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汽车制造风险分级
![汽车制造风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d244a15969eae009581bec62.png)
ICS43.020T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291—2018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afetyproduction in vehic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2018-06-12发布2018-07-12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超、孙德松、王海波。
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指导山东省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了同类型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及DB37/T2974—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5ae7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责任1. 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
2. 设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的划定、分析和管理。
3. 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的监测、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三、危险源划定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梳理和划定。
2. 危险源划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划定结果准确可靠,确保所有重大危险源都被纳入管理范围。
四、危险源分析1. 对划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其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
2. 分析过程要科学合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确保分析结果客观准确。
3. 分析结果要及时报告,供企业决策参考,推动改进措施的实施。
五、危险源管理1. 制定详细的危险源管理计划,包括管理目标、控制措施、责任分工等。
2. 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定期检查和评估危险源的存在和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3. 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和应对能力。
4.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 加强对危险源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6. 设立安全监测装置,对危险源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7.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编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2. 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加强事故应急设备的配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安全监督检查1.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危险源的存在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汽车安全管理制度文库
![汽车安全管理制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d5a31d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a.png)
汽车安全管理制度文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汽车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依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汽车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科学决策、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汽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推动实施,加强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汽车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汽车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统一管理。
第七条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汽车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国家汽车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
第八条地方政府应设立汽车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管理本地区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汽车生产、销售、维修、运营企业应设立汽车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车辆安全相关事务的管理。
第十条各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的汽车安全培训,提高汽车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汽车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第十二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汽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对销售的汽车进行检测,保证车辆在合格驶入市场。
第十四条汽车维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维修管理制度,确保维修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第十五条汽车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运营制度,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汽车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汽车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汽车生产、销售、维修、运营企业应当接受汽车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对于未经安全检查、质量不达标的汽车,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并要求整改。
第五章应急响应第十九条一旦发生汽车事故,相关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第二十条应急救援工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援工作。
第二十一条对于严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应当依法进行赔偿。
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2400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e.png)
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严格规范车辆危险作业管理,确保车辆安全运营,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发生事故和灾难,特制定此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车辆从业人员,包括驾驶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三、责任部门1.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安全部门:负责制定车辆危险作业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以及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3.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驾驶员:负责遵守本制度规定,正确使用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四、管理制度1.危险作业风险评估根据车辆类型、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对车辆危险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等级等。
2.车辆定期检查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内部设备、零部件等,确保车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驾驶员培训考核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包括车辆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4.作业许可管理对车辆危险作业进行许可管理,确保作业前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5.应急预案制定车辆危险作业应急预案,包括各类事故的处理流程、应急措施等内容。
6.安全防护措施提供相关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安全帽等,确保员工身体安全。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3.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是车辆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希望广大车辆从业人员严格遵守,确保车辆安全运营。
重大危险源规章制度
![重大危险源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0277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3.png)
重大危险源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企业、煤矿企业、石油石化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等。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因其性质、数量、存储、运输、处理等特点可能造成人身、财产及环境严重危害的物质或设备。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职责、任务、措施和要求,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运行。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提高重大危险源事故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确保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和调查。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安全评估和检查。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第九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台账,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分类、位置、负责人等重要信息。
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制度,对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置的程序和责任人,保障事故时及时迅速处置。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和管理工作流程,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测和检测,确保设备和物质运行状态良好。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档案,记录关键设备、物质使用情况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和危险意识。
第17条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重大危险源的相关信息,接受监督。
重大危险源生产规章制度
![重大危险源生产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5052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8.png)
重大危险源生产规章制度
《重大危险源生产规章制度》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并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设施或活动。
生产过程中如果存在这些危险源,就需要建立一套规章制度来管理和防范这些危险源,以保障生产安全。
首先,规章制度需要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范围。
只有明确了危险源的范围,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防范。
