题及答案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

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B.小说中使用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的角

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视角。

C.加速就是详写,浓墨重彩;减速就是略写,一笔带过。减速就是详写,加速就是略写

D.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

同的审美效果。

2.下列有关课文及作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

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桥边的老人》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我”

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D.《桥边的老人》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

心理。如老人提到故事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啊!

3.《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以文坛硬汉著称。凭《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创作原则:冰山理论——力求简洁,发人联想。

4.《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

5.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炮兽》节选自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

6.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场景就是指场面描写,它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任何一篇小说都是由一个接

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B.小说中的场景一般由人物、事件、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事件是场景的核心。核心人物

C.场景有大小之别,在一篇小说中大小场景连缀而下,可使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异彩纷呈。

D.场景也有公私之分,两相交替,更能展开故事情节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进而全面立

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7.下面关于场景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

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

活的横截面。

B.相对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炮兽》的场景显得宏大壮观。大小场景的

连缀,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的交替表现,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战争与和平》中的战争场景宏大壮观,《炮兽》的场景显得小之又小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

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D.“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的飓风在呼啸”。“阴郁的

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预测的未来。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以桑提

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B.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评论空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

动了现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

C.雨果,法国文学巨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

剧世界》《红与黑》等长篇小说。(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D.蒲宁,俄国作家,1909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

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蒲宁是俄国作家,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蒲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

歌,蒲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天涯》。B.蒲宁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中小贵族庄园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又为

其没落挽歌,如短篇小说《田间》《安东诺夫卡苹果》《末日》等。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标志蒲宁的人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由狭窄的贵族庄园转向广阔的社会,更加关心农民和俄国的命运。这部作品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

C.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

排,而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文体家”。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国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线索,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毋宁说它是一个象征,

它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这篇小说应该以时间为线索

10.下面关于主题常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

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B.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

象大于思想”。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