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接入
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
![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55d106763231126edb11ac.png)
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摘要: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接入网络则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
对目前的接入网络技术:卫星通信网络、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蜂窝网络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接入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各种网络的融合演进,报告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项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的产物。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DA、车载终端等设备通过移动网访问互联网,随时随地的享受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1]。
”简而言之,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接入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而应用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
本文详细描述了接入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接入网络技术现状现有的无线接入网络主要有五类:卫星通信网络、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蜂窝网络(2G 网络、3G网络等)[2]。
它们在带宽、覆盖、移动性支持能力和部署成本等方面各有利弊。
1.1 卫星通信网络1.1.1 概述简单来讲,卫星通信就是把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通信站点间进行通信。
卫星和地球站就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新技术主要包括VSAT系统,即甚小口径终端;中低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
1.1.2 特点及应用卫星通信具有通信区域大、距离远、频段宽、容量大的特点,即只要是在卫星发射电波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两点间,都可以互相通信。
其次,卫星通信的可靠性高、质量好、噪声小、可移动性强,即不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卫星通信存在传输时延大、回声大、费用高的问题[3]。
cmnet和cmwap
![cmnet和cmwap](https://img.taocdn.com/s3/m/c86d8a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6.png)
CMNET和CMWAP1. 什么是CMNET和CMWAP?CMNET和CMWAP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网络接入方式,用于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
CMNET(China Mobile Network)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种接入方式,采用全球系统移动通信(GSM)和增强数据速率进化(EDGE)技术。
CMNET支持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CMWAP(China Mobile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中国移动独创的一种移动网络接入协议。
CMWAP通过WAP网关,将移动设备的请求转换为标准的HTTP请求,并将互联网上的响应转换为适配移动设备的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格式,从而实现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2. CMNET和CMWAP的区别虽然CMNET和CMWAP都可以实现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2.1 连接方式CMNET使用GSM和EDGE技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互联网。
移动设备需要使用移动网络卡,并通过移动网络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CMNET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适合用于需要大流量传输的应用场景。
CMWAP使用WAP网关进行连接,通过WAP协议将移动设备的请求转换为标准的HTTP请求,并将互联网上的响应转换为适配移动设备的WML格式。
CMWAP通常采用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APN(Access Point Name)配置进行接入,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文字、图片浏览等基本应用。
2.2 数据资费CMNET的数据资费制度通常是按照流量计费,用户需要根据实际的数据使用情况付费。
CMWAP的数据资费通常是按照时间计费或按照使用的特定应用计费,例如包月流量、包天流量等。
CMWAP的资费较低,适合一些对数据传输要求不高的用户。
2.3 访问内容限制由于CMWAP使用的是WAP协议,并经过WAP网关转换,所以在访问互联网内容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一些特定的网站或功能可能无法正常访问。
移动接入互联网简介
![移动接入互联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39311204b35eefdc8d33342.png)
• 无线标记语言(WML)将提供导航支持、数据输 线标记语言 将提供导 将提供 航支持、数据输 文本和图 入、超链路、文本和图像显示;WML是与因特网 是与因特网 HTML相似的浏览语言。 相似的浏览语 相似的浏览语言
• WAP手机:Nokia 7110,Simens 3568i, Motorola 手机: 手机 , A6188 • WAP手机能够提供的内容:新闻、电子邮件、股市、银 手机能够 股市、 手机能 提供的内容: 航班、酒店、天气预报以及移动办公等等。 预报以及移动办公等等 行、航班、酒店、天气预报以及移动办公等等。