其次,规章制度需要规定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措施、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等。
同时,对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此外,规章制度还需要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进行规定。
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危险源的管理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
只有经过严格的监督检查,才能保证危险源的安全可靠。
最后,规章制度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员需要进行追究,以形成对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的有效约束。
总之,《重大危险源生产规章制度》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防
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汽车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汽车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afba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d.png)
汽车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汽车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汽车生产的企业,包括汽车生产企业及其下属生产单位。
第三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四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第五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序。
第六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七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企业领导应当严格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生产安全隐患。
第九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条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自觉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不得私自擅自违反安全生产规定。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第三章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第十二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评估情况、事故处理记录等重要信息,便于安全生产管理和追溯。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生产工作进展。
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范文
![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39a0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0.png)
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范文一、安全管理概述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设备、工艺、材料或其他因素。
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的安全可靠,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本公司制定了如下的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
二、管理责任1.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充分重视,并确定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安全管理部门应承担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监控、组织安全培训等。
3. 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所管辖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三、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1. 安全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内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详细的重大危险源清单,包括设备、工艺和材料等。
2. 重大危险源的评估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工艺的风险性以及材料的危险性等因素,并进行定期复评。
3. 对于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四、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设备控制:每个重大危险源都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罩、紧急停机按钮、传感器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作业许可制度:对于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许可程序,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安全控制要求等,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3. 应急救援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以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4. 培训和演练:对于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5. 监控和检查: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检查工作,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五、责任追究制度1. 对于未按要求履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将追究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进行事故调查,确定责任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7daf5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d.png)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随着汽车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安全,同时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针对汽车制造企业中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一般指具有潜在危险和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的设备、工艺和物质等。
“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分为一至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用于描述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破坏的危险源。
二、汽车制造企业中的重大危险源1. 能源危险源如燃油、液化气、天然气等。
这些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意外事故或错误操作,导致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2. 机械危险源如机器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械传动、压力容器等。
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运行、疲劳、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故障和失效,从而引发事故。
3. 化学危险源如用于涂料、漆油、胶水、工艺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若不妥善处理或不正确操作,可能会导致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操作、运输、储存等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4. 环境危险源如噪声、粉尘、排放废气、辐射等。
这些环境污染物对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一定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三、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为保障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其他人员及生产设备的安全,一般需要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和落实危险源辨识机制。
企业应对所有相关生产设备和产品进行全面考虑,要严格审查可能引发事故的设备和工艺,并针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识别。
2.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企业要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清单,包括防火、防爆、防污染等规定。
同时,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前做好准备。
3.加强危险源管理和评估。
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和评估体系,定期检查危险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理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车间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范本
![车间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03222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f.png)
车间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范本1. 为了确保车间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要求,制定本车间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
2. 生产经理是车间危险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车间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负最终责任。
3. 生产经理应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实施车间危险源管理工作,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和管控,并将结果上报相关部门。
4. 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危险源管理的日常工作,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5. 负责人应组织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对车间中存在的可能对生产和职工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
6. 负责人应组织危险源的评估工作,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7. 负责人应对危险源进行管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执行,确保生产过程中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8. 负责人应组织车间危险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9. 车间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危险源管理制度,确保自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10. 车间员工应积极参与危险源管理工作,提出风险防范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维护车间的安全稳定。
11. 车间员工应及时上报车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配合负责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
12. 相关部门应对车间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责任制度的有效实施和遵守。
1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车间危险源管理的支持和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指导。
14. 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和解决车间危险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车间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15. 相关部门应根据车间危险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
