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89c2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8.png)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熔铸工段是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熔铸工段的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包括生产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熔铸工段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组织做好安全工作,做到生产与安全相结合。
第二章生产安全第四条熔铸设备及周边区域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积存杂物。
第五条熔铸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及时消除隐患。
第六条熔铸设备必须配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火焰检测系统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第七条熔铸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且经过合格考核。
第八条熔铸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第九条熔铸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尽职尽责,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十条熔铸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护眼镜等。
第十一条熔铸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措施,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保持设备周围的灭火器材齐全。
第十二条在熔铸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工艺,确保熔铸过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防火安全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乱扔烟蒂等行为。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清理熔铸工段的油渍、金属屑等易燃物,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相关设备和电源,切断熔铸设备的电源。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检查、维护和更换熔铸设备的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发现异常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必须严禁在熔铸设备附近堆放易燃材料,以免引起火灾。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能力。
第四章保护员工安全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熔铸设备前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装备,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c99bfa0066f5335a8121e3.png)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规范现场操作,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熔铸半连续机组生产。
3. 内容3.1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上岗前要穿戴好劳保用品,严防触电、烧伤、烫伤、碰伤和有害气体中毒的现象发生。
3.2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水、电、风、气供应是否畅通,吊具、工具是否安全好用,检查原辅材料和工具进炉前是否干燥,以免发生爆炸。
3.3检查现场抽风机,吸尘罩通风系统是否安全可靠,现场粉尘是否超标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4检查消防系统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到位,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5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坚持“反违章、重预防”的原则。
3.6 对使用吊钳、钢丝绳、吊链等前必须检查是否完好,钢丝要稳、正、牢、吊钳要钳牢靠。
3.7 禁止跨越炉口,炉台工加料时,要认真清除料表面杂质和水份,严禁潮湿、进水、油污严重的电解铜和工艺废料加入炉膛。
3.8 加料装炉时,应集中思想,注意周围环境及其他操作人员是否进入安全区,同时投料要轻,稳,较重的原料装炉时要采用适当的措施,轻轻投入,以免金属飞溅伤人。
3.9 熔炼炉倾斜起炉时,炉体铁板上不准站人,降回时注意是否有物挡住,如有物挡,应及时通知处理。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7383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1.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熔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熔铸车间的所有生产操作人员。
第三条熔铸生产安全操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把安全关口,做到预警预防,杜绝事故发生。
第四条熔铸生产安全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生产前准备第五条熔铸生产前需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第六条熔铸生产前要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第七条熔铸生产前需检查熔炉、模具、浇注材料等是否符合生产需要,并做好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工作。
第八条熔铸生产前应查验消防设施的完好性,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火灾。
第三章熔炼作业第九条在炉前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炉前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炉前作业时要注意炉火的状况和炉体的稳定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炉子倾倒或爆炸。
第十二条熔炼过程中严禁将湿物投入熔炉中,以免引发爆炸。
第十三条熔炼时应保持熔炉周围的整洁和通风良好,防止积尘和有害气体聚集。
第十四条熔炼完成后,操作人员要将剩余熔料倒入指定地点,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和火灾。
第四章浇注作业第十五条浇注前要对模具和浇注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第十六条浇注前需将浇注材料熔液的温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浇注过程中要站在安全地点,并远离喷溅物和热源,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八条浇注过程中要注意喷溅物和热源,避免烫伤。
第十九条浇注完成后要注意及时清理浇注材料的残渣,防止滑倒或再次燃烧。
第五章灭火处理第二十条熔铸生产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操作人员要立即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严禁擅自扑灭。
第二十一条火灾发生时要及时切断燃料和电源,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c34d6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1.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熔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操作的安全和稳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熔铸生产中的所有工艺环节和职责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准备、炉前操作、炉内操作、铸造过程控制以及设备维护等。
