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长短、高矮教案2

合集下载

《长短高矮》教案

《长短高矮》教案

《长短高矮》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度、高度和宽度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物体长短高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高度和宽度等基本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物体长短高矮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长度、高度和宽度等概念。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比较和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长度、高度和宽度的实物,如木棒、尺子、书本等。

2. 准备游戏道具,如小红旗、小礼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不同长度、高度和宽度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2. 教学基本概念2.1 教师引导学生触摸实物,感受长度、高度和宽度的区别。

2.2 学生用语言描述实物的大小、长短、高矮。

2.3 教师讲解长度、高度和宽度的定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关词汇。

3. 小组活动3.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组实物,进行长短高矮的比较。

3.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判断组内实物的长短高矮。

4. 游戏教学4.1 教师设计“长短高矮”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2 学生参与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6. 作业布置6.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里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

六、教学拓展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长度、高度和宽度的物体图片,如建筑、树木、人体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2. 学生尝试用长度、高度和宽度等概念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有的房间的天花板比教室的高等。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高矮和长短》优质课教案_2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高矮和长短》优质课教案_2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比高矮》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物体是有长有短。

有高有矮; 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的长短、高矮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长短不一的小纸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不同长短的小纸条和不同长短的小木棍。

请拿出来,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你们准备这些东西吗? 对了,我们今天需要来学习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

二、新授。

1、导入主题动手摆一摆老师让你们准备的小纸条,自由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纸条有长有短。

师:那你是怎么发现纸条有长有短的呢?生:比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主题)教师板书:比长短2、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纸条,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你是怎么比出来的?(1)小组交流并过论。

(2)点名汇报讨论结果。

(3)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就是要把比较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观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不同,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王肯定。

)3、感知高矮。

师:喊两位个子高矮悬殊比较大的学生上台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身高。

生:一个高,一个矮。

(此时可以教育学生不挑食、多运动可以长个的思想)教师板书:比高矮4、什么情况下要比高矮.师:我想请两位学生来帮老师一个忙,有谁愿意啊?生:我愿意师:(找两名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分站两边)老师想让他们其中的一位学生帮老师挂挂图,老师希望高的那位帮我挂哟。

(这时学生无法用眼睛直观两位学生的高矮, 于是想出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师:怎么比呢? (找学生演示比学生高矮的过程)5、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1)小组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2)比较高矮的方法也有很多,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再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方法很好,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试一试这种方法。

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教案

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教案

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比长短比。

•掌握比长短比的概念。

•熟练运用比长短比的知识进行数学实践。

教学准备•比长短比的定义与应用。

•带单位的长度。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在认真查看每个学生的作业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比长短比高矮。

游戏规则如下:•小组内同学互相站成一排,按身高从矮到高排序。

•每组选一名学生负责起点和终点。

•首先是A组和B组进行比赛,教师会将一点奖励给获胜者。

•同理,余下的几组可以一一逐个进行比赛。

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比长短比高矮在生活中的用处。

学习接下来,教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了解比长短比的定义。

1.什么是比长短比?比长短比(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或高度在数值上相比较的方式。

比的结果就是数字之比。

例如,A高1米,B高2米,那么比值是1:2(即在小学阶段,比的表现形式为分数,尤其是如1:2之类的比值)。

2.比长短比的读法比的读法是数词加分之分比之分或者数词加点之点比之点法(即如上一例,读作“一比二”)。

让学生们反复读比的定义和读法,从而使他们熟悉并理解其含义。

3.比的种类比有两种,即绝对比和相对比。

•绝对比是指比两个事物在长度或高度上的绝对差异。

例如,A长15米,B长8米,则AB的比值为:15:8或15/8。

•相对比则是相对于另一个事物而言的比较。

例如,B行走了10米,而A行走了5米,比值为:B:A=10:5或2:1。

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同学们理解比的类型。

操作在学习比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进行基本的操作。

具体而言,学生们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操作:1.比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的问题来让同学们进行练习,比如以下几个问题:•若A:B=1:4,且A比B短36cm,则B的长度是多少?•若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为5:4,且甲人的身高为160cm,则乙人的身高是多少?•若一束香蕉有40个,而一束苹果有25个,比成份数后,请问每一份中香蕉和苹果各有多少个?2.练习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比的知识,并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操作:•让学生回答比的问题,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比的概念。

