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十四章 预算制度
《财经法规》重点总结:14 预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预算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二、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中央到乡镇共五级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1.中央预算
2.地方预算
3.总预算
4.部门单位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1.各部门的职权
2.各单位的职权
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一)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二)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和地方预算支出
五、预算组织程序
(一)预算的编制
1.预算年度
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
3. 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
(二)预算的审批:人民代表大会
(三)预算的执行
(四)预算的调整
六、决算
七、预决算的监督。
财政学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及其管理4.13 13.政府预算及其管理
(一)国家决算的编制
国家决算的编制意义 国家决算体系构成 国家决算的编制程序及法律要求
(二)国家决算的审查与批准
国家决算审查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政策性审查,主要是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 项方针政策、财政制度、财政纪律等方面进行 审查; 技术性审查,主要是从决算报表中的数字关系 方面进行审查; 预算管理审查,主要是审查预算管理体制规定 的收支划分、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收入的分成 比例执行是否正确,以及当年决算收支平衡情 况等。
要求而确定的各级预算级次,按一定组合方式组 成的统一体,即为政府预算体系。 在单一制国家中,预算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各
级地方政府预算。 在联邦制国家中,预算可以分为联邦预算、州
(邦)预算和地方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构成是与我国政权结构和行政区
域的划分和适应的,总体上是由中央预算和地 方预算组成。
国库单一帐户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 在国库或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所有财政资金 收付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库银行开设的单一帐户 集中办理,实行财政直收直支。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主要做法: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一般不得预算调整
- 19 -
三、国家决算
国家决算是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而编制的年度 会计报告。它是预算执行的总结,其实质属于预 算事后审计。
国家决算主要的工作内容
预算执行机构编制决算报告 审计机构审核决算报告 立法机构审批决算
批准国家决算标志着该预算年度的预算程序结束。
二、政府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一)政府预算的执行机构及主要工作内容 政府预算的执行机构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包括范文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包括范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一、概述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依法对政府预算进行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规定和制度。
它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础,对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财政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财政预算编制制度财政预算编制制度是指国家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对政府预算进行编制和起草的规定和制度。
财政预算编制制度的核心是程序规范、透明公开、权责明确,确保财政预算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1. 财政预算编制主体和程序财政预算编制主体包括中央财政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在编制过程中应当遵循统一协调、情况真实、依法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编制财政预算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财政预算编制程序包括预算草案编制、预算草案送审和核准、预算草案公开和听证等环节。
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级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民主监督的实施。
2. 财政收入预算编制财政收入预算编制是指国家财政部门对各项财政收入进行预测、评估和编制预算的过程。
财政收入预算编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总量;二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确定各项具体收入的预算数;三是针对各项特定收入,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财政支出预算编制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是指国家财政部门对各项财政支出进行预测、评估和编制预算的过程。
财政支出预算编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确定各项具体支出的预算数;二是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合理安排支出项目和金额;三是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
三、财政预算执行制度财政预算执行制度是指政府按照财政预算的规定和要求,对财政收支进行管理和执行的制度。
财政预算执行制度的核心是责任明确、流程规范和信息公开,确保预算的合规执行、高效实施和监督责任的落实。
《财政学》国家预算制度(政府预算制度)
一、分析政府预算是一个法律文件。
这意味着,一是政府预算需要立法机构的批准,在我国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二是政府预算作为一个法律文件需要得到严格的执行。
政府预算在形式上是一张大大的表格,内容是关于政府收入和支出信息,表明从哪些方面获得收入,以及要把钱花向哪些方面。
按照政府预算作为一个法律文件的要求,收和支都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
也因此,政府预算“填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化、科学化的过程,否则预算就没办法执行,预算就是假的。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
英国是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
在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他们充分利用议会同封建统治者争夺财政支配权。
他们要求政府的各项收支必须事先作计划,经议会审查通过后才能执行,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受议会监督,以此限制封建君主的财政权。
欧美其他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确立相对较晚。
以美国为例,早期的宪法中并没有关于预算制度的规定,直到1800年才规定财政部要向国会报告财政收支,但这时的财政收支报告只是一个汇总的情况而已。
美国南北战争后的1865年,国会成立了一个拨款委员会,主管财政收支问题。
1908-1909年,美国联邦财政收支连续出现赤字,才促使美国政府考虑建立联邦预算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会在1921年通过了《预算审计法案》,正式规定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出预算报告。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
只有在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以后,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才有可能彻底分开,也才有可能通过议会控制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制财政计划。
因此,预算制度既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结果,也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基本手段。
加强财政管理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展,财政分配规模日益扩大,不仅财政收支项目增多,而且收支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
14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预算管理体制类型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核心问题是地方预算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类型变化:(1)统收统支体制(1949-1953)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8);(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财政包干体制)(1980-1993);(4)分级预算体制或分税制体制(1994-)。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
财政联邦主义不是专指联邦国家的财政体制,而是有关多级财政体制的概念。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建立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调节政府间收支差距;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从支出角度分析,接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