第三条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的目标是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第二章熔炼操作规范第四条在进行熔炼操作之前,必须熟悉炉子的操作原理和工艺要求,并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每次操作前检查炉子的电器设备、气体供应和散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相关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第六条在炉前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包括防热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严禁穿着长袖衣物、开裆裤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第七条在炉前操作过程中,严禁站在炉门附近和炉子正下方,以免发生熔体溅出造成灼伤事故。
第八条每次加入新的原料或合金,都必须事先检查原料和合金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操作要求,严禁随意加入不明原料或有毒物质。
第九条炉渣的处理必须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严禁采取不合理的处理方法,如将炉渣倒入污水管道等。
第十条炉前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操作区域的明亮和通风,如有烟雾产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清除。
第三章铸造操作规范第十一条在进行铸造操作之前,必须熟悉铸造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并取得相关证书。
第十二条在熔体倒入铸造模具之前,必须先进行模具和涂料的检查,确保其无缺陷和污染,严禁使用损坏和污染的模具和涂料。
第十三条铸造前必须对模具进行预热,以防止熔体进入模腔时因温差过大导致模具破裂。
第十四条铸造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熔体的温度和铸造速度,确保铸造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第十五条铸造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禁止在铸造区域内吃喝抽烟或乱扔废弃物。
第十六条铸造结束后必须对铸件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缺陷或问题要及时汇报和处理,确保合格产品的出厂。
第四章设备维护规范第十七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独立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0f05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9.png)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熔铸车间的生产操作,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熔铸车间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工人及访客。
第三条熔铸车间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及质量。
第四条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更改本规程内容,如有必要修改,应经领导批准。
第五条熔铸车间各个操作岗位的具体操作规程由各岗位负责人制定,并报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熔铸车间的一般要求第一条熔铸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预防火灾的安全防护服,佩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严禁穿戴长发或佩戴饰品。
第二条熔铸车间内禁止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熔铸车间。
第三条熔铸车间内必须保持地面平整,且无杂物堆放。
第四条严禁擅自改变或移动炉具等设备,如有需要应提前向领导报备。
第五条熔铸车间的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阻塞。
第六条工人在操作设备时,必须认真仔细,注意安全,勿慌乱和草率。
第三章熔铸车间的生产操作规程第一节原料准备第一条从仓库调取原料前,必须与库管员核对并核对数量和规格。
第二条操作人员应掌握各类原料的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严禁混用和错用。
第三条原料的调取和使用必须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第二节设备操作第一条操作人员必须事先了解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熟悉各个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第二条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电源和接地是否正常,并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
第四条设备维护时必须先停止设备运行,并确保设备能安全工作后才能再次启动。
第三节危险品的搬运和储存第一条危险品的搬运必须由专人进行,严禁个人搬运。
第二条危险品的搬运必须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第三条危险品的储存须按规范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第四条危险品储存区域严禁外人进入,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
第四节熔铸操作第一条熔铸车间的熔铸操作必须具备相关资质证件,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cdb7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熔铸生产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熔铸作业的员工,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三条本规程涵盖了熔铸生产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料准备、炉前准备、炉后处理、成品收尾等。
第四条所有从事熔铸作业的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程,接受培训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技能。
第五条熔铸作业中,应当确保工作场所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第六条熔铸作业中应当配置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检验和更换。
第七条熔铸生产中应当实行岗位交接制度,确保信息的传递和事故的规避。
第八条任何违反本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的行为都是严禁的,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二章原料准备第九条原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检查和验收。
第十条原料应当储放在指定的区域内,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和污染。
第十一条原料的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碰撞和摔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第十二条液态原料的贮存和搬运必须使用专用容器和设备,防止泄漏和溅出。
第十三条固态原料的储存要做好分类,防止因混淆或倒塌导致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对于有毒有害的原料,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封存和标识。
第十五条储存原料的仓库必须定期进行清理和检查,避免积灰和淤积的危险。
第十六条进入原料仓库和搬运原料的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炉前准备第十七条在进行炉前准备时,必须确保炉台的平整和稳固。
第十八条炉前的燃料供应和氧气供应必须稳定可靠,并经过验收合格。
第十九条炉前操作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炉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第二十一条在炉前设备维修和更换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进行。
第四章炉后处理第二十二条炉后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人员的集中和专注,严禁分心和急躁。
