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血常规
血常规

1. 血常规20多项中,主要看哪几项?

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四项。

2. 红细胞减少见于哪些疾病?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常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常见

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

12

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常见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常见疾病有: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还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有关疾病继发,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3. 红细胞增多见于哪些疾病?

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Vaquez病);②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等:③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④异常血红蛋白病;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也见于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多为暂时性增多。

4.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贫血并非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由许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状。目前国内都按单位容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这一正常值的下限因性别、女性是否妊娠、年龄以及居住地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表1-2)。

表1-2不同年龄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龄Hb<90g/L

4~6月龄Hb

6月龄~6岁Hb<110g/L

6~l4岁Hb<120g/L

男性成人Hb<120g/L

女(非妊娠) Hb

1991年中华血液学杂志组织制定的国内统一的贫血诊断标准包括:男性成人血红蛋白<120g/L,女性成人(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

5. 如何通过红细胞系统的几项指标来判断贫血的原因?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ell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 ean cel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三项指标是根据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计算得出的。通过三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对贫血的类型进行初步的掌握,见表1—3。

表1-3 MCV、MCH、MCHC变化与贫血的关系

6. 红细胞增加原因有哪些?

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三种: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计数可达7×1012/L,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多。也见于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由于一些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产生,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加,一般见于:①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等。

②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③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血红蛋白的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激素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的红细胞。

(3)相对性增多。主要由于大量失水引起的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的浓度相对的增高。一般见于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多为暂时性增多。

7.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两种:

(1)红细胞丢失增加。如失血和一些疾病,如炎症、内分泌疾病等导致贫血;还有就是破坏增加,如先天性或后天性的溶血性疾病。

(2)红细胞的生成减少。原因有二:①造血原料铁、叶酸、蛋白质、铜、维生素C等的缺乏,主要由于营养不良或者吸收不良引起;②骨髓的功能不正常,骨髓的疾病,如白血病等可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一些药物和放射性等也可以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8. 白细胞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白细胞减少,见于伤寒、流感、风疹、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此外,放射性物质、X线及使用某些抗癌药物、解热镇痛药也可降低。

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晚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烧伤、过敏等,此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增高。

9. 白细胞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常见以下l0种。

(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l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 /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l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0.70(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下升,到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

(3)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 2~17) ×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4)感染:白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自细胞总数增高>10×109 /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左移。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

(5)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l2~36小时,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l~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损伤和手术创伤等所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生及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等,促进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

(6)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 0~30) ×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

(7)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8)肿瘤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最常见于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不但总数常达(10~20)×109/L或更多,且可有较明显的核象左移现象,而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的主要机制为白血病细胞失控地无限增殖;白血病细胞的周期延长;血中运动时间延长(正常白细胞约为10小时,白血病细胞平均为33~38小时)。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恶性肿瘤坏死

分解产物促进内骨髓贮备池释放;恶性肿瘤伴有骨髓转移而将骨髓内粒细胞(甚至较幼稚的粒细胞,并可伴有幼红细胞)排挤释放入血。

(9)过敏性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等。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而呈嗜酸性粒细胞型类假白血病反应,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感染消除而血象逐渐恢复正常。

(10)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

(11)白血病:是由于骨髓造白细胞时恶性增殖并失去分化能力,外周血可见大量幼稚及原始白细胞。

10.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①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型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②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③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④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2)物理化学因素:①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②使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消炎痛)、甲硫氧嘧啶、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苯妥英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①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②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Felly综合征。

(4)脾功能亢进、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6)其他:个别种类的白血病、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

11. 如何分析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

人血中的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除

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即多向骨髓祖细胞(pluripotential myeloid pro-genit or,CFU-S)。既能增殖,又具有向不同细胞系分化的能力,平时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0.5%~l.0%,血循环中也可存在很少量。