16. 本责任制度经生产经理批准后执行,对本车间的危险源管理具有约束力。
17. 对违反本责任制度的责任人和员工,将依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18. 本责任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所有,并由生产经理负责解释。
注意:以上所述的车间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公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dab21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c.png)
公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提高车辆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制定本规定。
二、车辆安全管理1. 车辆定期检查1.1 每辆车辆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合格。
1.2 每辆车辆应配备防火器材和急救工具,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2. 严禁超载2.1 所有车辆应严格按照法定载重限制进行装载。
2.2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车辆装载情况的监督,确保不超载。
3. 驾驶员培训与考核3.1 所有驾驶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3.2 驾驶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车辆安全设备4.1 所有车辆应配备安全设备,如防抱死制动系统、气囊、安全带等。
4.2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车辆安全设备的完好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设备。
5. 疲劳驾驶管理5.1 驾驶员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不得疲劳驾驶。
5.2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驾驶员工作时间和休息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疲劳驾驶问题。
三、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1. 货物装载与封存1.1 危险货物的装载和封存必须按照相应安全要求进行。
1.2 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货物装载和封存情况,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 安全运输2.1 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和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2.2 驾驶员应妥善操控车辆,安全驾驶,并保持与调度员的沟通畅通。
3. 检修与维护3.1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3.2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车辆检修和维护情况的监督,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4. 应急处置4.1 安全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迅速报告管理人员。
4.2 管理人员应及时协调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四、管理人员责任1. 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
2. 负责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与考核。
3. 负责指导车辆检修和维护工作。
4. 负责应急情况的处理和协调工作。
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5f7d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0.png)
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汽车防爆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包括生产、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人员。
三、职责分工
1.企业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其有效实施。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生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操作安全、防爆安全。
4.仓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存放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确保物品的安全。
5.销售人员应当对汽车的防爆安全提供相关指导与建议,确保汽车的质量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汽车防爆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采取技术措施,如安装防爆设备、建立监测系统等,提高汽车防爆安全的水平。
五、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措施。
六、制度宣传
通过公司会议、内部通知等方式,定期宣传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对防爆安全的重视度。
七、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汽车防爆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八、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变更,须经企业领导层审批。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0e676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工业安全是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方面。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本文将就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的概念、目的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因素,例如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旨在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分类和监管,保障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二、目的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的核心目的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危险源的操作、维护和监控,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水平。
三、内容1. 风险评估:依照国际标准,对工作场所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及环境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2. 危险源分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常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风险最高,需要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三级危险源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要进行监控。
3. 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例如安装安全设备、加强设备维护、设立安全防护区域等,确保危险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以应对突发情况,减少事故损失。
5. 监测与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监测机制,对危险源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违反管理规定的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6.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以应对突发事故。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7. 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组织活动和宣传教育,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结语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的出台,为工作场所的安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保障。
通过遵守规定,加强管理和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9aed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d.png)
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辆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保障车辆安全生产,提高车辆安全生产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车辆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本单位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车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管理责任、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二章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要求第四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车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为车辆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第五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依法合规开展车辆安全生产工作。
第六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依靠人才、制度、技术并重,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车辆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第七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和记录,加强对车辆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车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设立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主任,成员包括有关部门负责人、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第十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车辆安全生产管理政策和计划,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动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四章管理责任第十一条本单位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始终心系车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和运营车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十二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做到“四个牢固”,即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三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本单位的车辆情况,确保车辆的日常检修保养和安全行驶。
第十四条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本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92b7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7.png)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企业、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估第三条:重大危险源识别所有企事业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高能物质等。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评估企事业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危险性、暴露性、易感性等指标。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第五条:重大危险源控制企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第六条:防护设施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防护设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第七条:应急措施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应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