客户机移动时,除了在链路层上要提供越区切换的能 机移动时,除了在链 动时 上要提供越区切换 力外,在网络层也需要提供支持。移动IP为网络层 力外,在网络层也需要提供支持。 为 络层也需要提供支持 方案,与运行媒介无关 方案,与运行媒介无关。 提供了一种 动节点可以以一 移动IP提供了一种路由机制,使得移动节点可以以一 提供了一 路由机制,使得移动节 个永久的IP地址 个永久的 地址(home address)连接到任何链 ) 接到任何链 路上,并使得在切换链 换链路 仍可保持正常通信, 路上,并使得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保持正常通信,具 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优 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优点。
4.1移动internet 移
1.核心网络部分 2.接入网络部分
六、Wireless Internet
Mobile Access to the WWW
Mobile browser : mobi-aware browser Dynamic URL
Mobisaic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Location-sensitve resources, dynamic information, active documents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50c91f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c.png)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移动互联网(WMI)指由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终端接入互联网,它和3G、B3G、4G等构成一个统一的无线、移动、互联网系统,使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方便接入,以获得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根据移动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大小不同可以做如下分类:无线局域网LAN(wireless LAN,WLAN)不采用电缆而采用无线电频率或者光连接设备的LAN。
WLAN可以全部使用无线,但大部分不是这样。
它们通常将无线设备彼此连接起来,同时也连接了网络的有线部分。
由于大部分无线技术的限制,WLAN连接的都是彼此非常近的设备,通常最多在几百英尺以内。
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
在一个与LAN相比距离更大的范围内连接设备或者其他网络的网络。
如果设备之间的距离能够以英里来度量,通常使用WAN而不是LAN技术来连接它们。
WAN经常被用来物理地链接远距离的LAN。
例如,在两个不同城市中都有办公场所的公司,通常会在每个建筑物中构造一个LAN,然后用一个WAN将它们连接起来。
大部分因特网的接入技术都是WAN的一种形式。
LAN和WAN之间的灰色区域变得逐年模糊。
一个原因是因为中间网络类型的出现,该种网络类型跨越在这些非常相似的术语的分界线。
两种更加通用的网络如下所示:校园网(campus area network,CAN)CAN是一个跨越在同一个地方(如大学的校园)的多所建筑物构建的网络。
校园网是一个灰色区域,因为单单LAN或者单单WAN都不能总是很好地适应这类应用。
经常会将LAN 和WAN的混合技术应用于校园网络,这取决于校园的特性和组织的需要。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有时候你可能看到的另一个中间术语就是MAN。
顾名思义,MAN是指跨越一个特定的小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网络。
MAN可以被看作小型WAN(覆盖了有限的地理区域),或者看作大的LAN(覆盖了比通常一个局域网更大的区域)。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分析与实现
![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分析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dcfb1a4dd3383c4bb4cd2bd.png)
<c r ce itct e ’ AP\ > ha a t rsi yp =VW ”
< r n m e ” o yV pa m a =\ Pr x ’
v l = 1 0 0 1 2: 0 / a ue 0. . 7 8 > <pa m a r n me= Ena e va ue ' \ > bl l =\ l ”/ ’ < r n m e Ty e\ pa m a = p ”va ue ” \ / l :\ 1 . > .
路由、 NAT等 局 域 网 网 关 的 功 能 。 就 决 这 目前 , 内 的 很 多 省 份 , 经 统 一 了 国 已
互联 网发展 到现阶 段 , 已经 不 再 是 单 定 了 它 在 应 用上 所 受 到 的 限 制 。 MWA 和 C P MNE 的计 费标 准 , T 然而 , 历史原 信 , 动 通 信 技 术 的 前进 , 得移 动 终 端 设 C 移 使
信 息 分 析 与实 现
胡 晓 锋 ( 河南经贸职 业学院 郑州 4 05 ) 5 0 3
摘 要: 中国移动存在c N T M A 两种 移动终 端一 M E 与c w P 互联 网的接八方式 , 前者支持标准 网络 鳊程接 口, 而后者 只能使 用H T 进行 数据传 TP
A. DZ & S WX M Lo t; u)
G RS 入 方式 , 中 国移 动存 在 C P 接 而 MW AP 方 式 。 对于 手 机 终 端 用 户 , 接 入 方式 的设 其
和 C NE M T两个 接 入 点 , 图 l 示 。 个 置 和接 入点 命 名 千 差 万 别 , 如 所 两 因此 , 需要 在 网 3 数据传输 接 入 点 是 中 国 移 动 人 为 划 分 的 两 个 GP 络 模块 初始 化 时 , RS 由程 序 自身 配 置 接入 点 。 采用C MNE 接人方式。 T 可以使用标准 接入 方 式 。 者 是 为 手 机 WAP 网 而 设立 前 上 的 套接 字 建 立 服 务 器 连 接 ・ 用 c 采 MW AP 的 , 者 则 主要 是 为 P 、 后 C 笔记 本 电 脑 、 D P A 等 利 用 G RS 网 服 务 。 们在 实现 方 式上 P 上 它 并 没 有 任 何 差 别 , 因 为 定 位 不 同 , 以 但 所 和C MNE 相 比 , M W AP 有 了 部 分 限 T C 便
浅谈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
![浅谈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f4773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e.png)
浅谈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浅谈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环境,借助移动通信的参与,实现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综合双方特性,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迅速得到社会认可,用户群体规模逐渐上升。