《财政学》国家预算制度(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析我国四个预算的总体比较,一般公共预算是支柱,税收税收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我国政府预算的组成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根据《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确定的收支范围,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基金共43项。
按收入来源划分,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
其他收入来源的基金12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政府住房基金等。
按收入归属划分,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预算,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2010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的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
财政学笔记 Chapter14
Chapter 14 预算管理体制
1、预算管理体制
(1)概念: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2)主要内容包括:
i.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ii.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iii.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
iv.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3)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4)主要标志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
2、分级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3、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第1页。
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包括
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一、概述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是指财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科学的预测和调查,制定和执行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国家财政的健康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是保障国家财政秩序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
二、预算编制1. 预算编制的依据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依据应当是国务院制定的年度预算基本编制条例、国家预算公开透明度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应当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
此外,预算编制应当是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出发,按照合理、科学、规范的原则,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
2. 预算编制的原则预算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财政预算的编制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各个行业的需要来确定。
同时,还应当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制定。
(2)合法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要遵循法律法规,保障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可执行性,避免过度开支或者冗余支出。
(3)公开与透明度。
预算编制需要公开透明化,确保公众和社会参与度,反映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真实公开数据,让社会监督。
(4)科学与可持续性。
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不能盲目扩大支出规模或者降低收入标准,避免国家财政破产。
3. 预算编制的程序预算编制的程序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预算的各项程序内容、编制时间节点、审核披露和公告等等,确保预算编制的程序合法和合规。
三、预算执行1. 预算执行的依据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依据应当是国务院制定的年度预算基本执行条例、国家预算公开透明度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预算执行的依据还应当是国家财政情况和各个行业的实际需要。
2. 预算执行的原则预算执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收支统一。
财政预算的执行必须保证收支的统一性,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增加预算收入,使得收支平衡。
(2)合法与合理性。
预算执行必须遵循法律法规,遵守国家预算的执行规定,确保执行的合理合法。
财政学:政府预算
•
2.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从单一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 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 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 对照表内,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 政府预算分成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部分。 其中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 业项目等经常性政务为支出对象。而资本预算主 要以公债收入、国有资产收入等为收入来源,用 于资本性支出。 •
• 4.政府预算是政府计划和政策的重要工具——阐明 了政府活动计划有关的资金量,体现了行政首脑的施 政纲领, • 5.政府预算是一种计划——是针对一段特殊时期 (通常是一年)的计划,和对这段时期内所需的资源 做出的预测。 • 6.政府预算是一套数字、表格和图表
• 7.政府预算是资金的申请——这一申请通常由行政 首脑提交给立法机构或国会,其中包括对平衡支出所 需的收入和其他来源的财力所作的说明。
4.法治性 • 指是立法机构所通过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违背
政府预算就是违法行为,任何人违背政府预算都必须受到 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5.年度性 • 起讫时间,通常为一年。预算年度有历年制和跨 年制两种形式:历年制是按公历年,。跨年制大致可 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的形国 • (2)从当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瑞典、澳 大利亚等国 • (3)从当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美国
资本预算 经济建设支出 资本支出
14.2.2 项目预算V.S.绩效预算
• 1.项目预算(分项排列预算) • 是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 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 付的预算管理方法。 • 2.绩效预算 • 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业绩评价 为核心的一种预算管理方法。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 绩效基础上,将企业的成本、费用、效益分析用于政府公 共支出部门,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融入政府预算管 理之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提 高了财政支出的效率。其目的主要是测量政府财政资金使 用效率,以此作为政府资金安排使用的资料和信息。
《财政学第十四章》课件
贸易与汇率
2
分析国际贸易和汇率对财政决策的影响,
以及外汇储备和外债管理。
3
国际财政关系
了解国际财政领域的组织和合作机制,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国际援助与发展
探讨国际援助机构和项目对发展中国家 财政的影响和作用。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财政学的关键概念和原理,掌握了财政收入 与支出、财政平衡与赤字等重要内容。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财 政学的核心内容和应用。
全球视野
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政制度和经验,拓宽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政府财政职能
1
资源调配
政府财政通过税收和支出来调配社会资
收入再分配
2
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项目,实现财
富再分配和社会保障。
3
宏观调控
利用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 胀、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
了解不同类型的税收,如个人所 得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以 及税收征收和使用。
支出
探索政府如何分配和使用财政资 金,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 等领域。
预算
学习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财政预 算,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资金分 配合理。
财政平衡与赤字
1 财政平衡
解释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讨论政府如何维持财政稳定和可持续性。
《财政学第十四章》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讨论财政学的关键概念,如财政学基础、政府 财政职能、财政收入与支出等。让我们一起探索财政学的精髓!