(1)中性粒细胞: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变化,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黏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反应时、手术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感染,如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体导致自细胞破坏而减少。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的脾中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脾分泌了过多的脾素,而此种体液因子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素。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作用,但是基本无杀菌力,主要作用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破坏组胺,从而起到限制变态反应的作用。此外,实验证明它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患、某些传染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丰富的组胺、肝素,后者可以抗血凝和使血脂分散,而组胺则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它反应快而作用时间短,故又称快反应物质。颗粒中还含有缓慢作用物质,它可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并使平滑肌收缩,特别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引起哮喘。近年来已证实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即第三者型变态反应。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通常仅占白细胞的l/300~1/200。在一般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很难见到。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4)淋巴细胞:为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白血病亦可见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型,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白血病性淋巴肉瘤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是减低的。淋巴细胞减少(1ymphopenia):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当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但计算其绝对值,淋巴细胞数量仍在正常范围。

(5)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循环血内的单核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血中的停留只是暂时的,3~6天后进人组织或体腔内,可转变为幼噬细胞,再成熟为巨细胞。因此单核细胞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发挥防御功能。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12. 血小板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13. 血小板增加和减少的原固有哪些?

血小板增加原因:

(1)由于骨髓增生异常导致血小板增多;

(2)另外脾是清除血小板的场所,所以摘除脾脏后也可发生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减少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2)血小板破坏增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防患未然

1. 有哪些症状需要及时检查血常规?

由于像慢性贫血和一些血液疾病是隐匿型发展的,早期的症状很轻微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食欲减退,儿童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抵抗力低下,反复感染,口腔黏膜、肛门皮肤发炎,持续低热,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皮肤紫癜等情况后,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血常规了。

2. 哪些情况下一定要做白细胞人工涂片分析细胞形态?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进行细胞形态的分析,对于细胞形态的检验只有通过血涂片才能进行,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

当出现不能解释的红细胞增多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时,必须做血涂片检查,通过全血涂片染色镜检除可观察形态有无异常外(主要指核左移),还可观察中性粒细胞毒性样变(中毒颗粒)、空泡样变、杜勒氏体,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有无变异淋巴细胞等异常情况,还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毛细胞性白血病或非造血系统恶性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等,为临床提示可能的诊断和诊断范围,并提示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当自动仪器出现一个非常不可能的结果时,血涂片染色镜检可识别其是真实结果还是假象,并且血涂片在偶尔情况下,可诊断出对患者非常重要的疾病,如脾功能低下症(血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靶形红细胞、棘细胞、Honell小体,Jolly小体),有时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特异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或惟一依据。

3. 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和脏器浸润等表现。如果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应及时就诊。

(1)感染:主要表现为咽炎、口腔炎、肺炎、蜂窝织炎、肛周脓肿、肠炎、膀胱炎等。特别是肺炎和胃肠道感染可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致病人全身发热,体温常常在38.5℃以上,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出血: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出血最常见。女病人可有月经过多。部分病人还可发生内脏或组织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

(3)贫血:早期病人的皮肤黏膜呈苍白色,尤其是手掌皮肤、口唇黏膜、睑结膜等处最为显著;病人自感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脉率变快、呼吸急促;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多尿;月经不调和性欲减退等。

(4)淋巴结和肝脾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白血病病人可在颈、锁骨上等处触摸到肿大淋巴结,腹部深触诊可触及增大的肝脾。

(5)剧烈头痛:病人可出现剧烈的爆炸样头痛,并可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盘水肿等。还可有轻度瘫痪,甚至昏迷。

(6)骨痛: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又以儿童病人居多。

白血病病人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症状,这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部位有关。当机体出现异常的表现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走出误区

1. 血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差别很大吗?

即使是健康人群,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会出现波动。初生儿和成年人血液成分含量有明显不同,长时间未喝水也会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浓缩。以白细胞为例,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活动和进食,早晨和下午一般不同;白细胞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问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目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向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可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所以遇到检验结果异常应首先排除是否由于自身的正常生理状况变化引起。由于,

一些疾病起病急骤,也可以引起血细胞的急剧变化,如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中毒、外伤等。

2. 白细胞升高就会是白血病吗?

