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高斯扩散模式坐标系
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
16
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3、无界情况下的扩散模式 有正态分布假设①可写出浓度分布函数
Cx, y,z Axe ay2 e bz2 ……………………①
由统计理论可写出方差表达式
y 2cdy

2 y

0

……………………②
0cdy
11
4.研究湍流的主要方法
目前研究湍流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半经验理论方法,它是通过解运动方程等来研 究边界层大气运动;
是模仿气体分子运动与气体宏观运动的理论处理方法 ,结合经验事实,采用适当的参数。
虽然这个理论本身还很粗糙,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如物体在流体中运行的阻力),所以许多应用科学家 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比较感兴趣
2
§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扩散的要素
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 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 1、什么是湍流? 除在水平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的
乱运动,风的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有点 象分子的热运动)
或者说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运动 。 2、湍流与扩散的关系
Q
在上式中
u y z
随 x 增大而减小,而exp
H2
2
2 z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两项共同作用的结果必将在某一距离 x 上出现最大浓度 Cmax。
dc 求最大浓度利用求极值的方法,即dx 0 ,作一些近于实际的
假设 y z
const (常数),即σy、σz 随 x 增加的倍数相同。
e ay 2 dy e ay 2 dy

0
0
2a

y 2 e ay
2
dy

0

3
4a 2

3
代入②式:
2 y

4a 2
1 2a
,a

1
2
2 y
……………⑤;
2a
同理得:b
1
2
2 z
……………⑥
19
将①、⑤、⑥代入④中,得:
Q
Z+H
Z
反射区
24
(2)像源作用:源高 H,P 点距像源产生的烟流中心线的距离为 Z+H,则:
C2

Q 2 u y
z
exp

y2
2
2 y

z H 2
2
2 z

(3)P 点的实际浓度为两源作用之和:
C C1 C2

Q 2 u y
z
exp



8
9
10
大气湍流与污染物的扩散
图a表示烟团在比它尺度小的湍涡作用下,一 边随风迁移,一边受到湍涡的搅扰,边缘不断 与周围空气混合,体积缓慢地膨胀,烟团内部 的浓度也不断地降低。 图8.3b表示烟团受到大尺度湍涡的作用。这时 烟团主要被湍涡所挟带,本身增长不大。 图8.3c表示烟团受到大小尺度相当的湍涡扯动 变形,这是一种最强的扩散过程。 在实际大气中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大小的湍涡 ,扩散过程是上述几种过程共同完成的。
当Re>2000时的流体流动是 湍流
当Re<2000时的流体流动是层流
数值Re=2000叫临界雷诺数
大气湍流——临界雷诺数
对于大气:
V=1.5×10-5m2/s
若取L=1m
只要U>0.1m/s
则Re>6000
所以通常认为大气运动都是湍流运动
4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 1.梯度输送理论 德国科学家菲克,在185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论扩散”的著 名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首先提出了梯度扩散理论。他把 这个理论表述为:“假定食盐在其溶剂中的扩散定律与在导 体中发生的热扩散相同,是十分自然的。” 通过泰勒(G.I.Tayler)与菲克(A. Fick)扩散理论的类比建 立起来的。菲克认为分子扩散的规律与傅立叶提出的固体中 的热传导的规律类似,皆可用相同的数学方程式描述。 湍流梯度输送理论进一步假定,由大气湍流引起的某物质的 扩散,类似于分子扩散,并可用同样的分子扩散方程描述。 为了求得各种条件下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必须对分子扩 散方程在进行扩散的大气湍流场的边界条件下求解。然而由 于边界条件往往很复杂,不能求出严格的分析解,只能在特 定的条件下求出近似解,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1)实源作用:由于坐标原点原选在地面上,现移到源高 为H处,相当于原点上移H,即原式⑧中的Z在新坐标系中 为(Z-H),不考虑地面的影响,则:
C1

Q
2 u y
z
exp

y2
2
2 y
z H 2
2
2 z

23
实源 H
H 虚源
有效源高 H=Hs+△H
P(x,y,z) Z-H
把湍流想象成是由许多湍涡形成的,湍涡的不规则运 动而形成它与分子运动极为相似。 3.湍流起因有两种形式 :
热力: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 机械: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
3
4.湍流运动的判据——雷诺数
雷诺还找到了由层流运动转换到湍流运动的判据——雷诺数(Re)
临界雷诺数
Re

