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美法则、要素、手法
形式美法则在建筑表现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在建筑表现中的使用建筑表现和其他艺术设计一样,同样是依赖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
视觉语言在建筑表现中无处不见,从配景选择、色彩搭配、技术运用等给视觉带来的冲击力,到创意的切入等等都遵循着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
建筑表现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变化和统一、对比和和谐、比例和尺度、对称和均衡、节奏和韵律、空白和虚实。
一、变化和统一变化体现了各种事物的千差万别,统一则体现了各种事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
变化统一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即对立统一规律。
在建筑表现的作品中,丰富的素材和色彩、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可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这些变化必须达到高度统一,使其统一于一个中心的视觉形象(一般是主题建筑),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图1-01是一幅建筑表现的夜景作品,从色彩上分析主色是统一的冷色调蓝色,辅助色是用在建筑光感较强部分的暖黄色以及远处天空红紫色的霞光。
从大的色彩关系方面来分析,远处天空红紫色在色相环上属于主色调蓝色的邻近色,于天空上半部分的蓝色有很好的融合和过度,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关系。
建筑内部由于人照光源的作用下呈现出的暖黄色在色相环属于主色调蓝色的互补色,在视觉感受中犹如黑夜里的一团火焰,极为耀眼夺目,很容易成为第一视觉中心,把观众的目光很快的从整幅图面吸引到我们主要表现的建筑上来。
图1-01任何一幅建筑表现作品其构成整体风格的多个局部变化之间必须有机联系,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到的。
主从关系是整体局部之间的法则。
如果各部分不分主次,同等对待,或者竞相突出自己,都会破坏整体画面的完整统一性,会流于松散、单调和杂乱。
对比就是使一些可比成分的对立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和谐就是使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浅谈建筑的形式美
■理论探索建筑是造型艺术,因而也需要贯彻对称、均衡、比例、韵律、对比、统一等基本原则。
一、建筑形式美的表现1.对称与均衡处于中心轴两侧的形象相同或相似称作对称。
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
我国的古建筑造型形式中常用对称的构图。
例如北京故宫的房屋、大殿、天安门城楼及金水桥均采用对称的形式。
对称是我国建筑和民居布置中传统的手法。
对称形式包括反射、平移、旋转、扩大四种。
均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保持平衡关系,它在视觉上产生形态的安定感。
形态即点、线、面的平衡,涉及重量、数量及色彩几个方面。
两点中心的支点是平衡点;水平线有平稳安定感;对称中心的面,安定感更强。
建筑物及其装饰,大为重、小为轻;多为重、少为轻;暗为重,亮为轻;粗糙为重、光洁为轻。
建筑物的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该给人以平衡,可以在造型上安排一边竖向高起和一边低矮平铺,或一边用一个大体积和一边用几个小体积,以取得体积和数量上的均衡。
2.比例与稳定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
他指出:直线分割短比长相当于比全的分割关系,即“黄金分割”:将一线段分为长短两段,使“短比长等于长比全”,其长短相差所得的面积也具有同样的比例即1:1:618或5:8、8:13,建筑史上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如古希腊神庙建筑、哥特式天主堂建筑以及法国的凯旋门建筑均采用黄金分割的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比例与尺度是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建筑物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庙宇为横长形、西方神庙为纵长形,都有良好的比例。
适宜的尺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尺度效果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人体的大小来度量建筑的实际大小。
幼儿园中各种尺度与其他学校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种是夸张尺度,一般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其崇高、凝重的效果来满足需要。
第三种是亲切尺度,比实际生活尺度小,以示亲切、温和、舒适。
稳定,对于建筑物是一项重要原则。
在人们视觉中,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重心较低的物显然具有稳定感。
建筑美学,第三章
空间感——曲折渗透
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展馆
Archite ctural aesthet ics
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
1、概念:锐化、钝化和柔化是目前设计造型的三个流行趋势。 锐化指对形 体轮廓、边缘、棱角进行尖锐化处理,增强其边沿的清晰度和视觉冲击力。 钝化指对形体倒角、抛光、过渡创造泯没棱角、外表混沌苍茫的造型特征。 柔化指在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体块实行弹性变形,形成流畅、灵动的造型。 2、实质:钝感和锐度体现了现代设计美学的两个极端,钝感隐喻了现代人 追求和谐、自然、统一、圆融的理念,锐度反映了人类当下的处境,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一面。 3、形态语义:锐化——冲突、对立、进取、挑衅、刻薄、尖锐、扩张等