移动互联网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需要面临诸多问题,必须借助接入网络技术,深入利用研究,一方面提高移动互联网的性能,另一方面稳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简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融合产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访问互联网的共享文件,完全具备互联网的特点,升级网络,体现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状态。
移动互联网深入到多项领域内,例本文由收集整理如:资讯、沟通、娱乐,特别是在手机和WAP手机业务方面,实现PC与手机的联通,利用手机完成PC业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移动电子商务,通过移动的终端设备,完成商务业务,移动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快速的移动互联网,促使用户时刻享受移动商务的方便、快速。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携带性高、应用方便、最主要的是加密性和隐私性较强[1]。
例如:移动设备具备数据认证特点,维护内部信息安全,及时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也能保障数据隐蔽,杜绝恶意共享,用户在移动设备上选择科学的储存方式,属于私人路径,避免其他用户访问、读取私人信息,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空间。
二、接入网络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接入网络技术时刻支持移动互联网的运营,成为基础技术,打破传统网络的限制,提高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和应用规模,分析接入网络技术,如下:(1)Wlan。
Wlan称为无线局域网,频率取值波段为3-5GHz,实现无线上网环境。
Wlan是移动互联网的代表产物,用户群体非常多。
Wlan建立在射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架构模式,实现局域功能,取缔传统有线上网,Wlan利用有线环境,控制访问节点,利用无线设备,如:HUB(多端口转发器)、网卡等,构建无线环境,促使无线覆盖局域,便于用户使用。
Wlan在局域的空间内,方便多个用户上网,分担同一信号,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Wlan的便捷、快速,充分利用Wlan。
cmnet 4g 接入点参数
![cmnet 4g 接入点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624d33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c.png)
CMNET 4G 接入点参数1. 什么是CMNET?CMNET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点。
它是中国移动公司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服务,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移动互联网连接。
2. CMNET 4G 接入点参数的意义在使用CMNET进行4G网络连接时,需要配置相应的接入点参数。
这些参数决定了设备如何连接到CMNET网络,并影响到网络速度、稳定性和功能。
正确配置CMNET 4G 接入点参数可以确保设备能够顺利地连接到中国移动的4G网络,并获得良好的上网体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CMNET 4G 接入点参数及其各个字段的含义。
3. CMNET 4G 接入点参数配置步骤步骤1:进入设置界面首先,打开设备的设置界面。
通常,可以在设备主屏幕上找到“设置”图标,并点击进入。
步骤2:选择无线和网络设置在设置界面中,找到“无线和网络”或类似名称的选项,并点击进入。
步骤3:选择移动网络设置在无线和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移动网络”或类似名称的选项,并点击进入。
步骤4:选择接入点名称(APN)在移动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接入点名称”(APN)或类似名称的选项,并点击进入。
步骤5:配置CMNET 4G 接入点参数在接入点名称(APN)设置界面中,进行以下配置:•名称:输入一个自定义的名称,用于识别该接入点。
可以将其命名为“CMNET 4G”或其他有意义的名称。
•APN:输入CMNET 4G的接入点名称。
通常情况下,应该填写“cmnet”。
•代理: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端口: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用户名: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密码: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服务器: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MMSC: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MMS代理: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MMS端口:不填写或保持为空白。
•MCC:输入中国移动公司的移动国家代码。
通常情况下,应该填写“460”。
移动互联网下可信移动平台接入机制
![移动互联网下可信移动平台接入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0c6c979f242336c1eb95efd.png)
WU h nqa g Z U Y nw iQ O Z— i Z e —in , HO a — e, i u r
( c o l fCo ue ce c , ha x r l iest, ’l7 0 6 Chn ) S h o mp trS in e S an i o Noma v ri Xia 0 2, ia Un y l 1
第 3 卷第 l l O期
21 0 0年 1 O月
通
信
学
报
、 I l , - No 1 0 3 .0 Oc o e O O tb r2 l
J u a iC on l nc t n o m l l i n u i ai s O o
移 动 互联 网下 可 信 移 动 平 台接 入机 制
略决策者管理本域的 T MP及 It t ne 服务提供商 , me 定义 了移动互联网下 T MP的 2 种访 问模式— —本域服务和跨域 访 问,并详细介绍各模式的具体工作流程 ,其 中将跨域访 问模式定义为漫游服 务和 资源请求 2种场景 ,重点描述 T MP接入机制 的可信性认证体系。 运用通用 可组合安全模型对 T MP的 2种访问方式进行 安全性分析 , 分析表 明,