第二十三条炉后处理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成品质量稳定。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eab5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a.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熔铸生产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生产过程,对于保障工人安全和生产设备运行的稳定,制定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的示例,总计约为2000字。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企业制定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熔铸车间所有工人和管理人员。
第二条熔铸生产的关键要点是安全。
所有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应该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任何违反本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条熔铸车间应设置显眼的安全警示标志,提供充足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条工人和管理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熔铸生产的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的使用第五条在熔铸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人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必须配备人手沾湿物的手套、隔热手套、隔热衣物、防烟面具和防烟眼镜等。
第六条操作时,必须戴上安全帽和耳塞,以防止从熔炉中溅出的金属碎片和噪音对人身造成伤害。
第七条要求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戴好耐高温手套,防止烫伤。
同时,要避免接触熔炉周围的热表面。
第八条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和防尘口罩,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第九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灭火器和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在发生火灾时,应及时采取灭火措施,并通知主管人员。
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火灾。
第三章操作程序第十条在投料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所有操作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操作前必须穿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具,检查用具的完好性,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建议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醒,避免疲劳。
如有需要,可以定时休息,并提醒其他操作人员。
第十三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禁止将未经审核的材料投入熔炉。
第十四条禁止直接用裸露的手触摸熔炉和熔渣,以免被高温烫伤。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4b7e1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9.png)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场地的安全(一)场地要求1、地面应平整、无突起、无泥坑,地面硬度应符合剪力标准;2、通道应宽敞、平直,货架和设备之间的间隔应足够;3、照明设备要良好,特别是夜班作业时,照度不得低于100勒克斯;4、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无噪音、无震动、无有害气体和粉尘;5、场地内的防护、指引标志要齐全、醒目;6、必须摆放灭火器并定期检查,防止火灾发生。
(二)用火、用电事项1、严禁在熔铸作业区使用明火;禁止空转机床;2、使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严禁私拉乱接线路,设备必须接地保护,并有规定颜色的标识;3、熔铸设备的电线应拽线,电缆应架设牢固,经常检查电缆外皮是否破损。
(三)作业安全用品1、根据项目的需要,部门领导应配备足够的高温手套、高温防护服、高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2、当熔铸区出现异常、意外情况时,应按照预案使用紧急避难用品,避免人员伤亡。
二、作业人员的安全(一)人员安全操作1、接班时,必须查看熔铸设备温度是否达到操作要求,电压是否稳定,如有异常或不符合要求,必须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2、严禁使用其他金属材料来代替需要用到的金属材料,材料应按照工序和分配单中的要求来使用;3、保持心绪平静、注意力集中、操作稳健,防止疲劳、分心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4、坚决杜绝中途离开作业区,保持始终专心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二)安全意识1、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岗位风险,了解应对措施;2、每日作业前,应开展必要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问题,及时整改;3、遵守工艺操作规程,不得盲目瞎干,不得违反操作流程,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安全;4、遇到危难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关闭设备,并 fang置稳妥。
三、熔铸设备安全(一)设备检查1、每日开车前,对液压油温、油压、冷却水温度、电压大小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经常打扫清洁设备,冷却水必须定期清洗;清除油渣、铁渣等固体分离物或其他杂物;3、设备在长期无人值守状态下,需要进行稳定性检查,防止齿轮、皮带、轴承等在长期不运转的情况下失灵。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0d5d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a.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1.为了保障熔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熔铸生产部门的所有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3.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否则负有相应的责任。
4.本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前的准备、操作中的安全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二、工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熔铸工艺和操作流程,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要仔细检查熔铸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3.操作人员要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手套、防火服、防护眼镜等。
4.操作人员要携带必要的工艺资料和安全规程,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
5.操作人员要对熔铸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三、操作中的安全措施1.在操作熔铸设备之前,必须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并通过上锁、切断电源等措施防止误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杜绝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热处理操作,不得私自调整参数和时间。
4.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熔铸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程序,并在操作过程中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5.熔铸设备的停工检修必须按照设备规定的程序进行,并由专人负责组织和监督。
6.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熔铸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杜绝超负荷工作和不合理的操作方式。