1.比例: (1).概念:比例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 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比率关系,即形体相互之间的度量关系,在建 筑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对象形式与人的心理经验之间的一种 契合。 (2)类型:整体与整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3)方法规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美的比例关 系,如黄金分割,根号数列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勃拉齐数 列等。
3.语义:厚重、稳定、博大、坚实,浑厚、硬朗、丰满、膨胀、孕育等
4、表现方式:通常情况下,色彩深的物体量感重,反之量感轻;质感粗 的物体量感重,反之量感轻;表面没有尖锐棱角的量感强,反之量感弱; 方中带园的物体轮廓量感重,纯方纯圆轮廓物体量感小;形态饱满(轮廓 线外凸)物体量感强,形态内凹量感弱。。
中国古典建筑
1.比例与尺 度 中国古典建筑
Archite ctural aesthet ics
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
2.尺度
(1).概念:所谓尺度,是比例所采用的基本单位,指形态与人的使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规律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也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些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体形与立面。
建筑的形式美原则主要有:(一)统一与变化(二)均衡和稳定(三)对比与微差(四)韵律(五)比例与尺寸(一)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法则。
它是一种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广泛适用于建筑以及建筑以外的其它艺术,具有广泛的规律性和概括性。
任何建筑,无论它的内部空间还是外观形象,都存在着若干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如学校建筑的教师、办公室、卫生间,旅馆建筑的客房、餐厅、休息厅等,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形成空间大小、形状、结构处理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必然反映到建筑外观形象上,这就是建筑形式变化的一面。
同时,这些不同之中又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使用性质不同的房间,在门窗处理、层高开间及装修方面可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这些反映到建筑外观形态上,就是建筑形式统一的一面。
因此,建筑中的统一应是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以及使用功能的统一,变化则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又使建筑形象不至于单调、呆板。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常包括有部分及附属部分。
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都竟相突出自己,或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就会削弱建筑整体的统一,使建筑显得平淡、松散,缺乏表现力.因此,要强调主次分明的统一。
在建筑体形设计中常可运用轴线处理,以低衬高及体形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取得主次分明、完整统一的建筑形象。
(二)均衡和稳定建筑造型中的均衡是指建筑体形的左右、前后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可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均衡必须强调均衡中心,均衡中心往往是人们视线停留的地方,因此建筑物的均衡中心位置必须要进行重点处理。
根据均衡中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
三大构成 形式美法则
三大构成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指建筑设计中的三大构成要素,即比例、对称和轴线。
1. 比例:比例是指建筑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建筑物看起来舒适和谐,给人一种美感。
2. 对称:对称是指建筑物在平面布局或立面形式上左右对称或轴对称。
对称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和平衡,也能够给人一种秩序和谐的感觉。
3. 轴线:轴线是指建筑物中的主要线条或主导线。
它可以是垂直于地面的竖直轴线,也可以是水平或倾斜的轴线。
轴线在建筑设计中起到引导和组织空间的作用,能够使建筑物具有方向感和层次感。
这三大构成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形式美。
它们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谐和有序。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指建筑和艺术品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和规律。
形式美法则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无论是素描绘画、建筑设计还是园林设计,都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律。
在园林中,形式美法则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园林设计师塑造出具有意义、美感和功能的景观。
一、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平衡是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可以是水平、垂直或轴向的,它要求园林中的视觉元素在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
平衡是指视觉上的重量分布的平衡。
在园林中,对称和平衡可以给人安定、平和、和谐的感觉,这在园林的设计中尤其重要。
二、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园林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形式美学法则。
比例和尺度都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和距离。
在园林中,比例和尺度要求设计师把场地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应该具有不同的比例和尺度。