i to u e n r d c d TM P a d I t r e S fs t g e i e n a e n e d a d d f e wo v stmo e o M P o b l e n tI P o  ̄ae y d c d rma g me tf l , n n i n e n d t ii i d fT n mo i e I tr e , ef ed s r ie a d c o s ed v st T ep o r s f a h mo e wa e c b d i ea l. o sf l ii mo e n e n t s l f l v c n r s l ii h r g e so c d sd s r e d ti Cr s e d v s d i e i f . e i n s i t wa e n d a a n e v c d r s u c e u s. h r s d e au t n s se o M P a c s c a im s p — sd f e sr mi g s r ie a e o re r q e t T etu t v l ai y tm fT i o n e o c e sme h s Wa s e n cf al e c i e . i v ra o i ai n a emo e wa s d t n l z h a ey o et P a c s . e a ay i c y d s r d Un e s c mb n t a s d su e a ay et e s f t f h i l b l ol f o t wo TM c e s T n l — h s h wst a i c a im r g b u u t d TM P a c s n m o i n e n ta d i s e p a t a d hg f — i s o tt s me h n s b n sa o tt se s h h i r c e so b l I tr e n s a , r ci l a i h e e f c n i ce t in.
各类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方式的速度、流量和费用比较
![各类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方式的速度、流量和费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7c9e0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7.png)
各类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方式的速度、流量和费用比较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上网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方式:2G、3G、4G网络、WiFi和宽带。
2G网络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较低的速度和较低的流量上限。
虽然2G网络使用成本低,但相比其他网络而言,它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明显不足。
3G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拥有较高的网络速度和较高的流量上限。
3G网络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支持更多的数据传输和更流畅的在线游戏等应用,但其缺点则在于其使用成本较高。
4G网络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其速度更加快速且稳定,拥有更高的流量上限。
4G网络流量资费相对3G网络来说更加优惠。
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式,WiFi接入点覆盖比较广泛,提供的网络速度和流量上限较高,但需要查找到WiFi覆盖范围内的接入点方可使用网络。
WiFi网络除了免费的公共WiFi网络外,家庭用的WiFi还需要设备和带宽费用等成本支出。
宽带是固定网络接入方式,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网络,其收费周期和流量上限可自由选择,但需要拥有家庭宽带接入点和设备等成本支出。
在网络速度、流量和使用成本三者之间的权衡中,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接入方式。
建议用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网络速度如果你需要使用大量的流媒体服务,或者经常在线游戏,那么4G 或WiFi可能是最佳选择。
如果你使用互联网较为简单,如浏览网页和查看邮件,那么2G或3G网络可能已足够。
2.流量限制移动通信接入方式的主要瓶颈在于流量的限制。
选择网络时需要考虑您的流量需求。
如果你经常需要大量视频流,那么4G和WiFi可能更适合,因为它们通常提供更高的流量上限。
3.成本网络各自的使用成本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选择。
如果你预算比较紧张,可以选择2G和3G网络,为节省成本,也可以选择流量资费套餐。
4.稳定性网络稳定性是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电子商务和在线办公的用户而言,需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第5课《互联网接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5课《互联网接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60778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d.png)
(1)阅读拓展:建议学生阅读与互联网发展史、互联网接入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巧、网络安全知识和互联网法律法规相关的书籍、文章,以拓宽知识面。
(2)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尝试使用不同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如家庭宽带、无线网络、移动数据等,体验不同接入方式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网络信息检索技巧,进行实际的信息检索任务,提高检索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互联网的深度认识。