7.操作人员要做好岗位交接工作,及时向后续班组同事交接工作进展和注意事项。
四、事故应急处理1.出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2.发生熔铸过程中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措施。
3.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施救,并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事故处理。
4.所有事故和紧急情况都要及时记录,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a3e4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0.png)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工作前准备1. 准备好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防护眼镜、耐酸碱工作服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2. 调查并了解工作区域的安全情况,确保没有危险隐患;3. 检查工作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4. 确保所使用的熔化金属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二、熔铸操作安全规范1. 在进行熔铸操作前,必须检查并确保炉子、熔炉和其他设备的温度符合操作规程要求;2. 确保在熔铸操作期间,工作区域的人员数量符合规定,并保持基本的安全距离;3. 在熔铸操作中,禁止使用有缺陷或损坏的容器和工具,防止因其造成的事故;4.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玩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确保集中注意力;5. 在倒熔化金属时,应确保操作动作规范、准确,避免热液的溅射;6. 熔铸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确保环境安全。
三、金属熔化和倒铸过程的安全措施1. 在熔化金属的过程中,应控制熔炉内的温度,避免炉温过高或过低;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的金属的熔点,以免因温度过高导致金属燃烧或爆炸;3. 倒铸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4. 确保倒铸完成后,待金属凝固后再进行清理,防止烫伤或其他伤害;5. 熔铸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员在金属倾注区附近行走,以免发生意外;6. 严禁将熔化金属倒入湿润的容器中,以免发生爆炸或溅射;7. 确保倒铸过程中,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存在,以防止火灾的发生;8. 在倒铸过程中,应注意金属的倒注速度和角度,避免因此产生热液的溅射。
四、金属固化和清理过程的安全措施1. 在金属固化过程中,禁止触摸或靠近熔化金属和已固化金属,避免烫伤;2. 在清理过程中,要穿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等安全装备,防止金属刺伤和飞溅;3. 清理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避免使用易碎或锋利的物品;4. 确保清理工作完成后,金属残渣和废料应妥善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5.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金属粉尘或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6. 操作人员在清理过程中,不得与其他人员玩闹或丢弄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5e8a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a.png)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确保熔铸工段的正常生产秩序、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所有从事熔铸工段作业的人员均应遵守本规程。
第三条进入熔铸工段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第四条严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穿过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下方。
第二章作业规范第五条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岗位资质,并持证上岗。
第六条熔铸工段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任意更改操作流程。
第七条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
第八条作业人员必须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严禁在操作设备时进行闲聊、嬉戏等行为。
第三章设备安全第九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上岗操作。
第十条严禁未经授权擅自进入设备内部维修和调试,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运行时应定期检查设备周围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修复。
第四章燃气安全第十三条燃气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上报。
第十四条使用燃气设备的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燃气设备的操作和安全常识。
第十五条使用燃气设备的人员严禁在设备周围进行吸烟、使用明火等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第十六条使用燃气设备的人员必须熟悉燃气泄漏的预防措施,并知道应急处理方法。
第五章电气安全第十七条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并上报。
第十八条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更改电气线路。
第十九条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的接地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必须注意防止电气设备受潮、进水等情况,避免发生漏电、触电等事故。
第六章防护措施第二十一条在进行高温熔炼作业时,必须佩戴防火服、防高温手套和防高温眼镜等防护用品。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3篇)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0685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一、工作安全规定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正确佩戴。
2. 在进行铸造作业前,必须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如有损坏或异常应及时上报维修。
3. 严禁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和操作参数,必须遵守正常操作流程。
4. 使用检修刀具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方法,严禁乱扔和乱放。
5.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干净,防止杂物积存造成安全事故。
6. 操作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细节,确保操作安全。
二、熔炉操作规范1. 操作前应检查熔炉、燃料供应管道和排烟系统的正常情况,确保无异常。
2. 熔炉操作必须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严禁超过或低于限定范围。
3. 加料时需注意铁水温度和湿度,严禁将潮湿杂质投入熔炉。
4. 熔炉操作过程中应定时清理炉渣和积碳,以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5. 关闭熔炉时,必须依次关闭相应的开关,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三、铸造操作规范1. 操作前应检查模具、铁水温度和湿度,确保满足铸造要求。
2. 倒铁水时,必须按照正确的倒铁序列和角度进行,避免溅烧和倒堵等问题。
3. 铸件冷却后,必须安全处理,并防止铸件损坏或受损。
4. 铸件取出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整理,确保铸件质量和操作环境的卫生。
5. 预热模具时,需注意预热时间和温度,以免对模具造成损坏。
四、设备维护规范1. 在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预热,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使用中,应注意保持设备干燥和清洁,严禁将湿润的物品放置在设备附近。