引起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是很多,感染、情绪变化、中毒、过敏、肿瘤、损伤等,白血病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仅仅白细胞升高是不能判断为白血病的,白血病的确诊还要依赖骨髓检查。

3.有了仪器检查就不需要人工检查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一般情况下,较普通的血细胞分析仪除可直接检测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外,还可计算出很多参数。而更先进的全血细胞分析仪还能提供一些新的变量,如血红蛋白分布宽度,以及低血红蛋白和高血红蛋白细胞的百分率,对白细胞异常分类结果均设有灵敏监控系统,可提出特殊的警号(有的甚至还能直接检出幼稚细胞),这样可将血中幼稚细胞检查出来不会被遗漏。虽然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能捡测出这么丰富的数据(信息量),但全血涂片染色镜检仍然是一种关键性的辅助诊断方法。血涂片染色检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全血涂片染色镜检本身对仪器检出的各种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质控方法,不仅对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可以进行核对,而且可以核实成熟红细胞大小、着色等与红细胞各参数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观察异常红细胞的有无及多少。

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鉴别诊断和提示进一步必要检查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快速诊断某些特异性感染方面(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丝虫病等),血涂片染色镜检有其重要作用。另外,血涂片染色镜检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对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鉴别诊断,以及检出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并确定其特点。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学会发表_r根据自动化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由实验室主动进行血涂片复查的共识标准。

4. 血小板降低一定会出血吗?

首先,要看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一般来说,血小板轻度减少到(80~100)×1 09/L时,大多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80)×109/L,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等。重度血小板减少(50×109/L以下),则大多会出现较明显的无诱因的自发性出血,

最常见的是皮肤紫癜。更严重者血小板减少至20×109/L以下,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其次,要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就是常说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如血管的通透性)及出血耐受性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一定差异,可以对血小板减少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病人血小板降至50×1 09/L左右即可出现广泛的皮下淤血,而有的病人即使血小板只有20×109/L也无任何出血表现。当然,后一种情况即使没有自发性出血,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出血的准备。

5. 贫血会有哪些症状?

贫血要看是哪种,不同的贫血症会有不同的症状。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慢性贫血的早期阶段症状是比较少,而且容易被忽略的,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也会逐渐的加重。

(1)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般起病缓慢,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

缺乏共同的表现

12

缺乏尤其是恶性贫血病人可出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消化道症状,而维生素B

12

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常较严重,主要有嗜睡、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气促、头晕、眼花、耳鸣等一般性贫血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疽,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蜡黄);厌食、消化不良、食后腹胀、腹泻、呕吐、便秘、舌炎、舌痛、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镜面舌)、舌质绛红如瘦牛肉样(牛肉舌)等,足与手指感觉异常,麻刺感、麻木、伴有本体感觉障碍,站立和行走不稳,步态紊乱。

(2)再生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由于病情进展的快慢、程度及严重性,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常见于急诊求诊,以出血、发热及贫血为症状表现。病情常迅速恶化,病程短。临床症状以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血尿、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脑出血为主。其中脑出血是导致本病死亡的原因。常有严重感染及发热、肺炎、蜂窝织炎、败血症及口腔感染,这也是本病死亡之另一原因。

慢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成人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见缓慢,常以贫血出现,最常见是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头痛、运动困难。以出血及发热者少见,若有出血其部位较少,程度较轻,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常见。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若有感染也较轻。

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类型可以互相转化的,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如治疗得当,有可能病情逐渐减轻,转为慢性型。慢性再生不良性贫血有时病情加重可以转为急性型。

(3)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孩子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像羹匙似的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患者抵抗力低下,口腔黏膜、肛门皮肤发炎,反复生病。如果长期贫血的患儿,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6. 白细胞降低就一定容易发生感染吗?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一般白细胞减少者是有易感染倾向的。

白细胞减少的病人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病人并没有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的征象。原因是我们所做的血液检查是外周血的结果,而有些人的白细胞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的大血管内,因此,做血液常规检测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减少,可能是假性减少;应进行一些试验检查,是否由于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而不是真正的白细胞减少。这种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的减少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当有细菌进入人体时,分布在内脏大血管内的白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感染部位消灭细菌。还有一种白细胞减少是因为骨髓释放白细胞异常引起,也不是绝对减少,同样也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这些情况均可不予治疗。