财政学基础
理论学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索财政学的起源和发展,学习其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内容提要:本章分析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介绍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我国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及1994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掌握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及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应用所学知识和内容分析80年代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如何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内容提要: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它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它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
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由其决定。
因此,财政管理体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的原则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符合我国的国情:第一,我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我国政权体制的要求。
一级政府有一级施政范围、就必须相应地建立一级财政。
第三,我国要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财政必须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
湘潭大学财政学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PPT课件
3.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 无条件拨款:一旦确定拨款数额以后,所拨款 项无附加条件地归受补助地区自主使用。
标 准 收 入 = 该 地 区 的 经 济 税 基 标 准 税 率 差异调整系数
某地区的 该 地 区 标准支出 =人 口 数
×
全 国 人 均 标 该地区的服务 ×
准 支 出 水 平 成本差异系数
(1)公共产品的分层次性(支):受益原则和效率原则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划分原则 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提出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几个原则:
技术原则:凡属复杂的支出项目应划归中央财政,一般性的而又需要适时进行 监督的支出项目归地方财政;
利益原则:凡属事关国家范围内的整体利益的支出,应划归中央,而与地方利 益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则应划归地方政府;
◆ 专项拨款:配套拨款和非配套拨款 差别:前者只是补偿地方公共产品的部分而非 全部成本,后者是补偿地方公共产品的全部成 本;配套拨款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自主权,非配 套拨款的使用基本上没有任何自主权。
4. 粘蝇纸效府,不会将拨
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
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
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 的比重。 2. 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3. 坚持“ 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的原 则。 4.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三、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 收入、共享收入。
行动原则:行动需要一致的项目归中央,须因地制宜安排的支出归地方财政。
美国经济学者塞力格曼提出: 规模较大的支出归中央财政,规模较小的支出归地方财政。
第十四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2)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 零基预算制首先要求各基层预算单位每年根
据下达的计划,重新编制预算,并要求提出尽可 能多的方案,进行择优选择;
其次,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预算单位上报的 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评估,提出修正意见;
最后,基层预算单位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 结合上级提出的修正意见,编制详细的执行预算。
国库单一账户 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小额现金账户 特设专户
财政学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图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缴款人 税收收入 国库单一账户 划款 财政专户 (开设在央行) (开设在商业银行)
清算
清算
小额现 金账户 (开设 在商业 银行)
收款人
财政零 余额账 户(开 设在商 业银行)
财政学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一、推行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预算外收入。
财政学
财政学
(2)传统国库管理制度的弊端 监督机制不完善。资金账户多,很难监管。 资金分级分散支付不科学。 国库运行效率低。 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被弱化。
财政学
2、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1)改革主要内容
1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2 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3 规范支出支付程序。
财政学
①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单一账户体系由以下几 类账户组成:
幅度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从理论上看,复式预算 的出现与当时财政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
财政学
财政学各章讨论分析题及答案