3. 保养设备时,需按照设备保养手册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对于设备异常,在未解决前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必要时需及时上报维修。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上报。
2.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生水或湿润的手进行接触金属设备和铸件。
3. 操作人员必须在熔炉附近保持警觉,防止熔化金属的喷溅和烧伤。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三篇)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d3c6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3.png)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熔铸车间的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熔铸车间所有工作人员和设备操作。
第三条:熔铸车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熔铸车间设备运行需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必要时需要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五条:熔铸车间的生产作业需要划定专门的作业区域,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第六条: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禁止区域,未经许可不得触碰设备或擅自操作。
第七条:熔铸车间的废弃物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第二章:作业规范第八条:熔铸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关劳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耳塞等。
第九条:切勿穿戴松散的工装,也不得佩戴长饰物。
第十条:严禁在熔铸车间吸烟、饮食或嚼食等行为。
第十一条:熔铸车间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
第十二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设备的紧急停机和应急救援的操作方法。
第十三条:严禁任何人员在设备运行时擅自停电或停水。
第十四条: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十五条:严禁在设备运行时将身体或工具举过机械传动部位。
第十六条:严禁在设备运行时伸手到设备的运动部位或活动部件下进行清扫或维护。
第十七条:切勿私自更换设备的任何零部件,必须经过设备管理人员的许可。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八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可靠性。
第十九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出口,并保持通畅。
第二十条:熔铸车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第二十一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适当数量的应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紧急停电情况。
第二十二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二十三条:熔铸车间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并能迅速稳妥地处理事故。
第四章:个人防护第二十四条:所有进入熔铸车间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保持头面部清洁。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2篇)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851e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3.png)
熔铸车间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操作规程1. 所有操作人员在进入车间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在操作熔铸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禁止操作人员私自改装设备或擅自进行维护保养。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禁止吸烟、酗酒及其他可能导致精神状态不稳定的行为。
4. 在熔铸过程中,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同时,操作人员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确保通道畅通,避免发生意外。
5. 严禁操作人员穿着松散的衣物和长发进入车间。
应将长发束起,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整洁。
二、生产操作规程1. 在熔铸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并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在投料前,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准确称量所需物料,并将物料放入熔铸设备中。
禁止投入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质。
3. 在熔铸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确保熔铸温度、压力等参数处于合理范围内。
4. 在熔铸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压力异常等),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 在熔铸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将熔铸产物进行冷却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三、设备维护规程1. 每天开机前,操作人员必须对熔铸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维修。
2. 定期对熔铸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常、润滑设备等。
禁止在未停机和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保养。
3. 对设备进行维修时,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并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四、应急措施规程1. 在发生设备故障、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在发现熔铸产物质量问题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封存相关熔铸产物,以便进一步的质量分析和处理。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c050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4.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熔铸生产作业的安全,以防止因熔铸过程中的危险而造成的事故和职工伤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熔铸车间的熔铸生产作业。
第三条熔铸车间负责人是本规程的责任人,并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本规程。
第四条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禁止违反本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五条熔铸车间负责人应落实熔铸生产作业的安全责任,确保熔铸作业安全。
第六条熔铸车间负责人应根据本规程制定相关安全操作细则,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掌握。