这可以帮助创造出具有吸引力、优美的空间效果。
三、线条与形态线条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之一。
线条可以用来创造出空间的方向感和动态感。
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形态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在园林中,线条和形态的优美和和谐可以创造出一个优美的空间效果。
四、色彩与纹理色彩和纹理是园林设计中可以产生非常强烈情感效果的要素之一。
园林设计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纹理,使得整个园林具有平衡和调和的效果。
同时,颜色和纹理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气氛,比如温馨、祥和、浪漫等。
总之,形式美学法则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园林设计师才能创造出优美、有意义、具有功能的景观。
通过对称与平衡、比例和尺度、线条和形态、色彩和纹理等要素的运用和打造,设计师可以让园林空间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建筑形式美法则
05
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案例分析
古代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案例分析
故宫:对称与平衡的完美体现 颐和园:借景与呼应的巧妙运用 长城:起伏与韵律的生动展现 古代桥梁:比例与尺度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海中 心大厦
案例二:广州塔
案例三:北京大 兴国际机场
案例四:杭州奥 体中心
06
建筑形式美法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实现方式:通过 合理的布局和设 计,使建筑物在 视觉上达到平衡 和稳定的效果。
应用:在建筑设 计中,均衡性法 则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类型的建筑 物中,如住宅、 商业建筑、公共 建筑等。
比例与尺度法则
比例法则:建筑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影响建筑的整体美感和视觉效果
尺度法则: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影响建筑的适宜性和舒 适度
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统一性法则的应用:在建筑景观 设计中,统一性法则可以应用于 整体布局和局部细节的处理,使 景观元素在视觉上形成和谐统一 的效果。
比例与尺度的应用:建筑景观的 比例和尺度是影响其美感的因素 之一,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 景观元素之间形成良好的视觉关 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筑形式美法则的定义
建筑形式美法则的起源与发 展
建筑形式美法则在建筑设计 中的应用
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意义
提升建筑审美价值:遵循形式美法则,可以使建筑更具美感,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
增强建筑功能性:合理的建筑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建筑的实用性。
传承文化价值:建筑形式美法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遵循这些法则可以传承和弘扬文 化价值。
学院
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式美法则建筑形式类法则——刘琦一、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的求得统一(2张)金字塔特点: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
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形式美法则:金字塔有纯天然的石材建成,所以拥有石材坚硬的特特性,再加上人工处理,更加突出它的纹理的美感。
金字塔采用简单的四棱锥形状,再加上它有纹理的表面,拥有简单和纹理清晰双特点的几何体美感。
水立方特点;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结构自重呈线性增长,而楼屋面的宽扁形结构使得竖向刚度呈非线性衰减,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小跨度结构按相似性理论做几何比例的放大应用于大跨结构。
形式美法则:水立方”的地下及基础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网架,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共同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的笼子。
屋面上,镶嵌、固定一块块充气枕的是槽形的钢构件,钢构件又宽又厚,与“水立方”四壁的钢网架焊接为一体,支撑着整个屋顶在内部,带着不规则的钢结构和膜结构将带给你巨大的冲击。
二、主从与重点(2张)泰姬陵特点: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
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
形式美法则:中央主体建筑由平台托起,东西侧的清真寺和答辩厅将陵寝夹在中间,以及四周高大的尖塔,将整个平台围和在其中,显示了中央陵寝的主体地位,东西侧清真寺和答辩厅,以及四周的高塔则为从属部分,主与从的结合与区分不仅通过建筑功能分区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烘托,同样透过建筑的体量关系来进行区分。
凡尔赛宫特点: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式美法则
在设计建筑前,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风格和形式美学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呈现出良好的外观。
当设计师面对建筑形式美学上的挑战时,它们可以依靠一套叫做“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指导原则,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正确使用不同的形式元素。