大班数学比高矮教案(精选6篇)_1

大班数学比高矮教案(精选6篇)_1

大班数学比高矮教案(精选6篇)大班数学比高矮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同学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认真观看、仔细思索的良好习惯.2.使同学经受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较方法.3.让同学经受简洁的推理活动,培育同学初步的推理力量.教学过程:一、感知高矮的关系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伴侣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情愿来?(同学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

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 小伴侣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对,老师和小伴侣比,老师比小伴侣高,小伴侣比老师矮。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

(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同学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同学汇报,展现不同方法。

谁来告知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伴侣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同学每汇报一种,老师准时加以正确指导。

3、嬉戏。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嬉戏,请小伴侣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看看,究竟谁长得高些?请你再看看是谁高?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当怎么比?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许多,但比较时必需要留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方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方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方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

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伴侣到前面来排排队。

谁情愿来给他们排队?你是按什么挨次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其次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伴侣吗?小结:小伴侣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1、小动物们观察小伴侣这么喧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学问说一句话吗?(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当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五、课堂总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比长短、高矮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比较长短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比较高矮的概念。

3. 学生能够辨别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教学重点: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进行物体的比较。

教学准备:1. 《比长短、高矮》课本。

2. 不同长度和高度的物体模型,如木条、纸条等。

3. 相关图片和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提问:“你们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2. 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物品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注意物品的长度和高度。

Step 2:讲解比较长短的概念1. 将教室中的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个长一些?”2. 引导学生用手指比较物体的长度,鼓励他们用“长”和“短”来描述物体。

3.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让学生理解长短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3:练习比较长短1. 准备不同长度的木条或纸条模型,让学生两两比较它们的长度,并用“长”和“短”来描述它们。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4:讲解比较高矮的概念1. 将教室中的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个高一些?”2. 引导学生用眼睛比较物体的高度,鼓励他们用“高”和“矮”来描述物体。

3.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让学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5:练习比较高矮1. 准备不同高度的木条或纸条模型,让学生两两比较它们的高度,并用“高”和“矮”来描述它们。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6:巩固练习1. 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根据图片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 随堂检测学生是否能准确运用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篇一:导学案导学案湖教版学前班数学上册伍珊背景与导读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是学前班数学上册中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目测比较熟练地区别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学习正确的比较方法,要求学生学会按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进行有序的排列,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联系较为密切,而且学生已在生活中累积了一些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享受了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片断与反思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国庆长假的时候,有的同学随爸爸妈妈一同到各个地方去旅行过,谁能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呢?生:我去过荆州,我去过海南,我去过广州----(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师:你们真幸福,去过这么多有名的地方,那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生:(争先恐后)我知道,这是北京天安门。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啊,这就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北京是我们的首都,那你们在天安门前,还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毛爷爷的画像,我看到了许多旗帜,还有好多好多的汽车,有公共汽车、面包车、小轿车----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这些汽车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生:汽车的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不同,公共汽车大,小轿车小。

师:同学们真不错,那现在老师就将你们所看到的汽车都给请了出来!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面包车和小轿车三辆汽车)师:在这三辆汽车中,你能比较出哪辆车最大?哪辆车最小吗?生:公共汽车比面包车大,面包车比小轿车大,所以公共汽车最大,小轿车最小。

师:同学们真棒,能准确地区分出它们的大小,那你们能按它们大小不同的特征,将它们送回自己的家吗?(课件出示:三个车库,分别为1号、2号、3号车库)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三个车库有什么不同?生:1号车库比2号车库大,2号车库比3号车库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冀教版(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冀教版(2)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和高度的概念,了解比较的方法。

2. 通过观察和比较,辨别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3. 运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来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小棒、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长短和高矮不同吗?”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找到的物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长度和高度的概念,并用尺子和小棒进行演示。

2. 讲解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三、实例讲解(10分钟)1. 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辨别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观察和比较。

2.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长的物体和一个最高的物体。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选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和学校的物品,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比长短”2. 在黑板上画出长度和高度的示意图,并用尺子和小棒进行演示。