第七条所有参与熔铸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并通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八条熔铸车间负责人应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范第九条在操作设备前,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在熔炉和其他相关设备启动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十一条在熔铸生产作业过程中,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第十二条熔铸车间必须与配电室、危险储物间、机修间等区域保持清晰的分隔,严禁扩散火源。
第十三条熔铸车间必须保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四条熔铸车间必须保持清洁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火灾防范及应急措施第十六条熔铸车间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熔铸车间内严禁使用明火,电炉和熔炉等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第十八条熔铸车间必须设置熔铸生产作业的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
第十九条发生火灾情况时,必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报警、报告有关部门。
第二十条火灾发生后,禁止随意开启门窗,以防止引起窒息或加剧火势。
第五章熔铸设备操作规范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熔铸设备的操作规范和相关安全知识。
2023年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f33a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a.png)
2023年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是为了规范熔铸生产安全操作,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熔铸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事故预防,保障熔铸生产安全生产的连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熔铸生产相关操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熔炉操作人员、浇注工、模具制作人员等。
第三条熔铸生产应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安全、防火防爆等方面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熔铸生产安全。
第四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违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理。
第二章生产准备第五条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操作规程的掌握。
第六条所有的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记录相关维护和检修情况。
第七条熔铸生产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清理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排除火源和有害物质,确保生产环境安全。
第八条在生产准备阶段,要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章熔铸操作第九条进入熔铸作业区域前,应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防火防爆服、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条在熔铸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操作方式或超负荷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维护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只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
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二条熔铸过程中,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熔炉附近,避免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第十三条熔铸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熔炉温度、压力等指标,确保熔铸过程的正常进行。
第四章废弃物处理第十四条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分类进行储存、处理和回收利用,严禁随意倾倒废弃物。
第十五条废弃物储存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保持通风良好,设置专门的储存容器,防止废弃物泄漏。
第十六条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严禁直接排放或私自处理。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12a8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b.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程旨在保障熔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适用于所有进行熔铸生产的工作岗位。
二、工作场所的准备与检查1.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并清除可能导致意外的杂物和障碍物。
2. 废料和有害物质应妥善处理,做到分类存放和标识清晰。
3. 确保热源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正常,并检查电缆、电线的绝缘和连接是否良好。
三、个人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适应高温环境。
3. 熔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耳塞。
四、熔铸设备操作规范1. 在进行熔铸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炉体、管道和阀门没有损坏和泄漏。
2. 确保炉体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和可燃气体,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3. 熔铸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始终保持警惕,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
4. 禁止在炉体附近堆放杂物,保证通风良好。
五、熔铸作业的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熔铸工艺流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 在加热熔炉时,应始终注意温度的控制,并严禁离开加热区域。
3. 当炉体温度达到操作要求时,应及时停止加热,并进行下一步操作。
4. 在铸件浇注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稳定姿势,避免溅射的铁水对人身造成伤害。
5. 熔铸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残留物引起事故。
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1. 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
2. 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或人员伤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紧急救援。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七、安全培训与考核1. 所有进行熔铸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
2.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八、附则1.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者,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d820b0011ca300a7c390c7.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对熔铸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技术作出规范性规定, 指导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 以确保铸造铝棒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铝厂有限公司熔铸车间铝合金铸棒生产过程的安全与操作指导。