五分类血常规化验单word精品

姓名: 病人类型: 床号 : 标本号: 性别: 住院号: 费别 : 标本类型: 年龄: 科 室: 诊断 备 注: 代号 项 目 检验结果 单位 参考值 WBC 白细胞计数 6. 86 10^9/L 4—10 NEUTS 中性粒细胞# X55 10*9/1 2—7.5 LYMPH# 淋巴细胞# 2.82 10_9/L 0. 8—4 MONO# 单核细胞琳 0. 34 10'9/L ① 16—1+2 E0# 嗜酸性粒细胞# 0, 13 10'9/L 0+ 02--0+ 5 BASOtt 嗜碱性粒细胞# 0.02 10^9/L 0—0. 1 NEUT% 中性粒细胞% 5L74 % 50—75 LYMPHS 淋巴细胞% 4L 10 t % 20—4Q MONOft 单核细胞% 5.00 % 4—12 EOft 嗜酸性粒细胞伍 L94 % 0. 5—5 BASOK 嗜碱性粒细胞弔 0.34 % 0'-l RBC 红细胞计数 4,96 10"12/L 3. 5—5, & HGB 血红责门 156 g/L 110—160 IICT 红细胞压积 45. 8 % 37—49 MOV T :沟红细胞怵枳 92. 3 fL 82—95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31. a f pg 27—31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41 £/L 320—360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ED 41.4 fl 37—54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㈠ 12+4 % 11—W PLT 血小板计数 216 10'9/L 100—300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14. 8 fL 9—17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11.6 fL 9+4—12, 5 PCT 血小扳压积 0. 25 % 0. 11—0. 27 P-LCR 大型血小扳比率 37.1 % 13—43 RBC DISCRI PLT DISCR1 ill II I ■ 1 * li i. i ; j f >ll WBC DISCRI DIFF SCAT 送检医生: _______ 检验日期2011/09/11报告日期2011/09/11检验者: 审核者: XXX 血常规检验报告 单

如何做好血常规检验

如何做好血常规检验 发表时间:2019-09-05T17:26:43.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陈浩 [导读] 血常规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医检过程中。 宜宾中康骨科医院检验科 644007 血常规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医检过程中。血常规检验更是一项确定人体疾病,观察内部血液是否正常的重要方式和指标,在血常规检验中,最常见的检验方式主要有液体和有形细胞检验两大类,血常规检验的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几种。医生通过观察血常规检验中检测项目的数量变化,以及细胞形态结构分布可以帮助判断患者身体结疾病。很多患者对血常处理存在一定疑惑。其实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以后疾病处理,提升自己寻医就诊的自信心。下面笔者就结合血常规检验前后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患者正确理解和分析血常规检验提供参考。 什么是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是一种医院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判断患者身体的感染程度。也是特殊的贫血患者和血液疾病患者必要的检验项目。在抽血需要处理过程中,很多患者对血常规检验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并对血常规产生了一定的疑惑或者误解。分析血常规检验特点,加强对其知识宣传和科普,对于以推动医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血常规检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液常规检验。其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就是检验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加强对血液中的细胞数量以及形态检验,可以进一步提升血液细胞形态监测。相应的血液检验主要是检验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相关指标,白细胞相关指标,并结合血小板检验结果分析凝血功能变化,降低血栓造成的风险,结合血常规检验分析,可以了解血液疾病。可见,血液常规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分析和处理。 血常规检验的系统 红细胞系统分析 在红细胞系统检验的时候,其检验的内容有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和压积,红细胞的平均指数检验,红细胞分布宽度、并通过网织红细胞数量和点彩红细胞数量等指标,可全面分析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状况。 对白细胞系统的检验 在白细胞系统检验的时候,基检验内容包括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白细胞形态检验,通过这些检验指标可以分析患者是否有感染,有炎症反应,是否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是错误服用了药物。还可以根据各种白细胞有不同的功能,其不同的监测数据也反映了人的不同的病理和生理状态。 血小板系统的内容 血小板系统的内容作用血小板计数和压积,以及血小板大小的分布宽度,这些结果主要是反映人体的止血功能,结合血小板的检验结果,是分析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和血液是否正常的值标。 如何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 对患者而言,拿到报告第一印象就是对其数字感到茫然。其实了解一些基本的内容你就可以了解血常规检验的报告重点。对于患者而言,常见的症状如头晕,草热,恶心,呕吐时候都会用到血常规检验,虽然其价格都较低。但是其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多项指标。当拿到血常规检验时报告,笔者建议要注重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强调血常规检验的细节,患者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对其进行分析。虽然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心情差,结果也会存在较大偏差。但是每个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都和患者的身体结构浮动较低,较为精准。 其次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有,白细胞数量和分类,红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数值。这几项最重要的指标没有异常,那么血常规报告单结果就基本正常。 最后,如果上述几项指标有异常结果,患者就需要找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和处理办法。 血常规检验应当注意的事项 血常规检验的时候,在前一天不应该吃过于油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部分患者还要避免饮酒,因为酒精的部分成分会麻痹神经,也会干扰血液检验结果。通常而言,建议患者在检验前一天晚8点后禁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此外,患者在抽血的时候应当放松心情,不要抱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以免人体心理紧张,造成血管收缩,也让血液的细胞成分发生变化。 血常规抽血过程分析 一般而言,血常规,抽血都是采用静脉抽血方式。且处理过程中首选部位大多是肘前静脉。较为特殊的营养,而小孩儿可以采用颈外静脉血液处理方式。 (1) 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 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 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在5ml左右。 血常规检验后处理应当注意的重点 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患者应当遵循以下几点,以保证抽血处理的有效性。首先,在抽血过后,患者需要在钻孔进行局部按压三到五分钟进行物理止血。一些男性患者要注意力度,以免造成皮下血肿的现象。