讨论分析题答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请联系实际,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评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政府收支活动现象。
从老百姓的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大量地依靠着政府提供的财力来举办或维持运转,最典型的事例是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
我们手里有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食品、衣服、图书,甚至可以买到住房和汽车,但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由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所提供的国土安全和社会秩序,这些与我们百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政府不但有支出行为,还有收入行为。
人们的许多活动必须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费,这些税费收入就成为各级政府用于各项活动的经费来源。
例如,就工商企业而言,因为工商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他们不仅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同时也要向政府缴纳各种税款。
居民个人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也是纳税人。
第二章市场、政府与公共财政2002年,南京市下关区一户人家在接受保洁服务时,因所谓的种种原因拒缴应付的费用,令这户人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为了区区每月5元的垃圾费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这户人家被南京市容部门告上了法庭,这是我国首例“垃圾官司”。
很多人对南京市容部门这一做法不太理解,认为为了每月5元钱,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南京市容部门说出了他们的苦衷,其负责人认为某些市民是在恶意拖欠或拒缴垃圾费。
有关人士介绍,在南京市区500多万人口中,约有90万户居民,按每户每月5元的垃圾费收取,南京市一年收取的居民生活垃圾费为5000多万元,然而南京居民垃圾费的收取率仅为15%左右,这说明还有近50万户南京居民在拖欠或拒缴垃圾费,这50万户居民是潜在被告。
这50万户居民都企图免费搭车。
讨论分析题: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评析:从这样的官告民的案件中,看出了公共产品的尴尬: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如果每个南京市民都企图免费搭车,那么南京市容部门将没有足够经费来维持运转,那么也就没有能力来提供保洁服务这一公共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准预算 原则上预算是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开始之
前通过议会(国会)的表决成立并确定下 来。但是,如果发生召开议会(国会)有 困难、议会(国会)被解散或预算案在会 期内没有通过等情况,一旦会期到期预算 就不能成立。
一、预算公开性原则
预算的公开性原则是指预算案的审议, 议会(国会)通过的预算案和决算案必须 对社会公开。换句话说,为了保证能够实 施反映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公共政策,对预 算案的审议以及通过审议批准的预算及其 执行、监督等过程和结果必须公开于社会。
二、预算透明性原则
预算的透明性原则是从预算公开性原 则中所派生出来的。为了能够让老百姓明 确地理解预算内容、预算收入和支出,必 须对预算和决算的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和表 示,要求明确地说明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 通过这种分类和记录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 责任。
(5)会计审查由审计部门负责进行, 每年6月份同决算报告一起提交给人大会议 常务委员会。另外,财政部内部也设置了 监督检查局。
(6)根据预算法,地方政府原则上不 允许存在赤字。
政府预算的功能
1.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一般说来,资源的有效配置希望通过 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但是,市场功能一 旦失灵就要求通过政府参与、通过预算安 排来实现有效资源配置。
预算统一性的原则,不管是一般会计还是 特别会计都要通过本级预算之后,才能执 行具体的财政计划。
预算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在确定预算 和执行期间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一期间里 会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或其他原因, 使原来确定的预算案不能执行时对原预算 案进行修正或变更。
考虑上述情况,一般设置预算修正制 度和追加预算制度。相对于修正预算把最 初确立的预算叫做本级预算,其他相关预 算叫做补充预算。
2.修正预算
在我国,政府把预算案提交给人大会 议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对其一部分内容进行 修正时要编制修正预算案。修正预算有时 也可以理解为编制预算之后由于事先预期 的事项发生变化而编制,对预算进行修正。 但是,修正预算时不能增加预算总金额。
3.追加预算,追加更正预算 追加预算是指在本级预算基础上增
加预算金额的预算。预算成立后由于事情 发生变化造成经费不足时,在本级预算的 基础上再编制追加预算。
我国预算的基本内容与执行的基本程序:
(1)我国会计年度为1月至12月。 (2)预算编制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 (1995年1月起实行)。 (3)我国政府机构由中央到地方分为五 级政府,各级政府都要编制本级预算,上 级政府指导下级政府。
(4)中央预算在每年度3月份召开的人 大会议上经审议、表决后通过执行。决算 在6月份召开的人大会议常务委员会上审 议,表决和通过。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预 算,一般是在1~3月份召开的地方人大会上 审议、表决和通过。
在我国,由1994年3月人大会议通过并 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预算法” 中,详细地规定了预算管理的职权、预算 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议及表决、 预算执行、补助预算、决算、监督、法律 上的责任等。
第二节 预算的功能
会计期限
国家通过预算计划合理安排政府收入 与支出,根据收支计划来维持财政运营秩 序。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会计期限。
一个会计期限通常为一个年度,也叫 做会计年度。根据我国《预算法》第10条 规定,我国会计年度是每年的1月1日开始 到12月31日为止。