三、执行与监督2.1车间主任负责指导和监督车间员工按本规程的规定操作。
2.2各岗位员工应严格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生产作业。
四、熔炼操作规程4.1烘炉4.1.1新建或大修后的熔炼炉必须经过严格的烘炉才能投入使用。
4.1.2长期(一个月以上)停炉的熔炼炉启用前, 按开2/3炉门升温到150℃烘炉8小时, 关炉门升温到700℃烘炉10小时后, 再开始加料熔炼。
4.1.3停炉时间24小时以上至一个月以内的炉子, 开炉前, 需要升温到250-300℃保温3小时进行烘炉, 即可加料开始熔炼。
4.2洗炉4.2.1新炉、大修、中修后的熔炼炉, 以及改变熔炼合金牌号(差别较大)时, 或熔炼7系合金后转其他合金时, 必须洗炉。
4.2.2洗炉可使用建筑型材的回炉料洗炉, 洗炉料用量不得少于炉子容量的20%。
4.2.3熔体加热温度800~850℃时, 彻底搅拌三次, 每次搅拌的间隔时间为20分钟。
4.2.4启用长期停产后的熔炼炉是否需要洗炉, 由熔铸车间主任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4.2.5洗炉料铸造时, 炉内铝液必须彻底放完。
4.3清炉4.3.1每台熔炼炉连续生产20~30熔次后(或炉内容量严重不足时), 停炉前要彻底清炉。
4.3.2清炉时, 炉温要求升至800℃~900℃, 撒入打渣剂, 用清炉铲将炉墙、炉角的渣子清除并扒干净。
4.3.3每次熔炼后扒渣时, 必须将熔体表面的渣子及其它脏物认真、彻底扒除干净, 以保证炉体的纯净度及炉子的容量。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2bfd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1.png)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熔铸车间的铸造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熔铸车间的所有铸造工作人员。
第三条铸造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在铸造现场严禁违反规定行为。
第四条铸造工作人员应熟悉炉子的操作和维护知识,在操作中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五条铸造工作人员应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并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章作业流程第一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在熔炉操作之前,检查炉子的运行状态,确保炉子可以正常使用。
第二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熔炉工具。
第三条铸造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耐高温的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第四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按照炉子的设定温度和时间调节炉子的工作状态。
第五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涂抹。
第六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将准备好的原料投入到熔炉中,并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合金。
第七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控制熔炉的温度和保持熔池的稳定。
第八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将熔融金属倒入到模具中,并等待金属凝固。
第九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熔炉和模具,确保生产环境整洁。
第十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熔炉的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等情况。
第十一条铸造工作人员应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第十二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规定。
第十三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一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在工作前穿戴好防护设备,严禁穿着宽松的衣服和长发,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第二条铸造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熔炉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熔炉的设置参数,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工作事故。
第三条铸造工作人员应在铸造过程中远离熔池,以免熔池的溅射物对人员造成伤害。
第四条铸造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熔炉周围的杂物和残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5c59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9.png)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为保障熔铸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顺畅进行,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准备1.1 领取指定的工作牌及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耳塞、隔音耳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并确认使用是否完好。
1.2 验证所操作熔铸设备及相关设备和工具的状态、材质及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1.3 检查熔铸设备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使用,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1.4 要格外注意分离混合物,强烈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绝不能混合使用,以免爆炸。
1.5 操作时需注意自身安全及周围环境安全,严禁擅自操作他人工作区域,确保生产安全及环境健康。
二、操作流程2.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劳动保护装备后,按照所操作熔铸设备的工作流程进行。
2.2 对于冷却的金属材料和设备进行预热和预熔。
2.3 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对所操作熔铸设备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确认顺畅后,开启装置进行流程。
2.4 操作人员在使用熔铸设备时要注意随时关注熔铸炉内温度、熔化材料的质量状况、充填剂与熔化材料的匹配及过量充填等情况,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2.5 操作人员应配合熔铸设备的运行进行相应的材料调配、加热、冷却及接料操作,注意防止产品表面氧化,保持产品出现时呈优良状态。
2.6 操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关闭熔铸设备,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7 离开工作现场前,应及时清除有关设备、工具、剩余材料,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和卫生环境的整洁。
三、应急措施3.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熔铸设备产生异常或郑重警告、表示困扰或标志性情况,应立刻停机,停止倾泻物料并通知待关位或上级主管。
3.2 常规应急处理情况包括:电器故障或短路,设备过载或熔断器失效,设备冷却故障或过热,设备换向故障或曲轴锥度,设备润滑不足或泄漏等。
对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和工作操作不能进行的情况,应立即开展故障排除并通知上级主管组织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熔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对熔铸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技术作出规范性规定,指导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以确保铸造铝棒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铝厂有限公司熔铸车间铝合金铸棒生产过程的安全与操作指导。
三、执行与监督2.1车间主任负责指导和监督车间员工按本规程的规定操作。