2.掌握互联网接入的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4.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养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网络信息检索技巧:学生需要掌握关键词选择、搜索结果筛选和评估信息可靠性等技巧。例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能提高搜索效果,筛选搜索结果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评估信息可靠性能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接入方式的优缺点,并学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网络信息检索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技能。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28e6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f.png)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接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为您介绍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一、2G网络接入技术2G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第一代数字化技术,它主要采用了全球标准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技术。
GSM 技术使用了时分多址(TDMA)的多路复用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同一频段进行通信。
2G网络接入技术可以提供语音通信和简单的短信服务,但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无法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二、3G网络接入技术3G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第三代数字化技术,广泛采用了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等技术标准。
3G网络接入技术相比于2G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支持视频通话、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服务等。
3G网络接入技术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办公、网上购物和社交娱乐等活动。
三、4G网络接入技术4G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LTE (Long Term Evolution)和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等技术标准。
4G网络接入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可以满足高速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4G网络的普及使得移动应用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例如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和远程办公等。
4G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物联网、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四、5G网络接入技术5G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第五代数字化技术,目前正处于全球范围内的商用部署阶段。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动态接入技术探讨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动态接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c001a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f.png)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动态接入技术探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动态接入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动态接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背景、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背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也推动了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
然而,传统的网络架构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时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网络的容量限制以及对移动性支持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动态接入技术应运而生。
二、原理动态接入技术主要通过灵活地管理和分配网络资源来满足移动设备用户的需求。
其核心原理在于实时地分配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网络带宽,同时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一过程需要依赖于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它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用户需求以及网络拓扑等信息来进行动态调度。
通过优化数据传输路径以及资源配置等手段,动态接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三、应用领域动态接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移动通信网络: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场景下,动态接入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移动速度以及网络负载等因素来进行带宽的动态分配。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通信的稳定性和速度,降低用户的通信成本。
2. 无线局域网(WLAN):WLAN的快速普及对于动态接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动态接入技术,WLAN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调整信道带宽,从而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3. 物联网:物联网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动态接入技术可以帮助物联网设备实现实时对接入网络进行选择,根据设备需求和网络状况来调整数据传输方式,提高物联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4. 云计算: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的重要形式,而动态接入技术为云计算提供了更好的网络支持。