但也有些国家像英国、日本等国的会 计年度是每年4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度的3 月31日为止,而美国和意大利的会计年 度是从7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度的6月30日 为止。
一旦会计年度内的政府收入规模被确 立,就根据这些收入安排和组织相应的支 出,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 原则(根据《预算法》第3条),即,每会 计年度的经费由该年度的收入来支付。这、 也叫做会计年度的独立原则。
预算一般分为现金预(Consolidated Cash Budget)、国民经济预(Nations Economic Budget)及政府预算,即一般 财政部门预算。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议论的预算,也 就是提交议会(国会)进行审议的预算是 指由一般会计预算和特别预算来构成的一 般财政部门的预算。
(一)一般会计预算
但是,为了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等各项活动不因预算的空白而受影 响,即使预算在规定期限内没有通过议会 (国会),但为了不中断政府的相关活 动,所以这一原则也同样允许存在一些例 外。如果预算在会计年度开始之前没有经 过议会(国会)审议,也可以参照上一年 度预算状况来支付经费。
五、预算统一性原则
财政学第十四章 预算制度
第一节 预算的意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通过预算反映一个国家当年的财政收支状 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和执行的具 体内容。
预算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 出分门别类地列入预算表格,从而使人们 清楚地了解政府的经济活动的内容。
国家财政预算同民间部门计划相比,
在法国自1789年的大革命以来,树立 了没有人民认可不能附加任何租税的租税 承诺权。通过对议会赋予国家收支项目的 审议权,最大限度地限制了政府主观决策 过程。另外,为了限制议会通过的 项目以外的政府支出,确立了预算原则
在美国从预算审议过程来看,以总统 提交的预算案(Budget)为基础,议会对 支出预算法(Appropriation Acts)和收 入法(Revenue Acts)进行审议,这就说 明预算是议会(国会)的控制手段。
预算的统一性的原则是指所有收入和 支出分别要统一管理,用总收入来安排总 支出。这一原则基本上要求不要把特定的 收入与特定支出直接连接起来。但是,在 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考虑行政管理方面的复 杂性,也有像特别会计和目的税等例外。
六、预算准确性原则
预算的准确性原则是指预算在计算收 入和支出时必须要准确。但是,预算计划 往往是利用前几年的经济预测来执行,所 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在体现透明性原则时要注意, 如果过分细致地分类预算项目,会造成预 算项目过于复杂,反而容易造成混乱;相 反,如果过于概括或简单化,就会造成不 能了解预算的具体内容。
三、预算限制性原则
预算的限制性原则要求预算各项目之 间要有相互间明确的限界。这包括以下三 方面内容:
(1)禁止挪用和转用预算制定的目的外 的经费使用; (2)禁止超预算额的支出; (3)禁止预算的跨年度。
的补助预算政策。
在公共部门领域里这种政策的变动都 要通过政治决策过程来实现的。这里预算 就是把政治决定的内容用特定计划书来传 达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各种活动受预算的指导并受法律 保障,通过预算的实施赋予其法律的强制 力,所以预算也是行政运营的监督手段。 近年来随着公共服务范围的扩大,增加了 政府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但是把财政投融资作为预算制度的一 个环节来考虑的话,财政投融资主要分为 两部分:一是由中央政府为发展公益事业 直接投资的部分;二是政府企业、政府关 联金融机构及地方公共团体为对象,为实 现政府特殊政策目标而融资部分。
(五)本级预算,修正预算,追加预算, 准预算
1.本级预算 本级预算是指最初成立的预算。按照
七、预算完整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如 计算税收不能只计算扣除征收费用后的纯 收入。政府收入和支出都要纳入在预算编
制中。即通过把国家财政的所有收入和 支出都计入预算中来明确国家总体财政活 动的内容,同时,也要接受议会(国会) 或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监督。
第四节 预算制度
一、预算的种类
包含着更重要的含义。在民间部门或企业 中的会计预算只不过是未来的行动规划, 它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物价变动或 者编制预算者的主观意愿,随时可以变动。
但是,国家预算不仅仅是下一年度国 家财政活动的基本指南,同时,通过预算 制约着财政活动进而制约政府活动。
因此,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政府的收 支活动只有反映在预算上才可以执行。换 句话说,没有体现在预算中的政府收支活 动是不可执行的。
四、预算事先决议原则
预算事先决议的原则要求预算在一 个会计年度开始之前必须要通过议会(国 会)的决议。大部分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 这一原则。
我国现行《预算法》第4章第37条中规 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 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一般会计中把税收收入、专项收入等 一般财政收入作为预算收入,把国防、外 交、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事业、社会保 障等国家履行纯公共职能所需的一般行政 活动支出作为预算支出。一般会计以政府 预算,即一般政府部门的预算为主。
(二)特别会计预算 为了统一执行财政政策的要求,一般
要求统一管理政府收入和支出。但是,由 于财政职能作用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多样化 以及为提高财政运营效率和行政效率,有 必要制定一些特别措施来灵活处理一些特 殊的财政问题。政府根据预算法设定和规 定了特别会计,如为执行国家特定目的的 事业项目而设立的资金管理特别会计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 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 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案的 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 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 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进行初步审查。”
预算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演进过程
在英国1215年通过的大宪章(Magna Charta)开始,经过1628年的权力请愿 (Petition of Rights),1689年的权力 章典(Bill of Right)确立了租税承诺 权,又在1688年的所谓的“名誉革命”确 认了经常军费开支必须通过议会(国会) 审议的制度。此后,逐渐确立了国家年度 收支活动必须通过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