3. 在示意图旁边写下比较的方法和语言描述的示例。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长度和高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辨别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活动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活动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活动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活动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拟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习按照游戏规那么进展活动。

3、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才能。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4、投影仪、课件《比长短》活动过程〔一〕入场〔启蒙室〕,放音乐《小鸟飞》幼儿听着音乐走到位置上坐好。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2、每人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 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如今请小朋友从你们的篮子里拿出一样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2、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课件刚刚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

如今老师要请你们看看有趣的课件,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请看。

播放课件。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老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

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

幼儿唱读。

〔五〕完毕活动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老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场时带着幼儿做。

老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如今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分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如今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验长度和高度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度和高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 认识高度单位:米、厘米。

3. 学会比较物体长度和高度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长度和高度的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度和高度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练习本。

2. 学具:学生尺子、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比较树叶、小棍的长度,引入长度和高度的概念。

2. 探究长度单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桌子、椅子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 探究高度单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高度,如窗户、黑板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 比较长度和高度: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比较各自测量到的长度和高度,并用数学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5.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比较长度和高度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较长度和高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较长度和高度的方法及应用。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并比较家里的物体长度和高度,明天课堂上分享。

9. 板书设计:比长短、高矮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高度单位:米、厘米比较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度和高度的大小。

10.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比较长度和高度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在生活中测量和比较物体。

3. 收集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验物体长短、高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能够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2. 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3. 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难点: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运用观察、操作、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练习本、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人一组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3. 课堂作业:练习册相关题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组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1)介绍长度单位:米、厘米,并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3)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3.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选择一组物体,进行测量、比较,并用语言描述。

4.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其长短、高矮。

2. 家长协助孩子测量家庭中的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准确性、书写规范性等。

学前班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 长短 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 长短 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篇一: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远近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远近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学目的: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并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创建大小长短和远近的观念,培育初步的观测、推论和推理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轻易比较长短、远近、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控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仪器:实物教学过程:一、备考介绍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远近尚无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引入1、抽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短还是长?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1、明晰比较的建议。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图中图画了些什么?你能够说一说吗?(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

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远近都必须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可以并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有大小.长短、远近的,比较大小长短和远近的方法一样,一定必须把一头对齐,就可以恰当比较出来大小长短和远近。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研习的科学知识,打听身边熟悉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长短高矮》教案

《长短高矮》教案

《长短高矮》教案《长短高矮》教案《长短高矮》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2、观察主题图出示主题图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1)比较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2)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3、练一练 (1)直接比较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

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

(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

”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1)汽车图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

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3)钉子图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

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

《比长短、高矮》教案

《比长短、高矮》教案

《比长短、高矮》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

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通过开放*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

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

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

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和高度的概念。

2. 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大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比长短、高矮”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练习本。

2. 学具:学生尺子、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已经学过如何比较物体的什么属性?”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具,如尺子和铅笔,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看看这些教具,你们能说出它们的长短和高矮吗?”3. 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练习题包括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矮,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找出一些物体,比较它们的长短和高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明天上课前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课堂活动(10分钟)活动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人。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比较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1.学会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行排序。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较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较高矮的规则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较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行比较。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较,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现在有两棵(三棵)树,能够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较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较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要比较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行比较(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较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行高矮比较,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行人的高矮比较,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2活动名称:比高矮生成背景: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长短在小班的数学教学中,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比较是指根据事物的特征和属性,通过比较大小、高低、长短等来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适用于小班数学教学的比较教案。

一、高矮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来学习高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 认识高矮的概念;2. 学会使用比较词语,如“高”、“矮”等;3. 学会使用身体语言表示高矮。

教学准备:不同高度的物体,如一把矮凳子和一个高柜子;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高度的物体;学生的身高比较明显的差异。

教学过程:1. 教师拿出一把矮凳子和一个高柜子,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高度。

2. 教师提问:“这把凳子和这个柜子,哪个更高?”学生齐声回答。

3. 教师使用动作和语言,让学生掌握使用比较词语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走到矮凳子旁边,将手放在凳子上说:“这是一把矮凳子。

”然后走到高柜子旁边,将手放在柜子上说:“这是一个高柜子。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语言。