通过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传输路径,动态接入技术可以提升云计算的性能和可靠性。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7b7f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0.png)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
2.移动网络接入:移动网络接入是使用移动网络技术接入互联网的方法。
用户可以通过GSM、3G、4G、5G等移动网络标准接入互联网。
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并购买相应的移动数据套餐。
移动网络接入适合在没有固定宽带网络覆盖的地方或需要移动性的场景下使用。
3.公共无线局域网接入:公共无线局域网(Wi-Fi)接入是通过无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公共的无线局域网热点来接入互联网。
用户可以在公共场所,如咖啡馆、酒店、图书馆等地方找到Wi-Fi热点,并通过输入密码或进行认证等方式连接到互联网。
公共Wi-Fi接入方式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在没有移动网络信号的地方提供互联网接入。
4.私人无线局域网接入:私人无线局域网接入是通过设置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建立自己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
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一个无线路由器,并将其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或光纤接入设备上,然后设置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并将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即可接入互联网。
私人Wi-Fi接入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小型商业场所等需要多个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场景。
5.卫星接入:卫星接入是使用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的一种方式。
用户需要购买专门的卫星接收设备,并接收卫星信号来进行互联网连接。
卫星接入适用于那些地理条件复杂、传统有线网络难以覆盖的地区,如山区、海岛等。
总结起来,接入互联网的方法有家庭宽带接入、移动网络接入、公共
无线局域网接入、私人无线局域网接入、卫星接入和有线接入等多种方法。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接入方式。
中国移动CMNET省网与城域网业务接入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CMNET省网与城域网业务接入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28a07d5022aaea988f0f3c.png)
中国移动C M N E T省网及城域网业务接入规范版本号0.9.0X X X X-X X-X X发布X X X X-X 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概述 (2)2.互联网接入业务 (3)2.1.家庭宽带接入业务 (3)2.2.IPOE上网业务 (3)2.3.集团客户宽带接入业务 (4)3.虚拟专线/专网业务 (6)3.1.三层MPLS VPN业务 (6)3.2.二层VPN业务(VPLS) (7)4.WLAN接入业务 (8)4.1.AC集中化部署 (8)4.2.AC分布式部署 (9)5.基于CM-IMS的语音业务 (11)6.自有业务系统的互联网接入 (12)7.IPTV业务 (14)8.IDC业务 (16)1. 概述中国移动CMNET省网及城域网定位为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的综合承载网络,提供多种业务在城域的互联及CMNet骨干网/省网的接入。
中国移动CMNET省网及城域网承载的业务可分为互联网接入类、虚拟专线/专网、中国移动提供的语音和多媒体类三大类,其典型业务如下所述。
主要涉及阿郎SR7750、华为ME60、爱立信SE800共3款SR/BRAS设备,以下为这三款设备的配置举例。
2. 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分为PPPOE接入业务、IPOE接入业务和专线接入业务三种种类型。
2.1.家庭宽带接入业务PPPOE上网业务为城域网承载的默认业务。
在GPON的ONU和二层接入交换机上为每个用户配置一个VLAN,在OLT或者汇聚交换机部署选择性QinQ,加载外层标签,实现VLAN的扩展。
二层宽带汇聚交换机透传外层标签。
SR/BRAS做为宽带接入网关,在下行GE端口终结SVLAN,并通过和后台的交互实现宽带用户的精确绑定。
PPPOE上网业务实现示意图如下所示:修改图中文字图2-1 家庭宽带接入业务示意图2.2.IPOE上网业务IPOE接入业务采用DHCP动态IP 地址分配方式,在GPON的ONU和二层接入交换机上为每个用户配置一个VLAN,在OLT或者汇聚交换机部署选择性QinQ,加载外层标签,实现VLAN 的扩展,二层宽带汇聚网透传外层标签。
搜集并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的接入服务
![搜集并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的接入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894900eb4afe04a1b071de08.png)
新乡学院教学实训报告学院:专业:2012年月日实训名称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的接入服务指导教师姓名年级学号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训目的2.实训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1.实训目的:通过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对比中国通信业三大运营商。
2.实训基本原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电信巨头同时开通WAP 业务,中国通信业三大运营商的移动流量数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比例占30%以上,互联网业务已主导了电信收入增长。