第八条:监测与检测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监测与检测设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培训与教育第九条:培训计划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应对重大危险源风险的能力。
第十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控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十一条:培训方式培训可以采取线下课堂培训、在线培训等方式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第五章重大危险源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监督机构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监督机构,对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检查内容监督机构应当对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估、控制、培训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四条:检查结果处理如发现企事业单位存在不符合本制度要求的情况,监督机构应当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六章罚则第十五条:违规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制度的规定,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单位或个人,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罚款、暂停生产经营等措施进行处罚。
汽车制造工艺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指南)
![汽车制造工艺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ae38c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7.png)
汽车制造工艺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指南)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汽车制造工艺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识别和管理潜在危险。
清单中列出的危险源应仅作为指南使用,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危险源清单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于汽车制造工艺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的示例清单:1. 机械设备:- 机械碾压危险:机械设备运行时可能引发人员受伤或身体损害的碾压危险。
- 旋转机械的危险:旋转机械(如发动机零部件加工设备)可能导致人员被卷入或缠绕,并造成伤害。
2. 化学危险:- 有害物质泄漏:相关化学品的泄漏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 挥发性溶剂:使用挥发性溶剂(如喷漆和清洗剂)时可能产生可燃气体和有害物质。
3. 高温和火灾危险:- 焊接和切割作业:焊接和切割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和热源危险。
- 高温设备:接触高温设备(如烘干炉)时可能导致烫伤或火灾。
4. 物理危险:- 噪音:高噪音环境会对人员的听力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振动:长时间接触振动设备可能引起人员的健康问题。
5. 作业环境:- 狭小和拥挤的工作空间:狭小的工作空间可能增加人员碰撞和受伤的风险。
- 不稳定的工作平台:使用不稳定的工作平台时可能导致人员失衡和摔倒。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清单,实际危险源清单应根据特定的汽车制造工艺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结论汽车制造工艺施工危险源清单的制定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识别和管理潜在危险。
清单中列出的危险源应作为指南,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这份清单将有助于提高工艺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a9c9647cd184254a35352d.png)
ICS45.060.20T40备案号:45154-2015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303—2015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2015-02-06发布2015-03–01实施目 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一般要求 (3)4.1原则 (3)4.2建立和保持 (3)4.3符合性评定 (3)5核心要求 (3)5.1目标 (3)5.2组织机构和职责 (4)5.3安全生产投入 (4)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5.5教育培训 (7)5.6生产设备设施 (8)5.7作业安全 (26)5.8隐患排查和治理 (28)5.9危险源管理 (29)5.10职业健康 (30)5.11应急救援 (32)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33)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3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与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省安全生产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卫、冯桂深、孟婷婷、蒲书厅、邱德诚、付秋兰、桂聪慧。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一般要求、核心要求、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培训、咨询、评审。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GB/T2550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GB/T2551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乙炔橡胶软管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5107气焊设备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设备用软管接头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144气瓶颜色标志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20950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44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195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5201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5004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 T500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汽车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汽车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25ed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c.png)
汽车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汽车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制度,保障汽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汽车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法采取预防、消防、救援和处置措施,确保汽车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汽车人员的基本安全生产权益。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汽车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适用于从事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相关工作的员工,适用于汽车生产经营单位作为主管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适用于其他与本制度有关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安全生产的责任分工,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和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担负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五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第七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八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和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九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对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
第十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制度,对生产经营环境、设备设施、从业人员等进行监测预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汽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制度,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事故事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
理规定(通用版)
汽车制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通
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汽车有限公司。
3细则
3.1依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辩识》计算知,我公司危险化学品仓、涂装车间喷漆房、烤漆房为重大危险源,高低配电房、空压机房为重要危险源。
3.2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
3.2.1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实施公司、车间、班组联保责任制,实施齐抓共管,三级责任层层落实。
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按照重大危险源的要求进行管理。
3.2.2公司每二年组织或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实
施检测和评估。
3.2.3重大危险源的责任管理部门须每天对危险源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安全科每星期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排除异常情况;总务科每月组织人员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并由具备消防资质的单位每月对消防喷淋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并保存好记录。
3.2.4公司每月组织安全生产月度检查,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点。
3.2.5公司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消防演习(含重大危险源点),重点检验疏散效果和重大危险源消防系统运作情况。
3.2.6凡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经过安全科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3.2.7维修及动火作业为一级动火,必须书面申请,经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批准,经现场查看、验收合格,方可开始动火,严禁无证动火。
实行谁施工作业谁负责,安全达不到要求禁止作业。
3.2.8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如无按要求整改加倍处罚。
3.3生产技术科对重大危险源点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对重大危险源点的整改项目做到优先安排整改,大型整改项目列入安措计划。
4.记录
4.1《涂装作业日常安全检查表》
4.2《危险化学品仓安全检查表》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