血常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含义

血常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含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 (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 (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 (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绝对值 (BASO) 0.0~0.1 ×109/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 (RBC) 3.5~5.6 ×1012/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 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110~160 g/L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血常规常识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评价分析120例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仪器、生理因素以及人为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血常规检查结果对于患者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相当重要,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控制具体的检测过程,保证采集标本质量,严格控制采集剂量、采血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方法;末梢采血;静脉采血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男60例,女60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0±5.3)岁。 1.2检验仪器 血常规三分类分析仪,与之配套的稀释液,溶血剂,全血质控物,一次性20μl采血吸管,血细胞分析专用的真空采血管。 1.3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例行血常规检验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检验结果,并概括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1.4检验方法 待受检者休息15min后,取肘部2ml静脉血存储于采血吸管中,颠倒几次均匀混合后,留作备用;采集末梢血时,应采用针刺左手无名指深约2~3mm,将20μl全血与0.5ml稀释液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对吸管进行反复冲洗,均匀混合,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的WD和PD膜进行分析,末梢血需放置3min后才可进行检测,所有的标本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1.5检测标准 检测时,必须保证保仪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室内质控参数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检测标准,以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为标准。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比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指标中的RBC、HCT、PLT、MCHC等与静脉血检测结果,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MCV值明显高于静脉血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血常规临床检查,为之后的临床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采集因素、仪器因素、生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比较静脉血以及末梢血检测结果,具体见表1。 表1比较末梢血以及静脉血检测结果 三、讨论 临床中血常规检验就是对血液中WBC、RBC及PCT等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三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参考范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L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L<30g/L;重度贫血,Hb在31~60g/L;中度贫血,Hb在>61~90g/L;轻度贫血,Hb在>90g/L与低于正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3.血细胞比容(HCT)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男40%~50%; 女35%~45%。 4.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1%~5%) 嗜碱性粒细胞B0~0.0l(0~1%)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单核细胞M0.03~0.08(3%~8%)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红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血常规镜检标准