本文将介绍“建筑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原则,并讨论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形式美法则”分为三个基本原则:比例、对称性和对比。
比例是指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比例通常有视觉上的功能,可以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建筑物的对称性是指各个角落的外观是一致的,这有助于建筑的统一和稳定性。
最后是对比,对比是指利用形状、色彩等元素之间的对立来营造建筑的图景,使建筑物变得更具特色。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还包括另外两个原则:材料及纹理。
材料是指建筑物外部覆盖的表面材料,而纹理指的是建筑物表面上的纹路和质感,两者都可以改变建筑物及其外观的外观。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地形、地面和光线、气候等多种因素,以确定材料的类型并考虑到其外观的影响,确保设计的完美实现。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还可以用来理解和分析不同风格和形
式的建筑,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背景。
正是建筑形式美学的指导原则使得建筑得以按照主要设计理念设计出许多独特而具有特色的
建筑。
总而言之,“建筑形式美法则”是一套指导原则,可以用来指导
建筑设计。
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师应根据风格和形式美学的要求,利用比例、对称性、对比、材料及纹理等元素来构建建筑外观,以达到视觉上的最佳效果。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也可以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的建筑形式,了解其历史发展背景。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是指视觉艺术中的一种美学原则,它强调作品中的形式和结构对于整体美感的重要性。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案例:巴塞罗那圣家堂
巴塞罗那圣家堂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圣家堂整体呈现出向上延伸的形状,由18个塔楼和多个大型艺术装饰组成。
圣家堂的设计充满了形式美的法则,下面将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圣家堂的设计非常注重对称性,整体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结构。
例如,圣家堂的正面设计了三个门廊,在外观上形成了对称的效果,体现了对称性的美感。
2. 节奏感:圣家堂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形状的变化,营造出了一种动态的节奏感。
例如,圣家堂的塔楼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上,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静态中的动感。
3. 比例感:圣家堂的设计讲究了良好的比例感,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关系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安排。
例如,圣家堂的主立面上的装饰物件与整体结构的比例相协调,不会显得累赘或者失衡。
4. 统一性:尽管圣家堂拥有复杂而独特的建筑元素,但整体设计仍然保持了一种统一性。
这主要是通过颜色和材料的协调来
实现的。
例如,圣家堂的外墙采用了相似的颜色和材质,使得整个建筑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综上所述,巴塞罗那圣家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
通过对称性、节奏感、比例感和统一性的运用,圣家堂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美感和和谐感。
这个案例表明,形式美的法则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为作品增添视觉上的魅力和吸引力。
形式美八大法则
07
和谐性法则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和谐性法则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 果。
概念
和谐性法则认为,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 舒适感。
和谐性法则的应用
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中,应遵循和谐性法 则,使色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 衬托,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果。
2
律动性法则强调的是动态美,通过动态的变化和 重复,使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律动性法则在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建筑、平面、 产品等设计领域,都可以通过律动性法则来增强 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律动性法则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律动性法则,创造出具有节奏感和动态感的建筑外观,如运用重复的线 条、图案或元素等,使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在质感方面,可以通过 粗糙与光滑、软与硬等 对比来增强触感和视觉 感受。、大小等方面的对比,突出主题和 重点信息,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海报更加引人注目。
在网页设计中,通过运用对比性法则 ,可以突出重点内容,引导用户视线 ,增强用户体验。
不对称平衡
通过调整画面中元素的数量、形状、 大小等,使画面在不规则中寻求平 衡,以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动态平衡
通过画面中元素的动态变化,如方 向、重心等,使画面保持动态的平 衡,以达到动态美感的视觉效果。
平衡性法则的案例分析
中国的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布局和设计上非常注重平衡性法则的应用 ,如故宫的建筑群,通过左右对称的设计,使整个建筑群显 得庄重、稳定、和谐。
重点性法则的应用
建筑形态的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态的形式美法则