而互联网企业以IM等无需牌照的方式分流基础电信业务。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不仅是网络设施和技术的演进,带宽和使用方式的变化,还会带来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3.主要仪器设备:电脑互联网二、实训操作部分1. 实训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2. 实训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3. 结论1.实训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6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6亿户。
近年来,中国联通的资产、人员、用户和收入规模明显扩大,企业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截至2010年底,中国联通资产规模达到5126.75亿元人民币,全系统从业人员31.27万人,用户总数超过3.11亿户,中国联通的收入规模、用户规模及上市公司市值均位居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前列。
2012年3月,中国电信CDMA用户增长350万户,其中3G用户增长240万户,总数达4355万户,3G 用户连续九个月的单月净增数量超过200万。
3G网络中联通增速最快,居行业第一。
在固网方面,截至2012年3月底,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数较上月减少32万户,缩水至不足1.69亿户。
此外,宽带用户数较上月增加125万户,达到8040万户。
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4月份运营数据显示,3G新增用户全线降低。
中国移动4月新增3G用户230.7万户,3月份为297.5万。
中国电信净增3G用户201万,低于3月份的240万。
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
![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1de11dac1c708a1284a44c0.png)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3 7 9 1 ( 2 0 1 3 ) 0 3 ( b ) 一0 0 0 9 —0 2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和 互 联 网技 术 是 信 息技 化 的 无 缝 覆 盖 成 为 可 能 。 卫 星 通 信 的 广 播 在 以 I P为主 的 高 速 数 据 应 用 方面 的优 势 使 G网络 的 补 充 手 段 , 两 种 网 络 的 术 领 域 中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这 两 项 技 术 的 与 多播 等技 术优 势 , 结 合 现代 I n t e r n e t 技术, 它 成 为 了3 发 展 直 接 影 响 着 人们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方 式 。 在 地 面 互 联 网 络 拥 塞 的状 态 下 , 可 充 分 发 融 合 程 度 会越 来 越 高 。 P 为 基 础 的 多媒 体 远 距 离 传 送 与 高速 1 . 3无 线局域 网 ( WL A N ) 移动互 联网是一 个新型 数 据 业 务 进 行 有 效 地 传 送。 伴 随 着 移 动 互 联 网 的发 展 , 卫 星 通 信 与
1. 3. 1概 述
无线 局 域 网( Wi r e l e s s Lo c a l Ar e a
3 G、 4 G 技 术 的 相 互 融 合 将 成 为 卫 星通 信发 Ne t wo r ks , W LAN) 是 工 作 于 2. 5 GHz 或 展的必然趋势 。 5 GHz 频段 , 以无线、 或 无线 与 有 线 相结 合 1 . 2无线城域 网 ( WMAN) 的方式构成 的局域网 。 它利 用 射 频 技 术 及 简单的存取架 构取代传统 电缆线 , 以 提 供 1 . 2. 1概述
体 通信业 务¥  ̄ I n t e r n e t 接 入服 务[ 5 1 。 而Wi Ma x
移动互联网接入[发明专利]
![移动互联网接入[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c43cd0c19e8b8f67d1cb9a8.png)
专利名称:移动互联网接入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H·T·维兰德,P·约克拉,M·库帕里宁,R·武皮安佩拉申请号:CN00805985.3
申请日:20000307
公开号:CN1346561A
公开日:
200204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在一个移动电信网络中鉴权一个移动无线终端9的方法,该终端9是一个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11的用户,而不是一个移动网络的用户。
该终端9被分配给一个国际移动标识(IMI),当该终端9希望向一个移动网络登记时,它将该标识从终端9传送到该网络。
该IMI的国家代码部分和运营者ID部分由该网络用来确定该终端的归属ISP11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然后由该网络通过互联网联系该归属ISP11以便鉴权该移动终端9。
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籍:SE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移动互联网业务拜访地接入改造实践
![移动互联网业务拜访地接入改造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ac0017fbe1e650e53ea9904.png)
移动互联网业务拜访地接入改造实践张科锋 郭 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结合中国联通现网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接入模式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业务归属地接入与拜访地接入的区别,探讨基于用户签约CC值与APN类型联合判决,实现全国性高流量后付费用户NET类业务的拜访地接入改造。
拜访地接入 归属地接入 拜访地接入改造 签约CC值 联合判决摘要关键词引言3GPP接入漫游场景中,移动互联网漫游业务的实现方式分为归属地接入和拜访地接入。
在上网用户规模小、上网速率低和数据流量相对较少的2G/3G时代,归属地接入方式是可以满足业务基本发展需求的。
随着网络架构的不断演进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归属地接入方式给网络承载和用户体验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拜访地接入成为更优选择。
下面对中国联通移动互联网业务拜访地接入改造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背景长期以来中国联通采用归属地接入的方式实现2G/3G/4G 跨省漫游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接入。