血常规镜检标准 1.手工复片镜检标准 1.1单一标准 1.血液病初诊病人; 2.临床医生要求分类者; 3.单核细胞高于16%( 确诊的肿瘤病人除外) 者; 4. 成人淋巴细胞高于60%者; 5.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者;嗜碱性粒细胞高于5%者; 6.WBC总数超过30×109/L者。 1.2复合标准 7.机器未分类,WBC散点图异常的;并伴随IP信息提示需要分类者; 8.WBC高于20×109/L,并且伴随血红蛋白降低者; 9.贫血,并且伴随血小板降低者; 10.儿童,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淋巴细胞高于75%者。 2. 血常规检测项目仪器复检(复查)标准 l、检测项目结果处于危急值。 2、本次结果与上次近期结果差别较大。 3、血细胞分析仪提示需复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超出参考范围。 4、血常规白细胞未分类或其它不完整项目,复检后的化验报告“备注栏”注明“已复查”。 3. 血常规复片镜检的方法 必须保证良好的制片及染色效果,首先进行对血细胞数量的评估,选择在红细胞排列很少有重叠的部位进行镜检。 评估的方法:(经验) l、白细胞计数为4.0~7.0×109/L时,每个高倍镜视应见到2~4个白细胞; 2、白细胞计数为7.0~10.0×109/L时,每个高应见到4~6个白细胞; 3、白细胞计数为10.0~13.0×109 /L时,每个野应见到6~lO个白细胞; 4、白细胞计数为13.0~18.01×109/L L时,每个高倍镜野应见到10~12个白细胞; 5、油镜下每视野见到1个血小板相当于血小板计数10×109/L: 6、如果镜检评估的白细胞数量与仪器计数结果相差很大时,需重复进行计数测定。 7、复片镜检分类计数是根据白细胞数量而决定的,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采用分类方法是:(1)白细胞计数1.0~30.0×109/L时,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2)白细胞计数30.0×109/L以上时应计数200个白细胞;(3)WBC<1.0×109/L,不分类。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

尿钠测定正常人体钠40%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分布于体液中。每天人体钠摄入量与排出量相当,钠可由消化道、皮肤及肾脏排出。肾脏排钠受醛固酮及身体对钠需要的调解,并伴随着氯化物一起排泄。 【参考值】 130~26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临床检测尿钠浓度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原发性醛固酮症的评价。 2.尿钠增高见于酮症酸中毒、失盐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等肾小管功能缺陷、尿崩症、使用利尿药及输注大量盐液等。 3.尿钠降低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症、肾前性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长期低盐饮食、腹泻、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等。 【注意事项】 测定标本为24小时尿。 二尿钾测定 人体内总钾量为50mmol/kg,完全从食物中供给,经肠道吸收,主要由肾脏排泄。钾由肾小球滤过后,大部分由近曲小管及髓襻重吸收,仅有10%的滤过量经肾远曲小管在此处受醛固酮调节钾的排泄量。体液酸碱平衡的改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血钾无肾阈,不能阻止钾的排泄,即使不进含钾食物或低血钾时,机体每天仍要排钾1.5g。 【参考值】 25~10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钾增加见于①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症、肾素瘤、长期使用ACTH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使用排钾利尿药、含高钾的食物等;③肾小管功能不全,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2.尿钾减少见于艾迪生病、肾衰竭、酸中毒、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使用保钾利尿药等。 【注意事项】 同尿Na测定。 三尿氯化物测定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构成盐酸作为胃酸基本成分。氯化物以氯化钠形式存在,由食物和食盐供给,80%随尿排出,5%随粪便排出,其余经皮肤排出。氯可自由地经肾小球滤过,99%被肾小管重吸收,1%从尿中排出。

-血常规各项检查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0.0~0.1 ×109/L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 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用自动化分析仪能够检测并报告红细胞系统的8项参数及红细胞直方图。有关项目名称及其参考值为: 1.红细胞(RBC) 2.血红蛋白(HGB或 Hb)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注:上述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如L(升〕、fL(飞升)、g(克)、pg(皮克)、um (微米)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 RBC和 Hb可出现分离。多种原因可使RBC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与Hb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对增多。 上面介绍了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增多的意义,而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度,Hb小于30克/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b较正常成人低 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 RBC 与 Hb 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