班级:13装潢301班学号:2013043227 姓名:洪思坚
调和与对比:一列由小到大连续变化的要素,相邻之间由于变化甚微,就会产生引入注目的突变,这种突变表现为一种对比的关系。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
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
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依靠门在形状上的对比调和,而使整个立面处理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拱形建筑艺术风格,一半圆形拱作为立面
的组合要素,大小相同,配置得宜,既有对比又有微小妙的差别,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有机整体。
对称均衡:我国皇家建筑:,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
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色。
所采用的是庄严对称的布局形式,沿着中
轴线两则成双成对的排列建筑______东边放一个殿,西边也放一个殿______东边设一个门,西边也设一个门,于是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气氛。
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和谐,豪华壮观,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整
个故宫,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建筑之美——建筑形式美的法则
上面所有这些建筑,无论美与不美,其建筑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且它们必须具有这样的复杂性。究其原因,不仅有使 用价值上的原因,也有美学上的原因。一件事物,绝对的统一性可能会激发你的惊叹之情、惊奇之情以及敬畏之情,但那从来不 是美学的标志之一。例如,让读者想象一下那座宏伟的史前巨石阵。如果说它是美丽的,那么,不妨说只有在它有复杂性的情况 下,它才会显得十分美丽。在巨石阵中,把那些门窗和梁上的石头,放在应该放的地方,其效果要比把它们放在直立的支柱的地 方更好。这些石块按照某种类似的顺序结构排列在一起,其效果要比它们单独垂立在一个地方更美观。最简单的方尖塔是很美观 的,它的美观不是因为它的简洁,而是因为它与周围几个部分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比如底部的宽度、顶部的宽度、两边的 坡度、金字塔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高度关系。方尖塔的形式看似很简单,但是却很复杂。从审美角度上谈论的复杂性,往往是 指形式上的复杂性,而不是指其功能或数量上的复杂性。如果让读者试着去想象一些完全不复杂的东西,按照读者的意愿去想象 物体的大或小,并不一定能让读者感受到美。因为,它一方面是几何学意义上的观点——一种纯粹的抽象概念,肯定没有美的概 念;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无限想象,同样是一种抽象概念,也没有美的概念存在。在人类的想象中,最能接近这种概念的事物是不 存在的,它仅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巨大泡影而已,而这肯定不会让人有一种愉悦、美的感受。这样的景象只会令人恐惧、敬畏或 惊奇,甚至给人们带来的是宗教意味上的崇敬或恐惧。
形式美法则内容
形式美法则内容形式美是指事物在外部形态上的美感,而法则则是指在这种美感中所遵循的规律。
形式美法则内容是对形式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式美。
在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形式美法则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创作和欣赏美的作品。
一、对称与不对称对称和不对称是形式美中常见的两种形式。
对称是指物体的两侧在形态上完全一致,而不对称则是指物体的两侧在形态上有所差异。
在设计和建筑中,对称和不对称的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
对称常常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而不对称则更具有活力和变化。
二、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形式美中的重要因素。
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尺度则是指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度的运用可以使建筑更加美观、舒适。
三、节奏与重复节奏和重复是形式美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节奏是指物体形态上的节奏感,而重复则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作品中的重复出现。
在艺术作品中,合理的节奏和重复可以增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加有活力和韵律感。
四、纹理与质感纹理和质感是形式美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而质感则是指物体的手感和观感。
在艺术作品中,丰富的纹理和质感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深度,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五、色彩与明暗色彩和明暗是形式美中的重要因素。
色彩是指物体表面的色彩特征,而明暗则是指物体在光影作用下的明暗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和明暗对比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形式美法则内容是形式美的规律和原则的总结和归纳,对于理解和应用形式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对称与不对称、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重复、纹理与质感、色彩与明暗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把握形式美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创作和欣赏美的作品。
形式美法则内容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各个领域的美学创作和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建筑设计形式美学规律