4.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高度的物体。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卡片,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最高的物体,并说出它的特征和属性。

5.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高矮比较的游戏。

每个小组将几个不同高度的物体排列,然后比较它们的高矮,并给出相应的描述。

二、长短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来学习长短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 认识长短的概念;2. 学会使用比较词语,如“长”、“短”等;3. 学会使用手指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教学准备:不同长度的物体,如一支长铅笔和一段短铅笔;学生的手指和直尺。

教学过程:1. 教师拿出一支长铅笔和一段短铅笔,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 教师提问:“这支铅笔和这段铅笔,哪个更长?”学生齐声回答。

3. 教师将长铅笔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头指着铅笔的一端,说:“这是长铅笔。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2)4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2)4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2)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2)精选4篇(一)教学内容:比较高矮的概念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2. 让幼儿学会运用高和矮的概念进行描述;3. 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物体的高矮特征。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各种大小不同的玩具;2. 图片或海报:描绘高和矮的图案;3. 座位:保证每个幼儿都能看到教学材料。

教学步骤:1. 游戏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些玩具,分别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高和矮。

例如:老师拿出一个小熊和一个长颈鹿,问幼儿“这两个玩具哪个更高?哪个更矮?”让幼儿用手指指出答案。

2. 引出高矮(1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图片或海报,上面画着不同高度的事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中的高和矮。

例如:老师指着两个房子图片问幼儿“这个房子高还是矮?那个房子高还是矮?”让幼儿回答并解释原因。

3. 观察身边物体(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高和矮。

例如:老师指着树和花坛问幼儿“树是高还是矮?花坛是高还是矮?”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图片排序(10分钟):老师在教室里准备好一些不同高度的图片,让幼儿根据高和矮的关系进行排序排列。

例如:老师给出两张图片,一张描绘大象,一张描绘小鸟,让幼儿判断哪个图片应该放在前面,哪个图片应该放在后面。

5. 小结讨论(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高和矮的特征并巩固记忆。

例如:老师问幼儿“高的物体是不是比矮的物体更长一些?”,让幼儿回答并解释原因。

6. 游戏巩固(5分钟):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玩一个游戏,让他们继续比较高矮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两个玩具,幼儿需要说出哪个玩具更高一些。

教学延伸:1. 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高矮特征;2. 引导幼儿通过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概念;3. 每天都安排一些观察身边物体高矮特征的活动,逐渐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高矮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高矮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高矮2 教学目标: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4、活动之四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理解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短、高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短、高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难点: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物体长短、高矮。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小棒、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物体的长短、高矮。

2. 学习比较方法:引导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比一比,学习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比一比,练习比较物体长短、高矮。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短、高矮,总结比较方法。

5. 课堂练习: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2. 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物体长短、高矮,提高动手能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长短、高矮。

2. 学习比较方法:引导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比一比,学习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比一比,练习比较物体长短、高矮。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长短、高矮,总结比较方法。

5. 课堂练习: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长短_比高矮教案2

比长短_比高矮教案2

比长短_比高矮教案2第一篇:比长短_比高矮教案2认识年历大班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观察各种年历,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2、体验年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活动准备:1、了解一年中的重大节日,自己的生日2、不同款式的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年历展,”展示在教室周围3、笔,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份8月的月历,引出月师:这是年妈妈为它的日期宝宝盖的房子,这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月,那那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是几月的房子呀?(8月)真棒,那请你们数数看这里住了多少个日期宝宝?(幼儿数数,有31个)引出8月有31天二、认识12个月1、出示12个月的房子月历卡师:年妈妈有365个宝宝,她为这些日宝宝盖了一些像8月这样的房子,我们看一共有多少座月历房子?(12座)年妈妈给这些房子起名为1月、2月、......12月引出:一年有12个月2、师:这12座房子一样大吗?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12座房子里有大房子,小房子和一座最小的房子。

3、师:大房子有几座,分别是那几个月?小房子有几座?分别是那几个月?最小的房子是哪一个?是几月?请幼儿个别回答小结:大房子7座,我们叫它大月;小房子有4座,我们叫它小月;最小的房子我们叫它平月。