血常规检查各项目的正常值范围

血常规检查各项目的正常值范围。 红细胞(RBC)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3.5—5.0 X 10的12次方/ 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女性:37%--48%;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土0.29μ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m的3次方);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的9次方/L (2.4万—8.4万/mm的3次方)。 白细胞(WBC)总数 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 2.儿童: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 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什么是血常规五分类

什么是血常规五分类? 什么是血常规五分类?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分类等,它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分类等,它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临床报告当中,血常规又分为三分类与五分类,分别由三分类血球仪和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它们之间的区别和意义主要有: 什么是血常规五分类? 五分类血球仪是根据一种流式技术将白细胞分成五群: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检测更准确,五分类可提示原始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核左移,核右移,血小板聚集,异型淋巴细胞,细胞大小不均等信息,提示镜检,降低了异常标本漏检率,在检测参数上也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 五分类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高(妊娠、运动、饮食)、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细菌感染)、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血液病、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恶性肿瘤、药物使用(肾上腺素、类固醇等)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严重的细菌感染、血液病(典型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增高(儿童期)、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血液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淋巴细胞减少:解触反射线、药物(抗肿瘤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辐射、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儿童较成人稍高,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生理性增多达15%或更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等

血常规正常值

血液常规检验参考正常值 RBC 红细胞计数男:4.0Xl2一5.5 X1012/L 女:3.8X1012一5.0X1012/L HGB(Hb) 血红蛋白男:120~160 g/L (血色素) 女:110一150g/L HCT 红细胞比积男:40一50% (PCV) 女:35一45%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80一94fl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32pg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0一350g/L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GLU 血糖3.6~6.2mmol/L CHO 总胆固醇2.3~6.0mmol/L TG 甘油三酯O.2~1.7mmol/L 尿常规参考正常值 PRO 蛋白质neg(阴性) GLU 葡萄糖norm(正常) KET 酮体neg UBG尿胆原norm BIL 胆红素neg NIT 亚硝酸盐neg LEU 白细胞neg ERY 红细胞neg SG 比重1.003~1.030 PH 酸碱度4.5~9.O VTC 维生素C <0.6mmol/d ERY 红细胞阴性(镜检0~3)个/H LEU 白细胞镜检0~3个/HP 脉搏参考正常值 60--100下/每分钟 血压参考正常值 140/90(成年女性往往略低),脉压差为30--40 骨密度参考正常值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全网发布:2012-07-24 23:00 发表者:陈贤楠(访问人次:33653)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某些家长或医生由于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分析的片面性,导致抗生素滥用或疾病严重度判断的偏移。在此作简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陈贤楠 一、必须牢记以下的基本概念: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二、当前儿科门诊对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析的常见偏移和误区有: 1、以成人的白细胞和分类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小儿各年龄段血常规中白细胞级分类有很大的不同(见下表);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生后4~6天至~4~6岁期间以淋巴细胞(lymphocyte,L)占优势约占60%为主,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约为30%;而在出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 白细胞值正常范围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中有所不同的,但各年龄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目前个医院包括儿童医院化验单上均以成人正常值为标准,不少儿科医生也以此标准值去判断不同年龄患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 2、白细胞和分类值增高作为感染疾病未愈的指标、作为继续应用抗生素的证据。许多家长因为化验白细胞高而不敢停用抗生素。事实上对只咳嗽不发热,没有明显感染病灶的孩子轻度的白细胞增加没有太大意义,更不能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如精神紧张、哭闹、运动或活动、预防接种,疼痛刺激等等。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药、食物等也可使白细胞值改变。有人观察到:在12~24小时内,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由15.0~20.0×109/L下降至10.0×109/L(即从每立方毫米1.5万~2万降至1万以下)。 3、过度解读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如机械、简单地用来判断感染病原体、抗生素选择的指标。 三、白细胞生成、循环和清除过程--有利于纠正上述误区 以上已提及:白细胞主要由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以白细胞中占优势的中性粒细胞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