与拜访地接入方式相比,归属地接入时业务的传输距离增加,参与流量传递的设备较多,各节点的处理能力不同,使得网络瓶颈点较多,网络扩容环节较多。
4G大流量套餐的推出助推了移动上网流量的井喷式增长,归属地接入方式造成的流量迂回给承载网络带来了巨大的网络运行和扩容压力。
对时延敏感的短视频、手游类业务层出不穷,归属地接入所带来的时延增加严重影响此类业务的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给运营商的网络服务质量带来新的挑战。
考虑到归属地接入会增加承载网投资和业务时延的劣势,为了解决网络瓶颈,满足移动互联网业务需要和提高用户业务体验,中国联通移动网逐步实施拜访地接入改造势在必行。
移动互联网业务接入方式对比如图1所示,移动互联网业务通过归属地接入时,用户面流量经拜访地SGSN/SGW,通过中国联通IP承载B网路由至归属地的GGSN/PGW,访问外部数据网络,话单采集点在归属地GGSN/PGW的CG上;移动互联网业务通过拜访地接入时,用户面流量经拜访地SGSN/SGW,通过拜访地的GGSN/PGW直接访问外部数据网络,话单采集点在拜访地GGSN/PGW的CG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无线连接
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频频段。
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
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
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Wi-Fi”这个缩写词的发音,根据英文标准韦伯斯特词典的读音注释,标准发音为
/ˈwaɪ.faɪ/因为Wi-Fi这个单词是两个单词组成的,所以书写形式最好为WI-FI,这样也就不存在所谓专家所说的读音问题,同理有HI-FI(/haɪ.faɪ/)。
2.移动数据库概述
移动数据库作为分布式数据库的延伸和扩展,拥有分布式数据库的诸多优点和独特的特性,能够满足未来人们访问信息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移动数据库的概念移动数据库是能够支持移动式计算环境的数据库,其数据在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
它涉及到数据库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移动数据库具有移动性,位置相关性,频繁的断接性,网络通讯的非对称性等特征。
2,移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移动数据库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的主机组成:移动主机(Mobile Hosts),移动支持站点(Mobile Support Stations)和固定主机(Fixed Hosts)。
固定主机就是通常含义上的计算机,他们之间通过高速固定网络进行连接,不能对移动设备进行管理。
移动支持站点
具有无线通讯接口,可以和移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移动支持站点和固定主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固定网络进行的。
一个移动支持站点覆盖的地区区域被称为信元(Cell),在一个信元内的移动主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覆盖这一区域的移动支持站点进行通讯,完成信息数据的检索。
3,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1)复制和缓存技术。
移动数据库环境中,通过采用一种弱一致性服务器级复制机制,提高了响应时间。
缓存技术是通过在客户机上缓存数据服务器上的部分数据,降低客户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频率。
(2)数据广播技术。
利用从服务器到移动客户机的下行带宽远远大于从移动客户机到服务器的上行带宽的这种网络费对称性,把大多数移动用户频繁访问的数据组织起来,以周期性的广播形式提供给移动客户机。
(3)位置管理。
移动用户的位置管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定移动用户的当前位置,二是如何存储,管理和更新位置信息。
可以采用移动计算机都在自己的宿主服务器上作永久登记,当它移动到任何其它区域是,向其宿主服务器通报其当前位置。
(4)查询处理及优化。
在移动数据库环境中,由于用户的移动,频繁的断接以及用户所处网络环境的多样性,移动查询优化必须采用动态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画境。
(5)移动事务处理。
4,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在应用中的关键(1)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移动数据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终端之间以及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时一种弱连接,即低带宽,长延迟,不稳定和经常性断开。
为了支持用户在弱环境下对数据库的操作,现在普遍采用乐观复制方法,允许用户对本地缓存上的数据副本进行操作,待网络重新连接后再与数据库服务器或其他终端交换数据修改信息,并通过冲突检测机制来协调和恢复数据的一致性。
(2)高效的事务处理。
通过采用完善的日志记录策略,事务移动过程中的用户位置属性实时更新等策略来设计和实现新的事务管理策略和算法。
(3)数据的安全性。
通过采用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防止非法终端的欺骗性接入;对无线通信进行加密,防止数据信息泄露;对下载的数据副本加密存储,防止移动终端物理丢失后的数据泄密等手段保证数据安全。
5,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征(1)内核结构微小化。
(2)对标准的SQL支
持。
(3)事务管理功能的强化。
(4)完善的数据
同步机制。
(5)支持串行通信,TCP/IP通信,红
外线,蓝牙等多种连接协议。
(6)完备的嵌入式
数据库管理功能。
(7)支持Windows CE,Palm
OS等多种目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3.WLAN热点
wlan热点就是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手机设置wlan热点,就相当于共享流量。
二、
我最常用的是数据流量介入方式,具备的条件很简单,旁边有数据信号就行,只要不是太偏僻都有的吧,接入方式就打开手机里的数据就可以上网了,最常用的原因啊因为接入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用,只要有流量,而且现在校内流量挺多的,一个月30个G所以很方便。
三、
我认为今后数据流量会成为主流,,将来我也想象一下,就是覆盖一个很大区域的wifi,虽然以后5G、6G……都有可能出来,而且就资费而言会越来越便宜,因为科技在进步,谁也无法想象将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