4、师:怎么能很快的记住那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师:老师教小朋友一个学习记忆的方法:伸出左拳,手背朝上,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的第一个凸起的地方(左手食指关节)数起,凹下去的地方为小月,凸起的为大月,2月为平月。

即1月大,2月平,3月大,4月小.........数到7月后的凸起的地方往回数,8月大,9月小.....三、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师:你能在你的年历的大月中找出几个日宝宝?小月里有几个日宝宝?平月呢?引导幼儿说出,大月31个日宝宝,小月30个日宝宝,平月28个。

四、发现日历上的不同标识师: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份4月份月历,这上面有哪些日期是红色的字?为什么?师: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年历上找找除红色标志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小结:我国年历上的节假日都是红色字体标志,有些特殊的日期会用图案火文字表示,如4月20号谷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长短、高矮教案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一上《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

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2.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办法,知道长与短、高与矮是比出来的。

2.学生通过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长短”教学
1.引导学生观察
(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问: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2)请各小组的组长把袋中的东西倒出来,让大家看一看,都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纸袋上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小组交流汇报
(1)请各小组说一说各自纸袋里都有些什么。

(2)请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类发放东西的活动中,通过眼睛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3.探究比较方法
(1)请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物体长一些,哪个物体短一些?
(2)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机会。

(3)归纳一般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4.游戏反馈练习
(1)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并说一说比较了哪些物体的长短,比的结果怎么样?
(2)出示教科书P12第6题。

蛇和鳄鱼在为谁长谁短进行比较,请学生来做裁判。

[设计意图]教师特制了实物图中的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这样做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鼓励。

二、“高矮”教学
1.创设情境,感受高矮的存在
(1)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①教师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也贴朵红花。

提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吗?
②当学生拿到下方贴的一朵红花,而怎么也拿不到上方贴的红花时,又问: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拿不到
[设计意图]创设摘红花的情境,引入“高矮”这一教学内容,既有趣又自然。

(2)联系生活,提高认识
平时你们见过像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请你说一说。

(3)自由寻找,自由讨论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并自由讨论。

[设计意图]由远及近,由抽象到直观,学生自己发现、探讨、举例子、找例子,充分感受“高矮”的存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寻找、讨论,打破传统课堂严肃、拘谨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自由、轻松地参与学习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引导点拔,探索比较的方法
(1)引入新知
①估计:同学们已经发现人的身材有高有矮。

下面请两位同学Xxx和xxx
站起来,大家估计一下,谁比谁长得高一些?
②提问: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两个谁高谁矮呢?
③比一比:验证×××比×××长得高,×××比×××矮。

(2)指导看图(P13第9题)
①谈话:图中小刚和小花也在比身高,哪位同学能很快告诉我,谁高谁矮?
②提问:小花是踮起脚跟才比小刚高,你们认为怎样比,才知道谁长得高呢?
③交流:请再看右图,他们又比了一次,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比的到底谁高谁矮
(4)反馈:像左图那样比,我们能不能说小花比小刚长得高呢?看来,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平面上。

3.小组合作,归纳比较的方法
①内容:前后4人一组,比一比,谁长得高谁长得矮
②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离开座位比一比。

③学生活动。

④反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演示边介绍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四人小组先要商量确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操作实验,最后向全班演示汇报。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应用深化,拓展比较的方法
(1)练习:P12第5、6、7题独立完成。

(2)深化:出示“蚂蚁三兄弟回家摸拟图”,请学生回答:谁走得路最长谁走得路最短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个内容与P12的第6题有内在联系,都有化曲为直的思想。

(3)延伸:
①激趣:请×××和×××上讲台来,问:同学们猜猜看,老师让他们俩上来干什么看看他们俩谁比谁高
②活动: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变得比×××高?那两个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指导。

③小结:你们想出这么多的方法使两个同学的高矮发生了变化,真聪明。

其实长短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变化的,这个问题留到课后你们自己去试试,好吗?
[设计意图]“想办法使矮个子变高”是件有趣的事,所以同学们肯定会踊跃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课堂气氛自然也会推向高潮。

学生在活动中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高矮是相对的,可以变化的,此时,教师指出长短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变化的,延伸到课外,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