LU

试验(圆管)表明:
26

dc d z

d d
z

Q u y


uA
x
e e dydz
y2
2
2 y

z2
2
2 z

uA
x
e dy e dz

y2
2
2 y


z2
2
2 z



A x u e
y 2
y

2
d


y
2
y

e

z 2
z

2
d


14
§2高斯扩散模式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坐标系 坐标系取排放点(无界源、地面源或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 的投影点为原点,主风向为x轴,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 正方向在x轴的左侧,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为正,即右手坐 标系。食指—x轴;中指—y轴;拇指—z轴。此坐标系中,烟 流中心与x轴重合或烟流在oxy平面的投影为x轴。 2.四点假设 a.污染物浓度在y、z风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 b.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 c.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 d.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
图4-1表示从污染源释放出的粒子,在风沿着x方向吹 的湍流大气中扩散的情况。假定大气湍流场是均匀、 稳定的。从原点释放出的一个粒子的位置用y表示,则 y随时间而变化,但其平均值为零。如果从原点放出很 多粒子,则在x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度分布以x轴 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
6
图4-1由湍流引起的扩散
5.三种理论的比较
这三个理论分别: 考虑不同的物理机制, 采用不同参数, 利用不同的气象资料, 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它们具有不同的有缺点,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13
湍流的概念(运动流场的各种特性量是时间和空间的 随机变量 ) 大气运动的湍流性(雷诺数远大于下临界数) 雷诺数(特征尺度、流动速度、分子动力学粘性系数 ) 湍流的基本特征: (1)随机性,(2)非线性, (3)扩散性, (4)涡旋性,(5)耗散性 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不稳定、风切变) 大气湍流与污染物的扩散(快、各种湍涡) 研究湍流的主要方法:一种是半经验理论方法, 另一是湍流统计理论方法 湍流扩散的梯度输送理论(欧拉方法) 湍流扩散的统计理论(拉格朗日方法) 湍流扩散的相似理论
δy—侧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y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是距离y 的函数,m; δz—竖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z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是距离z 的函数,m; 未知量—浓度c、待定函数A(x)、待定系数a、b; 式①、②、③、④组成一方程组,四个方程式有四个未知数, 故方程式可解。
18
∵ 由查表或将式级数展开可得:
另一种是湍流统计理论方法,即物理上把湍流视为大 大小小不同尺度湍涡的迭加,用数学来描述则是把湍 流看成无穷多个频率各异的波迭加而成,采用数理统 计途径,来分析研究湍流内部结构。
将流体的不规则运动视为随机运动的集合,以数理统 计学的方法来研究湍流内部的结构,许多基础理论科 学家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12
z 2
z


y
2 z
2
2Axu y z 2Axu z y
其中: Ax Q
2 y z u
……………………………⑦
再将⑤、⑥、⑦代入①式得
无界状况下,下风向任意位置的污染物浓度(g/m3)
C x, y, z

Q 2 u y z
exp
z2cdz

2 z

0

……………………③
0cdz
根据假设③④的连续性条件可写出

Q

ucdydz

……………………④
17
上式中: ū — 平均风速; Q—源强是指污染物排放速率。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成正 比,它是研究空气污染问题的基础数据。通常: (ⅰ)瞬时点源的源强以一次释放的总量表示; (ⅱ)连续点源以单位时间的释放量表示; u (ⅲ)连续线源以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排放量表示; (ⅳ)连续面源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排放量表示。
z
exp
y2
2
2 y
exp

H2
2
2 z

25
(5)高架连续点源正态分布下地面轴线浓度模式
Cx,0,0, H


Q u y
z
exp
H2
2
2 z

(6)高架连续点源正态分布下地面最大浓度模式及位置 σy、σz 是距离 x 的函数(而 x 是 t 的函数),且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y2
2
2 y

z2
2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 z

……………………⑧
20
1.高斯烟流的形态
c( x,
y, z)

q
2πu
y z
exp[(
y2
2
2 y

z2
2
2 z
)]
21
2.高斯烟流的浓度分布
高斯烟流中心线上的浓度分布
22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高架源既考虑到地面的影响,又考虑到高出地面一定高 度的排放源。地面对污染物的影响很复杂,如果地面对污 染物全部吸收,则⑧式仍适用于地面以上的大气,但根据 假设④可认为地面就象镜子一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 按全反射原理,可用:“像源法”处理这类问题。可以把P 点污染物浓度看成为两部分作用之和,一部分实源作用, 一部分是虚源作用。见下页图:相当于位置在(0,0,H) 的实源和位置在(0,0,-H)的像源,当不存在地面时在P 点产生的浓度之和。
y2
2
2 y
exp

z H
2
2 z
2


exp

z H
2
2 z
2

即高架连续点源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扩散模式。 (4)高架连续点源正态分布下地面浓度扩散模式
Z=0 时即得地面浓度模式:
Cx,
y,0,
H



Q u y
7
3.相似理论
湍流相似扩散理论,最早始于英国科学家里查森和泰 勒。后来由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特别是俄国科学家 的贡献,使湍流扩散相似理论得到很大发展。 湍流扩散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湍流由许多大小不 同的湍涡所构成,大湍涡失去稳定分裂成小湍涡,同 时发生了能量转移,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最小的湍涡 转化为热能为止。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利用量纲分 析的理论,建立起某种统计物理量的普适函数,再找 出普适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从而解决湍流扩散问题。 我们把这种理论称为相似扩散理论。 利用这些理论进行研究时,常采用数值分析法、现场 研究法和实验室模拟研究法三种方法。理论和方法的 运用不可分割,应该将它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得出 与实际大气污染扩散相符合的计算模式。
5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2.湍流统计理论: 泰勒(G.I.TaYler)首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湍流扩散 问题,并于1921年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湍流统计 理论假定:流体中的微粒与连续流体一样,呈连续运 动,微粒在进行传输和扩散时,不发生化学和生物学 反应;微粒的大小和质量不计,并将微粒运动看作是 相对于一定空间发生的。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教学内容
§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2高斯扩散模式 §3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5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 §6烟囱高度设计 §7厂址选择
1
第4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1、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高 斯扩散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和厂址的选择。 2、教学重点 掌握影响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的有关条件; 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 方法。 3、教学难点 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 斯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