2.2各岗位员工应严格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生产作业。
四、熔炼操作规程4.1烘炉4.1.1新建或大修后的熔炼炉必须经过严格的烘炉才能投入使用。
4.1.2长期(一个月以上)停炉的熔炼炉启用前,按开2/3炉门升温到150℃烘炉8小时,关炉门升温到700℃烘炉10小时后,再开始加料熔炼。
4.1.3停炉时间24小时以上至一个月以内的炉子,开炉前,需要升温到250-300℃保温3小时进行烘炉,即可加料开始熔炼。
4.2洗炉4.2.1新炉、大修、中修后的熔炼炉,以及改变熔炼合金牌号(差别较大)时,或熔炼7系合金后转其他合金时,必须洗炉。
4.2.2洗炉可使用建筑型材的回炉料洗炉,洗炉料用量不得少于炉子容量的20%。
4.2.3熔体加热温度800~850℃时,彻底搅拌三次,每次搅拌的间隔时间为20分钟。
4.2.4启用长期停产后的熔炼炉是否需要洗炉,由熔铸车间主任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4.2.5洗炉料铸造时,炉内铝液必须彻底放完。
4.3清炉4.3.1每台熔炼炉连续生产20~30熔次后(或炉内容量严重不足时),停炉前要彻底清炉。
4.3.2清炉时,炉温要求升至800℃~900℃,撒入打渣剂,用清炉铲将炉墙、炉角的渣子清除并扒干净。
4.3.3每次熔炼后扒渣时,必须将熔体表面的渣子及其它脏物认真、彻底扒除干净,以保证炉体的纯净度及炉子的容量。
4.4装炉4.4.1装炉顺序:小片-管、型、棒材-板片-铝锭-大块废料-中间合金。
4.4.2入炉料必须确保合金牌号准确。
成分清楚、干净、干燥,不得混入其他金属和杂物。
4.4.3炉料要尽量一次加完,如一次装不完时,一次也不能堆放太高,炉内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当第一次装入的炉料化平前,应根据炉料情况进行二次加料。
4.4.4炉内有铝液进行二次加料时,一般在铝锭开始熔化后,应采用浸熔式加入废料,以防铝液溅出灼伤人。
4.4.5铝硅等中间合金随最后一批炉料加入。
4.4.6扒渣后,当熔体温度不低于熔炼温度下限时,用钟罩将镁锭压入铝液加入,并撒入3号熔剂覆盖。
4.4.7要密切关注装炉后,铝水液面不能超出炉台,防止铝水溢流引发安全事故。
4.5开炉熔炼4.5.1开炉前应空负荷运行,检查电机、风机等应无异常声音且运行正常。
并清理干净设备及工作场所的障碍物。
4.5.2检查炉门链条牢固可靠,炉门应开闭灵活。
4.5.3检查抽风排烟系统和永磁搅拌系统设备正常。
4.5.4检查炉壁、炉底、炉墙应完好无损,有无松动脱落现象。
4.5.5检查炉膛内应无外来杂物。
4.5.6熔炼过程严格依据《天然气使用安全规程》操作,点火前先确认炉门及烟道闸处于开启状态,启动点火后打开风机。
如第一次点火失败,必须将炉内气体吹散放净,才能再次点火,否则会造成气体爆炸事故。
4.5.7调整火枪风门、压力使火焰明亮,无黑烟,燃烧器工作正常后才能关闭炉门。
4.5.8当炉料软化下塌后,应及时加入小件铝废料并缓慢压入铝液中,以减少氧化烧损。
4.5.9在融化过程须人工或用永磁搅拌器搅拌3~4次,使熔体上下温度均匀,防止铝液的局部过烧,缩短熔化时间。
4.5.10在整个熔炼过程,铝液温度原则上不得超过760℃,具体参数依据《熔铸工艺技术规程》,熔体温度过高吸气严重。
4.5.11检查炉体及出铝口,发现铝液渗漏应及时堵塞修补好。
4.5.12按照熔炼工艺规程规定的内容,在控制柜触摸屏上进行工艺参数设置,并执行相关熔炼安全操作规程。
4.5.13实施工艺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适时开启热风循环及开闭烟尘收、处理系统。
4.5.14按工艺要求进行炉内铝液的精炼、除气、搅拌、扒渣等一系列工艺操作完毕待铸造。
4.6扒渣4.6.1扒渣前熔体温度应升至730~750℃,便于扒渣作业时铝渣分离及后续炒灰作业铝渣的分离。
4.6.2扒渣到炉口时,先停一停,再扒出炉外,以减少随渣带出的铝液。
4.6.3扒渣时渣耙应保持平稳,且由远及近,不要将浮渣打入铝液,尽量彻底扒尽浮渣。
4.7搅拌4.7.1加镁后5~10分钟开始搅拌。
4.7.2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将永磁搅拌机设备调整至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合理设计操作参数。
4.7.3搅拌时不应使熔体激起太大波浪,以防表面氧化物卷入熔体中以加大损伤。
4.7.4依据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对永磁搅拌机做好日常的设备保养工作。
4.8取样4.8.1熔体充分搅拌后,应立即取样,进行炉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补料或者冲淡料。
4.8.2取样温度不得低于710℃。
4.8.3取样位置应控制在炉中心的熔体深度的约二分之一处。
4.8.4取样前,取样勺要干净并预热取样勺。
4.9调整成分4.9.1根据炉前成分分析结果及《合金化学成分内控标准》进行补料(或冲淡)。
补料原则是保证各合金元素比例和杂志元素成分在规定的内控标准允许范围内。
4.9.2补料后要充分搅拌均匀。
4.10精炼4.10.1铝熔体精炼用氮气必须干燥。
4.10.2溶剂必须有防潮包装,使用前不准打开,以防吸水。
4.10.3精炼时先开气源,再将精炼管插入熔体,精炼完毕先抽出精炼管再关闭气源,以免精炼堵塞。
4.10.4用氮气喷粉精炼要保证精炼时间,精炼管在熔池底部缓慢移动,不留死角,并注意不能将精炼管触到炉底和炉墙,以防堵塞精炼管,如发现堵塞应立即停止并取出精炼管进行处理。
精炼后应扒净熔体表面的浮渣,并按要求进行熔体覆盖。
4.10.5精炼结束后静置,调整温度,准备铸造。
静置时间为20~30分钟。
五、铸造操作规程5.1铸造前的准备5.1.1检查铸造机应无异常及损坏情况,特别是钢丝应完好无损。
5.1.2启动电机,使引锭台作向上、下运动,检查引锭台应运动自如,无阻滞现象。
查看铸造井内应无残铝或铝棒以免浇铸时发生卡住现象。
5.1.3检查水泵吸水管底阀,应无杂物垃圾堵塞;起动水泵,供水正常,才能开机铸造,以免造成中途断水而损坏结晶器。
5.1.4每次铸造前要认真检查结晶器及二次冷却水出水情况,如有堵塞,即用细铁丝清通或拆卸结晶器进行清理,符合要求才能开始铸造。
5.1.5经常检查引锭头外缘与内座凹台应无碰撞变形,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5.1.6安装过滤网及过滤板安装过程边部严格密封,防止铝液泄漏过滤不净。
过滤板铸造前应预热充分,加热至通红状态,铸造过程无论任何时候发现过滤板开裂,必须停止作业,处理好再正常运行。
5.1.7经常检查分流盘的导管和转接板发现异常并及时更换,以免影响铸棒质量。
5.1.8浇铸前结晶器应用细金相砂布沿横向打磨抛光,在结晶器石墨环打上滑石粉环,并在铸造作业前半小时,涂抹一层润滑油。
铸造前检查滑石粉环是否有开裂脱落现象,如果开裂应重新打上。
5.1.9把分流盘转到浇铸井上方调定、固定,在分流盘、流槽内撒上滑石粉(对熔体质量要求高的铸棒不用滑石粉,改涂氮化硼涂料以减少滑石粉对熔体的污染)用于脱模。
5.1.10充分与人引锭热分流盘与流槽。
5.1.11起动电机使引锭座上升至引锭座进入结晶器下面20mm左右。
5.1.12在出铝口和流槽应急排铝口准备足够的堵头,用热电偶测量铝液温度应符合铸造温度要求。
5.2铸造作业5.2.1整个铸造过程由班长统一指挥,做到协调一致。
5.2.2检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出铝口,及时加入在线细化的铝钛硼丝,并依据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好送丝速度。
5.2.3当铝液流到应急排铝口时,放掉前面的低温铝棒,再堵上应急排铝口,让铝液继续流往分流盘。
5.2.4待分流盘中各分流孔深度的80%,启动铸造冷却水泵和铸造机。
5.2.5开始铸造时,铸速应慢一点,冷却水稍大些,待铸锭下降至20~30厘米时,确认没有问题后,将铸造速度和冷却水量调整至正常。
铸造速度、水温、充液时间、水压参考《熔铸工艺技术规程》。
5.2.6铸造过程中,呀密切关注铸造质量状况,合理调整铸造速度、铝液流量,保持分流盘上铝液基本稳定(铝液维持在分流孔深度的80~90%)。
5.2.7大规格铸锭铸造过程中,铸速缓慢,未防止流槽、分流盘铝水温度降得过多,应对流槽、分流盘才去保温措施。
5.2.8铸造过程中,发现某根铝棒异常时,应立即处理,若经尽力处理还是无法保证正常铸造,要立即用备用塞头塞住该铝棒的浇铸口,人为有意终断其铸造,以确保安全正常生产。
5.2.9铸造过程如发生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应迅速堵住出炉口,打开流槽、除气箱、过滤箱及分流盘后端的应急放铝口排出铝液,同时快速投入应急用电、高位水池的水,且保证连续供应5分钟以上。
5.2.10铸造过程中严禁任意搅动熔体表面,以免破坏氧化膜,造成夹杂吸气。
5.2.11铸造过程中员工必须工资坚守自己岗位,以便及时处理各类异常。
5.3铸造收尾工作5.3.1铸造到预定长度时,用塞头将铝口堵牢。
5.3.2当流槽内的铝液不能满足正常铸造时,打开应急排铝口将流槽内的残余铝排到残铝箱中。
5.3.3分流盘中全部铝液脱离导流套后及时关闭进水阀及水泵,使容易开裂的合金铸锭尾端能够充分回火补缩避免产生裂纹,同时避免冷却水反溅到高温转接板和导流套破裂。
5.3.4铸机引锭座继续下行,待铸锭离开结晶器20~40厘米后停止下降,关停铸造机。
5.3.5彻底清理流槽、分流盘内的残铝等杂物。
5.3.6生产2系和7系合金时,在铸棒脱离前5~10厘米时关闭冷却水阀,使铸棒充分回火防止锯切时应力开裂,铸造大规格的5056合金时必须使铸尾充分冷却,以防止出现因过分回火导致难以锯切现象。
5.3.7移开分流盘。
5.3.8启动铸造机,升高引锭座,使铸棒尾端升离地面1-~1.5米。
5.3.9检查吊环及铁链完好无裂纹后,开吊机吊出铸棒。
六、炒灰作业操作规程按《炒灰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七、均质处理操作规程按《均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均质处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