3、现代建筑,尽管在形式上和古典建筑很不相同,
但是在遵循多样统一形式美规律的普遍原则这一点上,
则是毫无例外的。
4、新建筑运动杰出的倡导者格罗毕乌斯在阐明威玛国
立建筑学校(即“包毫斯”)的理论与组织时,一开
始就强调:“把自我同宇宙对立起来的旧的二元论世
界观正在迅速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万物统一的观念,
它认为所有对立的力量都处于绝对平衡之中。从事物
这种观念无疑会支配着人的一切创造活动,特别是艺术创作。
2、以建筑来讲,古典建筑形式那种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具
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节奏感,各组成部分衔接得巧妙、
严谨,真可谓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从而达到天衣无缝的 境地!这都说明建筑家在追求完美的创造中,既受到自然的启 示,又灌注了心灵的创造,从而体现出艺术创造上的主观与客 观的统一。
然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观念是从人 们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而经验又来源于实践, 因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往往与实际上的均衡 与稳定都共同地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这就 意味着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于逻辑思维的方法来 说明许多属于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问题。 以静态均衡来讲,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 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对称 的形式天然就是均衡的,加之它本身又体现出 一种严格的制约关系,因而具有一种完整统一 性。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很早就开始运用这 种形式来建造建筑。古今中外有无数的著名建 筑都是通过对称的形式而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 性。
对称的形式,除难于适应近代功能要求外,即 使从形式本身来看也未免过于机械死板、缺乏 生气和活力。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 尽管从历史上看有许多著名建筑都因对称而具 有显而易见的统一性,但到了近现代却很少有 人像以往那样热衷于对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 近现代建筑根本不考虑主从分明呢?当然不是。 体现主从差异的形式并不限于对称,正如前面 已经提到的,一主一从的形式虽然不对称,但 仍然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主从关系。除此之外, 还可以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来体现主从关系。
建筑形式浅析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式浅析建筑形式美法则摘要:建筑形式美法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经过前人的提炼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体系,不管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国外的建筑,几乎都遵循了形式美法则。
但是在美学的表达中却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展现其美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建筑美感形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学也在进步与完善,这就说明美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生命力在于美感的不断创造。
关键词:建筑;形式美;法则;发展;完善;创造建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
这种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需求。
因此,建筑,不仅要赋予它以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
“美”,何为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类最初对美的认识来源于自然界的均衡、对称、调和、韵律等。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了这些符合美感的形式美法则,然后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进行艺术设计,包括建筑设计。
体现建筑结构形式美的规则主要是: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主从结构。
1.对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的诸多法则中,变化与统一规律是它们的集中与概括,是形式美的总法则。
它是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是美学中的辩证法。
统一能产生和谐、宁静的美感。
但过分的统一则显得刻板、单调和乏味,缺少变化的生动。
变化应该在井然有序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否则使人感到零乱,没有头绪和条理。
因此变化与统一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过分的统一或过多的变化都会削弱形式的美感。
变化应该从统一中产生,各种构成要素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凡是本身简单、明确,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约束的几何形体,如正方体、球体和棱锥体等都具有必然的统一感。
而采用这种形状的建筑物,就其简单几何形状控制外观而言,它能够很自然地取得统一。
宏观地观察,所有成功的建筑,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或若干个几何形状的有机组合体,如:埃及的金字塔采用了简单的棱锥体,我国北京的天坛则是简单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有机组合,现代一些著名的高层建筑,以简洁的几何外形与其结构的约束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轴线
(一)轴线的性质和类型
1、建筑(群)的轴线
——建筑所占有空间关系的“线”
曲 阜 孔 庙 中 轴 线
北京故宫中轴线
2、轴线的类型
(1)对称轴线 (2)非对称轴线
3、对称轴线
(1)基本特征:庄重、雄伟,但缺乏情趣 (2)基本手法:空间及物体(建筑等)左右对称,限定出中轴线 (3)性质:
建筑的形式美法则、要素、手法
造型 比例与尺度 轴线 虚实与层次 建筑形象的起止与交接 构件的装饰作用与装饰构件 建筑与色彩
第一部分 建筑形式美法则与要素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1、审美规律 2、审美要素——形、色、质、光
二、建筑形式美的形体构建
5种基本几何形体构建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2)色
——色彩与材质的效应 ——色彩在表皮中的面积
(3)质
——材料的质感 ——材料的肌理
玻璃蕴含着纯净透明、光彩夺目、晶莹剔透 的精美感,是光芒与生命力的渴望。
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
陕 西 富 平 国 际 陶 艺 博 物 馆 主 馆
(4)光
——自然光、人工光、物体漫反射光
雄狮凯旋门
圣·丹尼斯门
6、现代建筑中的几何分析
上海大剧院
巴黎奥赞芳特工作室
(二)立体形象
1、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
西尔斯大厦
蒙特利尔“67号”住宅
洛斯·马纳蒂科斯餐厅
2、整体的形式美
泰姬·玛哈尔陵
3、形态类型统一有助于造型
立方形母题及其变形
失败的造型
三角柱和圆柱母题及其变形
(三)建筑的轮廓线——建筑的外形轮廓
1、天际线的美在于形式变化风格统一
上海虹桥开发区
上海外滩天际线
2、有制高点的天际线
杭 州 西 泠 印 社
3、住宅小区建筑群的天际线以功能为前提
某住宅小区建筑群
二.比例与尺度
(一)建筑形象的比例
1、比例对建筑形象的重要性
纽 约 利 华 大 厦
Hale Waihona Puke 2、建筑立面整体的比例虚与实、高与低、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比例关系
建筑立面比例分析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办公楼及标本馆(模型)
3、建筑立面内部的比例
楼 梯 间 的 窗 子 的 比 例
(二)建筑形象的尺度
1、尺度的概念与意义
(1)建筑形象在心目中应当具有的大小概念 (2)建筑与人比较而得出的大小概念
建筑的尺度
上海总工会与上海海关大楼
2、尺度混乱的弊端
德国莱比锡的联军纪念碑
3、适度的尺度
维琴察巴西利卡
(三)建筑尺度与视觉原理
1、什么是视觉形象
(1)所见东西的形 (2)所见东西的的大小和离所见者的距离 (3)所见东西的的明度和色彩
2、重视建筑视觉形象的必要性
台阶式塔楼应避免的重叠
中国革命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
3、与空间有关的视觉形象
方柱与圆柱的不同效果
(四)建筑中的视错觉
对称轴的性质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大门
同济大学老校区总图
圣彼得广场平面中轴线
沈 阳 故 宫 中 轴 线
对称的建筑形象
4、非对称轴线
(1)局部对称的建筑的中轴线 (2)街道轴线的强度由轴线两边的建筑和其他物体的密度强度决定
入口处理
街 道 不 对 称 轴 线
——韵律基础:人体的韵律、步行或呼吸、自然的韵律、潮汐、季节等。 ——根本方法:各部分之间的间隔,与节拍相似。 ——视觉特征:构件及间隔的尺寸。 ——常用手法: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
美国人口普查总部大楼
2、审美要素——形、色、质、光 (1)形
——整体造型 ——建筑内外空间的围合形式 ——各种元素的细部造型
一.造型
(一)立面形象
1、几何分析的方法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析或控制建筑形象,使它符合形态的逻辑性。
门上的窗子和柱廊的划分
2、希腊神庙和谐的几何关系
波塞顿神庙
帕提农神庙
3、中国古建筑和谐的几何关系
天坛祈年殿的几何分析
4、建筑上的黄金分割比
哥特式尖拱窗
巴黎圣母院正立面
5、几何关系的逻辑性
1、建筑轮廓线强烈可以控制形态
哥特式建筑的轮廓
塔的外轮廓
2、向上的抛物线建筑轮廓意象出庄重、向上的情感
人民英雄纪念碑
巴黎埃菲尔铁塔
3、向下的抛物线建筑轮廓意象出深沉、遁世等情感
西安小雁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4、慎重使用特定的建筑轮廓线
阿尔及尔英雄纪念碑
(四)天际线和建筑群的轮廓线
1、视错觉
几种典型的视错觉
2、视错觉在建筑中的运用
视错觉在建筑中的运用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
3、园林中利用视错觉的借景
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
(五)建筑细部处理的比例与尺度
1、结构构件的尺度
(1)裸露的梁
•室外:注意梁限定的立面洞口的比例关系 •室内:注意梁的高宽比
(2)暴露在建筑外表的结构框架:梁+柱
1、审美规律
——区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与审美观念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 ——对比、比例、尺度、韵律、节奏、均衡
(1)对比和调和
上
——大小、高低、纵横、远近、曲直、轻重、
海 世
虚实、刚柔、色调、冷暖、明暗、强弱、肌 博
理、动静等对比。
会 以
——借助要素之共性,避免突变,包括方向、 色
线条、色彩、材质肌理、光线、内外、环境、
二.建筑形式美的形体构建
二、建筑形式美的形体构建
1、基本几何体1:圆柱体
——通过旋转、展开等构成新实体
+
2、基本几何体2:圆锥体
+
3、基本几何体3:棱锥体
+
4、基本几何体4:正方体
+
5、基本几何体5:球体
第二部分 建筑形式美构成手法
一、造型 二、比例与尺度 三、轴线 四、虚实与层次 五、建筑形象的起止与交接 六、构件的装饰作用与装饰构件 七、建筑与色彩
(3)建筑外观上可见的桁架与网架 •承重桁架:注意虚实面积对比
2、装饰性细部处理的比例与尺度
(1)门窗套 •保护洞口、装饰建筑
(2)外墙饰面材料之分缝
•一般规律:纵横分缝,注意两个方向的尺寸比 •无限延展的外饰面材料:面砖、马赛克、外墙涂料等
特点:自由度大
•一定规格的饰面材料: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玻璃、花岗岩、大理石等
列 国
主从关系等调和。
家
馆
(2)重复和交替
——点、线、面、体块形状、色调、质感肌理、装饰性构件的重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有规律重复时即交替
深圳音乐厅顶部重复的构建组
立面构件的重复和交替
(3)节奏和韵律
——节奏:一个主导因素,若干从属因素有秩序的重复。 ——韵律:有渐变的节奏。
雅典奥运场馆的白色活动展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